美国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特朗普的“政治正确”:美国利益就是一切
特朗普的“政治正确”:美国利益就是一切作者:徐海娜来源:《当代世界》2017年第05期近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内政外交表现与其竞选阶段及上台之初的主张大相径庭,舆论对特朗普外交政策诸多评论莫衷一是,总体上认为特朗普从其赖以起家的“政治不正确”走向了“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在美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政治正确”的过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国的言论自由和政治生态,由此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分裂。
所谓“政治正确”把美国捆绑死了,而特朗普恰恰能够跳出“政治正确”,把“美国优先”作为新的政治信条。
特朗普绝不是只会锱铢必较的商人,他正在用其特殊的方式实现政治理想。
近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内政外交表现与其竞选阶段及上台之初的主张大相径庭:他在竞选时声称上任第一天就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近日却明确表示不会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其后美国财政部报告又加以确认;他在竞选时声称要“解散北约”,现在又正式收回“北约过时论”;他在竞选阶段“离奇地钦佩”[1]普京,如今却改口说“我一点也不熟悉他”,并且对习近平赞赏有加,从“亲俄贬华”迅疾改为“抗俄和华”;他一改先前对叙利亚问题的超脱姿态,对俄罗斯力挺的叙利亚政府空军基地进行军事打击,等等。
面对近期特朗普的种种外交行动,国际舆论认为他开始从其赖以起家的“政治不正确”走向了“政治正确”。
2017年4月18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针对其对华态度转变做出回应,“我没有改变立场”。
其实,特朗普说了一句真心话。
“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这些标签都框不住他。
特朗普没有什么特别固定的意识形态立场,“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这一经典的外交圭臬在他身上得以体现。
没竞选总统之前,特朗普是“商业利益至上”;竞选期间,特朗普是“选民利益至上”;入主白宫之后,特朗普的“政治正确”归结为“美国利益至上”。
“政治正确”的双刃剑当前,美国的“政治正确”说,指由美国政界(自由派政治家)、学术界和媒体于20世纪70年代所共同缔造的话语体系,其出发点旨在避免冒犯弱势群体(少数族裔、女性、同性恋者、跨性别人士、有不同宗教信仰或持不同政见者)并保护其权益。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碰者死:美国的核心利益凡是触碰美国最核心利益的国家,不是遭到军事打击,就是遭到严厉制裁;不是发生动荡,就是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
这种规律一再被验证,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自从欧元问世,针对欧洲或围绕欧洲发生的战争、动荡、金融危机一直连绵不断。
当欧洲和欧元一起在战栗中呻吟,美元已经王者归来。
这一点正是对美国最有利的结果。
从历史来看,一个国家要想坐上霸主地位,就必须高效率地完成“把金钱转化成财富,再把财富转化成力量”的过程,否则,这个强国一定难以长久维持其霸主地位。
债务是带血的主线。
如果弄清了债务主线在未来趋势中的作用,就等于借助了一双洞悉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的慧眼。
美国与欧洲在债务问题上赛跑:谁的债务危机推迟爆发,资金就会逃向谁,对谁就越有利,而美国在金融领域的强势能力是远胜于其军事打击能力的。
因此,欧债危机的爆发,其实有其必然性。
在英镑成为全球霸主之前,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纸币曾经有成为世界货币的机会,但被中国白白丧失。
之所以反思这段历史,是因为有些错误中国现在还存在,而有些策略欧美现在还在坚持,只是方法上变通了一些而已。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时代,金融的独立性显然是不被容忍的,这就意味着,强势纸币只有在权力受到严格制约的地方才能诞生这个条件被绝大多数金融学家所忽视。
碰者死:美国的核心利益欧债危机犹如密布的乌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个世界,影响着中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投资:决策者发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了,能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余地变小了;贸易商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房产商发现房子不好卖了;就业者发现工作岗位减少了,竞争更激烈了,而投资者则因为股票不断下跌蒙受损失欧债危机已经成为这个世界挥之不去的阴影,整个世界似乎都在因它而战栗不止。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哪里?真相是什么?它的杀伤力为何如此巨大?这场危机的最终结局将怎样?我们该如何应对?对于我们来说,这场危机除了巨大的风险以外,有没有可以把握的机会这一切问题,都需要从头慢慢剖析。
什么是“核心利益”
什么是“核心利益”?作者:石齐平来源:《中外管理》2010年第08期中国的“核心”扩张了日本共同社披露,今年3月,中国向访华的两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南中国海是攸关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
此前,中国一贯提到的核心利益通常是台湾、西藏,最多加上新疆——把南海也定位为核心利益,是第一次。
在国际外交事务上,“核心利益”的提法,是中国所独有,至少是最频繁出现的,而且似乎多针对美国。
久而久之,美国看来也学会了。
最近,有关中美两国的联合声明中便出现了“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字句——原来,美国也有核心利益。
但,美国的核心利益又是什么?中美“G2”博弈,各有各的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明列了出来,美国的核心利益没有明列出来,于是可以而且应该问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什么才是核心利益?核心利益的特征何在?S&ED(中美战略及经济对话机制)是中美两国最主要的博弈平台(小布什时代是SED),双方博弈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美国关注的,如:人民币汇率、人权问题、市场开放等,有中国关注的,像: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保护主义、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等,也有两国共同关注的地区及国际问题,如:天安舰及朝核问题、制裁伊朗问题、全球反恐、全球气候等等。
那么,这其中有哪些算是核心利益呢?核心利益又该具备什么条件呢?以我的观察与理解,所谓“核心利益”,应有三个条件:(一)事关重大,重大到影响一国的存亡或领土及主权的完整。
因此,毫无妥协余地,也无退让可能,甚至没有谈判空间。
(二)在形势上,目前及未来极可能面对到敌对势力的冲击、威胁与伤害。
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包括台湾、西藏、新疆,但也可以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省市。
但形势上却只有台湾、西藏、新疆符合第二个条件,所以后者才是必须向国际各方强调的“核心利益”。
(三)不仅如此,当这些地方一旦面对到敌对势力的挑战或冲击时,敌我双方博弈的结果一定是所谓的“零和”,即我赢敌就输,敌赢我就输。
举例:全球暖化、全球反控、制裁伊朗,甚至贸易保护、高科技出口等等,都不是“零和”,在这些问题的博弈上,往往是赢中有输,输中有赢,甚至可能双输或双赢,所以都不是核心利益。
大国竞争下的中日关系
大国竞争战略下的中日关系2013级日本国土面积小,但其军事力量在美国的帮助下,通过本国的努力在不断壮大。
一直以来,日本与中国就存在着矛盾,存在着不和谐因素,而且,只要是世界“老二”,都会成为美国坚决敲打、制衡和弱化的对象,因此,日本也被美国作为牵制中国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三个维度:主权、安全和发展。
美国的核心利益在于安全、繁荣、价值观和国际秩序。
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东张西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欧洲“再平衡”。
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日本自二战之后,一直以一个“非正常国家”的状态存在于世界,经济大国并没有带来相应政治大国的地位,正因如此,企图从“非正常国家”转变为“正常国家”,并最终实现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畸变,这是日本右翼势力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
中日关系现状——自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纵观中日关系的发展,可以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2年建交到冷战结束前,可以说是两国的“蜜月期”,主要原因是当时两国都面临原苏联的威胁,因此在中美日三角的框架下中日关系发展密切。
第二阶段就是冷战结束到20世纪末,这可以说是两国关系的“磨合期”,两国虽然因为苏联威胁的消除儿逐渐表现出来,但由于日本依附美国外交,而克林顿政府时期又重视中美关系,因此中日间基本上是处于相互磨合时期。
第三阶段就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中日关系虽然经过10多年的“磨合期”,但却并没有进入之后的“适应期”,而是进入了一个双边关系的“冷淡期”。
当今的中日关系状况若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冷淡”。
表现在政治的冷淡、经济的降温、两国部分民众之间相互反感的情绪化升温。
影响中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日本右翼势力问题,现实矛盾问题等。
其中现实矛盾问题主要表现在中日之间关于领海、岛屿、能源之争问题。
领海问题主要是东海的划界问题,岛屿问题主要是钓鱼岛的主权之争问题,能源问题主要是关于东海油气田的开采和俄罗斯石油管线之争问题。
美国三大价值观
美国三大价值观
美国三大价值观:自由、民主和平等
在美国,自由、民主和平等被认为是三大价值观。
他们是美国的国家精神,每
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三大价值观。
自由是美国人应该尊重和珍视的第一个价值观。
美国法律保护美国公民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以及不受任何人干预宗教信仰的自由。
美国还致力于在海外保护美国公民的权利,防止他们被威胁。
民主则是美国的第二个价值观,这意味着美国的每个公民都具有平等的权利,
如参与选举投票和政治动荡,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起抗议等。
此外,民主也是美国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只有在民意的支持下,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最后,平等是美国社会的第三个价值观。
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美
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性别歧视,同时明确社会地位不应该影响任何公民的受教育程度。
任何存在社会歧视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律的,这表明在美国,无论贫富,身份,位置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
总的来说,自由、民主和平等是美国的三大价值,他们是美国的核心。
每个公
民都应该在个人行为和行为上一致地推行这三大价值观,做出积极肯定的贡献,为实现美国理想而努力。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与技巧-北京20160628
问题内容 事实性问题
问题形式 开放式、是否式、多项选择式
意见性问题
阐述性问题
开放式、是否式、多项选择式、 顺位式、态度评比式
开放式、多项选择式、过滤式 请问:每种问题内容分别 可以选用哪些问题形式?
(一)开放式问题(open-end questions) 它要求被调查者根据问题要求,用文字形式 自由表述。 例: ―你对社区卫生服务有什么建议?‖
1.问题及其回答方式(答项)
2.编码
编码是将调查问卷中的调查项目以及备选答案给予统一设 计的代码。
预编码:在问卷设计的同时就设计好编码。 后编码:等调查工作完成以后再进行编码。
常见的编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答案序号作为编码号。
(2)从问卷编号开始编。
(3)以答案本身的数字编码。这种编码方法常用于填入式 问答题。 (4)对于无反应的问答题可采用―0‖、―9‖编码。
问卷调查和访谈
的方法与技巧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程玉兰研究员
健康促进
• 1986年WHO在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发表
《渥太华宣章》,提出了―健康促进‖概念—运
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
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
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
从贸易战到舆论战到武力威胁无所不用 美国企图用“超限战”“扳倒中国”(二)
点”,将重创美国变为全球能源领 然气征收 10% 关税后,美国未必会 是拿愿望当现实。美国的客户对液
导者的野心。在冲突 2019 年可能 成为全球能源领导者。根据路透社 化天然气的需求量十分有限。实际
升级的情况下,美国的能源销售或 的数据,2018 年美国差不多能出口 上一年出口 280 亿立方米 -- 这在
人给出一个“新型大国关系”。
始 推 动 供 给 侧 改 革—— 把 经 济 发 在中美关系定位中明确表达“充分
何为“新型大国关系”?全文 展的速度压一压,对内部结构进行 尊重美国领导地位,绝不挑战美国
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 调 整。 军 事 上 大 幅 度 增 加 军 费 预 领导地位”——这个认可美国“全
来限制贸易伙伴与中国的经贸往 此威胁包括中国、欧盟等在内的各
特朗普政府大概认识到,如果
来——目的是孤立并分割中国的 大经济体。在这一点上,他说到做 贸易战的结果是中美经济脱钩,那
经贸网络。
到,可以说“言而有信”。据《华 最可能的结果是中美各自为营,届
10 月 16 日,美国总统贸易代 尔街日报》的报道,特朗普政府上 时孰优孰劣还不好说。中国出口不
表办公室——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 台伊始,就准备对华强硬,但因朝 到美国,可以出口到除美国以外的
操盘手——宣布将与日本、欧盟和 鲜局势的紧张和与其他经济体的贸 世界各地。如果北京的经贸政策得
英国分别谈判贸易协定。2017 年美 易摩擦而搁置。美中关系在 2017 当,中国说不定能建立起以自己为
国对日本和欧盟的贸易逆差分别是 年得以维持稳定,特朗普称与习近 中心的全球贸易秩序,美国一个世
大陆与台湾保持现状并且承诺不单 油安全的问题中国近十几年来付出 现伟大复兴!这是执政党的历史使
谈谈你对美国棱镜门及斯诺登的看法
一.斯诺登及棱镜门事件对美国的核心价值观造成了冲击,他挑战了美国人的【美国梦】。
美国的行为逻辑终究逃离不了国家利益的范畴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到美国国家利益的三大利益:国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其中第一位是国家安全,第二位是经济利益。
这两个是眼前的现实利益,价值观传播则是崇高理想,长远追求。
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其国家利益展开的,当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与价值追求发生冲突时,美国毫不犹豫会便置后者于不顾。
所以,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其国家利益展开的,当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与价值追求发生冲突时,美国毫不犹豫会便置后者于不顾。
二.斯诺登及棱镜门事件不会拆毁美国人真正价值观【帝国梦】。
监听属于美国核心价值观与现实政策的妥协,但不会摧毁美国核心价值观当人们面对恐惧与安全威胁的时候,为了获得立即的安全感,他们会在公民自由上作出一定的妥协。
如果“9•11“类似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再发生一次,那么美国人民届时的矛头无疑还将指向政府,政府对于自己“不作为”可能遭到指摘的担心,显然高过被发现使用监控手段的尴尬。
相对于担心国家以阻止“9•11”等类似事件发生为名义而滥用职权窃取隐私,人们更加畏惧的是“9•11”事件本身。
随着各类恐怖事件接踵而至,半数美国人认为斯诺登这个新版“深喉”应该受到法律的惩治似乎变得不难理解。
美国政府一贯标榜自由民主,人民对于自己的隐私权利和言论自由也是有一种“神经质”的敏感。
所以,当人们面对恐惧与安全威胁的时候,为了获得立即的安全感,他们会在公民自由上作出一定的妥协。
但这种妥协只是一个短期效应,美国社会对于个人权利的看重是有条件的。
三.【安全】,仍然是美国统治这手中的一张大牌,【国家利益】永远是美国人的核心利益,【帝国梦】才是美国人真正的核心价值观。
棱镜门中的美国人价值观在分裂斯诺登目前成为美国政府的主要叛徒,但在部分民众眼中,他是英雄,他让民众知道被监视的真相。
但在美国社会对恐怖主义的担心依然可观的情况下,更多美国民众既会赞叹斯诺登担当人权斗士的勇气,又会愤慨他的行为有悖于国家利益。
是谁在威胁美国的核心利益?
是谁在威胁美国的核心利益?共识网7月4日文章原题:是谁在威胁美国的核心利益?最近,日裔美国政治学家、斯坦福大学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当今世界能够威胁美国核心利益的一是恐怖主义,二是俄罗斯,三是中国,其中尽管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连连取胜,但他认为对美国的核心利益来说,恐怖主义其实是这些挑战中最无足轻重的一个。
当然,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是跨越了一道非常重要的门槛,不过俄罗斯的实力建立在有缺陷的经济模式之上,终将受到削弱。
而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它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未来几年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但是,事实上真正威胁美国的是美国自身的衰退,如果美国只是一味试图搞乱遏制其他国家的崛起和发展,而不是振兴自己的经济,那么美国势必将继续衰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中分析到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苛刻赔偿条款势必引发日后大国的矛盾,同样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在《20年危机:1919年--1939年》一书也指出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只是一种休战,因为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并没有解决。
令人感叹的是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人们不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而是不断重复错误。
1991年冷战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长达20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主导这一时期的并不是所谓的“历史终结”论,也不是“文明冲突”论,而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新一轮增长,但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不平衡导致了国家之间特别是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与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加剧,不平等导致了各国内部特别是美国与西方国家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激化。
种种迹象表明在经历了长达20年的和平之后,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正又一次面临动荡与转变的挑战,人们惊呼冷战又回来了。
冷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的是以全球化为核心的全面推进战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全球化等于民主化与市场化,实质等于美国化与西方化。
mdsap 五国 基本要求 -回复
mdsap 五国基本要求-回复五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基本要求既是对各国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的总结,也是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原则和立场的体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逐步回答五国基本要求的相关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前进方向和核心价值。
1. 美国基本要求是什么?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其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国倡导自由、民主和人权,这是美国国内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也是其对外政策的基础。
其次,美国追求经济繁荣和全球市场的开放,同时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和实施公平贸易。
此外,美国注重维护国际安全和和平,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来构建全球伙伴关系和维护自身利益。
2. 英国基本要求是什么?英国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一个发达国家,英国致力于追求国内繁荣和社会稳定。
其次,英国注重维护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主张通过国际组织来解决全球性问题,并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此外,英国还注重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权,以及促进全球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3. 法国基本要求是什么?法国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国注重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国家的战略独立和决策自主权。
其次,法国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并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以促进全球和平与安全。
此外,法国还强调民主、人权和社会公正,推动全球经济以及合理和可持续的发展。
4. 俄罗斯基本要求是什么?俄罗斯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俄罗斯注重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保护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
其次,俄罗斯强调多极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平等和互利,反对单极主义。
此外,俄罗斯注重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中国基本要求是什么?中国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注重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强调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主权。
其次,中国强调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此外,中国注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致力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美国人的六种核心价值观
美国人的六种核心价值观文化是思维的源泉;而价值观是文化的凝聚。
以下为你介绍美国人最主要的“六种核心价值观念”,让你能从文化的深度去比较中美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训练起自己思维差异的敏感性。
1、“个性自由”在英语中叫做"individual freedom",它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
它起源于美国祖先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传统。
目前,它已演变成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
在语言上的体现为,美国人经常爱用“I think..... I believe.... My opinion is...”这样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开头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即便是美国国务卿在代表美国政府讲话时,也会用这样个性色彩强烈的词汇。
这与我们汉语的习惯有差别,我们总是在引用别人的东西,很怕把自己暴露出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所以从汉语中很少能体现出个性。
有一次,我去美国朋友家做客,到晚上11:00,已经很晚了,于是我就按中国人的方式向美国朋友告别:“Mr. Steve,it is too late, you should have a rest, I bother you so much, i am sorry for that。
”当我说完这些客气话后,美国朋友非常不高兴,说:“No,come on, I don’t think you are bothering me,we talk so good.Listen,if you want to go,it is because you want to go, not because of me”。
我起初十分不理解他,我是好意,但这正是价值观的差异。
在美国人的头脑中,一个人只要对他自己负责好了,不要去替别人说话。
2、“自力更生”在英语中叫做“se lf-reliance”,这是美国人获得individual freedom的必要心理素质。
美国人认为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但要真正享受自由就必须要rely on yourself。
5762 中美经贸摩擦背后的政治因素解析
中美经贸摩擦背后的政治因素解析引言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了数年,涉及许多不同的问题,包括关税、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等。
然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存在着深层次的政治因素。
笔者将从政治角度解析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和原因,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和影响。
摩擦背后的政治动机中美两国经济体系的差异中美之间的经济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采取的是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的模式,而美国则主张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经济。
两国的利益和优先考虑的问题不同,导致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美国的国际战略布局除了经济问题,中美之间的摩擦背后还存在着美国的国际战略布局。
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中国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多个渠道来保持其国际霸权地位,而中国的崛起则是对其博弈的挑战。
政治因素另外一个经济摩擦背后的政治因素,就是两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
在中国,政府有很大的权力来干预经济;而美国的政治制度则保护了市场经济的权利。
这导致中美之间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如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等问题。
双方的核心利益美国核心利益美国的核心利益之一,是维持其在全球的经济和军事领域的霸权地位。
由于中国经济日益增长,美国无法忽视其存在,并认为其尝试挑战其全球经济和军事领导地位。
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制衡中国”的政策,来保持其在全球的影响力。
中国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是实现民族复兴。
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中国认为自己应该重建起其古代的辉煌历史和文化。
后续发展和影响可能的解决方案针对中美贸易争端,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重启对话、通过妥协达成协议、加强监管等。
但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来,中美之间的经济摩擦可能会继续扩大。
影响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世界贸易秩序,破坏人们对全球化的信任,给全球稳定和发展带来挑战。
美国为什么打叙利亚
美国为什么打叙利亚纵观如今的叙利亚战争,已经不再只是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抗争了,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
想要真正解决叙利亚战争,就要从源头来考虑问题。
美国打叙利亚的原因是什么,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现在请欣赏带来的美国为什么打叙利亚。
美国打叙利亚原因大揭秘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是处于阿拉伯世界“心脏地带”的“核心”国家之一,是各大国逐鹿中东的目标。
其周边有不少国家也具有十分敏感的政治地位。
因此,这次叙利亚爆发的冲突,也被看作中东冲突的核心。
在叙利亚内部,因为国内经济、民生等方面的问题突出,使得叙利亚内战爆发了。
除了这一方面的原因,叙利亚战争更多的原因则是来自于外部矛盾。
叙利亚战争的外部矛盾,主要是叙利亚和美国的关系,两国的不睦由来已久。
美国单方面认为,叙利亚意在破坏美国积极推动的中东和平进程。
在众多时间中,叙利亚一直站在美国的对立面,所以美国早就把叙利亚列入支持恐怖主义的黑名单。
叙利亚爆发暴力冲突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叙政府施压的力度,无视一些国家怂恿和支持叙反政府武装制造的暴力事端,这些行为推动了叙利亚暴力冲突的升级。
另外,叙利亚作为阿拉伯国家联盟中的一员,阿拉伯国家失去安全上的归属,凝聚力逐渐减弱。
加上面临内外挑战,多数阿拉伯国家无力他顾。
在许多地区重大问题上,阿盟内部经常因为各自利益分歧严重。
特别是美国加强介入中东地区局势以来,阿盟国家间的分化进一步加深。
以上这些都是叙利亚战争的原因之一。
叙利亚的战事之所以会持续到现在还没能解决,其中也有美国的原因,美国为什么打叙利亚呢?从军事方面来分析,叙利亚是伊朗的唯一的朋友,反美情绪很高。
要打伊朗,叙利亚和伊朗的关系就像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一样,必须先拿下叙利亚。
就好像要打中国,先打朝鲜一样。
如果不拿下叙利亚,一旦以色列对伊朗开战,叙利亚对以色列的后院有很大的威胁。
从经济方面来分析,中东掌握了世界的石油资源。
不只是叙利亚,整个中东地区伊拉克、阿富汗等等都一个一个的被美国掌握了,拆掉叙利亚实际上也是美国掌握中东资源的重要的一个过程。
美元本位制是美国最核心的利益
博弈的终极目标美元本位制是美国最核心的利益,美国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外交力量都是为这个核心利益服务的。
那张花花绿绿的票子承载着美利坚的荣耀与梦想,它的帝国的精神图腾,如果说美元是蜂群中蜂王的话,那尼米兹、康斯德罗加、F22猛禽、B2幽灵、TMD、TND、民兵、三叉戟直至美国总统、国务院是它的工蜂,供他驱使,为他服务。
而中国、俄罗斯、欧盟等有头有脸的力量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混出个人样,就必须让自己的货币横行世界,世界货币是终极目标,而与美国抢食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必经之路。
目前,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及金融的博弈风暴眼在“伊核问题”上,全球其他热点都隶属于"伊核问题",是伊核问题的子问题,中国和俄罗斯是站在伊朗现政府背后的力量,而美国则是站在对立面,欧盟选择游弋,并随时准备猎杀博弈落败的一方。
可以说,伊核问题的现状是各方力量对抗和制衡的结果。
伊核问题为什么能成为全球各主要力量博弈的中心点?人类社会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西方文明主导的资本力量一直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二战后,追求全球货币主导权则成为各主要力量最求的目标,首先是1944年在美国布雷登森林召开会议中,美国强迫英国向其让渡货币主导权,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登森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1美元兑换35盎司黄金),其他货币与美元的挂钩。
这个体系完全由美国及美元主导,从而也奠定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老大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泥潭的越陷越深,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恶化,其西欧盟友们在戴高乐的带领下,要求将手中的美元或美元债券兑换成相应的黄金,因为他们看到了美元泛滥。
怕自己手中的美元或美元债券贬值。
就这样大量的美元兑换黄金需求形成,美国国库中的黄金被持续换走,看着自己的黄金一天天的减少,美国政府不干了,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宣布废除自1945年实行的1美元兑换35盎司黄金的承诺,从而也废除了布雷登森林体系。
走出“核心利益”的陷阱
走出“核心利益”的陷阱石之瑜中西政治原则之别“核心利益”近来成为外交界琅琅上口的时髦话。
从周恩来主持外交以来,一向重视的是中国对世界整体的贡献。
他所小心翼翼避之唯恐不及的以中国自我为中心的思路,现在竟然如此流行。
难到这真的是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的结果吗?还是在进入哲人其萎的物质年代后,中国不得不与资本主义强权所签订浮士德之约,以谋一席之地?在中国传统的外交智慧中,从来不讲自己的利益,而只会讲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大群体的利益。
这个更大的群体,在帝国时代是天下与兄弟之邦,后来是亚非拉国家,再后来是第三世界。
如果讲自己的利益,后果会是第三世界没了、兄弟之邦没了、天下也没了。
换言之,在传统智慧中,中国永远应该是小我,世界才是大我,中国的利益应该放在世界整体利益中考量。
而表达世界整体的概念也与时俱进,以前是“天下”,如今是“三个世界”。
过去儒家讲无为,如今社会主义改讲无产阶级。
固然,此无为之无,非彼无产阶级之无,但其间都蕴含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和谐世界”与“负责任的大国”这两个重要原则的提出,其外交战略上的意义,皆是为了化解华府面对中国崛起所感到的不安。
“负责任的大国”提出较早,是向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保证中国不会造次;“和谐世界”提出较晚,是重申中国没有要与美国争霸的图谋。
不过,这两个原则还有更深厚的文化涵养,不能单纯以战略理解之。
这两个原则与欧美熟悉的世界政治原则大相径庭,然而在帝国主义东来导致天朝制度瓦解以降,一度销声匿迹了数百年。
和谐再度成为江湖中一种理想世界,不能不说是中国实力渐次恢复之故。
中西国际政治原则的差异,当溯及中西文化的比较。
一言以蔽之,就在于对群己的价值观不同。
中国文化重视群体,欧美文化重视个体。
在中国文化下,群体是个体的内涵,没有群体就没有个体。
但在欧美文化下,个体反而是群体的基础与前提。
美国的外交动辄引用国家利益、核心利益之类的观念,不在乎旁人感受,而仍能夸夸其谈。
美国相信,任何国家都应有自己的核心利益。
美国人的价值观
美国人的价值观引言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和自由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立的价值观。
美国人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讨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它们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1.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美国人相信个体的权利和自由是至高无上的。
这种价值观体现在美国宪法中,保障了人们的自由言论、宗教、结社和拥有枪支的权利。
自由主义还体现在美国的经济制度中,鼓励自由市场和竞争。
这种自由主义价值观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他们的出身或背景如何。
这种价值观促使美国人关注社会公正和个人自由,同时也使他们遵守法律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2.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美国人倾向于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权益,而不是集体或家族的利益。
这种价值观反映在美国人的独立和自主精神中,他们鼓励个人发展和追求个人目标。
个人主义的影响贯穿于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经济领域,个人主义促进了创新和竞争,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在社会领域,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责任和自力更生的价值,鼓励人们通过努力和才能来实现成功。
3. 平等和多元化平等和多元化也是美国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宗教或其他身份特征如何。
他们认为多元化是美国社会的力量之一,能够带来创新和发展。
这种平等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在美国的社会结构中得到体现。
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来保障各个群体的权利和福利,并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在教育领域,美国的学校和大学鼓励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4.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美国人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观。
美国人更倾向于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用的方法,而不是追求理论或抽象的思考。
这种实用主义的精神在美国的商业和创新领域得到了体现。
美国人注重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他们鼓励追求效率和实用性,强调实际经验和实践。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
在世界海权的兴衰历史中,美国取代英国称雄大海的过程可谓是异乎寻常地平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十九世纪堪称是大不列颠的世纪”,自从特拉法尔加海战击败了法西联合舰队之后,英国海军在七大洋的优势已经到达了不可动摇的地步。
此后,英国海军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所谓“两强标准”,也就是说,它拥有的军力,应该对次于英国的两大海军力量之和保持优势。
而支撑这一支强大海军的,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力、最大的商船船队,伦敦金融区的金融服务业以及遍布全球的海军基地和海底电缆站。
当时的世界被称为是一个处于“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的时代,而大英帝国也得到了“日不落帝国”的盛名。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末,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以及德国的统一,美国与德国开始异军突起,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起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1890年,美国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第一,而且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当时,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潜在军事力量和工业化本身的标志,因此,这样意味着,大英帝国的太阳已经开始过了正午时光。
继美国之后,德国工业也超过了英国,1888年6月即位的威廉二世全面抛弃了俾斯麦首相务实的外交政策,并揭起了“世界政策”的旗帜。
他认为德国若要在海外得到发展,必须拥有与英国相抗衡的海军力,应该从“垂死的”帝国势力手中“重新分配”殖民地,这样才能获取在“阳光下的位置”。
1895年,他发表了“德意志的未来在海上”之声明,正式打响了德国大力扩展海军的发令枪,点燃了英德海军竞赛的导火线,也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起因,最终也导致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覆亡。
然而,同样的美国,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中,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地位,进而最终取而代之,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从1883年起,美国海军开始了适用于远洋的所谓“新海军”之建设。
到了1889年,海军部长本杰明·特雷西又一改以往美国海军中盛行以巡洋舰为中心的海军建设路线,要求在美国的两个海岸各建立一支以战列舰为中心的舰队,并声称:“我国所需要的,是一支能使我们免遭战争的海军,但是,只有一支善战的海军才能使我们免遭战争。
日元升值的教训及启示
日元升值的教训及启示近年来,美国频频对我国人民币升值施压,设置贸易壁垒,提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内需等一系列要求。
这种情况与80年代的日美关系有很大的相似性。
只是相对于日本,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转轨国家,中美之间的不对称依赖程度不如当时的日美关系。
但是日本80-90年代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广场协议前后日美间的博弈及其之后日本经济“10年迷失”的教训,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汇率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广场协议并不是一次孤立事件,而只是80年代日美间一系列政策协调的组成部分,了解其问题的实质及世界性意义,需要对当时世界经济、金融不平衡的大背景有个认识。
80年代初,美国里根政府实施减税、放松金融管制以及货币紧缩,导致居民消费大增、财政赤字快速增加和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
另一方面,日本执行严格的财政预算管理(财政重建一直持续到1987年),成功应对第二次石油危机,企业竞争力提高等,导致日本贸易顺差大幅上升,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上升得更快。
与此同时,日本贸易顺差又大量投资美国国债,那几年美国国债发行收入中30%-40%为日本资金。
世界经济形成了实物与资金相互支撑的循环圈:日本为美国提供融资,进口日本的商品、服务,同时又通过自身的负债为美国对外投资需求提供资金支持。
80年代日美之间的政策协调,就是在这个大循环基础上进行的。
起初,美国认同强势美元政策,但认为因日元低估,导致日美贸易失衡,产生低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市场的封闭性(虽然日元的使用情况好于1978年日元汇率较高时期)。
为此,设立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推动日本金融的自由化、对外开放和日元国际化。
其后日本采取渐进的方式推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日美贸易失衡仍持续扩大,美国开始与日本谈判具体市场的开放,并签订一系列的MOSS协议(即从单一产品的贸易谈判转向市场和行业)。
其后强势美元损害了美国产业竞争力,美国转向弱势美元政策。
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实现美元币值有序下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恒均:美国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011年9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中国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维护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其次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三是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009年7月戴秉国与美对话
什么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个人理解,一是中国的国体、政体和政治稳定,即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中国的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三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这些利益是不容侵犯和破坏的。
——2011年9月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继2005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首度推出之后的六年,中国政府再次发表《和平发展》白皮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
国务委员戴秉国发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长文,对白皮书进行解释与说明。
通读《白皮书》,可以看出执政者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有明确的认识与规划,显示出自信。
通过《白皮书》的形式向各国政府与人民耐心解释、反复说明中国的立场,我认为这有利于消除国外对中国发展方向的疑虑与猜忌。
但这不是我要展开的话题,今天,我们谈一下什么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
按说《白皮书》里已经明确指出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国务委员戴秉国更是先后做了两次具体而微的例举。
虽然戴秉国第二次使用了“我个人理解”,但就我个人理解,国务委员这种级别,在谈到国家“核心利益”时是没有什么“个人理解”的。
倒是我这种人,有一些“个人理解”,可又不能随便谈。
只是《白皮书》出来后,国内一些网友追着问我对国家的“核心利益”的看法,以及希望我谈谈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
我说,咱国家的《白皮书》不都说得清清楚楚?难道都白说了?你让我说,万一我说错了一两个字,那不是找抽?再说,这《白皮书》是对洋人说的,你瞎掺合个啥?可一些网友就是固执,不停地发来微博私信与电子邮件,声称《白皮书》要能够说服洋人,首先应该说服中国人吧。
听那口气,又把我混成外交部发言人了。
我就勉为其难,胡乱说几句。
我先把国务委员的文章与《白皮书》里对国家“核心利益”界定的段落挑选出来贴在这篇短文前面,如果我说的有出入,请千万以他们所说为准,我不是汉奸,我只当践行了一次《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权,和白皮书里保证公民拥有的“表达权”。
先从国务委员的“核心利益”说起。
我个人认为,戴委员说的这几点确实是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但有些网友质疑的是这种“一、二(其次)、三”的排列方式,给人的感觉是把核心利益分成了三等,第一个最重要,二、三次之。
有些网友因此追问我美国是如何排列自己“核心利益”的。
这一问还真难住我了,搜索一些文献,或者专家学者的话,不足为证,而美国从总统到国会议员,在我手头的文献以及网络搜索中,还真没有排列过国家“核心利益”的。
所以,我只能靠自己的记忆与理解。
我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与戴秉国委员长列出的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听上去都差不多。
美国的主要是这样一些:国家主权与安全,民众的生活方式,国家的立国理念与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
我是从我能够记起的美国政府文献与政治人物(主要是总统)的各种讲话中得想到这些的。
当然,我也想起来,美国领导人在说到这些“核心利益”的时候,一次也没有用到“一、二、三”或者“首先、其次”之类的容易让人产生“轻重缓急”误解的序列词。
但他们讲到国家的核心利益的时候,确实有某种顺序。
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首先提到的一般是保卫美国民众的生命安全与保证幸福的生活方式;美国的价值理念与民主的政治制度同样是提到最多的;然后是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下面就是根据说话的场合而有所不同了,例如美国的经济增长啊,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啊,美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与利益啊等等。
你对照中美前两个“核心利益”,发现有相同之处,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最大不同就是,无论任何一届美国政府或者总统,都不敢把保卫共和党或者民主党的永远执政地位作为美国的核心利益,那样的话,第二天他的那个党就有可能被民众赶下台。
在美国,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要高于政权与执政党的地位。
我想,美国总统虽然说到核心利益的时候没有使用“一,二、三”的序号,但也肯定是有轻重缓急的,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说法,不难发现,无论他们怎么说,不管是因为虚伪还是万不得已,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主要表现在“公民权利”)摆在其它的核心利益之前,甚至在美国遭受911袭击,美国要对外发动战争的时候,总统与政府强调的也不是什么领土完整与国家安全,而是保卫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保护美国人的安全——注意这里的区别:美国人的安全,和美国的国家安全,在这里,好像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保卫国家安全的终极目标是保卫美国人的安全,这符合美国的建国理念:国家是为人而建的,人不是为国家而生的。
至于美国政府,就更可怜了,我们说到了美国核心利益中的两个主角“美国人”与“美国国家”,国家的核心利益中根本没有政府的份,政府是人民成立起来负责执行保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它当然不能首先把自己列为需要国家与人民来维护与保卫的“核心利益”,那就本末倒置了。
我不清楚戴秉国委员长列出的一、二、三条中国核心利益是否有轻重缓急,但我认为遣词造句时可以学一下美国人的圆滑,使用并列语句,不要弄出个一、二、三。
否则,别人就有可能追问,为了保持某种政治制度完整,或者某个执政党的执政,就可以牺牲第二条的领土完整与国家安全?要知道,这种质问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一些当权者为了苟延残喘而割地求和,甚至还有史料显示,伟人孙中山为了执政,也曾经和日本、俄国秘密商讨出让中国国家主权。
当然,还有更恶劣的例子,我就不举了,你懂的。
我比较欣赏《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里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定义,而且它提到了《宪法》:“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这让我猛然想起刚才忘记了的最重要一点,美国在界定国家的核心利益时,尤其当它把“人民”挂在嘴边,推到前台的时候,并不像我们一些人所理解的是玩虚的,华而不实,而是有切切实实的明文规定的——那就是美国《宪法》赋予人民的各种权利,尤其是享受各种自由的权利。
这也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说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是《宪法》里规定的某种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大局、是对经济大发展的制度保障,我们同时不应该忘记,《宪法》更重要的是规定了在这样的一个经济大发展、社会稳定的制度里,人民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某个政党,没有某种政治制度,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人民依然存在;而没有人民,一切都将不再存在。
人民,是拥有宪法赋予的各种权利的。
任何国家、政府或者政党的核心利益,排在首位的必需是保卫人民的安全与尊严,保卫他们拥有的生而为人的各种权利。
杨恒均2011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