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练习1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同步考练(附答案)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同步考练(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荻.港(dí)横.渡(hèng)摧.枯拉朽(cuī)B.芜.湖(wú)签.订(qiān)协.定(xié)锐不可当.(dǎng)C.泄.气(xiè)督.战(dū)前锋.(fēng)风平浪静.(jìng)D.业.已(yè)要塞.(sài)歼.灭(qiān)英勇善.战(shàn)2.下列对文中词语或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中的“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B.“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的意思是“都”,它在这里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C.“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藐视敌军,赞扬我军的自豪之情。
D.“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巧妙地交代战役的结果,揭示了敌军溃退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3.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1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23分)1.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 芜湖wú hú溃退kuì tuì阻塞zǔ sāi 摧古拉朽B. 泻气xiè qì督战dū zhàn 业已yè yǐ锐不可挡C. 要塞yào sài 荻.港dí歼灭jiā nmiè风平浪静2.常识填空(15分)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3.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至发电时止,我西路军将近三十五万多人民解放军渡过了长江。
B.在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了一切抵抗之敌。
C.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深深地被解放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D.期末是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
二.阅读理解(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5分)【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联系上下文解释“经营”一词含义(2分)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3分)3.用“/”线画出文章的层次。
(3分)4.对应课文内容,说一说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3分)5.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4分)(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2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1 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阻遏()鄂豫()逃窜()...2.填空(1)新闻又称 ________,它 ________、 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国民党的( A. 广大 B. 大量 C. 多数 D. 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 反对 B. 抗拒 C. 拒绝 D. 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 日到芜湖(A. 作战 B. 指挥 C. 鼓动 D. 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 牢靠 B. 坚固 C. 巩固 D. 顽固)的,( A. 弱点 B. 松懈 C. 劣势 D. 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 10 月 7 日电今日凌晨 4 时 33 分,在经过 115 小时 32 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 一 ) (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人教版八上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八上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 ) 锐不可当( ) 歼灭( ) 击溃( ) 绥靖( )( )阻遏( ) 鄂豫( ) 逃窜( )2. 填空(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国民党的 (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 (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 (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控制要塞(sài)阻塞交通(sè)B.锐不可当(dǎng)当真这样(dàng)C.歼灭顽敌(jiān)歼陌交通(qiān)D.横渡长江(héng)蛮横无理(hèng)2、与短语“擦破了”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拒绝和平控制要塞纷纷溃退渡过南岸B.清楚得很踢一脚说下去爽快极了C.英勇善战冲破敌阵热起来在九江D.横渡长江广大官兵锐不可当甚为微弱3、按要求填空。
①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的六要素即、、、事件的发生的、、。
②新闻的特点一般有:;;。
③新闻的结构通常包含、、、、五个部分。
4、品味语言,对加点词作简要分析。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二、课内精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21时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分别写出新闻选段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写出起止即可)________________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5.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文中此种情况是指________。
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7.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说明B.记叙议论C.议论抒情D.说明议论二、提高部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6题。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
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
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
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
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
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
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1 消息二则【课前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
芜.湖( ) 摧枯拉朽.( ) 荻.港( )要塞.( ) 横.渡 ( ) 殷.切( )2.根据拼音写汉字kuì( )退 dǐ( )抗 jiān( )灭 xiè( )气 dū( )战3.《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 ,“胜利南渡”点明了的战况。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依次介绍了,,的作战情况,按照这种顺序介绍,是因为首先发起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的抵抗较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敌军较为顽强,所以说完中路军接着说,最后说的作战情况,文势也涌起高潮。
【课堂检测】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完成1—5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①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第①句中加点的“横渡”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句中“至发电时止”换成“现在”好不好?为什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消息二则含答案
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A组1.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è( )气 kuì( )退 jiān( )灭 区yù( )封suǒ( ) cuīkūlāxi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英勇善战 兴高彩烈 放纵奔流 B.负隅顽抗 息了灯火 语速缓慢C.横渡长江 当人不让 隐隐约约 D.不堪一击 料敌如神 锐不可当3.评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仿照例句,用“从……中,我听出了……”的句式写两句话。
例一: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气势。
例二:从“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中,我听出了汤恩伯的骄傲自负和毛泽东对敌人的嘲讽。
(1)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听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听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成“一句话新闻”,并为“绍兴文化带”拟一则公益广告。
(不超过20字)今年,我市继续完善绍兴文化带主题区的规划和建设,让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品位再上新高。
我市自2016年10月启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绍兴文化带项目以来,“百里绍兴”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该项目于2017年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工作案例,面向全国推广。
在今年的规划中,我市将发掘“一江两路七区十三个活动点”的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气息的文化景观,让绍兴文化带汇聚城市文化,展示核心价值观,宣传精神文明,传递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下列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
黑发不知勤学早 水淡性泊是我师无边落木萧萧下 白首方悔读书迟四面荷花三面柳 不尽长江滚滚来竹直心虚乃吾友 一城山色半城湖A组(一)用说唱奏响“新时代”强音10月19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制作推出原创音乐MV《新时代》,深情献礼党的十九大。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两则》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锐不可当.(dāng)当.真(dāng)绥.靖(suì)阌.乡(wén)B. 杜聿.明(yú)要塞.(sài)阻塞.(sè)堵塞.(sài)C. 阡.陌(qiān)歼.灭(qiān)纤.维(xiān)纤.夫(qiàn)D. 殷.家汇(yīn)荻.港(dí)阻遏.(è)溃.退(kuì)2.填空:新闻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具有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即: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
新闻的六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事件的起因、______、______。
在文体上,新闻既属应用文,又属______。
在结构上,新闻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在写法上,新闻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①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②国民党的______(广大、大量、多数)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______(反对、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______(作战、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______(坚固、巩固)的,______(弱点、劣势、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5.理清两则新闻的记叙六要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江》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6.品味语言①“百万大军”、“横渡”这两个词,显现出。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小编整理了这篇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 ) 锐不可当( ) 歼灭( ) 击溃( ) 绥靖( )( )
阻遏( ) 鄂豫( ) 逃窜( )
2.形似字组词。
3.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幺?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幺?
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幺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
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幺?体现语言特点是什幺?
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C.劣势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二、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新闻两则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1.新闻两则一、基础知识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荻.港( ) 溃.退( ) 芜.湖( ) 泄.气( ) 诸.县( ) 企.图( )阌.乡( ) 豫皖.( ) 襄.阳( ) 绥靖.( ) 阻遏.( ) 管辖.( )2.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 )(2)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 )(3)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 )(4)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 )3.填空(1)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事件发生的、、。
(2)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结语。
(3)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地揭示新闻的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它用充足的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和。
二、语言运用4.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A、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B、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
”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卖本新书吧!”C、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5. 新学期,初二的小丽想参加学校的集体舞训练,但是妈妈死活不同意,原因是担心小丽跳舞会引发男女情感问题。
作为小丽的同学,你应该怎样去劝说小丽的妈妈?(话语要得体适当)三、课内阅读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同步测试题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溃()退歼()灭当()真锐不可当()荻()港纤()维芜()湖要塞()殷()督()战无锡()阻塞()2、填空(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_______。
(3)选词填空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________(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无斗志。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__(A.顽固 B.顽强 C.坚强)。
③我已________(A.战胜 B.消灭 C.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地区,正在向南________(A.扩大 B.发展 C.扩展)中。
3、判断(1)对本文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2)对本文中第⑧⑨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二、阅读与简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4.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导语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报道的事实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8.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的一段议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 ) 锐不可当( ) 歼灭( ) 击溃( ) 绥靖( )( )阻遏( ) 鄂豫( ) 逃窜( )2.形似字组词。
3.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国民党的 (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 (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 (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二、阅读(一)(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5.句(2)与句(1)形成鲜明对比。
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 ”;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过的“ ”一词和两个“ ”字,行文很严谨。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那么同步练习带答案2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那么》同步练习带答案2一判定题(2分,每题分)1.(1)消息用来及时报导最新发生的事实。
( )(2)消息的特点之一是让事实说话,但有时依照需要也能够作必然的虚构和夸张。
( )(3)消息的题目由引标、主标、副标三部份组成,其中主标是必需有的,其他的那么可有可无。
(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个题目全面表达了消息的要紧事实,其中“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雄浑,洋溢着成功的豪情。
( )二选择题(14分,每题2分)2.下面的“通知”格式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题目位置B.正文开头C.通知对象的位置D.签名和日期3.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B.他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大体一致。
C.我国有世界上并世无双的万里长城。
D.有无健康的躯体,是可否学好作业的前提。
4.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导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B.新闻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
C.新闻的题目包括正题、引题和副题。
D.新闻要求以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5.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背景是在主体中显现的,结语那么在篇尾。
B.每条新闻都必需包括题目、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份。
C.新闻通经常使用副题来交代背景。
D.正题是题目的核心,用来归纳新闻的要紧事实。
6.以下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 ]A.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主语:我35万大军和西路军)B.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对长江防线通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骨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定协定)C.山头上插着我军的战旗。
(主语:山头上)D.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你是不是意识到你是在幸福当中呢?(“意识到”的宾语:你在幸福当中)7.对以下加粗的词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政府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4doc
1.新闻两则[课内演练]一、基础知识1. 注音全对的一项:()A. 瑰(guī)宝荻(dí)港芜( wú)湖B. 殷(yīng)家汇高屋建瓴(lǐng)锐不可当(dàng)C. 绥(suǐ)靖阻遏(è)歼(jiān)灭C. 杜聿(lù)明王凌(léng)云白崇(suì)喜2.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
C.约数,指百万左右。
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
3. 选出语言最简明的句子:()A.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B.我买了两瓶红墨水和蓝墨水。
C.中国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外国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
D.小新和他同学的老师从学校出来。
4. 列形似字组词错误的一项:()A. 渡渡江度度日B. 歼歼灭纤搬纤C. 溃溃退遗遗忘D. 塞要塞赛比赛5. 填空新闻也叫,它用说话,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新闻的六要素是:、、、、、;五部分包括:、、、、。
历史上也有人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成为“百万雄师过大江”。
“大江”在中国地理中指;“百万雄师”指,这里用了的修辞手法。
6. 选择与上文连接最恰当的一句:()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A. 但是随即纠正了错误。
B. 但是随即把错误纠正了。
C. 但是随即纠正了。
二、阅读理解(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⑵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⑶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II )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15分)1. (2分)选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 . 记叙说明B . 记叙议论C . 议论抒情D . 说明议论2. (2分)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 . 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 . 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 . 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3.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荻港(dí)阻遏(è)溃退(kuì)B . 逃窜(cuān)要塞(sài)督战(dū)C . 芜湖(wú)歼灭(qiān)泄气(xiè)D . 区域(yù)绥靖(suì)阌乡(wén)4. (2分)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 .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C . 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
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D .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5. (2分)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 . 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 . 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 .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 . 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6. (5分)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人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新闻两则》
同步练习1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溃()退歼()灭当()真锐不可当()荻()港纤()维芜()湖要塞()
殷()督()战无锡()阻塞()
二、填空
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________。
3.选词填空
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________(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无斗志。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__(A.顽固 B.顽强 C.坚强)。
③我已________(A.战胜 B.消灭 C.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地区,正在向南________(A.扩大 B.发展 C.扩展)中。
三、判断
1.对本文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2.对本文中第⑧⑨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四、阅读与简析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语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报道的事实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文答题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文段报道的两个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一段议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此句从侧面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准确地运用了系列动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报道准确及时,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ku@ ji1n d4ng d1ng d0 xi1n w* s4i y9n d& x9 s8
二、1.消息、及时、准确2.标题、导语、主体、记叙、议论3.①A ②B ③C ④C
三、1.D 2.C
四、1.写出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
作用是说明消息发得及时,内容真实可信。
2.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3.不好。
改后语气没有气势,缺乏感染力,不能很好地表现我军迎难而上,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4.表达了胜利的豪情和对我军英雄的赞美。
五、1.东路军和西路军渡江情况。
2.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3.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4.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5.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