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一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一课时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2.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下降,导致 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沉积 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提示:当沟谷水流流出沟口时,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并 先后发生沉积,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
二、海岸地貌 1.海蚀地貌。 (1)成因:主要是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 (2)形态类型。
类型 海蚀穴 海蚀崖
成因 硬度较小的岩石易遭受侵蚀,而硬度较大的岩石则受侵 蚀较慢。在海浪长期作用下,部分海岸会形成向内侧凹 的海蚀穴 海蚀穴不断扩大,上面悬空的岩石发生崩塌,便形成海 蚀崖
B.①—b ②—d
C.①—a ②—c
D.①—c ②—d
2.关于d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看到三角洲
B.有便捷的内河航运
C.被称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D.河道狭窄弯曲,水流湍急
解析:第1题,a处位于黄河的上游,河水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所以多 V形谷。c处分布河流流出山口后由冲积物形成的冲积扇。第2题,d处位 于黄河下游,河道宽阔,水流变缓,含沙量大,河口处泥沙淤积严重, 形成三角洲,该地没有便捷的内河航运。
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地貌为( )
A.海蚀柱
B.海蚀拱桥
4.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 )
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
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
河口地貌_精品文档
2. 按咸淡水界的变动情况分(咸淡水混合情况)
• 河流段(下界:多年平均枯水大潮咸水入侵的界 线)
• 过渡段(下界: …… 洪水小潮 …… ) • 潮流段
• 河口区:
• 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所影响的范围。 • 纵向上:从潮区界为起点,到径流在海洋中扩散
的末端; • 横向上:河流下游的分汊河道摆荡所影响的区域
• 总体而言:V落潮流 > V涨潮流,故河口动力因素中,落潮
流是主要因素。
2. 盐淡水混合
– 方式: • 掺混(盐、淡水界面流速切变产生内波并最终破碎,向
上单向输送盐水)
• 扩散(湍流、旋涡双向输送等量水体,但盐分仍自下而
上输送)
– 盐淡水混合指数:M·I = Qh / Qr
(Qh为半个潮周期内进入河口的淡水量m3/s, Qr为一个涨潮 期内进入河口的进潮量m3/s)
㈣ 三角洲的沉积结构
– 典型的三角洲剖面形态呈微凸形,顶平、前坡陡、下坡变缓; 美国学者吉尔佰特(1890)按地貌部位将其划分成顶积层、 前积层、底积层3个单元。这种划分延用至今,而现代油气勘 探的发展,从三角洲沉积相的角度进行了新的划分:
1. 三角洲平原相 分汊河道亚相(沉积)
(水上三角洲平原沉积) 湖沼亚相(沉积) 天然堤亚相(沉积) 泛滥亚相(沉积)
• 河流沉积物(粉沙、细砂)为主,水平、交错层理,陆源生物碎 屑
2. 三角洲前缘相
汊河河槽沉积 (水下三角洲平原沉积) 汊河口沙坝、沙咀沉积
汊河间海湾沉积 (前积层上部)
• 粉沙、粘土为主,植物碎屑较多,有孔虫等海 洋生物增多,沉积速率、厚度最大,较薄斜层理、 波状层理。
– 上界:水边线;下界:浪基面(实际上为沙、泥界 线)。
流水地貌知识点背诵
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流水的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使河流变长)、下蚀(使河谷变深,V形谷)、侧蚀(使河流变宽,槽形谷)3、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河曲、牛枕湖、丹班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水堆积地貌:山前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江心洲、河口三角洲4、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形地势趋于平缓,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前冲积扇5、河流的凹凸岸:凹岸侵蚀,常用来建港口:凸岸沉积,常用来建聚落、发展农业、淘金、挖沙。
6、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密度大的先沉积: 颗粒小的、密度小的后沉积。
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流水的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使河流变长)、下蚀(使河谷变深,V形谷)、侧蚀(使河流变宽,槽形谷)3、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河曲、牛枕湖、丹班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水堆积地貌:山前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江心洲、河口三角洲4、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形地势趋于平缓,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5、河流的凹凸岸:凹岸侵蚀,常用来建港口:凸岸沉积,常用来建聚落、发展农业、淘金、挖沙。
6、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密度大的先沉积: 颗粒小的、密度小的后沉积。
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枳、固结成岩2、流水的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使河流变长)、下蚀(使河谷变深,V形谷)、侧蚀(使河流变宽,槽形谷)3、流水地貌: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河曲、牛枕湖、丹彼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干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水堆枳地貌:山前冲枳扇、河漫滩平原、江心洲、河口三角洲4、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形地势趋于平缓,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5、河流的凹凸岸:凹岸侵蚀,常用来建港口:凸岸沉积,常用来建聚落、发展农业、淘金、挖沙。
地质学知识: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与演化
地质学知识: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与演化地球上的河流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水体,它是地球系统中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途径之一。
河流在地表垂直于等高线方向上流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地貌特征。
这些地貌特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岩性、气候、水文等。
本文将讨论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与演化。
一、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一)河流自然地貌特征河流自然地貌特征主要包括河床、河谷、河滩、河口和三角洲。
河床是河流流经的水路,在不断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下,河床会不断变化。
河谷是河流两侧的峭壁,有时会形成河滩,河滩是河流两侧的沙洲或砾石洲,沙洲多为灰色河滩,砾石洲则多为红色河滩。
河口则是河流与海洋相交汇的地方,是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紧密联系的承接部位。
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口处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三角形平原。
它是由于河流的冲刷作用和携带物质的堆积而形成的。
三角洲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三角洲前缘,即河口处外伸的部分;三角洲后缘,即平原部分;三角洲带,即连接前缘和后缘的部分。
(二)河流人工地貌特征河流人工地貌特征主要包括水库、拦河坝、堤坝、水电站等。
水库是一种人工地形,用来收集、储存和调度水资源。
拦河坝用来拦截水流和沉积物,使水流有固定的流量和水质,同时可以防止洪水灾害。
堤坝是由土和石材等材料构成的挡水工程,能够保护沿岸的居住区、农田、道路等。
水电站是一种利用水流能量发电的设施,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电能。
二、河流流域的演化(一)外力因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气候条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地球自然环境中,气候的变化是影响河流流域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
在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河流的形态、河床和河口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同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河流流域的开发和利用也影响了河流地貌的演化。
(二)内力因素河流的剧烈活动和侵蚀作用也是河流流域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河流的侵蚀作用不仅影响了地表地貌,而且影响了地下水的流动。
最全的流水沉积地貌总结河流洪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最全的流水沉积地貌总结河流洪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如同坡积裙的“裙”字点睛一样,洪(冲)积扇的“扇”字也是一绝,恰到好处的形容了这种地貌。
直接上图,看看各地的洪(冲)积扇。
冲积扇河流从山地流出,由于坡度骤降,流速减慢,对碎石和泥沙的携带作用减弱,使碎石和部分泥沙分带堆积形成的一种扇形地貌。
扇形区域往往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农耕区。
冲积扇示意图中国青海湖美国密西西比河中国玉龙雪山三角洲、冲积扇与洪积扇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地形),是学生做题过程中常见的概念,也是高考重点知识,近些年多次考查到!但学生往往很难准确区别判断三角洲、冲积扇与洪积扇这几个概念,以至于失分。
下面就这几个概念加以分析。
冲积扇冲积扇景观图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的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公里。
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
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冲积扇的规模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
在温带或湿润地区,降雨和洪流频率高,侵蚀作用阻碍了冲积扇的增长,湿润区统贯冲积扇的水流把沉积物多半都搬运到冲积扇范围以外去,也阻碍了大冲积扇的发育。
未受构造变形或邻近冲积扇增长所限制的冲积扇,其形状近似部分锥体,横剖面呈凸形,纵剖面略呈凹形。
扇的坡度受冲积扇大小、物质来源、物质来源区主要岩性、堆积历史和构造运动史的影响。
上升区,扇面可以很陡。
粗大砾石多形成陡扇,页岩、泥岩区的细粒物质多形成平缓扇。
与泥石流堆积有关的小冲积扇很陡,物质来源丰富的大冲积扇也很陡。
冲积扇沿着半径方向,可分为顶坡段、前缘段和两者之间的过渡段。
流水地貌-4汇总.
河流作用力较强,泥沙来源丰富,波浪、潮汐 作用较弱,外形成长形、扇形等形态的三角洲,如 密西西比河、黄河等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1
高度破坏性三角洲 海洋作用力较强,河流作用较弱的环境下形成, 外形表现为弓形、尖头形或直线形等形态的三角洲, 如尼罗河、尼日尔三角洲和塞内加尔三角洲。
◆ 根据河口水流、波浪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 把三角洲分为: 河流型、波浪型和潮汐型三角洲两类。
河口湾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河流输沙量较大 时,河口湾将被泥沙充填而变成三角洲,如长江、多瑙河 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都是由古代河口湾演变而成;二是 河流输沙量少或构造下沉时,河口湾都将得到保持。
第六节
流域地貌
一、水系和水系类型
河流是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地表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 性的天然水道的通称。
潮汐型三角洲 潮汐作用较强烈,形成一系列由粉砂和淤泥构成 的、平行潮流的长条状沙脊(水下)、沙岛(水上) 等堆积形态,沙脊或沙岛之间为宽阔的潮汐通道所 分隔,星罗棋布的沙州和沙岛及纵横交错汊河构成 三角洲的主体,如恒河三角洲。
四、三角湾(河口湾)
被海水淹没的河口区,称为河口湾。多呈喇叭状或漏 斗状。其成因主要是冰后期海平面上升的结果,但也有因 河口区构造下沉所成。
河流型三角洲 河流作用占优势的环境下形成,潮流作用、波浪 作用都比较微弱的河口区,河流挟带泥沙量较高并 分成几股汊河入海,各汊河口泥沙堆积,构成向海 伸展较长的沙嘴,平面形态很像鸟足。平面形态表 现为鸟足状,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波浪型三角洲 在波浪活动强的环境下形成,波浪不断对三角洲 前缘沉积物搬运和重新分配,形成大体平行于海岸 线的沙坝或沙滩,其中河口附近沙体堆积最多,向 海凸出表现为弓形、尖头形或鸟喙形等形态的三角 洲,如尼罗河、台伯河和罗纳河三角洲。
最专业的流水地貌解读
最专业的流水地貌解读第一部分流水作用一、流水侵蚀作用1. 侵蚀作用:是流水破坏地表物质,使它脱离原位的作用,称为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的方式有两种:•化学溶蚀,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
•机械侵蚀,是流水以其动能产生推力和上举力,使物质脱离地面,进入水中。
2. 流水机械侵蚀方式有两类:(1)片状(面状)侵蚀:即降雨或冰雪融水在分水岭或倾斜的坡地面上产生的薄层流水对地面的侵蚀,其结果是使地面高度均匀地降低。
(2)线状侵蚀:降雨或冰雪融水在固定的沟谷或河谷中,对沟床或河床进行侵蚀。
其侵蚀形式又有以下三种:•第一,垂直侵蚀(下蚀、下切):指流水对河(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结果是使谷地加深。
当下蚀达到某一水面时,下蚀作用便会停止。
控制河流(或沟谷)下蚀作用的水面即为侵蚀基准面。
侵蚀基准面有暂时侵蚀基准面和最终侵蚀基准面两种。
•第二,溯源侵蚀:指流水向河(沟)谷源头进行的侵蚀。
使谷地伸长,溯源侵蚀与流水下蚀过程同步进行。
•第三,侧向侵蚀(侧蚀):指流水对河(沟)谷两坡的侵蚀。
使谷坡后退,谷地扩宽。
二、搬运作用搬运作用是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
搬运方式有四种:•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1. 推移:一般颗粒粗大而较重的砂砾,在水力推动下,沿着床底滑动或滚动前移。
搬运能力的大小,是以砂砾的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来计算。
2. 跃移:是颗粒中等大小的砂砾,在床底与水流之间的跳跃式前进。
•跳跃开始时,水流上举力大于颗粒重力,颗粒跃起。
•当它升入水中后,砂砾表面完全与水接触,此时砂砾顶、底面的流速相差不大,压力差减小,上举力减弱,重力作用相对增加,颗粒沉降到床底。
•水流的压力差再增大,颗粒再一次跃入水中。
3. 悬移:•是颗粒细小的泥沙,以悬浮方式的移动。
•处于紊流状态的水流,当其水质点的向上分速大于泥沙沉速时,泥沙则长时间被抬升,进入水中成为悬浮状态,并被搬运。
4.溶解质搬运:是指可溶性的矿物或岩石被水溶解后,成为溶解质被水带走。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流水地貌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流水地貌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流水地貌地理学中,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和特征。
在地貌形成的过程中,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流水地貌的形成中。
流水地貌是由水流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形特征。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与流水地貌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1. 河流的形成与发展河流是地表的水流系统,形成于高地凹陷和降水的作用下。
河流的形成与发展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枯水线与丰水线:枯水线表示无论降水如何,河流中的最低水位;而丰水线则代表降雨丰沛时,河流的最高水位。
- 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流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分别代表河流的起源、中间和末端的位置。
-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水流中携带沉积物,对河床和河岸进行侵蚀,形成河流峡谷和V字谷等地貌特征。
2. 河流的地形特征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形特征,包括以下几种:- 悬谷:河流下切速度大,形成峡谷,而支流下切速度较慢,形成的峡谷被称为悬谷。
- 河流三角洲:河流将带有大量沉积物的水流输送到湖泊或海洋,沉积物在这里沉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地貌。
- 河流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下游,是河水冲积物在洪泛期间沉积形成的平坦地区。
- 河谷:是由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特征,包括V字谷、U字谷等。
3. 水土流失与防治水土流失是指水流侵蚀地表土壤并携带走的过程,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和水资源。
以下是一些水土流失防治的方法:- 植被保护:植物的根系可稳固土壤,并减缓水流速度,因此加强植物覆盖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
- 水利设施:修建梯田、沟渠等水利设施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河道侵蚀。
- 土地整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不过度开垦山地和荒漠地区,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4. 洪水与防洪措施洪水是指河流水位上涨到超过河道或海岸线的最高水位。
以下是常见的防洪措施:- 建设堤坝:河流两岸修建堤坝,可以有效地控制河流的水位,减少洪水的泛滥。
- 河道疏浚:疏浚河道可以增加河水的流通能力,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洪水威胁。
安师大《地貌学》教案04流水地貌
第四章流水地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 .坡面径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2 .沟谷水流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3 .河流地貌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其发育4 .河口地貌与流域地貌本章内容: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侵蚀,改变地表形态,同时将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其它地方进行堆积,形成堆积地形。
这类由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按其流动形式可分为:①面状水流(坡面径流):通常由许多细小股流组成,无固定的流路,时分时合,多呈薄层片流形式,顺坡向下流动。
②线状水流:是指在沟谷或河槽中流动的水流。
按水流的持续性,又可分为暂时性水流和经常性水流两种。
前者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发育,后者在湿润气候区分布普遍。
第一节坡面径流及其所形成的地貌一、坡面径流的形成与作用大气降水或冰雪融化时,在倾斜坡面上所形成的薄层状的水流。
坡面径流是地表水流形成的初期阶段,它具有水层薄、流路广、作用时间和流程短等特点。
坡面径流的形成受降水强度、蒸发量、土壤渗透率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其形成初期呈漫流状态,之后发展为无数细小股流沿坡度最大方向流动。
坡面径流对坡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三种方式。
影响坡面径流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D卷候:取决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②地形:a.坡度:坡度愈大,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增强,但坡度加大却又使坡地单位面积上的受雨量减小,造成冲刷能力的相应减弱。
据观测,在坡度小于20°的范围内,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随着坡度的加大而迅速增大;大于20°冲刷能力乃有增加;至40°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冲刷能力就随着坡度的加大而递减。
b.坡长:一般坡长愈长,沿程流量不断增加,冲刷能力相应增强,但随着坡长的增加,水流搬运的泥沙量随之增多,水流因耗能而可能使冲刷能力变小,甚至产生泥沙的堆积。
C.斜坡形态③斜坡组成物质:影响到斜坡的抗蚀力和渗透率。
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24页PPT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地理必修件流水地貌
流水搬运: 水流将地表 的岩石、土 壤等搬运到 其他地方, 形成新的地 貌
流水塑造: 水流对地表 的塑造作用, 形成瀑布、 峡谷等
流水地貌的 变化:随着 气候、地形 等因素的变 化,流水地 貌也会发生 变化,如河 流改道、湖 泊干涸等
流水地貌的类型
河流地貌:包括河床、河岸、河漫滩等
河流峡谷:河流深切形成的峡谷地形
河流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 水资源的分布,为水利工程 提供水源
河流的生态价值:可以保护 生态环境,为水利工程提供
良好的生态环境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可 以形成水库、湖泊等水利工 程所需的地形条件
河流的文化价值:可以传承 历史文化,为水利工程增添
文化内涵
流水地貌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调节气候:流水地貌可以调 节气候,减轻自然灾害的影 响。
THANK YOU
汇报人:
河流阶地:河流侵蚀形成的阶梯状地形
河流三角洲:河流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地 形
河流瀑布:河流流经陡坡形成的瀑布地形 河流曲流:河流弯曲形成的曲流地形
流水地貌的特点
3
流水地貌的形态特征
河流地貌:包括河床、河 岸、河漫滩等
河床:包括河槽、河心洲、 河滩等
河岸:包括河岸坡、河岸 平台等
河漫滩:包括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阶地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流水地貌可以揭示地球表面的 演化历史,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 球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流水地貌可以提高人们对自然 环境的审美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
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流水地貌有助于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研究流水地貌有助于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洪水、滑坡等 研究流水地貌有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如灌溉、发电等 研究流水地貌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
地理地形分类表
地理地形分类表一、河流地形河流地形是指地球表面上由河流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河谷地形:河流在地壳运动及其他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峡谷、峡湾、陡峭边坡等地形。
河谷地形:河流在地壳运动及其他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峡谷、峡湾、陡峭边坡等地形。
2. 洪泛平原:由河流冲积物堆积形成的平坦广阔地区,常伴随河道的移动而发展。
洪泛平原:由河流冲积物堆积形成的平坦广阔地区,常伴随河道的移动而发展。
3. 三角洲:河流在进入湖泊、海洋时,由于携带的沉积物在水体中沉积下来,形成的三角形地带。
三角洲:河流在进入湖泊、海洋时,由于携带的沉积物在水体中沉积下来,形成的三角形地带。
4. 河湾:河流沿海岸或是在主河流曲线处形成的半圆形、新月形或倒三角形的地表形貌。
河湾:河流沿海岸或是在主河流曲线处形成的半圆形、新月形或倒三角形的地表形貌。
5. 峡谷:相对于周围地形较高的峡谷,常由水流冲刷形成,河水冲刷岩石形成峭壁。
峡谷:相对于周围地形较高的峡谷,常由水流冲刷形成,河水冲刷岩石形成峭壁。
二、海洋地形海洋地形是指海洋底部的地貌特征,根据其形态和构成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大陆架:靠近陆地的海洋区域,水深相对较浅的海底平台。
大陆架:靠近陆地的海洋区域,水深相对较浅的海底平台。
2. 大洋中脊:海洋底部的一种地层结构,是地球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也是地壳扩张的证据之一。
大洋中脊:海洋底部的一种地层结构,是地球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也是地壳扩张的证据之一。
3. 海洋深渊: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及其他特定区域,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底坑谷。
海洋深渊: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及其他特定区域,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底坑谷。
4. 海峡:相邻海洋水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分割了不同的海洋地域或岛屿。
海峡:相邻海洋水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分割了不同的海洋地域或岛屿。
5. 海岸地形:靠近海洋的陆地区域,受海浪、潮汐及其他海洋过程的侵蚀和沉积影响。
海岸地形:靠近海洋的陆地区域,受海浪、潮汐及其他海洋过程的侵蚀和沉积影响。
河流地貌的类型
河流地貌类型河流地貌(fluvial landforms),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
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河流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与下游3个部分。
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堆积作用逐渐增强。
河流根据平面形态、河型动态和分布区域的不同,有不同的类型。
依平面形态可分为顺直型、弯曲型、分汊型和游荡型;按河型动态主要分为相对稳定和游荡型两类。
山区与平原的河流地貌各自有着不同的发育演化规律与特点。
山区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纵坡降较大,谷底与谷坡间无明显界限,河岸与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为顺直河型;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层冲积物,有完好宽平的河漫滩,河谷横断面为宽U或W形,河床纵剖面较平缓,常为一光滑曲线,比降较小,多为弯曲、分汊与游荡河型。
地貌类型中包括侵蚀与堆积地貌两类,前者有:侵蚀河床、侵蚀阶地、谷地、谷坡;后者含:河漫滩、堆积阶地、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中重要的地貌类型,可以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分上叠与内叠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
对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河谷的结构的研究,可以分析河流地貌的过去,了解现在,预测河流发育的未来。
一、河漫滩(flood plain)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
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
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
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
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河漫滩沉积大多具二元结构,下部是河床相沉积,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
河漫滩的主要类型有:①河曲型河漫滩,发育于弯曲型河段。
常在凸岸堆积为滨河床沙坝、迂回扇等。
②汊道型河漫滩,为在汊道型河段中形成的浅滩及其附属的沙坝、沙嘴等。
高教版自然地理学第三节 流水地貌(3)
河流阶地要素与河流阶地类型 T1第一级阶地,所示为堆积阶地: 1.阶地面, 4.阶地前缘 T2第二级阶地,所示为基座阶地: 2.基岩与阶地基座, 5.阶地坡麓 T3第三级阶地,所示为侵蚀阶地: 3.阶地前坡, 6.阶地后缘
15
3.4 河流阶地
• 河流阶地分四种基本类型:侵蚀阶地,基座阶 地,堆积阶地和埋藏阶地。 • 侵蚀阶地的特点:出露基座,阶地面上没有或 很少冲积物质。 • 基座阶地的特点:在该阶地前坡下段出露阶地 的基座,其上为冲积物。
第三节 流水地貌(下)
• • • • • • 思考题: 1. 名词:三角洲、阶地 2. 三角洲的沉积分带 3.三角洲的分类 4. 阶地要素 5. 阶地各类型的特征
1
第三节 流水地貌(下)
• 3.3 河口三角洲 • 3.4 河流阶地 • 3.5 河谷类型
2
3.3 河口三角洲
• 3.3.1 概念 • 概念:河流与海洋 共同作用下,由河 流挟带的泥沙在河 口地区的陆上和水 下形成的、平面形 态近似三角形的堆 积体。
3
4
长江三角洲地形
5
黄河三角洲地形
6
珠江三角洲地形
7
3.3.2 沉积分带
• • • • 三个带: 三角洲平原带 三角洲前缘带 前三角洲带
8
3.3.3 发育特点
• 三角洲发育基本特点: • 一是向海方向的伸展:河流冲溃河口沙坝形成 心滩沙岛与河口沙咀,心滩沙岛导致河槽分汊, 并在分汊口再发育拦门沙,并相继发展下去。 如今的长江口有南支与北支,中隔崇明岛;南 支往下又分为南港与北港,中隔潘家沙、横沙、 铜沙滩;南港往下又分为南槽与北槽,中隔九 段沙。它就是按上述模式向海伸展的结果。 • 二是洪水泛滥淤积增高并成陆:其中有被洪水 泛滥沉积掩埋的沙滩、沙洲、岸滩和被淤塞的 分支河槽等。由于分支河槽常呈指状伸展,故 各分支河槽中的河床相沙质堆积有“指状沙体” 之称。 9
河口区域的地貌类型有哪些?
河口区域的地貌类型有哪些?感谢邀请!河口地貌类型主要是河口三角洲地貌、河口湾地貌。
河口三角洲,就是河口冲积平原是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处,淤积,逐渐扩大,形成的三角洲平原。
比如我国的黄河三角洲,世界上著名的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等。
根据三角洲形状可以分为:扇形三角洲、鸟爪形三角洲、尖头形三角洲、港湾形三角洲。
1、扇形三角洲产生在河流作用占优势的河口区,此处河流泥沙丰富,口外海滨区水浅。
由于河口泥沙堆积,延长了入海流路,使河床比降减少,为排洪需要,由河口分汊出放射状河系,或洪水时发生河流多次改道、摆荡,使整个三角洲岸线全面向海推进,岸线再经波浪修饰,使其形态似扇形。
如尼罗河、伏尔加河、黄河三角洲等。
2、鸟爪形三角洲在弱潮河口,波浪和潮汐作用很弱,河流作用占绝对优势,大量来沙在几股从不同方向入海的分汊河口迅速堆积,形成远远向海伸出的长条形的沙坝、沙咀。
它们之间多为海湾、潟湖和沼泽地,整个岸线非常曲折,外形犹如鸟爪,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3、尖头形三角洲也称鸟嘴形三角洲。
河流作用和潮汐作用较弱,但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河流输入三角洲前缘沉积的泥沙很快被波浪作用再改造,岸线比较平直,因此只有在主流河口附近才有较多的堆积,形成明显向海突出的尖头形。
因河口突出沙咀形似鸟嘴,故又称鸟嘴形三角洲。
如意大利的台伯河、西班牙的埃布罗河三角洲,我国的长江三角洲。
4、港湾形三角洲在潮汐作用较强,波浪和河流作用较弱的河口区形成。
这种三角洲的各汊流口门处,均因潮汐作用强而成港湾式,有顺流展布的砂坝,砂坝之间为冲蚀的潮汐水道,水道内有许多浅滩,如巴布亚湾三角洲。
三角洲的结构可以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
河口湾地貌河口湾是指海水淹没的河口,它的形成主要是冰后期海面上升的结果,但也有因河口区构造下沉所成。
河口湾的地貌形态呈喇叭状或漏斗状,水深自外向内变小。
1、河口湾演变成潟湖或者三角洲如果河口湾被沿岸沙体阻挡,可能形成潟湖,进而河口湾被泥沙充填而变成三角洲,如长江、多瑙河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都是由古代河口湾演变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强。
2、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一个理想模式) • 胚胎阶段:河流比降减小,水面展宽,河、海水体混 合,流速急剧降低,大量泥沙迅速堆积,形成河口沙 坝(拦门沙) • 过水断面缩小,水流分汊,形成汊道。汊道口形成新的 河口沙坝,如此反复(如同细胞分裂)。同时河口沙 坝不断接受沉积,逐渐堆高、展开,出露水面成为沙 岛,如崇明岛。
2、不同性质的水体:主要是密度和盐度的差别。所谓密度 的高低,是指注入水体相对于受水盆地水体的密度而言。
• 等密度流:轴向射流,三维混合,流速剧降,泥沙由粗到 细逐渐沉积。
• 低密度流:平面射流,二维混合,水流展宽与降速较慢, 常形成盐水楔。楔的端部,流向、理化性质不同的水体相 遇,引起推移质、悬移质的堆积、絮凝作用。
拦门沙。 • 咸淡水轻度混合, 分界不明显, 存在一较广的泥沙沉积
范围。 • 咸淡水充分混合。不明显界线。从口门向外扩散沉积,
无优势沉积区。属于一种异重流, 可以沿着海底扩散很远, 如 冷水入湖(尤其自北向南流)、浊流入海等。
3、波浪作用对河口区泥沙的冲淤影响 • 既侵蚀,也堆积,从而影响改变三角洲的形态。如波浪 作用形成的滨外沙坝,使河口和滨外沙坝之间形成一个 平静水域,有利于泥沙沉积。 • 若波向线与岸线呈锐角相交,产生沿岸泥沙运动,促使 河口沙嘴生长。
向外海过渡,河流的作用逐渐减弱; 向内陆过渡,海洋的作用逐渐减弱。
一般根据潮流界和潮区界和口门,将河口地区划分为: • 近口段: 径流作用,各种河床地貌 • 河口段: (喇叭口形)径流和潮流作用,三角洲、三角港、
沙洲、沙岛 • 口外海滨段: 潮流、波浪、海流作用,水下三角洲、浅滩
在实际的河口研究中,一般只涉及后两部分,近口段还是 当作一般的河流地貌来研究。
黄河三角洲:多汊道、改道; 长江三角洲:沙岛、沙嘴、泻湖 珠江三角洲:多基岩屏障 Mississippi三角洲:由汊道两侧的决口扇形成。
3、三角洲的沉积结构(比较难理解) 由陆地向海洋方向,按照地貌特征,分3个沉积单元: • 顶积层(顶组沉积层),由水上和水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组成; • 前积层(前组沉积层),水下三角洲的前坡沉积,沉积物含水
三、三角洲 为什么大河入海处往往有个三角洲? 如埃及的尼罗河(世界第二长河)三角洲,面积达 24000 km2;美国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入海处 的三角洲,呈鸟足状,面积达26000 km2;我国的长江 (世界第三大河)、黄河(世界第五大河)以及珠江 入海处,也都有面积很大的三角洲。
• 三角洲的发育地区: 河流入海、入湖。
• 潮流界、 潮区界,及洪枯变化 长江: 枯水季节潮区界在距河口616 km的安徽大通,潮流界
在江苏的镇江附近。但洪水期,潮区界下移到距河口 400公里的芜湖,而潮流界也只达江阴以下。 珠江: 潮流界0~160km,枯季上移,西江至高要三榕峡,北 江至三水,东江至东莞石龙。潮区界40~300km。 黄河: 潮流界0~6km;潮区界10~20km
二、河口区的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运动
河流携带泥沙和溶解物质,进入河口地区,在这里,河流和 海洋交锋(一个显著的地理界面),相互作用的性质既包括 物理过程,也包括化学过程。
与地理界面相关的现象: 农牧交错带、山地平原交接带、热带和亚热带的界限、城乡 结合部,等
(一)河口的水动力特征 1、两向水流:径流和潮流 河口是各种动力作用的消能区,也是大量泥沙的沉积区。河 口的演变主要取决于河口区泥沙的冲淤变化。取决于河口边 界条件和水动力特征。 涨潮流和落潮流均对泥沙进行搬运,在两者平衡附近,最有 利于泥沙的沉积。若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如枯水期), 海域泥沙可以进入口门;反之(洪水期),河流泥沙可以运 出口门。 在多汊道的潮汐河口地区,潮波在汊道口的分汊处相遇,产 生汇潮点,也利于泥沙的淤积。
较多,常呈半液体状态; • 底积层(底组沉积层),主要由海洋沉积物组成,粒度细、水
• 三角洲的平面形态:,-5世纪、尼罗河。 1、三角洲发育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物质基础)。年输沙率/年径流量>0.24, 形成三角洲;年输沙率/年径流量<0.24, 则发育三角港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动力条件)。 3)口外海滨地形平坦, 水深较浅(空间条件)。对波浪消能,
有利于沉积、浅滩出露水面。 • 美洲的西部无三角洲发育:水深、坡陡;洋流强劲;河流短
• 河口沙岛与废弃的汊道、港湾转化而成的湖泊、沼和天然堤等, 组成三角洲平原,并与向海延伸的水下三角洲部分紧密相连, 构成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如此反复,使三角洲向海扩展。
以上为三角洲发育的概括性理想模式,对于各个具体的三角洲 发育过程而言,由于河口的水动力条件和地形的千差万别, 形成过程有很大变化:
• 高密度流:底部平面扩散,与上层水体的扩散受到限制。
(二)河口区的泥沙运动 1、泥沙来源和运移 (1)以河流带来的为主; (2)海域来沙,其实这些泥沙也是过去河流带入海洋的,
以及其他河流带来的(如长江口的泥沙可以向南带到钱塘 江)。
2、河口区有利于泥沙堆积的部位 (1)涨、落潮的平衡带附近(流速、流量、输沙量) (2)汇潮点 (3)咸淡水混合位置 • 咸淡水明显分层地段, 在咸水楔的顶部大量沉积,形成
第五节 河口地貌
河口是海陆相互作用频繁的地区。河口地区的三角洲是当今经济 最发达的地区,如莱茵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尼 罗河三角洲等。同时,由于超负荷的人类活动,使得河口区也是 承受环境压力最沉重的地域(包括陆地和水域)。
一、河口段划分 径流与入注水体(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地段,叫河口地区 (estuary)。这是一个河段的概念,而非仅仅指河流入海、入湖的 那 一 点 、 一 个 断 面 。 其 水 体 盐 度 变 化 范 围 在 0.1‰ ~ 30‰ 之 间 (冲淡水、混合水,大洋海水的平均盐度是35‰)。河流动力与 海洋动力(主要是潮汐和波浪)相互交接过渡和相互作用(交锋) 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