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3_1丹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目标二
鉴赏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
1.小说中的丹柯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提示:小说中的丹柯是一位一心为公、 自信勇敢、 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 形象。 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 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 的时候,丹柯站出来,呼吁“林子是有尽头的”,并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全族的 领路人。领着大家向前走的时候,族人们开始抱怨丹柯,但他“还在他们的前 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正是在怯懦的族人们的对比下,丹柯的自信、 坚毅表 现得更充分。当大雷雨降临,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抱怨 指责,甚至要弄死他的时候,丹柯却还是“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 易走的路上去”,表现了无私博大的爱。最终丹柯掏出自己真诚的燃烧着的 心,振奋了族人们的精神,引领他们走出了困境。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写法: 对比、烘托、浪漫主义 1.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方法展现人物的形象 (1)在小说开始,死亡笼罩着这一群族人,只有走出林子才有一线生机。 可是他们害怕了,他们想把自己献给敌人。这时丹柯出现了,他阻止了他们 的投降,他说:“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 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 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 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丹柯的话揭示了这群族人胆小、懦弱的本质,体 现了丹柯勇于实践的精神,他坚信森林一定有尽头。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3)丹柯掏出自己的心为大家照明了前进的道路,走出了森林,当人们欢 呼胜利时,丹柯却倒下了,但是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而唯一一个看到他的心 的族人,却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一脚把它踩碎。 丹柯把生命献给 了大家,可是却不被理解,作品在批判这一群无知的族人的同时也给丹柯这 一个英雄形象蒙上了一层悲剧意味。 文章通过对比烘托,表现了丹柯是一位勇于实践、 永不言败、 敢于为理 想献身却不计个人得失的悲剧英雄形象。高尔基通过塑造丹柯这个悲剧英 雄形象来揭示:自由和幸福需要勇士的坚强、 领袖的智慧和公民的自我牺牲 精神,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理想,为人民造福而死的人永垂不朽。
外国小说欣赏 《丹柯》【俄】高尔基
古今“英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刘盛兰
19载拾荒, 捐资10万 多,资生 100多人。
陈俊贵
重回天山 脚下,陪 班长,守 陵30年
刘芳英:“我照顾 了她三年,她却要 照顾我一辈子,我 下辈子还给她做母 亲,我一定报答 她。”
主题:歌颂了像丹柯这样的英雄
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 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 的精神 。也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 了俄国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 理想。批判了一般民众对英雄的不 理解不尊重不爱护。
题目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3
小组
1、2、3组 4、5、6组 7、8、9、10组
换一个角度,从族人身上作品又传达出了怎 样的思想呢?
走近作品
本文选自高尔基的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 小说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是以民族传说的形式出 现的。借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讲述了三个看似不 相关的故事:草原上云影的传说──人与鹰的儿 子“腊拉”的故事,伊则吉尔老婆子自己的故事 和草原星火的来历──勇士“丹柯”的故事。
预习汇报: 说你所心中的“丹柯”。
1、理清结构:从众人或丹柯中任选一个角度,找出文中关键词 并归纳情节脉络。(如开篇写众人的“厄运”) 2 、在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比如“爱情”“战 争”“复仇”等,我们将它们称为“主题”。这篇小说的主题是 什么?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显主题呢?试举例分析。 (提示:如抑彼扬此、情节设置、象征、浪漫主义想象等) 3、换一个角度,从族人身上作品又传达出了怎样的思想 呢? (例如:如何对待英雄?如何保持人的尊严?)
理清结构:从众人或丹柯中任选一个角度, 找出文中关键词并归纳情节脉络。 (例如:开篇写众人的“厄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丹柯》教案
《丹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丹柯形象,把握小说基本主题;2、分析族人形象,多元解读小说主题;3、理解小说主题的永恒性。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及多元化主题。
【教学难点】1、深入解读丹柯在小说中的多重身份变化;2、研读小说结尾,理解崇高的悲剧英雄形象;3、理解族人在小说中的身份变化;4、探讨小说主题的多元和永恒。
【教学过程】【导入】(知识链接)PPT解构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罗兰·巴特曾经说过:“一部作品之所以永恒不朽,并不是因为它把独一无二的意义强加于不同的人身上,而是因为它对同一个人提供许多不同的意义。
”(特别关注这段话中的四个关键词:作品、永恒、不同、不朽。
由此切入到本篇课文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小说主题的多元和永恒。
)(导入课文)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丹柯》这篇小说,完成一场小说主题解读的精神之旅。
【整体感知】(知识链接)PP T在正是进入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两位伟大的哲学所提出的一个概念。
康德说:“形象大于思想。
”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两位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艺术或者说文学作品不必直接说出思想,而应该通过形象传达出思想。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解读不妨从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丹柯着手。
(为小说解读提供理论的基础:“形象大于思想”。
可见人物塑造是主题实现的重要途径,所以解读人物是解读主题的最好手段。
)一、从丹柯角度解读小说的主题(预习反馈)通过课前预习和学案练习,我们看到丹柯具有哪些身份?有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展示你所读到的丹柯身份。
展示内容预设:美男子、族人的朋友、领导者、骄傲的勇士、英雄、悲剧英雄……(通过寻找丹柯多重身份的变化,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
)(设疑激趣,贯穿全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重身份呢?为什么他的身份会发生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解读一下小说吧。
(带着疑问进入课文,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英雄的出现1、丹柯刚出现时,小说是怎样来描写他的?请同学们找到相关语句。
《丹柯》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高中语文精品资源
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小说忌讳“主题鲜明”
小说主 读者的人
题的基 本把握
+
生体验、 阅读视角
丰富与 补充
多元化、 个性化的 主题解读 和感悟
小说的主题哪里去找呢?
通过环境、故事情节、人 物形象的分析来发现。
为什么不把主题直接说出来,而要通过故事?
1、形象大于思想。 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小说的主要 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说理是哲学的专职。小说的 “理”是蕴涵在事实之中的,并不特别彰显出来。与 追求观点的精确、明了的哲学相反,它更在意主题的 模糊多义、充满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2、模糊处理增添小说主题的”朦胧美” 小说的主题通过对材料的客观描绘、隐喻、象 征暗示出来,就有了多种可能。这种欲说还休的“朦 胧”,赋予小说“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 的艺术魅力。
❖7、龌龊wòchuò 8、疙瘩 gē da
❖9、胸膛 táng
10、合拢 lǒng
读伟大作家的伟大
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 你已判若两人!
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 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 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 人生境界。
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有主题?
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 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快 餐文学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 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另一类小 说以表现思想为目的,自觉的表现主题,告人以 哲理、或发人深省。 而这类小说更值得我们关 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 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 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哦。
情景导入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丹柯2
• 为什么说丹柯是英雄?(从哪里看出 丹柯是英雄)
• 作者如何塑造这一英雄形象?
把丹柯放入困境中
(自然环境) 阴森恐怖的森林,死亡威胁---自 由之路,令人畏惧 (人的因素)强大的劲敌---奴隶之路 族人忘恩负义的指责和误解
人物性格的增益(抑彼扬此的对比)
• 族人: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
• 1、衬托出森林给族人带来的恐惧和压力, 以及穿越森林的威胁之大。 • 2、写出族人貌似勇敢,实则懦弱的本质。 • 3、反衬丹柯的镇定、执着、勇敢与坚强。
丰富与 补充
多元化、 个性化的 主题解读 和感悟
“说不尽”的主题
《丹柯》除了是一篇歌颂英雄的小说,你还读 出什么?
如何对待族人? 如何成为领导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反思丹柯——
反思族人—— 如何对待英雄?
如何保持人的尊严?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 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 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 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 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丹柯》所属的重要母题是什么?
英 雄
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 悲剧,“英雄”是小说一 个重要的母题,象大家熟 悉的《老人与海》、中国 的《西游记》等等都是。
故事情节
三个场景
.1、族人陷于困境,彷徨失措,丹柯挺身而 出引导鼓舞族人。 2.族人途中遭险,围攻诋毁,丹柯不计得 失献出生命,拯救了族人。 3、丹柯碎裂的心化为草原上蓝色的火星。
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英雄形象
1、强烈的美丑对比:年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 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
2、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森林恐怖险恶环 境的描写,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 碎裂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
一波三折的情节凸显英雄形象
《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 《丹柯》 2015年用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看守所外,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伯以德报怨给偷自 己钱的小偷送去御寒的衣物。 ( )
√。老伯不计较小偷偷自己钱的坏行为,还给他送去御 寒的衣物,是以德报怨的表现,符合语境。 抱怨·报怨 同:都是指心中怀有不满的情绪。 异:“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侧重在口 头。 “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侧重在行为。
附:结构图解
三.课内探究
1.分析本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内 容 丹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的 森林,走向广阔的草原 高大坚固的树构成黑暗的 森林 广阔的草原让人豁然开朗 丹柯
其他人们
象 征 义 象征着人们走出黑暗、走向 光明 象征着俄国大革命前夕社会 的黑暗 象征着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象征着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 的领导者和先驱者 象征着在革命到来之前动摇 犹疑的人民大众
2.请多元化解读《丹柯》的主题。 ③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因 为“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 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 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④无论境遇怎样恶劣,都要保持人的尊严,不 能甘当奴隶。 ⑤批判了大革命之前长期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的麻木无情。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在括号中打上 “√”或“×”。 (1)据报道,武汉市已建立起“大调解”工作格局,打 造和睦环境正能量。 ×。用在环境方面应该是“和谐”。 和谐·和睦 同:都是指合作得很好。 异:“和谐”是配合得适当;协调。侧重于社会、行为 方面的一致。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侧重于家庭、感情的 友好。
A项,主客倒置,应该是“林子给这个伟大的人类爱的火炬照得透亮” 或者改为“林子被这个伟大的人类爱的火炬照得透亮”。B项,偷 换主语,应该是“河上映着落日的霞光”。D项,“不论”后面的条 件应为选择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和”应改为“或”或“还是”。
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3单元丹柯含答案
丹柯居安思危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
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哲理启发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虬.曲()丫.枝()丹柯.() 篝.火()泥沼.() 龌龊..()()黏.泥() 合拢.()【答案qiúyākēɡōu zhǎo wò chuònián lǒnɡ2.多音字吓⎩⎨⎧( )吓人( )恐吓 更⎩⎨⎧( )更正( )更加 恶⎩⎨⎧()恶心()凶恶( )厌恶 轧⎩⎨⎧( )倾轧( )轧钢( )轧朋友【答案 xià hè ɡēnɡ ɡènɡ ě è wù yà zhá ɡ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威xié( )xié( )助lèi ( )骨⎩⎨⎧xuān ( )响寒xuān ( )xuàn ( )染 ⎩⎨⎧警jiè( )告jiè( ) ⎩⎨⎧miǎo ( )小缥miǎo ( ) ⎩⎨⎧流tǎnɡ( )tānɡ( )水 ⎩⎨⎧胆qiè( )qū( )邪【答案 胁 协 肋 喧 暄 渲 戒 诫 渺缈 淌 趟 怯 祛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宿愿·宿怨①抵台的第一天,陈云林就感叹,跨过浊水溪,是他心中向往已久的________(宿愿/宿怨)。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丹柯》教案
总结环境特点:进退两难——困境
三、纠结的不仅仅是小说情节和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因此更加让人纠结,人物中最让人纠结的是族人
问题: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族人?
学生讨论,形成答案,结合课文,展示答案。
自私、软弱、胆怯、疯狂、忘恩负义的族人
四、由次要人物族人引到主要人物丹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小说基本知识和要素,提升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提问,讨论,阅读,展示,拓展,写作来达到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主题认知,达到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养成品德的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主题的提炼和拓展(单元话题:主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个问题导入,第一个问题,读了小说后,你纠结吗?
1、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丹心高擎照长夜,碧血横飞耀古今。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提问、讨论、展示、拓展、写作
提出问题、展示讨论问题、引领讨论、及时总结、引导拓展、激发思维。
对丹柯人物分析的不深刻,对族人分析不全面。
激趣,启发思维 ,挖掘潜能、培养自主合作能力
☆板书设计
九、板书
(1)面对这样的族人,丹柯是怎么做的?
环境变化
族人
丹柯
困境出现
只是想,恐惧,
挺身而出,勇敢
困境加剧
抱怨、怨恨、疯狂
怜悯,大爱,燃心指路
走出困境
欢呼,遗忘,践踏
骄傲,微笑,死亡
(2)由上表可以看到丹柯和族人的关系?
抑此扬彼,对比反衬
语文系列《外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三单元《丹柯》1含答案
《丹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领会《丹柯》的内容和主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二、基本要求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情感。
2.了解《丹柯》中“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三、话题:主题五个方面:1、小说的灵魂——主题2、主题的形成3、主题的实现4、主题的选择与开掘5、主题观的演变四、资料链接1.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
11岁开始独立谋生,当过学徒,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
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20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后期他则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
五、课堂练习(一)基础演练1.下列各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泥沼/号召虬曲/曲调宿愿/宿舍B.喧响/宣泄合拢/笼罩警戒/告诫C.颤抖/战栗渺小/缥缈恶臭/恶心D.疲倦/证券叫嚷/嘟囔轰隆/隆重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可是他还在他们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祥。
高二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课件:第5课《丹柯》 (共46张)
《伊则吉尔老婆子》
腊拉是雄鹰和吉卜赛少女所生的儿子,长期离群索居, 养成孤傲、自私的性格。他残忍地杀死了一个拒绝爱情的姑 娘,人们惩罚他永远过孤独的生活,最后他变成了一个空虚 的、黑暗的影子。高尔基通过这个形象,谴责极端个人主 义。
鲜明的对比、大胆的夸张 强烈的烘托、丰富的想像
五、象征手法的运用。
1、丹柯带领大家走出黑暗的森林,走向草 原。人们渴望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愿望。
2、黑俄暗国的大森革林命。 前夕社会的黑暗。 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3、广阔的草原。 4、坚丹定柯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
5、其他革人命。到来之前动摇犹豫的大众。
—— 勇于实践,永不言败的性 格。
分析神态描写
人们开始抱怨起丹柯来……可是他还是在他们的 前面走着,他幸福而安详。
——自信,执著,坚毅,勇敢。
别人的描述
他不能够期望从他们那儿得到宽恕。于是怒火在他的 心中燃起来,不过又因为怜悯人们的缘故灭了。他爱 那些人,而且他以为,他们没有他也许就会灭亡。所 以他的心又发出了愿望的火:他愿意搭救他们,把他 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1、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 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序幕 族人陷入困境,进退犹豫不决。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丹柯带领族人欲走出困境。
因旅途艰难,族人抱怨审问丹 柯。
困境中,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族人引 路。
族人走出森林,看到草原。丹柯 微笑倒下。
概括情节的方法
何人+(何因+何时+何地)+何事+结果。 注意事项: 何种情况下
《丹柯》教学设计
《丹柯》教学设计《丹柯》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丹柯》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知识点是小说的主题。
学生少有阅读外国小说的经验,__所产生的时代也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去甚远(1895年),这些都造成学生理解主题的困难。
而关于“悲剧英雄”的主题又是源于希腊戏剧的美学观点,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有困难,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喜欢大胆质疑,乐于发表见解,但缺乏对小说主题的清晰认识,所以学习__,必然会有认识上的交锋,有可能出现学生与教师事先“预定”的思路不同的情况,因此,提高老师的应变水平,将学生引领到“悲剧英雄的崇高美”的主题上去,是本课成功的重点。
【教学目标】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分析丹柯人物形象;2、学习“英雄 ? 悲剧”的主题;【教学重难点】“英雄悲剧”的主题。
【课前预习】1、读课文,正音正字,扫清文字障碍;提出疑难问题,并自己试着解答。
2、认真阅读课前阅读资料:鲁迅《药》,希腊神话《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海明威《老人与海》。
3、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的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同学们,你有没有读过一部“伟大的小说”?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有这样一种说法:“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栩栩如生、情节的曲折有致,更多的,是给予我们丰富深邃的思想、深刻动人的主题。
我们从中汲取的,是源源不断的向上的动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部作品——高尔基的《丹柯》。
二、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指出本课需要完成的两个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
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分析丹柯人物形象;2、学习“英雄 ? 悲剧”的主题;(二)、预习检测学生回答,完成作者、写作背景的介绍。
(三)、研读文本小组共同研读,完成任务。
高中语文:丹柯(外国小说欣赏)
作品主题的个性化解读
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 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 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 。
——巴金
作品主题的个性化解读
请大家从下面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联 系自身实际谈谈你读小说的感悟。 1、从丹柯想到自己:我若遇到像他 一样的困境该怎么办? 2、从族人想到自己:我应该如何对 待像丹柯那样的人?
——郁达夫《论鲁迅》
读伟大的小说, 要让自己在捧起前与放下后判若两人!
读一部伟大的 小说,捧起前 与放下后你已 判若两人!
高尔基 1868―1936 苏联文学的奠基人,社会 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代表。 早年丧父,11岁开始独立 谋生,社会底层成了他的 “大学”课堂。人间的苦 难,生活的辛酸,磨炼了 他的斗志;而对社会底层 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 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 枯竭的源泉。
主题的多义性
1、在面对困难时,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 系,要多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 理解自己,从而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2、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 3、无论境遇多恶劣,都要保持人的尊严和理 智,否则人就会变成小说所描写的“野兽”和 “狼” ……
拓展:主题中的母题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 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 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 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 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 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1892年开始以高尔基这 个笔名发表作品。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 小说《母亲》 、自 传体三部曲《童 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 。
《丹柯》选自《伊 则吉尔老婆子》, 是他早期浪漫主义 的代表作。
外国小说欣赏《丹柯》课例赏鉴
《丹柯》课例赏鉴【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体会作者心中的愿景。
2.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作品主题。
【教学重难点】探究《丹柯》的多元化主题以及多元主题实现的途径。
【教学方法】诵读法、对话法、点拨法、探究法。
【课例实录】一、导入师:丹柯的故事已经流传了100 多年,这位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也拷问着一个又一个读者:这篇“英雄”母题的小说,究竟有着怎样耐人寻味的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接受这个拷问,对小说《丹柯》作一次深刻的主题探究。
二、研读文本,把握人物,揣摩作品主题师:在之前的小说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一种探究主题的方法,那就是“研读文本,把握人物,揣摩主题”。
这篇小说的开篇,作者已经毫无悬念地告诉我们,“他一个人把大家全搭救了”。
那么这部小说的看点就指向了搭救的过程。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为他面对困境时有异乎常人的表现。
咀嚼这些地方会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鲜活的英雄,小说的主题也会呼之欲出。
请大家说说你找到的英雄丹柯在面对困境时异乎常人的表现,并谈谈你从中看到了丹柯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1:首先我看到当族人们在树林阴森恐怖的压迫下,开始胆怯、恐惧、退缩甚至想放弃自由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了出来,呼吁“林子是有尽头的”,并挺身而出,成了全族的领路人。
所以他是一个勇敢而自信的英雄。
师:在危急险峻的生存环境面前,在胆怯、恐惧、妥协、软弱的族人面前,丹柯显得那样的自信、勇敢、乐观。
生2:丹柯领着大家向前走当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时,族人们开始抱怨丹柯。
之所以抱怨,其实还是因为他们在内心中胆怯、犹豫。
但丹柯“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
从这里我看到了丹柯的乐观、自信。
师:这里族人们的胆怯、犹豫,很好地反衬出了丹柯的坚定、自信。
生3:当大雷雨降临,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指责、怨恨,甚至要弄死他的时候,丹柯却还是“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所以丹柯是一位不计较个人得失,有牺牲奉献精神的英雄。
丹柯(公开课教学)——外国小说欣赏(选修)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 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 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 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 鲁迅的一死, 族的尚可以有为, 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 族的尚可以有为, 也因鲁迅之一死, 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 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 家。
——郁达夫论鲁迅 郁达夫论鲁迅
巴金语录: 巴金语录: 语录
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 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 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 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 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 。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 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 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 是我并不后悔, 是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 我的路。 ——巴金 我的路。 巴金
五、小说有以思想为主的,也有以故事为主的,这个 小说有以思想为主的,也有以故事为主的, 小说是那个类型?请说说理由。 小说是那个类型?请说说理由。
《丹柯》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丹柯告诉人们:“你们 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 么结果。”他献出了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新照亮人们的前 程,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丹柯那种为理想献身、不计较个人 得失的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态度,鼓舞和 感染着读者。
主题在高考中的应用导引 小说在高考中的考点: 小说在高考中的考点:
情节概括 人物性格 主题思想 场景环境
(10年广东卷) 10年广东卷) 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面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① 16.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答:1,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2,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3 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4,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 包匀给丈夫。 17.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 答:第1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意欲掩盖真相的心理。 2分。第2句,与第1句内容上重复,体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第3句, 动作描写。“头深深埋下去”说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体现了丈夫矛盾心理。 一方面,知道妻子确实会吃不饱。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面包,自己又 饥饿难忍。3分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6 18.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答: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 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 分析:第二段中,妻子已经很明确判断出丈夫偷了面包,但她并没有明言。 丈夫在被窝中吃面包,妻子可以安然入睡,也体现了她对丈夫深挚的爱。最 后妻子以谎话对谎话,更能体现她对家人和家的深沉的爱。
外国小说鉴赏《丹柯》PPT课件
.
15
总结
自私胆小的族人
恶劣神秘的环境 衬托 丹柯:
主
勇于实践、英勇无畏
一波三折的情节 烘托 大公无私、有牺牲精神
题
.
16
主题:个性化的感悟
丹柯——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 样的困境?
族人——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丹 柯那样的人
.
17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 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 物,而不 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 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 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 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 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 家。
.
1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 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 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说《红楼梦》
.
2
丹柯
高尔基
.
3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
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
读了这段话,联系实际. ,谈谈你的感受。19
《丹柯》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丹柯告诉人们:“你们不能够用思想 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 不会得到什么结果。”他献出了自己 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人们的前 程,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丹柯那种 为理想献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 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态 度,鼓舞和感染着读者。
12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悲剧给人庄严喜剧使人轻松悲剧的美是由于美的必然毁灭而带来的庄严和壮丽是一种崇高美它让人感到精神境界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主题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体的实现效果;3、考察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题呈现的意义;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丹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高尔基生平及其创作情况;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情节,环境,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主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理清故事情节;2、分析情节的一波三折,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人物之间的衬托作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旨的展现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丹柯勇于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点:1、领会精读课文的内容和题旨。
2、体会文中蕴含的悲壮情感。
3、了解“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四、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学是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学习的话题是“小说的主题”。
二、作者作品介绍:(一)作者简介1、高尔基玛克西姆·高尔基(英译Maksim Gorky) (1868年-1936年),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代表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11岁即开始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
20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并在创作中将丰富而复杂的下层社会生活经验同俄国公认阶级的英勇斗争紧密地联系起来。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创作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
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 895)、《鹰之歌》(1895)等。
现实主义作品则长于描绘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的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抗议情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流浪汉的短篇小说,如《切尔卡什》等。
现实主义作品还有如《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
1901年他亲自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并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后期他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成为第三种东西”,“用更鲜明的色彩来描写英雄的现代生活,并用更崇高更适当的语调来谈论它”。
这种现实与理想高度统一的创作方法,实际上是现实主义艺术方法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相结合的产物。
被列宁称为“一本很及时的好书”的《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这一创作方法的提倡还间接地对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
革命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
在他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
在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洗礼后,高尔基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为人类社会和精神双重解放而服务的写作中去。
列宁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对他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他用自己的艺术天才给俄国(而且不仅仅是俄国)的公认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他同俄国和全世界的工人运动紧密结合,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父亲是木匠。
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
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
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
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一本很及时的好书。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高尔基名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超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扑在书上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青春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炼。
(二)故事简介一八九五年发表在《萨马拉日报》上的《伊则吉尔老婆子》这部短篇,可说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
高尔基对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体现在对民间传说的情节和形象的借用上。
而他对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则是通过塑造具有高尚理想的新人形象来完成的。
在《伊则吉尔老婆子》这篇作品中,有两个显明对立的传说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腊拉。
腊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少女,从而遭到人民的惩罚和唾弃。
他在人民的生活中失去了位置,在草原上游来荡去,最后变成了一个像影子一样的人。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集体主义英雄丹柯。
他年轻、勇敢,对人民怀着强烈的爱。
当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燃烧着的心,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照亮了拯救人民的道路。
这篇小说由三个部分组成。
在关于腊拉和丹柯两故事之间,作者插进了故事叙述人伊则吉尔老婆子自己的生活史。
伊则吉尔老婆子本来也可以在生活中建立功勋,使生活过得有价值,但她没有伟大的生活目的,在爱情的游戏中虚度了一生。
因此到头来,她未能成为丹柯,却变成了腊拉式的空虚的影子。
作者通过老婆子这个现实主义的形象,把两个浪漫主义的传说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生活教训。
作者以对革命英雄主义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忘情讴歌,批判了猖獗于世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生活原则。
(三)字词丹柯(kē)1段:泥沼(zhǎo):烂泥坑。
也用于比喻。
虬(qiú)曲:虬:卷曲。
黏(nián)泥宿(sù)愿:旧有的,一向有的。
6段:龌(wò)龊(chuò)7段:轧(y à)轧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14段:隆隆(lóng)17段:颤(chàn)抖(dǒu)三、梳理情节,探究主题1.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有主题?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
《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2.小说的主题哪里去找呢?通过环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发现。
3.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解读这篇小说的主题。
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指名简要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①外敌的强大,森林环绕的艰险在困难面前族人畏缩②美少年丹柯带领大家在森林里寻找出路黑森林的阴森恐怖,雷电暴雨的袭击,人们对出路产生疑虑,并要对丹柯进行报复③丹柯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路他带领大家终于走出了黑森林,丹柯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5 面临困境,挺身而出6-14 路遇艰难,遭受质疑15-20 高举红心,引领前行21-23 走出困境,被人践踏4.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悲剧,“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像大家熟悉的《老人与海》、中国的《西游记》等等都是。
读这类小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英雄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可以说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族人的困境。
明确:前面是阴森恐怖、看不到光明的森林,后面是强大的敌人,他们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5.为什么丹柯能成为英雄?往往说“时世造英雄”请找一找在丹柯面前有哪几个方面的困难。
(英雄的困境来自那些方面?)明确:在丹柯面前有两重困难,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为因素。
(敌人森林部落社会矛盾)6.请生画出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句子自读,品味一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环境的恶劣的。
①那儿很阴暗而且多泥沼,因为林子太古老了,树枝密密层层缠结在一块儿,遮盖了天空,太阳光也不容易穿过浓密的树叶,射到沼地上。
然而要是太阳光落在泥沼的水面上,就会有一股恶臭升起来,人们就会因此接连地死去。
②另一条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纠曲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地的粘泥里。
这些石头一样的大树白天不响也不动地立在灰暗中,夜晚人们燃起营火的时候,它们更紧地挤在人们的四周。
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他们似的③更可怕的时候是风吹过树梢、整个林子发出低沉的响声、好像在威胁那些人、并且给他们唱葬歌。
④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路,树枝纠缠在一块儿;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
⑤可是有一会儿在林子的上空来了大雷雨,树木凶恶地、威胁地低声讲起话来。
林子显得非常黑,好像自从它长出来以后世界上所有过的黑夜全集中在这儿了。
⑥树林一直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声音,来响应他们的叫嚷,电光把黑暗撕成了碎片。
明确:作者采用铺饰、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环境,与一般的对环境的描写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困难越大人物的性格越鲜明。
7.人为方面的困难,在他面前是一群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的族人。
要把这样一群人带出森林是一帆风顺的吗?作者是如何设计情节的,请生筛选出变化过程中重要词语。
讨论明确:“快乐,强壮、勇敢”——“衰弱、恐怖”——“和谐、相信”——“抱怨、围攻”——“践踏”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理清小说的情节,学习小说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来表现小说主题的方法,同时在对比中赏析丹柯的人物形象。
8.在拯救族人的过程中他的英雄形象是否发生变化?可以说变:内心有过波动;族人开始抱怨时,丹柯是快乐而安详的族人怨恨审问时,丹柯也有所埋怨、责怪族人生气诅咒时,丹柯怒火燃起族人兽性爆发时,丹柯心里产生了苦恼可以说不变:他坚持着把拯救族人做为自己最强烈的愿望小结:在困境面前的情绪波动让我们看到丹柯终究也是族人中的一员,他也会有常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