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教师对学校归属感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教师团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如何提高教师团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如何提高教师团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一、建立共同目标共同的目标是团队凝聚力的基石。

教师团队应明确共同的教育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

通过明确共同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协同工作,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二、加强沟通交流有效的沟通交流是提高团队凝聚力的关键。

教师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分享教学经验和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会议、教研活动等,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

三、鼓励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是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的关键。

学校应鼓励教师相互支持、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教师互助等方式,促进团队协作。

四、培养信任与尊重信任与尊重是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支撑。

学校应培养教师之间的信任与尊重,鼓励教师坦诚相待、互相尊重。

同时,学校领导应积极发挥榜样作用,树立良好的信任与尊重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应注重激励方式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六、提升个人归属感个人归属感是提高团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让教师感到自己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庆祝活动、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七、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团队建设活动是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户外拓展、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八、持续的培训与学习持续的培训与学习是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的长远之计。

通过培训与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增强团队的竞争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鼓励教师不断进步。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教师的归属感呢?一、确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学校远景规划,培养教师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学校的远景规划,就是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的蓝图。

它应该鲜明具体、切合实际。

它是校长通过与上级部门、与班子成员、与教师不断地对话交流,在学校的具体条件下,在教师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确定的。

同时把学校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使教職工能从学校所设立的目标中看到自己的利益,把个人目标纳入组织目标中,个人目标能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一个可望可及的奋斗目标,能把教师凝聚在一起,教师会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激发教师团结协作,鼓励教师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工作,共谋学校的发展。

只有不断发展的学校才会得到教师的认同。

二、提高领导素质,培养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任感学校领导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虽不能各门学科样样精通,但至少要精通一门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成为行家里手,校长要公正廉洁,任人唯贤,讲求民主,淡泊名利,为官一任,造福一校,校长要宽容大度,扬人之长,容人之短,知人善任。

把每个教师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能力,提升团队的综合绩效来赢得教师的信任。

三、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合理的竞争机制,培养教师对学校组织的满意感一所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激励导向机制、合理的竞争机制,就可以使教师产生精益求精,勇往直前的工作热情,形成一种作风,一种精神。

校长能够适时地对表现突出的、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精神激励将激起教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也就能够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

校长对教师给学校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诚恳的批评,应给予定性的评价,或采纳或解释,使教师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安慰。

四、创设宽松自由、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培养教师对学校组织的愉悦感和谐校园环境是一种互帮互助、阳光健康、协调发展的工作环境。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然而,在当今社会,教师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的缺失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合理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合理的薪酬待遇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教师的工作付出与回报应该成正比,只有当教师的收入能够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并能够体现其工作的价值和贡献时,他们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目前,一些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包括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让教师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安心从教。

此外,还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对教学成绩突出、师德高尚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励更多的教师努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一个舒适、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能够让教师心情愉悦,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包括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先进的教学设备等。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

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繁琐的工作流程,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和研究。

此外,还应该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缓解,如提供心理辅导、组织文体活动等。

三、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支持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职业。

为教师提供充足的专业发展机会,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成长和进步,从而提高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还应该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在归属感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群体、组织或
社区的归属和认同感。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是他们学习、交流和
建立社交关系的地方,学校教育中的归属感培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学校教育应该为
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温暖和友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感到自在和舒适。

学校教育还应该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
同感和归属感。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强调学校的价值观、使命和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学校应该明
确传达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关爱他人、勤奋努力等,使学生在这样的价值
观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学校还应该向学生传达学校的使命和目标,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在
的学校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学校教育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活动和组织来培养他们的归属感。

学校应该提
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组织,例如学生会、社团、篮球队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服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社区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校教育还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
导者和榜样,他们应该以身作则,与学生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
长和发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对学校工作的归属感想

对学校工作的归属感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自从踏入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便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感受到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学校工作的归属感想。

首先,学校是我成长的摇篮。

自从成为一名教师,我便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站在三尺讲台上,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这里,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每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自信和快乐,我便深知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学校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其次,学校是我精神家园的象征。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同事们的关爱与支持。

我们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携手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

每当遇到困难,同事们总会伸出援手,给予我无私的帮助。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我深感温暖。

学校是我精神家园的象征,是我心灵的港湾。

再次,学校是我奉献的舞台。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使命。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我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认真思考,我深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学校是我奉献的舞台,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此外,学校是我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

在这里,我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关注教育行业的发展动态,紧跟时代步伐。

学校是我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是我奋发向前的动力。

最后,学校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我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因此,我将竭尽全力,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自己的努力。

学校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是我为之奋斗的阵地。

总之,学校工作让我找到了归属感,让我在教育事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具体办法有哪些

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具体办法有哪些

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具体办法有哪些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可能会面临职业认同感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也可能对教育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办法。

一、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能够让教师更加舒心地投入工作,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等,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同时,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课、批改作业以及与学生交流。

此外,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舒适的办公空间,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能够让教师在工作时保持良好的心情。

二、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职业。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专业发展机会,例如组织各类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教学观摩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为教师提供晋升的机会和渠道,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职业发展上的前景,也是提升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公正、客观的评价能够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评价体系应当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学成绩、教学方法、学生反馈、师德师风等多个方面,避免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

同时,评价过程应当透明公开,让教师清楚地了解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教师积极进取。

此外,在评价中也要注重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他们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支持。

四、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教师职业的宣传和尊重,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职业是崇高而光荣的。

通过媒体报道优秀教师的事迹,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感谢局领导能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

今天,我讲的是——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在讲之前,我先说一个案例:心理学家把甲乙两个学习、纪律都很差的学生分别插到了A、B两个学习、纪律情况都差不多的学习小组里,观察两个学生和两个小组的发展情况。

在三个月的实验中,实验者对A、B两个学习小组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A组成员中大部分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表扬他们热爱学习、团结互助、遵规守纪,有团队精神,有集体荣誉感等;对B组的成员则很少表扬。

同时,实验者对甲乙两个学生却都采取了相同的漠视、放任的态度,既不批评他们,也不表扬他们,更不去指导、约束他们。

实验结束后,A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整体呈良好的上升趋势,分到A组中的甲同学学习成绩提高了,纪律性加强了;而B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整体很不理想,呈下滑趋势,分到B组中的乙同学,学习成绩和纪律方面都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心理学家又在其他学校、工厂、监狱等单位、场所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而结果是相同的。

由此,心理学家总结出一个规律:即对一个小组中的大部分人给予表扬和肯定,那么,这个小组中的极个别的人(就是没有受到表扬和肯定的人),由于强烈的归属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训练中变得认真起来。

个体进步了,又推动了整体的发展。

在这个案例里,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涉及到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归属感”的问题。

A组在表扬激励下整体发展成一个比较优秀的集体,甲同学在A组中就有比较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尽管平时没有得到点名表扬,但是强烈的归属感使他进步了;B组在实验者漠视下整体没有发展,呈现后退迹象,这样,乙同学在B组中就没有强烈的荣誉感、归属感,尽管平时也没有受到点名批评,但是因为心理上没有集体荣誉感、归属感,所以仍然停滞不前,甚至还不如以前。

这样,两个学生、两个小组就因为归属感有无和强弱的问题,发展结果却相去甚远。

那么,起着这样重要作用心理因素——归属感,到底是什么呢?强烈的归属感对个人和组织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该如何培养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呢?今天我们就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浅析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思考与探索.doc

浅析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思考与探索.doc

浅析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的思考与探索-“摘要:提出教师归属感的概念,指出教师归属感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

跟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教师归属感明显缺失。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目前民办高校要把握教师这个核心竞争力,就不能回避教师归属感问题。

利用体制优势,在对教师的管理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完善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加强师德教育。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不可否认,民办高校的发展对缓解我国教育资源短缺,实现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办学特色,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如国家扶持力度不足,社会偏见,师资不稳定等。

在师资方面,教师队伍的水平与稳定是影响教学质量最直接的因素,而教师的归属感又是影响师资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民办高校教师的归属感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民办高校教师归属感困惑从高校的职能角度来看,不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同样具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三项职能。

虽然不同学校在科研、教学的主次关系上会有所不同,但培养人才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

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高校,每所高校都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

学校的办学目标一旦确立,就必然需要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措施等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上述关系到高校发展问题所包含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教师来实现。

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是刚从高校毕业和公办院校离退休的两类人员,在年龄、职称结构上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

前一类教师职称低,甚至没有职称,科研能力不足;后一类虽有高职称,但年龄大,精力及科研动力不足。

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偏少,甚至年轻教师在取得经验或职称之后也纷纷选择“跳槽”。

笔者接触到的一些民办高校的年轻教师,他们坦言自己来到民办院校工作纯粹是因为激烈的就业形势所迫,只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或有机会,就会去公办院校或更好的工作单位。

培养教师的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培养教师的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培养教师的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作者:高海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年第06期编者按在上期的《特稿》栏目中,我们针对“校园猥亵案”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一个综述,提出了师德建设这—话题。

随后有许多读者参与了这—话题的探讨与交流,本期,我们选编了读者来论,以供大家相互借鉴学习。

此外,本刊诚挚欢迎读者来电来函,就我们每一期的话题进行互动交流。

培养良好的教师组织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主人翁意识,是学校进行校本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师德水平的重要方法。

那么,学校该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进而达到提高师德水平的目的呢?一般的,培养教师归属感主要有以下五个策略。

一、确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学校远景规划,培养教师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学校的远景规划,就是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是学校的共同愿景,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蓝图。

它应该鲜明具体,切合实际。

学校的共同愿景能获取教师的认同感,激发教师团结协作,鼓励教师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工作。

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一个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会像磁石一样产生吸引力,把教师凝聚在一起,产生向心力,教师会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形成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共谋学校的发展。

不断发展的学校是教师不断发展的必要环境,教师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这样,我们以共同的愿景,凝聚教师,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二、提高领导素质,培养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任感学校领导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高超的领导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

校长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引领学校方向的灵魂。

校长公正廉洁、作风正派、实事求是、任人唯贤、讲求民主、不谋私权、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为官一任、造福一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那么教师就会由衷地对校长对组织产生敬佩感和依赖感,教师就乐于去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使管理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

如何增强师生对学校认同感

如何增强师生对学校认同感

如何增强师生对学校认同感概要:师生在校园中有无成就感,决定着他们对学校认同的程度。

学生有学习与成长收获,成就感高,能分享学习成果,认同感就比较强;教师有工作与成长收获,能分享学校发展成果,教师归属感、认同感就比较强。

反之,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将受到影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校这条舟,发挥认同的内群体积极因素,同舟共济,才能航行的更稳、更快,到达教育理想的彼岸。

一、师生的学校认同感对于校园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就是学生和老师对学校的校园环境,学校的社会价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及评估之后,形成的一种与学校相一致的心理过程。

提升师生对学校的认同度,能够使师生将个人的荣誉与学校的荣誉融为一體,形成一种强烈的对学校校园文化产生的归属感,而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就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坚实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对学校的理解、支持以及无限的信任和认可,学生和老师作为主体能够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到理解和支持,进而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中,提高发展质量,使学校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并使学校的声誉提升,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二、增强师生对学校认同感的策略当教师认同了学校的时候,他就会传递给学生真正的教育的意义。

当教师的正向能量呈现的时候,就会传递给学生相应的正向的能量,也将形成一个相应的良性的积极的氛围。

当学生认同了学校的时候,他就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能量,具有高昂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近几年,清湖小学以灵动教育特色为“推进器”,以教师人格魅力为“孵化剂”,以课堂为“加油站”,以校园文化为“催化剂”,以师生成就感为“发动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灵动教育特色为师生对学校认同感的“推进器”认同理论告诉我们,同一群体的人都有内群体偏向,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否得到师生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的“寻清湖之源育灵动之人”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五年规划就是在充分调研和征求老师意见的基础上提炼、制定的,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全面成长、学校中长期目标达成等都有了规划,在此规划引领下,师生看到美好的愿景,从而激发前行的动力。

试谈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

试谈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

a ay i f te e c e s s n e fbeo gng t h c o l , n h n fc e n te sud fp y h lgc lfco s h tifu n e t e se d n s o h n lss o h ta h r e s o ln i o te s h o s a d t e us so h t y o s c oo ia a tr ta n e c h ta i e s ft e o l ta h n saf e c i g tf.Th oIh t e a o e a ay i,h a t o re t o cu e t e c u tr a u e o sa ihig t a h r s n e o eo i g i n n— tt ru h b v n lss te u h rti s o c n l d h o n eme s r s f etbl n e c e s e s fb lngn n o sae g s s h os whc e h p st a tma eh lf lfre tbihn ta y ta h n tf rn n— tt c o l. c o l , ih h o e h ti y b ep u sa l ig ase d e c i gsa f o saes h s o s o
关键 词 : 民办 学校 ; 师 队伍 ; 教 归属感
Ke r s o —sae s h o s ta h n tf; e s fb ln i g y wo d :n n tt c o l;e c i gsafs n eo eo gn
中图分类号 : 4 1 G 5
文献标 识码: A
Ab ta t sr c :Th n ta y e c n tf a e o ey s ro s p o lm o h d v lp n f n n—sae s h os e u se d ta hig safh s b c me a v r e iu r be f rt e e eo me to o tt c o l.Th a h r trs t h e uto sat wi t e h

民校教师归属感缺失与学校管理

民校教师归属感缺失与学校管理

1 .应付 。教 师 被 动 履 行 工作 职 责 , 现 出得 过 表 且 过 的人 生 态度 , 工作 不 快乐 , 创新 内驱 力 和成 就 感 很 弱 。在 民办 高 校 中 , 重课 时数 量 不 注 重课 程 质 注
多 , 得快 、 来 去得 快 ” 的特 点 。这 给 民校带 来很 大 的负
中专 原 有 专 职 教 师 6 多 名 , 年 内流 失 的教 师 总 数 0 两 竟 然 超过 了原来 的教 师 数量 ; 民办高 职学 院在开 学 某
前 后 的两个 月 内共招 聘 了专 职教师 、 教辅 人员 和行 政 人员 近 1 0 , 同时 流 失 的教 职 员工 有 近 6 名 , 1名 而 0 就
面 影 响 : 大 了人 事 管理 难 度 , 响 了正 常 的工作 秩 加 影
量 , 重 教学 不 注重 教 研 , 重 任务 完 成 不 注重 实 际 注 注 效果 的 教 师 大 有人 在 , 不少 教 师 上 课 甚 至成 了无 教 案 、 讲 义 、 作业 批改 的“ 无 无 三无 ” 教师 。
【 关键 词 】 民校教 师 归属感 学校 管理 【 作者 简介 】蒋著 明, 高级讲师 ,广州华夏职业 学院学报》 《 编辑 , 究方向为教 育管理及教 育心理学。 研
教 师 归 属感 是 指 教 师 的某 些 需要 从 学 校 得 到满 足 , 学校 的价值 观 得 到教 师 的认 同后 , 师 乐 意被 学 教 校 接 纳 并 在 学 校 安 心 乐 业 的一 种 稳 定 的 心理 倾 向 。 它蕴含 着教 师 的满 足感 、 安全 感 、 任感 和成 就感 , 责 是 教 师 对 学校 态 度 的综 合 反 映 。而 教 师态 度 的好坏 取 决 于教 师 的某些 需要 是否 能从 学校 得到 满足 。

小学新任女教师归属感的叙事

小学新任女教师归属感的叙事
业发展水平。
对小学新任女教师的建议
积极融入工作环境,与同事、学生和 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增 强归属感。
关注心理健康,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及 时寻求帮助和支持,避免过度压力和 焦虑。
关注自身职业发展,加强学习和自我 提升,提高专业能力和自信心。
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和教师团体,增强 社交支持和网络构建,缓解孤独感和 无助感。
提供导师制度
安排资深教师作为新任女教师的导师,为其提供 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传递经验,促进专业成长 。
鼓励参加教育研讨会
支持新任女教师参加各类教育研讨会和学术交流 活动,拓宽视野,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建立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1
鼓励新任女教师与同事、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
其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小学新任女教师 归属感的叙事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小学新任女教师的工作环境与归属感 • 小学新任女教师的角色与归属感 • 提升小学新任女教师归属感的策略 •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CATALOGUE
引言
归属感的重要性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归属感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 工作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的关系。
管理学生
新任教师需要掌握与学生沟通、管 理和激励的技巧。
自我发展
新任教师需要不断进行专业发展和 学习,以提升教学能力和适应教育 变革。
04
CATALOGUE
提升小学新任女教师归属感的策略
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1女教师提供全面的专业发展课程,包括教 学技巧、学生管理、教育心理学等,帮助她们迅 速适应工作环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学校教育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感品质。

在这归属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学校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个温馨、和谐的学校环境,能够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学校应该通过改善教学设施、完善管理制度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应该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老师既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又是学生的引路人。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老师的教育情感,引导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注重情感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

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融合,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治能力是指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包括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等多个方面。

学校应该通过设置学生自治的机会和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深化对学校的情感认同。

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

学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成长的引导者。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节、主题班会、社团建设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融入感受团队合作、情感交流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的培养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温床,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何培养教师对学校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对学校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对学校归属感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形成一种内在的自律性因素,不仅能有效的规范和引导人的行为,帮助教师从更客观的角度,从更高的视点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决策,提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把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的荣辱视为一体,同时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广大教师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创造性,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视工作压力为动、化辛苦为成就,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

当前,由于压力造成的职业倦怠,不容乐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学校发展的潜在障碍。

那么归属感在当前形势下尤为重要。

(一)提高转变领导方式,培养教师对学校的信赖感学校领导不仅是学校目标的开发者和领导者,人力资源的启动者和协调者,同时也是学校文化资源的开发者。

因此,在学校工作计划中第一工作重点就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首先从领导的工作方式入手。

具体举例;学校记得每位教师的生日,在当天送贺卡,温暖的祝福让最平凡的教师知道依然被领导关怀、关注;包组领导在每位老师工作计划、总结上的针对性评语让每一位员工知道他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教师生活遇到困难,领导伸出最有力的援助之手;当平衡心态受到挑战的时候,来自主管领导的诚恳地认同、慷慨地赞美和中肯指正,让教师真切感受奋斗的方向……领导工作方式正在由英雄式、指挥式的人物变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引导者、设计者和服务者,成为他们发展的后盾与支持者。

当教师享受同事领导的人文关怀,公平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大气的处事和简单的工作关系时,自然产生对学校决策、学校未来的信赖感。

(二)确立共同的发展愿景,培养教师对学校的责任心、自豪感教师对学校的自豪感是教师归属感形成的基础。

教师对学校的自豪感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和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憧憬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所以建立突出“以人为本”又要富有挑战性,起到目标超越和引领个人目标作用的共同的愿景,能让教师从学校未来发展中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进而体现教师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生命价值,有助于锻造一个充满竞争力、激情四射的团队,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首先,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注意学校的文化建设。

学校的文化就像学生的家庭文化,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信任。

学校应该建立积极向上、包容多样性和互相帮助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通过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另外,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如运动会、夏令营、社区服务等,帮助学生在一个共同目标的实现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互相支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也应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创造一种和谐和互相尊重的氛围。

教师通过关怀和支持来建立师生关系,学生也要相应回馈,建立相互信任和倾听的关系,互相扶持成长。

此外,学校可以采用一些积极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例如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互动、合作项目等,让学生学会尊重、信任和合作的能力。

这种方法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最后,学校教育中的支持是关键。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帮助和照顾。

学校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

例如,学校可以设置特别的辅导计划,为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

另外,学校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让学生更好地应对离家、学业和社交方面带来的挑战。

总之,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学校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包容、互相支持的文化氛围,加强师生和人际交往,采用积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照顾。

这些努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自我实现,为学校和整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师德师风 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良方

师德师风  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良方

师德师风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良方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过程中,师德师风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育者,教师不仅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秉持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还需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本文将以此为中心,从学校文化塑造、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良方。

一、学校文化塑造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宜注重塑造良好的学校文化。

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和践行师生互敬、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学校领导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积极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其具体体现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在班级、院系设立相应的荣誉机制,激励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师德师风的修养,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学习负责、对作业负责,并且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责任感。

三、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对于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归属感尤为关键。

班主任应该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树立权威、公正和慈爱的形象。

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关注个体差异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程度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处理。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特点等,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同时,教师还应该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让家校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教师应秉持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学生的榜样;学校要重视学校文化塑造,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教师还应关注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归属感

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归属感

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归属感温馨良好的校园文化引导着师生、鼓舞着师生;独特唯美的校园文化凝聚着师生、激励着师生;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规范着师生、引领着师生。

校园文化它融合了学校人文精华和个性特色,是学校特有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对师生影响意义深远。

一、诗情画意的校园文化墙是一本会说话的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面墙壁都会说话。

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角角落落都能承载体现教育理念。

如:学校张贴英雄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图片和文字;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是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暗示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景观感知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二、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起着引领作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校园标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整体风貌的导向.也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个性鲜明的标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深远的。

能从不同侧面为学生们揭示人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道理,让学生们乐于品悟、健康成长。

花径小道那“朵朵小花草,寸寸园丁心”;餐厅里“留下微笑,带走垃圾";楼道里“每天喝够六杯水”;台阶处“小心台阶,请靠右走”;走廊里“文明健康,有你有我”……诸如此类的标语,不仅能够唤起同学们的意识,安全意识,同时,诗意的语言和优美的语句也给人带来爱的感受和美的熏陶。

楼道里那标语文化的魅力更被发挥地淋漓精致:“管理也是一种交往”、“学会管理”等等.这些都是精华,是学生成长获得前进动力的源泉.激励着学生发奋学习。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感谢局领导能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

今天,我讲的是——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在讲之前,我先说一个案例:心理学家把甲乙两个学习、纪律都很差的学生分别插到了A、B两个学习、纪律情况都差不多的学习小组里,观察两个学生和两个小组的发展情况。

在三个月的实验中,实验者对A、B两个学习小组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A组成员中大部分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表扬他们热爱学习、团结互助、遵规守纪,有团队精神,有集体荣誉感等;对B 组的成员则很少表扬。

同时,实验者对甲乙两个学生却都采取了相同的漠视、放任的态度,既不批评他们,也不表扬他们,更不去指导、约束他们。

实验结束后,A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整体呈良好的上升趋势,分到A组中的甲同学学习成绩提高了,纪律性加强了;而B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整体很不理想,呈下滑趋势,分到B组中的乙同学,学习成绩和纪律方面都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心理学家又在其他学校、工厂、监狱等单位、场所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而结果是相同的。

由此,心理学家总结出一个规律:即对一个小组中的大部分人给予表扬和肯定,那么,这个小组中的极个别的人(就是没有受到表扬和肯定的人),由于强烈的归属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训练中变得认真起来。

个体进步了,又推动了整体的发展。

在这个案例里,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涉及到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归属感”的问题。

A组在表扬激励下整体发展成一个比较优秀的集体,甲同学在A组中就有比较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尽管平时没有得到点名表扬,但是强烈的归属感使他进步了;B组在实验者漠视下整体没有发展,呈现后退迹象,这样,乙同学在B组中就没有强烈的荣誉感、归属感,尽管平时也没有受到点名批评,但是因为心理上没有集体荣誉感、归属感,所以仍然停滞不前,甚至还不如以前。

这样,两个学生、两个小组就因为归属感有无和强弱的问题,发展结果却相去甚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校现状
达旗实验小学建于1952年,到1984年发展成为当时伊克昭盟的第一所实验小学。

该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一直稳居全市前列,全旗之首,学校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2830名,教职工150名。

学校优势:
(1)师资队伍,该校拥有一支团结务实,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勇于改革的教师队伍,他们中有自治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5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师德标兵39人,教师的学历合格率100%,师资力量雄厚,是全旗唯一的一所实验小学。

(2)办学条件:现有4800平方米的2栋教学楼和5000平方米人造草坪,每个教学班都上了多媒体,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并有了很大提高。

学校面临困难
(1)校园面积狭小,学生在操场活动非常拥挤,各功能教室缺乏,学生兴趣活动无法开展,班容量大,给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了许多的困难。

面对竟争激烈的教育市场,面对精明的家长,我们认为,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办出学校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竟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今后工作思路
注重新课标引领下思考问题,谋划未来;注重提升师生素质,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当控制学校规模;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突出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文化,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积极挖掘内在潜力,注重提升发展内驱力;积极稳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扎实开展课外活动和兴趣活动;坚持走文化立校之路。

三、教师师德建设
(1)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塑造教师形象,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与信赖,仪表举止,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不仅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成长,并通过学生反馈给社会。

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诚恳热情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心与爱心,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用爱滋润学生成长。

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政治学习、教育理论的学习讨论,典型案例分析,移情体验等活动,引导教师真心实意的爱护、欣赏、指导每一个学生,树立“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爱心教育,以爱育爱,让自己的德和才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四、培养教师对学校归属感
1、提高转变领导方式,培养教师对学校的信赖感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从领导的工作方式入手。

努力做教师工作的引导者、设计者和服务者,成为他们发展的后盾与支持者。

当教师享受到领导的人文关怀,公平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大气的处事和简
单的工作关系时,就会产生对学校决策、学校未来的信赖感。

2、确立共同的发展愿景,培养教师对学校的责任心、自豪感
教师对学校的自豪感是教师归属感形成的基础。

我校以《达旗实验小学三年远景规划》和打造自治区西部名校为目标,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突出“以人为本”又要富有挑战性,起到目标超越和引领个人目标作用的共同的愿景,能让教师从学校未来发展中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进而体现教师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生命价值,有助于锻造一个充满竞争力、激情四射的团队,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确立多元化发展目标,为教师专业发展创建各种平台,培养教师的成就感
注重培养教师的成就感,不断满足他们渴望尊重、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用人文的东西去唤醒教师内在的激情和自觉的追求,使每一位教师找到合适的价值定位,能够激发教师归属感。

充分尊重每一个教师内心的人生愿望,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调动每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明确各自专业发展的方向,达到教师管理的预期目的。

建立多样竞争平台,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评比活动,如优质课评比、课件评比、说课比赛、教学设计、论文、教学成果等的评比奖励,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为此学校制定了“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和“实验小学名师培养激励机制”。

4、形成教师集体的互助和合作的和谐学校文化,培养教师对学校的
依恋感
学校通过创设“尊重、宽容、欣赏、合作”的合作氛围,实现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与学生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合作、与教育管理者合作、与专家合作。

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全员共识基础上,学校为教师创造互助合作的舞台。

在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教师对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依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