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教学设计
1、设计思想
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史,就是人们认知病毒的过程,这一过程符合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也遵循这一规律。
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念,采用“情境-问题”教学策略。科学家们的研究史实,就是学生学习的情境,教师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驱动学生在情境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认知病毒的目的。学生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认识社会问题,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根据“问题解决”的目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问题:
①前需问题,学习新知识之前,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对新概念产生表象认知;
②内容问题,直接支撑学习,帮助局部理解概念;
③单元问题,每章节“聚焦问题”,是对内容问题的整合,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构建概念;
④综合问题,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综合应用。每一类型问题的内部可以细化成问题链,形成驱动,不同类型问题之间又体现思维引导过程,也具有驱动力。
2、教材分析
2.1、教材地位
《病毒》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旨在让学生识别病毒,明白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且能繁殖后代等。
①学习细胞之后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与《生物的特征》相呼应,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为学生对生命诞生的认识和理解埋下了伏笔。
②教材中关于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③病毒分布十分广泛,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2、“问题”剖析
本节内容提到的问题4个,其中“想一想,议一议”一个,旁栏“通过本章学习,你将知道”有3个问题,课本正文没有以问题形成呈现的内容。另外课本后面的“练习”栏涉及的习题若转化成问题形式,也有5个问题。
“想一想,议一议”一个问题只是引导学生知道病毒的“小”,学生很难从图看出病毒结构与细胞的不同,对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力,在新课导入选用价值不是很大。
本节聚焦“通过本章学习,你将知道”这几个问题反映了该章的重点知识,教学应围绕这几个问题开展,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问题细化成内容问题,形成具有驱动力的问题链。
联系栏问题,多为记忆和理解型问题,其中最后一个属于开放型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到问题当中,逐步解决。
2.3 教学目标:
2.3.1知识与能力:
(1)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2)能识别病毒的种类。
2.3.2过程与方法:
(1)了解发现和研究病毒的历史历程,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病毒的图文资料并相互交流,进一步形成获取和运用信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3.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病毒可以造福人类。
(2)关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2.4 重点和难点
重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3、学情分析
3.1 认知基础
(1)知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不清楚缘由。
(2)生活经验中,病毒和细菌都有致病性而且都是微观的,所以往往把二者相混淆。(3)近几年不断出现各种病毒性传染病,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一定的了解。
3.2 技能基础
(1)初中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上网获取信息。
(2)生性好动,喜欢故事情节,好表现,敢于举手发言,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
4、教学策略
4.1、教法
讲授法、问题驱动法、讨论法
4.2、学法
自主学习、推理、合作学习
4.3、教学手段
多媒体、分组合作
5、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效
果
导入
【情境1】:观察埃博拉患者的病症
表现视频。
PQ1:神秘病毒病毒看不见摸不着,
人类又是怎样发现的?
观察、对病毒疾病
产生害怕却想知道
原因的感觉,并思
考问题。
引起学生内心的
震撼。学生对看不
见的病毒产生害
怕感和神秘感,激
发学习动力。
单元问题
形成概念或模型
拓展问题
应用、推广
前需问题
内容问题1
分析、猜测
内容问题n
推演
情境
创造
一、揭秘病毒的本质【情境2】:1886年,伊万偌夫斯
基的实验:
CQ1:为什么要用细菌过滤器?
CQ2:说明病毒与细菌的大小关系
是怎样的?
【情境3】:1898年,贝杰林克实
验:
CQ3:“病毒”能否在培养基中生长
繁殖?
CQ4:根据贝杰林克的实验,病毒具
有哪些特征?
【情境4】:1935年,英国的鲍登
和皮里:
CQ5:这个故事发现告诉我们,病毒
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CQ6:这些科学家们伟大吗?
【情境5】:20世纪30年代后期电
子显微镜的发展。
理解、分析实验,
寻找信息,找出病
毒特征。
理解、分析实验,
寻找信息,并得出
结论。
理解、分析资料,
寻找信息,得出病
毒的结构这一重点
知识。
加深对病毒“小”
的认识。大部分学
生能很快分析出
答案。
引导学生提取关
键信息,并初步寻
找出病毒的部分
特征。
通过分析两位科
学家的实验,有助
于提高了学生分
析实验现象和问
题的能力。
资料内容较为简
单,大部分学生分
析资料能找出病
毒是由蛋白质和
核酸组成,没有细
胞结构。可以增强
学生学习的信心,
激发学生积极学
习。
激发学生热爱、崇
拜科学的情感价
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