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怎么看合同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
怎么看合同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合同类型辨析:劳动合同 vs. 劳务合同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详细阐述如何辨别合同类型,特别是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之间的区别。
在劳动关系中,正确判断合同类型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合同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在本协议中,将详细介绍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定义、特征、适用范围、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对合同类型进行准确的辨别。
二、劳动合同的定义和特征1. 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条件、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的,以劳动者为主体,约定劳动关系的合同。
2. 劳动合同的特征:a. 双方主体: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是合同的雇主,劳动者是合同的员工。
b.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约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c. 工作内容:劳动合同约定了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
d. 薪酬支付:劳动合同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报酬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e. 社会保险:劳动合同规定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
三、劳务合同的定义和特征1. 劳务合同的定义:劳务合同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接受单位之间约定劳务提供的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务合同是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接受单位之间订立的,以劳务派遣单位为主体,约定劳务关系的合同。
2. 劳务合同的特征:a. 三方关系:劳务合同涉及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接受单位和劳务者三方之间的关系。
b. 劳务关系:劳务合同约定了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接受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c. 劳务提供:劳务合同约定了劳务派遣单位向劳务接受单位提供劳务的内容和方式。
d. 薪酬支付:劳务合同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向劳务者支付劳务报酬的方式和标准。
e. 社会保险:劳务合同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为劳务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
劳动合同法教案ppt课件
完整最新ppt
4
1、法律依据不同 ①劳动关系由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范和调整。 ②劳务关系由民法、合同法规范和调整。 2、主体不同 ①劳动关系对用人主体有较严格的要求! ②劳务关系对用人主体要求未严格规定。 3、隶属关系不同 ①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被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隶属关系。 ②劳务关系只存在劳务合同中明确的事项,超越该事项则不受调整。 4、当事人之间存在的范围较广 ①劳动关系存在的范围较广。 ②劳务关系存在的范围窄。
完整最新ppt
3
(三)劳务关系 1、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
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 2、特征: ①主体的有限性(被雇主者) ②具有一定的平等性 ③以经济利益为核心 3、劳务关系的表现形式: ①用人单位将某项事项发包给某个人或几个人完成, ②用人单位向劳务输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员的条件, ③用人单位的待岗、下岗、内退、停薪留职等。 (四)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一)招收录用阶段
1、公布招工简章
①招工条件
①工种
②专业
①报酬
②录用后的权利和义务
②劳动保护
③规章制度等
完整最新ppt
12
2、组织报名 3、对劳动者进行全面考核 4、择优录取 (二)签订劳动合同阶段 1、通过双方不断的协商即要约——再要约而完成 2、具体分为: ①用人单位提出劳动合同草案, 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介绍单位情况如规章制度等, ③协商劳动合同内容, ④双方签字:即劳动合同成立。(用人单位还需要单位盖章)。 (三)订立劳动合同中的告知义务 1、用人单位告知义务的具体内容:
完整最新ppt
1
二、构成的意义
1、尊重劳动,即劳动价值 2、明确双方存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一定平等), 3、实施法律保障, 4、完善劳动保障体系。 三、劳动合同适用范围和劳动关系
劳动法WORD
第六章劳动合同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述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1、从属性(1)身份从属(2)义务从属(3)经济从属2、继续性3、受限制性(1)法律规定劳动条件基准(2)集体合同第二节※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内容一、劳动合同的种类1、合同期限(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期限的2、劳动合同产生方式(1)录用合同(2)聘任合同(3)借调合同(4)委派合同3 、劳动时间(1)全日制劳动合同(2)非全日制劳动二、劳动合同的内容(一)必要内容:1、合同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和信息2、合同期限3、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5、劳动报酬6、社会保险7、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二)商定内容:1、试用期2、培训3、保守商业秘密4、竞业限制5、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三)劳动合同内容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1、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事项2、与劳动合同冲突第三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原则:(1)平等自愿协商(2)合法原则2、订立时双方的义务(1)告知义务(2)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有效证件或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3、订立合同的形式:(1)书面形式(2)订立期限(3)违反书面形式的法律后果二、劳动合同的履行1、原则:(1)全面履行(2)亲自履行(3)不得强迫劳动(4)情势变更2、履行中止:(1)劳动者原因(2)用人单位原因(3)双方原因三、特殊规则:1、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2、违章指挥、冒险作业3、用人单位变更四、劳动合同无效1、无效确认(1)法律依据(2)机构2、法律后果五、违反劳动合同责任1、概念:又称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时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2、表现:(1)完全不履行(2)不完全履行(3)不适当履行3、责任方式:(1)继续履行(2)违约金(3)赔偿损失第四节、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一、劳动合同的变更(一)概念:是指劳动合同在成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当事人双方依法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补充等法律行为。
民法典关于劳动合同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形式整合民事法律规定的法律文本,对于规范民事关系、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关于劳动合同的内容在《民法典》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民法典》中关于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民法典》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协议。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 劳动合同是双务、有偿、诺成性的合同。
劳动者承担提供劳动力的义务,用人单位承担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
2. 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特定性。
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3. 劳动合同的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劳动者享有劳动权益,如工资、工时、休假、劳动安全等;同时,劳动者需承担相应的劳动义务,如按时提供劳动力、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
4. 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后,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依法承担。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民法典》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协商确定劳动合同的内容,但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包括要约、承诺、试用期等环节。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的履行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方式、时间和周期由双方约定。
劳动合同与聘用合同(3篇)
劳动合同与聘用合同劳动合同和聘用合同是用于调整雇佣关系的两种不同合同形式。
这两种合同在工作关系的性质、内容以及法律效力上都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劳动合同和聘用合同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内容劳动合同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雇佣合同形式,用于调整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主体关系。
劳动合同是由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所以合同双方就是雇主和劳动者。
2. 定义劳动关系的工作内容。
劳动合同应明确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
3. 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条件。
劳动合同应明确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休假、社会保险等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条件。
4. 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和解除条件。
劳动合同应规定合同的期限以及双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二、聘用合同的概念和内容聘用合同是民法中规定的一种合同形式,用于调整雇主与聘用人之间的雇佣关系。
聘用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雇主与聘用人之间的主体关系。
聘用合同是由雇主与聘用人之间签订的合同,所以合同双方就是雇主和聘用人。
2. 定义雇佣关系的服务内容。
聘用合同应明确聘用人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岗位。
3. 按照双方约定的工作条件。
聘用合同应明确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休假等双方约定的工作条件。
4. 规定聘用合同期限和解除条件。
聘用合同应规定合同的期限以及双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三、劳动合同和聘用合同的区别1. 法律性质不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合同形式,具有法律效力;而聘用合同是民法规定的一种合同形式,具有合同效力。
2. 合同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内容比较全面,要求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益保障;而聘用合同的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约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
3. 合同结构不同。
劳动合同的结构比较严格,要求明确劳动关系的各项要素,如主体关系、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和合同期限等;而聘用合同的结构相对灵活,主要是明确雇佣关系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条件。
劳动法 第四章
第四章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
劳动合同制度,对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述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一)劳动合同的概念我国对劳动合同的定义可分为学理定义和立法定义。
从学理上定义,可概括为: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确立、更变、终止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这个概念强调了劳动合同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广泛性,既包括以劳动合同形式产生权利义务关系,也包括对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和终止。
从立法上定义,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这个定义强调了劳动合同与权利义务之间的紧密关联性,通过立法引导双方当事人,要使其劳动关系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必须签订劳动合阿。
我国对劳动合同的学理定义和立法定义是一致的。
劳动合同立法定义中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实际上就是指双方当事人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确立、更变、终止。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劳动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如平等性、自愿性等特征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为用人单位,一方为劳动者。
我国用人单位包括各种性质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特定范围劳动用工关系下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
劳动者是指被用人单位雇用的自然人。
因此,各种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个体经济组织之间,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因含有劳务性质而签订的合同都不是劳动合同,不属于劳动法调整,但特殊性的劳务合同如劳务派遣协议则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2.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由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所以,在劳动合同的履行中,劳动者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的组织中去,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
劳动合同abc有什么区别
劳动合同ABC: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与如何运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合同制度已经成为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对劳动合同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将劳动合同与其他类似的合同混淆。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以及与类似合同的区别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 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法律地位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依法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的体现。
2. 劳动合同的特点(1)主体特定:劳动合同的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个体工商户、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2)内容明确: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必备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
(3)期限法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其中,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4)权利义务对等:劳动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如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报酬、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参加劳动培训等;用人单位有权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等。
二、劳动合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合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按照劳动合同的期限,可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 按照劳动合同的性质,可分为全日制劳动合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劳动合同。
3. 按照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可分为企业劳动合同、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三、劳动合同与类似合同的区别1.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劳动合同概述
三、平等自愿原则
平等原则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 同时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地位平等, 双方才能自由表达真实的意思。这里讲的平等, 是法律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
自愿原则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受他人干涉, 根据个人意志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与谁订 立合同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
四、协商一致原则
协商一致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对合同的内 容达成一致意见。
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劳动合同也 是一种合同,也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协 商一致,达成合意。
五、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是指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双方要诚实、讲 信用、不得有欺诈行为,不得隐瞒真实情况。
如《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 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 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 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 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 应当如实说明。”
注意:《劳动合同法》不适用于港澳台三地。
第三,对事的适用范围,就是《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 定的“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四,对人的效力范围即对哪些人适用。
1、直接适用《劳动法同法》的用人单位
(1)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劳动法》第2条:“个体经 济组织是指一般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两个条件:一是精神正常;二是具有劳动所必须的身体机 能。
(3)是自然人。一般情况下,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的人。
外国人、无国籍人以及港澳台人员适用《劳动 合同法》吗?
须经许可才能成为我国劳动法上的劳动者,适 用《劳动合同法》。实行就业许可制度。
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的特征劳动合同是指员工与雇主之间就从事劳动所约定的权利、义务以及劳动条件等进行书面约定的协议。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自愿性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基于双方的自愿,无论是雇主还是员工都不应被强迫或强迫签订合同。
双方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和条件,并在理解清楚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是否签订合同。
2.平等性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基于平等的原则,雇主和员工在签订合同时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中的权益和责任应在双方之间平衡,不得有任何不公平的待遇或歧视。
3.合法性劳动合同应符合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合同中的条款和条件必须合法有效。
双方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背国家法律的规定,否则合同将无法生效。
4.确定性劳动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工作条件、假期等。
合同应明确约定各方的权益和责任,避免产生争议或纠纷。
5.有限期性劳动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
固定期限合同指明员工的工作期限,也就是合同约定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无固定期限合同则没有明确的结束日期,雇主和员工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终止劳动关系。
6.相对连约性劳动合同是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双边合同,双方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双方在签订合同后,都有权利和义务相互约束对方,雇主要提供工作机会和支付工资,员工要按时完成工作。
7.保护性劳动合同是员工的一种法律保护,员工可以通过劳动合同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合同中规定了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双方都有权力主张自己的权益。
8.可变性劳动合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雇主和员工可以根据需要和协商的结果对合同进行修改和变更。
变更合同一般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
9.终止性劳动合同可以通过自然结束、双方协商解除或者法定解除等方式终止。
终止合同后,双方的劳动关系也将结束。
总之,劳动合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就从事劳动所约定的权利、义务以及劳动条件等进行书面约定的协议。
合同具有自愿性、平等性、合法性、确定性、有限期性、相对连约性、保护性、可变性和终止性等特征。
劳动法官方笔记精讲3
劳动法 精讲3【官方笔记】目录一、教材结构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三、配套练习题一、教材结构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的概念是劳动者与⽤⼈单位确⽴劳动关系、明确双⽅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双务合同,诺成合同)(⼆)劳动合同的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2、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3、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的物质利益5、劳动合同的⽬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不单纯是劳动成果的给付⼆、劳动合同的种类(⼀)根据合同期限: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定期劳动合同)3、以完成⼀定的⼯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下列情形之⼀应当订⽴⽆固定期限【案例分析】(1)在⽤⼈单位连续⼯作满10年(2)连续订⽴⼆次固定期限合同(3)⽤⼯之⽇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书⾯劳动合同,视为已订⽴⽆固定期限(⼆)根据劳动合同的存在形式:书⾯劳动合同、⼜头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1、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各⽅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
2、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案例分析】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和效力⼀、劳动合同的订⽴(⼀)劳动合同订⽴的原则【简答】•合法原则(有效的前提)•公平原则•平等⾃愿、协商⼀致•诚实信⽤(⼆)劳动合同订⽴的形式【案例分析】1、建⽴劳动关系,应订⽴书⾯劳动合同2、应该⽽没有订⽴书⾯劳动合同情况的处理(1)⽤⼯之⽇(报到)起,即与劳动者建⽴劳动关系(2)⽤⼯之⽇起1个⽉内订⽴,⾏为不违法;劳动者不同意的,应终⽌劳动关系(3)⽤⼯之⽇起超过1个⽉不满1年,⽀付2倍薪资(4)⽤⼯之⽇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书⾯劳动合同,2倍薪资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5)未在⽤⼯的同时订⽴书⾯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a. 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b. 没有集体合同或未规定的,实⾏同⼯同酬。
法律论文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比较1
浅析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一、劳动合同及其特征(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在社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法律制度。
它源于传统民法中的雇佣合同,“由雇佣契约到劳动契约,乃是一种社会化的进程”。
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劳动合同就成为各国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先是少数工业化国家在民法中承认了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之后,1900年自比利时颁布劳动契约法开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劳动契约法,并在劳动法中规定了专门的劳动合同法或在劳动法典中列有劳动合同的专章,具体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订立、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有了劳动合同的立法,把劳动合同作为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确定了下来。
我国自1986年开始,按照《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
那么,什么是劳动合同呢?目前,对劳动合同的定义已基本取得共识。
根据《布莱克法律辞典》对劳动合同的法律定义:“劳动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就劳动管理、工作条件、工资、津贴和奖惩做出的约定”。
我国有学者认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有称“劳动合同为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也有称“劳动合同为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的权利义务方面达成的协议”。
我国《劳动法》第16条将劳动合同定义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因此,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组织社会劳动、合理配制劳动力资源、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根据这一协议,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有义务完成用人单位的生产任务、工作任务,并有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内部规章制度;而用人单位则有义务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及保险、福利等待遇。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什么是劳动合同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劳动合同有哪些特征劳动合同是劳动双方基于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
下面将重点介绍劳动合同的定义、特征以及相关内容。
一、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协商一致,就劳动者提供劳动力而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文书。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1.平等自愿性: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必须是完全自愿的,没有任何强迫或胁迫。
2.相互权利义务: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有权利要求劳动者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力,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等;劳动者则有权利按照合同约定获得劳动报酬,并且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
3.目标一致性:劳动合同的目标是实现双方的劳动目标,即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力获得报酬,用人单位通过雇佣劳动者获得劳动力。
4.个别性:劳动合同是双方之间的个别协议,根据双方的特定情况和其中一特定时间段的需求来订立,不同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和期限。
5.有偿性:劳动合同是一种有偿的合同,用人单位通过支付劳动报酬来获得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力来获取劳动报酬。
6.隶属性:劳动合同明确了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管理的关系,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1.签订时间:劳动合同一般需要在劳动关系建立前签订,确保双方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达成共识。
2.用工形式:劳动合同应该明确劳动者的用工形式,比如全职、兼职、临时工等。
3.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应该明确劳动关系的期限,可以是固定期限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以及相应的续签和解除方式。
4.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劳动合同应该明确劳动者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
5.工资和福利:劳动合同应该明确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包括工资水平、薪酬支付方式、年假、社会保险和福利等。
6.劳动保护:劳动合同应该明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责任,包括劳动条件、工作环境、职业安全等。
劳动合同关系的定义
劳动合同关系的定义及特征一、劳动合同关系的定义劳动合同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订立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关系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关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劳动合同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者在提供劳动的同时,享有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用人单位在获得劳动者的劳动后,负有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等义务。
2. 劳动合同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关系。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3. 劳动合同关系是一种双重身份的关系。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者既是用人单位的员工,又是劳动合同的当事人。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劳动,同时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和管理。
4. 劳动合同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和终止,均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应当履行各自的义务,违反劳动合同的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劳动合同关系的特征1. 平等性:劳动合同关系的建立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
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地位平等,有权自愿选择是否订立劳动合同,以及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
2. 法定性:劳动合同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和终止,均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关系进行了明确规定,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双重性:劳动合同关系具有双重性,劳动者既是用人单位的员工,又是劳动合同的当事人。
劳动者在提供劳动的同时,享有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用人单位在获得劳动者的劳动后,负有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等义务。
劳动合同的主体和特征
劳动合同的主体和特征一、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主体是指在劳动合同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1. 劳动者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为实现自身价值而提供劳动力的人。
在我国,劳动者包括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以及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
劳动者应当具备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能力、具备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等特点。
2.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成立,具有用人权利和承担用人义务的组织。
在我国,用人单位主要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用人单位应当具备合法注册、具有经营范围、具备用工权利和承担用工义务等特点。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 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违反劳动合同的一方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 平等自愿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地位平等,有权自愿选择签订或者不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内容应当真实、完整、明确,不得强迫或者欺诈对方。
3. 固定主体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劳动者应当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用人单位应当具备合法注册和用工权利。
4. 内容具体明确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内容。
合同内容具体明确,有利于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 定期更新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法律文件,但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方当事人变更、合同到期等情况。
因此,劳动合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到期前协商一致,续签或者终止合同。
6. 社会保障性劳动合同涉及劳动者的生活和权益保障,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度实行严格保障。
劳动合同法概念及特征
劳动合同法概念及特征
劳动合同法是指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它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
定而制定的法律。
劳动合同法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立法目的,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协商,维护社会
稳定。
2. 平等自愿原则,劳动合同法倡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平等自
愿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存在强
制性质。
3. 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法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包括工资、工作时间、休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
4. 协商一致原则,劳动合同法鼓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协商
一致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问题,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5. 法律监督和保障,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
规范,同时也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监督和保障,保证法律的实施和执行。
总的来说,劳动合同法是一项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其特征包括平等自愿原则、保护劳动者权益、协商一致原则和法律监督和保障。
这些特征的存在,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财务有权限审劳动合同吗
财务有权限审劳动合同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合同纠纷逐渐增多,关于劳动合同的有效性问题也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在实践中,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都可能涉及到财务问题。
那么,财务部门是否有权限审查劳动合同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财务部门在劳动合同中的审查权限。
一、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 双方自愿: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自愿行为,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签订劳动合同。
2. 平等协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地位平等,有权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
3. 合法性: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4. 明确性: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产生纠纷。
5. 书面形式: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
二、财务在劳动合同中的审查权限1.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财务部门在审查劳动合同时,首先应当确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或者其他组织资格,劳动者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此外,财务部门还应当核实双方是否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如年龄、学历等。
2. 审查合同内容财务部门在审查劳动合同时,应当关注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工资、工时、福利等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条款。
同时,财务部门还应当审查合同中涉及的财务事项,如工资支付方式、奖金、提成等,确保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3. 审查合同签订程序财务部门在审查劳动合同时,还应当关注合同签订的程序是否合法。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财务部门应当核实合同签订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4. 审查合同履行情况财务部门在审查劳动合同时,还应当关注合同履行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2、特征
第一,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第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隶属关系。
第三,劳动合同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第四,劳动合同具有人身性。
2.2,竞业限制的作用:
1)竞业限制对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竞业限制的范围。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原则上,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3)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
3. 扣减劳动者工资的规则
允许扣除劳动者工资的情形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扣除经济损失的赔偿,但是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5.违纪职工的一次性罚款,一般不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
4.(三)延长工作时间的特殊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42条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无需同劳动者和工会协商,便可以安排加班加点,并且,时间上也不受每日不超过1小时或3小时,每月合计不超过36小时的限制。
这些特殊情况主要有: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安全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比如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的;为完成国家下达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的等。
5.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是指由于劳动者的过错而赋予用人单位不必依法提前预告而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
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2、预告性(非过失)解除劳动合同(第四十条)
是指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提前通知劳动者或者给予劳动者一点的补偿后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注意:用人单位的义务和程序
试用期案例
1陈刚是一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经过在人才市场的选择与应聘,他被蓝天贸易公问:本案中有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1,答:劳动者享有和正常工作时一样的权益。
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三者选高者。
,
2,
2上海某旅行社高薪聘请日语导游,在报纸上发布招聘信息,小刘是某高校导游专业的……(五)关于试用期条款的一些典型错误做法
1、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
2、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期限之内
3、试用期内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4、每次签订劳动合同都约定试用期
5、试用期内任意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孙某为河北省某县农民,在某市打工。
2000年12月经人介绍,孙某到某搬家公司作搬运工人,公司每月支付孙某……
问题:徐经理对公司没有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计算最低工资应剔除下列各项:
1加班加点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等;4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