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8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培训教材(PPT33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培训教材(PPT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89bbbbe2240c844768eaee15.png)
3
学习目标 • 技能点
1.熟悉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 2.进一步了解生产布局类型 。 3.探讨影响布局的因素分析 。 4.进一步掌握设施布局的相关知识 。 5.进一步掌握对可能的布局的评价。
4
主要内容
第一 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第二 生产布局类型 第三 影响布局的因素分析 第四 设施布局
5
第一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8
第一不同运作方式的布局
(2) 分销和仓储区域
• 在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里,有时也需要将货品放置在货架 或行李架上,但是它不是为了顾客选择而进行的摆放,而 是为了将来使用而进行的存储 。
• 商品必须能够快速地进入和流出(高流通率),其目标就 是要实现物品放置到货架上的时间和将来查找的时间达到 最小化。流通速度最快的商品放在距离装载卸载地点最近 的地方,流通速度稍慢的商品放在离装载卸载地点稍远的 地方,依此类推。
29
第四设施布局
(4) 非运输因素
除了对运输成本的考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使某两个部门必须紧 挨在一起,或某个部门不能与某个部门紧挨在一起。
30
第四设施布局 3、设备和工作区域在部门中的排列
• 如果一个部门有多个工作站和多种设备,就要考虑另外一个层次的细 节问题。每个部门的布局与整体布局类似。
1、设施和布局
• 建筑和设备通常被称作“设施”(facility),正如“设施” 这个词所隐含的意思,它们应当促进或者使工作更加顺畅。 • 设施加上员工、员工的工作、工作方法和程序,就构成了 整个运作系统。 • 在制造企业中,选址通过影响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在 生产过程中一些物料的成本进而影响直接成本 。 • 企业必须确定工厂内部各个部门、工作组和个人工作站的 工作配置,这样才能使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才能使交流 和协调更为顺畅。这种在工厂内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的设 备位置的选择,通常被称为工厂的“布局”。
生产与运作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与运作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83c70fe87101f69e3195ca.png)
生产运作管理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错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错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错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错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对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对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错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对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对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错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对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
对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错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对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对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对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错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A)高效B)灵活C)准时D)清洁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A型企业B)V型企业C)T型企业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8章 沟通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8章 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2493301f581b6bd97f19ea95.png)
第十八章沟通一、教学要点1、解释沟通过程。
2、各种类型沟通的内涵及其优缺点。
3、非正式沟通的特点及其如何管理。
4、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5、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6、冲突产生的原因。
7、冲突处理的方法。
8、谈判及其如何谈判。
9、关键名词:沟通、发送者、接受者、噪音、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电子媒介沟通、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等沟通、单向沟通、双向沟通、沟通网络、冲突、谈判二、习题(一)填充题1.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_________或__________在两个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类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2.按照功能划分,沟通可以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按照方法,沟通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沟通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和扭曲信息传递的因素,通常将这些因素称为__________。
6.按照方向,沟通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照是否进行反馈,沟通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非正式沟通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的是职工的________和________,与企业正式的要求无关。
9.所谓沟通网络,是指组织中沟通渠道的_______和_________。
10.一种网络不同于另一种网络的基本特征在于: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
11. 选择哪一种网络取决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影响有效沟通的个人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bef6c70503d8ce2f00662383.png)
第二 生产运作分类
(2)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 • • 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MTS)和订货型生产(Make to Order,MTO)两种。 MTS是预测驱动的,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 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 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及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MTO是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 备货型生产的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 但库存水平高,并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订货型生产的产品标准 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但库存水平低,对顾客 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高。 为了兼顾顾客的个性化要求、订货提前期和生产过程的效率以及库存 水平,可以将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生产模式, 这种组合的关键是确定备货生产与订货生产的分离点,简称“备货订 货分离点”(Customer Order Decoupling Point,CODP)。在CODP 的上游是备货型生产;在CODP的下游是订货型生产。
第四第四能力与需求匹配能力与需求匹配191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日本制造业的影响2当前生产运作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1形势环境问题第五第五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202发展趋势大量定制生产第五第五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21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本章知识点本章知识点22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运作与单件小批生产运作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
1
第一部分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 生产运作与管理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课件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de720d0508763230121229.png)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1、网络计划方法的产生
网络计划方法是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起源于美国。 • 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管理 方法,即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 。 •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 艇时,应用了被称为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的计划方法 。 • 20世纪60年代初期,网络计划技术在美国得到了推广 。 • 1965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应用统筹法 。
11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解 • 项目分解就是将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各种活动(作
业,工序,任务)。在进行项目分解时,可采用 “任务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WBS类似于产品结构,它将整个项目分 解成任务包(Work Package),再将任务包分解成 主要成分,最后再分解成具体活动。WBS有助于 管理人员确定所要做的工作,便于管理人员编制 预算和作业计划。
10
第二 网络计划方法
2、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
网络计划方法是继20世纪初甘特(Henry L Gantt)发明甘特 图以来,在计划工具上的最大进步。甘特图法是传统的作 业计划方法。将甘特图与网络图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网 络图有以下优点: • 通过网络图,可使整个项目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一目了然。 • 可足够准确地估计项目的完成时间,并指明哪些活动一定 要按期完成。 • 使参加项目的各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他们各自工作及其在 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 便于跟踪项目进度,抓住关键环节。 • 可简化管理,使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可能出问题的活动 上。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da1b94af01dc281e53af091.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二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第四节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第一节生产运作战略概述第二节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第一节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 &D第二节R &D与产品开发组织第三节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第四章生产运作系统的布局第一节设施选址第二节设施布置第三节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第五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及其组成第二节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第三节流水线生产与自动线组织第四节成组技术第六章生产技术准备第一节生产技术准备的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工艺准备第三节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第七章劳动组织设计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工作研究第三节工作设计第四节工作测量第五节劳动定额第六节编制定员第八章生产计划第一节计划管理第二节备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三节订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九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生产作业计划概述第二节期量标准第三节生产作业的编制第四节生产作业排序第五节生产作业控制第十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第一节库存概述第二节库存问题基本模型第十一章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第一节MRP概述第二节MRPⅡ原理与逻辑第三节MRPⅡ的综合分析第四节MRPⅡ在我国应用第十二章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第一节企业生产物流概述第二节不同生产类型的物流管理第三节生产物资定额管理第四节现代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第十三章项目计划管理第一节项目管理第二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第三节网络图的组成第四节网络时间参数计算第五节网络计划的优化第十四章设备综合管理第一节设备综合管理概述第二节设备选择与评价第三节设备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第四节设备的检查与预防维修第五节设备更新与改造第十五章生产现场管理第一节现场与现场管理第二节搬运管理第三节定置管理第四节“5S”活动第五节生产现场诊断第十六章现代生产系统与先进生产方式第一节现代企业与环境第二节准时化生产第三节精益生产第四节并行工程第五节敏捷制造第六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七节大规模定制第一章导论“一个国家的人民要生活得好,就必须生产得好”,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生产活动就有生产管理。
罗宾斯《管理学》第18章
![罗宾斯《管理学》第18章](https://img.taocdn.com/s3/m/9c7a67d3b14e852458fb57aa.png)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8–8
图表 18–2 计划-控制链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8–9
控制过程
• 控制过程
1. 衡量实际绩效 2. 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 3. 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或 不足
财务 顾客 内部过程 人力/改革/资产增长
着重强调,所有这些领域对组织的成功都很重要,它 们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点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8–33
信息控制
• 信息控制目的
帮助管理者控制其他组织活动的工具
管理者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信息
ninth edition
STEPHEN P. ROBBINS
MARY COULTER
第18章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控制的基础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by Charlie Cook The University of West Alabama
• 官僚控制
强调组织的权威,依靠管理规章、制度、过程及政策 实现控制目的
• 小集团控制
员工的行为靠共同的价值观、规范、传统、仪式、信 念及其他组织文化方面的东西来调节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8–6
图标 18–1 三种控制系统的特征
用来确定具体绩效差距和潜在需要提高领域的工具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f52129ff00bed5b9f31d64.png)
行为科学理论实为人群关系理论,它的产生 源于有名的“霍桑实验”。
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病理学教授梅 奥(G.E.Mayo)率领哈佛研究小组到美国西 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 观察,通过调查与实验,发现职工的心理因 素和社会因素对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很大。梅 奥教授在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 一书,奠定了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
当时所创立的生产管理理论,其影 响力之大,直至21世纪今天的企业。
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泰勒及其追随者, 还要福特。
41
㈠ 泰勒和“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人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它的创建给 工厂管理带来了巨大变化,因此,泰勒常被 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0世纪30年代,在贝尔电话实验室 工作的三个同事H.F道奇、 H.G.罗米格和W.休哈特提出了 抽样和质量控制的统计程序。
1935年,L.H.C蒂皮特进行的研 究为统计抽样理论提供了基础工作。
50
五、现代管理阶段
现 代 管 理 阶 段 开 始 于 20 世 纪 70 年 代 。 这个阶段许多传统行业已发展到了顶峰, 一些新兴行业及新兴产品也有了爆炸性 地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都无法可比的。
3.查尔斯·巴贝奇进一步发展了亚 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39
二、科学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起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 年代,经历了大约半个世纪。
…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地 扩张。随之而来,管理问题矛盾显现, 引起了许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关 注。
40
他们认为,企业管理不能只凭经验, 一定要建立管理的理论,即用科学 的方法来解决企业中突出的管理问 题。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bb763cc22bcd127ff0c88.png)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答案(共2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生产运作管理习题答案第一章一、思考题1.运作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平衡需求和供应,获得更好的效益更高的效率,更快的响应和更高的质量),对生产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应用了管理科学和运作研究中的诸多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比如:产品服务设计、设施选址于布局、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作业计划、业务流程重组等。
2.工业工程是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运作管理是对整个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过程,其目的不单纯是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但工业工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在运作管理中有很多应用,比如:5S现场管理,工作分析与动作研究,精益生产管理方式。
3.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并回答工作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决策行为,互动关系;运作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平衡需求和供应,获得更好的效益更高的效率,更快的响应和更高的质量),对生产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前两者主要是管理的基础理论,而运作管理是各种理论方法在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应用。
二、案例分析题1.顾客最可能以自己修剪草坪的质量来判断草坪修理服务的质量。
2. (1)顾客修剪草坪的需求需要预测;(2)她必须做的一个库存决策是准备多少工具,多少肥料以应对修剪草坪的需求;(3)她必须安排好自己以及2个临时工的修剪任务,如果有紧急需求或者临时工不能来,就会破坏进度安排并导致海泽尔重新安排进度;(4)对海泽尔的经营来说,质量保证非常重要,如果质量太差,顾客随时选择自己修剪而不是请海泽尔;时间和价格不合理,顾客也可以随时请专业草坪修理服务公司承揽他们的草坪。
(5)海泽尔必须进行工具维修工作,以保证修剪工作能顺利开展。
第十八章 物流市场
![第十八章 物流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bfc31a6bbcd126fff7050b90.png)
第十八章物流市场要求:理解物流市场概念,掌握物流市场容量的计算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了解一般市场结构及其特征,掌握物流市场结构,了解物流市场的运行情况。
主要内容:物流市场概念,物流市场容量的计算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一般市场结构及其特征,物流市场结构,物流市场的运行情况。
本知识点目录一、物流市场容量二、物流市场结构分析三、物流市场运行第一节物流市场容量下一节>一、物流市场(一)物流市场的含义简单地说,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这只是原始的市场含义。
社会分工使市场内涵扩大,市场不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场所,也是许多因素加以配合的交换关系。
如仓储、运输、银行、保险、证券等因素,而每一种因素又有各自的市场,如仓储市场、运输市场、资本市场等。
经济学将市场概括为一定时空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在市场营销学来看,市场是由那些具有特定的需求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求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所构成的,买主构成市场,卖主构成行业,二者相互作用。
行业与市场的关系见图18-1:图18-1 市场与行业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物流一般是指商品的空间位移和时间转换,以解决商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地点差异和时间差异,具体地说,物流就是将物品方便、快捷、安全、经济地送达用户的作业过程和经济活动。
这些物流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为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因而具有使用价值,同时物流本身又具有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因此,物流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是符合商品经济规律的。
物流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更加专业化的结果,物流市场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以致发展到市场经济的产物,这是因为物流业所包含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主要环节存在的历史悠久,但始终是相对独立的。
到了市场经济阶段,市场高度发展,商品流通速度大大加快,相应地要求加快货物流通的速度,使关系松散的各个实物流通环节出现了一体化趋势,从而统一为物流。
可见,物流是诞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与市场具有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物流市场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演进而形成的服务市场。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fe1bc952a6c30c2259019e5f.png)
第四 精细生产
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LP)是美国麻省
理 工 学 院 国 际 汽 车 项 目 组 的 研 究 者 John
Krafoik给日本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的赞誉
的名称。之所以用精细生产这个词,是因
为与大量生产相比,精细生产只需要一半
的人员、一半的生产场地、一半的投资、
一半工程设计时间、一半新产品开发时间
21
第三 实现准时生产的条件
(2)减少调整准备时间的办法 1)尽可能在机器运行时进行调整准备 2)尽可能消除停机时的调整时间 3)进行人员培训 4)对设备和工艺装备进行改造 3、建立JIT制造单元
为了推行JIT,需要对车间进行重新布置与整理,实行定置 管理。 对车间进行重新布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JIT制造单元。 JIT制造单元是按产品对象布置的。一个制造单元配备有 各种不同的机床,可以完成一组相似零件的加工。
26
本章知识点
• JIT的背景和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 • 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管理做法和控制系统 • 推进式系统和牵引式系统 • 实现准时准时生产的条件 • 精细生产
27
思考与训练
• 看板管理就是JIT生产方式吗? • 简述JIT的出发点,通过例子来说明其与传统生产方式的
区别。 • 通过例子来叙述看板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 你能从精细生产方式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 联系我国企业的改革实践,谈谈推行精细生产方式的重要
(3)需要多少看板 • 式中:Nm——传送看板数量; • Np——生产看板数量; • D——对某零件的日需要量; • b——标准容器中放置某种零件的数量; • Tw——零件的等待时间(日),即传送看板的循环时间 • Tp——所需的加工时问(日),即生产看板的循环时间 • Aw——等待时间的容差; • Ap——加工时间的容差。 • 其中Aw和Ap应该尽可能接近于零。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0823585022aaea988f0f39.png)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基本概念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高满意服务。
(通过构造一个高效率、适应能力强的生产运作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2、生产运作基本内容:对生产系统设计的管理、对生产系统运作过程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
3、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基本概念,可不背)(1)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产品的生存。
连续性生产又称作流程式生产,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和肥料等)、炼油、冶金、食品和造纸等。
(2)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4、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1)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2)订货型生产是指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
5、大量大批生产给企业带来的好处:(1)从设计到产出的整个生产周期短,因此加快资金周转;(2)大量大批生产一般是备货型生产,生产周期短使得用户的订货提前期短,从而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3)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4)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5)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6、单件小批生产的缺点:(1)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单提前期长;(2)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3)成本高;(4)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7、流程的分类P20 图1-7 V形、A形和T形企业按照物流的特征,制造企业可以分成V形、A形和T形三种或它们的混合型。
V形:水库式,由一种原材料经过基本相同的加工过程转换成种类繁多的最终产品。
如钢材的轧制,原油提炼。
A形:由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转换成少数几种产品。
飞机、汽车制造。
T形:最终产品是由相似零部件以不同方式组装成不同的产品,加工零部件大体是平行进行的,装配时不同的产品会用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零部件,如家用电器的生产。
第十八章 组织文化1
![第十八章 组织文化1](https://img.taocdn.com/s3/m/a292d3125f0e7cd18425368d.png)
第十八章组织文化【开篇案例】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萌发了创建一个这样的公司的发现,才有了今天的谷歌。
Google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
8200万用户每个月可以链接到80多亿个网页。
Google50%多的业务量发生在外国。
(“googol”一词,指的是10的100次幂(方),写出的形式为数字1后跟100个零,可用来代表在互联网上可以获得的海量的资源。
当时安德森正坐在电脑前面,就在互联网域名注册数据库里面搜索了一下,看看这个新想出来的名字是有没有被注册和使用。
安德森犯了一个拼写错误,他在搜索中把这个词打成了“google .com”,他发现这个域名可以使用。
)谷歌虽然成长迅速,但Google仍然保持着一个小公司的感觉,在位于美国加州芒廷维尤的Googleplex总部,Google人在Google的“查理之家”餐厅就餐。
从琐碎的事情到技术上的问题,他们无所不谈。
无论是关于电脑游戏、加密还是广告发布软件,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是我来谷歌之前参与开发的一个产品。
”Google的文化是不拘礼节。
Google人的工作场所密集度很高,三四个人共用一个地方,里面还有沙发和狗。
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层级,员工带着各式各样的帽子。
创造了Google假日标语的国际网管用了一周的时间把整个网站翻译成韩文。
首席运营工程师则是一名获得了执照的神经科外科医生。
Google的雇用政策强调能力胜过经验。
结果是,它的员工就可以反映出全球性用户群状况。
Google的办公部门遍布世界,其工程中心在当地招贤纳士,从瑞士的苏黎世到印度的班加罗尔都是如此。
Google的员工讲多种语言,包括土耳其语、泰卢固语等。
不工作的时候,从越野自行车到品酒,从飞行到飞盘,都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列扎·贝佛鲁兹是Google 的一名软件工程师。
他说Google的工作环境酷的令人惊奇。
并使人充满热情;它极其钟情于出色的技术,这使得我们可以为全球用户开发最好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是预定值 • 加工批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 • 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 • 安排作业计划应同时兼顾所有约束,提前期是作业计划的结果,而不
整理ppt
13
第二 约束理论
• 1、TOC的管理原则
• 核心问题从来不是表面化的。它们主要通过一系列的UDEs来显示, 这些UDEs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网络。
• 排除单个的UDE,提供了一个虚假的安全感觉,而忽视了潜在的核心 问题。这样的方案极可能是短命的,而针对核心问题的方案会同时排 除所有的UDEs。
整理ppt
6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1、 OPT的目标
(3)三个作业指标T、I、OE与NP、ROI、CF的关系:
企业目标
现在和将来都能赚钱
财务指标
净利润
投资回报率
现金流量
作业指标
产销率
库存
运行费
制造周期
整理ppt
7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2、OPT的基本思想和9条原则
(1)OPT的基本思想
原材料
A
B
15件/周 20件/周 25件/ 周
整理ppt
5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1、 OPT的目标
(2)按照OPT的观点,在生产系统中,作业指标也有三个: • 产销率(Throughput,T)。或称有效产出。按OPT的规定,它不是
一般的通过率或产出率,而是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的量, 即通过销售活动获取金钱的速率。生产出来但未销售出去的产品只 是库存。产销率是整个企业系统所追求的,它是衡量系统产出最重 要的指标。 • 库存(Inventory,I)。库存是一切暂时不用的资源。它不仅包括为满 足未来需要而准备的原材料,加工过程的在制品和一时不用的零部 件,未销售的成品,而且还包括扣除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库存占用 了资金并产生机会成本及一系列维持库存所需的费用。 • 运行费(Operating Expenses,OE)。运行费是生产系统将库存转 化为有效产出过程中的一切花费,包括所有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
整理ppt
1
第五部分 第十八章
资源管理 约束管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训练
整理ppt
2
学习目标
• 知识点
1.学生应该掌握OPT的目标、基本思想,理解如何通过DBR系统平衡生 产系统的物流。
2.能够了解TOC的管理原则,熟悉OPT的聚焦的五步骤,掌握OPT的思 维流程,正确运用思维流程分析工具及物流分析法
整理ppt
12
第二 约束理论
1、TOC的管理原则
• 在解决问题和管理变化中,系统思维比分析思维更重要。 • 随着系统环境的变化,一个最佳的系统方案会逐渐失效,因而需要持
续改进来更新和维护方案的有效性。 • 系统的局部最优并不等于整体最优。也就是说,系统的每一部分处于
最优状态,但系统作为整体并不是最优的;如果系统整体是最优的, 系统至少有一个部分不是最优的。 • 系统像一根链。每个系统都有一个最弱的环节,它就是约束,最终限 制整个系统的成功。 • 加强链的每一个环节来改善整条链的强度,不如加强它最弱的环节。 • 要想知道变什么,必须要对系统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如系统的现实状 况,它的目标和规模,以及两者之间差别的趋势。 • 一个系统中的不良效果(Undesirable Ef{ects,UDEs)主要由少数几个 核心问题造成。
3.能够掌握TOC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包括安全时间的设置,项目、供 给、和资源缓冲的设置及应用范围,并能综合运用关键链优化资源利 用。
• 技能点
1.根据DBR系统,制定合适的生产节拍; 2.根据TOC的五步骤,找到组织的关键约束,提高管理绩效;
整理ppt
3
主要内容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第二 约束理论 第三 TOC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应是预定值 • 加工批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
整理ppt
10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3、DBR系统
(1)DBR系统实施计划与控制
装配 装配
装配 装配
装配 装配
装配
:加工工序
:原材料
:时整间缓理冲ppt :关键工序
:绳索
11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3、DBR系统
(2)“鼓”、“缓冲器”和“绳子” 1)“鼓”是一个企业运行OPT的开端 2)“缓冲器”分为“时间缓冲”和“库存缓冲” 3)如果说“鼓”的目标是使产销率最大,那么,“绳子”的作用则是 使库存最小。
• 隐藏的冲突使核心问题长期存在。针对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挑战 隐藏在冲突中的假定,至少使其中的一个假定失效。
• 系统的约束可能是有形的或者是无形的。有形的如设备能力不足、原 材料短缺、资金缺乏等。无形的如落后的管理思想、不合理的规章制 度等。有形的约束相对容易识别,排除也较简单。而无形的约束的识 别和排除是困难的,但它们比排除一个有形约束会导致对系统更大的 改进。
整理ppt
4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1、 OPT的目标
(1)衡量一个企业能否赚钱,通常采用以下三个财务指标: • 净利润(Net Profit,NP)。即一个企业赚多少钱的绝对量。净利润越高
的企业,其效益越好。 • 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D。表示一定时期的收益与投
资的比。当两个企业投资大小不同时,单靠净利润是无法比较它们效 益的好坏的,只有通过ROI才能衡量。例如,两个企业的年净利润均 为50万元,其中一个投资100万元,而另一个投资200万元,显然前 者的效益要好。 • 现金流量(Cash Flow,CF)。表示短期内收入和支出的钱。没有一定 的现金流量,企业就无法维持运行。
市场
整理ppt
8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 在生产系统中,瓶颈与非瓶颈之间存在着四种基本的关系,如图18— 3所示。它们分别是:
瓶颈 瓶颈
非瓶颈 (a)
非瓶颈
非瓶颈 瓶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瓶颈 (b)
非瓶颈
装配中心 (c)
市场 (d)
整理ppt
9
第一 最优生产技术
2、OPT的基本思想和9条原则
(2)OPT的9条原则 • 平衡物流,而不平衡能力 • 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是由它们自己的潜力决定的,而是由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