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的构造资料
简述润滑系的组成

简述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系统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械效率。
润滑系统通常由以下部件组成:
1. 机油泵: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机油从油底壳中吸出,并提高机油压力,使机油能够顺利地输送到发动机各部位。
机油泵通常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形式。
2. 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用于过滤机油中的杂质和颗粒,保持机油的清洁度。
机油滤清器通常是一个过滤器,可以过滤掉机油中的颗粒较大的杂质,使机油更加纯净。
3. 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用于冷却机油,防止机油过热。
在发动机高负荷工作时,机油温度会升高,如果没有机油冷却器,机油容易变质,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
机油冷却器通常是一个小型散热器,可以将机油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4. 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表用于指示发动机运转时润滑系主油道的润滑油压力。
这个压力表可以监测机油泵的工作情况,以及润滑系管道是否畅通。
5. 机油传感器:机油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内部的机油品质和油位。
它能够监测机油的油位和品质,当机油不足或变质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或指示。
6. 机油管道:机油管道用于连接润滑系统的各个部件,使其能够顺利地输送机油。
机油管道通常由钢管或橡胶管制成,以确保机油能够顺畅地流动。
这些部件共同组成了汽车的润滑系统,通过不断地循环工作,为发动机提供清洁、充足的润滑油,从而保护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简述润滑系的组成

简述润滑系的组成润滑系是由润滑剂、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
润滑剂是润滑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护摩擦副的表面免受磨损和腐蚀。
基础油是润滑剂的载体,它能够提供润滑剂所需的黏度和润滑性能。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剂的性能而加入的,它们可以提高润滑剂的抗氧化、抗腐蚀、抗泡性能等。
润滑剂是润滑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以分为固体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两种。
固体润滑剂主要包括石墨、二硫化钼等,它们能够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和磨损。
液体润滑剂主要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润滑油是指黏度较低的润滑剂,润滑脂是指黏度较高的润滑剂。
润滑油通常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润滑脂通常用于润滑剂无法直接涂抹的部位。
基础油是润滑剂的载体,它是润滑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基础油的选择要根据润滑剂的使用条件和要求来确定,常用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合成油和植物油等。
矿物油是指从地下矿藏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油,它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稳定性,但在高温、高压和恶劣环境下容易氧化和分解。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物理处理得到的油,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高温、高压和恶劣环境下的润滑。
植物油是指从种子或果实中提取的油,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适用于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领域。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剂的性能而加入的,它们可以提高润滑剂的抗氧化、抗腐蚀、抗泡性能等。
常见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极压剂、抗泡剂、抗腐蚀剂等。
抗氧化剂可以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抗磨剂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极压剂可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保护金属表面免受磨损,抗泡剂可以防止润滑剂产生气泡,抗腐蚀剂可以防止润滑剂和金属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润滑系的组成是相互配合的,润滑剂、基础油和添加剂共同发挥作用,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润滑剂起到润滑和减少摩擦磨损的作用,基础油提供了润滑剂所需的黏度和润滑性能,添加剂改善了润滑剂的性能。
每种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润滑系,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道
机油滤清器
调 压 阀
机油泵
第四 道凸 轮轴 承衬 套
摇 臂
活塞冷 却 喷 连杆轴 钩 承
活塞
齿轮系
气 门
挺 柱
连杆衬套
油
底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壳
润 滑 系 的 线 路 图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桑 塔 纳 20 00 油 路
1、旁通阀; 2、机油泵; 3、集油器; 4、油底壳; 5、放油螺栓; 6、安全阀; 7、滤清器; 8、主油道; 9主轴承分油 道;10、曲 轴;11、中 间轴;12、 压力开关; 13、凸轮轴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润 滑 系 图 解 1
机 油 冷 却 器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润 滑 系 动 画
点击观看动画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润滑系的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利用机 油泵,将具有一定 压力的润滑油送往 摩擦表面。 飞溅润滑:利用运 动零件飞溅起来的 油滴或油雾来润滑 摩擦表面。 定期润滑:有些零 件则只需定期加注 润滑脂(黄油)进 行润滑 。例如水泵 及发电机轴承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飞溅润滑(视频)
点击观看视频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压 力 润 滑 图
点击观看动画
点击观看视频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润滑油的特性
发动机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习惯上称为机油。 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的润滑油分别为汽 油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 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高 则粘度小,温度低则粘度大,因此,要 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牌号的润滑油
润滑系统的构造
第五章 (1)润滑系的构造
润滑系统
第六章 润滑系

一侧的空腔,由于转子
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
大,产生真空度,机油
被吸人空腔内。转子继
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
油道一侧,这时转子进
入啮合,油腔容积逐渐
减小,机油压力升高并
从齿间挤出,增压后的 机油从出油道送出。
转子泵工作原理
㈡机油粗滤器
用以滤去机油中粒度较大(直径为0.05~0.1㎜以上) 的杂质。串联于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故又叫全流式滤清 器)。根据滤芯的不同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型式。柴油 机常用纸质式粗滤器。
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较高,泵油 量较大,且供油均匀,噪声小。当机油泵安装在曲轴 箱外且位置较高时,用此种机油泵较为合适。
转子式机油泵
㈢工作情况
1.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 在机油泵壳体内装有一对主、从动齿轮。两
齿轮与机油泵壳体内壁间的间隙很小。
柴油机工作时,齿轮旋转,进油腔因轮齿脱离啮合 使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度,润滑油便从进油口被吸人 并充满进油腔。随着齿轮旋转,将齿间所存的润滑油带 到出油腔。由于出油腔轮齿进入啮合状态,轮齿间容积 减小,油压升高,润滑油便经 出油口送进油道。
㈠机油集滤器
WD615.67型柴油机集滤器
浮子式集滤器
2.转子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油泵工作时,内转子带动外转子向同一方向转动(如
图中箭头所示)。内转子有4个凸齿,外转子有5个凹齿,
可以看作是一对只相差一个齿的内啮合齿轮传动,其转速
比为5:4。故转子泵又称为星形内啮合转子泵。无论转子
转到任何角度,内外转子各齿形之间总有接触点,进油道
3. WD615型柴油机油滤清器
采用两只旋装式纸质滤清器,呈水平对置、并联, 这种滤清器不能清洗,只能定期更换,如图所示。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构造一、引言发动机润滑系统是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供冷却和密封、清洗和防腐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构造。
二、机油泵⒈机油泵的作用:机油泵负责将机油从油底壳中抽取并压送到发动机各个润滑点的零部件。
⒉机油泵的构造:机油泵主要由泵体、齿轮、轴承和密封等部件组成,其中齿轮是主要工作元件。
三、机油滤清器⒈机油滤清器的作用:机油滤清器用于过滤机油中的杂质和颗粒,保持机油的清洁度。
⒉机油滤清器的构造:机油滤清器由外壳、滤芯和阀体组成,外壳用于固定滤芯,阀体用于调整机油的流量和压力。
四、油底壳和油道系统⒈油底壳的作用:油底壳是机油的储存和分配中心,通过油道系统将机油传送到发动机各个润滑点。
⒉油道系统的构造:油道系统由油底壳、油泵、机油滤清器和各个润滑点之间的管道和通道构成。
五、润滑点⒈曲轴主轴承:曲轴主轴承负责支撑和回转曲轴,其润滑方式通常是通过油膜润滑。
⒉连杆轴承:连杆轴承负责连接曲轴和活塞,其润滑方式通常是通过喷油润滑。
⒊摇臂轴承:摇臂轴承负责驱动进气和排气门的开关,其润滑方式通常是通过喷油润滑。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⒈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图纸。
⒉机油泵的产品手册。
⒊机油滤清器的安装说明书。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润滑系统:指发动机内部的润滑装置,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的部件,如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等。
⒉泵体:机油泵的外壳,用于安装和固定齿轮、轴承等部件。
八、结束语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构造对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减少零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文详细介绍了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油底壳和润滑点等构造,以及涉及的附件和法律名词的解释。
希望本文对您在研究和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构造方面有所帮助。
润滑系统的组成

3.机油细滤器
机油细滤器主要滤去机 油中的细小杂质(直径在 0.001~0.005 mm),其特 点是流量小,阻力大,机油 流量仅占机油泵流量的 10%~15%,故多数细滤器安 装方法为分流式,即与主油 道并联。细滤器有过滤式和 离心式两种,过滤式机油细 滤器存在着滤清能力与通过 能力的矛盾。为此多数发动 机采用离心式细滤器。
汽车构造
润滑系统的组成
润滑系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底 壳、限压阀及旁通阀、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尺等组成。
1.1 机油泵
机油泵的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机油压缩并输送到 各摩擦表面。
1.齿轮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有外齿轮式和内齿轮式两种。
1)外齿轮式机油泵
1—机油泵体;2—从动齿轮; 3—滤网;4—泵盖;5—限压阀; 6—主动齿轮;7—驱动轴
外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图
2)内齿轮式机油泵
当主动外齿轮带动从动 内齿轮旋转时,在齿轮脱 离啮合的一端,进油腔容 积逐渐增大,产生吸力, 把机油从油底壳经集滤器 吸入油泵。在齿轮进入啮 合的一端,出油腔容积不 断减小,油压升高,将机 油压出油泵。
1 3内齿轮
机油泵主动齿轮由凸 轮轴驱动旋转,从动齿轮 依图示方向转动,进油腔 容积因齿轮向脱离啮合方 向旋转而增大,腔内产生 一定真空,机油便从进油 口进入进油腔。齿轮旋转 时,将机油带到出油腔, 而出油腔的容积因齿轮进 入啮合而减小,油压随即 升高,机油便从出油腔被 压送到发动机油道。
1—进油腔;2—主动齿轮;3—出油腔; 4—卸压槽;5—从动齿轮;6—机油泵体
1.2 机油滤清器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金属磨屑、灰尘、水及积 炭等进入润滑系统,以及燃烧气体和空气对润滑油的氧化 作用,致使润滑油变脏,这将加速运动零件的磨损及油道 堵塞,造成供油不足而加速机件的磨损和损伤。为了减少 或清除杂质,保持机油的清洁,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在 发动机润滑系中均装有滤清器。
第九章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解放 CA6102 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示意图 1-汽缸盖后罩盖;2-挡油板;3-曲轴箱通风出气 口滤清器;4-化油器;5-通风管路6-曲轴箱通风 单向阀(PCV阀);7-进气歧管;8-曲轴箱
曲轴箱通风单向阀 1-阀体;2-阀座;3-阀
第二节 润滑系主要机件 构造与工作原理
一、机 油 泵
机油泵的结构型式通常有:
(2)滴点:指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加热熔化,开始滴 下第一滴时的温度。
(3)耐水性:指润滑脂与接触时保持其他性能稳定的 程度。
常用的润滑脂有:
钠基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 钙钠基润滑脂 锂基润滑脂 石墨润滑脂 石墨(固体润滑剂) 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等。
三、润滑系的润滑方式 与滤清方式
1、润滑系的润滑方式
1.自然通风,即把曲轴箱内抽出的气体直接排入 大气中去。
2.强制通风,即把曲轴箱内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 机的进气管内。
现代汽车发动机曲轴箱一般都是采用强制通 风。这样可以回收使用窜入曲轴箱内的混合 气、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减少排放污染。
曲轴箱通风实例:
1.奥迪100型轿车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 2.北京BJ492QA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 3.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 4.解放CA6102型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
BJ492Q型汽油机的 润滑系
1-机油泵传动轴; 2-机油泵;3-油底 壳;4-浮式集滤器; 5-放油塞;6-出油 管;7-连杆轴颈油 道;8-喷油孔;9-
复合式滤清器; 10-旁通阀;11-安 全阀;12-主油道; 13-摇臂;14-摇臂 轴支座;15-气门 摇臂推杆;16-气 门援臂挺柱
6135Q型汽油机 润滑系示意图
1-油底壳;2-机油 集滤器;3-机 油温度表;4加油口;5-机 油泵;6-机油 细滤器;7-限 压阀;8-旁通 阀;9-机油粗 滤器;10-空气 压缩机;11-齿 轮泵;12-喷嘴; 13-气门摇臂; 14-气缸盖; 15-气门挺柱; 16-油压表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一、机油泵1、作用:是将一定压力和数量的润滑油供到润滑表面。
2、齿轮式机油泵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1)构造齿轮式机油泵由泵壳、主动轴、从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油泵盖等组成。
•泵壳:进油口与集滤器通、出油口与粗滤器通•主动和被动轴•主动和被动齿轮•主动轴下端用半圆键装主动齿轮,上端一凹槽安装机油泵传动轴,•从动轴压装壳内,松套从动齿轮。
•泵盖•出油口与细滤器相通,装有限压阀。
•衬垫:防止漏油,调整端隙,以免降低油压。
(2)工作原理1)吸油:机油泵进油腔齿轮的轮齿脱开啮合,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机油便经进油口被吸入进油腔。
2)压油:机油泵齿轮的轮齿将机油带入到出油腔,出油腔齿轮的轮齿进入啮合,其容积减小,油压增大,机油便经出油口被压送到发动机油道中。
特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应用:捷达、桑塔纳、奥迪、切诺基等轿车3、转子式机油泵1、构造(转子式):泵体、外转子、内转子2、工作原理•内转子旋转带动外转子旋转•进油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吸油•出油腔容积减小,压力增大——泵油转子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高,泵油量大,且供油均匀,对安装位置无特殊要求,可布置在曲轴箱外或吸油位置较高的地方。
应用:夏利轿车、红旗轿车(机油泵的出油量与它的尺寸、转速及润滑系的阻力有关,出油量是用油量的几倍以上,限压阀溢油。
当发动机磨损增大,回油量减少,当回油停止时,发动机就接近大修了。
出油压力的大小,随发动机转速、机油粘度、润滑油路中的阻力及配合间隙的变化而改变,出油压力和出油量成反比。
)4、限压阀1、作用:限制机油压力过低或过高,并稳定一定范围内。
2、构造:柱塞(钢球)弹簧和螺塞3、安装位置:492Q—主油道前端CA6102Q、EQ6100Q在泵盖上二、机油滤清器作用: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前,滤去机油中的金属屑和大气中的尘埃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炭粒。
润滑系的构造资料

5.摩擦、磨损的预防
配合件材料的互异性
配合件的精度:尺寸、形状、位置、表面质量
润滑
(二)润滑系功用
(1)减磨作用形成液体摩擦,降低摩擦、磨损,降低摩擦功率损失。
(2)冷却作用带走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使零件温度不致过高。
(3)清洗作用带走磨损下来的金属磨屑和其他杂质。
(1)网式集滤器安装于机油泵进油管上(图8-1、图8-2、图8-3、图8-5)。
大多数采用固定式滤网式结构,位于油面下面吸油,可防止吸入泡沫。
(2)浮式机油集滤器
结构特点:集滤器可在机油面浮动(取上层机油),滤网堵塞可自行解救
2.机油粗滤器图8-7、图8-8,属于全流式滤清器
装于缸体外、串于机油泵出油与主油道之间,可滤掉粒度较大(Φ0.05mm~0.1mm)的杂质。
15
15
2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小结
作业
便更换,采用细、粗滤芯串联的复合式滤清器,结构如图8-10。
本计介绍了机油滤清器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应重点理解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掌握使用维护要点
简要机油滤清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维护装配要点
教师总结
明确本节知识点
10
板书设计
机油滤清器
集滤器、机油粗滤器、离心式细滤器、复合式滤清器
包括油浴润滑:高位凸轮轴、喷油泵凸轮轴
油雾润滑:190A配气摇臂等
非压力式润滑的特点结构简单、功耗小
工作性能不如压力式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练习
集中注意力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构造一、引言本文详细介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构造。
发动机润滑系统是车辆发动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为发动机提供充足的润滑力,减少摩擦和磨损,并降低发动机内部零件的温度。
一个良好的润滑系统能够有效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二、润滑系统概述润滑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1 发动机油泵:负责将润滑油从油底壳抽取上来,并提供足够的压力将润滑油送至发动机各个部位。
1.2 润滑油滤清器: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度,防止颗粒物进入发动机内部。
1.3 润滑油冷却器:通过冷却润滑油降低其温度,以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行温度。
1.4 润滑油管路:将润滑油从油泵输送至发动机的各个部位,确保润滑油能够覆盖到所有需要润滑的零件表面。
1.5 润滑油底壳:包含润滑油的容器,将润滑油储存在其中,并通过油泵将其送至发动机内部。
三、发动机油泵3.1 结构:发动机油泵通常由泵体、泵轮、泵壳和泵轴等组成。
泵轮由发动机曲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产生压力将润滑油送至发动机各个部位。
3.2 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转动带动泵轮旋转,泵轮在泵体内形成负压,将润滑油抽上来,并通过泵壳的出口通道将其送至发动机各个润滑部位。
四、润滑油滤清器4.1 结构:润滑油滤清器通常由滤芯和滤壳组成。
滤芯由纤维材料制成,能够有效过滤掉润滑油中的颗粒物。
4.2 工作原理:当润滑油被抽入滤清器内部时,通过滤芯的过滤作用,颗粒物会被滤除,只有干净的润滑油可以进入发动机进行循环使用。
五、润滑油冷却器5.1 结构:润滑油冷却器通常由一组金属管道和散热鳍片组成。
润滑油通过金属管道流动,散热鳍片会散发热量,使润滑油的温度降低。
5.2 工作原理:润滑油从发动机流入润滑油冷却器,通过冷却器内的金属管道,热量会被散热鳍片带走,最终降低润滑油的温度,然后再回流至发动机进行循环使用。
六、润滑油管路6.1 构造:润滑油管路通常是由多根金属管道以及相关连接件组成的。
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系是指由润滑油、润滑脂、润滑膏、润滑蜡等组成的润滑材料,以及润滑系统中的润滑装置、润滑管路、润滑泵等组成的润滑设备。
润滑油是润滑系中最常用的润滑材料之一,它可以分为矿物油、合成油和生物油三种类型。
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稳定性;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生物油则是由植物或动物油脂加工而成的,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保性。
润滑脂是一种半固态润滑材料,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抗水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重载等恶劣工况下的润滑。
润滑膏是一种含有高浓度固体润滑剂的润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和耐高温性能。
它适用于高速、高温、高压和重载等恶劣工况下的润滑。
润滑蜡是一种固态润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它适用于低速、低温和轻载等工况下的润滑。
润滑系统中的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油泵、润滑脂泵、润滑器、油水分离器等,它们的作用是将润滑材料输送到润滑部位,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润滑系统中的润滑管路包括输油管、回油管、分配管、喷油管等,它们的作用是将润滑材料输送到润滑部位,并将使用过的润滑材料回收,保证润滑系统的清洁和稳定性。
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泵包括液压泵、气动泵、手动泵等,它们的作用是提供润滑材料的动力,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发动机润滑系构造的详细信息。
发动机润滑系统是汽车发动机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确保发动机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减少,延长发动机寿命,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本文将深入探讨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其工作原理。
2.发动机润滑系统概述发动机润滑系统是负责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提供润滑油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件的系统。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________2.1.发动机油泵发动机油泵负责将润滑油从油底壳抽吸起来,并通过油管输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件。
油泵通常由一个离心式泵体和一个齿轮箱组成,通过曲轴带来的旋转力将润滑油抽出。
润滑油经过泵体的压力变化和泵座控制,确保油流量和压力的稳定。
2.2.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是用来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污垢的设备。
它通常位于润滑系统的进油口附近,阻截细小的杂质并保持油路清洁。
机油滤清器的主要类型有机械式和纸质滤芯式,其设计原理和滤清效果各有特点。
2.3.油冷却器油冷却器用于降低润滑油的温度,避免过热导致润滑性能下降。
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油冷却器散发到外界,从而保持润滑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油冷却器一般由散热器和油管组成,通过冷却介质(如水或空气)与润滑油进行热交换。
2.4.润滑油润滑油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起到润滑、冷却、密封和减震等多种作用。
润滑油的选择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和工作环境来确定,常见的润滑油类型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和半合成油等。
3.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________3.1.润滑油的供给发动机工作时,油泵通过曲轴带来的旋转力将润滑油抽出,经过油管输送至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件。
润滑油通过各个油道和油孔进入发动机的曲轴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和气缸套等部件,形成润滑油膜,减少摩擦损耗。
3.2.润滑油的回收经过润滑作用后的润滑油被各个部件回收,然后重新流回油底壳,形成循环供给。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润滑油、油泵、滤清器、油道和润滑油冷却装置等组成。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1. 润滑油:润滑油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主要通过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减少发动机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润滑油在发动机运转时,形成一层润滑膜,阻止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减少磨损和热量的产生,并保持发动机各零件的清洁。
2. 油泵:油泵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润滑油从油底壳吸入,通过油道送至发动机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
油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子的旋转,产生负压将润滑油吸入,然后通过正压将润滑油送至需要润滑的部位。
3. 滤清器:滤清器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过滤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颗粒,保持润滑油的清洁。
滤清器通常采用纸质滤芯或金属网过滤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发动机,减少摩擦和磨损。
4. 油道:油道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管道网络,它将油泵送来的润滑油分配到发动机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
油道的设计要合理,保证润滑油能够顺畅地流动到各个部位,并及时回油到油底壳。
5. 润滑油冷却装置:润滑油冷却装置主要用于降低润滑油的温度,防止润滑油过热造成发动机故障。
常见的润滑油冷却装置包括水冷式和空冷式两种。
水冷式润滑油冷却装置通过循环水冷却润滑油,而空冷式润滑油冷却装置则通过空气对润滑油进行散热。
除了上述主要组成部分外,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油底壳、连杆轴瓦、曲轴轴瓦等。
油底壳是润滑系统的容器,存放润滑油并提供润滑油的回流通道。
连杆轴瓦和曲轴轴瓦则是发动机内部的关键部件,它们通过润滑油的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同时承受来自活塞和连杆的压力和冲击。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润滑油、油泵、滤清器、油道和润滑油冷却装置等组成部分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起到润滑、冷却和保护发动机的作用,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简述润滑系的组成

简述润滑系的组成润滑系是指由润滑剂、润滑油和润滑脂等组成的一种润滑体系,它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起到润滑减摩、降低摩擦和磨损、防止腐蚀和封闭等作用。
润滑系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润滑剂:润滑剂是润滑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分为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两类。
液体润滑剂主要是各种润滑油,如矿物油、合成油、润滑脂等。
润滑油的选择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确定,如温度、压力、转速、负荷等。
固体润滑剂主要有固体润滑材料、固体润滑膜等,如石墨、二硫化钼等。
润滑剂的选择要根据摩擦副材料的性质和工作条件来确定,以达到最佳的润滑效果。
2. 润滑油:润滑油是润滑系中最常用的润滑剂,它是由矿物油或合成油加入各种添加剂混合而成。
润滑油的主要功能是润滑和冷却摩擦副的工作接触面,降低摩擦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的选择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确定,如温度范围、负荷、转速、密封性能等。
润滑油可以根据粘度、温度范围、使用寿命等多个因素进行分类。
3. 润滑脂:润滑脂是一种以基础油为基础,加入稠化剂和添加剂制成的半固体润滑剂。
润滑脂的主要功能是在机械设备的工作部位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护零部件免受腐蚀和封闭。
润滑脂的选择要考虑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如温度范围、负荷、转速、密封性能等。
润滑脂可以根据基础油的类型、稠化剂的种类、添加剂的成分等进行分类。
4. 润滑涂层:润滑涂层是润滑系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在机械设备的工作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来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润滑涂层可以是无机涂层,如镀层、氮化层等;也可以是有机涂层,如涂层、涂覆等。
润滑涂层的选择要根据工作条件和要求来确定,如温度、负荷、转速等。
5.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是润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润滑油路、润滑脂路、润滑膜路等。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将润滑剂输送到机械设备的工作部位,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系的概述及主要部件

润滑系概述一、润滑系的作用:1、润滑作用:将机油不断地供给各零件的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2、清洗作用:清除摩擦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
3、冷却作用:气缸壁上形成的油膜可冷却摩擦表面。
4、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气缸壁上形成的油膜形成油膜可以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气和漏油。
5、防锈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防止零件生锈。
6、液压作用:利用润滑油作液压油。
7、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减小振动。
二、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以一定的压力将油输送到摩擦表面间隙中。
适于负荷和转速较大机件,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承及摇臂轴等。
2.飞溅润滑靠运动零件溅起的细小油滴落在摩擦表面.适用于负荷较轻和速度较小或露在外面的机件。
如气缸壁、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杆3.定期加注润滑:如水泵、发电机轴承等。
三、润滑系的压力汽油机:0.2MPa~0.4MPa。
柴油机: 0.3MPa~0.6MPa。
四、润滑系组成•机油泵•集滤器•粗滤清器•细滤清器•限压阀•旁通阀•机油盘•压力与温度感传器•压力表和量油尺•机油散热器五、润滑系的油路(一)桑坦纳2000(二)EQ6100-1 润滑系油路1、压力润滑部分•正时齿轮、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分电器传动轴、摇臂轴、压气机。
2、飞溅润滑部分•缸壁、推杆挺杆、凸轮表面、连杆小头、凸轮轴止推板。
3、润滑油路特点•凸轮轴轴承(七道隔板)•分电器、机油泵传动轴(三道隔板、压力)•正时齿轮(前壁喷油螺塞、压力)•摇臂轴(二、四道凸轮轴轴承座处两条垂直油道)•压气机(二道隔板)(三)492Q 润滑系油路润滑油路特点•正时齿轮(前壁黄铜管)•分电器传动轴(第四道凸轮轴轴承处甩出机油、飞溅)•摇臂轴(第五道凸轮轴承座孔处垂直油道)•止推板(第一道凸轮轴轴颈处油道)润滑部位示意图。
汽车总体结构第8章 润 滑 系

8.3 润滑系主要部件
8.3.4 曲轴箱通风 发动机工作时,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泄漏到 曲轴箱内。
8.3 润滑系主要部件
图8-13 曲轴箱通风装置 1—通气道 2—滤芯 3—连接软管 4—空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清器
8.3 润滑系主要部件
2.内接齿轮式机油泵 内接齿轮式机油泵安装在发动机前 端,用曲轴直接驱动。 3.转子式机油泵 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 和泵盖等组成。
图8-5 内接齿轮式机油泵结构 a)结构组成 b)内接齿轮部分 1—油泵盖 2—齿圈 3—齿轮 4—螺塞 5—阀簧螺塞 6—阀簧 7—阀心 8、9、10—螺栓 11—定位套 12—螺钉 13—油泵密封垫 14—月牙定子 15—出油口 16—进油口 17—壳
体
8.3 润滑系主要部件
图8-6 转子式机油泵工作原理
8.3 润滑系主要部件
8.3.2 滤清器 发动机工作时,金属磨屑和大气中的尘埃以及燃料燃烧不 完全所产生的炭粒会渗入机油中,再加上空气对机油的氧 化作用,会使机油逐渐变脏。
8.3 润滑系主要部件
图8-7 机油集滤器 1—吸油口 2—滤网 3—壳体
8.1 润滑系功用及方式
2.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 (主要是曲轴与凸轮轴)飞溅起的油滴与油雾,对摩擦表面 进行润滑的一种方式。 3.润滑脂润滑 润滑脂润滑是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式 润滑摩擦面,如发动机水泵轴承、发电机、起动机及分电 器等总成的润滑等。
8.2 润滑系组成及油路
8.3 润滑系主要部件
7.2润滑系的组成及润滑油路7.2.1润滑系的组成及润滑油路润滑系

7.2 润滑系的组成及润滑油路7.2.1 润滑系的组成及润滑油路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以及各种阀、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
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经机油集滤器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这样可以防止大的机械杂质进到机油泵内。
机油泵使机油产生一定的压力而输出。
从机油泵输出的机油进入机油滤清器,滤去机油中的机械杂质后流入气缸体主油道。
缸体主油道的机油分二路,一路通过五条并联的横向油道分别流向曲轴各主轴颈,再通过曲轴中的斜油道流向连杆轴颈,润滑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另一路通过气缸盖上的纵向油道去润滑项置式凸轮轴和摇臂轴。
在主油道中还装有压力传感器,并通过导线与驾驶室中的机油压力表连接,以显示工作状态时润滑系中的机油压力。
在机油泵中设置有限压阀,限制了机油泵的最高压力,当机油泵泵油压力高于一定值时,限压阀打开,机油通过限压阀流回机油泵的进油口,从而保护了机油泵不因泵油压力过高而损坏。
7.2.2 润滑系的组成机件润滑系的主要组成机件有机油泵、机油集滤器和机油粗、细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以及机油压力表和传感器等,如所示。
(1)机油泵功用:提高机油压力,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不断循环,目前发动机润滑系中广泛采用的是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和内啮合转子式机油泵两种。
齿轮式机油泵如所示,齿轮式机油泵由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壳体等组成,两个齿数相同的齿轮相互啮合,装在壳体内,齿轮与壳体的径向和端面间隙很小。
主动轴与主动齿轮键连接,从动齿轮空套在从动轴上。
工作时,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反向旋转。
两齿轮旋转时,充满在齿轮齿槽间的机油沿油泵壳壁由进油腔带到出油腔,在进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脱开啮合以及机油被不断带出而产生真空,使油底壳内的机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集滤器进入进油腔,而在出油腔一侧由于齿轮进入啮合和机油被不断带入而产生挤压作用,机油以一定压力被泵出。
齿轮式机油泵结构简单,机械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应用较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出 重点 解决 难点 揭示 知识 规律
分
5 5O申
1 1 2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小结
作业
(二)润滑系的组成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基本组成大体相同, 主要由以下装置组成:
1•贮油、输送装置 油底壳、机油泵、油 管、油道。
2•机油滤清装置机油集滤器、机油粗、
(3)清洗作用带走磨损下来
的金属磨屑和其他杂质。
教师提 出问题, 学生讨 论练习
找出 重点 解决 难点 揭示 知识 规律
分
5 5O申
1 1 2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小结
作业
(4)密封作用 润滑油粘附于运动零件表 面,提咼零件的密封效果。
(5)防锈作用 润滑油附着于零件表面, 防止与水分、空气及燃气接触氧化。
发动机电
时间:年 月 日第10周1、2节 总课时:92
课题润滑系的构造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理解润滑系在发动机中的重要作用,熟悉典型 润滑油路的基本组成,
重
占
八、、
润滑系有功用
难
占
八、、
摩擦、磨损机理及预防
教法
讲授法教具
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互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授新
1U油道一
油底壳-集滤器-
压力膏*各分汕道一主轴承、凸轮轴轴承、连杆轴承「
回油阀
油底壺
垂直油道一摇臂轴承一空压机
教师提出 问题学生 自学练习
设计
意图
集中注意力
复习
教师引 入,承上 启下,激 发学习兴 趣
通过自学
掌握知识
预计
时间
15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二)油路中各阀阀门的作用
1.限压阀:与机油泵并联
限制油路中的最咼压力、冷起动 向高速运转时,防止油泵、油管过 载(功耗大、漏油)
2.安全阀与粗滤器滤芯并联 当滤心堵塞或低温粘性大不易
流动时,安全阀打开,保证机油进 入主油道,进行润滑
3.回油阀(调压阀)与主油 道并联
维持油道内一定的油压,超过正 常值时,回油阀部分开启,部分机 油流回油底壳
教法
讲授法教具
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互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授新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润滑机构的作用
一.润滑方式
(一)按是否对机油加压分1.压 Nhomakorabea式润滑机油在机油泵作用下,以一定压力
送至零件的摩擦表面。
特点:可靠,效果好,具有清洗、
冷却作用,适用于负荷大高速的运动副。
2.非压力式润滑
(6)缓冲作用 润滑油膜不可压缩,缓解 配合件相互冲击作用。
润滑剂种类性能、特点、选用原则、注意事项
见《汽车运用基础》。
教师总
结
明确 本节 知识 占
八、、
10
板书设计
教 学 回 顾
年月日
时间:年 月 日
课题润滑方式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掌握汽车的几种润滑方式
重 占 八、、
润滑方式
难 占 八、、
实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重
占
八、、
润滑油路的基本组成与循环路 线
熟悉典型润滑油路的基本组成
难 占 八、、
润滑油路的基本组成与循环路 线
教法讲授法
教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教学内容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师生
互动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润滑系的组成怎么去润滑
教师讲解
(一)机油循环路线以EQ6100Q
型发动机润滑系为例
KIH-J車【II■虬我阳肌和冊厳
零件运动激溅和甩出油滴或油雾, 滴在摩擦表面或经收集后流入摩擦表面 进行润滑。
激溅润滑:缸套、活塞、凸轮
滴油润滑:推杆、挺柱(贮油池)
包括 油浴润滑:高位凸轮轴、喷油泵 凸轮轴
油雾润滑:190A配气摇臂等
非压力式润滑的特点结构简单、功耗小
工作性能不如压力式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教师提出 问题学生 自学练习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二大机构五大系统
润滑油的作用
一.润滑系功用
(一)摩擦的危害及预防
1.摩擦
精细加工表面,亦存在凸凹 不平;
两相对运动件表面,凸凹不 平表面相互嵌合、阻碍和碰撞, 产生的力称为摩擦力
因摩擦导致零件表面的耗 损称为磨损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教师提出 问题学生 自学练习
集中注意力 复习
教师引 入,承上 启下,激 发学习兴 趣
其压力可调
4.恒温阀与机油散热器并联, 用以调节和控制机油工作温度
机油温度低(高)时,散热器阻 力大(小),恒温阀打开(闭),机 油不(流经)经机油散热器
说明:
教师提 出问题, 学生讨 论练习
找出 重点 解决 难点 揭示 知识 规律
分
5 5O申
112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活动
集中注意力 复习
教师引 入,承上 启下,激 发学习兴 趣
通过自学 掌握知识
5
15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3.综合式润滑
一台机器采用两种润滑方式
(二)按机油是否循环使用
循环式润滑:压力式和非压力式 机油均可循环使用
非润滑润滑:二冲程发动机润 滑、加注式(润滑脂)润滑
三.典型的润滑油路及组成
通过自学 掌握知识
5
15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预计 时间
2•摩擦类型
液体摩擦:相互运动表面完全被液体隔开,机
器运转时,各配合表面力争为液体
摩擦个别除外形成液体摩擦的条件:适当的粘 性、一定的转速、适宜的间隙。
半液体摩擦:未形成连续稳定的油膜
干摩擦:
3•摩擦的危害
发热:降低强度、刚度,零件膨胀发卡
(一)典型的润滑油路
1.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发 动机润滑油路,图8-1
机油泵、机油集滤器、机油滤清 器、油底壳、油道、各种阀门。
2.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的 润滑系,图8-2
机油泵、机油集滤器、机油滤清 器、油底壳、油道、各种阀门。
3.本田轿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
图8-3
机油泵、机油集滤器、机油滤清器、 油底壳、油道、各种阀门。
增加阻力,功耗大
磨损加剧:改变形状、配合间隙增大
4•磨损:磨料、粘着(抓粘、胶合)、腐 蚀、微动、冲击磨损
5•摩擦、磨损的预防
配合件材料的互异性
配合件的精度:尺寸、形状、位置、表面 质量
润滑
(二)润滑系功用
(1)减磨作用 形成液体摩擦,
降低摩擦、磨损,降低摩擦功率损
失。
(2)冷却作用带走因摩擦产
生的热量,使零件温度不致过咼。
油细滤器。
3•检测报警装置机油压力表、机油量尺、
机油温度表、报警器,油位过允许时报警。
4•辅助装置 机油散热器、恒油阀、限压阀、 安全阀、回油阀。使用性能更加完善。
教师总
结
明确 本节 知识 占
八、、
10
板书设计
教 学 回 顾
年月日
时间:年 月 日
第10周5、6节 总课时:96
课题
润滑系的工作原理
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