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功利主义

合集下载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第三章论功利原则的最终约束力第四章论功利原则能够得到何种证明第五章论功利与正义的联系术语对照表第一章绪论行为对错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争议不断,却始终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就目前的人类知识状况来看,没有什么比这种情形更加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也没有什么比这种情形更加能够表明,自哲学诞生以来,“至善”[1]的问题或者说是道德基础的问题,始终被认为是思辨领域中的主要问题,使得多少聪明才俊为它苦思冥想,因它而分成各个门派,相互攻讦,争论不休。

两千多年以前,青年苏格拉底在倾听了老年普罗塔哥拉[2]的见解之后,就主张功利主义的理论而反对当时所谓智者的流行道德(假如柏拉图所著的“对话”是根据真实的谈话撰写的),可是到了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同样的讨论却仍在继续,哲学家们仍然分列于同样的战斗旗帜之下,无论是思想家还是一般人,在这个问题上看来都仍然没有更加接近于取得一致意见。

[1] 原文为拉丁文summum bonum,英文的意思是“highest good”或“good at the top”。

——译者注[2] Protagoras(前485一前410),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言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译者注诚然,各门科学的第一原理都存在着这类混乱的情形和不确定性,有时还存在着类似的争议,哪怕是它们之中最确定无疑的科学亦即数学也不例外;然而,这种情形并没有严重地损害各门科学的结论的可信性,一般来说确实毫无损害。

这看来有悖常理,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一门科学的详细学说通常并不是从它的所谓第一原理推演出来的,其证据也并不依赖于它的所谓第一原理。

假如科学的详细学说都是从它的所谓第一原理推演出来的,其证据都要依赖于它的所谓第一原理,那么就没有比代数更不可靠的科学了,也没有比代数的结论更不充分的科学结论了;因为那些由最杰出的教师写下来的代数基本原理,就像英国法律一样充满了随意性,并且像神学一样神秘,而代数的可靠无疑,没有一点是来自平时教给学生的代数基本原理的。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指的是实现自己的目标时需要以穆勒功利主义的方式去理解文本内容,引入到自己的人生中。

穆勒功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利己为主导”,这就是说,在读书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或者重大目标。

读书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读,而是学习和实践,将所学所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目标或者重要目标。

通过穆勒功利主义的读书方式,读者可以充分理解读书内容,并实施行动,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需要提醒的是,重视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把文本理解为实用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这是实现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认真阅读和记录,这样才能清晰地记住重要信息,并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

此外,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还会鼓励读者来审视自身的价值观,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服从他人的看法或是迷信一些宗教信条。

在这种阅读方式下,读者可以非常清晰地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实现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穆勒功利主义定义得很简单,但也是读书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也可以让读者有清晰的目标。

同时,读者可以以穆勒功利的方式去理解读书中的内容,找出优秀的信息,将其应用到实际中,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笔记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笔记

边沁式的功利主义穆勒的功利主义哲学是对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的一种改良。

边沁首次对近代功利主义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

边沁认为,感觉经验是道德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的最根本而又真实的基础,因此,伦理道德也不能不建立在为人类经验所认可的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和自我利益的追求的基础上。

简而言之,边沁认为我们追求的是幸福或者快乐的最大化。

边沁认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幸福最大化。

这种最大化来源于人的两种感受,快乐与痛苦,当快乐减去痛苦就是我们追求的幸福。

这种边沁式功利主义的最好例证,就是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方面的得失分析。

得失分析将花费与带来的利益进行金钱的价值衡量。

如果获得的收益高于损失,那么这种方案就被认为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的。

利益的多少是之后考虑的事情,总体带来利益的结果本身就符合边沁功利主义的思想。

边沁的功利最大化思想简洁明了容易被人接受,但是这种思想却受到了一种观点的强烈批评:假使承认功利最大化的思想,但是,我们并不能将每一种快乐或者痛苦都转化成价值来进行衡量。

换言之,我们不能在同一尺度上比较和衡量所有的价值和物品。

边沁将所有的价值都纳入一个衡量尺度。

快乐就是快乐,痛苦就是痛苦。

评判一种体验与其他相比是更好还是更坏的唯一基础,就是它所产生的快乐或痛苦的强度和持久度。

换言之,快乐或者痛苦并没有质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量的区别。

图片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针对边沁将所有快乐和痛苦都纳入一个衡量尺度的批评。

穆勒在《功利主义》中对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了修正。

穆勒认为我们可以区分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即我们不仅仅评估快乐的数量和强度还评估快乐的质量。

可是如何在两种快乐之间进行区分呢?换句话说,高级快乐与低级快乐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穆勒在《功利主义》中解释为:对于两种快乐而言,如果所有或几乎所有体验过这两种快乐的人,都对其中某一种表现出明确的偏好,而不顾及任何道德责任感去偏爱它,那么这种快乐就是更加值得追求的快乐。

这种衡量方式是对边沁功利主义哲学的修正,同时这种修正是以边沁功利主义的欲望为基础,按欲望的偏好来区分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

功利主义穆勒.ppt

功利主义穆勒.ppt




可见,穆勒在坚持个人主义这一自由主义最高准则的同时有注意到 了社会公共的利益。

有限干预思想

穆勒反对政府干预,他认为政府干预本身是强制性的,课征干预 所用的税款也是强制的;政府干预会增加政府职能,会增加政府 权力同时会增加政府的工作和责任;私人经营的效率更高;反对 政府干预可以使人民养成共同行动的习惯。他指出“一般应实行 自由放任原则,除非某种巨大利益要求违背这一原则,否则,违 背这一原则必然带来弊害”。 但是穆勒同时指出不干预原则在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不适用,应该 让政府进行有必要的干预:初等教育、社会弱势群体、永久性契 约、规定劳动时间、利他行为、公益服务与社会事务。 他指出“被普遍承认的政府职能具有广范围,行使这些职能所以 依据的共同理由除了增进普遍的便利之外,不可能找到任何其他 理由;也不可能用任何普遍适用的准则来限制政府干预,除非政 府干预能带来很大便利,否则决不允许政府干预”。




有限救济思想

穆勒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必须有利于使民众从中得 到幸福,因此,应该实行有效的财富再分配,以实现 社会公平。如果民众从社会财富的增长中得不到一点 好处,这种增长就没有任何重要意义。 他不赞成自然竞争状态,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 帮助,社会应该对贫困人口实行救济。
为了达到对穷人救济的目的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 由国家实施的大规模殖民,二是提供可以开垦的公有 土地以便形成小土地所有者。
主要思想

有限自由思想

政治主张:作为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穆勒将自由放在十分重要 的位置,但他认识到不可能存在完全的自由主义。于是他认为对 于自己的身和心,个人是最高主权者;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由的 有限性,认为个人自由“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 穆勒认为:社会利益不能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在某些情况下, 公众的当前利益会通过忽视个人权利来实现。个人利益必须必须 以理性的个人的负责人的生活为基础,公众的永久利益是与个人 权利结合在一起的。他相信“凡是能促进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 行动就是正义的”、“作为终极标准的功利必须是以人类的永久 利益为基础的最广泛意义上的功利”。

穆勒的功利主义

穆勒的功利主义
穆勒还坚持其功利主义原则吗?
14
穆勒坚持认为,个人自由的理由完全 建立在功利主义的 考量之上。
15
穆勒:“我恰当地声明:我将功利看 做是所有伦理问题的终极诉求,可是,这里所 说的功利必须是最宽泛意义上的功利,建立在 作为进取性存在的人的永恒利益之上。”
16
穆勒认为,我们不应当就事论事地使 功利最大化,而应当从长远来看。他认为,从 长远看,尊重个体自由会导向最大的人类幸福。
穆勒提出了个体自由的理念。
10
穆勒的《论自由》(On Liberty) 一书是英语世界为个体自由所作的经典辩护, 被称为西方社会中“捍卫自由的经典著作”。
11
其自由理论的中心原则是: 倘若不伤害到他人的话,人们可以自由
地去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政府不能为了保护 人们不受到伤害,而干涉个体的自由,或将大多 数人关于怎样最好地生活的观念强加于每个人。
1
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而 且在实践上赢得了众多的拥护者,但同时也招 致了众多的批判和反对。
2
对边沁功利主义理论的质疑:
质疑1: 许多人认为,功利主义最明显的缺陷在
于,它没有尊重个体权利。由于仅仅考虑利益最 大化,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的利益,它很可能 导致恣意践踏个体公民的权利。
3
对边沁功利主义理论的反驳:
12
在穆勒看来,个人拥有广泛领域内的 自由权利,其中包括:
(1)思想和感想的自由,要求在一切题目上的意见 和情操的绝对自由; (2)趣味和志趣的自由,要求自由制定自己的生活 计划以顺应自己的性格; (3)随着各个人的这种自由而来的,在同样的限度 内,还有个人之间的相互联合的自由。
13
这种对个体权利的毫不让步的声明, 似乎与功利主义原则发生了冲突和矛盾。

功利主义-穆勒

功利主义-穆勒
穆勒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简介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 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 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他是著名功利主义哲学家James Mill 的长子, James对于心灵的观点深受洛克影响,认为心 灵最初就如同一张白纸,而思想来自于感觉经 验的积累,而穆勒就是James的那张白纸,于 是穆勒从三岁就开始读希腊文,八岁开始学拉 丁文、代数、几何,九岁遍读希腊史家的重要 著作,少年阶段结束时,他已经具备了比大学 生还要广泛的知识。父亲对穆勒的教育主要源 自于James与边沁的交情。边沁死后穆勒负责 整理他的著作,他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并成 为功利主义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论自由》、《功利主义》、 《政治经济学原理》等。
穆勒认为对穷人提供帮助要注意方式和程度。要给予他们 穆勒认为对穷人提供帮助要注意方式和程度。 最大程度的帮助而又不使个人过分依赖这种帮助。 最大程度的帮助而又不使个人过分依赖这种帮助。 针对当时英国的旧济贫法,穆勒指出如果接受救济者生活 针对当时英国的旧济贫法, 得与自食其力者一样好,这种制度就会使人丧失勤奋努力、 得与自食其力者一样好,这种制度就会使人丧失勤奋努力、 刻苦自立的精神。所以应该实行强制劳动制作为补充, 刻苦自立的精神。所以应该实行强制劳动制作为补充,迫 使那些没有自立动机者接受劳动。 使那些没有自立动机者接受劳动。 基于以上社会救济的思想,穆勒对1834年实行的新济贫法表 基于以上社会救济的思想,穆勒对1834年实行的新济贫法表 示欢迎,他认为新济贫法不仅可以是人人获得帮助, 示欢迎,他认为新济贫法不仅可以是人人获得帮助,更重 要的是它还可以使人人都尽力争取摆脱这种帮助, 要的是它还可以使人人都尽力争取摆脱这种帮助,这种制 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感穆勒功利主义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于19世纪提出的一种道德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追求最大幸福原则。

穆勒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应该根据其能够促进最大程度的幸福或最小化痛苦来评判。

读书对于我们个人的幸福来说,无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穆勒功利主义对于读书所带来的感受。

首先,读书可以为我们提供知识和智慧。

穆勒功利主义主张追求最大幸福,而对于智慧和知识的追求,无疑是人类追求最大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观点、见解和经验,得到新的知识,并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知识和智慧将丰富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更加充实和幸福。

其次,读书可以满足我们精神上的需求。

作为社交性的动物,人类有着强烈的对于社交互动和情感联系的需求。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理想的社交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成为了一种可取的选择。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与作者和主人公建立一种情感联系,共同参与他们的经历和思想,感同身受,从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同时,读书也是一种开阔视野、拓展心灵的方式,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再次,读书可以提供启迪和指导。

穆勒功利主义追求最大幸福,而幸福往往与追求个人目标和价值有关。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和经验,了解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并从中吸取启发和教益。

例如,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激励类书籍来获得积极的心态和勇气;在追求事业成功和人际关系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成功者的传记和人际关系建立的书籍来获取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指导。

最后,读书可以提供娱乐和享受。

在追求最大幸福的过程中,娱乐和享受是不可或缺的方面。

阅读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娱乐,还可以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享受。

在忙碌的生活中,找一本好书,沉浸其中,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烦恼和压力,放松心情,体验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报告

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报告

人文经典读书报告(2)——穆勒《功利主义》读书报告【摘要】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

约翰·穆勒在《功利主义》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论述了功利主义的含义、功利原则的最终约束力、功利主义能得到何种证明以及功利与正义的联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功利主义》一书主要内容加以梳理的基础上,对功利主义的内涵和局限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功利主义;边沁;穆勒;最大幸福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道德哲学理论在西方影响巨大,其原则是“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以行为的实际功效作为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

功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约翰·穆勒所著的《功利主义》一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对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做了一个相当完备而又清晰的阐述,并对道德哲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作了功利主义的说明。

本文将首先对功利主义稍作介绍,然后对《功利主义》一书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加以梳理。

一、功利主义的渊源在古代西方,影响比较大的是自然法学派思想,认为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存在着一个理性的秩序,这种秩序的根源是上帝颁布的自然法,人类的这些认识通过天启理性得到。

这种论证使自然法带上了某种神秘色彩。

随着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经验主义认识论学派的兴起,宗教权威逐渐下降,为功利主义学派的兴起扫除了信仰障碍并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一切知识的取舍最后都要诉诸于人的日常经验而不是诉诸人的理性或上帝,伦理道德的论证也不例外。

功利主义正是建立在这种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因而功利主义更符合常人的经验理性,能够对当代的人类思想产生更大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兴起过程中,18世纪苏格兰学派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苏格兰学派的核心人物休谟,对自然法学派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认为自然法学派所宣称的出于理性的自然法原则,其实不过是由经验判断为正当的行为标准,休谟的论证为功利主义奠定了认识论和伦理学基础。

苏格兰学派的另一重要人物亚当·斯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发扬了功利主义的精神,用经济学中“国民财富最大化”解释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的终极目的,并说明在自利的人性基础上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得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达到“最大幸福”的根本途径。

读功利主义有感

读功利主义有感

读穆勒《功利主义》有感——功利主义的概念功利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之一,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对当代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这不仅由于功利主义有着极其简单的伦理学基本观点——“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更是由于对这一基本观点进行的多角度不同解释和表述,并最终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功利主义作为一种现代伦理学思想,其精神已经渗入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和实践活动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而穆勒的《功利主义》一书虽然篇幅不大,却奠定了穆勒作为近现代功利主义创始人之一的地位,也使他在伦理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功利主义历经几代发展,博大精深,有着深远影响,穆勒《功利主义》一书主要围绕四个问题来说明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含义、功利主义作为道德标准对人的约束来自何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对人的证明问题、功利主义与正义的关系。

由于本人知识的有限性,本文只是对功利主义的含义,一些粗浅的感受。

穆勒开篇就问,行为对错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争议不断,却始终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进展。

功利作为判断行为对错的标准,并不是一种狭隘的仅仅存在于日常口语层面的意义。

对此穆勒说,在把“功利”或“最大幸福原理”当作道德基础的信条中,判断行为的对错,与它们增进幸福或者造成不幸的倾向成正比。

所谓幸福是指快乐和免除痛苦;所谓不幸,是指痛苦和丧失快乐。

唯有快乐和免除痛苦是值得欲求的最终目的,所有值得欲求的东西的之所以值得欲求是因为它们的内在快乐,或者因为它们是增进快乐避免痛苦的手段。

这样的人生伦理观引起了一片哗然。

追溯到伊壁鸠鲁学派的那个年代,那些反对派就将之比喻成“猪的哲学”。

对此,伊壁鸠鲁学派在遭受指责时,总是说,不是他们,而是对方把人性说的堕落不堪;因为这种指责假定,除了猪能享受到的那些快乐之外,人类再无其他的快乐能够享受了。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假定,人们为什么会觉得将其生活态度比作禽兽是一种贬低,这恰恰是因为人类认为自己具有的官能高于动物的欲望,当这些官能一旦被人意识到之后,只要这些官能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不会感到幸福。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基本观点【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基本观点【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基本观点【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一、功利主义的思想渊源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者利益作为其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功利主义思想作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伦理理论体系之一,其萌芽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

其后,经由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功利主义思想逐步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

这个时期,持有功利观点并且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如,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孟德威尔、哈奇森、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以及法国哲学家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提出了功利在伦理道德思考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于功利主义内涵的各种理论要素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对于功利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基本框架形成于18世纪后半叶,由边沁所创立。

而后,19世纪,由穆勒修正并发展,标志着功利主义理论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季威克和摩尔的批判下,功利主义逐渐沉寂,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规范伦理学的复兴、新自然主义的兴起以及后果论讨论的中心化等理论上的新发展,功利主义伦理学再度进入复兴时期,并逐渐趋于完善。

二、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概述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主要是对于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边沁将对于快乐与痛苦的体验作为其道德标准,认为苦乐在人的行为中处于支配地位。

他在其《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开篇中这样说道:“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

只有它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

在它们的宝座上紧紧系着的,一边是是非的标准,一边是因果的链环。

凡是我们的所行、所言、所思,都要受它们的支配;凡是我们所做一切设法摆脱他们的努力,都是足以证明和证实它们的权威之所在而已。

一个人在口头上尽可以自命弃绝它们的统治,但事实上他却始终屈从于它”。

《功利主义》读后感

《功利主义》读后感

《功利主义》读后感功利主义在我国文化中倾向于贬义词,一个人功利被说功利,更多是在被讽刺这个人追求功名利禄这些世俗不高尚的东西,缺乏远大理想。

事实上,在西方的文化里,功利主义是一种相当崇高的道德理想,它主张,我们评价一种行为好不好,要看它是否能给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

功利主义是一种严肃的哲学立场,因此不少学者建议把功利主义翻译成功效主义或效用主义。

我选择的阅读的书是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其所呈现功利主义中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幸福,而且不是单纯的个人的利己主义。

在绪论中,穆勒指出了善是不能用数理逻辑硬生生的推理证明出来的,同时也否定了绝对的道德原理的存在。

书中引用了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一句话:“你的行为,要让它所根据的行为规则可以被所有的理性人接纳为一条法则。

”作者提出善的标准是不确定的、因各种因素而异的。

从苏格拉底到现在,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什么是“至善”,从没有哪个观点得到一致认可。

“至善”是道德思考必不可少的第一原则,是道德领域的基石。

因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我赚钱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活着,那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只有弄清楚至高的善是什么,我们才能分析自己的具体行为是对是错,所谓对错,要看是否有助于实现最终目的,所以绝对的道德律是不存在的。

第二章是功利主义是什么。

当时的人对功利主义有许多非议,所以在这一章穆勒要先澄清功利主义究竟是什么。

其中一个非议是将功利主义所追求的快乐与动物的快乐画上了等号。

穆勒说,这种批评显然把快乐这个词理解得太狭隘了。

动物只追求肉体快乐,人类还会追求心灵快乐,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只有肉体快乐才是快乐。

但穆勒也指出,以前的功利主义者认为心灵和肉体两种快乐没有性质上的差别,唯一的区别是心灵快乐成本更低、产出更高是错误的。

肉体快乐依赖于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资源必然是竞争性的,而精神上的快乐是自足的并不会和别人产生冲突。

另外,穆勒认为不同的快乐存在性质上的差别。

这种差别使快乐的数量大小变得不重要了。

资料:《功利主义》读书笔记

资料:《功利主义》读书笔记

《功利主义》读书笔记简介:功利主义是一种在西方影响巨大的伦理学说,其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以行为的实际功效或利益为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学说,分绪论、何谓功利主义、论功利主义最后制裁力、功利主义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明、论公道与功利主义之关系。

功利主义,即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的最大幸福。

作者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英国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心理学家,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代表人物,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也是心理化学理论的创始人,是被公认有史以来智商最高者之一。

穆勒醉心于功利主义,不仅是功利主义的宣传者,还是功力学社的组织者。

他把功利主义叫做最大幸福主义,既包括对幸福的追求,也包括对不幸福的避免和减轻。

他认为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看他是否具有某种功利和效用,也就是说能否达到“避苦求乐”的目的穆勒认为,快乐除了量的差别以外,还有质的不同。

理性的快乐比感性的快乐有高得多的价值,精神的享受要远比肉体享受为高,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作一个满足的傻子要好。

最大幸福主义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尽量免除痛苦,尽量多多享受质和量两方面快乐的生活。

这种生活就是人类行为的目的,也是道德标准。

“所谓的幸福不是指一种狂欢的生活,而是指生活中痛苦少而短暂。

”穆勒在本书的最大观点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一学说起源于希腊的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义, 在培根和霍布斯的伦理学说中也有体现, 18 世纪的哈里森·孟德威尔和斯密对其都有一定的发展, 至18 世纪末和19 世纪初, 由边沁和穆勒最终将其建立成一种系统的有严格论证的伦理思想体系。

要深刻地从学理上剖析功用主义思想, 就必须从功用主义嬗变过程中把握其脉络, 从边沁到穆勒的思想演进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阶段。

第一章(绪论)作者指出了善是不能用数理逻辑硬生生的推理证明出来的,同时也否定了绝对的道德原理的存在。

书中引用了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一句话:“你的行为,要让它所根据的行为规则可以被所有的理性人接纳为一条法则。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中的美德伦理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中的美德伦理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中的美德伦理摘要:功利主义在伦理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至今影响着当代伦理学的发展。

约翰·穆勒作为西方早期功利主义主要奠基人物,在论述自己的功利主义的过程中,却将美德伦理的思想纳入功利主义之中。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在丰富着伦理思想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功利主义;美德伦理;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是伦理学中一个重要分支,自诞生之初,就不停地受到外部的攻讦,至今仍被很多人认为是不道德的,甚至可鄙的。

而约翰·穆勒作为早期功利主义的先驱性人物,为对功利主义进行辩护,发展批判边沁功利主义所做的理论,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功利主义,也推动着伦理学的发展。

一、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的主要思想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思想发端于晚期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发挥和改造了小苏格拉底学派中的昔兰尼学派的“善即快乐”的思想,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人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去追求和获得快乐。

而早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物,如边沁,约翰·穆勒等,都从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中汲取了思想,认为幸福与快乐相关,幸福就是获得快乐,因此具有快乐主义的倾向。

边沁认为人类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所以快乐是全体人类所应当欲求的,而人们的义务就是使行为功利最大化,使最多的人获得最大的幸福。

当一个行为能产生最大化的快乐或减少最大化的痛苦时,那这个行为就是正确的。

同时边沁认为快乐和痛苦是可量化的,边沁从快乐和痛苦的强度、幅度、纯粹性、持续时间等进行了分析,理论化地为功利主义提出辩护。

作为边沁学生的约翰·穆勒,沿袭了边沁功利主义的思想,并发展扬弃了边沁的伦理学中的一些思想,对功利主义进行了修正。

约翰·穆勒同边沁一样,将“功利”同“幸福”结合起来,认为幸福就是快乐的得到和痛苦的丧失,不幸就是快乐的丧失和痛苦的得到,[1][1]而人都是追求幸福的,人们应当按照“最大幸福原理”办事,使人们的幸福得到最大化,使最大多数人获得最大的幸福。

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研究

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研究

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研究开题:众所周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点,像研究的对象等。

除此之外,关于其正确与否及其判断的标准上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自然科学在正确与否的问题上有着比较大的确定性,真理为对与错的领域划分了一条明显的界限。

但是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对错标准远远不会来的这么简单,真理也不会那么清楚,是非标准似乎也难以确定。

换言之,在“是非”之争上,人们对于那些至关重要问题的探求一直处于踌躇徘徊之中,自哲学问世以来,何为“至善”这一根本的道德问题,便成了推论思想的主题,困扰着诸多天才的哲学家,并因此造就了五花八门的学术流派,相互之间不断发生口诛笔伐。

功利主义和义务论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有一个比较悠久的历史,在古希腊的哲人们在爱琴海旁思索人生意义的时候,便有了功利主义的构想。

而义务论,则是由康德和罗尔斯等人在对功利主义的批判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然,这也进一步促使功利主义者们进行了自我调整和理论完善。

本文主要陈述在此种发展情况下的功利主义,即穆勒的功利主义。

总体来说,穆勒的功利主义是一种调和式的道德观,这也给我们提供了看待这个问题的新的角度。

要阐述穆勒的功利主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功利主义的发展历史。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者利益作为其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功利主义思想作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伦理理论体系之一,其萌芽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

其后,经由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功利主义思想逐步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

这个时期,持有功利观点并且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如,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孟德威尔、哈奇森、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以及法国哲学家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提出了功利在伦理道德思考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于功利主义内涵的各种理论要素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对于功利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穆勒的功利主义

穆勒的功利主义
54穆勒以个人的幸福作为道德的最终标准在个人的幸福中他包容了对他人的关切对德性的渴望等广泛的内容使个人的幸福与他人的社会的许可联系起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边沁的个人的快乐为最终标准的偏狭性
1
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而 且在实践上赢得了众多的拥护者,但同时也招 致了众多的批判和反对。
2
对边沁功利主义理论的质疑:
质疑3: 如果按照边沁的观点,把人生设想为没
有比快乐更高的目的,没有更好的更高贵的可欲 求的东西,快乐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这种学说 就只是一种“全然卑鄙并堕落的学说,只配给猪 做主义。”
5
作为比边沁晚一辈的哲学家,约 翰·斯图尔特·穆勒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 得到解答,他试图改进功利主义,使之更加 人性化,更少算计的色彩。
22
穆勒对边沁理论的批判和修正:
支持自由的理论 对快乐的质与量的区分 对快乐与幸福的区分
23
针对质疑2:
快乐有没有质的区分? 如果没有的话,如何解释恶人从作恶中 获得快乐的正当性? 穆勒对快乐作了的质与量的区分
24
边沁认为,快乐没有质上的区别,只有数量上 的区别。他写到“图钉游戏与诗歌一样好。” 所谓的更高级的快乐或更高贵的德性只是能产 生更强烈、更持久的快乐罢了。
38
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依据最大幸 福原理,人类行为的最后目的,“乃是一种尽 量免掉痛苦,尽量在质和量两方面多多享乐的 生活”。
39
穆勒对边沁理论的批判和修正: 支持自由的理论 对快乐的质与量的区分 对快乐与幸福的区分
40
针对质疑3:
如果按照边沁的观点,把人生设想为没有比 快乐更高的目的,没有更好的更高贵的可欲求的 东西,快乐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这种学说就只 是一种“全然卑鄙并堕落的学说,只配给猪做主 义。”

约翰_穆勒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约翰_穆勒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收稿日期]2006-12-21[作者简介]韦立君(1980-),女,安徽合肥人,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教师,教育学硕士。

约翰 穆勒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概述韦立君(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安徽合肥230061)[摘 要]约翰 穆勒是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以经验主义、环境主义和联想心理学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自由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育观点,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约翰 穆勒;方法;内容;自由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9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16(2007)02-0010-04约翰 穆勒是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可归属于进步教育思潮,其中某些教育观点与西方近代教育家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以及20世纪的杜威、尼尔等有相似之处,例如倡导以经验为中心的教育,反对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等。

经验主义、环境主义和联想心理学作为穆勒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成为贯穿教育过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

一、教育方法(一)主张 发现法!穆勒认同的经验主义赋予教育的意义表现在:经验、调查、观察和实验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活动在探求知识、发现真理中是最根本的方法,所以应尽可能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形成学习者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而教师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则扮演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穆勒认为,智慧必须来自于经验,没有经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知识,而 真理直至被纳入个人经验时才真正具有意义!。

[1]145真正的知识是不可能被代理的:一个人将他的知识传授与我,我可能会鹦鹉学舌,但是如果我之前对他所传授的知识有所了解,那么我对该知识的思考便不会受其左右,并且产生自己的想法,我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察或者反思检验事实,而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知识。

![2]145可见,穆勒认为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个体经验获得的过程。

2021穆勒的功利主义道德规则研究范文3

2021穆勒的功利主义道德规则研究范文3

2021穆勒的功利主义道德规则研究范文 摘要: 社会的进步, 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进步需要理性去支撑, 这种理性是融入社会各个层面当中的。

这里所说的功利不是单纯的一种私欲, 而是带有理性的合乎社会道德的行为。

这种功利是一种理性的至善, 反映到个人身上, 就是单独个体做出一种行为不仅不会对他人甚至是群体造成伤害, 而且也不会对个人造成伤害, 相反会对他人和个人带来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功利主义;理性; 至善; 一、功利主义的含义 在谈穆勒功利主义之前,先从以往理解的功利主义谈谈, 开始觉得功利主义就是一种单向的利己主义, 只为求一种现实的经济利益, 更甚至是一种不顾后果的追逐自己的利益。

但是从传统的人性上讲和传统观念上讲, 人活着就是一种追逐个人利益, 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但是读了穆勒的功利主义, 认识到功利主义就是一种情怀, 一种博爱, 一种至善的思想意识, 当个人有了这种意识, 才会从小我的局限中解放出来, 这种思想意识对个人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思想意识是一种爱, 是一种德。

用穆勒的功利主义去评价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有利于社会向着一种理想的状态前进。

但是更多的情况下很多阐述功利主义的学者对于功利主义的本源问题存在分歧, 但是相对来说穆勒阐述的功利主义更合乎理性, 更合乎道德, 他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用一种道德和一种量化的好处来调和和化解。

穆勒的功利主义在本源上是一种至善, 是一种合乎道德的理性。

穆勒对功利主义进行了直观而又详细的论述,穆勒的功利主义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行为, 是一种促进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这里所讲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或者是公众福利。

这种解释通俗易懂, 并且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他对功利主义的解释可以用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 这种观点可以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 这是一种基础性的伦理观点, 可以为其它学科奠基。

这种功利主义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具有很好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采用这种观点可以很好地指导现实生活, 这种观点高于现实生活, 又低于那种绝对的理性, 是居于二者之间的。

穆勒|人类活动安排中的正义原则与功利主义

穆勒|人类活动安排中的正义原则与功利主义

穆勒|人类活动安排中的正义原则与功利主义作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

在所有将“功利”或“幸福”认可为是非标准的推论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之一便是“正义”这一概念。

“正义”一词如本能一般能够在瞬间毫不犹豫地唤起强烈的情感和表面上清晰的感知,对大部分思想家而言,似乎体现了某种固有的品质,似乎表明正义作为一种在形式上与“功利”划清界线、在概念上与之完全对立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尽管从长远来看,事实上正义从未脱离于功利(这也是得到普遍承认的)。

关于正义,和其他道德情感一样,起源与约束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人的本性赋予我们的某种情感,并不一定在每次唤起时都是合理的。

正义这种情感也许是一种特殊的本能,也许像其他本能一样需要由更高层次的理性来加以控制和引导。

但如果我们有智力本能来促使我们作出某种判断,同时也有动物本能刺激我们做出某种行为,那么我们并不能认为目前在前者的范畴内一定比后者在后者的领域内更确实可靠。

如同后者会产生错误的行为,前者也会出现错误的判断。

然而,尽管相信人拥有自然的正义感是一回事,承认它为行为的终极标准是另一回事,这两种观点实际上还是有着密切的关联。

人类总是倾向于认为,任何主观情感都是某种客观现实的体现。

对此,我们不再作其他方面的阐述,在这里主要探讨引发正义感的现实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一种特殊的情感体现?行为的正义性是一种本质上特殊的东西,完全有别于其他所有的行为性质抑或是仅仅为其他某些性质以一种特殊的形式组成的混合物?为寻求问题的答案,考虑正义或不义这种情感本身是否有如我们的视觉和味觉一般自成一体还是乃其他不同情感所形成的衍生品,无疑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不过,更为根本的则是剖析如人们通常愿意承认的那样:从客观上而言,正义的指导原则与作为普遍原理一部分的功利原理其实是一致的,只是由于正义这种主观思想情感不同于那些依附于简单功利的普通事物,远远比它们更显得势在必行(除非那些事物出现极端情况),因而人们往往很难在正义身上发现普遍功利的影子,于是认为它超然的约束力必然是出于一种截然不同的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年5月20日—1873年5月8日),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他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

边沁的功利主义对穆勒的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边沁同穆勒之父是知交,穆勒从小就常常拜访边沁,逐渐接受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这对穆勒的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

穆勒从法国返回后,其父曾打算让他学习法律,以便日后从事律师工作,一方面指导他学习罗马法,一方面让他阅读介绍边沁学说的书籍。

这使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变化,据穆勒自己说,边沁的功利主义立法原理将此前的道德立法理论完全推翻了。

在穆勒看来,边沁功利主义关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原理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既表明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动力不是个人的自私利益,而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表明道德伦理的是非标准应是效果,而不是动机,这效果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功利主义的这些原理成为穆勒观察问题的根本观念和哲学思想。

1823年穆勒发起组织了一个研讨边沁功利主义的学会。

约翰.穆勒(1806——1873),他倒是个非常务实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大多是以经验主义立场来论述他的功利主义思想,我们看不出他有任何形而上的困惑,只求行之有效,所以他本身的这种特性让他的学说在近代产生了无比重要的影响,使得功利主义学说有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我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奠定他近代功利主义创始人之一的伦理学名著《功利主义》中的部分重要思想。

他立论的根据是“最大幸福原理”即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数量和质量上尽可能多的满足大多数人的幸福(难怪尼采要不厌其烦的骂他)。

他的所有论述都是根据这一原理展开的。

可以想到,他本人并不承认道德原则是先验自明的,“一切第一原理,我们知识的第一前提以及我们行为的第一前提,都是无法得到推理证明。

”(*第四章论功利原则能够得到何种证明)他所注重的是道德的社会功用,并且强调个人要在什么样情况下考虑自己或他人的利益,“任何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只有在例外时,才有能力大规模地增加幸福,换言之,才有能力成为一个公众的施主;唯有在这样的时刻,才能要求他考虑公众的功利;而在任何其他的情况下,他必须加以考虑的只是私人的功利,只是少数几个人的利益或幸福。

”(*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他认为,我们要证明一个东西是否值得追求,唯一的证据是人们实际上在欲求它。

因为他认为,唯一让每个人感到具有义务性的道德是被教育和舆论神圣化了的习俗性道德,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无法找到自明的道德原则。

穆勒所证明的就是这种习俗性道德在社会中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并且他一再为功利主义的原则辩解。

他很聪明的利用了人性的一个弱点,“人类总是倾向于相信,任何主观的感情如果没有别的解释,那就是对客观实在的一种揭示了。

”(*第五章论功利与正义的联系)也许有人会问:要是这样,那么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就是不纯粹的,穆勒的回答是:“动机虽然和行为者的品格有很大关系,却与行为的道德性无关。

”(*第二章功利主义的含义)另外一点他本人在此书中并没有论述,而是我自己感觉的一个隐藏观点,那就是人类的本性无所谓善恶,但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去同情他人,这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正是这种影响能够使得我们在做出一件事情时可以考虑他人的感受。

最后我认为不得不提的是在本书中穆勒谈到意志和欲望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意志是从欲望中生长出来的,在意志成熟的时候会脱离欲望的管教,而只受制于人的习惯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 ——英国著名庸俗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自称最早提出并使用了―功利主义‖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6 April 1773 – 23 June 1836)英国庸俗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其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5.20.—1873.5.8)也是英国经济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在经济学史上占据显著地位。

通常称其为―老穆勒‖,其子为―小穆勒‖。

詹姆斯·穆勒是苏格兰人(当时苏格兰人地位微贱),在童年就因聪敏好学得到苏格兰财务署理事官约翰·斯图尔特爵士的器重,随后被送入爱丁堡大学读书,费用由约翰·斯图尔特的夫人简和另外几位夫人创办的为苏格兰教会培养青年的基金会供给。

他念完大学普通课程,得到传教士证书,但是从未担任过教会职务,并以能不信这个教会或别的任何教会的教义而自慰。

在后来的几年里,他在苏格兰当过几个家庭的私人教师。

不久,他终止执教生活,迁居伦敦,以写稿度日,除稿费外没有别的收入,直到1819年在东印度公司得到一个职位。

穆勒在《自传》中说他父亲在这段时期里有两件令人吃惊的事情:一件是除了在杂志上写些文章有些不稳定的稿酬外,别无其他收入,在这种情况下结了婚,还养了一大家人;另一件是在如此沉重的负担下,他还是计划、准备和完成了《英属印度史》(History of British India)的写作,这项工作本来预计在3年内完成,但实际上花了11年的时间。

他在整个写作时期,几乎每天要抽出相当时间来教育他的孩子,对其长子小穆勒所花的劳力、心力和耐心之多尤甚,更为其他教育儿女者所罕有,这是一段艰苦的岁月。

詹姆斯·穆勒对印度史的研究,对小穆勒的童年和以后的生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穆勒11岁时,他帮助父亲校读了《英属印度史》。

在该书出版后不久的1818年,凭着所具有的专业学识,詹姆斯·穆勒被任命为东印度公司的助理检查官,这项任命使他的家庭经济状况获得了根本的改善。

他在乡下买了一座住宅可以在这里从容地研究那些令他感兴趣的哲学和政治问题,也可以为他的长子选定一份自由的职业。

他一度考虑让约翰·穆勒从事法律工作,但在1823年,由于公司有另外一个助理检查官的空缺,詹姆斯·穆勒便为自己的儿子谋得了这个职位。

这样,直到约翰·穆勒在1858年辞职之前,他一直在为英属印度政府工作。

小穆勒在少年时期的后几年中,参与了他父亲的全部写作活动。

当小穆勒在1823年获得东印度公司的职位时,人们把他看成是詹姆斯·穆勒的一个复制品。

关于“功利主义”詹姆斯·穆勒自称最早提出并使用了―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这一概念,认为功利主义就是最大幸福主义,―承认功用为道德基础的信条,换言之,最大幸福主义,主张行为的是与它增进幸福的倾向为比例;行为的非与它产生的不幸福的倾向为比例。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思潮,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功利(苦乐)为计算标准来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

边沁指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

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

‖詹姆斯·穆勒认为最大幸福―并不是行为者自身的最大幸福,而是最大量之一般人幸福。

‖可见,功利主义的原则是以经验主义和抽象人性论为哲学基础,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以功利幸福为核心内涵,以行为效果为评价依据,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基本原则和最高理想的。

从本质上说,功利主义是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为―占统治地位的发达的资产阶级服务的。

‖把功利主义与联想主义融合在一起的人是詹姆斯•穆勒,在他看来,心灵是一块被动的白板,它接受简单感觉,通过形成原子单位之间的联结,使简单感觉组合为复合感觉或观念。

詹姆斯•穆勒把联想主义推向了极端——完全机械式的心理画面:在这幅画里,观念自动地跟随着观念、没有为意志控制留下余地。

詹姆斯•穆勒的观点与他对教育的兴趣有关,也受爱尔维修的影响,詹姆斯•穆勒认为如果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完全是被动的,那么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正确地塑造个人的心灵。

有意思的是他把这种观点加以实践,在儿子3岁时教他学古希腊语,8岁时学拉丁语,结果他的儿子在10岁时就写成了罗马法史。

可惜他的这个儿子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并没有如他的父亲那样,成为一个功利主义者,相反,当他意识到功利主义的狭隘与贫乏之后,他反而转向了关注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浪漫主义。

他否认人是机器,把人看成是活生生的东西,他们的自主发展和成长应该得到培养。

约翰•穆勒关于联想主义的论述被称为心理化学(mental chemistry),他主张元素的观念可以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观念,而无法还原为它的元素。

这些元素产生新的观念,不只是组合而已。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又译为功用主义或乐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它产生于近代英国,是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

该学说最早萌芽于培根和霍布斯的伦理学说中,18世纪的哈里森·孟德威尔和斯密对其都有一定的发展,至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边沁和密尔最终将其建立成一种系统的有严格论证的伦理思想体系。

功利主义思想早已有之。

古希腊学家伊壁鸠鲁就提出过人生的目的在于摆脱痛苦和寻求快乐,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最大利益。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用求乐避苦的人性主张来反对封建束缚和禁欲主义,并从理论上对利益原则进行了探讨。

后来,边沁接受了这些思想,创立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

那么,什么是功利主义呢?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衡量行为价值的一些伦理学说中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

这些学说通统被称为'目的论',或者称为'效果论'。

然而,功利主义理论有许多类型。

这些理论共同认为: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是指该行为所产生的总体的善或恶而言,而不是指行为本身。

但到了20世纪中、后期,边沁、密尔开创的功利主义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复活。

这是因为,首先求利仍然是现代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这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西方社会面临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老化、资源短缺、就业失业等问题,对此,人们不能不面临着道德的抉择。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原则,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而确立的,而调节人们的行为实质上就是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由此,功利主义在英、美、澳等英语国家悄然兴起。

现代功利主义是在近代功利主义传统的基础上,适用现代哲学研究的方法对其重新阐释而形成的新功利主义规范伦理学。

功利主义有其不足之处,如狭隘的目的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仍然是个人主义。

但客观地讲,功利主义对于现金的时代是有益的!边沁道德学2009.10.01密尔和功利主义梁捷功利主义是一套倍受争议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