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合集下载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是指对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学习者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认知学、教育学等,并以此为基础为外语教学提供指
导和启示。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学习理论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特点,并根
据不同的学习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派,该学派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能力的训练
和习惯的形成过程。

这一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教师应该强调语言学
习的反复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面
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
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语言学习理论能够对外语教学起到指导和启示的作用。

比如社会
文化学派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外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为了交际而存在的,因此外语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
能力。

情感认知学派认为情感与语言学习密切相关,因此外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
感投入和积极态度。

语言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和
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也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是对外语学习和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语言学习理论,并分析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强调语言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形式进行。

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暴露在语言输入中,然后进行复制和练习。

学习重点在于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反馈,在失败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教师在外语课堂中应该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例如听力材料、阅读文本、口语练习等等。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改善表达能力。

认知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知识的获取和加工而学习的。

这种理论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应该使用自己获得的语言知识来理解和学习新语言信息。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语言输入。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例如语言输出、口语练习、角色扮演等等。

3.社会交往语言学习理论
社会交往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交流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的。

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学习语言是为了和别人交流,因此通过交流来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例如小组讨论、班级活动等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如语言游戏、文化交流等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总结
以上提到的三种语言学习理论分别重视语言输入、加工过程和语言交流。

在实际外语教学中,理解这些理论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摘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能力处于第一位;在学习的高级阶段,语用能力的培养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然而,目前学生的语用能力远不如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出现各种语用失误,致使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英语教师必须重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从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探讨外语教学新方法,希望能对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有所启示。

【关键词】言语行为;英语教学;语用能力一、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被用之以“行”,而不是用之以“指”的问题,体现了“言”则“行”的语言观。

这一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l.austin)首先提出。

其始终贯穿一个思想,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说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奥斯汀把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解释为人们在说话时,同时做了三种不同的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

每个人说话都同时完成三种行为。

例如:(1)i’m thirsty.言内行为是说话人发出声音,表达“渴”这种身体状态,言外行为就是间接地请求听话人给一杯水,而言后行为则是听话人所采取的行动:给说话者倒了一杯水。

美国哲学家塞尔(j.r.searle)是言语行为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正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之处,使其系统化,严密化。

塞尔指出,说话人说出一句话,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这句话的字面意义,称为直接言语行为。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说话的意愿,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说话人的说话意图,就要从“字面用意”推断出句子的“言外之力”。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综合英语教学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综合英语教学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综合英语教学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十分重要的理论,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对指导综合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注重在情景中学习英语,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提高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交际教学法;综合英语教学一、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Austin)在其著作《如何以言行事》(HowtoDoThingswithwords,1962)中提出的。

Austin根据话语的功能,把话语分为言有所逑(constaifve)和言有所为(peformative)P~大类。

言有所述是用来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事实的,是可以验证是真实或是谬误的。

言有所为是用来实施某一种行为的,是不能验证的,无所谓真实或是谬误。

后来,奥斯汀认识到言有所述,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言有所为,即实施“陈述“这一行为。

于是,奥斯汀放弃了最初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区分,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式来解释人们通过语言所实施的各种行为。

根据奥斯汀的新模式,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1oe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uif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

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

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很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

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

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他就同时执行了某种言语行为。

后来,奥斯汀的学生塞尔(J.Searle)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其中对英语教学有较大启发的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

也就是说,交际者在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往往不直接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其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交际目的,而是凭借另外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表达其真实意图。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语言学习理论是指对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一种学术思想体系。

它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经典的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1.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响应形成的机械过程。

对于学习者来说,正确的回答会得到奖励,错误的回答会得到惩罚。

因此,行为主义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直接而精确的指导,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在外语教学中,行为主义者倾向于使用形式语法,强调语言结构的规则和单词的机械记忆。

例如,在教授英语的时候,学生应该反复练习写、读、说单词以及句子的构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外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但对于提高传达信息的能力并不十分有效。

2.认知学派认知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自我探究的行为,而不是机械的响应过程。

认知学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基于前一知识来建立新的知识。

他们认为学生应该有适当的认知负荷以及尝试进行错误的探索。

教师应该成为建设性学习的初级背景和引导者。

在外语教学中,认知学派强调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功能。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材料的交互来形成大量的意义,并且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模式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理解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单词的含义,并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

3.社会文化学派社会文化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由文化和社会背景决定的过程。

学习是在社交互动中发展和形成的。

学习和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还是一种文化行为,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参与者并为该社交互动提供对话机会,就像是一种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在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学派为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交互,冲突和互动。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母语为英语的人交流,并在使用外语的场合中,熟练掌握外语语言的文化和社交背景,以便更加高效地学习使用英语。

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课外辅导教学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课外辅导教学的启示

p e n c e i t w i l l r a i n t o mo r r o w . ” 和
“ I n a me t h i s s h i p
E l i z a b e t h . ”这两 句话 不是在 陈述 ,而是在 实施 “ 打 赌”和 “ 命 名 ”这两种行 为 。为 此 ,他将 这类句 子 称为 “ 行 为旬 ” ,以区别 于真正 的 “ 叙述句 ” 。 奥 斯 汀 的言语 行 为理论 引 起大 量 的哲学论 述 , 其 中美 国哲学 家塞 尔的影 响最 大 。他提 出 了 “ 言 语 行为 ”这一名 词并将 言语行为 系统化 ,阐述 了言语 行 为 的原 则 和 分类 标 准 ,并 提 出间 接 言语 行 为 理 论 。在他 的努力 下 ,奥斯 汀 的理 论得到 了进一步 的
1 . 言语行 为理论形成及发 展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是 由 英 国 著 名 哲 学 家 奥 斯 汀 ( J o h n L a n g s h a w A u s t i n )于 1 9 5 5年在美 国哈佛 大学 所 作 的题 为 《 沦言有所 为》 ( H o w t o D o T h i n g s w i t h W0 r d s ) 中 首先提 出的 ,并率 先开 始探 讨 语言 与行 为之 间的关 系。他提 出语 言不仅 是描述客 观世界 的 种工具 ,而且 是一种行 为 ,即言语行 为 ,他对语 言交 际 的实 质 问题 进 行 分 析 ,并 指 出语 言 用 之 于 “ 行” ,而不 是用 之 于 “ 指” 。例 如 , “ I b e t y o u s i x
2 0 1 3年 第 3期 ( 总第 1 I I 期)
边 疆经济 与文化
T HE BORDER ECONOMY AND CU删 RE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流利的英语口语已成为提升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实例和研究数据,本文提出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英语口语教学;教学模式;学生口语能力1. 引言英语口语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能够达到流利地运用英语口语的水平则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关键。

然而,传统的口语教学往往被动受益者单方面接受语言输入,学习者缺乏与他人进行真实对话的机会,这导致了学习者在实际交流中遇到困难。

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对话情境,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口语。

本文旨在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以期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2. 间接言语行为的基本概念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言语表达方式间接地传达信息或意图。

它在英语口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对话中的情境和内涵。

在口语交际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情况,比如委婉地拒绝、表达建议或批评等。

3.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3.1 情境模拟传统的口语教学往往缺乏真实的情境模拟,学习者很难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知识。

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一种模拟真实情境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对话,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间接言语行为。

3.2 表达能力训练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需要学习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话技巧。

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间接言语行为。

3.3 字词选择训练在间接言语行为的运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语言学习理论是指对语言学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及相关理论的总称。

在外语教学中,了解并应用语言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言学习理论,并探讨它们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部分: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机械的、刺激与反应的过程。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生通过模仿和重复输入来习得语言。

1. 环境创设:为了帮助学生习得外语,教师需要创造一个富有语言输入的环境,例如提供丰富多样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并鼓励学生模仿和重复。

2. 正反馈: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正反馈是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赞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语言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语言的主动处理和理解。

认知学派认为学生通过思考、演绎和概念的形成来习得语言。

1. 任务驱动学习:教师应设计一系列真实的、有意义的任务,鼓励学生思考和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意义导向教学:教师应将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与语言学习相结合,使学习变得有意义。

通过现实情境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社会文化语言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强调学习者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对语言习得的重要影响。

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在互动中习得语言,并且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信息。

2. 文化意识: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还涉及到这门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

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目标语言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建构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来习得语言。

1. 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将语言学习放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来习得语言,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场景相连接。

2. 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索绪尔“语言”“言语”的区分及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索绪尔“语言”“言语”的区分及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索绪尔“语言”“言语”的区分及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摘要:索绪尔是二十世纪语言学界的大师,他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对语言学研究对象“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论文分析了索绪尔区分“语言”“言语”的必要性,探究了这理论的本质,同时提出了这一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即在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中从“言语“入手,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最终使学生以“语言”为指导增强“言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言语;区分;英语口语教学;启示【中图分类号】h31一. 引言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在20世纪的语言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的伟大贡献在于为语言学这门学科确定了研究对象,也就是说语言学家必须把语言结构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把言语行为的全部表现形式与其联系起来。

他提出了“语言”(langua)和“言语”(parole)两个概念,并把他们区别开来。

本文介绍了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理论,分析了该理论的本质,并且阐释了该区分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即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言语先行,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最后由语言指导言语实践的语言习得模式,帮助学生更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 索绪尔“语言”和“言语”的本质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回答了语言研究的对象问题。

他提出,“语言研究包括两个部分。

本质的部分把本质上是社会的和独立于个人的语言系统本身视为研究对象,这是纯粹的心理研究;次要的部分把言语行为中个人的方面即言语也包括发音视为研究对象,这是心理-物理研究。

”(saussure,2001:19)根据他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这两部分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两者紧密相连而又互为前提。

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界定是:语言是一个通过言语实践而储藏于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之中的宝库,是一个潜存于每个大脑之中的语法体系,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潜存于一群人大脑中的语法体系,因为语言在任何一个大脑之中都是不完备的,它只有在群体中才得以完整存在,言语则反之,它是个人意志和智力行为,从中作如下区分:(1)说话主体借以利用语言规则以表达他个人思想的手段;(2)使他能够显示才这些手段的心理‘物理机制。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 要 本文先简述塞 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再就其理论谈对现 代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言语行为 适切条件 英语教学
言语 行为 理 论 首 先 由 A sn 16 ) 出 , 先 是 区 分 了述 事 话 ut (9 2 提 i 他 语和行事话语 。后来 , ut A s n又把语 言行为分为 “ i 以言指事 ” “ 、 以言 行事” “ 、 以言成事” 3类 。继 A sn之后 ,er (9 5提 出了适切条 ut i S al 17 ) e 件和间接言语行为。适切条件指一个言语行 为为实现其 目的而必 须达到的标准 , 它包括“ 准备条件” “ , 诚实条件” 本质条件” 和“ 。
4) o a ig f r hs o g Y usi s at ti sn dI n e 1 5) a t ei in w Wh ti s t o ? m
6 N tt l ) o aa . 1 Leabharlann 1言 语 行 为 种 类
塞尔(er ) 17 年提出了对言语行为更为精当的分类方法: Sal 在 9 6 e 表述言语行为是陈述事件的某 种状态 的言语行为 , 断定 、 如: 声 明等。 表态 言语行 为是指说话 者表明未来行动过程 的态度 的言语行 为, 许诺 、 如: 威胁等。 指令 言语行 为是指意在让 听话 者采取行为的言语行为 , : 如 命 令、 求等 。 请 宣 告言语行为 是指本身会带 来事件 的一 种状态 的言语行 为 , 如: 结婚 、 命名等。 表 情言语行为是 指表达说话 者心理状 况或态度 的言语行 为 , 如: 呼、 招 祝贺、 感谢 等。 判断 言语行 为是指评估或评判 的言语 行为 , : 如 判决 、 免、 赦 许
可等 。
例 1例 2 , 和例 3 的言外之意可 以用塞尔的言语行为种类说加 以分析 。1 的玛 丽问彼德是否 愿意娶她 , 用同样 的一句 Wi 例 彼德 l l yum& ym ?来应答 。这两句相 同形式 的话语属 于表态言语行为 o r e r (o is e)表许诺 。 cmmsi s , v 但彼德是男 的, } 他 兑这句话可以根据其语气 做 出这样 的推断。如果彼德以严肃 的神态反问这句话 , 那就是说彼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

功能
1、促进师生交流
1、促进师生交流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之一是促进师生交流。教师通过提问、讲解、反 馈等言语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 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析
1、语调
1、语调
英语教师的语调可以传达出很多信息,例如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意图等。通 过使用不同的语调,教师可以实现多种言语行为。例如,教师可以用升调来表示 疑问、惊讶等情绪,或者用降调来表明自己的肯定和信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 过调整自己的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 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
01 引言
03 分析 05 反思
目录
02 背景 04 功能 06 结论
引言
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 (John Searle)提出的一种语言哲学理论,该理论的是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行 使权力、建立关系和解决问题。在英语教学领域,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的研究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 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2、语音
2、语音
英语教师的语音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标准的语音有助于学生正确发音,提高 其口语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语速和音量等来实现不同的 言语行为。例如,当教师想要强调某个知识点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或减缓语速。 这些语音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词汇
3、词汇

言语行为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探究

言语行为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探究

言语行为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探究作者:白航凡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2期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从行为角度探讨了语言的使用。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言语行为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了言语行为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启示。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中学英语教学;启示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言语行为理论最先提出者是英国的哲学家约翰·奥斯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奥斯汀去哈佛大学做讲座,之后将讲座内容写进了《如何以言行事》一书中。

他提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也在实施一个行为。

奥斯汀区分了表述性和施为性话语。

表述性话语指陈述和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施为性话语则具有行事能力,可以表达承诺、道谢、道歉、指责、祝贺等。

例如:I walk to school.这个句子本身就是在陈述“我走着去学校”这一事实,所以它是表述性话语。

而The doctor advises me to walk to school.这句话就是在实施“劝告”这一行为,所以它是施为性话语。

两者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作三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例如,军官对士兵说“立正!”,军官的词汇和言语是言内行为;军官的意图是命令士兵立正,这是言外行为;言后行为是士兵听了甲的话后,作出立正的姿势。

再如,A说“好热啊!”B听完后就把空调打开了。

言内行为是A的话语,字面意思。

言外行为即是想表达A想凉快一点。

言后行为就是B帮A 打开了空调。

此外,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评价行为类、施权行为类、承诺行为类、论证行为类和表态行为类。

1975年,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在题为《间接言语行为》首次提出简介言语行为理论,在《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一书当中作了更详细的介绍。

他把言外行为分为新的五大类:断言类和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2) 推荐文章•交际语言运用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热度:•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热度:•浅议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的比较热度:•浅析英语口语训练中学生心理障碍热度:•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的一致性浅议热度: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二、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1.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强调的是语法以及词汇的学习,过分强调解释语法规则和教材中的语言点,往往忽视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日常交际能力,导致合理的教学大纲无法有效实施,这种填鸭似的教学法会给学生增添沉重的课业负担,他们会觉得学习英语就是死记硬背,同时学生对目的语的背景知识匾乏,交际失误屡屡发生,久而久之自然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法也会让课堂气氛变得极为沉闷压抑,收获的课堂效果更不尽人意。

2.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及指导意义Canale和Swan曾经说过,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仅仅会造出正确的句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结构及语法规则要受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规则及交际环境制约的,交际双方必须根据说话场合、交际身份、谈论的话题及交往的社会准则、文化习俗诸因素来决定语调、语言结构及话语风格。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说得好”、“说得得体”。

学生在理解话语意义时,不仅需要语言的一般知识,还要根据语言的实际运用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会话合作、会话含义等语用规则,要有较好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而对这些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和培养正是我国英语教学中所缺乏的。

如果英语教师能把言语行为理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并认真研究,细心总结,这必将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定能使学生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更透彻、更准确,使教学效果更佳。

因为在对言语理解的过程中,对字而意义的理解和“言外之意”的理解是最重要的两个层次,语义推理和语用推理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英语教师也应一改往日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中心内容的作法,把教文化渗透于教语言之中。

简析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简析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简析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摘要: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oery),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将其应用与英语口语教学,口语教学不仅获得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教学目标更明确,而且会使教学中的缺乏之处显露出来.从而使英语口语教学更完善。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言外行为;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提出而进一步开展得到的。

当今,言语行为理论更加完善,研究成果更加丰硕,为提醒语言的本质、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概括地来讲,语言的“言有所为”与英语的交际应用是一致的。

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交际目的就是用语言来做事情。

本论文就奥斯汀的三种“行为”模式理论,尤其是言后行为理论探讨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启示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一)言语行为理论形成及开展。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著名哲学家奥斯汀(JohnLangshawAustin),于195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所作的题为《论言有所为》(HowtoDoThingswithWords)中首先提出的,并率先开始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语言不仅是描述客观世界的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

他对语言交际的实质问题进展了分析,并指出语言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

例如,“Ibetyousixpenceitwillraintomorrow.”和“lnamehtisshipElizabetl1.”这两句话不是在陈述,而是在实施“打赌”和“命名”这两种行为。

为此,他将这类句子称为“行为句”,以区别于真正的“表达句”。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语用学理论,它对于英语教学的渗透和运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对教学目标的影响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言语行为理论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即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言语行为,而非仅仅是语言结构和语法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言语行为理论促使教师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否在真实情境下正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以此为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其次,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语言教学的具体操作中,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造真实的语境,引入真实的语言场景,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授购物用语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实际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对话,从而进行语言练习。

其次,言语行为理论强调“意图(intention)”,即说话人言语行为背后的目的和意图。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不同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和常用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交际目标。

例如,在教授请求的用语时,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表达方式,如“Can I borrow your pen, please?”、“Could you lend me your pen, please?”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含义和语用差异。

最后,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对话技巧和交际策略的指导。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培养他们的社交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2)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2)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摘要间接言语行为是指人们用间接的方式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的行为。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理解和运用间接言语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介绍了间接言语行为的定义和分类,然后探讨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包括启发学生的语言意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提出一些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英语口语教学、语言意识、交际能力、文化素养1. 引言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常常使用间接言语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

因此,理解和运用间接言语行为成为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文将从间接言语行为的定义和分类出发,探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2. 间接言语行为的定义和分类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间接的方式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的行为。

根据间接言语行为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将其分为四类:请求类、指令类、建议类和批评类。

请求类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通过委婉的方式请求对方做某事,比如“你认为可以帮我一个忙吗?”;指令类间接言语行为是用间接的方式给出指令,比如“你能不能把窗户关上?”;建议类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委婉的方式给出建议,比如“我觉得你最好早点休息”;批评类间接言语行为则是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不满或批评对方,比如“我不太确定这个方法是否有效”。

3.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3.1 启发学生的语言意识理解和运用间接言语行为不仅需要掌握各类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还需要对不同表达方式的语言规则和背后的意图有一定的认知。

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来启发学生的语言意识。

让学生了解不同表达方式的使用场景和语言规则,提高他们对英语口语中间接言语行为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间接言语行为是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间接言语行为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自如地进行社交对话。

言语行为理论简述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简述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中教研究2016.9~10近年来,语用学(Pragmatics )理论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语言理论基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utterance ),强调在语境(context )中研究词、句、话语等言语行为的意义(meaning )。

作为语用学中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对语言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主要阐述了如果从语义角度看语言只能解决“言之所述”,而从语用的角度看待则可解决“言之所为”,甚至涉及“言后之果”,即“所述”“所为”之后给言语对象带来的影响和后续发展。

本文将就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做简单的介绍并就该理论谈一些对外语教学可能起到的启示作用。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由来和发展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这一理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奥斯汀首先提出,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讲座,以《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为书发表了这一观点,在他的论述中提出语言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说出某种语言就是用这种语言在实施某种行为。

继奥斯汀之后,他的学生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J.R.Searle )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长久以来,哲学家所坚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者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选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做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语言学习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随着对语言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外语教学也有了更多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对语言学习理论的探讨,分析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语言学习的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响应的过程进行的。

这一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者对于语言输入的反应,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条件反射。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沃森和斯金纳。

他们认为语言习得受到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强度、频率和顺序的影响。

内在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心理活动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它认为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的体现,一旦外部输入符合这种内在语言规则,个体便能够自发地进行语言习得。

著名的内在主义学派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克和诺姆·查姆斯基。

互动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

认为语言学习是由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建立语言规则的过程。

著名的互动主义学派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文奇斯基。

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 各种理论结合,多角度思考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语言习得是通过模仿和练习来完成的,内在主义理论认为个体内在规则的形成对语言习得起到重要作用,互动主义理论则更注重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应该兼顾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外语的习得。

2. 创设情境,促进语言输出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语言意识内在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内在语言规则的形成,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外语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构建语言规则,懂得如何去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从而更好地进行外语习得。

4. 注重语言输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互动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在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完成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老师需要提供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使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和资源,让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外语。

语用学的言语行为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用学的言语行为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用学的言语行为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摘要】言语行为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言的形式,还要重视语言形式背后的功能,即说话人的意图和语境。

这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型课堂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学习者对语意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用学;言语行为论;英语教学一、言语行为的种类与切合条件在特定场合,我们发出声音是为了通过空气传递信息给他人,称之为言语事件。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这种信息的传递,不只是“说”本身的行为,同时也包含了“说”的行事的行为,这两个要素的综合体即为言语行为。

特定的语词并非总是表达单一的言语行为种类。

正因为如此,区分言语行为的这样两个因素就显得非常有用。

传统的英语语法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陈述或宣布、提问或置疑、命令。

许多语言都以此为基础加以区分。

如果说前述传统的“陈述、疑问、命令”说也是一种言语行为分类法的话,它充其量也只是一些句子的字面形式与其言外作用的相互对立或者二者之间存在意义延伸关系而已。

大多数语言流派公认的言语行为的分类范畴远比传统的分类要大、要细。

其中,塞尔在1976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更为精当的分类方法。

表述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是陈述事件的某种状态的言语行为;表态言语行为(commissives)是指说话者表明未来行动过程的态度的言语行为;指令言语行为(directives)是指意在让听话者采取行为的言语行为;宣告言语行为(declaratives)是指本身会带来事件的一种状态的言语行为;表情言语行为(expressives)是指表达说话者心理状况或态度的言语行为;判断言语行为(verdicatives)是指评估或评判的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包括两个基本标准:限定言语行为及其种类;提供评估言语行为的根据。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1.英语教学的交际观言语行为“三分说”——言外行为、言内行为和言后行为,从一个实证的角度将交际这一教学实质揭示了出来。

行为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图式理论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行为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图式理论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行为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图式理论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摘要: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并不单单具有陈述的作用,而且还是语言使用者以言行事的工具。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个方面。

其中,言外行为体现了语言使用者的意图,是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研究的重点。

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言外行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英语听力教学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言外行为理论;英语听力教学1、引言语言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它不仅包括最基本的内容:pho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还与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化社会有密切的联系。

语言学的这几个部分之间也具有既相互独立又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本文将要讨论的语言学理论就可以从属于两种领域。

那就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个方面,言外行为。

言外行为既可以从属于语义学领域也可以说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Semantics is the study of meaning.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use. 因为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话语的意义,这可以看作是语义学研究的范畴;言外行为又是研究话语在实际交流情景中的意义,这是语用学的研究范畴(何兆熊,2000)。

2、言语行为理论简介2.1言语行为理论含义奥斯汀(J. L. Austin, 1911—1960),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首先明确详细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的理论简单地概括就是“说话同时就是做事”或“言语既是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

他认为很多话语不仅能够提供信息,而且能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

在此基础上,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Sperber,xx)。

2.2言语行为理论“二分说”和“三分说”奥斯汀对表述性话语和施为性话语进行了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摘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能力处于第一位;在学习的高级阶段,语用能力的培养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然而,目前学生的语用能力远不如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出现各种语用失误,致使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英语教师必须重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从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探讨外语教学新方法,希望能对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有所启示。

【关键词】言语行为;英语教学;语用能力
一、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被用之以“行”,而不是用之以“指”的问题,体现了“言”则“行”的语言观。

这一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
(j.l.austin)首先提出。

其始终贯穿一个思想,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说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奥斯汀把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解释为人们在说话时,同时做了三种不同的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

每个人说话都同时完成三种行为。


如:
(1)i’m thirsty.
言内行为是说话人发出声音,表达“渴”这种身体状态,言外行为就是间接地请求听话人给一杯水,而言后行为则是听话人所采取的行动:给说话者倒了一杯水。

美国哲学家塞尔(j.r.searle)是言语行为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正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之处,使其系统化,严密化。

塞尔指出,说话人说出一句话,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这句话的字面意义,称为直接言语行为。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说话的意愿,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说话人的说话意图,就要从“字面用意”推断出句子的“言外之力”。

例如:
(2)x:let’ s go to the movie tonight.
y:i have to study for the exam.
x可以推断出:y晚上要准备考试,不能去看电影,因此y的“言外之意”是一种拒绝。

如今,言语行为理论在语言研究中被广泛运用,同时也在外语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不同场合下语言的运用。

那么该如何把言语
行为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呢?我们可以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2.1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目标第七级明确指出学生应该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第八级目标指出学生应该了解交际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

第九级目标指出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世界意识。

从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及其重要的。

所以,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诸如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选读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英美的政治结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

通过介绍英美两国社会与文化的各方面,如历史地理、人口概况、社会价值观、家庭问题、教育问题、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等,揭示两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帮助大家对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2.2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英语听力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因此在各种考试中听力部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最难把握的。

英语听力,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听力原文,而英语听力中所选择的原文大多是口语资料,并没有太多的难词和复杂的语法,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特征,以言指事和间接言语行为更是穿插其中,比比皆是。

因此,学生在听听力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语言上和理解上的困难。

这不仅仅
阻碍了学生的听力水平的发展,更会随着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遭遇尴尬,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下面分析听力材料中两则体现言语行为理论的例子,期望能够对英语听力教学产生帮助。

(3).mary: do you like my new dress?
tom: your hat looks so beautiful.
在这个对话中tom似乎是答非所问,但是我们分析材料后发现,tom其实并不喜欢mary的新裙子,但是为了表现得更为礼貌,所以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夸奖了她的帽子,这样既没有伤害mary
的自尊心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涵养。

(4).a: how do you think the basketball in the supermarket?
b: if i had enough money, i would buy it.
在这个对话其实是有言外之力的,表明作者暂时不打算买篮球。

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原文,才能明白这些话言外之力。

所以,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改进听力教学模式,更多地尝试多媒体教学方式。

比如利用英语电视剧,电影,歌曲,动画片等,通过更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增强文化意识,为学生的听力理解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弄懂说话人的真正意图,从而能够让学生对英语听力产生更大兴趣。

2.3指导英语翻译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
课程目标第九级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能做日常的口头翻译。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话语的言外作用和间接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和翻译。

我们在翻译文章的时候,要力求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但是翻译中有很多言外之意和间接言语行为穿插其中,所以学生在翻译文章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当英美人在得到夸奖时,会说:“thank you”而中国人面对这种情况会用自谦的方式表达。

再比如说中国人见面会说“你吃了吗?”“上哪去?”其实这就是客套话,在翻译时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译出来。

这也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等背景知识,以期能够更好更准确地翻译文章。

三、总结
言语行为理论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以及相当程度的推导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我们可以说言语行为理论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当把更多的语言学科研成果运用于外语教学之中,不断充实外语教学理论,不断更新外语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1]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longman,1983.
[2]searle,j.r.indirect 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钱冠连,语用学的哲学渊源[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6).
[5]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