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病理学诊断及科普
肺结核病理学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包括在痰液或病灶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以及观察到与肺结核相符的病理学改变。
具体来说,肺结核的病理学诊断通常基于以下几点:
1.临床表现和病史: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有与结核病患者的接触史或生活在结核病高发区等。
2.影像学检查:X线或CT检查可能显示肺部典型的结核病灶,如渗出、增生、坏死等病变。
3.病原学检查:在痰液或其他体液中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关键。
通过痰涂片检查、痰培养检查等方法,如果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即
可确诊为肺结核。
4.病理学检查:通过肺组织活检获取标本,观察到干酪样坏死、结核肉芽肿等特征性病理学改变,可进一步支持肺结核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病理学诊断通常是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等多方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诊断过程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诊断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肺结核病病理学
肺结核病病理学肺结核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进展性传染病。
病理学研究是了解肺结核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该文将从事后检查、肺炎型肺结核、成纤维型肺结核以及肺结核伴发其他病变四个方面,系统介绍肺结核病病理学特点。
一、事后检查在病理诊断中,事后检查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式。
对于疑似肺结核病例,可行肺活检术或手术活检等操作获取病变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肺结核的组织学改变主要取决于细菌的菌量及其毒力,免疫反应的不同和机体的抵抗力。
肺结核组织学改变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包括炎性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坏死和纤维化等。
二、肺炎型肺结核肺炎型肺结核是指结核杆菌大量进入肺泡和细支气管周围的炎症反应。
随着炎症的发展,直径为1至2cm的结核结节或干酪样坏死物可以在肺内形成,而这些小结节可以融合成更大的结节。
在坏死组织周边,有一些以巨噬细胞为基础的炎性细胞浸润,菌体通常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这样形成了肺结核的特有形态――桑拿结核。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完全,病变可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引起支气管壁和血管周围的组织破坏。
三、成纤维型肺结核成纤维型肺结核是指肺内炎症反应完全西化,最终导致病巢形成纤维组织。
这种类型的病变通常在化脓型肺结核或肺炎型肺结核治疗后形成。
成纤维型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内广泛的、弥漫的、病灶致密的纤维化,周围脏层胸膜增厚,胸壁粘连度高。
这种病变类型的结构通常为增生的纤维组织、散在的肉芽肿、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这些组织构成了具有结构特异性的病巢。
四、肺结核伴发其他病变肺结核病变与其他肺部疾病容易相互混淆,如肺癌、肺炎、肺水肿等。
由于两种疾病有相似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
对于肺癌合并结核的情况,可以在肺癌病变组织中发现肺结核的病理学改变。
而肺结核合并肺炎、肺水肿时,由于一定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和肺泡壁相应的显微结构的改变,会对其症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造成诸多影响。
综上所述,病理学是了解肺结核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结核病病理学诊断及科普
结核病病理学诊断及科普结核病是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营养水平的改善和防控措施的加强,近年来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据相关医学统计,结核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60/10万之内。
尽管如此,我国仍有数量庞大的结核病患者在院接受治疗,结核病为一类传染疾病,具有发病范围广、传染性强、危害性大、诊断难度高等特点,需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或结核病医院进行治疗。
今天,就向大家科普有关结核病的病理学诊断及相关知识,希望帮助大家更深刻、更专业地了解结核病。
一、什么是结核病?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过结核病,但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他们理解的结核病仅局限于肺结核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结核病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病十分古老,据历史研究显示,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存在结核感染人体化石的相关证据。
古代称结核病为“痨病”,结核病可累及人体内部多脏器感染,比如肠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脊柱结核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大家熟知的肺结核,肺结核占所有结核种类的比重约为90%左右,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肺结核又分为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多发于初次感染结核杆菌的小儿,继发性肺结核常见于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成年人。
二、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和传染途径有哪些?人们在感染结核病后通常不会立刻发病,需经历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结核病感染者不具备传染性,也无任何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4-8周,也有的长达数年,甚至不会发病。
主要与感染病菌的数量与毒性、感染者自身免疫水平等密切相关。
据统计,临床约九成的感染者可通过自身强大的免疫功能将病毒杀灭。
身体免疫力低下、合并其他慢性基础病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均是结核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当感染者免疫力降低时,潜伏在人体内的结核杆菌便会趁虚而入,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结核病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低下、全身无力、消瘦虚弱等典型症状。
病理诊断结核的标准
病理诊断结核的标准一、病史和体征1.患者年龄和性别:结核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较女性更为常见。
2.既往病史:患者有无结核病接触史、肺结核病史或其他部位结核病史。
3.吸烟史:吸烟可增加结核病的发生风险,特别是对于肺部结核病。
4.家族病史:家族中有结核病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可能增加患者的患病风险。
5.主要症状:结核病患者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
咳嗽多持续性,以干咳为主;发热多为午后低热;盗汗为夜间入睡后出汗;体重下降明显。
二、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X线胸片是诊断结核病的常用方法。
典型表现为上叶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呈多态性,即浸润、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晰和病态发展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2.CT检查:CT能显示X线不能发现的病变,对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MRI检查:不常规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但对于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显示优于CT。
三、结核菌素试验1.试验方法:在患者前臂内侧皮内注射一定量的结核菌素,观察72小时局部硬结反应。
2.结果解释:阳性结果提示患者曾感染过结核菌或接种过卡介苗,强阳性结果提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
阴性结果提示未感染结核菌或结核感染早期。
四、痰液检查1.痰液收集:嘱患者清晨漱口后用力咳嗽,以清晨第一口痰最为理想。
2.显微镜观察:观察痰液中是否有抗酸杆菌。
抗酸杆菌对诊断肺结核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3.细菌培养:将痰液进行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
培养结果更为准确,但时间较长。
五、血液检查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可能升高或正常,而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加。
2.血沉检查:血沉加快,但非特异性指标,对诊断价值不大。
3.血清学检查:如干扰素-γ释放试验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组织病理学检查1.活检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等方法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2.病理学表现:典型的病理学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和肉芽肿形成。
肺结核的结核病病理解剖与组织学
肺结核的结核病病理解剖与组织学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犯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肺结核的病理解剖与组织学特征,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肺结核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肺结核的病理解剖与组织学特点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该疾病的理解。
一、病理解剖特点1. 脏器病变肺结核主要累及肺脏,常见的病理变化包括纤维化、干酪样坏死和钙化。
在结核病初期,病灶位于肺尖、肺中部或肺底部,逐渐发展形成结核结节。
随着疾病的进展,结核结节内的病灶可呈现干酪样坏死,形成干酪样空洞。
而且,在治疗有效的情况下,干酪样坏死区域可发生纤维化和钙化,形成结核瘢痕。
一部分病例可能出现纤维性包裹性病变,形成结核球。
2. 组织学特征肺结核的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干酪样坏死、结核肉芽肿和纤维化。
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的典型病理特征,可见于干酪样肺炎、干酪样肺结核和干酪性淋巴结炎等。
干酪样坏死灶呈黄白色,质地松软,切面呈奶酪样或鸡蛋黄样。
结核肉芽肿是由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组成的炎症细胞团,是肺结核的组织学标志。
而纤维化则是结核病的后期病理变化,病变区域出现明显的纤维间隔和纤维条索,可导致肺组织永久性损伤。
二、病理类型肺结核的病理类型可分为原发性结核和继发性结核。
原发性结核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病变范围较小。
继发性结核多见于青壮年人,患者往往具有免疫抑制状态,病变范围较广。
1. 原发性结核原发性结核多发生在肺尖部位,病灶往往呈结节状,直径一般在1-2cm之间。
组织学上可见明显的干酪样坏死和结核肉芽肿形成。
原发性结核通常伴随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具有特征性的干酪样坏死和结核肉芽肿。
2. 继发性结核继发性结核常见于肺下叶和胸膜后区域,可表现为多个结节状病灶,大小不等。
病变范围广泛,有时可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继发性结核的病理特征主要是干酪样坏死、结核肉芽肿和纤维化。
三、病理发展过程肺结核的病理发展过程可分为原发灶、渗出性肺结核和纤维化期。
结核病(病理配套教案)
病理学(第9版)
三、肺外结核病
(一)肠结核病
1. 溃疡型 (1)多见于回盲部 (2)溃疡多呈环形,其长轴与肠腔长轴垂直;溃疡边缘参差不齐,底部有干酪样坏死物, 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3)溃疡愈合后易致肠腔狭窄
2. 增生型 (1)以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为其病变特征,肠壁高度肥厚、肠腔狭窄 (2)临床表现为慢性不完全低位肠梗阻,右下腹可触及肿块,故需与肠癌相鉴别
(1)由于肺门、纵隔、支气管旁的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破入邻近大静脉,或因含有结核 杆菌的淋巴液由胸导管回流,经静脉入右心,沿肺动脉播散于两肺所致,也可是急性全 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2)肉眼观,肺表面和切面可见灰黄或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
病理学(第9版)
二、肺 结 核 病
(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
病理学(第9版)
二、肺 结 核 病
(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
2. 慢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1)急性期病程迁延3周以上;或结核杆菌反复多次少量入血 (2)病变的性质和大小均不一致,同时可见增生、坏死及渗出性病变,病程长,成人多见
病理学(第9版)
二、肺 结 核 病
(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
3. 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菌量 多 少 多
毒力 强 较低 强
病理特征
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 结核结节 干酪样坏死
病理学(第9版)
(二)基本病理变化
一、概 述
1. 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抵抗 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 应较强时
好发于肺、浆膜、滑膜、脑膜等
病变特征: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 炎
肺结核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病理学(第9版)
病理学 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病变特点:
(1)病变多开始于肺尖部,而且右肺多见。
(2)病变发生迅速且剧烈,易发生干酪样坏 死;形成结核结节。
(3)病变局限,肺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病变,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患者也极少见。
(4)病变在肺内主要通过受累的支气管播散。 (5)病程较长,病变轻重新旧不一,复杂多 样。
一.局灶型肺结核
始于肾皮、髓质交界处或乳头内,局灶 性结核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 —输尿管和膀胱——逆行感染对侧肾。
可有血尿,“脓尿”
结局: 1 肾功能丧失 2 肾盂积水/积脓 3 膀胱结核 对侧肾盂积水
囊腔(空洞),内有坏死物附 着
生殖系统结核病
男性以附睾结核多见。女性以输卵管结 核多见。均可引起继发性不孕症。
1.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湿性结核性胸 膜炎) 主要为浆液纤维素性炎——胸腔积液 积液特点:草黄色,可为血性
结局:吸收 胸膜增厚粘连
2.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干性结核 性胸膜炎)
常位于肺尖,病变局限,以增生为 主——结核性肉芽组织
肺外器官结核
肠结核病
继发:多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 原发:原发性综合征(肠原发性结核性溃 疡病、结核性淋巴管炎及肠系膜淋巴结 炎)。
3)临床表现: 4)转归:Fra bibliotek1)痊愈 2)形成急性空洞:形状不规则,壁薄, 内壁有干酪样坏死,周围可有薄层结核性 肉芽组织包绕。
3)自发性气胸,结核性脓气胸
4)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5)干酪样肺炎
新鲜结核空洞
三.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一)病变特点:
1)厚壁空洞形成
2)干酪样坏死液化通过支气管播散形成 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病变类别不同的病 灶。愈往下愈新鲜。
结核病 病理学-精品文档
以增生为主的病变 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结核病基本病变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
病变
机体状态
免疫力 变态反应
渗出为主 低 较强
结核杆菌
菌量 毒力
多强
病理特征
浆液性
增生为主 较强 较弱 少 较低 结核结节
坏死为主 低
强
多 强 干酪样坏死
1、渗出为主的病变
出现在病变的早期。
当侵入的菌量多、毒力强,机体 免疫力低下或变态反应较强时,主 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渗 出,
结核杆菌
结核病发病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1、结核杆菌的致病性 2、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反应
1、结核杆菌的致病性:
结核杆菌:一种抗酸性分枝杆 菌,细长而弯曲,两端钝圆,严 格需氧。
结核杆菌不能运动,无内毒素 和外毒素,也不产生侵袭性酶。
结核杆菌的致病性主要与其 菌体结构中的大量脂质和蛋白 质有关。
其所含的主要脂质包括:
传染 病
(一)
结核病 伤寒 细菌性痢疾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由病原微生物(传染源)通过 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个 体引起所的一组疾病,并能在人 群中引起流行。
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特异的病原体。 2、具有传染性。 3、有一定季节性。 4、有一定的侵入门户,具有一
定的嗜器官性和嗜组织性。
5、基本病变是炎症变化。 6、具有一定的免疫性。 7、临床经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 愈复期)。
第一节 结 核 病 (tuberculosis T.B.)
一、概述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
染病。其特征是形成慢性肉芽肿 性病变——结核结节。全身各器 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最为多 见。
病理之结核病课件
学习交流PPT
32
病变特点
•原发综合征
• ➢ 肺原发病灶:
• 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 • 膜处,右肺多,直径1cm病灶 • ➢结核性淋巴管炎 • ➢同侧肺门淋巴结结核
学习交流PPT
33
原发综合征: 肺门淋巴结结核 淋巴管炎 原发病灶
学习Pr交im流PaPrTy pulmonary
34
淋巴结结核
•
半抗原
学习交流PPT
10
发病机制
•初次感染结核杆菌的免疫反应
•再次感染结核杆菌的免疫反应 和超敏反应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
•结核杆菌引起的细胞免疫和超 敏反应既是导致组织破坏也是机 体抵抗细菌并进行修复的基础。 •对于每个机体中是以免疫反应 还是超敏反应为主,要由机体的 抵抗力和感染的菌量的多少的毒 力的强弱来决定
学习交流PPT
30
肺结核病
Tuberculosis of Lung
• 原发性肺结核 • 继发性肺结核 • 血源性播散所致的病变
学习交流PPT
31
原发性肺结核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称 为原发性肺结核病 。
• 特点 • 初次感染结核杆菌 • 多发于儿童,偶见成人 • 症状轻微而短暂 • 极少数可血行播散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23
变质性病变
• 发生条件:在感染的菌量多,毒力强, 机体抵抗力低或超敏反应强时。 • 光镜:干酪样坏死,红染无结构的颗 粒状物,含有一定量的结核杆菌。 • 肉眼:淡黄色,均匀细腻,似奶酪样 故称为干酪样坏死。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肺结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的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肺结核病理学研究了肺结核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的变化和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几个常见的肺结核病理学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本质和发展。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一:结核病灶结核病灶是指在肺组织中形成的结核病变区域。
当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呼吸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
著名的结核菌需要在宿主的巨噬细胞内生存,因此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将聚集成结核病灶。
这些结核病灶由许多由宿主细胞组成的树突状株状细胞形成,其核心是由浸润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的颗粒堆积区。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二:干酪样坏死在结核病灶中,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发生干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形成的特征性坏死形态。
在这种坏死过程中,结核病菌聚集在肺组织中,形成干酪样物质的堆积。
干酪样物质的产生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干酪样坏死呈黄白色,质地干燥,类似于奶酪,因此得名。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三: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指在肺组织中形成的结节状病变。
结核结节是肺结核的典型表现之一,并且是在结核病灶内形成的。
它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所致。
结节的大小可以从数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并且常常可见体积大、病变程度严重的结核结节。
在结核结节中,可以观察到干酪样坏死区,周围被球形细胞包围,这些细胞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四:结核性肺炎结核性肺炎是肺结核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广泛炎症反应导致的肺组织损伤和结核结节形成。
结核性肺炎是结核病的进展阶段之一,病理学上表现为肺泡壁增厚、间质纤维化和空泡腔形成。
该病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宿主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反应以及感染部位和病变范围的位置。
肺结核病理学的名词解释之五:干酪样肺炎干酪样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结核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
病理学--结核病PPT演示课件
肺外器官结核病
23
(4)肺粟粒性结核病
①细菌短期大量进入体静脉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②细菌长期间歇性进入体静脉
慢性粟粒性肺结核
24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25
方向3:病变迁延,破坏与修复反复进行
→器官广泛纤维化 →肺心病(肺TB)
26
肺结核病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结核病
27
1.Primary pulmonary TB 原发性肺结核病
52
20-50 岁 皮质与髓质交界处 干酪样坏死 急性空洞 经输尿管播散
45
(2) 生殖系统结核病 TB of the genital system
男性由泌尿系统播散而来 女性由血道播散而来 导致不孕和不育
46
5、骨与关节结核病
脊椎骨T10-L2 干酪样坏死型---冷脓肿 增生型---结核性肉芽组织 血道播散而致
17
方向2:病灶浸润扩大.
病灶周围渗出→坏死,不断扩大. 肺→胸膜→气胸,结核性脓气胸.
→破坏血管→咯血.
经过三个通道播散:自然管道、淋巴管、血管
18
通道1:沿支气管播散
干酪样坏死物溶解液化 沿支气管排出 沿支气管播散
或传 播染 散他 其人 他 器 官
19
空干
洞 形 成
酪
样
肺 炎
通道2:沿淋巴道播散
10
结核结节的形成
趋化因子 聚集因子 游走抑制因子 吞噬加强因子
11
Epithelioid histiocytes(上皮样细胞)
12
Langhan’s giant cells
13
(3) 变质 时机: 机体对细菌的超敏反应 病理:
病理学理论指导: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结核杆菌在机体内引起的病变属于特殊性炎症,虽其病变具有一般炎症的渗出、坏死和增生三种基本变化,但有其特异性。
由于机体的反应性(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菌量及毒力和组织特性的不同,可出现以下不同的病变类型:1.渗出为主的病变出现在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早期病灶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但很快被巨噬细胞取代。
在渗出液和巨噬细胞内易查见结核杆菌。
此型变化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说明与组织结构特性亦有一定的关系。
渗出性变化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或转变为以增生为主或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2.增生为主的变化当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或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则发生以增生为主的变化,形成具有一定诊断特征的结核结节(结核性肉芽肿)。
单个结核结节肉眼不易看见,三、四个结节融合成较大结节时才能见到。
其境界分明,约粟粒大小,呈灰白半透明状,有干酪样坏死时则略呈黄色,可微隆起于器官表面。
结核结节(tubercle)是在细胞免疫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epithelioid cell)、Langhans巨细胞加上外围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
当有较强的变态反应发生时,结核结节中便出现干酪样坏死。
巨噬细胞体积增大逐渐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染淡伊红色,境界不清。
核呈圆或卵圆形,染色质甚少,甚至可呈空泡状,核内可有1~2个核仁。
多数类上皮细胞互相融合乃形成Langhans巨细胞,为一种多核巨细胞,体积很大,直径可达300μm,胞浆丰富,核与类上皮细胞核的形态大致相同,核数由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有超过百个者。
核排列在胞浆的周围呈花环状、马蹄形或密集在胞体的一端3.坏死为主的变化在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的情况下,上述渗出性和增生性病变均可继发干酪样坏死。
病变一开始便呈现干酪样坏死者十分少见。
由于坏死组织含脂质较多(脂质来自破坏的结核杆菌和脂肪变性的单核细胞)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称干酪样坏死。
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
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1. 引言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
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组织病理学特征是一项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
2. 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2.1 干酪样坏死及干酪性肉芽肿在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中,干酪样坏死是一种典型的特征。
干酪样坏死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特殊病理反应,其表现为坏死组织呈干酪样质地,呈黄白色,质地软糯,类似于干酪。
干酪性肉芽肿则是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包围干酪样坏死组织形成的病灶。
这些病灶对抗结核分枝杆菌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
2.2 病灶分布结核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还包括病灶分布的特点。
在肺结核中,结核病的病灶呈现多灶性分布,常见于肺尖、肺门和上叶。
病灶可以出现在肺实质内,也可以侵犯到肺门淋巴结等周围组织。
2.3 并发症最严重的结核病组织病理学特征之一是并发症的形成。
结核病可以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导致肺功能不全。
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可以进一步侵袭血液和淋巴系统,导致全身性播散,形成结核性脑膜炎、骨髓炎等并发症。
3.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综合评估而确定的。
下面是结核病的常用诊断标准:3.1 临床症状结核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乏力、盗汗等。
这些症状在结核病患者中常常持续存在,并伴随有体重下降等情况。
3.2 影像学表现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胸部X射线和CT的检查结果。
在X射线检查中,结核病的典型表现为肺部感染灶、干酪样坏死和纤维化变化等。
CT可以更准确地显示结核病的病灶分布和病变的程度。
3.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结核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和涂片检查可以直接证实结核病的病原体。
此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干酪样坏死液抗原检测也是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与病理学检查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与病理学检查肺结核的诊断方法与病理学检查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此准确的诊断方法和病理学检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病理学检查的相关内容。
一、临床体征与症状的观察肺结核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乏力、发热、盗汗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并仔细观察患者的体征。
包括肺部听诊、胸部X线检查等。
二、结核菌素试验(TST)结核菌素试验是常用的肺结核筛查方法。
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患者是否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阳性结果只表明曾接触过结核杆菌,但无法确定是否患有肺结核。
因此,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可以综合判断是否为肺结核。
三、痰涂片及痰培养痰涂片和痰培养是确诊肺结核的重要手段。
痰涂片常用于初步筛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痰中是否出现结核分枝杆菌。
但短时间内无法获得结果。
痰培养则是将痰样本培养于含有结核菌营养物的培养基中,一般需4-8周才能得到结果。
痰培养可以确定肺结核的致病菌种类,并判断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治疗。
四、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扫描是肺结核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胸部X线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肺内是否存在结核性病变,但对于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较低。
胸部CT扫描则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肺部的病变情况,提高检出早期病变的能力。
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肺内结核病变的范围、数量以及病灶的形态等,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五、活检与病理学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或有高度怀疑肺结核但其他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常需进行肺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肺组织活检可以通过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等多种方法进行。
通过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如干酪样坏死、上皮样肉芽肿等特征性改变,可以确定肺结核的存在与程度。
综上所述,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病理学检查是多方面的,需要针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病理学:结核病
病理学:结核病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以肺结核为最常见的增殖性炎症,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属于IV型变态反应。
以细胞免疫为主,即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病因及传播途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人型结核杆菌,牛型结核杆菌感染较少见。
呼吸道传播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途径。
结核病主要由飞沫感染,亦可经消化道感染或经损伤的皮肤感染,但非常少见。
发病机制: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IV型)同时发生或相伴发生。
基本病变有:①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出现于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②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当细菌量少,毒力较低或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可以形成一定诊断特征的结核结节(结核性肉芽肿);③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当细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上述以渗出为主或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可继发干酪样坏死。
以上三种可以互相转化,依据免疫力的高低和变态反应的强弱情况变化。
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其他的肺外器官,如肠、骨、关节等亦可发生结核。
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结核病变的发展和结局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致病力之间的矛盾关系。
当人体抵抗力增强时,细菌逐渐被控制而消灭,结核病变转向愈复;反之,则转向恶化。
①转向愈复,主要表现为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和钙化;②转向恶化,主要表现为浸润进展和溶解播散。
1.肺结核病肺结核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肺结核病。
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称原发性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临床症状轻微和短暂。
病变部位:上叶下部和下叶上部,多见于右肺。
1)病变特点:结核杆菌可以从原发灶循淋巴流到所属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将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合称为原发综合征,这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典型特点。
病变过程:渗出性变化一干酪样坏死一坏死周围有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
结核球肉眼观察描述病理学
结核球肉眼观察描述病理学结核球是结核病的一种病理学表现,通常是在肺部或其他器官中形成的。
结核球的形成是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所致。
下面将详细描述结核球的肉眼观察以及其相关的病理学特征。
I. 结核球的肉眼观察描述结核球通常呈现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直径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在切面上观察,结核球常呈灰白色或黄色,并且质地较软。
有时候,结核球可能会显示出中央干酪样坏死区域,这是由于结核菌在局部引起的干酪样坏死反应。
II. 病理学特征1. 组织学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核球主要由四个不同区域组成:a. 中央干酪样坏死区:这个区域通常位于结核球的中央部分,呈现出干酪样坏死物质。
b. 干酪样坏死周围区:这个区域包围着中央干酪样坏死区,呈现出由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的炎症反应。
c. 上皮样细胞区:这个区域位于干酪样坏死周围区,包含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噬细胞,它们富含染色质,并且具有较大的核。
d. 外周纤维化区:这个区域位于结核球的外围,主要由纤维组织和血管组成。
2. 免疫组化特征结核球中的上皮样细胞通常表达抗体CD68和抗原S-100。
这些标记物对于确定上皮样细胞的来源非常有用。
3. 病原学特征结核球中可以检测到结核菌的DNA或RNA,这可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来进行检测。
也可以通过培养方法来确认结核菌的存在。
III. 结核球的临床意义结核球是结核病的一种重要病理学表现。
它通常是慢性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感染的结果。
虽然结核球本身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它们在结核病的传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核球中的干酪样坏死区域是结核菌的主要存储区域,这些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人体内,导致新的感染。
IV. 结论结核球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在肺部或其他器官中形成。
其肉眼观察描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切面呈灰白色或黄色,并且质地较软。
组织学上,结核球主要由中央干酪样坏死区、干酪样坏死周围区、上皮样细胞区和外周纤维化区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病病理学诊断及科普
1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在临床属于传染病的一类,有一定传染性,若病情严重,患者也可能有生命危险。
结核病的病原体为分枝杆菌,临床上也称其为结核杆菌,通常会对人体淋巴系统和肺部产生较强破坏作用,同时也能对人体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脑部,产生一定影响。
1.1 结核病全身症状
结核病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可有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的发病是相比于局部症状,植物神经紊乱会更早出现,但是通常症状不明显,患者会有所忽视,但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干酪性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渗出性病灶等病症。
全身症状的反应表现更广,同时反应也更强烈,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全身倦怠,平时容易烦躁,周身乏力的现象,食欲也容易下降,体重也会减轻。
其次,肺结核患者也会出现发热表现,体温有不稳定现象,很多患者即使体力劳动相对轻微,而且经历半小时至一小时的休息时间,体温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且患者的微热状态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下午或傍晚的时间段,体温会高于平时,第二天清晨会恢复正常,同时会有明显的倦怠现象。
如果未经针对有效的治疗,也容易导致病灶进一步扩散,同时令患者发热现象更加明显,有明显的全身不适感。
女性患者会在生理期之前体温会有升高现象,生理期之后体温同样会居高不下。
另外,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盗汗现象,也就是在入睡
时有严重出汗现象,若情况严重,可能会导致全身湿透,同时有衰竭之感。
最后,一些婴幼儿肺结核患儿,会表现为明显的吼喘症状。
1.2 结核病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同样是结核疾病可能表现的症状类型。
以支气管淋巴结核
为例,首先是咳嗽和咯痰。
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少量黏痰,且早期咳嗽症状相对
轻微,当病灶进一步发展,形成空洞时,痰量也会更多,痰液表现为脓性。
如果
同时合并支气管结核疾病,也可能会加剧咳嗽;如果合并支气管狭窄,也可能表
现为局限性哮鸣症状。
支气管淋巴结核病灶对支气管产生压迫时,就会引发呛咳
症状。
其次为咯血。
有关临床资料表明,大约30%-50%的患者存在咯血症状,咯血量不一致。
究其原因,是因为病灶炎症会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增加痰
液中含血量。
若小血管同步伴有损伤,也会导致中等量的咯血现象。
大量咯血则
是因为空洞壁处血管的破裂现象。
患者在大量咯血之后,通常会有发热迹象,若
表现为低热,通常和小支气管中血液吸收息息相关;若表现为高热,则需要将病
灶散播的可能考虑在内。
另外可能引发胸痛。
胸痛中的隐痛,其位置通常并不明确,和神经
反射息息相关,且不受呼吸影响。
胸痛中的剧痛则通常会有固定位置,疼痛感如
同针刺,呼吸越重,咳嗽越频繁,疼痛感就会越明显,和壁层胸膜、炎症波等因
素相关。
若病灶进一步刺激胸膈膜,上腹和肩部位置也会呈现放射性疼痛。
2 结核病病理改变
首先,结核病中的渗出性病变,通常存在纤维素性炎和浆液性炎两
种表现。
早期结核性炎患者,通常会有淋巴细胞外渗、小血管充血和小血管扩张
等病理学改变。
渗出液主要成分包括纤维蛋白与浆液等,若能第一时间治疗,有
一定治愈可能,当然若治疗不善,也有可能导致坏死性病变或增生。
其次,若患
者出现免疫反应,身体也有可能出现增生现象,产生结核结节或坏死性肉芽肿。
相关资料表明,结节病和真菌病均有可能出现类似表现,需要临床在诊断环节加
以辨别。
最后,坏死性病变,顾名思义,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坏死,通常在增
生性和渗出性病理变化之后易于出现。
因坏死组织病变会促进细胞内脂质生成,
坏死组织不易液化,细胞内脂质呈淡黄色,呈颗粒状,形似奶酪,固而也叫干酪
样坏死,是一种凝固性坏死,病程后期坏死可以骨化或钙化,坏死周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包裹坏死组织,形成结核球。
临床表明,这类病变稳定性较强,但
是在身体免疫下降或外因刺激下,结核杆菌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
在人体
循环作用下,结核杆菌就会经肺支气管处排出,进而形成传染源头。
3 结核病病理诊断
第一,常规病理诊断。
伴随微创技术在临床应用逐渐广泛,病原体
的分离也不用对细菌培养等方法,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
实际操作中,通过活检
标本,可以对标本质地、颜色、大小和形状等进行严格记录,后续借助显微镜,
明确是否存在结核病原体肉芽肿性炎等现象。
临床资料表明,结核病原体感染后
表现出坏死性、增生性和渗出性病变。
第二,染色辨别。
抗酸染色是结核病相对常见的病理诊断方式,当
前主要采用改良染色法,借助油镜,可以发现杆状的结核杆菌。
此外,网状纤维
染色是对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确定其完整性的重要方法。
这种染色方式能够明确
坏死组织程度与范围,观察网状纤维的状态。
但是此染色法通常相对单一,不易
观察,而且不是所有病变都能通过该方法找到结核杆菌,这也会直接导致结果准
确性出现较大偏差。
在鉴别结核肉芽肿性炎与其他感染形成的肉芽肿时,由于病
原微生物主要存在于肉芽肿或坏死中,若病原体类型为真菌,主要可通过碘酸盐
和六氨银等加以染色,从而达到辨别真菌的目的。
尽管离确诊尚有一段距离,但
是可以作为鉴定真菌的有效手段,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方式推广应用。
最后,金胺
-罗丹明荧光染色同样会令抗酸杆菌产生特异性反应,通过金胺-罗丹明染色的作用,在光线较差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抗酸杆菌会表现为荧光色。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方式在操作环节便利性较强,且不易令细菌产生较强抗药性,但是
需要尽快完成诊断,不能长时间保存样本,以免对准确率造成影响。
第三,分子病理检测。
PCR技术在当前临床病理检测中应用相对广泛,不仅不会消耗较高成本,而且操作难度较低,准确率较高,能够针对分枝杆菌病
原体,显示出较大的检测优势,对于具备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病原体,同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检测准确率。
综上,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几乎可以影响身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尽早确诊对患者和疾病控制有积极意义。
病理学诊断是微生物学以外最重要的结核病确诊途径,尤其是分子病理检测为结核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结核病的诊断更加准确,对控制结核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病理学研究,让我们对结核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为更准确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