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转专业确认办法
学院转专业学生课程学分认定办法
学院转专业学生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学院转专业是指在大学期间,学生从原本所在学院转到其他学院就读的过程。
在进行学院转专业时,学分的认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分认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转专业后所修读的课程能够得到合理的学分认可,使其顺利毕业。
本文将介绍学院转专业学生课程学分认定的办法。
一、学院转专业学生课程学分认定的原则学院转专业学生课程学分的认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学分转移的合理性原则:学生所修读的课程应与目标专业的课程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
换句话说,学生所转入的专业方向与原学院所学专业方向之间应存在一定的联系,以确保学生在专业转移后能够有效利用原有的学业成果。
2. 课程对比的一致性原则:学分认定时,应对原学院课程与目标专业课程进行对比,确保学生所修课程与目标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的一致性。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能够得到有效转换和认可。
3. 学分转移的限制性原则:在学分认定时,一般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学分转移限制,即学分互认的上限。
这是为了避免学生在转专业后过多享受折算学分的便利,从而导致专业学习混乱或者学制过长。
二、学院转专业学生课程学分认定的具体办法学院转专业学生课程学分认定的具体办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学生申请学分认定:学生在正式申请转专业时,同时提交申请学分认定的材料,包括相关成绩单、课程列表等。
2. 转专业学生课程对比:接收学生申请的目标学院将会对学生所修读的课程与目标专业课程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哪些课程可以被折算为目标专业的学分。
3. 学分折算计算:目标学院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学分转换规则对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进行折算计算。
这一规则通常由相关学院或者专业制定,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业情况来确定。
4. 学分转移决策与公示:目标学院对转专业学生的学分认定结果进行决策和公示,将学分转移情况告知学生,并在学院内部进行备案。
5. 学生反馈与申诉:学生对学分认定结果有异议时可以提出申诉,学院将组织教务部门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浙大转专业政策
浙江大学提供的转专业政策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专业。
这些条件包括:
1. 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特长的。
2. 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确认,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的。
3. 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的。
4. 本科学生学习确有困难,要求转入专科学习的。
5. 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学校认为确实有必要调整少量学生专业的。
此外,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学生不得转专业:
1. 国家有相关规定的。
2. 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
3. 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
学生如果想要转专业,需要提交申请,并经过一系列审核和公示。
学生需要保证成绩优异,不挂科,并及时办理申请手续。
在审核通过后,学生可以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浙大专业分流方案
浙江大学专业分流方案
一、分流依据
本方案根据《浙江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浙江大学专业分流管理办法》制定。
专业分流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分流标准
1. 学术标准:学生须满足转入专业的学术要求,如学科基础、专业知识等。
2. 成绩标准:学生须达到转入专业的成绩要求,如学分绩点、课程成绩等。
3. 素质标准:学生须具备转入专业的个人素质,如沟通能力、领导力等。
三、分流程序
1. 学生申请: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院提交专业分流申请。
2. 学院审核:学院根据学生申请和评价标准进行审核,并公示审核结果。
3. 学校审批:学校对学院审核结果进行审批,公示审批结果。
4. 办理手续:学生根据公示结果办理相关手续,如转院手续等。
四、分流比例
1. 分流比例应符合学校和学院的要求。
2. 各专业分流比例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资源等因素确定。
3. 分流比例应在招生计划范围内进行调控。
五、分流管理
1. 学校和学院应制定详细的专业分流实施方案,并向学生公示。
2. 学生应遵守专业分流规定,不得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3. 学校和学院应加强对专业分流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公平公正。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浙江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大学刚进去可以换专业吗转专业流程
⼤学刚进去可以换专业吗转专业流程⼤学转专业的问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
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没有太⼤的限制,刚⼊学就可以转。
只要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
有些学校可能会适当控制转专业的⼈数,和热门专业的⼈数。
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有⼀定的要求,⽐如不挂科,或者成绩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
1⼤学转专业基本流程每学年开学第1周,要求转专业且符合条件的学⽣,向转出和转⼊院系提出书⾯申请(填写转专业申请表并附成绩单);开学第2周周⼀⾄周三,院系将拟接受学⽣的名单签署意见后,上报学校教务处审批。
通过审批的名单,在教务处⽹页公⽰3天后,正式公布。
经批准转专业的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学院报道并进⾏学分确认后,教务处办理正式转专业⼿续。
此外,在校学习⾄第⼆学年的本科学⽣,思想品德良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满⾜下列条件者,可申请转专业。
已修学分数不少于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分,且课程考试成绩全部及格,⽆补考、重修情况者。
第⼀学年学习成绩名列各专业前10%。
⾝体条件符合转⼊专业体检要求。
2⼤学转专业申请理由随着对⾃⼰兴趣的发掘,对⾃⼰特长的认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我认为xxx专业更适合我。
我更喜欢喜欢⾃⼰思考,动⼿实践、探索,寻找答案。
相信强烈的求知欲使我更适合xxx。
⽽xxx专业,我相信它能提供给我更⼤的发展空间,也相信能更好的展现⾃⼰的能⼒。
很期待xxx的未来,更希望⾃⼰能在xxx上能⾛得更远。
经过开学以来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xxx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在学习现在的专业时,我深感⾃⼰对xxx专业没有很⼤的兴趣。
因此上个学期,⾃⼰觉得在学习上⾯,没有学深,相关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
我觉得是没有赶上⾃⼰喜欢的,偏离了我梦想的道路。
⾼考填报志愿时,多是听的别⼈的意见填的专业选择,⾃⼰那时对未来的感觉还是相当模糊的。
⽽现在,终于找到⾃⼰喜欢的,想要抓住的东西了。
⽗母也都很⽀持我,希望我是真正的为⾃⼰的兴趣,⾃⼰的爱好学,⽽不是⼈云亦云的在xxx专业⾥(虽然xxx这个专业在xxx很强,在社会上也很吃⾹)。
2023大学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和要求 需要什么手续
2023大学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和要求需要什么手续2023大学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和要求需要什么手续2023-04-22 11:22:07文/李盛同学来源:高考助手官网大学转专业,需要满足3个条件:高考分数、大学绩点、学科特长等,每个学校要求也不同;转专业,仅限于大一新生,而且要求:高考考试分数,要大于要转的专业,本省分数的最低分数一、大学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大学转专业需要符合下面三个条件之一:1.学业优秀类,总平均学分绩点位于本专业前20%;2.学科专长类,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或极高的兴趣和爱好,在相关专业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或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3.学业困难类,经学校制定的医院证明,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的学生。
二、如何确定自己需不需要换专业1、是否真的反感本专业咱们的新生初到大学,肯定是不太适应大学这种独立而开放的教育模式。
所以,会有很多同学感到非常迷茫,渐渐对专业失去兴趣,只看到别人专业课少,或者简单学。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是要先看看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后面需要学习的课程。
这样,综合起来考虑才会比较全面。
2、仔细考虑要换的专业那么,在同学们确定要换专业后,我们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要想清楚,需要更换的专业,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在大学更换一次专业,而且一经换出去便不能再换回来。
其次,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文科专业不能转理科,但理科可以任意换。
3、不挂科说到不挂科,这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并不难,因为刚经历过高考大家的基础都非常牢实。
那么,在我们换专业的时候其实有些专业也是要看成绩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挂科。
而此外,如果是由高转低,自由,可如果是低转高或者是转院那么就需要参加那个专业相应的考核了。
4、与辅导员处理好关系在大学,主要负责我们的学籍类工作不是班主任,而是辅导员。
不但入党是如此,而且转专业也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学生先找到自己的辅导员,等辅导员去联系要换去专业的那个辅导员,最后再一同去院长那拿需要填报的材料。
大学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大学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第一篇:大学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体现“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科学生在校修读两学年内、专科学生在校修读一学年内,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转专业:(一)学习兴趣、志向转移至其他专业者;(二)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者;(三)学生入学后,因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它专业学习者;(四)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无法完成学业者。
第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专业:(一)已认定为应退学者;(二)在休学或保留学籍期间者;(三)不符合国家转专业规定者。
第四条转专业的原则(一)高考为文科类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入理工科专业;(二)艺术类学生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三)新生入学报到期间原则上不得转专业;(四)第二、三、四学期跨专业类转专业的,原则上应留级或降级,学生应转入的年级由接收学院根据学生学业状况确定;(五)各专业接收的转专业学生人数不得超过学校核定的人数;(六)学生转专业应达到转入专业规定的基本要求;(七)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含获准转专业放弃者)。
第五条各专业转入条件各专业的转入条件由各学院拟定,并报分管校领导审批后执行。
第六条转专业工作程序(一)制定转专业工作计划。
第15周,第14周前,学校制定转专业工作计划,各学院根据学校转专业工作计划,制定专业转入基本要求(包括转入条件、考试或考核办法、内容和安排等),教务处审批后向学生公布各专业转入条件。
(二)学生申请。
第16周,第15周,学生提出转专业申请,填写《大学学生转专业申请表》,经家长同意签字后,将相关的证明材料交所在学院,经所在学院负责人审批同意后,由学生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交拟转入学院。
(三)考核与审查。
第17周,第16周前,完成对申请转专业学生的考核。
学校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学校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一、总则1. 为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规范学生转专业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科生。
二、申请条件1.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 学生已修满一年级课程,且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
3. 学生转专业前,应充分了解所申请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确保转专业是基于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
4. 学生应具备转入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5. 学生在原专业就读期间,无纪律处分记录。
三、申请程序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学生转专业申请表》。
2. 学生所在学院对学生进行初审,包括审查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转专业理由等,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
3. 教务处对学生的转专业申请进行审核,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面试或考核。
4. 教务处公示转专业名单,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5. 公示无异议后,学生办理转专业手续,包括变更学籍、调整宿舍等。
6. 学生转专业后,应按照转入专业的培养方案补修相关课程,补修课程的成绩计入学生总成绩。
四、其他规定1. 学生转专业后,不再享受原专业的奖学金、助学金等荣誉和资助。
2. 学生转专业原则上只能申请一次,转专业成功后不得再次申请转专业。
3. 特殊情况下的转专业,如学生身体原因、家庭原因等,由学校相关部门审批。
4.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五、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实施细则不一致的,按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2. 本办法的修改和废止,由学校教务处提出,报学校批准后实施。
浙大转专业政策
浙大转专业政策1. 背景介绍浙江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拥有广泛的学科门类和丰富的专业资源。
转专业政策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优势互补和知识交叉,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本文将详细介绍浙江大学转专业政策的相关内容。
2. 转专业条件浙江大学转专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学分要求:学生在申请转专业时需要达到一定的学分要求,具体要求根据不同学院和专业而有所不同。
•成绩要求:学生在申请转专业时需要取得一定的成绩,通常要求GPA在一定范围内。
•综合素质评价:浙江大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申请转专业时,这些素质也会被考虑。
3. 转专业流程浙江大学转专业流程如下:1.咨询辅导:学生可以向所在院系或者教务处咨询转专业政策和要求,了解相关信息。
2.申请材料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申请表、个人简历、学习成绩单等相关材料。
3.提交申请:学生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将申请材料提交到所在院系或者教务处。
4.评审审核:学校会对学生的申请进行评审审核,包括综合素质评价、学分要求等。
5.转专业结果通知:学校会将转专业结果通过邮件或者其他方式通知给学生。
4. 转专业政策的优势浙江大学转专业政策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样化选择:浙江大学提供了丰富的专业资源,通过转专业政策,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专业方向。
•个性化发展:转专业政策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调整,有利于培养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
•优势互补: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通过转专业可以实现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和交叉,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促进创新:转专业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研究。
5. 转专业的注意事项在申请转专业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提前了解:在申请转专业之前,学生应该提前了解目标专业的相关信息,包括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
•个人发展规划: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选择合适的专业进行转换。
学生转专业学分认定办法
学生转专业学分认定办法学生转专业学分认定办法一、目的为了保证转专业学生在新专业中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制定本办法以规范转专业学分的认定。
二、认定原则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所有转专业学生进行统一认定标准,保证认定过程的公开透明。
2.课程衔接原则:以新专业教学计划为基础,尽量认可学生在原专业已修过的课程,避免重复学习。
3.学分转换原则:将原专业课程与新专业课程进行学分对应,转换合理学分。
4.择优认定原则:在满足基本学分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成绩和课程性质,进行择优认定。
三、认定标准1.基础课程学分认定: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如数学、英语等,根据学生在原专业已修过的课程成绩,对应到新专业教学计划中相应的课程,进行学分认定。
2.专业课程学分认定:对于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在原专业已修过的课程成绩和课程性质,对应到新专业教学计划中相应的课程,进行学分认定。
若新专业教学计划中无相应课程,则根据课程相似度进行学分转换。
3.实践环节学分认定:对于实践环节,如实验、实习等,根据学生在原专业已完成的实践环节成绩和内容,对应到新专业教学计划中相应的实践环节,进行学分认定。
若新专业教学计划中无相应实践环节,则根据实践环节内容进行学分转换。
4.学分转换标准:对于无法直接对应的课程和实践环节,根据学分比例进行转换。
转换标准如下:(1) 学时与学分的对应关系:1学时=1学分;(2) 课程与学分的对应关系:根据课程难度和重要性,划分为不同学分值;(3) 实践环节与学分的对应关系:根据实践环节内容和难度,划分为不同学分值。
四、认定流程1.学生提交转专业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业成绩单等;2.新专业所在学院根据本办法对学生进行转专业学分认定,并出具认定结果;3.学生根据认定结果,在新专业教学计划指导下完成剩余课程学习;4.若学生转专业后需要补修新专业教学计划中已修过的课程,需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缴纳相应学分学费。
五、其他事项1.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若学生对转专业学分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诉;3.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转专业的指导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相关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与程序。
第二条各专业接受转入学生的人数,原则上按不低于本专业同年级人数10%的比例确定。
第三条除免考核学生外,所有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都要接受拟转入学院的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及要求由各学院确定。
第二章申请资格第四条政治思想表现优良、未受过警告以上处分的全校在籍全日制一、二年级本科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
其中:1.一年级本科生可以申请平级或降级转专业学习;2.二年级本科生申请转专业仅限于转入本学院同一学科门类中的专业。
3. 通过“三位一体”招生录取的学生只能转入同一类别招生的专业学习。
第五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转专业:1. 身体条件不符合申请转入专业的体检标准者;2. 由定向招生、单考单招录取者;3.低批次录取申请转入高批次者(高考已改革省份学生除外);4. 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其它类别专业者;5. 已经转过专业者;6. 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厅相关文件中规定的不可转专业者。
第三章实施办法第六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于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申请转专业。
在第一学期申请转入的专业仅限于学校部分试点专业。
第七条新生在报到后两周内根据学校试点专业的招生计划自主选择申请,参加试点专业所在学院组织的综合考核,所在学院将考核结果书面报送教务处,经教务处批准后通过考核学生即可进入试点专业学习。
第八条每学年第二学期的第八周,各学院根据本单位教学资源情况,向教务处提供本学院各专业可接纳的一年级、二年级转专业学生计划数,同时提出考核科目(考核科目一般为1-3门)和考核办法。
第九条每学年第二学期的第九、第十周,教务处对各学院转入计划名额进行审核汇总,经分管校长批准后,向学生公布各专业计划接受转入名额及考试科目。
浙江大学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办法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发挥学院(系)办学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推进和完善分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模式,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1.落实学院(系)主体责任。
2.公平、公正、公开。
3.以类内确认为主、跨类确认为辅。
4.以学生为本,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专业需求。
二、组织管理1.本科生院负责统筹全校各学院(系)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
按照招生数量和教学资源匹配情况下达各学院(系)主修专业基本容量;指导和审核各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并予以公布。
2.各学院(系)负责做好本学院(系)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明确监督责任,加强引导及咨询,规范遴选,确保确认过程平稳有序。
各学院(系)成立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确定本学院(系)各专业基本容量和按照5%—20%的比例确定各专业扩容率。
各专业基本容量经扩容后确定为各专业接收容量。
各专业可在接收容量中保留部分容量用于接收转专业学生,但应在本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中说明并公布。
三、工作安排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分两轮进行:(一)第一轮确认第一轮确认只接收类内申请,安排在第一学年秋学期第5—8周,按下列程序进行:1.学生需按时在学校教务信息系统中一次性提交本大类所有专业排序的志愿申请。
如学生未提交申请或申请主修专业志愿的数量不足,学校将通过教务信息系统自动为该生在所属大类中分配有余量的专业作为该生的主修专业。
2.学院(系)针对学生的申请进行遴选并公示。
按学生专业志愿优先级,自前向后、分批次进行确认或遴选:当学生申请人数大于专业基本容量时,该专业需组织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遴选;当累计数不大于专业基本容量时,申请学生全部确认进入该专业。
学院(系)对通过本轮遴选进入本学院(系)各专业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
(二)第二轮确认第二轮确认可接收类内或跨类申请,安排在第一学年冬学期第2—4周,按下列程序进行:1.学生在学校教务信息系统中最多提交一个类内或跨类专业志愿申请。
浙江大学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办法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发挥学院(系)办学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推进和完善分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模式,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1.落实学院(系)主体责任。
2.公平、公正、公开。
3.以类内确认为主、跨类确认为辅。
4.以学生为本,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专业需求。
二、组织管理1.本科生院负责统筹全校各学院(系)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
按照招生数量和教学资源匹配情况下达各学院(系)主修专业基本容量;指导和审核各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并予以公布。
2.各学院(系)负责做好本学院(系)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明确监督责任,加强引导及咨询,规范遴选,确保确认过程平稳有序。
各学院(系)成立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确定本学院(系)各专业基本容量和按照5%—20%的比例确定各专业扩容率。
各专业基本容量经扩容后确定为各专业接收容量。
各专业可在接收容量中保留部分容量用于接收转专业学生,但应在本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中说明并公布。
三、工作安排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分两轮进行:(一)第一轮确认第一轮确认只接收类内申请,安排在第一学年秋学期第5—8周,按下列程序进行:1.学生需按时在学校教务信息系统中一次性提交本大类所有专业排序的志愿申请。
如学生未提交申请或申请主修专业志愿的数量不足,学校将通过教务信息系统自动为该生在所属大类中分配有余量的专业作为该生的主修专业。
2.学院(系)针对学生的申请进行遴选并公示。
按学生专业志愿优先级,自前向后、分批次进行确认或遴选:当学生申请人数大于专业基本容量时,该专业需组织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遴选;当累计数不大于专业基本容量时,申请学生全部确认进入该专业。
学院(系)对通过本轮遴选进入本学院(系)各专业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
(二)第二轮确认第二轮确认可接收类内或跨类申请,安排在第一学年冬学期第2—4周,按下列程序进行:1.学生在学校教务信息系统中最多提交一个类内或跨类专业志愿申请。
浙江大学转专业细则2022
浙江大学转专业细则2022浙江大学转专业细则2022是浙江大学在2022年发布的一项规定,旨在规范学校内部学生转专业的程序。
该规定针对本科学历学生和研究生学生,涉及从一个专业转换到另一个专业的情况,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实施。
一、本科生转专业条件1. 所修专业之间必须是相关性或者不相关性的专业;2. 所修专业之间的学分要求必须符合《浙江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3. 两个所修专业之间的学习时间最少需要三个学期;4. 学生本人的学习成绩必须达到要求,不能因为转专业而影响正常的学习;5.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提交申请书,该申请书需包含申请者的个人信息、转专业理由、学习成绩单、学校审批表等。
二、研究生转专业条件1. 必须是本校研究生;2. 所修专业之间必须是相关性或者不相关性的专业;3. 所修专业之间的学分要求必须符合《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4. 两个所修专业之间的学习时间最少需要一个学期;5. 转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学校要求,不能因为转专业而影响正常的学习;6.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提交申请书,该申请书需包含申请者的个人信息、转专业理由、学习成绩单、学校审批表等。
三、转专业流程1.学生首先需要准备申请转专业的相关材料;2.将申请材料提交至所在学校的教务处;3.由教务处进行审核,如果通过则签发转专业证明,反之则不予受理;4.如果转专业证明通过,则需要提交给学校的学术委员会进行审核;5.如果审核通过,学生需要根据转专业需要的课程进行重新选择;6.完成上述流程后,学校教务处将发放转专业证明,供学生使用。
四、转专业后注意事项1. 学生在转专业后,仍需积极完成全部原来的课程,以及新专业的所有课程;2. 学生在转专业后,可以享受原专业所有的福利待遇;3. 学生在转专业后,必须遵守新专业的学习规定,并按照新专业的要求完成学业;4. 学生在转专业后,必须积极参加新专业的学术活动,主动学习新的知识;5. 学生在转专业后,必须按照新专业的学位论文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转专业条件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转专业条件
浙大海宁国际校区转专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需要符合申请转入专业的体检标准。
2. 新生入学未满1学期,不能申请转专业。
3. 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也不能申请转专业。
4. 由按第二批次录取专业转为按第一批次录取专业,但本人高考分未达到当年所在省份第一批分数线,也不能申请转专业。
5. 本科三年级(含)以上,或高职二年级(含)以上的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6. 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7. 正在休学、保留学籍的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8. 应予退学的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9. 专升本的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10. 已享有一次转学机会的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11. 无正当理由的学生,也不能申请转专业。
此外,学生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符合以下条件者,可在全校范围内同级申请转专业:
1. 按培养计划规定所学课程(除通识教育选修课),本科生平均学分绩点、高职生平均成绩列本专业前20%。
2. 无首次考核不合格课程。
学生经过两学年学习,符合以下条件者,可在同一学科门类相同二级类中同级申请转专业:
1. 按培养计划规定所学课程(除通识教育选修课),本科生平均学分绩点列本专业前20%。
2. 无首次考核不合格课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条件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年级和专业有所不同,建议查阅学校官网或咨询学校招生办老师获取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
2024年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2篇)
2024年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引言:转专业是指在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求,申请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专业的行为。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转专业是一种改变自己成长道路的机会,可以更加贴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随着2024年的到来,各大学也在不断完善转专业相关细则,以提供更好的转专业机会和流程。
本文将对2024年各学校转专业相关细则进行探讨,内容涵盖转专业条件、申请流程、审核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转专业条件1. 成绩条件:不同学校对于转专业成绩要求不尽相同,通常会给出相应的转专业分数线。
学生需要达到该分数线才有资格申请转专业。
2. 学分条件:除了成绩要求,学生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分条件。
例如,必须完成一定学分数才能申请转专业,或者是要求在某些核心课程中获得一定学分。
3. 优先条件:有些学校对特定群体的学生给予特殊优先考虑。
例如,允许学业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转专业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二、申请流程1. 填写申请表:学生需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写转专业申请表,并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如成绩单、学分清单、个人陈述等。
不同学校可能对所需材料有所不同,建议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规定。
2. 申请审批:学校会将申请表和材料提交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过程中可能会进行面试或测评,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适应性。
3. 结果通知:学校会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学生转专业申请结果,通常以书面形式或邮件方式通知。
学生可根据结果作出相应的决策。
三、审核标准1. 学业表现:学校在审核转专业申请时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分完成情况以及相关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学业表现。
2. 个人发展:学校还会关注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发展潜力,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兴趣、实践经验、自我评价等。
这些因素将有助于判断学生是否适合转入目标专业。
3. 专业需求:由于不同专业的招生计划和资源限制不同,学校可能会对转入专业的人数作出一定限制。
因此,学校会考虑专业需求因素,如招生计划、师资力量等。
浙江大学转专业条件
浙江⼤学转专业条件
浙江⼤学转专业条件
转专业是学⽣由原专业转⼊另⼀专业学习的简称。
中国⾼等学校⼀般规定,有下列情况之⼀者,允许转专业:(1)学⽣确有专长,本⼈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专业考核证实,转⼊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以下是⼩编为⼤家整理浙江⼤学转专业条件相关内容,⽂章希望⼤家喜欢!
浙江⼤学转专业条件
浙⼯⼤对成绩优秀的⼀、⼆年级学⽣、有明显专长的`学⽣或对元就读专业不感兴趣的学⽣可以申请重新选择专业,分为三种:
1、优秀⽣转专业;
2、特长⽣转专业;
3、兴趣⽣转专业。
可申请⽐例共可达40%【国际学院软件⼯程(中外合作办学)学⽣,转专业的范围仅限于优秀⽣转专业和特长⽣转专业,优秀⽣转专业的⽐例不超过该专业学⽣数的2%】
优秀⽣转专业:
第⼀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列专业前20%,符合相关专业转⼊条件,可申请在全校范围转专业;第⼆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列专业前20%,符合相关专业转⼊条件,可申请在学院范围内转专业。
艺术类学⽣原则上不能转出!
特长⽣转专业:
学⽣在某⼀专业上有明显专长,并已取得相应成果(如已出版专著、在核⼼期刊上以第⼀作者发表论⽂、或在重⼤专业竞赛中获奖等),可申请转专业,申请专业应为其特长专业。
兴趣⽣转专业:
对原就读专业不感兴趣,公共基础课补考或重考后⽆不及格的学⽣,可申请从当年浙江省⾼考录取平均成绩⾼的专业转⼊⾼考录取平均成绩相对较低的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大发本〔2016〕109号
浙江大学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办法
各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经学校研究,现将《浙江大学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
2016年8月25日
—1—
浙江大学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办法
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发挥学院(系)办学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推进和完善分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模式,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1.落实学院(系)主体责任。
2.公平、公正、公开。
3.以类内确认为主、跨类确认为辅。
4.以学生为本,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专业需求。
二、组织管理
1.本科生院负责统筹全校各学院(系)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
按照招生数量和教学资源匹配情况下达各学院(系)主修专业基本容量;指导和审核各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并予以公布。
2.各学院(系)负责做好本学院(系)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明确监督责任,加强引导及咨询,规范遴选,确保确认过程平稳有序。
各学院(系)成立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确定本学院(系)各专业基本容量和按照5%—20%的比例确定各专业扩容率。
各专业基本容量经扩容后确定为各专业接收容量。
各专业可在接收容—2—
量中保留部分容量用于接收转专业学生,但应在本学院(系)主修专业确认工作方案中说明并公布。
三、工作安排
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分两轮进行:
(一)第一轮确认
第一轮确认只接收类内申请,安排在第一学年秋学期第5—8周,按下列程序进行:
1.学生需按时在学校教务信息系统中一次性提交本大类所有专业排序的志愿申请。
如学生未提交申请或申请主修专业志愿的数量不足,学校将通过教务信息系统自动为该生在所属大类中分配有余量的专业作为该生的主修专业。
2.学院(系)针对学生的申请进行遴选并公示。
按学生专业志愿优先级,自前向后、分批次进行确认或遴选:当学生申请人数大于专业基本容量时,该专业需组织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遴选;当累计数不大于专业基本容量时,申请学生全部确认进入该专业。
学院(系)对通过本轮遴选进入本学院(系)各专业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
(二)第二轮确认
第二轮确认可接收类内或跨类申请,安排在第一学年冬学期第2—4周,按下列程序进行:
—3—
1.学生在学校教务信息系统中最多提交一个类内或跨类专业志愿申请。
2.学院(系)针对学生的申请进行遴选并公示。
当学生申请专业志愿累计数大于专业接收容量(扣除接收转专业学生的保留容量)时,该专业需组织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遴选;当累计数不大于专业接收容量(扣除接收转专业学生的保留容量)时,申请学生全部确认进入该专业。
学院(系)对通过本轮遴选进入本学院(系)各专业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
第二轮确认后,专业接收容量的剩余部分全部纳入转专业容量操作。
四、相关要求
1.各专业基本容量、扩容率、专业接收容量等经公示后不得变更。
2.各专业接收主修专业确认和转专业的学生数不得超出专业接收容量。
3. 竺可桢学院学生、民族班学生、留学生、港澳台学生以及正常服兵役返校的学生在确认主修专业和转专业时,可不受专业接收容量和转专业容量限制,但应通过专业所在学院(系)组织的遴选和审核。
4. 学生在不同招生代码间进行主修专业确认或转专业时,须满足高考分数达到同年目标专业对应招生代码所在生源地的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
—4—
5. 已确认专业的学生,原则上自入学起2年内有一次申请转入有余量专业的机会。
学生在学校教务信息系统中提交转专业申请,学校和相关学院(系)每学年秋、春学期第0周前完成相关审核,学校于每学年秋、春学期第0-1周完成通过审核学生的学籍异动。
学生在申请转入有余量的专业时,转入专业所在学院(系)可通过对学生进行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遴选;也可要求学生试读一个长学期并获得转入专业要求修读课程的有效学分≥16后方能转入。
6. 在符合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和学籍管理规定的前提下,招生时有政策规定或约定的学生(包括提前批、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自主招生、三位一体、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艺术团等),按招生章程、招生简章或相关约定执行。
7. 学生在第一轮确认后,再申请第二轮确认或转专业时,如未被申请专业接收的,原已确认的主修专业依然有效。
8. 教务处学籍管理中心于第一学年末完成学生主修专业的学籍异动。
本办法自2016级本科生起施行,由本科生院负责解释。
—5—
抄送: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党委各部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主动公开2016年8月26日印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