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基本操作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针灸教学ppt课件
Part
03
灸法技术
艾灸法
艾灸法介绍
艾灸法作用
艾灸法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 ,点燃后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的 灸法技术。
艾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 邪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寒证、虚证和 痛证。
艾灸法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艾灸法操作时需选择合适的穴位,将艾条 或艾柱点燃后置于所选穴位上方进行熏烤 ,一般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舒适为宜。
安全防范措施
环境设置
确保治疗环境干净、整洁 1
,避免地面湿滑,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与维护
4
对针灸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规范操作
2
严格按照针灸操作规范进
行,避免操作失误或不当
操作。
避免感染
3 确保针具、治疗部位和操
作者手部的无菌状态,防 止感染的发生。
异常情况处理与预防
注意事项
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
在开始针灸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适 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对不适合针灸的 患者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针具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针具 ,确保针具的质量和安全性。
消毒工作
对针具、治疗部位和操作者的手进行 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在治疗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针刺部位干燥 等。
理论基础
经络理论
针灸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 的经络,这些经络与脏腑器官相连,运行气血。针灸通过刺 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理论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关键点,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 能。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 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课件
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处,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 痛等症状。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疼 痛等症状。
下肢部穴位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治 疗胃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具有调理月经、安神定志的作用,常用于治 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施针后需密切观察患者保暖,避免患者 受凉。
饮食调理
施针后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 食用刺激性食物。
针灸不良反应及处理
出血与血肿
施针过程中或施针后可能出现出血或血肿,应及时采取压迫止血或冷 敷处理。
晕针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针现象,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慌等,应及时停 止施针,让患者平躺休息,缓解症状。
避开重要器官
在施针时,应避开重要 器官,如眼睛、心脏等
,以免造成损伤。
掌握适应症
针灸治疗需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掌握适应症 ,避免不恰当的治疗。
遵循无菌操作
在施针过程中,应遵循 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治
疗的安全性。
针灸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施针后护理
施针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
观察不良反应
针灸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 、拔罐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感冒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 轻症患者,针灸治疗可以完全治愈感 冒;对于重症患者,针灸治疗可以缓 解症状,缩短病程。
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 病,针灸治疗头痛具有很好的
疗效。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 、艾灸、拔罐等,能够缓解头 痛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PPT课件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前侧面)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 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 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检查各部
●针具规格 +0,5
个人情况 年龄 性别 体质 胖瘦
部位
头面 四肢 胸背 腰臀
病情
虚实 表里(深浅)寒热 急慢
● 注意:一穴一针
毫针操作基本功
二、毫针操作基本功
基本功训练方法
练身练意练气(治神) 练针练指
练针练指
●指力、手法、灵活协调性 指感
1.纸垫(板)练针 捻转与指力 2.棉团练针 提插、进针 3. 守神练针 4.自身/相互练针 适应、体验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四)针刺的角度方向
合理选择针刺角度和方向,一方面可保证针刺 的安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有助于针刺提高效果。
操作方法
进针角度
直刺法 适用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法 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血管 疤痕 平刺法(横刺)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针பைடு நூலகம்调整
针刺入穴后,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及其与 病位之间的关系调整针刺方向,也可根据针感 强弱及其传导要求调整针刺方向。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处方一 脾俞 肝俞 肾俞
处方二 气海 关元 肾俞 太溪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留针时间相关的因素
得气:得气的迟速 经脉:足阳明……其脉大血多,气甚热壮,刺此者,不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针灸操作前必须做好手卫生,使用无 菌针具,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针刺深度和角度
根据穴位的不同,掌握好针刺的深度 和角度,避免损伤脏器和血管。
掌握好刺激量和时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掌握好刺激 量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针灸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与处理
1 2
晕针
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出汗等不适,应立即停止 针刺,让患者平卧休息,给予糖水或温水饮用, 一般可自行缓解。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
避免在感染或病变部位进行针灸,以免加 重症状或引起扩散。
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针灸可 能导致出血不止,应慎重对待。
CHAPTER 05
针灸实践与案例分析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
头痛
针灸可通过刺激头部和颈部的特定穴位 ,缓解头痛症状。常用穴位包括“百会
”、“太阳”等。
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肌肉紧张。常用穴位包括“大
椎”、“风池”等。
月经不调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通过调理气血 、平衡阴阳来实现。常用穴位有“三 阴交”、“关元”等。
失眠
针灸治疗失眠主要通过调和气血、安 神定志。常用穴位有“神门”、“安 眠”等。
针灸实践操作演示
01
针具准备
展示如何选择合适的针具,以及 如何进行针具的清洗和消毒。
针刺操作
演示正确的针刺方法,包括进针 角度、深度和刺激方式等。
产生持续的穴位刺激。
针灸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消毒
在针灸操作前,必须对针具、操作部位和操作者的手部进行严格 的消毒,以确保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准备针具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具,并检查其完整性和锋利度,确保 安全有效。
(精选课件)针灸教学PPT幻灯片
经脉
含义
经:路径
地位
粗大,主干
络脉
络:网络 细小,分支
走行方向 纵行(个别特殊) 横、斜,纵横交错
分布形式
线状
网状布散,遍布全身
深浅分布 多行于深部
多行于浅部
.
4
•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
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脏 腑 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
5
经络学说的形成
• 对“针感”传导的观察 • 腧穴疗效的总结 •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前 太阴
肺
中 厥阴
心包
后 少阴
心
前 太阴
脾
中 厥阴
肝
后 少阴
肾
阳(外侧) 腑(表)
阳明 少阳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阳
大肠 三焦 小肠 胃 胆 膀胱
.
13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
14
头(同名经交接)
手
(表里经交接)
• 近治作用 • 远治作用 • 特殊作用
.
25
特定穴
(Special acupoints)
• 定义: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
• 分类:1.五输穴;
•
2.原穴、络穴;
•
3.俞穴、募穴;
•
4.八会穴;
•
5.郄穴;
•
6.下合穴;
•
7.八脉. 交会穴、交会穴;
26
(六)八会穴
• 人体气、血、筋、脉、骨、髓、脏、腑 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
.
6
经络系统的组成 Composition of meridian system
针灸基础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36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
--相辅相成 深刺多用直刺 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 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 延髓部、眼区、胸背部 尤其注意掌握,以防医疗事故发生。
ppt课件
37
(三)行针与得气
行针:针刺入腧穴后,为使病人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一定 的手法。 得气: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 医者手下有沉紧感。 得气的意义: 得气迅速提示疗效颇佳; 得气缓慢提示疗效差; 无得气,疗效更差或无效,需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 不得气的原因: 1 )取穴不准确; 2 )未能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3)病人体质虚弱,经气不足,气行缓 慢,久候不至。 38 ppt课件
针灸基础知识
ppt课件
1
针灸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腧穴的定义、分类和主治作用。 2.掌握基本进针手法,得气得概念和常用
行针方法。
3.了解针刺意外的情况和处理方法。
4.了解针刺注意事项。
5.掌握灸法的分类。
ppt课件 2
一
针灸基础知识
(一)腧穴 acupoint
定义: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称砭
ppt课件
25
自身练针法:
通过以上两步骤练习,有了一定的指力和掌握一 些行针手法后,可以在自身上进行试针。 双重含义: 术者可以体会到针尖达到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 时持针手指的感觉; 被刺者也可以体会到针刺后产生的酸、麻、胀、 重的感觉。 要求: 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 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锐,针感出现快。
ppt课件 24
指力与针法的练习
速刺练习法:练习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 左手拇指或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体垂直快速刺入 捻转练习法: 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以后拇指、中指做向前向后 来回捻转 要求:角度均匀,快慢自如( 150-200 次/分)。 提插练习法: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以后作上下 提插的动作 要求:深浅适宜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
--相辅相成 深刺多用直刺 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 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 延髓部、眼区、胸背部 尤其注意掌握,以防医疗事故发生。
ppt课件
37
(三)行针与得气
行针:针刺入腧穴后,为使病人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一定 的手法。 得气: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 医者手下有沉紧感。 得气的意义: 得气迅速提示疗效颇佳; 得气缓慢提示疗效差; 无得气,疗效更差或无效,需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 不得气的原因: 1 )取穴不准确; 2 )未能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3)病人体质虚弱,经气不足,气行缓 慢,久候不至。 38 ppt课件
针灸基础知识
ppt课件
1
针灸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腧穴的定义、分类和主治作用。 2.掌握基本进针手法,得气得概念和常用
行针方法。
3.了解针刺意外的情况和处理方法。
4.了解针刺注意事项。
5.掌握灸法的分类。
ppt课件 2
一
针灸基础知识
(一)腧穴 acupoint
定义: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称砭
ppt课件
25
自身练针法:
通过以上两步骤练习,有了一定的指力和掌握一 些行针手法后,可以在自身上进行试针。 双重含义: 术者可以体会到针尖达到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 时持针手指的感觉; 被刺者也可以体会到针刺后产生的酸、麻、胀、 重的感觉。 要求: 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 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锐,针感出现快。
ppt课件 24
指力与针法的练习
速刺练习法:练习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 左手拇指或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体垂直快速刺入 捻转练习法: 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以后拇指、中指做向前向后 来回捻转 要求:角度均匀,快慢自如( 150-200 次/分)。 提插练习法: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以后作上下 提插的动作 要求:深浅适宜
针灸技术操作方法ppt
针灸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针灸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 和规范化的趋势。
针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受到重 视,如智能针灸、微针等。
针灸与其他传统医学的结合, 如中西医结合、针灸与现代医
学的结合等。
针灸技术的未来展望
针灸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被更多人接受和使用。 针灸技术将进一步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发展
针灸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汉代开始,针 灸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 系。
针灸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疼痛和炎症性疾病
针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 痛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如头 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关节炎等。
内科疾病
针灸技术也被用于内科疾病的治 疗,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 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针灸技术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 疫功能,从而治疗一些免疫相
关性疾病。
02
针灸技术操作流程
选取穴位
定位
根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可参照针灸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定点
确定穴位的具体位置,以患者体表特征和医生手指感觉为准。
消毒与刺入针身
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对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预防感染。
刺入针身
用针灸针以适当的角度和深度刺入穴位,注意手法和力度。
总结词: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针灸技术在疼痛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 有效地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颈痛、背痛、关节炎等。同时,针灸治疗还 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针灸技术在神经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改善症状
详细描述:针灸技术对神经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如针灸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性疾病的症状。同时 ,针灸还可以缓解各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神经痛等。
中医针灸PPT课件
问题解答和讨论环节
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和实 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 惑,教师进行一一解答和 指导。
教师设问
教师提出一些与针灸相关 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 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 针灸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 ,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 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中医针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方法 • 针灸临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现代科学研究与进展 • 实践操作演示环节
CHAPTER 01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针灸定义及作用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针灸定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 位以调整气血运行的治疗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 阴阳的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等
头痛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如太阳穴、百会穴等,调和气血,缓解头痛症状。
失眠针灸治疗
针灸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选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改善睡 眠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等
感冒针灸治疗
针灸可疏风解表,选取大椎、风池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
咳嗽针灸治疗
学生互动体验环节
01
02
03
学生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 配一套针灸模型和练习工 具,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 针刺手法的练习。
学生互相体验
学生之间互相进行针刺体 验,感受针感和治疗效果 ,加深对针灸疗法的认识 和理解。
教师点评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体验 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指 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针灸技术操作方法 ppt课件
8
(三)针刺前准备——针具选择
优良针具:针根无松动,针身光滑 挺直 ,无锈蚀及无弯曲, 针尖锋利无勾曲。
9
(三)针刺前准备——针具选择
合适型号: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年龄、耐受性、形体肥胖、 穴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型号。
10
(三)针刺前准备——体位选择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
常用体位
刺法灸法
——针灸技术操作方法
1
【目的与要求】
• 1.了解常用针具及操作方法; • 2.了解灸法的内容、作用及适应证。
2
【索引】
• 一、毫针刺法 • 二、灸法 • 三、拔罐法 • 四、其他针灸技术
3
一、毫针刺法
4
(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针尾:针柄的末端。是温针灸安置艾绒的部位 针柄:以铜丝或银丝将针的一端缠绕而成,是持针着力之处 针根:针柄与针身的交界处
36
(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
• 基本行针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
• 辅助行针手法:刮法 震法 循法 弹法 摇法 搓法 飞法
37
(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
提 插 法
提插法 提针与插针结合,对穴位上提 下插的操作方法 多用于四肢穴位
38
(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
捻转法
捻转法
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 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穴位。
18
(四)针刺操作——持针法
二指持针法 多指持针法
19
(四)针刺操作——进针法
针刺时可单手或双手进针,临床上多采用双手配合, 协同操作的双手进针法
一般是右手持针,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按压 腧穴皮肤或夹持针身以辅助进针,称为“押手”。
(三)针刺前准备——针具选择
优良针具:针根无松动,针身光滑 挺直 ,无锈蚀及无弯曲, 针尖锋利无勾曲。
9
(三)针刺前准备——针具选择
合适型号: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年龄、耐受性、形体肥胖、 穴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型号。
10
(三)针刺前准备——体位选择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
常用体位
刺法灸法
——针灸技术操作方法
1
【目的与要求】
• 1.了解常用针具及操作方法; • 2.了解灸法的内容、作用及适应证。
2
【索引】
• 一、毫针刺法 • 二、灸法 • 三、拔罐法 • 四、其他针灸技术
3
一、毫针刺法
4
(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针尾:针柄的末端。是温针灸安置艾绒的部位 针柄:以铜丝或银丝将针的一端缠绕而成,是持针着力之处 针根:针柄与针身的交界处
36
(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
• 基本行针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
• 辅助行针手法:刮法 震法 循法 弹法 摇法 搓法 飞法
37
(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
提 插 法
提插法 提针与插针结合,对穴位上提 下插的操作方法 多用于四肢穴位
38
(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
捻转法
捻转法
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 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穴位。
18
(四)针刺操作——持针法
二指持针法 多指持针法
19
(四)针刺操作——进针法
针刺时可单手或双手进针,临床上多采用双手配合, 协同操作的双手进针法
一般是右手持针,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按压 腧穴皮肤或夹持针身以辅助进针,称为“押手”。
中医针灸ppt课件
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 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 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可编辑课件PPT
15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 肢(外侧)前缘,上肩,至 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
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 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 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
1.本经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病症; 2.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两经病症; 3.局部经穴均能主治局部和邻近病痛; 4.四肢上的经穴不但能治局部疾患,甚至具有全
身性调节作用; 5.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还有些腧
穴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
“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
可编辑课件PPT
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
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
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
到额前。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
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 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
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
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
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 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
主治:①心血管系统疾病 ②消化系统疾病 ③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操作:直刺0.5-1寸
可编辑课件PPT
④术后腹胀
⑤延年益寿
操作:直刺1-2寸
可编辑课件PPT
35
至阴(膀胱经 BL67)
位置: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 甲角0.1寸
主治:①头痛,鼻塞,项强
②难产,胎位不正
③目内眦痛,足心痛
操作:浅刺0.1-0.2寸,
可编辑课件PPT
15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 肢(外侧)前缘,上肩,至 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
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 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 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
1.本经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病症; 2.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两经病症; 3.局部经穴均能主治局部和邻近病痛; 4.四肢上的经穴不但能治局部疾患,甚至具有全
身性调节作用; 5.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还有些腧
穴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
“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
可编辑课件PPT
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
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
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
到额前。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
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 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
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
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
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 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
主治:①心血管系统疾病 ②消化系统疾病 ③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操作:直刺0.5-1寸
可编辑课件PPT
④术后腹胀
⑤延年益寿
操作:直刺1-2寸
可编辑课件PPT
35
至阴(膀胱经 BL67)
位置: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 甲角0.1寸
主治:①头痛,鼻塞,项强
②难产,胎位不正
③目内眦痛,足心痛
操作:浅刺0.1-0.2寸,
最全的针灸方法ppt
针灸肾俞、肝俞、三阴交等穴位可缓 解症状。
儿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小儿腹泻
针灸天枢、关元、 内庭等穴位可缓解 腹泻症状。
小儿遗尿
针灸气海、关元、 足三里等穴位可改 善遗尿症状。
小儿疳积
针灸中脘、四缝、 足三里等穴位可缓 解疳积症状。
小儿肺炎
针灸风门、肺俞、 尺泽等穴位可缓解 肺炎症状。
小儿多动症
针灸神门、内关、 太冲等穴位可改善 多动症状。
02
03
美容针灸
通过刺激面部穴位,达到 紧致肌肤、淡化色斑、改 善肤质等效果。
减肥针灸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 ,调节内分泌,达到减肥 和塑形的效果。
宠物针灸
针对宠物进行针灸治疗, 改善宠物健康状况,提高 宠物生活质量。
针灸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
循证医学研究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 方法,需要开展更多的循 证医学研究,证实其疗效 和安全性。
适应症
灸法适用于多种寒证、虚证, 如感冒、腹泻、痛经等。
技法分类
灸法可分为艾灸、灯火灸、化 学灸等多种方法。
操作步骤
灸法操作前选择适当的灸具, 将灸具放在适当的穴位上,采 用适当的距离和时间进行施灸 ,灸后进行局部清洁和护理。
针灸注意事项
针刺注意事项
针刺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针具,避免交叉感染, 针刺后进行局部按压和保暖。
调整脏腑功能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脏 腑的功能,改善人体的内部环境。
针灸的治疗原则
辩证施治
针灸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和 病机,采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 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本兼治
针灸治疗应同时调节人体的标 本,以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儿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小儿腹泻
针灸天枢、关元、 内庭等穴位可缓解 腹泻症状。
小儿遗尿
针灸气海、关元、 足三里等穴位可改 善遗尿症状。
小儿疳积
针灸中脘、四缝、 足三里等穴位可缓 解疳积症状。
小儿肺炎
针灸风门、肺俞、 尺泽等穴位可缓解 肺炎症状。
小儿多动症
针灸神门、内关、 太冲等穴位可改善 多动症状。
02
03
美容针灸
通过刺激面部穴位,达到 紧致肌肤、淡化色斑、改 善肤质等效果。
减肥针灸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 ,调节内分泌,达到减肥 和塑形的效果。
宠物针灸
针对宠物进行针灸治疗, 改善宠物健康状况,提高 宠物生活质量。
针灸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
循证医学研究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 方法,需要开展更多的循 证医学研究,证实其疗效 和安全性。
适应症
灸法适用于多种寒证、虚证, 如感冒、腹泻、痛经等。
技法分类
灸法可分为艾灸、灯火灸、化 学灸等多种方法。
操作步骤
灸法操作前选择适当的灸具, 将灸具放在适当的穴位上,采 用适当的距离和时间进行施灸 ,灸后进行局部清洁和护理。
针灸注意事项
针刺注意事项
针刺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针具,避免交叉感染, 针刺后进行局部按压和保暖。
调整脏腑功能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脏 腑的功能,改善人体的内部环境。
针灸的治疗原则
辩证施治
针灸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和 病机,采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 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本兼治
针灸治疗应同时调节人体的标 本,以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ppt
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撑开,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两指的中间刺入。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刺入。
灸法操作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15cm处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艾条灸
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姜片、盐等物,使艾炷不直接与皮肤接触,从而减少灼痛感,且能增强艾灸的效果。
1. 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刺入穴位
选穴:大椎、风池、合谷、太阳、列缺
操作步骤
选穴:百会、太阳、风池、列缺、合谷
操作步骤
1. 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刺入穴位
2. 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3. 起针后,用艾条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
头痛的针灸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失眠的针灸治疗
05
病例1
患者李先生,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人员,近期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患上了严重的颈肩综合症。针灸治疗中,采用了“肩井”和“天柱”两个穴位进行治疗,显著缓解了李先生的症状。
病例2
王女士,学生,长期学习引发的头痛和失眠问题。通过针灸治疗,取“神门”和“三阴交”两个穴位,头痛和失眠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实践操作演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起针后,在阿是穴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
痛风的针灸治疗
针灸注意事项及护理
04
针灸前要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
针灸的注意事项
确定针灸部位
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
注意患者的反应
针灸的护理原则
针灸的治疗安全及风险防范
针灸治疗前应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严格掌握针灸适应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刺入。
灸法操作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15cm处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艾条灸
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姜片、盐等物,使艾炷不直接与皮肤接触,从而减少灼痛感,且能增强艾灸的效果。
1. 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刺入穴位
选穴:大椎、风池、合谷、太阳、列缺
操作步骤
选穴:百会、太阳、风池、列缺、合谷
操作步骤
1. 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刺入穴位
2. 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3. 起针后,用艾条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
头痛的针灸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失眠的针灸治疗
05
病例1
患者李先生,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人员,近期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患上了严重的颈肩综合症。针灸治疗中,采用了“肩井”和“天柱”两个穴位进行治疗,显著缓解了李先生的症状。
病例2
王女士,学生,长期学习引发的头痛和失眠问题。通过针灸治疗,取“神门”和“三阴交”两个穴位,头痛和失眠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实践操作演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起针后,在阿是穴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
痛风的针灸治疗
针灸注意事项及护理
04
针灸前要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
针灸的注意事项
确定针灸部位
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
注意患者的反应
针灸的护理原则
针灸的治疗安全及风险防范
针灸治疗前应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严格掌握针灸适应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过程应注意双手配合使用
《标幽赋》左手重而多按, 欲令气散; 右手轻而徐入, 不痛之因。
《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三)进针法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又称下针法,将毫针刺入腧 穴皮下的技术方法
双手进针法 以刺押手势分法 单手进针法
管针进针法
爪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以进针速度分类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 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 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 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于短毫针进针
操作方法 管针进针法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快速进针法
插入速刺法 弹入速刺法
插入速刺法 用刺手拇食指捏住针身下端,留出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临床意义
•保持针体端直坚挺 •有助于指力深透 •掌握针刺操作的刺激量和针刺的方向深浅 •便于行针
注意事项
•端正安静/正指直刺
(二)押手法
操作方法
指按法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单指押手法 双指押手法
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定穴后, 用指尖按压、爪切穴位。 用押手两指(拇指和食指/或中 指和食指)按于穴位两侧并撑 开皮肤,以固定穴位、便于进针
3. 守神练针 4.自身/相互练针 适应、体验
●步骤:短(粗)—长(细)针
毫针操作基本功
基本功训练效果
•进针快速无痛、行针自如、手法熟 练、得气快、受术者接受 •增强指感,体察针下和经气 •意气力结合,控制针感驾驭经气 补虚泻实
三、针刺前的准备
体 位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仰卧位
常用体位 侧卧位
针尖部二三分,于穴位上运用腕力和指 力将针迅速刺入皮下。
针刺前的准备
消毒
针刺前的准备
针具/器械消毒 医生高手压指蒸气消灭毒菌法 1-1.4kg/cm2 115-123oC >30min
药液浸泡消毒法 75%酒精 30-60min
针刺煮部沸位消毒消法毒 水沸后15-20min
治疗室内消毒
四、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一)持针法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操作方法
• 两指持针法 • 三指持针法 • 四指持针法 • 持针身法 • 两手持针法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 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前头、颜面
和颈前等部Leabharlann 的腧穴针刺前的准备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
检查各部
●针具规格 +0,5
个人情况 年龄 性别 体质 胖瘦
部位
头面 四肢 胸背 腰臀
病情
虚实 表里(深浅)寒热 急慢
● 注意:一穴一针
毫针操作基本功
二、毫针操作基本功
基本功训练方法
练身练意练气(治神) 练针练指
练针练指
毫针操作基本功
●指力、手法、灵活协调性 指感
1.纸垫(板)练针 捻转与指力
2.棉团练针 提插、进针
操作方法
指切揣穴法:以爪甲于 穴位上掐按
针刺前的准备
按压揣穴法:多指按压穴位周围,以固定穴位 分拨揣穴法:拨开肌腱(血管),使固定腧穴 旋转揣穴法:旋转肢体(关节),使穴位充分
暴露并固定 滚摇揣穴法:牵拉并滚摇远端肢体,使穴位充
分暴露并固定
临床意义 综合应用
正确取穴定位 了解穴位局部特征 协助经络诊断 方便进针
毫针结构与规格
长短规格
规格
寸
1 1.5 2 2.5 3 4 5
毫米mm 25 40 50 65 75 100 125
粗细规格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32
毫米mm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毫针选择
●质量(地)不锈钢针 金针 银针 磁极针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针刺补泻及补泻手法
毫针的结构与规格 毫针操作基本功 针刺前的准备 毫针操作基本技术
一、毫针的结构与规格
毫针的结构和检查
针尖 针身 针根 针柄
针尾
松针状 钩 钝
光滑挺直 弹性 锈蚀 弯曲 牢固 锈蚀 松动 圈柄、花柄(盘龙) 平柄、管柄 角度 艾灸
背部的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
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选择体位注意事项
处方与体位 暴露与松弛 消除紧张 针刺期间勿改变体位 医生适当的位置
针刺前的准备
腧穴的揣定
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按而正之,以大指爪 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针灸大成》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掌按法
将押手手掌置于穴位左下方, 拇指和食指于穴位上下,绷紧皮 肤,固定穴位,其余三指自然屈 曲或伸开平放,尽量扩大与皮肤 接触面。
临床意义
•揣穴定位 •减轻进针疼痛 •辨别得气 •减轻组织损伤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注意事项
•重视押手在针刺过程中的运用,针刺 辅助手法运用押手多
快速进针法 缓慢进针法
插入速刺法 弹入速刺法
缓慢捻进法 压针缓进法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双手进针法
爪切法 夹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爪切进针法
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 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双手进针法
爪切法 夹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 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 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 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双手进针法
爪切法 夹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舒张进针法
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 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 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双手进针法
爪切法 夹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提捏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 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前侧面)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 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标幽赋》左手重而多按, 欲令气散; 右手轻而徐入, 不痛之因。
《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三)进针法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又称下针法,将毫针刺入腧 穴皮下的技术方法
双手进针法 以刺押手势分法 单手进针法
管针进针法
爪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以进针速度分类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 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 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 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于短毫针进针
操作方法 管针进针法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快速进针法
插入速刺法 弹入速刺法
插入速刺法 用刺手拇食指捏住针身下端,留出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临床意义
•保持针体端直坚挺 •有助于指力深透 •掌握针刺操作的刺激量和针刺的方向深浅 •便于行针
注意事项
•端正安静/正指直刺
(二)押手法
操作方法
指按法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单指押手法 双指押手法
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定穴后, 用指尖按压、爪切穴位。 用押手两指(拇指和食指/或中 指和食指)按于穴位两侧并撑 开皮肤,以固定穴位、便于进针
3. 守神练针 4.自身/相互练针 适应、体验
●步骤:短(粗)—长(细)针
毫针操作基本功
基本功训练效果
•进针快速无痛、行针自如、手法熟 练、得气快、受术者接受 •增强指感,体察针下和经气 •意气力结合,控制针感驾驭经气 补虚泻实
三、针刺前的准备
体 位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仰卧位
常用体位 侧卧位
针尖部二三分,于穴位上运用腕力和指 力将针迅速刺入皮下。
针刺前的准备
消毒
针刺前的准备
针具/器械消毒 医生高手压指蒸气消灭毒菌法 1-1.4kg/cm2 115-123oC >30min
药液浸泡消毒法 75%酒精 30-60min
针刺煮部沸位消毒消法毒 水沸后15-20min
治疗室内消毒
四、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一)持针法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操作方法
• 两指持针法 • 三指持针法 • 四指持针法 • 持针身法 • 两手持针法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 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前头、颜面
和颈前等部Leabharlann 的腧穴针刺前的准备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后头和项、
检查各部
●针具规格 +0,5
个人情况 年龄 性别 体质 胖瘦
部位
头面 四肢 胸背 腰臀
病情
虚实 表里(深浅)寒热 急慢
● 注意:一穴一针
毫针操作基本功
二、毫针操作基本功
基本功训练方法
练身练意练气(治神) 练针练指
练针练指
毫针操作基本功
●指力、手法、灵活协调性 指感
1.纸垫(板)练针 捻转与指力
2.棉团练针 提插、进针
操作方法
指切揣穴法:以爪甲于 穴位上掐按
针刺前的准备
按压揣穴法:多指按压穴位周围,以固定穴位 分拨揣穴法:拨开肌腱(血管),使固定腧穴 旋转揣穴法:旋转肢体(关节),使穴位充分
暴露并固定 滚摇揣穴法:牵拉并滚摇远端肢体,使穴位充
分暴露并固定
临床意义 综合应用
正确取穴定位 了解穴位局部特征 协助经络诊断 方便进针
毫针结构与规格
长短规格
规格
寸
1 1.5 2 2.5 3 4 5
毫米mm 25 40 50 65 75 100 125
粗细规格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32
毫米mm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毫针选择
●质量(地)不锈钢针 金针 银针 磁极针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针刺补泻及补泻手法
毫针的结构与规格 毫针操作基本功 针刺前的准备 毫针操作基本技术
一、毫针的结构与规格
毫针的结构和检查
针尖 针身 针根 针柄
针尾
松针状 钩 钝
光滑挺直 弹性 锈蚀 弯曲 牢固 锈蚀 松动 圈柄、花柄(盘龙) 平柄、管柄 角度 艾灸
背部的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
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选择体位注意事项
处方与体位 暴露与松弛 消除紧张 针刺期间勿改变体位 医生适当的位置
针刺前的准备
腧穴的揣定
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按而正之,以大指爪 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针灸大成》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掌按法
将押手手掌置于穴位左下方, 拇指和食指于穴位上下,绷紧皮 肤,固定穴位,其余三指自然屈 曲或伸开平放,尽量扩大与皮肤 接触面。
临床意义
•揣穴定位 •减轻进针疼痛 •辨别得气 •减轻组织损伤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注意事项
•重视押手在针刺过程中的运用,针刺 辅助手法运用押手多
快速进针法 缓慢进针法
插入速刺法 弹入速刺法
缓慢捻进法 压针缓进法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双手进针法
爪切法 夹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爪切进针法
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 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双手进针法
爪切法 夹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 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 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 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双手进针法
爪切法 夹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舒张进针法
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 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 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双手进针法
爪切法 夹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提捏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 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前侧面)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 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