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肝炎病毒.ppt

合集下载

【病理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病理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 病理改变
镜下: 肝细胞大片状坏死, 肝窦明显扩张,充血与出血 小叶内/汇管区大量炎细胞 肝细胞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 病理改变
镜下: 肉眼:急性黄色或红色肝萎缩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
基本病理变化
(一)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凋亡
(二)炎细胞浸润
(三)增生
肝细胞再生 kupffer细胞增生 间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小胆管增生
1、肝细胞再生
➢ 体积大,核大而染色深,可见双核 ➢ 肝细胞完全再生——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 ➢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见于坏死严重,肝
小叶网状支架破坏。
2、 Kupffer细胞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分割肝小叶 →肝硬化
毛玻璃样肝细胞:
见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 光镜:肝细胞胞浆内充满大量嗜酸性细小颗
粒,不透明似毛玻璃; 电镜:扩张的滑面内质网内充满了乙肝病毒
颗粒。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HBsAg(+)
毛玻璃样肝细胞
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短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可有几个月,多数 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
乙醇脱氢酶(ADH) 乙醇氧化系统 过氧化氢酶系
乙醛
NADH/NAD+↑
(-) 乙酸 脂肪酸的氧化能力↓
脂肪变性
酒精性肝病.病理改变
1、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病理改变
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 包括以下病变
➢ 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 ➢ 酒精透明小体(Mallory body)形成
Mallory body(酒精性肝病相对特征病变)

肝炎病毒讲义

肝炎病毒讲义

18
肝炎未分型 35597
16
2012年 发病数 死亡数
1380800
747
24453
5
1087086
582
201622
108
27271
28
40368
24
与去年同期比(%)
发病率增减
死亡率 增减
-9.79 -1.44
-9.48 -11.85
0.26 1.81 -12.26
-75.00 -6.02 41.25
过分强烈的细胞免疫
大面积肝细胞损伤
爆发型肝炎(重症肝炎)
免疫功能正常
隐性感染或急性肝炎
免疫功能低下
慢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4. 病毒变异与免疫逃逸
S基因变异:a抗原表位基因发生变异,导致 HBsAg抗原性改变,出现免疫逃逸和“诊断逃 逸”。
PreC基因的变异:1896 nt G-A突变导致第28位 TGG变为TAG,使PreC基因不能转译出完整的 HBeAg。
HBsAg和抗-HBs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肝内,可 使肝毛细管栓塞,导致急性肝坏死,表现为重 症肝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液囊 等处,激活补体,导致Ⅲ型超敏反应
3.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病理损害
HBV感染使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iver specific protein, LSP)暴露,LSP作为自 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通过直接 或间接作用,导致肝细胞损伤。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主 甲型肝炎病毒 HAV 要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包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括 丁型肝炎病毒 HDV
戊型肝炎病毒 HEV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 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 、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 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

肝炎病毒的检测及其意义ppt课件

肝炎病毒的检测及其意义ppt课件

23
.
丙型肝炎病毒
传播途径 检测方法
24
.
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 可以通过皮下、黏膜或母婴传播。潜伏期为226周。
25
.
检测方法
抗体检测:丙型肝炎IgM型抗体主要用于预示HCV 感染病情的 严重化和慢性化,不用于早期诊断。
丙型肝炎IgG型抗体一般于9-22周开始出现阳性, 可持续数年。但也可见于一过性感染,抗-IgG始终阴 性。
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3+
-
+-
-
早期HBV感染或慢性携带者,传染力强
4+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2.慢性携带者
5+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少见模式
模 表面 表面 E E 核心 式 抗原 抗体 抗原 抗体 抗体
临床意义
6-
+
+-
6-
789-
表面 抗体 +
-
+ +
E 抗原-ຫໍສະໝຸດ E 抗体-核心 抗体
+
-
+
+
-
-
+
-
-
-
-
+
+
机率 临床意义
5-15 1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IgG) 2非典型恢复型,急性HBV感染 (IgM)
2-10 1.既往感染过 2.急性感染恢复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5-10 1.既往感染过 2.急性感染窗口期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病毒性肝炎》PPT课件
慢性 多年 2.无传染性 有助诊断 制备疫苗 流行病调查
抗-HBs
1~5个月 数年
1.恢复期 2.保护作用 3.疫苗接种有效
精选ppt
7
项目 HBcAg
出现时间 稍后于 HBsAg
持续时间 不定
临床意义 HBV复制
抗-HBc
HBsAg 出现后 3~5周
长期
1.既往感染 2·无保护性
精选ppt
8
项 目 出现时间 持续时间 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
精选ppt
2
一、病原学
己确定的有5型: HAV、HBV、HCV、HDV、HEV
最近发现2型: HGV、T T V
精选ppt
3
几种肝炎病毒的共同特点:
➢ 1. 除HBV和TTV属DNA病毒外,其余均 属RNA病毒;
➢ 2.除HBV有3个主要抗原抗体系统外,其 余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 3.HAV和HEV在肝细胞内复制,通过胆汁 从粪便排出
精选ppt
12
HBsA HBeA 抗- 抗- 抗-
g
g HBs HBe HBc
结果分析
+-
-
-
- HBV 急 慢 性 感 染 或 无 症
状携带者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
或无症状携带者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
(传染性强,“大三
阳”)
+-
-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小
三阳)
-
-
+
+
+ 既往感染恢复期
精选ppt

肝炎病毒ppt课件

肝炎病毒ppt课件

治疗:对症处理
学习交流PPT
13
hepatitis B virus,HBV)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2、培养特性 3、抵抗力
学习交流PPT
15
形态与结构
1、形态: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小球型颗粒——无核酸及DNA多聚酶
管型颗粒——同小球型颗粒
2、结构:核酸——双链DNA、长(负)链、短(正)链
小球型颗粒
乙型肝炎病毒的三种颗粒
学习交流PPT
18
大分子 膜蛋白
中分子 膜蛋白
小分子 膜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
学习交流PPT
19
S区
正链
C区
负链
P区
重复序列
X区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模式
学习交流PPT
20
培养特性
1、动物接种:黑猩猩 2、细胞培养:肝癌传代
学习交流PPT
21
抵抗力
1、100。C 10min、0.5%过氧乙酸灭活 2、耐干燥、紫外线、低温
乙型肝炎病毒的诊断
标本采集:血清 血清学诊断:“两对半”测定 病毒核酸测定
学习交流PPT
28
HBsAg
表15-3 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HBeAg
抗HBs
抗HBc
抗HBe
结果分析
+
-
-
-
-
感染HBV,结合肝功能判断有无乙肝
+
+
-
-
-
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或无症状携者
+
+
-
+
-
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大三阳”,传染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IgM为近期感染和标志(8-12周) ----IgG为过去感染的标志(长期存在) 6、一般只有急性感染或无症状感染,而无慢性感染 7、可终生免疫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9
二、HBV
1963年Blumberg
• 三种病毒颗粒:小球形、柱形、
大球形(Dane)—完整HBV。
• 42 nm,有囊膜(HBsAg),核心
pre-S1
pre-S1蛋白
pre-S2
pre-S2蛋白
S
HBsAg
pre-C
HBeAg
C
HBcAg
P
DNAP
X
HBxAg
pre-c X
HBsAg
pre-S2 pre-S1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11
2、抗原抗体系统
HBsAg HBeAg HBcAg Pre S1 Pre S2
HBsAb (抗-HBs) HBeAb (抗-HBe) HBcAb (抗-HBc ) 抗Pre S1 抗Pre S2
1、基因组:单股环状闭合负链RNA、 HDV-RNA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
2、核衣壳:HDVAg。 3、包膜:HBsAg。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22
4、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HBV 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助,才能复制、 表达及引起肝损害。
5、HDV抗原抗体系统:
(1)HDVAg是唯一的一种抗原成分, 为HDV感染的直接证据;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 ppt课件
18
• 2、HCV抗原抗体系统:HCVAg阳性表示
HCV感染,抗-HCV阳性不是保护性抗体, 是感染标志。
• 3、HCV基因型:目前分为6个基因型,中

29-肝炎病毒

29-肝炎病毒

表-29-2 p269
内 容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微生物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ELISA)


感染早期:抗-HAV IgM 出现早、消失快、最可靠 流行病学调查:抗-HAV IgG 感染史 对已接种甲肝疫苗者:检测中和型抗-HAV抗体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毒RNA
6.
形态与结构 基因结构与功能 HBV的复制 抗原组成 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 抵抗力
抵抗力

抵抗力强于HAV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耐受 不被70%乙醇灭活 100℃ 10分钟可灭活 O.5%过氧乙酸。。。失传染性
内 容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包膜
基因组 大小(kb) 传播 途径 流行 情况

ssRNA 7.2 粪-口
+(HbsAg)
dsDNA 3.2 输血、注射、 性行为垂直 广泛
+
ssRNA 9.4 输血、注射、 性行为 垂直 较广
+(HbsAg)
ssRNA 1.7 输血、注射、 性行为 垂直 少

ssRNA 7.6 粪-口
致 病 性
①己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F Virus, HFV) ②庚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G Virus, HGV) ③TT型肝炎病毒
2)非肝炎患者分离到的病毒,但可引起肝炎的病毒
①黄热病病毒--黄热病
②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③EB病毒 (Epsteim-Barr,EBV)
概 述

肝炎病毒:是指以损害肝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 炎的病原体。 目前世界公认的肝炎病毒有五型:

肝炎病毒PPTPPT课件

肝炎病毒PPTPPT课件

第一课件网

组装与释放
www.1kejian.co
m.
26
3. HBV抗原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生物学性状
(1)HBsAg 曾用名:HA、澳抗 ●出现时间: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
●持续时间:
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
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
.
27
●HBsAg 有抗原性而无传染性
抗体
.
6个月以内婴儿
9
发病机理
以往认为HAV对肝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目前观点:
HAV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应为主。
.
10
临床特点
1. 潜伏期:2~6周 2. 流行季节
●散发病例均无明显季节性。 3. 临床特点
●HAV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 ●临床病例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
.
11
.
12
(五)预 后
●甲肝预后良好 ●无慢性化倾向
●无演化成肝癌的危险
●发生肝衰竭者罕见
.
13
甲型肝炎的预防
1. 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不生食; 粪便、污水管理;食品管理;灭蝇;宣教。
2. 特异性预防:
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蛋白疫苗;
3. 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 第一课件网
www.1kejian.co
.
m
14

.
18
Dane particle
生物学性状
Complete particle, infective HBV
spherical,double capsid球形,双层衣壳。 outer capsid=envelope 外衣壳=包膜(脂质双层+蛋白质)

肝炎病毒概述

肝炎病毒概述
❖抗原性强,刺激机体先产生IgM,后产生 IgG,后者可在血清中存在多年
❖抗HBc无中和作用,高效价抗HBc –IgM提 示病毒在体内复制增殖。
e抗原HBeAg
❖可溶性蛋白,游离存在于血液中 ❖它的消长与DNA聚合酶及Dane颗粒出现的时
间一致,为病毒复制和血清有强传染性的标志。 血清HBeAg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 92%左右 ❖抗-HBe有一定保护作用,抗-HBe的出现标志 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预后好的征象。 ❖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
❖我国丙肝携带者2%-5% ❖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病因 ❖比乙型肝炎更易转为慢性,慢性化的比例
高达50%以上 ❖防治原则:严格筛选供血员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HDV)
❖ HDV是一种缺陷病毒
❖ 由HBsAg构成其外壳 ❖ 只感染HBsAg阳性的病人
使乙肝的症状加重与恶化 传播途径同HBV 防治原则:同HBV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 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
❖2、传播途径 血液:输血、注射、拔牙 母婴传播:50%,家庭聚集倾向 密切接触:唾液、性接触
乙肝
易感人群
(1)感染者年龄高峰:低发病区:20~40岁 高发病区:4~8岁
(2)男女感染率相近,但发病者男多于女
(3)感染时年龄越小,越易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 或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耐受)
下降,出现早,消失快,是HAV新近感染的重要 指标。 ❖IgG型在急性期后期或恢复其早期出现,并可存 在多年 ,对再感染有免疫力。可用于了解既往 感染史或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HBV)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亿 近10% 乙型肝炎患者近3千万 每年近 30万 人死于肝炎或肝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HBeAg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血清 具有强传染性的一个指标
• 抗HBe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 用。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组•成存由在HB于s面位A血Dga,于刺n中e为H激颗Ha不内dBB机粒ws易V衣、A核体外g检壳a亚心产衣y测成部r型生壳分、到位的:中a的y抗aw表d-r、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为完整的、有传染性的HBV颗粒,又称 Dane颗粒。直径42nm,具双层衣壳:
– 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 双层和蛋白质构成,含HBsAg;
– 内衣壳为20面体对称的核心结构,相 当于一般病毒的核衣壳,含HBcAg和 HBeAg;其内部含HBV的DNA和 DNA多聚酶。
• 动物模型:黑猩猩,绒猴,红面猴
• 细胞培养:增殖缓慢,释放缓慢, 不引起细胞裂解。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抵抗力
• 耐热性较肠道病毒强,耐乙醚,耐酸, 耐氯化物消毒作用,在污染的废水、 海水及食品中存活数月或更久。
第29章 肝炎病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 途径:粪-口途径传播; • 致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病理作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
HBV慢性携带情况
第29章 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形态结构:
• 乙肝患者血清中有三种不同形 态的颗粒: 大球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管型 颗粒 Dane 颗粒
小球型 颗粒
血清标本HBV的三种形态的电镜照片
第29章 肝炎病毒
大球型颗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免疫性: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隐性或显性感染→机体可产生抗 HAV的IgM和IgG抗体,维持多 年,对HAV的再感染有免疫力。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 检测抗HAV IgM 协助早期诊断(RIA或ELISA法)
• 检测抗HAV IgG 流行病学调查
(2)管形颗粒
(3)Dane颗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
• 动物模型:黑猩猩 • 体外细胞培养:至今尚未成功。
• 核酸杂交,PCR检测HAV RNA。
第29章 肝炎病毒
四、防治原则: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 人工主动免疫: –接种甲肝疫苗
• 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用于紧急预防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 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主要有 丁型肝炎病毒(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 庚型肝炎病毒(HGV) TT型肝炎病毒(TTV)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HAV)
• HAV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 属第72型。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结构:
– 球 形 , 直 径 约 27nm , 二 十 面 体 立 体对称,无包膜,单正股RNA,只 有一个血清型
衣壳
ssRNA
27nm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病毒感染模型与培养
ORF四C前个基C区因基:因及编S前:基码S其与1因H基CB:编基c因编A码因g:码;编共H的B码同sPA抗编rge码原SH1BeAAgg
前S2基因:编码Pre S2 Ag
• 包括有编:码DNA多聚酶
• S区
• C区 • P区
S+
编码HBxAg
L-
• X区
第29章 肝炎病毒
抗原组成: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HBs抗体,对机体有保护性
• • •
表核e抗面心原存抗抗作 有(血 不在原原HH示强为抗(清同BB于一1Hc传((e受H体)中的B-HB定HHA小VB染抗感e内BBg形H可处V的对球csB)内性体染H式s表于AA。保H形BA衣的gg的BIVg达复护V))g颗复的壳一肝感M有制作粒阳三制中个细染H状用种B性及指胞有c态A标,血表g 面清提具
• HBV含三种主要抗原:
– 表面抗原(HBsAg) – 核心抗原(HBcAg) – e抗原(HBeAg)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1、表面抗原(HBsAg)
• 存在于大球形颗粒外衣壳、小球形 颗粒及管型颗粒中。
• 由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HBs 抗体,对机体有保护性。
PreS1 PreS2:吸附肝细胞受体
管型颗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实际为一串聚合的小球型颗粒。
大分子蛋白
包膜类脂
HBsAg
中分子蛋白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
基因结构: ➢未闭合的环状双股DNA,一股为长股 负链,另一股为短股正链。长股负链 有四个开放读码框架(ORF)。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DNA多聚酶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长股DNA
HBcAg
HBeAg
HBsAg
外衣壳
短股DNA
内衣壳
第29章 肝炎病毒
小球形颗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直径22nm,是HBV感染者血清中 最常见的颗粒,不含DNA和DNA聚 合酶,不具有传染性。


HBsAg
类 脂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核心抗原(HBcAg)
• 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部位的表面, 为内衣壳成分
• 血中不易检测到 • 受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可表达有
HBcAg • HBc-抗体IgM阳性,提示HBV处于
复制状态。
第29章 肝炎病毒
3、e抗原(HBeAg)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 存在于HBV内衣壳中,亦可在HBV 复制时期,由病毒转录、游离于血清 中
用; • 致病特点:起病急,病程短,预后良好;
传染性强,易流行; • 免疫:急性期产生IgM抗体,恢复期产
生IgG抗体,后者可在体内维持多年,免 疫力牢固
第29章 肝炎病毒
致病机制与免疫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 致病经过: – H咽A部V、经唾口液侵腺入中人增体殖血→流→病肝毒细可胞在 口
• HAV损伤肝细胞的机制: – HAV在肝细胞中增殖的直接作用 – 免疫病理损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