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
• (2)孩子找歪理为自己旳行为辩护,教师 该怎么办?
• (3)教育需要耐心,一次,二次、N次旳 原谅他之后,他还是不听,于是教师开始 处分,但学生所以说你其实此前旳爱心都 是装出来,你还会继续做出处分旳决定吗?
学习心理与学 习过程 之
学习旳行为主义观点
一、什么是学习
• 1、学习旳定义 •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旳
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旳比较持久旳 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 药物引起旳,而且也不一定体现出外 显旳行为。
2、学习旳分类
• 加涅旳学习成果分类 • 言语信息 • 智慧技能 • 认知策略 • 动作技能 • 态度
• 1、巴甫洛夫旳试验研究
• 2、斯金纳旳试验研究
• 3、条件反应旳两大范型
• 由刺激引起旳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
• 有机体发出旳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
• S(刺激)类条件作用
• R(强化)类条件作用
•
s——R——S
• 4、不同范型下对学习引起旳变化旳实质旳 不同解释(桑代克,华生等以为学习即联结, 斯金纳以为学习加强旳是相同行为再发生 旳概率)
• 4、评论
对行为主义理论应用旳思索
• (1)教育原点究竟是什么?引导孩子走上正 路,但是学生怎么总是走岔路?
• (2)我们没有教学生不良旳行为,学生当 然也没有不当行为需要用处罚来消除。可 是我们经常又抱怨哪有学生做不来旳事呢?
• (3)自然后果法起作用时教师和家长该不 该心软?
说说“讲道理”
认知领域
动作领域 情感领域
布卢姆旳教育目旳分类
• 认知领域
• 知识 • 领略 • 利用 • 分析 • 综合 • 评价 •
第六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无条件刺激 教师表现出热情、关心和鼓励的行为 条件刺激 课堂和主题(与教师行为联接在一起)
教学反思
总结
第六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学习目标
泛化、辨别和消退
• 泛化就是以同样方式对相似刺激作出反应。例如, 教学设疑 在狗听见某一特定声音,学会了分泌唾液之后, 它们也会在听到相似音调——或高或低的音调, 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应。而辨别就是对相似的刺激, 第一节 但不是相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只 第二节 第三节 在一种音调后呈现食物,其它音调则不呈现食物, 第四节 狗开始进行辨别——只对一种音调作出分泌唾液 反应,对其它音调不作出分泌唾液反应。消退则 教学反思 是一个反应随着刺激的不再出现而消失。例如, 在条件作用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反复呈现多 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 总结 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 附:课堂教学中的的泛化、辨别和消退
第六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学习目标
教学设疑
教学设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教学反思
总结
• 在你第一天上课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 景,在楼道里你就会听到班级里传来的喊 叫声。当你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会随便走 动,打扰你的教学,甚至吃起东西来,而 那些听课的同学会问一些与所讲主题毫不 相干的问题。很简单的点名和介绍课程安 排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你在疲惫和 失望中结束了这堂课。很显然,前任教师 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管理制度,因此班级毫 无秩序。
教学反思
总结
第六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学习目标
应用行为分析
• 从理论上讲,应用行为分析需要清楚地描述所 教学设疑 要改变的行为,细致地测量行为,分析不当行 为的前因和后果,然后按照行为原理介入,以 改变行为,最后细致地测量行为变化。在应用 第一节 行为分析研究中,普遍应用ABAB设计,其过 第二节 程是:研究者首先对行为(A)作基线测量, 第三节 第四节 然后引入干涉(B),再停止干涉,观察行为 是否回到了基线水平(A),再次引入干涉 (B)。学习的行为方法对教学有重要的贡献, 教学反思 例如掌握学习、程序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如果目标是学习明确的信息或者改变行为,并 且学习材料是线性的、事实性的,应用行为分 总结 析将十分有效。
第六章_学习的行为观
这一周,汤姆老师在他的五年级班上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
技术。他让每门课都学得很好的学生给全班同学演示一下 他(她)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玛拉是他选择的第一个学 生,她站起来走上讲台,解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她做得 很好,但与此同时,吉姆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 级秩序,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讲话。吉姆在汤姆老 师面前总是这样,汤姆老师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吉姆又 不听话。汤姆老师不允许他打扰玛拉同学的演示,把他带 到楼道里进行隔离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玛拉解题完 毕,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汤姆老师问还有没有其 他同学愿意上台解题时,很多学生都举手了。
二、行为学习的共同性
(一)教师一定要使用某种方式奖励或关注 学习者的良好行为
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行为得到肯定,儿童 更是如此。在得到教师给予的肯定评价和 令人鼓舞的重视后,学生会表现得更好
(二)有效的表扬必须是对学生成就的真诚 认可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刻意设计或随意为之,表 扬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只有通过关注学生的 努力、进步或表现出色,客观公正、因人而异地 提出表扬,才会使表扬成为有效的强化物
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
激,如铃响,结果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 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 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 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这就是条件 反射的建立。
经典性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建立的基本 程序
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概率活动作为低概率活
动的强化物,高概率活动可以提高低概率活动
的发生率。
某一事物能否成为强化物,其价值以及作 用的大小往往随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时期 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幼儿教育的哲学观第6章读后感
幼儿教育的哲学观第6章读后感本周学习第六章“行为主义理论与教育”的有关内容。
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我想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比较熟悉,也自觉不自觉的在教育中常常实践之,比如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强化等等。
但是把它看作一种哲学研究,倒是比较新鲜的观点。
事实上,一般的行为主义都把自己定位于科学家。
但是,多数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确实依赖于人性假设,而这恰恰是一个哲学史上长期研探讨的问题,因此,把行为主义纳入到哲学范畴,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行为主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特殊行为的细致研究来理解人类的一般行为。
因此,可以认为行为主义与实在论有某些相似之处。
由于唯物主义主张,现象可以通过物质和运动的规律来解释。
所以从研究方式上分析,行为主义无疑也是一种唯物主义,因为他们一直强调身体是物质的,行为是运动的。
他们认为,没有被隐藏在科学现象之下的“内在的”真实,因为真实的事物都能通过外在的、现实的和可被观察的行为反映出来,因此,完全有可能通过了解行为的规律来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
极端的如华生,他认为环境是行为的主要塑造者。
因此,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以及使之成长的具体条件,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把他们随意地培养成各类行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机械师,甚至乞丐和盗贼,不管他们父辈的才华、嗜好、秉性、能力、职业和种族有何差异。
而行为主义理论的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则认为,为了改变文化和个体,行为必须要改变,同时改变行为的方法就是改变起强化作用的相倚性联系(文化和社会环境),即可以通过行为结果的好坏来强化行为,对好的结果予以积极的强化,而对坏的结果则予以惩罚。
因此,他致力于研究价值和善,并希望建立一种方式来替代无规律的偶然的训练。
(1)指定所期待的结果,即需要改变什么以及怎样进行测量;(2)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使教育复杂化的不良刺激物(3)选择适当的能引起所期待行为表现的强化刺激;(4)运用即时强化开始塑造所期待的行为;(5)一旦一种所期待的行为模式形成,慢慢减少这种强化刺激的次数;(6)最后,评价结果同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鉴定。
人工智能 第六章 行为主义
第六章行为智能行为能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具有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
这种反应似乎不经大脑推理,而直接发生,存在所谓的“感知-行为”模式。
行为智能试图模拟人类的这种行为能力,将智能系统置于真实的场景中,使其直接感知外界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反应。
因此,行为智能也被称为“现场式人工智能”,以区别于传统的通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与外界交互的无实体智能系统。
行为智能的别称还包括行为主义、行为途径、控制学派等。
行为智能中的开创性工作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MIT-AI)的布鲁克斯对机器虫的研究。
他在1991年第12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上发表的论文《没有表示的智能》(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引起了人们对行为智能的极大关注,进而形成为目前独立于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的第三种主要人工智能研究学派。
在这一学派的影响下,智能体的研究得以兴起和发展。
早期智能体的概念是狭义的,指自主智能体,即具有行为智能,从而表现出自主特性的机器或系统。
布鲁克斯就将他所研究的机器虫称为自主智能体。
随着智能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智能体技术的出现,智能体的概念逐渐变得越来越宽泛,有时被用来泛指一切相对独立的智能机器或系统。
目前,智能体更多地被作为实现群体智能的基础,强调在完成某一共同任务时智能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作。
行为智能系统中的关键构成成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学习器。
传感器用于感知外部环境;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体做出行动;学习器用于学习从环境状态到系统行为的控制策略。
传感和学习是行为智能中的主要难点。
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行为智能的前提和基础,但传感技术本质上是对人类感知能力的模拟,真正的行为智能体现在系统对于环境刺激所做出的正确反应上,即体现在其控制策略上。
因此,如何自动学习系统控制策略是行为智能中的核心问题。
目前,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强化学习和进化学习,二者都试图在智能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逐渐提高其行为能力,但实现的方式不同。
第六章 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教育万能论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
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意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 我所选定的任何一个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 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 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 培养方法和环境。”
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行为矫正的开 创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美军秘密作战 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 用以控制飞弹与鱼雷
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 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
1974年退休。
斯金纳的发展
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成为 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
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 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 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 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现实里的斯金纳,满头花白乱发,对心理学极度狂热。据说他曾将婴儿大的 女儿养在实验箱里,训练她学会各种技能,好像马戏团里训练海豹用鼻子顶 球。
♫ 1915年,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华生的四句话
♣ 心理学的唯一主题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识
“心理学是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 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行为”
♣ 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S——R)
孩子是橡皮泥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恐惧可以习得——“小阿尔波特的故事”
♣ 心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式的
第六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六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1950年前后,由于托尔曼的理论过于简略,过于纲领化而无法继承;赫尔则因致力于其深奥莫测的理论术语的数量化而陷入困境中。
导致了赫尔、托尔曼理论体系影响的衰落,使行为主义心理学失去了信念的基础,行为主义出现了“范式”的危机。
同时,新行为主义信奉的理论及方法基础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态度也出现了转变,于是危机发生。
阵营内部出现两种观点:一种以斯金纳为代表,发展了行为分析原理,倡导激进的行为主义,取代赫尔派而在行为主义阵营中获得支配地位。
另一部分行为主义者以罗推尔、班图拉、米契尔等人为代表,主张采用更“温和”的态度,大胆引入刚刚兴起的认知术语来说明人的行为,试图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信念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行为主义的禁区,去寻找新的出路。
在这两种观点中,产生了新的新行为主义。
那么,它是从哪一种观点发展形成的呢?美国心理学史家库克认为:“温和的新行为主义几乎全然丧失了其可鉴别的特点。
的确,观点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值得在其名称前面再加上一个新的…新‟字。
”这样,行为主义的第三代──继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之后,新的新行为主义便产生了。
第一节 新的新行为主义概述一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一)行为主义的危机;(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影响;(三)认知革命的影响。
二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班杜拉:加拿大,心理学专业,博士。
斯坦福心理学系主任,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2004年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杰出终身贡献奖。
主要著作《行为矫正原理》;《攻击:社会学习的分析》;《社会学习理论》等。
(二)罗特、米契尔、斯塔茨罗特:犹太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著书《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将社会学习概念应用于人格和临床领域。
美国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分会主席,临床心理学分会主席。
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
米契尔:奥地利人,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
与班杜拉一起研究满足延宕及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接着照准驴屁股狠狠地打了一棍。驴疼得大叫一声,
一蹦三丈高。连续数天,郑板桥都是如此,先给驴 作个揖,然后照驴屁股狠狠地打一棍。这样一来, 这头驴只要看到郑板桥给它作揖,还没等打它,就 必定恐慌地撩蹶子蹦跳起来。
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 官的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 对着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 了起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 了个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 坏地大骂:“这头蠢驴!” 以后的几天里,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 对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利学官作揖,每次都让驴把 学官摔得鼻青脸肿。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敢让 学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
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2.有些学生参加数学考试时紧张,后来 参加化学考试时也会有这种感觉。 (泛化)
泛化:就是以同样方式对相似刺激作出反
应。
3.有的学生在课堂具有发言的强烈愿望, 积极举手,如果教师不满足他们的愿望,
则他们发言的愿望就会消退,以后可能不
再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消退)
消退:是一个反应随着刺激的不再出现而消失。
3.有的学生在课堂具有发言的强烈愿望,积极举 手,如果教师不满足他们的愿望,则他们发言的 愿望就会消退,以后可能不再发言。( )
请同学们判断下面现象是泛化、辨别还是
消退。
1.有些学生参加化学考试时感到紧张,但
是参加英语和历史考试时则没有这种感觉。
(辨别)
辨别:就是对相似的刺激,但不是相同的
势利学官,每见官宦子弟,必溜须拍马,阿谀
奉承;见贫寒士子,则另换一幅面孔,必令其 对他作揖行礼,甚是傲慢。学子们都对其敢怒 不敢言。郑板桥决心教训一下这个狗官,为贫 寒学子们出口恶气。
心理学史 6章行为主义
◆整体行为的特征:
①目的性。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某个目 标。 ②认知性。行为总是利用环境所提供的 各种途径和工具来排除障碍,实现目 的,这是以对障碍、途径、工具的认 识为条件的。 ③最小努力原则。行为必然优先选择能 比较容易达到目的的活动。 ④可教育性。行为可以通过教育改变。
(2)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
1、梅耶的生理行为主义
梅耶(1873--1967),出生德国。在美 国密苏里大学执教30年,其思想接近行为 主义,因而被划归行为主义者。 梅耶认为心理学应该成为理解人的行 为科学,重视对人行为的研究,主张心理 学应该探询人类实际上在做什么。
2、魏斯的社会生物行为主义
魏斯(Albert Paul Weiss,1879--1931),原籍德国,童年移居美国。 一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职,从事儿童发展研究。
二、华生心理学理论体系
3、其他重要的心理学理论 ①对感觉的看法 ②本能论
早期承认本能的作用,1919年时认为本 能只存在于婴儿那里,1925年后,完全抛弃 了人类本能的观点,主张只有一些称着本能 的简单反射,没有复杂的、天生的行为模式, 一切都是训练的结果。
3、其他重要的心理学理论 ③情绪理论
华生根据阿尔伯特实验的事 华生认为情绪是一种遗传 实,提出条件化是使情绪复杂 的类型反应,包括了整个身体 化和发展的机制,人的复杂情 机制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内脏 绪是在三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 和腺体系统的变化。 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人有恐惧、愤怒和爱三种 实验还表明条件化的情绪反应 原始或基本的情绪。 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
魏斯主张心理学必须是像自然科学那样 的客观科学。他坚决排斥意识和内省法,力 图把意识、人格都分解为物理、化学等要素, 还原为电子和质子的运动,并认为人的行为 是随着有机体的成熟和发展,且在社会影响 和人们互动作用下形成和改变着的。
第六章 行为主义倾向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
基本观点
(一)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 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 • 巴甫洛夫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 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 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 • 例如:一定频率的节拍器声响(条件刺激CS)与 肉粉(无条件刺激US)多次结合,原先只由肉粉 (US)引起狗的唾液分泌(无条件反应UR),现 在节拍器单独出现可以引起类似的唾液分泌反应 (CR)。也就是说当CS—CR之间形成了巩固的 联系时,学习出现了。
2. 学习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学习的目标是怎样实现的?(强调过程)
3. 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
学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
• 学习理论的分类 1.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 作用,以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 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 ,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 惯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五、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 桑代克(1874—1949)曾担任过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师范学院的心理学教授,联结理论的首创者 。他从1896年起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后 又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及其测量方法。出版了《人 类的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等著作。
桑代克迷笼示意图
(一)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 桑代克指出:学习即联结。所谓联结,指的是某 种情境仅能引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唤起其它反应 的倾向。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 联结,二者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不需要任何 中介因素。 • 学习(联结)的公式可写为:“S → R”。
第六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势力”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 “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反对心理学中将人兽性化和机械化 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 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基本原则 必须是尊重学生,重视他们的意愿、情感和 观念,必须相信人都能教育自己,并认为学 习就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
(三)自有学习的原则
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罗杰斯详细解释 了他所坚持的以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学习的原 则。 1、人本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2、当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 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3、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景下,学生的学习就 会取得进展 4、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二)意义学习
1、意义学习的概念
无意义学习: 指所学的材料是没有个人意义的,不涉及 情感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仅涉及 经验积累和知识增长 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 以上”发生的学习
意义学习: 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发生重 大变化的学习。 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 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生活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 学习。这种学习,对学习者本身具有意义并 存在联系 它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 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对个人的意义,以便 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想得到发展,寻求发现, 希望独立,要求创造
3、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 程中的中心地位 助产士;催化剂 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 理解的氛围,并且将这种气氛由教师逐步扩 大到学生之间 4)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 建构真实的问题情境,面临对个人有 意义的问题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观
2、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学习能促进个体成熟与心理发展; 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 人的发展;
3、人类学习的特点
社会性,以间接经验为主,无论在 内容与形式上都是非常丰富的; 以语言为中介,扩大了个体掌握社 会历史经验的可能性; 积极主动性,有丰富的学习动机与 学习方法;
第二信号系统: 人所特有的语言系统,词语代表一定 的事物,如果该事物属于最初的无条件 刺激,曾经引起过特定的无条件反应, 那么人在听到相应的词时,也会产生同 样的反应,该词语就成了条件刺激。
华生(J.Watson)的恐惧形成实验
用三句话宣布了心理 学的行为主义时代的 到来:第一,心理学 的内容应该是行为, 是不意识;第二,心 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 观的,而不是内省的; 第三,心理学的目标 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 为,而不是对心理现 象的基本理解。
是对人或其他有机体在环境中做 出的主动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 发生的一种学习。也称工具性条 件作用。
桑代克:操作性条件反射发现
桑代克(Edward.Thorndike 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和 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学派 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实验 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 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联结”是桑代克教育心理 学的核心概念 ,动物的学习 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 联结 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四、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行为之后有助于行为重复出现 的概率的事件; 正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正强化物指操 作行为出现后给予奖励,以增 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指操作行为出现 后停止或移开的不愉快刺激, 反应再次出现的概率增加;
第六章 行为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2.客观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的心理学观点不 同,行为观点基于严格控制的心理实验所发现 的事实,而不只是依据推理。行为理论家依据 可观察、可测量的证据来描述行为,从而使研 究更加客观和精确。即使使用推理,他们也依 据具体的行为加以限定。行为研究的客观性已 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3.为心理障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 方法。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行为治疗法可用于 广泛的心理障碍,如各种焦虑障碍,抑郁症, 睡眠和品行障碍,还有诸如过食,酗酒和吸烟 这样的不良行为等。
第六章 行为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咨询原理 第三节 行为主义的咨询方法及案例分析
第一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 生(J.B.Watson)。 但对心理治疗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巴 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消退 :己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 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称为条 件反射的消退。
抗条件作用 :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 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例如 在白鼠出现后不伴以强噪声,同时设法使一个不 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 激建立联系,例如,让小阿尔伯特吃他喜欢的食 物(一种放松的积极的反应)。结果,原来的条件 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与单纯消退训练比较)。 这样一种操作程序称为“抗条件作用”。
具体方法是治疗者和患者共同设计出一个 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 表,然后要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 想象恐怖事物同时放松,等到恐惧感接近 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按恐 怖事物分级表逐级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 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和惩罚举例
鼓励行为(强化) 呈现刺激 正强化 如给学生打高分以鼓 励学习行为 移去刺激 负强化 如为避免责骂而努力 学习 抑制行为(惩罚) 呈现性惩罚 如惩罚做额外作业以减 少上课开小差 移去性惩罚 如不准看电视以减少贪 玩行为
强化的程序
• 强化程序(reinforcement schedules):根据个体的学习 特征,合理地安排各种形式的强化。 (1)连续强化程序(continuous reinforcement shedule) 每一次正确的反应都得到强化,那么就会很快习得这个行为 (2)间歇强化程序(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schedule):新行为掌握后,对此进行间歇性强化(不是 每次都强化),则能更好地维持新行为 ---间隔程序(interval schedule):两次强化物之间的时间间 隔 ---比率程序(ratio schedule):两次强化物之间学习者作出 的反应数量 ---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不可预测的。
(1)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
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 些行为的学习。 (2)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指受意识支配,需要 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经典条件作用
• 学习通过联接而发生。 • 邻近原则(contiguity):如果两种或者多种感觉连续发生的
学习的实质
• 学习(learning):指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个体知识或 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 能是无意识的;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可能是正 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Schunk, 2008)。 • 请注意由本能、疲劳、适应和成熟引起的行为变化,不可
称为学习的行为变化。
---强化每一子技能
---强化准确性的提高
---强化行为的持续时间。
行为主义的课堂管理应用
• 积极练习(positive practice):帮助学生用一种行为替换另 一种行为的策略。 • 这种方法适合用于学生的学业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 必须纠正,让学生执行正确的行为。 • 学生需要的是改正的行为,而不是受到惩罚。 • 因为正确行为得到不断练习,有可能产生自动化行为。
操作条件作用的后果
(2)惩罚(punishement):削弱或抑制行为发生
---呈现性惩罚(presentational punishment):行为发生后呈
现一个厌恶刺激,以减少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 ---移去性惩罚(removal punishment):行为发生后撤除一个 满意刺激,以减少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
操作条件作用
• 斯金纳( B. F. Skinner)对操作条件作用 进行系统且深入的研究。 • 行为受两类环境的影响: ---前因(antecedents):行为之前的环境 或事件 ---后果(consequences):行为之后的环 境或事件 • 关系:“前因——行为——后果” • 反应之后的结果对个人作出的反应起 控制作用,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 率。
行为主义的课堂教学应用
•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适当教 学,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任何学习目标。 • 所谓“掌握”,意味着在一项测验中获得80%~90%的分 数,或者满足其他的测评标准。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 将铃声与食物进行重复配对。 • 单独呈现铃声而不呈现食物,狗仍然分 泌唾液。 • 条件作用建立后,铃声能引起情感或生 理反应,为条件刺激(conditional stimulus, CS) • 单独呈现条件刺激便能 引起的反应为条件反应 (condtional response, CR); 对先前中性刺激所习得的反应
泛化、辨别、消退
• 泛化(generalization):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
反应。
• 辨别(discrimination):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
反应。
• 消退(extinction):条件刺激反复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
相伴随,条件反应会逐渐变弱,直到不再出现或消失。
• 消退现象只是暂时的。
• 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将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隔离 出班级,又称为强化暂停。 • 例如,把他独自放在一间空的、毫无趣味的房间,或者到 校长办公室,或限制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等。
• 如果短暂的隔离不能改善处境,那么不要让学生单独待更 长的时间。
总之,惩罚只能告诉学生不该做什么,而不能教学生应该 做什么(Kazdin, 2008)。教学应更强调对积极行为的支持。
行为主义学习观的要义
• 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不研究看不见的意识
• 关注S-R之间的联结,复杂行为是多个S-R形成的联结系
统 • 反馈(强化与惩罚)的作用 • 训练与行为塑造
行为主义的课堂管理应用
• 运用强化来促进行为
•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用高频行为(喜欢的
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 “祖母规则”:先做我想让你做的事情,然后做你自己想 做的事情。 • 要注意,对一个学生有效的强化物可能对另一个学生不适 合;如果过度使用强化物,强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
行为的真诚认同。
行为主义的课堂管理应用
• 行为塑造(shaping):也称为连续接近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s),是强化每一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
目标的有效方法。
• 教师把期望学生掌握的复杂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小步骤,
并按等级把任务分解为基本技能和子技能的系统。
• 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塑造:
强化程序举例
程序 连续强化 定时强化 不定时强化 定比强化 定义 在每次反应后都给予强 化 在一固定时段后给予强 化 在不定时段后给予强化 在固定反应次数后给予 强化 在不定反应次数后给予 强化 举例 每次做好事都受表扬 周测验 随时测验 计件工作
不定比强化
赌博机
先行事件与行为改变
• 先行事件指发生在行为之前的事件。 • 要判断哪些行为会引起积极结果,哪些行为会引起不愉快 的结果,需要依靠先行事件提供一些信息。 • 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呈现或不呈现引发行为的先 前事件。 • 我们通常在没有充分意识到先行事件影响行为的情况下就 对先行事件作出反应,被称为自动化控制。 • 给予线索(cueing)是一种提供建立期望行为的刺激。 • 提供附加线索称为提示(prompt)。 • 注意:有可能就减弱提示,防止学生依赖(Alberto & Troutman, 2006)。
行为主义的课堂管理应用
• 适时表扬 • 教师忽视违规的学生,表扬守规矩的学生,这可以改进学 生的行为,但并不能解决课堂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 当教师使用正强化(多数为表扬)作为课堂管理的唯一策 略时,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仍然存在。 • 教师的表扬在时间上接近所要强化的行为,明确地说明所 强化的行为。教师的表扬必须令人信服,是对明确而良好
行为主义的课堂管理应用
• 反应代价(response cost):个体由于违犯某一规则,将失 去一些强化物(金钱、时间、权利、快乐、特别待遇等)。 例如,随地吐痰后被罚款。 • 课堂上,教师应该明确地表明学生不良行为的可能代价。 例如,当违纪达到一定数目,意味着该学生堂管理应用
• 持行为主义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人类大脑的很多部位都参与 了新行为的学习过程。 • 学习过程可引起脑的结构变化,即脑的可塑性变化 (plasticity)。 • 在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期),脑结构和功 能的可塑性最高。 • 在脑发育成熟之后,脑和神经系统仍保持相当的可塑性。
学习的分类
学习结果分类 解释
Chapter Six: The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Dr. Qing W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ve Science 2014.10
本章纲要
• 何谓“学习”?
• 经典条件作用
• 操作条件作用
• 行为主义的课堂管理和教学应用
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 事实性信息。
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
认知策略
态度
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 技能。
影响个人对人、事和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
动作技能
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
学习的分类
• 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
• 斥责(reprimands):批评错误行为。 • 同样斥责方式在不同场合起到不同效果 (1)公共场合亦或私下批评? (2)委婉亦或严厉? • 研究表明温柔、平和、私下的训斥比在公开场合大声的训 斥更能有效减少捣乱行为(Laudrum & Kauffman, 2006)。 • 如果教师不经常训斥学生,那么学生通常会很快对私下训 斥作出反应(Kaplan, 1991; van Houten & Doleys, 1983)。
• 情绪和态度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情绪的获得又会影响事
实和概念的学习。
在教学中的经典条件作用例子
无条件刺激
教师表现出的关心,热情和 鼓励行为
无条件反应
学习者舒适的感觉
条件刺激
课堂和主题(与教师行为联 结在一起)
条件反应
学习者舒适的感觉
操作条件作用
• 涉及主动行为的学习过程被称为操作 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 桑代克(Thorndike)研究联接式学习 奠定了操作条件作用的基础。 • 联接主义(associationist view)认为 学习包括节点(nodes)以及相互之间 的联系(associations)。 • 学习是刺激-反应(S-R)联系的增强或 减弱,通过试误建立起情境和反应之 间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