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观点评价:
优点: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社会的价 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 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 缺点:但该观点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 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甚至 认为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种极 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单 纯把人当成社会的工具,造成对人本性的 严重束缚和发展,不利于学生个体主观能 动性的发挥,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1712~1778)
人物简介:裴斯泰洛奇(1746~ 1827年)瑞士著名教育家。他一 生从事贫民教育工作,对教育理 论和实践都有很大贡献,致使他 的教育经验和改革驰名全欧.
主要观点:每个人都具有一些自 然赋予的潜在的力量和才能,这 些潜力和才能都具有渴求发展的 倾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 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 能,使人的各项能量得到自然的 进步和均衡的发展。
可见,人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作用的体现者。作 为规定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 的教育方针制定还必须依据 人的发展理论。而马克思学 说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 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一、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 (一)旧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
雅克· 卢梭
简介:雅克·卢梭 (1712~1778),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 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 物之一,也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 创始者。 教育目的观:卢梭提出了造就“自 然人”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就应 该顺应儿童善良的天性,培养具有 独立人格的自然人,促进人的自然 发展。他赋予“自然人”以如下的 形象:第一,自爱。第二,自主。 第三,自立。第四,自治。
教育方针、教育规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 系:

《教育学》--第四章2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

《教育学》--第四章2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教学思想
应试教育的信仰是“容器理论”,把学生头 脑当作知识仓库,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这种教学完全以升学为目标,考分就是评判学 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受 到完整人的教育的机会。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要以开发智力为重。这种 教学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主 张知识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教学是 贯彻德、智、体诸方面要求的基本渠道;教学 质量的高低是以现代人的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 展为衡量标准的。主张 “完整人”的教育,注 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人生智慧和人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 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 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 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 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 地得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
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 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 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 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 民族地区的特点。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
自古以来,只要有选拔存在,就有考试
存在。“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活 动的唯一目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 么,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型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而素质 教育则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业的 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 能,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 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结构

应试教育是单渠道的。强调以课堂教 学为中心,只抓课内不抓课外。教学方 法一般是讲、练、背、考。而素质教育 则是多渠道、多层次的,课内与课外两 条渠道并举。课内强调少、精、活、讲、 评、练,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打 好基础,促进发展;课外以学生的自学、 动手实践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 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学重点 第四章

教育学重点 第四章

第四章教育目的(重点章节)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名词解释)1、广义: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2、狭义: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是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联系:“教育方针”的根本方向与“教育目的“的要求是一致的,通过贯彻方针来实现目的,二者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

区别:(1)教育目的:理论性术语、学术性概念,是在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对教育理想作出价值判断。

教育方针:工作术语、政治性概念,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纲领,对教育发展的现实作出政策性规定。

(2)教育目的:针对人的发展,指向受教育者个体,着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作出规定。

教育方针: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整体要求和希望,定位的是教育事业在国家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3)教育目的:理想性、不确定性,是终极目标。

教育方针:不可回避性、现实针对性,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教育工作当前必须落实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政策、制度、内容、方法、效果,都受制约。

1、导向作用对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有2、激励作用(共同活动的基础)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老师、学生)。

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指在国家教育总目的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育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系统。

《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1、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 问题。社会主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新人应该是 以劳动为荣的。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分工的不 同,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 责。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该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 动相结合的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生产者。我 国现行教育方针中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都是这样的劳动者。
1906年,当时的学部正式规定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
1912年,当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新教 育意见》一文中,主张教育应以军国民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五项为教育目的。同年9月,教育部公 布了民国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 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 道德”。
王瑞朋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从先秦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从总体 上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 教育思想的主流。从反映社会要求上看,我国古 代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统治人才 ,具体表现为“读书做官”,这种教育目的价值 取向在孔子那里就已经确立。孔子本人就说过: “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从我国传统教育目的观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来看, 主要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德行,养成儒家所追求 的理想人格,通过修身养性,然后达到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如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 培养所谓“君子”、“贤人”,以便能够担当 治理国家的重任。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儒家教 育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圣人”,不过,在孔 子的心目中,圣人是很少有的,比较现实的目 的是培养“君子”。
7 28
纪《 念月 法 国日 七: 月自 革由 命引

《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 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 性的培养,从而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例如,由于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统 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成驯 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 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 人尊严与价值,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 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1990年指出,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 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 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 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根本特点。 我国教育目的在方向的规定上非常明确,即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指明了我 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既要懂政治,又要懂业务; 既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伟大的共产主义 理想,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要求和素 质规定的方向性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 质和特色。
我国古代的这种内则“修身”,外则“治国”的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表 述得非常清楚。《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 才能达到至善?《大学》接着指出: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经过这样的修炼,一个人才能养成儒家所期 望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学第四章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 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六、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从客观上,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从主观上,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2)要求: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方法不断改进, 创造性地工作;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教育机智。
“没有一条教育规律,没有一条真理是可以对一 切儿童绝对同样适应的,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他们 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的世界”。
2. 示范性: (1)原因:由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决定的。 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教书育人;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可塑性; (2)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修养,提高素 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一)受教育权:
1 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 义务教育,并受满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学校和教师不 得随意开除学生。 2 学习权: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教师不 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在校参加学习活动。
3 公正评价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教师、学 校客观得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工整评价, 并客观记录在成绩档案中,毕业时有响应的学业成绩证 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
从课程理论和教学原理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行为不妥。 1.对学生的提问简单粗暴,伤害学生的自尊;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把自己当作是教学活动 中唯一的主体、权威,忽视学生的体验,忽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不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3.建议处理策略: 鼓励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感悟文本; 和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探讨文学语言的特点, 如本案例中比喻的特点; 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练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 探究中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

•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以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为依据 (4)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案例链接
南京试行教师轮岗制——江南时报
思考:轮岗制的出发点是什么? 轮岗制的现实推进困难在哪里?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2)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 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 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 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 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 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 、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 的表现作了纠正。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一)双轨型学制
是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之一,主要存在于20世纪中叶之前的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等。这个学制把学校系统分 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 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们受到比较高深的、完备的教育, 以便成为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科学研究和从事其他社会活 动的人才,具有精英教育性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 立的,学生读完初级小学之后,不允许进入文法中学或公学, 只能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适合生产需 要的工人。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到了隋代,士族地主已失去政治上 的垄断地位,庶族地主的势力已发展到要求参政的地位。 这样,“九品中正”制就不怎么适应了。隋朝统治者为了 集中选士大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于606年开始实行科 举考试,其特点就是专门用考试的办法来挑选人才,而不 是由地方察举。
科举考试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如唐代,先由祭酒、 长史选出优秀的“生徒”和地方官吏选出“乡贡”,然 后由礼部定期命题考试;省试中者必须送入国子监的太 学读书,酌加津贴,然后再到尚书省吏部复试,及格者 录用授官,不及格者越三年再试。科举考试越到后来越 脱离实际,弊病多端。特别是到明代,考试之法大为变 更,最突出的则为经义采用排偶文体,称为“八股”, 通常又称“制义”。“八股”文体,一文可分六段,计
作了必要的准备。
2、新学制的建立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学制实际上存在两种系统。一是老解 放区的教育制度;一是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经过初步改造
了的旧教育制度。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使教育
事业能够适应政治、经济的需要,改革学制就势在必行了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关于“人民
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
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
(二)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 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
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 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返回
二 教育制度的意义
教育制度意义重大。科学而完备的教育制度不 仅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贯彻、对整个教育 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青少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一级五年;第三阶段是高等教育 (11-12年),分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 学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并设有师范、实业学堂,以 及进士馆、仕学馆等。这个学制的特点是:修业年限太长, 从小学到大学通儒院毕业共二十六年;还保留了封建残余, 如专为贵族子弟设进士馆、仁学馆等;女子无教育地位。 一九O五年以后,清政府对这个学制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如通令设立半日堂,专收贫寒子弟;一九O七年颁布了 《女子小学堂章程》,开始对女子实行初等教育,但男女 分校;还颁行了《简易识字学塾章程》,专为年长失学的 成人而立。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概念1、教育目的: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116)二、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117)1、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内容)2、培养目标: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

4、关系: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理论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117)2、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智力体力尽可能多的自由统一发展。

(124)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22)(1)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是一致的(2)旧分工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源(3)机器大生产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实现人全面发展是有条件的(自由时间是重要条件、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早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5)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组织教育活动。

(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卢梭“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126)2、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组织教育活动。

(柏拉图“教育按照国家的需要来造就人”、荀子“人本恶,需要以礼仪教化”、孔德“功利主义”)(127)第三节、20世纪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科学主义(基本特征)、科学人文主义(130—141)第四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论与实践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

教育学 第4章 教育目的

教育学 第4章 教育目的
1、含义:(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 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 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2、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三个方面 3、内容:爱国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法制教 育、劳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身心卫生教育和个性品质教育
(二)教育目的的确定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社会关系因素(教育目的是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的反映)
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1)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不能超出能力范围,又要在最近发 展区内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2)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不平衡性和可变性 (3)符合教育对象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三、我国教育的目的
(三)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2、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结合教育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灰姑娘的故事
四、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
重点掌握:五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一)德育:
四、全面教育的成部分
五育的相互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 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主要表现在: 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 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 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 各育不能偏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话人大代表范谊:“希望2010年取消高考”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对立的社会现实根源:社会处于比较混乱无序时 期,个人本位论盛行,用于反对现实社会,期望改 变社会;社会比较稳定时期,社会本位盛行,以社 会来约束人,保持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对立的理论根源:个人本位论者只看到社会对人 性和个性的残害,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制约性;社会 本位论者只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和社会的稳定,没 有看到社会有待超越和改革。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 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总体发展规格和 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 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教育目的又包括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 受教育目的两个方面。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更多的是 代表社会发展的需求,表明教育者希望通过教育将 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素质的人。而受教育者的受 教育目的更多是代表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表明受 教育者希望通过受教育将自己发展成为什么样素质 的人。这两个目的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又有外在的 暂时的冲突性。
唯物的统一:实质上教育、人、社会三者之间是 在不断的适应和超越中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一定要抽象的问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谁对谁错、谁 更合适,都是无法笼统回答的,必须把二者放在特 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去考察才能得出相对的 结论。教育思想家们的论断一般都是厚此薄彼,很 少有绝对的偏激。
客观的说,以某一观点为基点,达成二者统一是 更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特点。因此,教育中的个人价 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社会历史条 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变化和有 所侧重的。
5、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全面发展的 人”。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2)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3)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 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强调掌握各个领域的 专门知识 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
统筹安排各类教育活 动,谋求各类教育之 间的联系和统一
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 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注重使人的素质充分 地得到发展
在教育目的 上 在教育功能 上
传统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比
传统教育 在教育机 主要限定在学校 构上 只能由社会中的 终身教育 扩大到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 的各种环境
在施教人 一部分人(教师) 根据时间和情况的不同,由 员上 来施教 社会整体提供教育机会 在教育内 集中于学习抽象的 内容涉及知识、情感、审美、 容上 知识 政治、职业、身体等,并注 意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教育方 注重从外部施加 法上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
用终身教育的眼光建构学校教育制度
•1、建立教育体系的“立交桥”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

•2、老解放区
一、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3、1951年10月1日《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4、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
的指示》

“两条腿走路” •5、文革:“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6、1978年的三中全会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鸦 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 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

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废科举,兴学校”,
改革教育,制定现代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学(第四章)
教师进修培训,一方面是给予教师的权利,另 一方面是基于基于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教育 改革的需要。
精品课件
教师的义务
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 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 关心爱护学生 制止和抵制侵害学生的行为和现象 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精品课件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 素养
道德素养 知识素养 心理素养 能力素养
精品课件
教师的道德素养
热爱教育工作
教师应尽的职责 教师道德的核心
教师高尚道德 素养的自我表现
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 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热爱学生
要理智的爱 要无私的爱
爱与要求相结合
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 思想、品德、作风、治学等方面 精严品课格件 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精品课件
教师劳动 的对象 和产品 都是人
人的成长 需要一个
较长的 周期
教师劳动 的长期性
教师劳动 周期长 见效慢
精品课件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师劳动是一种 脑力劳动,而 这种脑力劳动
是无法很快转化 为物化形式的 “精神产品”
教师劳动是以 学生为中介来 实现教师劳动 的价值
教师劳动 的间接性
教师劳动的结果是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 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运 用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创造物质财富。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第二节 学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
精品课件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师 主要矛盾 学生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缺一不可
教育 活动
教育 内容
精品课件

教育学 第四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教育学 第四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智育的意义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
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它对促进社会生产力发 展、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文明进步都 具有重要作用。没有人的智慧发展,就不会 有任何科技的进步。智育能够传播、整理和 发展科学技术,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文明 进步。
二、智育的任务
(一)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育学》
第四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概述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 育这五育来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 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 的客观需要。
二、教育组成部分中各育的相互关系 德、智、体、美、劳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部分,在教育过程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 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一)诸育相互区别,不能相互替代或包容 (二)育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在实践中要全 面抓
4、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体育,
尤其是体操,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 5、美育对调节人们的精神,增进人们的心理 健康也大有益处。 6、美育还能促进学生掌握劳动生产技术。 二、美育的任务 (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所谓感受美,就是要求学生对于艺术和现实 中的美好事物能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二)体育的任务
1、组织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
发育和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水平。 2、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技巧,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 锻炼的习惯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 好的卫生习惯,指导他们预防疾病,保证和增 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在体育卫生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 思想品德。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Company Logo
妈妈,我再也不当博士后啦!”
Company Logo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 才的总的要求。
Company Logo
个人本位论 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 发展,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 需要来确定;注重个人价值和身心 和谐发展
社会本位论 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 社会必须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强 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培养社 会需要、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 步的人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 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03年 名词解释) “会读书,就要努力把‘成都理工’读成‘麻省理工’;就要努力把一 所大学 读成两所甚至更多;就要努力把德智体美读得无一偏废;就要努力把 男生读成文质彬彬,女生读成知性端庄;就要努力把自己读成无论张 口还是抬手,都让人分明看出你读过大学。‛
Company Logo
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的表述;1982年的表述 1985年的表述;1995年的表述 1999年的表述 共同之处在于: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我国经济
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适应具体时代需求,如1985年“四有两爱两精神”、 1999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
人的全面发 展是与人的 片面发展相 取决于社会 对而言的 条件
共产主义 社会
马克思关 于人的全 面发展学 说
现代大工业 生产的高度 发展

教育学第四章详解

教育学第四章详解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内容提要: 1.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 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教育制度的主 体部分。 2.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制约。 3.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发 展成人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加强中等 职业技术和普及义务教育着手。

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 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 。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教育制度是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泛指有组织 的教育和教学的机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 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如:文化馆、图书馆、影 剧院等)、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科 技馆、儿童影剧院等)、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


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可称为高中生诺贝尔奖的世界科学技术 大会的金奖几乎被美国人独占,这就是美国模式教育最大 限度发挥孩子们的擅长才能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教育 水平很高,可谓处于世界最高峰。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水 平很低,只会加法不会乘除的美国人随处可见。如果给售 货员100美元的纸币买80美元的东西,多半情况下,售货 员先将售出的东西放在面前,念叨着“80美金”,然后将 一张10美元纸币放在货物上,“90美金”,再放上一张 10美元, “100美金”。售货员找钱用加法。美国工人 也用加法清点仓库货物,而不是算一排有多少,一列有多 少,然后用乘法。而在中国则完全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就 已学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初一教育可分为美国型、中国型、日韩型三类。美国的 特色是不重视学生的成绩,不以成绩区分胜者和败者,其 教育的目的在于个人能力的培养与发挥。中国的特色是重 视提高所有学生的成绩。美国模式是对能力的绝对评价, 中国模式则是相对评价,谁比谁优秀,谁胜谁败成为评价 的关键,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各答来决定谁对谁错。而中 国教育为了解谁比谁优秀,就需要区分 同一问题的正解者和误解者,于是与试卷考试形成难以割 舍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学校中,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 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正是以他的全 部人格、知识和才华影响着学生,甚至可能影响 其一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 重要德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 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
搞好教育 教学工作 的前提
衡量教 师能否 胜任本 职工作 的基本 要求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 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创新 教师的教育机智。
.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广

时间上
空间上



从时空角度讲,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弹性,在 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
从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看,教师要突破学校教 育的时空界限,把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扩展到学校 以外的空间,去“追踪”自己的学生,依靠家庭 和社区的配合形成校内外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 的健康成长。
.
教师的能力素养
现代教育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 教育能力的教师。
教师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 保证。
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 的知识水平超过了某种适当水平以后,教师的知 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
.
表达的清晰度 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管理课堂的能力 安排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师 素养
道德素养 知识素养 心理素养 能力素养
.
教师的道德素养
热爱教育工作
教师应尽的职责 教师道德的核心
教师高尚道德 素养的自我表现
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 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热爱学生
要理智的爱 要无私的爱
爱与要求相结合
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 思想、品德、作风、治学等方面 严. 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是教师自身 教师的劳动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 才能、品质等素质去影响学生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学பைடு நூலகம்水平和 教育能力、教育机智的发挥
.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在传道、授业时,个人的品格往往会对其 教学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教师的知识素养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学
心理学
学科教学法
.
教师的心理素养
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
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由情感、意志、性格等因 素组成。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 教师的意志品质集中体现在 养,不但在学习上能 实现教育目的的坚定性 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 教育决策的果断性 绩,而且对学生心理 处理矛盾时的自制力 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 发展起着影响和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具有 长效性。
.
教师劳动 的对象 和产品 都是人
人的成长 需要一个
较长的 周期
教师劳动 的长期性
教师劳动 周期长 见效慢
.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师劳动是一种 脑力劳动,而 这种脑力劳动
是无法很快转化 为物化形式的 “精神产品”
教师劳动是以 学生为中介来 实现教师劳动 的价值
教师劳动 的间接性
教师劳动的结果是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 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运 用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创造物质财富。
讨论通过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管理办 法及其他规章制度
讨论教职工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办法及其他 有关教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
对学校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
教师的进修培训权
教师享有进修培训权,既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 提高。
教师进修培训,一方面是给予教师的权利,另 一方面是基于基于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教育 改革的需要。
对学生的品德学习、社会活动、劳动文体活动、 师生以及同学关系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公正的评价。
严格要求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的 发展方向。
.
教师的报酬待遇权
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主管部门根据教育法律, 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
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
教师的民主管理权
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并提 出意见和建议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 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教学形式、方法、 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
.
教师的科研学术活动权
确定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 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在学术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决定是否出版论文著作
.
教师的管理学生权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 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在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 方面给予指导。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 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成果是社会所需要的, 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观点的人,所以教师劳 动具有和其他社会劳动不同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 连续性、广延性 长期性、间接性 主体性,示范性
.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育对象 决 教育目的 的多样性 定 的全面性
教师的教学能力 影 响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
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
思维的流畅性、条理性及合理性
.
教师的权利
教育教学权
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科研学术活动权
教师作为专业 技术人员的权利
管理学生权
教师履行自己 职责的主要权利
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
进修培训权
.
教师的教育教学权
依据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 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劳动对象 是一群具有一 定自觉意识和 情感,具有不 同的性格、爱 好和特长的 未成年人
教师劳动 的复杂性
教师的劳动是 依照教育目的 的要求,对学 生实施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 的教育
.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具有丰富独特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 和科学家不一样,它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和教 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 学生。
.
教师的义务
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 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 关心爱护学生 制止和抵制侵害学生的行为和现象 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第二节 学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
.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师 主要矛盾 学生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缺一不可
教育 活动
教育 内容
.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作用和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 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轻一代思想品 德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