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
三、各家综述 1.日本学者中同意把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或
民主主义思想理解的:波多野鼎、小泉信三、米田 庄太郎、平材初之辅、岛中雄三、汤川和夫等。 2.较多的注重社会间的思想,如:波格达斯(高岛 善哉)波多野鼎、程逸樵、钟兆麟。 3.注意社会生活思想,如波格达斯、高岛善哉、加 田哲二、本田喜代治、孙本文、王守礼、龙冠海等。 4.有人注重社会行动,如高岛善哉、徐逸樵、钟兆 麟等; 5.注重社会理想(乌托邦)的有施存统和郭真等。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一、指导性方法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唯物史观。
1.历史的看法 2.阶级的看法
3.逻辑的看法
二、技术性方法 1.国别法 2.阶段法 3.学派法:如,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 4.人物法(思想家) 5.著作法(如《淮南子》、《太平经》。
三、礼治思想的原则 礼乐的核心思想——即宗法文化:“亲亲”、“尊尊” 1.亲亲 亲其所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社会规范乱了,家 礼乱,国必乱。它是一种孝道,是宗族共同体凝聚的需求, 巩固宗法秩序的功能。 2.尊尊 尊其所尊,上下有序,安分守己, 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稳定,缓和社会冲突。
四、礼与刑
西周礼治主要用于统治阶级内部,“礼不下庶人”。对于被
统治阶级主要用于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刑不上大夫”。但 也不是滥用刑罚,他们也注意“保民”对维护统治秩序的重 要。
巫觋主要通过强制的方式,就是通过“巫”
施咒语制服自然界的小鬼小神。 祭祀主要是通过讨好、顺应自然力,使其为 人类服务,是一种比较柔和的、理性的方式, 标志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古代神话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中国社会思想史全套精品课件
3、《诗经· 商颂· 玄鸟》 •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 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 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 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 是何 。
3、《诗经· 商颂· 玄鸟》 • 宋国诸侯祭祀殷高宗武丁, 追述了殷商民族的始祖和 开国君主成汤的功绩,热 烈赞颂了殷商高宗武丁复 兴殷商,国泰民安,四方 来朝,表现出热烈庄重的 祭祀氛围和虔诚的祝愿。 《玄鸟》以简炼的笔墨勾 画殷商史事。 • 这里也显示了神权思想和 敬德意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商时期社会思潮总结
• 1、神权和专制思想
• (1)神权思想 • “先王有服,恪谨天命”。“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 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天有如父亲,下面的王是儿子, 众民更在其下,所以要听从上天,听于神示。王则自有天命。 • (2)王有专制的权力 • “予告汝训汝”, “罔有逸言,民用丕变”。下民的言论权受到钳
2、《尚书》中《盘庚》
•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慼出,矢言曰: “我王来,即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 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 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従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 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 绥四方。” 盘庚斅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曰: “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众,悉至于庭。王 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従 康。”……
盘庚迁都
•
殷墟宫殿复原图
大禾方鼎
商
续 2、《尚书》中《盘庚》
第一章 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一、指导性方法
所谓指导性方法,即是一个方法论问 题,也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指导我们的具体研究的问题。
二、技术性方法 对于中国社会思想史,要进行资料的收 集归纳,分析和研究,尚需一套具体的技 术性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 第一,区域法。第二,阶段法。 第三,学派法。第四,阶层法。 第五,群体法。第六,人物法。 第七,著作法。第八,观念法。
第三节 本书的“社会思想”定义 及其研究范围
一、定义 社会思想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 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 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 中国社会思想史就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 产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 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 展或继承或斗争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 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社会思想史研究的范围 综合上述所列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想” 定义,并对中外学者的社会思想史论著的 内容加以分析,我们认为,概括起来,社 会思想的内容不外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 社会理想等几个方面。
(一)社会思想史与其他学科的思想等专史 的关系(如经济史、政治史) (二)广义、狭义 1、广义:指哲学、逻辑思想之外的一切关于 社会的思想; 2、狭义:从社会视角研究人们关于具体社会 生活,社会及社会模式的观点、设想。 (三)思想史的下限 以辛亥革命与孙中山思想为下限。
第二节 前人“社会思想”定义简介
什么是“社会思想”或“社会思想 史”?中外学者曾做过大量研究,而对社 会思想的定义,国内外社会思想史专家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我们所见到的关 于“社会思想”的定义有六十多种。现择 其要者,作以介绍。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现状及相关问题)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二章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现状及相关问题2.1复习笔记一、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1949年以前的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社会学界,如孙本文、黄文山、施存统、徐逸樵、王守礼等,都出版过社会思想史著作,但均为外国社会思想史。
(2)关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的著作,仅有三种:①程伯群的《中国社会思想史》,此书不足十万字,过于简单。
②郭真在30年代前后出版《中国社会思想史》和《中国社会思想概观》,这两本书不但内容大同小异,而且字数也基本相同。
③李安宅先生1931年出版过《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一书,约四万字,可说是新中国成立前旧著中质量最高的中国社会思想史著作。
(3)小结①20世纪前半叶,关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虽然学界已经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所在,但尚无能力进行深入研究,甚至连能讲授“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的教师都如凤毛麟角。
②当时的教育部将中外社会思想史合而为一,乃是不得已之举,我们不能因此而得出当时社会学界对“中国社会思想史”之重要性的认识有所下降的结论。
③据有关中国社会学史的资料可知,潘光旦先生曾开设过“儒家社会思想研究”课程,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按潘光旦先生的学识作推断,他的讲授当是有深度的。
但时至今日,尚未见有人将该讲义整理出版。
2.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状况(1)中国大陆学者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①关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学科建设1979年恢复与重建社会学学科后,1980~1982年,我国高校建立起了恢复重建后的第一批社会学系,其中设专人从事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与研究者,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为最早。
②关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专著a.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册于1989年出版b.陈定闳先生的《中国社会思想史》于1990年出版。
内容包括先秦至清末,可谓我国第一部完整的中国社会思想史著作,但综合考察,其对浩如烟海的中国社会思想史料的直接发掘尚显不足,一些结论也有待商榷。
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一章:绪论一:社会思想的概念: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等的观念、构想或理论。
中国社会思想史则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等的观念、构想或理论,是社会学的分支科学。
(社会的构成因素:人口、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又包括横向的社会结构,包括家庭(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民族,社区,群体;还有纵向社会机构,即阶级进行统治的机器—国家。
社会控制,社会化,社会变迁理论在社会学有重要地位。
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二: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三: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1提高学习者个人文化素质2有利于总结出中国社会发展的的自身特点3有利于为新时期人类共存共荣提供有世界意义的思路4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5有利于破除中国社会学一味照搬西方之弊,在学术上推陈出新。
第一讲:孔子的社会思想一:复礼与正名社会背景: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价值失范,认同危机。
“礼崩乐坏”,“天下无道”。
1复礼(1)何谓礼?礼是以等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行为准则的基本规范。
复礼,即恢复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2)礼的作用?1是实行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维持社会秩序的措施2礼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行为规范,维持一切社会关系的准则。
3礼是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的手段4礼就其实质而言,是表达情感的最重要形式,是满足情感需要的重要保证。
2正名(1)正名含义:确定名分,明确个人在社会中身份、地位、等级,然后确定与此相适应的权利、享受物质等方面的待遇(2)正名的具体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二:仁1仁的社会学内涵(1)仁即做人的道理,能尽人道即是仁。
人是人的处世立身之道,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准则。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仁,人离不开社会这一共领域。
(2)仁体现在人际关系中最基本要求是爱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总结
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总结中国社会思想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中国思想,同时也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的重点总结: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体系之一。
它强调教化和秩序,提倡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规范,并推崇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
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教育和社会文化。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道家经典《道德经》为基础,强调“道”和“无为”等观念。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对中国哲学和个人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注重法律和行政的重要性,推崇严明的法治和统一的国家政权。
法家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对国家的治理和法律制度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提倡兼爱和无为而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虽然墨家学派在儒家的竞争中逐渐式微,但其强调和平、公平和博爱的理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 名家思想:名家思想主要出现在战国时期,以言论自由和尖锐辩论为特点,代表性人物有荀子、韩非等。
名家思想对于激发智慧、提升个人修养和推动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6. 佛教思想: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思想注重个人精神修养和超脱尘世的观念,强调慈悲和空性。
在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上,佛教思想影响广泛,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学派,强调心性、理性和知行合一。
代表性人物有朱熹、王阳明等。
宋明理学对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教育和人文主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8. 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史受到了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如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人权等概念。
这些西方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新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中国社会思想史是丰富多样的,各个思想学派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共同构建了中国独特的思想体系。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墨家社会思想)
一 墨子其人其书
名晢,春秋末战国初的鲁国人
墨子的社会思想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其学说有很强的平民意识,反对贵族阶级,提倡所有人都过一种无差别的生活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二,孔子的社会规范思想——礼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道且格。”
五伦: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包括师生),兄弟之礼,夫妇之礼,朋友之礼。
三,社会规范的核心——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西周礼乐制度和宗法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宗法制所设计出的是西周奴隶主阶级治理社会的组织框架,而礼乐制度所设计出的是在宗法制度之中调节内部各种联系,维护贵族特权的欣慰规范。
三,周公旦的祭天、明德、保民思想
周公旦,姓姬名旦,周初大政治家,思想家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
(儒家社会思想:孔子、孟子,荀子)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之历史发展的估价,可以从1949年划线,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祖国大陆的研究,二是,港台及海外学者的研究。
后者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支。其一为系统的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其二为关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的专题研究。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晚期,面对乱世,庄子处事方法的最大目的是在乱世中保全自己,而不是改造社会,要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远世藏身
2 在宥(自在宽容)与天放(自然放任)的无治主义
《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
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对社会工作的意义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对社会工作的意义如下:
1、提高学习者个人文化素质。
2、有利于总结出中国社会发展的的自身特点。
3、有利于为新时期人类共存共荣提供有世界意义的思路。
4、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5有利于破除中国社会学一味照搬西方之弊,在学术上推陈出新。
《中国社会思想史》以时代与社会思想发展为逻辑线索,对从先秦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思想家的社会思想作了系统的介绍与评价,使学生或一般读者能系统地了解中国社会思想史产生和发展的总体线索、基本内容。
丛书充分体现了作为社会学核心课教材的要求,重点突出了中国社会思想与西方社会思想的不同特点,并充分反映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线索清晰、结构完整,内容全面、系统,史料丰富。
《中国社会思想史》PPT课件
人的社会化:管仲的社区教育观
» 管仲一方面认为四民定居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认为这有助 于青少年社会化,因为社区中阶层相同,文化模式一致,可以互 相暗示,模仿,不致发生行为失范。
» 如士在同一社区,“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 农在同一社区可互相探讨学习种田技艺,也可以互相传授经验, 商谈讨作买卖.
---
人性论 :孟子的性善论
» (1)关于人性的主义:“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 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人的自然属性不是性,而人的社会属性才是性。
» (2)人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自然属性人与动物都有,而社会属性如仁义礼智之类 则只有人才有,“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 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 无论士农工商,子弟则同处相应的社会环境中“少而习焉,其心 安焉,不见异物之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 不劳而能。”其目的是避免社会流动,保持稳定。
---
人的社会化:孔子的学校教育观
» (1)教学态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 » (2)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
天命观神学论商代以德配天因为天命无常作事无愧于人周代至周公天民皆重一方面认为周王受命于天必须敬天而且必须有德行敬德另一方面又认识到民的重要性牧野之战认为牧民如子顺应民心让人民顺从才能让社会长治久安知已疾苦
中国社会思想史
---
第一讲:绪论
• 教学计划安排及几点要求 • 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 参考书 • 什么是社会思想史 • 中国社会思想史 • 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对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全球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想历史进行探讨,以展示其在理论体系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与背景马克思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阶段。
社会阶级分化加剧,工人阶级遭受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源于对这种社会矛盾的觉醒,并试图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辩证发展的结果。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指出,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断演进而产生的。
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来源于阶级之间的斗争。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无产阶级的解放将推动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
3. 剥削和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是剥削无产阶级的劳动力,导致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加大。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应用1. 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对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等都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2.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影响了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从经济学到社会学,从政治学到文化研究,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3.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重要性《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成为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1.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深刻的方法去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分化、环境危机等。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理论参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完整word版)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整理
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整理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守仁、王阳明、陆明鉴。
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著作:《道德经》主要思想:1、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是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
2、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3、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主张小国寡民的思想。
4、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主要思想:1、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和周朝的制度。
2、提出正名的主张,主张名实相符。
3、“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指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德主刑辅。
4、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提倡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指出过犹不及的道理。
6、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评价: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万世师表。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著作:《国语·齐语》、《管子》主要思想:1、主张天道人情,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建立国家组织。
2、强调关注民生,要恤民,顺民利民。
3、主张薄敛赋,反对重税,提出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好坏征税。
4、重视法制,强调公开、平等、强制性,倡导礼义廉耻,教化百姓。
5、主张农商并重,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6、强调寓兵于民,实行兵民合一。
评价:管仲被誉为春秋第一相,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中国社会思想史讲义
中国社会思想史讲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社会思想史,涵盖了众多思想家们的智慧与见解。
本文将从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到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介绍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演变和重要思想家的观点。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想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孔子的仁、义、礼、智和忠恕。
他们强调家庭道德伦理和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
孔子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出了“中庸之道”。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天性善良的观点,主张“养浩然之气”,并强调了君主应该为民众谋福利的理念。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在的自我和谐。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和“名可名,非常名”的观点。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他以幽默而深刻的寓言形式,表达了个人的解脱和内心的自由。
三、法家思想法家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以法律与行政管理为核心,强调严格的法制和权威统治,提倡法制社会的建立。
李斯和韩非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主张强力的国家中央集权和严酷的法律制度。
四、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注重实践和实用主义,他们关注社会的公平和人民的幸福。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观点,他提出了“以德服人”的理念,反对战争和暴力。
五、佛教思想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佛教教导人们超越苦难与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三论宗、涅槃宗、华严宗等是佛教在中国的主要宗派。
六、近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中国梦等概念,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中国社会思想史
1、理一分殊:理一分殊是中国宋明理学讲一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
源于唐代华严宗和禅宗。
宋明理学家采纳了华严宗、禅宗的上述思想,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
朱熹从本体论角度指出,总合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理,分开来,每个事物都各自有一个理。
同一本体显现为形形色色的事物,千差万殊的事物的本质又同一。
2、月印万川:朱熹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强调“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县一太极尔。
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这样,朱熹便将个别与一般绝对对立起来,朱熹想以此论证理是无所不在,看的见,摸的着的。
3、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
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
朱熹“格物”思想中的“物”,是指事物,指天下万事万物。
朱熹“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识的意思,是指包括知识的知和道德的识两部分。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途径包括直接地“接物”穷理,亦即身体力行去研究事物的规律,或间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获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
王阳明思想的“格物”之物指心之物,所谓“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在王学的体系里,一切物质化的东西都内化于心了,格物便是格心,是去恶归善,去人欲存天理。
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良知”,即人的良心。
在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里,格物即是致良知,两者完全是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王学思想的基石。
4、花之悟(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
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三版)PPT (35)[64页]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到稍后的阮籍、嵇康时期,则公开打起老庄的旗帜,向儒家思 想 宣战了,再到向秀、郭向时期,则更进而以注疏 《庄子》 为其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了。这就是所谓魏晋玄学。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玄学既然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思想体系而与儒学对称,自有其 不同于儒学的自身 特点,这就是以 “道”为思想核心,以 “贵无”为主导倾向,将 《老子》、 《庄子》、 《周易》 熔于一炉,用以设计人生范式,表达社会思想。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第二节 何晏、王弼社会思想 第三节 阮籍的社会思想 第四节 嵇康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使儒 学特别是儒家经学丧失了 “独尊”的社会条件,儒学能否适 应新的社会现实,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存 在与发展,已成 为当时儒学以及整个思想界面临的新问题。 儒学难以独尊,从而出现了思想活跃、百家会通的局面。在这 种社会背景之下,道家思想的地位明显提高,佛教思想也在中 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王弼其人
王弼 (226—249年),字辅嗣,魏 国山阳 (今河南焦作)人,有年仅24岁。 “当 何晏风徽鼎盛之时,有不世之天才王 弼出,始树立清谈之宗风,开玄学本体论 之端绪,合儒道第一义而为形之上学”, “由生生化化之宇宙观,而至于处世接物 之人生 哲学,治国平天下之政治理论,皆 为此体用一如之大机大用一以贯之,实中 国文化上 一种至高无上之境界,广大精微, 圆融无间,诚伟观哉”。他是汉末党锢八 骏之一 王畅的玄孙,清流自由之士王粲的 侄子,因此这个早熟的思想家,其学虽谓 创新,实 承家学,复遭际时会,秉天纵之 才,集时代之大成。由于他的思想学说深 得何晏赏 识,遂被并称为 “何王”。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西方社会思想史
西方社会思想史第一章绪论一、西方社会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社会思想含义社会思想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观点或理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变迁,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的功能,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人类社会的理想模式。
2、社会思想的表现形态:理论形态:系统抽象高的学说与理论非理论形态:非系统、抽象性较低的观点主张3、社会思想的层次:广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思想,如社会政治思想、社会军事思想、社会经济思想、社会法律思想等。
中义: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思想,包括社会学思想(即社会学理论)与准社会学思想(即社会学产生前关于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等思想)。
狭义:准社会学思想,即社会学产生前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非专业性系统较低的思想。
4、西方社会思想史研究对象: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即西方社会(欧美社会)在社会学产前的有关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等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
其研究通常包括:西方社会历史上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想内容、西方社会思想的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影响、西方社会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等。
5、西方社会思想与西方社会学思想(即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产生时间差异;(2)理论形态不同。
联系:同一研究对象。
二、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脉络1、西方社会思想发源阶段: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的社会思想。
2、中世纪的封建官方基督教思想阶段。
3、资本主义社会思想阶段:文艺复兴社会思想、英法资本主义革命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三、西方社会思想史的学习意义1、使学生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历史继承性及其历史背景。
2、扩充知识视野,使学生初步具备一种在更广阔的理论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能力。
复习要点与习题•要点:西方社会思想、西方社会思想历史脉络、学习意义。
•习题:论述西方社会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及其学习意义何在?•第二章古希腊的社会思想•一、古希腊社会简介•古希腊是对希腊半岛及附近岛屿地区的统称。
中国社会思想史pdf
中国社会思想史pdf一、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1.古典思想:古典思想主要包括四书五经的道家、儒家学说、法家学说和后世称之为“易经思想”的深厚思想积淀。
从生活服务上来说,四书五经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宗教等方面的知识纳入一体,完美地展示了当时的整体文化及哲学思想理念,是当时辩证立法的理论基础。
2. 秦汉思想:秦汉思想是从秦朝到汉代的思想流派,表现出了秦汉时期社会思想变革的特征,是西汉学者为了适应新生秩序思考和创立的思想主流,对演变中国历史上宗教和政治思想有重大影响。
3. 南北朝思想:公元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想文化非常辉煌的时期。
南北朝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道教思想、释教思想、佛教思想等。
在东汉结束后,以宋朝、唐朝、晋朝、南朝等味占江南的新朝代实现了从秦汉以来独立的政治秩序的演变。
此时期的思想流派也因此而极为发展,而且影响甚久。
二、中国中古思想史1. 隋唐思想:隋唐思想是指公元581— 907年道家、儒家、佛宗、思想等传入或出现或演变的思想流派,是一种把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及萌生和发展的其它思想统称的总称。
在隋唐时期,以实用主旨为着眼点的思想活动,逐渐形成了一般性的社会思想。
思想家如韩愈、柳宗元,建立了以列子经、史籍为探讨依据的政令思想。
2. 宋元思想:宋元思想是指宋朝和元朝时期思想观念的总称,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派,它包括宋朝和元朝思想、文学、国学、宗教思想等多种学科。
思想家比如苗发、苏轼、王安石、张溥、郑光祖等,他们的思想为后世的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素材和学术借鉴。
3. 清代思想:清代面临着重大的文化变迁,思想变化十分瞩目。
从经世近用到提倡知行合一,追求和谐与伦理,推崇自然界中无私的道德原则,构建起一套整体的社会宗教思想体系。
思想家如姚纲、郑和、僧宽、黄宗羲等,他们以和谐智慧去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在理论上有深刻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思想史(第二版)课件:原始社会及古代神话中的社会思想
一、氏族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的产生
恩格斯说:“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 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克 拉拉·汤普逊说:“社会不是某种与人相对 立的东西,而是由人创造,同时又创造了 人的东西”。也就是说人类与人类社会是 同时产生的。我们则更可进一步说,人类、 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社会思想是同时产生的。
二、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所体的社会思想
在原始社会的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 了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人们对于自然和 现实社会的歪曲反映,是一种被歪曲了的 社会思想,但它一经产生,就对氏族社会 的群体生活起着控制作用。
三、 巫觋文化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规 律知道的还很少,所以面对自然界对人类 生活的困扰,常感到无能为力,他们常常 感到自然界不照他们的期望的情形变化和 运动,因此他们就幻想到在自然界的背后 藏着一些小神小鬼,有意地与他们为难, 原始宗教就从这种情结中产生出来。
三、 对人民英雄的歌颂
古代神话中,还塑造了很多为民除害 兴利而不计个人得失的英雄人物。
四、 古代神话所反映的社会思想之特点
1、它是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的; 2、它是各不相关,没有系统的; 3、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 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数甚少,绝大 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 4、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地反映出 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进化的思想, 而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古代神话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一、 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
神话的产生并非出于人类的毫无根据 的空想,而是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所 以说,“古代每一个时期的神话所包含的 特定意义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能离 开当时人类的现实生活、劳动和斗争而作 凭空的推想。”
社会学:社会思想史题库知识点(三)
社会学:社会思想史题库知识点(三)1、名词解释社会静力学正确答案: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是从社会的横断向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江南博哥)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2、问答题简述荀子的“化性起伪”思想。
正确答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恶性本身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可以启用“伪”来抑制人的恶性,而归于善。
“伪”即人为因素,包括师法教化包括教育及社会环境的作用,包括“积靡”“注错习俗”和规定社会角色的行为标准等方法。
3、名词解释社会思想史正确答案:是以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和认识对象的思想理论发展史。
他从整体上、结构上、组织与制度上去考察社会,从历史和发展的方面去把握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并使这种考察从一般的经验层次提升到论与学说的抽象层次。
4、问答题简述老子的道法自然。
正确答案:“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认为世上万物都有一定之规,都有共性所在,即都不能违反自然之“道”,自然界是以道运行的,人类社会也必须依道而行。
他把社会规范的出现和发展看做是人类破坏自然之道以后难以为继的产物。
所以,认为人类要保持持续长久的生存就必须回归自然之道。
5、填空题现代西方社会学分为三种主要思潮;()、()、()正确答案:自然主义社会学;人文主义社会学;批判的社会学6、填空题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
正确答案:理解社会学7、问答题简述韩非的社会控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正确答案:①韩非只认为外在控制有效,根本否认内在控制的作用,在外在控制中,他只重视严刑峻法,认为最奏效的社会控制方法就是法和威,而仁、爱只能带来祸乱。
要控制社会只有法才是最有效的。
不但认为社会控制在于使人们“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而且还主张进行思想控制。
②韩非的社会控制思想是建立在不公正的社会分层基础上的。
在他的理想社会中,统治者享有最大的利益,下层民众则“劳形苦神”,为统治者奔走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管仲的社会思想
管仲,管子,春秋齐人。为相四十余年,佐齐桓公“九合诸 侯,一匡天下”而成霸业。 一、四民定业与人的社会化思想 1.四民定业 2.四民阶层的互动对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二、论社会需求的层次 1.“四维” 礼、义、廉、耻。 2.重在实施 三、注重小群体的社会功能的思想 1.宗、邑、卒、乡、县(五属) 2.五(家)、轨、长、里、司、连、乡、旅、帅、军 3.符合现代社会学小群体功的思想原则,士气与战斗力受 小群体内人与人关系的影响。
三、愚民与无为 在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中,有“圣人”之说。他认为圣人治 理社会须两点:一是愚民,二是要无为。君子要“有所为有 所不为”。 1.“愚民”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民”。“常德不离,复 归于婴儿”。愚民政策之鼻祖。 愚民与自愚思想和无知、知止思想通之。 2.“为无为”(无为) 1)老子认为,圣人管理社会就是要“为无为”。如有谁想有 所为,必然是自食其果,而毫无作为。只有自己无所为,其 结果才能无所不为。 2)“无为”本质是一种以退求进、以无为求有为的策略。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 3)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主张在斗争中求生存,而是主张 在屈服和退避中求其安,具有消极一面。酷似印度甘地倡导 的不抵抗主义。 4)老子成为后来道家鼻祖
第三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社会 思想 一、夏之文字产生的意 义 1.甲骰、金文。野蛮 文字文明朝代的标志。 2.社:礼仪(殷礼); 文化(庄子:“礼以道 行”)
二、神权社会思想 1.宗教迷信 2.夏“服天命”。上帝为自然与社会之主宰。 上帝有惩罚之能力。 2.帝神的体系(殷人) 帝——下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意 志)——天子——百姓。商代崇拜祖宗元神。 3.社会是神主宰下的社会 马克思:根源不是天上,而在人间(奴隶制理 想社会模式)。“神权社会”。
三、关于行为规范的思想(德——礼——孝思想体系) 1.德 “德为个人修养(《尚书盘庚》)。” 德——善(行为)(内在修养) 社会生活、社会角色——行为自控 2.礼 礼是完成德的行为规范。“礼”(《尚书》)是德之外化。 3 3.孝 孝为礼是具体表现(孝思想)。 殷人崇尚孝道的社会作用: (1)不忘礼先与血缘关系(氏族家长制) (2)超人于纯厚不作乱 (3)效忠殷王,俯首听命 国家:头脑国家:创新立国 躯干国家:学习头脑国家
第二节 西周宗法制反映的社会
继替和社会整合思想 一、宗法制背景 二、宗法制度 1.西周政治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父死子继 2.周代宗法制的内容 天子—一嗣王——诸侯——别子大宗(大夫)—— 祢小宗(祢——小宗) 天子嫡长子继承制。 3.社会继替原则: 由身份(status)到契约(contract)或能力的。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一、指导性方法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唯物史观。 1.历史的看法 2.阶级的看法 3.逻辑的看法 二、技术性方法 1.国别法和社区法 2.阶段法 3.学派法:如,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 4.人物法(思想家) 5.著作法(如《淮南子》、《太平经》。
第二章 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古代神话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一、神话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1.神话(歌谣) 神话是自然现实对自然斗争,以 及社会生活的广大的艺术概括中 的反映。(高尔基) 马克思: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 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 力加以形象化(神话的性质)。 2.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反 映社会生活。
二、关于世界和人类的产生 1.世界的产生(创世说) 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神话。 屈原《天间》:女娲补天。 钟敬文、杨利慧等著作。女 娲泥涅人传说。女娲为婚姻 之神。感天而生神话(伏羲 为华胥氏在霄泽踩了原人的 脚印而生)。 女人地位高于男人的神话思 想。 2.人类之初 西方神话系统:希腊传说与 希伯来故事。
第四节 孔子的社会思想
生平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年。享年73 岁。曾做过委吏、乘田、司寇等 官。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影响 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李泽厚以 为参与塑造中国人形象。为中国 20世纪三次被批判的文化传统 的最大代表,在世界文化史上, 与穆罕默德、牛顿、柏拉图等媲 美。生在“礼崩乐坏”、“天下 无道”的时代。
二、论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仁”
1.何谓“仁”? 仁(不等于仁人) 礼:人们制定的各种人与人关系中各角色之权利义务。 《论文》:“仁,亲也,从人二”,即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 仁就是社会制定的人与人关系与每个人主动服从“礼”,主 动按社会规范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行为准则的有机总和。 克已复礼为仁。所谓仁,就是克制自己,使礼治得以实行。 克已就是从自己所处角色出发,处理社会中的人与人关系 (孟子:仁者,人也)。林彪的座佑铭。 2.孔子的“克已” 人的心理素质的修养,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 想和行动中的过程。如果自我克制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程度, 就是“克已复礼”了。“仁人”就是克已复礼之人。压抑人 性。 3.评价 仁是孔子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
第三节 西周的“礼治”思想
一、礼治与宗法思想的内在联系 1.宗法思想是西周奴隶主阶级治理社会的组织框架 2.礼治思想为调解各种内部关系服务 二、礼的观念 殷商时形成了。经国家定社稷。通过礼来规定等级秩序之下 的各种名分。 三、礼治思想的原则 1.亲亲 亲其所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社会规范乱了,家 礼乱,国必乱。 2.尊尊 反映了社会的政治关系。缓和社会冲突 四、礼与刑<江泽民:“以德治国”> 1.礼不下庶人 2.刑不上大夫
第二节 对于社会思想(史)的评价
一、社会思想是什么? 波格达斯:社会思想,即是等于各人论及社会的思想。 波多野鼎:(1)广义的社会思想:是以社会问题对象的一切思想;(2) 狭义的“社会思想”即是社会主义的思想。 二、社会思想史是什么? 1.高岛善哉:社会思想史就是人类的社会行动和表现于生活的思想的 历史。 2.本田喜代治:社会思想史就是社会的思想史,也是思想的社会史, 是以思想着眼的社会史。 3.孔本文:注重社会生活及社会问题。 4.徐逸樵:社会思想史为社会思想家的思想或行为的记录,暗示社会 问题。 5.钟兆麟:社会思想史即是论述从古到今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经过。
第一节 氏族社会的社会思想 一、社会思想的产生 人类社会:200-300万年,(我爱你三百万年) (史前社会)中国明确史记:(西周共和元 年)。前841年,共同生活。 文明史:三千年。 劳动→人→社会(集体劳动)→人际关系 (互动)→社会思想萌芽。
二、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所体现的社会 思想 1.原始宗教:人们对于自然和现实社 会的歪曲的反映(定义) 2.图腾崇拜:自然崇拜:日、月、地、 山、水、火…… 祖先崇拜: 灵物崇拜: 图腾的社会作用。 个案:鄂伦春族的“乌力楞”生产组织 (分肉) 美国社会学家波格达斯:在初民社会, “民众思想”是受制于“风俗的”。 3.原始道德观念 纯朴:蒙昧的道德观念(私有制)中包 含了氏族社会的社会思想,不合社会的 行为准则。
三、各家综述 1.日本学者中同意把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或 民主主义思想理解的:波多野鼎、小泉信三、米田 庄太郎、平材初之辅、岛中雄三、汤川和夫等。 2.较多的注重社会间的思想,如:波格达斯(高岛 善哉)波多野鼎、程逸樵、钟兆麟。 3.注意社会生活思想,如波格达斯、高岛善哉、加 田哲二、本田喜代治、孙本文、王守礼、龙冠海等。 4.有人注重社会行动,如高岛善哉、徐逸樵、钟兆 麟等; 5.注重社会理想(乌托邦)的有施存统和郭真等。
第四节 周初大政治家、 思想、中国奴隶社会的“圣 人”。周武王弟弟,武王死 后,由周公辅政,实行分封, 营东都“洛”,为巩固周王 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社会思想,是在大变动中 产生的。思想见于《尚书》。
二、周公的三种社会思想 1.敬天 周公以天命思想来说明周王朝说话的合法性(受命于天)。 王权授予有德行的人。 2.明德(敬德) 德是伦理范畴,指人对规范的体会。周公德行,日的有二: (1)以德调查人际关系,等级次序;(2)利用宣扬德行来 柔化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3.保民 1)保民即:施德行(天命)于尊祖敬宗,施于人等。就是说, 不要激怒人民,社会才能稳定。“民之所俗,天必从之”,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武王)。 2)周公认为,保民是天命的体现,天的意志是靠人民的意志 来体现的。 3)强调人民之间与人关系不要互相残伤,虐杀,应相敬相让, 敬养寡弱。 4)对于不合礼治,不利社会稳定的因素,要多加注意,防止 越轨行为发生。 5)周公的保民思想,就是怀柔办法,让人民安于现状,听其 统治。
三、对人民英雄的歌颂 1.女娲 补天。 2.羿 射落天帝的九个太阳之子。 为民除害。 3.大禹 治水。大公无私精神。 4.廪君
四、古代神话所反映的社会思想之特点 1.它是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的; 2.它是各不相关,没有系统的; 3.古代神话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较多。 4.只是隐约反映出一些社会生活、社会和社 会进化的思想,而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第三节 老子的社会思想
一、理想社会模式 老子的社会思想代表了农民小私有 者利益。 1.表述 2.本质 3.社会背景 1)针对诸侯争夺民众的政策与兼 并战争; 2)受到当时流传的原始社会状况 启发; 3)设计一个理想乐园,以逃避现 实战争的避难所。 4.评价
二、寡欲、无知、知足 1.寡欲 老子认为一切社会冲突与纠纷都是因为人民的欲望 太多。主张“无欲”,即“寡欲”。 无欲——寡欲——俭——啬。 2.无知 要使人们寡欲,又必使人无知,无知才能无欲。只 有人们都无知识无智慧,才能寡欲。 知识:1)欲望对象;2)造成“不知足”;3)造成 1 2 3 “不知止”(以之为实现欲望的手段)。 3.知足 只有无知才容易知足,故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 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所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评价]本质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信不足,有不 信)
第三节 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一、对象 二、范围 1.社会思想史与其他学科的思想等专史的关系(如经济史、 政治史) 2.广义、狭义 广义:指哲学、逻辑思想之外的一切关于社会的思想; 狭义:从社会视角研究人们关于具体社会生活,社会及社会 模式的观点、设想。 3.思想史的下限 作为大学 的一门课程的社会思想史的下限,应是社会学的出 现(社会学史),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辛亥革命与孙中山思想为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