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探究题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探究题专题

《论语》高考章节内容总结回顾: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

《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

《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一)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二)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三)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五)你认为孔子说的“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六)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七)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八)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九)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章),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十)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十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十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夫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十三)章“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指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事君数”章和“子贡问友”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

(十四)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十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内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十六)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十七)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

(十八)《沂水春风》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风貌,又点染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十九)“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作“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二十)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参考答案】

(一)因材施教——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如章子夏比较偏向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二)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述而不作——①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②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③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

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历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三)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孔子认为: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而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四)“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五)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与法家的法治思想有很大不同。“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