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古诗词中的白描

合集下载

《湖心亭看雪》之白描-word文档

《湖心亭看雪》之白描-word文档

《湖心亭看雪》之白描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基本技法,指的是不着颜色,纯用墨线勾描物象。

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用简括、精练、质朴的笔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像,寥寥几笔,就能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

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状物,确实能在给人以形象感的同时,增强真实感,使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没多少技巧,实际上却蕴含着大巧,蕴含着更高难度的技巧,是高水平的眼力、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的结晶。

从白描写人、状物、绘景中,显示出这一技法的几个主要特点:(一)它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

中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和古典戏曲,就具有这种特点:不注重写背景,而着力于描写人物。

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

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

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仅用‚身长八尺……‛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

(二)它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的散文极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如他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歌妓船上伙计形象的勾画:‚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

’他便塞给平伯。

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

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

白描和细描 古诗词

白描和细描 古诗词

白描和细描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的“白描”和“细描”是诗词创作中常见的两种手法。

白描和细描在古诗词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先,白描是一种简洁的描写方式,它注重用简洁的语言直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比如《庐山谣》中“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一句,简洁而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庐山景色的感叹和对生活的无奈。

白描的特点是言简意赅,用最少的文字表现最深的内涵,给人以留白的美感。

而细描则是一种细腻的描写方式,它注重在细微之处发现事物的美好和深刻之处表达情感。

比如《春江花月夜》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稀”一句,通过对江山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细描的特点是注重细节,通过对微小事物的观察和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白描和细描在古诗词中各有特色,但它们都是诗人用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法。

在实际创作中,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描写方式,用简洁明了或者细腻深沉的语言,表现对事物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白描和细描在古诗词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法,也是古诗词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白描和细描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愿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体味出其中的白描和细描之美,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和韵味。

写出清平乐村居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

写出清平乐村居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

清平乐村居,临风垂柳发微腰,摇曳出青楼画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一首运用白描手法的经典之作。

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一种,它以用笔写出物体的轮廓、形态为主,不加上色和渲染,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淡雅、自然流畅的美感。

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诗词在描写景物时,更加生动具体,令人如临其境。

在清平乐村居中,辛弃疾巧妙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将他眼中的乡村风光和人物活动描绘得栩栩如生。

词中第一句“临风垂柳发微腰”,通过“垂柳”这一景物的描绘,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婀娜多姿的垂柳形象。

这里的“微腰”二字,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柳树轻盈的姿态,使读者仿佛看见了风中婆娑摇曳的垂柳。

而在词的第二句“摇曳出青楼画意”中,辛弃疾运用了白描手法描绘了“青楼”这一建筑的轮廓和形态,而“摇曳”二字,则更加丰富了整个画面,让人感受到了青楼仿佛在风中摇曳的意象。

这样的描写,更加生动地再现了乡村的风物和景象,勾勒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农村风景画。

除了描绘自然景物之外,辛弃疾还通过白描手法把词中的人物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

词中“销得一枝梨独秀”一句,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少女在梨树下摘梨的场景。

这里的“销得”二字,将少女翩然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看见了她轻盈的步伐和俏皮的模样。

这样的描写,不仅把少女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还为整个词画面增添了一抹亲切的乡村气息。

在整个清平乐村居词中,辛弃疾不仅通过白描手法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乡村风物,还通过白描手法的巧妙运用,将人物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种白描手法的运用,使得整个词呈现出了一种细腻、生动、清新的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赏析。

白描手法是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之一,它以用笔写出物体的轮廓、形态为主,不加上色和渲染,以清新淡雅、自然流畅的美感著称。

在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他巧妙地运用了白描手法,通过对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使整个词呈现出了一种清新淡雅、细腻生动的画意。

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词的形象,还使词呈现出了一种清新淡雅、自然流畅的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赏析。

(5)古诗词鉴赏__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

(5)古诗词鉴赏__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

(5)古诗词鉴赏1.(2021年全国甲卷,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宋)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

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2.(2021年全国乙卷,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

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要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3.(2021年浙江卷,20-2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意难忘·山家(清)吴伟业村坞云遮。

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

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

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

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

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

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

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

古诗词中的白描手法

古诗词中的白描手法

古诗词中的白描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作为必不可少的主要创作手法之一,按内容可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按特征可分为白描和细描。

白描一词,在1985年版的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中国画技法之一。

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

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可见在文学创作中广泛应用的白描,就是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修饰地直接描绘事物的主旨。

白描在诗歌中,一般可用来写景、写人、勾勒事物等。

也可与其他表现手法共用,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说起白描在诗歌中的应用,行家可能会联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成串的物象如古琴曲中的音符一个个滑出,动有西风流水,静有夕阳古道,动静互衬,组合成一幅线条分明而暗淡的写意画。

小桥横跨流水,昏鸦有老树可栖,人家的房子想必也不会空着。

结尾一句“断肠人在天涯”,顿时打开一个宽广的空间,勾出读者无尽的思绪。

在这样的环境中,那远离故乡的游子相伴一匹瘦马,如何打发即将来临的漫漫长夜!其中滋味之酸楚,非断肠何以形容!
诚然,这是一首古诗——更准确来讲,是一首元曲。

但除了格律,在诗意的表达等方面,与现代诗并无太多不同。

我们顺着上边的分析往下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诗中人物在夕阳古道上与一匹瘦马沐浴西风?其中缘由,恐怕与时代脱不了干系。

这不正是现代诗中常用的“给读者留下再创作思考空间”的表现手法吗?尤其是其中对白描手法的应用,可谓恰到好处,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贵州省近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题库——课外古诗词曲赏析(2021年整理)

贵州省近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题库——课外古诗词曲赏析(2021年整理)

题库——课外古诗词曲赏析第一类咏史怀古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 题。

姑苏怀古唐·许浑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1。

请简析这首诗颔联中的“争”和“占"二字的表达效果.【答案】“争”和“占”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使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感慨.2. 诗歌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色?试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答案】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由直接抒情过渡到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无常、自然永恒的人生感慨,给人无限想象和联想.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 题。

夜泊牛渚怀古唐·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注】.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1。

颔联的“空”字是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空”字写出了诗人登舟望月所见到的空阔渺远的景色,且由“望月” 转而“怀古”;“空"字还引发诗人的感慨,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无谢将军那样的伯乐来赏识,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叹。

2。

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妙处?【答案】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答虚实结合亦可).妙处:诗人想象在明朝无边落叶中挂帆离去的情景,以景结情,渲染了一种寂寞萧瑟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不遇知音、英雄落寞的寂寞、哀伤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 题.金陵三首(其一)唐·李白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1. 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泊秦淮》同属于诗。

【答案】咏史怀古【解析】题干已经给出“与杜牧的《泊秦淮》同属于”,只需要知道杜牧的《泊秦淮》属于咏史怀古诗,即可得出答案.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诗以简约、浓缩的笔墨,抒发了吊古伤今、借古鉴今的情思。

古诗词中的白描之欧阳文创编

古诗词中的白描之欧阳文创编

古诗词中的“白描”手法中一、什么叫“白描”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

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

这样拚死拚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

“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

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

“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

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

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如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

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
金陵是南京,明朝开国之都。 作者在文中除了表达出自己的孤傲高洁,也含蓄地表达了故国之思。
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 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①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 白描,使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 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②在情感的表达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 作者清高自赏的情感和淡淡的愁绪,《江雪》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 的声音都消失了。
疏通文意
原文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注释 译文
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 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更 定”。 拏(ná):撑(船)。 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裹、围。毳,鸟兽 的细毛。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船夫和童子; 事件——看雪。
整体感知
2.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从三个角度描写西湖雪景。 ①侧面描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间接描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全景式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两三粒而已。
细读分析 本文最能概括作者的一个词是什么? 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行为“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情感“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白描和细节描写 PPT精品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白描和细节描写 PPT精品课件

答案解析:
1 由柳堤,竹溪,日影和鸥鹭闲游,农父渔翁忙
活等构成画面,表现了作者喜爱田园美景和田园 生活的强烈感情。
2 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最后几句是对上面所写 景致的评价,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双调· 天香引· 西湖感旧 汤武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 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 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 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 今日南柯。 1,此曲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2,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把“今日”西湖描绘得 如此萧条?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掌握白描和细节描写的表 现手法。
2. 鉴赏诗歌时,能够分辨并运用白描和 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
白描的定义
• 白描,是绘画方面的术语,即用寥 寥几笔,勾勒出景物,人物的形象。 这种绘画技法被引入文学创作中, 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勾勒描绘 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这种表现 手法在诗歌创作中,也经常运用。
答案解析:
1 对比,这首曲把昔日的西湖与今日的 西湖做了对比,感慨战争给人间天堂 般的西湖带来的灾难。 1 白描手法。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 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注:1.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2.式微: 《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之句,表归隐之意。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第3篇 湖心亭看雪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第3篇 湖心亭看雪

2021年河南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古诗文默写与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默写与阅读第3篇湖心亭看雪一、默写。

1.文中运用侧面描写,借舟子的话来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的品格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文中从听觉角度,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的雪景图的句子是: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3.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出一片举目皆白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4~7题。

(共10分)(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二)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 【注】此文与《醉翁亭记》同为作者被贬滁州时所作。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是{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B.一{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C.道{道其风俗之美益慕圣贤之道D.乐{以与民共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辨析。

B项,两个“一”都是“全”的意思。

A项,指示代词,此/判断词;C项,说,谈论/学说,主张;D项,快乐/以……为快乐。

白描——湖心亭看雪

白描——湖心亭看雪

白描——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1.赏雪景,析写法2.探究解读白描手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重点:探究解读白描手法教学难点:理解白描手法并灵活运用一导入:1、西湖是一首诗,西湖是一幅天然图画,西湖,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更是文人墨客的宠儿,(明)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张岱去湖心亭欣赏雪湖美景。

2、让我们一起聆听,初步感知本文的雪景二、品雪景张岱这种超凡脱俗的雅兴,这么清高孤傲的个性,这种对故国的痴迷与怀念,作者仅仅是通过他的行动写出来的吗?令相公和湖中人痴情不已的西湖雪景到底怎样?反映他怎样的心境呢?)哪个同学愿意起个头大家一起读一遍?”“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赏析景物描写(找手法,析内容,悟情感)作者写景用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不作丝毫的修饰,而是朴素的再现,寥寥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着眼于小,从侧面把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寄托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2)“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触景亦可生情,透过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隐隐约约感到作者具有怎样的品性吗?体现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呢?”——超凡脱俗、痴迷山水等。

师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学生再朗读体味)。

三、探手法1、“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是否浓墨重彩运用修辞?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2、根据图画分析总结白描的特征3、白描与细描的区别?从描写的繁简而言,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细描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绚丽的文字,细致入微的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白描

古诗词中的白描

古诗词中的白描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世界里,有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它不施浓墨重彩,不着华丽辞藻,却能以最质朴、最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动人的画面,传达出深邃的情感,这便是白描。

白描,顾名思义,就是用简洁的笔触,不加渲染地描绘出事物的本来面貌。

它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寥寥几笔,便能将人物、景物、事物的形态和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的《静夜思》便是白描手法的典范之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句华丽的修饰,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寂静的月夜,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那透过窗户洒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被诗人误作地上的秋霜,抬头仰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这一系列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在简洁的文字中自然流淌,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那个孤独的夜晚,体会着诗人的思乡之愁。

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二十八个字,十种景物,组合成一幅凄凉的秋郊夕照图。

枯藤、老树、昏鸦,这些衰败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小桥、流水、人家,又展现出温馨的田园生活,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漂泊者的艰辛;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是将这种思乡的痛苦推向了极致。

整首小令没有刻意的雕琢,只是将这些常见的景物依次罗列,却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深深感受到天涯游子的孤寂与愁苦。

白描手法在描绘人物时,也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诗人通过对卖炭翁外貌和心理的描写,展现了他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卖炭翁饱经风霜的形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则细腻地刻画了他矛盾的心理,让人对这位底层劳动者充满了同情。

又如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本诗以小见大,它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
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 情景,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承受深重痛 苦的大主题。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
所谓“点”,指的 运用点染 “多情自古伤离
是点,点明离别;
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法,会收 别,更那堪,冷
乐情
水后楚妃。”(李颀《琴歌》) 烧的温暖欢乐
作用:委婉含蓄,饶有余味。
诗歌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托物
受,道出了品格高洁的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
言志
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因素,

风。”(虞世南《蝉》)
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

才调无伦的贾生喻指李商
借古 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
判断下列古诗的表达方式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抒情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记叙
石壕吏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议论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描写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进行鉴赏。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 情两种表达方式。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抑:控制、压抑,贬斥,否定; 扬:发扬、放开,褒扬、肯定。
举例: 闺怨 王昌龄
欲抑先扬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宋) 欲扬先抑

古诗中白描手法的运用ppt课件

古诗中白描手法的运用ppt课件
古诗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1
白描
白描又叫简笔勾勒,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 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 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 “白画”。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 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 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 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 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 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2
33
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 体。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4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 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 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 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 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 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 拚死拚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 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 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 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 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
7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如马 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 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 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 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 无遗。

2021年《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1年《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The thoughts are correct, the good fortune is coming, the thoughts are not correct, the disaster is shining.勤学乐观天天向上(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赏析《回乡偶书》原文及翻译赏析1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创作背景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译文及注释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

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

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赏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

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

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

写出清平乐村居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

写出清平乐村居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

写出清平乐村居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清平乐村居,一部以美丽田园生活为主题的《清平乐》的前六章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一部分以描绘农村生活的方式,既刻画了田园诗般的景色,也展现了农民的苦辣酸甜。

在描写手法上,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白描手法,通过详实的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的风景、人情和生活。

接下来,我将就《清平乐村居》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进行深度解析,并分享我对这一手法的理解和观点。

白描手法是一种以具体细节为重,尽量避免修辞和抒情修饰的写作方式。

它追求真实、生动和客观,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勾勒出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形象。

在《清平乐村居》中,白描手法得以充分展现,并在与其他写作手法的对比中得以凸显。

在描写自然景色的词句中,白描手法能够呈现出丰富多样、真实感十足的田园画面。

“乡树植楚篁,野村背青蒿。

”这两句以简单明了的词汇,描述了村庄周围的稻田和青蒿。

其中的“楚篁”和“青蒿”这样具体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农村的景色和空气中弥漫的田园气息。

除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白描手法在塑造农村人物形象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清平乐村居》中,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农村人物的生活和性格特点。

“梅卿卿黛眉朱唇,沉默恪守婉容深。

”这句词描绘了一个姿态娴静、温文尔雅的农家女子梅卿卿。

通过形容她的眉眼嘴唇和深沉内敛的气质,读者不仅可以想象到这个人物的容貌,更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深情和踏实。

在描写日常生活场景时,白描手法也能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风飘兰藕霜天白,水澄莲坛月地明。

”这句诗以平淡的词汇,描绘了村子里清晨的景象。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仿佛能够听到清风吹过耳畔、闻到湖水中荷花的清香、看到月光洒在地面上的景象,这让人感叹白描手法真是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写作方式。

总结回顾一下,《清平乐村居》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具体的细节描绘,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田园风光和农民的生活。

清平乐村居的白描手法的词句

清平乐村居的白描手法的词句

清平乐村居的白描手法的词句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白描手法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

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便是运用白描手法的高典范之作。

本文将对清平乐村居中的白描手法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艺术魅力。

清平乐村居一词,以描绘农村生活为主题。

诗人通过对村居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片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在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白描句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里,诗人运用简单明了的词语,勾勒出村居的景象。

茅檐低矮,小溪旁边的青草郁郁葱葱,形象地反映了农村生活的简朴和自然。

此外,诗人还对农村生活的人物进行了白描。

在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描绘:“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里,诗人通过对老夫妇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和谐、美满的生活。

词中的“醉里吴音”表现出老夫妇恩爱有加,相互逗趣的生活情趣。

这样的白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农村生活之中,感受到那份淳朴的情感。

在清平乐村居中,白描手法还体现在对农村生活的细节描绘上。

例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里,诗人通过对三个儿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各自从事劳动的场景。

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中儿子正在织鸡笼,小儿子则在溪头剥莲蓬。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绘,使农村生活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白描手法在清平乐村居中的运用,使得这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诗人成功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使读者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美好。

同时,白描手法还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清平乐村居一曲,巧妙地运用了白描手法,使词中的农村生活画面栩栩如生。

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凸显了词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一幅美丽的农村生活图景。

诗词中的白描手法

诗词中的白描手法

诗词中的白描手法聆听诗人搁笔解析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白描就是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主要是指人物和花卉描绘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又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一种画法,叫白画。

白描又是工笔的一部分,工笔是通过整齐细致的勾线,白描主要是通过线条来描绘的黑白画。

白描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不着颜色,投诉简练,通过自身线条的刚柔粗细,方圆疏密的变化来表现物象。

我们是诗词群,可能有些人不会画画,这不妨碍你去体会它。

比如说我们见过许多的仕女图,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形象的人物,比如说钟馗捉鬼等等,只需要用简单的线条的变化,就能体现出这个人物色彩。

也就是说几笔勾勒下来,一个人物或景物形象跃然纸上,那么运用在诗词上,去如何体现他呢?我们常说一句话,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诗画不分家。

区别不同的是,画家是描绘,诗家是描写。

它的特点就是,少用议论,直截了当。

不借助比喻形容等修辞方法,却能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来,不刻意去渲染,但能看得见,摸得着,就是我们常说某某写诗,特别有画面感。

当然,白描的手法也可以用在其他文学体裁上。

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去粉饰,存真意,少做作,不卖弄。

我们举个古人的例子,白描对于人物的描写。

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是诗人描写的一个怀春少女,整个四句话都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很少议论。

只是通过自己的表现那种生涩害羞,把一个少女的心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这四句是像不像我们在电视当中常看到一种画面呢?一个青衣素面的琴女,端庄着弹着琴,好像忽然有了点什么心思,故意把弦拨乱,悄悄回头看了一下正在听琴的那个,也就是他心头上那个人。

所有的解释都是通过表象看出来的。

近试上张籍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我们谁都熟悉的著名的诗词。

看看整体每一句话,都是在描写一种动态。

一个初嫁新娘,从入洞房到早上起床,一系列的表象,没有一句议论,没有故意渲染,却能生动准确地表达了一个新嫁娘对公婆的不了解,那种矛盾的心理跃然纸上。

清平乐村居的白描手法的词句

清平乐村居的白描手法的词句

清平乐村居的白描手法的词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清平乐村居的概述
2.白描手法的词句特点
3.词句的运用和效果
正文
1.清平乐村居的概述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村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画卷。

词中运用了白描手法,以简洁、真实的词句勾勒出乡村生活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2.白描手法的词句特点
白描手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特点是用最简单、最朴实的文字描绘人物或景物,以达到形神兼备、意蕴深刻的艺术效果。

《清平乐·村居》中的词句,充分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特点。

例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些词句简洁明了,通过对茅檐、溪草、醉里挑灯、梦回吹角等细节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所处的乡村环境以及内心的感慨。

3.词句的运用和效果
在《清平乐·村居》中,词人巧妙地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和谐的乡村世界。

词句的运用,既展现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又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奈和忧伤。

这些词句的运用,使得《清平乐·村居》成为了一幅生动、感人的乡村画卷,令人陶醉。

总之,《清平乐·村居》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
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的“白描”手法中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

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

这样拚死拚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

“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

作者
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

“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

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

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

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

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最后想补说一句,白描,有别于细描。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

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