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_前景与对策

合集下载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展开讨论。

首先对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政府支持政策和技术创新。

文章强调了政府在推动节水灌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的支持。

结尾部分展望了未来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前景,强调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和政策支持,以推动农业节水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文章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关注,共同促进农业节水灌溉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北京市、现状、问题、对策、政府支持、技术创新、推动发展、未来展望。

1. 引言1.1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业节水灌溉显得尤为重要。

在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现状分析显示,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设施相对滞后,主要仍以传统灌溉方式为主,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节水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监管,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了解不足,普及率低,难以推广应用。

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对策。

加强政府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

注重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农业节水管理,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体系,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只有通过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和合理管理,才能推动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未来的展望是,通过持续努力,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灌溉方式落后目前,北京市农业灌溉仍主要依靠传统的地面灌溉和滴灌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作物需水需求,但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

北京现代都市低碳农业的前景与策略

北京现代都市低碳农业的前景与策略
中 国 人 口 ・ 源 与 环 境 2 1 资 0 1年 第 2 l卷 第 2期
C I A P U AT O RE OU C SA DE VION N H N OP L I N, S R E N N R ME T
V 12 No2 2 1 o.1 . 0 1
北 京 现 代 都 市 低 碳 农 业 的 前 景 与 策略
产 品包 装 、 运输 、 使用 在 内 的排 放 , 即所谓 “ 摇 篮 到 坟墓 从
( rdet G ae ” 者“ Ca l o rv ) 或 从摇 篮 到 摇篮 ( rdet C al) C al o rde
“ 碳经 济 ” 时 而 生 , 由 此 引 申 出 低 碳 社 会 、 碳 城 低 应 并 低 市、 低碳 农 村和 低碳 农业 等理 念 。对于 北京 等 众 多试 图 缔 造“ 都市 型 现 代 农 业 ” 大 中城 市 而 言 , 何 在 “ 代 都 的 如 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集 成 系统 ; 三 , 是 一个 从 原 料 开 采 、 资 生 产 , 农 第 它 农 到
业生 产 , 到产 品使 用 和废 物 处 理 的 全生 命 周 期 过程 ; 再 第 四 , 是安 全型 系统 , 须采 取 多 种 措 施 , 农 业 产前 、 它 必 将 产 中、 产后 全 过程 中可能 对社 会带 来 的不 良影 响 降到 最低 限
的全生 命周 期排 放 。再 次 , 内涵 来 看 , 碳 农 业 以降低 从 低
整体 能 耗 、 减少 温室 气 体 为 核心 , 同时 也考 虑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的碳 汇效应 , 图实现 “ 中和” “ 排放 ”, 外 还 涉 力 碳 和 负 另 及 由减排 引发 的减 缓 环境酸 化 、 营养化 等众 多生 态 要 素 富 在 内 的环境 影响 。 因此 , 碳农 业实 质上 就是 在 系统 集成 低 的前 提下 , 通过 内部 自然性 资 源和外 部各投 入 要 素 的优 化 组合 , 利用 技术 和制 度 创 新 , 终 实 现农 业 生 产 系 统 的低 最 投 、 产 、 ( ) 、 态 的整体 目标 。 高 低 负 碳 生

北京都市型观光农业发展趋势与基本对策

北京都市型观光农业发展趋势与基本对策
关 键 词 :都 市 型 观光 农 业 ;观 光 农 业 ;发 展 趋 势 ;对 策
中图 分 类 号 :F 2 . 36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1 6 2 0 ) 10 5 — 4 0 2 3 8 ( 0 9 0 — 0 80
D vlp n rn f e gU b nA rtui ee me t e d o in r a goo r m o T Bj i s
t c e e a i n o he d v l pme to ba g o o r s he a c lr to ft e e o n fur n a r t u i m. Ke o ds ur a g ot rs ;a o o im ;d v l p e r n c nt r e s e y W r : b n a r ou im gr t urs e e o m ntt e d; ou e m a ur
1 都 市型 观 光农 业研 究现 状
1 1 国外 都市 型观光 农业 研究情 况 . 随着 意 大 利 1 6 8 5年 成 立 “ 业 与 旅 游 全 国协 农 会” 开始 , 观光农 业作 为一个 产业距 今 已有 1 0多年 4 的历 史 了¨ 。国外 的都市 型观 光农业 研究起 源 于都 1 ]
完善。 12 中 国都 市 型 观 光 农 业 研 究 情 况 .
青鹿 四郎 于 1 3 9 5年在 他 所 著 的《 农业 经 济 地 理 》 中 最先 提 出 ,9 7年美 国农 业经 济学 者 艾伦 ・尼斯 明 17 确 了“ 都市农 业” 概念 , 为 都 市农 业 中包 含农 业 的 认
包 雅 妮 ,王 先 杰
( 京 农 学 院 园林 系 ,北 京 1 2 0总 结 了 都 市 型观 光 农 业 研 究 现 状 与 在 北 京 的 发 展 历 程 ,分 析 了都 市 型 观 光 农 业 的 主要 特 征 、功 能 及 其

新时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新时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农业科技创新
北京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
农业信息化
北京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科技推广
北京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结论与展望
06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临挑战与问题
然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国外案例经验总结
02
荷兰的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高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业产值;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验借鉴
03
北京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过程中,可以借鉴上海和荷兰的经验,注重科技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
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农业业态和增长点,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融合与升级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问题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02
农业产值比重
北京农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逐渐降低,但仍保持一定规模。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北京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高效、绿色、生态方向调整,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

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调研报告

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调研报告

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调研报告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调研报告引言:现代都市农业指的是在城市区域内开展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满足都市居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并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北京市这样一个发展迅猛的国际大都市中,现代都市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将对北京现代都市农业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现状、挑战和前景。

一、现状1.经营模式多样化:北京现代都市农业涵盖了多种经营模式,包括屋顶农场、垂直农场、立体农业、农业休闲观光等。

这些模式巧妙地将农业与城市的土地和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了城市农业的高效生产。

2.种植品种适应性强:北京的气候条件多变,但现代都市农业中采用的种植品种多为适应性强、抗性好的作物。

这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3.市场需求旺盛:在北京这样一个消费水平较高、注重品质和健康的城市中,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

现代都市农业通过生产高品质的无公害农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二、挑战1.土地资源紧缺:北京市土地资源有限,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中,农用地被大量占用。

这使得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面临土地不足的挑战。

2.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对现代都市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可能会对农作物的品质和农产品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3.技术和人才支持:现代都市农业需要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但目前相关人才较为匮乏。

在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挑战。

三、前景1.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北京市政府意识到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性,对其加大了支持力度,推动其发展。

例如,政府将闲置楼宇和屋顶用于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等。

2.投资增加:随着对现代都市农业的认可和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开始涌入这个行业。

这将进一步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3.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也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机器人技术、数据分析和灌溉技术等的应用将提高农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4.市场潜力巨大:北京是一个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大的城市,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仍然很高。

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农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内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家畜或者进行温室种植的农业形式。

它与传统的乡村农业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城市农业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展趋势:1. 城市人口的增加: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追求,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对于食品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农业的发展。

2. 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通过垂直农业、屋顶农场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实现城市农业的发展。

3.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城市农业可以减少食品运输距离,降低污染排放,符合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促进了城市农业的发展。

4. 科技创新的驱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水培、空气种植等,为城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科技创新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推动城市农业的发展。

二、城市农业的前景城市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前景:1. 食品安全:城市农业能够有效地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给城市居民。

2. 就业机会:城市农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新的农业岗位。

例如,城市农场的管理、农业技术的研发等,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城市绿化:城市农业可以带来更多的绿色植物,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片清新的绿色空间。

4. 社区参与:城市农业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城市农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视。

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也将为城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都市现代农业的源起、现状与发展方向

都市现代农业的源起、现状与发展方向

都市现代农业的源起、现状与发展方向作者:蔡海龙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4期【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城乡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都市农业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出现,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再向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的转变。

近年来,资本、技术下乡,入局农业,都市现代农业作为一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业态,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正确认识都市现代农业,理解其发展背后的历史过程、理论逻辑和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是当务之急。

本文在梳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源起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类研究,并针对其当下面临的问题挑战,提出应对之策。

都市农业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渐发展起来的产物,率先在国外诞生。

都市农业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中发展较为成熟,并呈现不同的特点。

其中,欧洲是都市农业的发源地,20世纪初德国的市民农园,是都市农业的早期雏形,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为解决城市化中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发展了形式多样的都市农业,其共同点是强调休闲绿色、市民参与、合作经济,并有完善的配套制度与高额补贴。

与欧洲不同,美国的都市农业偏重生产功能,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迅猛发展的城市化下,逐步建立以大都市为中心、大型家庭农场为主体,高度专业化和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把控国际农业产业链,实现出口创汇。

后推十年,日本、韩国为解决快速城市化中农业生产萎缩、农村凋敝等问题,推行小规模农户+社会化生产组织的模式,发展出观光农业、市民农园、社区支持农业等多样化的都市农业形态,用2%的都市农地创造了8%的农业产值,力图兼顾生产和休闲功能。

我国都市农业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上海先行实践,引进国际经验,并将发展都市型农业写入“九五”规划中,深圳、北京、苏州、武汉等地随后陆续推进。

2012年出台《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意见》,都市现代农业首次进入国家文件。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稳定大中城市郊区蔬菜保有面积,确保一定的自给率”。

北京设施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状、问题和对策

北京设施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状、问题和对策

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经营组织等。设施农业体现了 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 ,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 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值约占北京农业总产值的 1/2, 在首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 [8] 近年来 ,北京 市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 “调转节”,农业规模持续压缩。“十三五”期间设施 农业占地面积年均减幅达 0.8%,播种面积年均减幅 达 8.4% ,影响了主要“菜篮子”农产品应急保障能 力。为更好发挥农业农村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的“战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由农业生产、加工、销售、 服务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形 成的有机整体,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端形式 [1-2]。产业 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的延伸化发展 ,提高 农业产业附加值和农业竞争力[3]。学术界提出构建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两个途径 ,一是推进农业多功能 拓展 [4];பைடு நூலகம்是深化农业分工 ,推进农业产业链条延 伸[5]。建设内容包括优化市场农业产业布局 [6],推进 生产经营、加工、流通、服务等体系建设 [7],培育加工
2021,34(8):102-108
中国瓜菜
产业发展
北京设施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状、问题和对策
陈玛琳,陈俊红,龚 晶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7)
摘 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业体
用率不高、高质量发展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利益联结不紧等突出问题,从集群式发展、设施升级、科技创新、产业
链延伸、服务主体培育等环节切入,提出加快构建高效设施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设施农业;产业体系;体系构建;北京

2024年北京市农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北京市农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北京市农业市场环境分析1. 简介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之一,农业市场的环境分析对于了解北京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北京市农业市场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状况、政策支持等方面,以期提供对农业市场环境的深入了解。

2. 市场规模北京市农业市场的规模庞大,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农产品总产值达到X亿元,农产品贸易额达到X亿元。

其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等是农业市场的主要产品。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农产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3. 供需状况3.1 农产品供应北京市农产品供应主要依赖于两个渠道:本地生产和外地供应。

本地农业生产面临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挑战,因此无法满足全市农产品的需求。

大部分农产品需要依靠外地供应,特别是来自周边省市和南方的供应。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对本地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3.2 农产品需求随着北京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对绿色、有机农产品和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此外,随着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4. 政策支持北京市政府一直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农业市场的发展。

其中包括:•资金支持:北京市设立了农业发展基金,用于农产品产业化、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土地政策:北京市土地资源有限,但政府鼓励土地流转、土地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科技支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渠道建设:政府支持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运输效率。

5. 发展趋势北京市农业市场在未来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将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农产品流通和供应链建设。

•绿色有机农业: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将是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的重要阶段。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都 市型现 代 农 业 是 指 依 托 于 大都 市 、服务 于 大 都市 ,遵 从大 都 市 发 展 战 略 ,以与城 市 统筹 和谐 发 展 为 目标 ,以城市需 求 为导 向 ,以现 代科 技 为特 征 , 具 有生 产 、生 态 、生 活 等 多 功 能 性 ,知 识 、技 术 、 资本 密 集 性 等 特 点 的 现 代 集 约 可 持 续 的 农 业 I 4 。 新农 村 建设是 新 时期 党 中央 制定 的重 要 举 措 ,是 实 现城 乡统筹 发 展 的 必然 要 求 。北 京 定位 于 “ 国家 首 都 、世 界城 市 、文化名 城 、宜居城 市 ” ,更应 大 力推 进 社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并 为 全 国提 供 示 范 经 验 。 “ 十二 五 ” 期 间 ,重 点 发 展 都 市 型 现 代 农 业 是 北 京 新农 村 建设 的 重 中之 重 ,是 实 现 北 京 城 乡 统筹 发 展 的必然 要求 ,具 有 重 要 的战 略 意 义 。北 京 市农 村 工 作 委员 会 《 关 于 加快 发展 都 市 型 现 代 农 业 的 指 导 意 见》 中明确提 出: “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在我市依 托 都 市 的辐 射 ,按 照都 市 的需求 ,运 用 现代 化 手段 , 建设融 生产 性 、生活 性 、生 态性 于 一 体 的现 代 化大 农 业 系统 ” 。 “ 发 展 都 市 型 现代 农 业 ” 作 为 “ 十 二 五 ” 时期北 京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中之 重 被 提 了 出来 。 建设 都市 型现 代农 业 可 大 大节 约经 济 发 展 的多 种成
a n d 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u r b a n a n d r u r l a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B e i j i n g . t h e p a p e r s u mm a i r z e d k e y p r o j e c t s o f B e i j i n g  ̄u r . b a n m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b a s e d o n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B e  ̄ i n g g u r b a n m 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T h e p a p e r o f f e r e d a f e w c o u n — t e r m e a s u r e s a n d p r o p o s a l s w i t h r e s p e c t t o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e c o n o m y , s o c i e t y a n d n a t u r a l r e s o u r c e o f B e i j i n g . Ke y w o r d s :u r b a n m 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d e v e l o p me n t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B e i j i n g

2024年北京市农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北京市农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北京市农业市场发展现状简介北京市农业市场是北京市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北京市农业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北京市农业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市场规模的变化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农业市场的总体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农产品的种类来看,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等仍然是市场上的主要产品,其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据较大比例。

同时,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市场上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农业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北京市农业市场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

一方面,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整治等措施,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为北京市农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商对农业市场的影响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电商在农业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发展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直接购买到农产品,提高了购买的便利性和时间效率。

电商模式的发展还带动了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推动了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优化。

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市场监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北京市加强了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了健全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采样检测和溯源管理。

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监管,严禁使用违禁农药和饲料,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市场监管的加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农产品选择,也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公平性。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展望未来,北京市农业市场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休闲乡村成为了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热门目的地。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现状1. 快速城市化进程:随着北京市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在城市向郊区拓展的过程中,一些乡村地区也被城市吞噬,导致了原本美丽的休闲乡村景观逐渐被破坏。

2. 乡村资源丰富:北京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山区、水域、农田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

3. 旅游业带动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北京市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开展特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业态,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4. 城乡发展不平衡:虽然乡村旅游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乡村旅游的规模和服务质量仍然有待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尽如人意。

二、问题分析1. 城市扩张对乡村景观的破坏:城市扩张导致原本美丽的乡村景观逐渐消失。

过度的开发和建设破坏了环境,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2. 乡村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乡村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导致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缺乏有效的运营模式和专业的管理人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状况不佳,缺乏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1. 加强乡村规划与保护: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修复乡村景观,限制城市向乡村扩张。

完善乡村规划,使发展与保护达到平衡。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队伍。

开展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意识。

3. 优化乡村旅游产业链: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和旅游综合服务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3年1-9月份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模板

2023年1-9月份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模板

北京市农业政策
北京市2022年前三季度农业发展情况分析1
北京市农业政策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种植业产量下降,粮食作物产量下降4.4%113.5万
北京市畜牧业产值为77.5亿元,同比增长3.5%
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水产业产量的增长情况
6.农业现代化建设现状
北京市农业法规
1.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农业法规实施情况分析1
2. 法规制定:北京市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农业法规的制定工作,包括《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条例》、《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
3. 法规执行:北京市农业部门加强了对农业法规的执行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4. 法规宣传:北京市农业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农业法规,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农民的维权能力。
1.
5. 农作物种植面积:上半年,北京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约为35.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4.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约为16.7万亩。
6. 农产品产量:上半年,北京市农产品总产量约为63.5万吨,其中粮食产量约为25.7万吨,蔬菜产量约为28.5万吨。
7. 农业生产效益:上半年,北京市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总值约为116亿元,同比增长约6.1%。
2.
15亿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Beijing
2023
第三部分
PART THREE
北京市农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积极探索创新。
北京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
2023
第二部分

都市农业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都市农业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都市农业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往城市,城市土地逐渐被开发为住宅和商业用地。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

在这种情况下,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都市农业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都市农业指的是在城市或近郊地区开展农业生产,包括城市农田种植、屋顶农业、垂直农业等。

首先,都市农业的可行性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通过温室大棚、水培技术和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都市农业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大量作物,实现高效生产。

同时,科技还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如控制害虫和病原菌的传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都市农业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农田的建设可以利用废弃地和建筑物的空余空间,充分利用城市资源。

例如,使用屋顶进行农业种植可以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减少地面农田所占用的土地。

此外,都市农业还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城市的垃圾量和环境污染。

这种循环利用的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另外,都市农业对改善食品安全问题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食品的需求量大,而传统农田的种植面积有限,很难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都市农业可以在城市附近就近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减少运输距离,提高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提高食品安全性。

此外,都市农业的发展还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的可能。

随着都市农业的兴起,人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参与和管理农业生产。

这为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等提供了就业机会。

而且,都市农业所产生的农产品可以直接销售给城市居民,形成一个农产品的市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然而,虽然都市农业有许多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都市农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京津冀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

京津冀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

京津冀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当前农业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京津冀都市农业的现状与战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京津冀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是多样的。

由于京津冀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都市农业的类型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以北京为例,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供应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北京市不断加大对都市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在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周边地区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扶持措施,推动都市农业向高效、绿色农业转型。

另一方面,天津市则更注重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在城市蔬菜基地建设、设施农业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河北省则侧重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农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其次,京津冀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较为突出。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人口快速增长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导致农业用地被剥夺,给都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其次是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

尽管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现代农业技术在都市农业中的应用,但整体上仍存在科技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京津冀地区的农产品市场运营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链条较短,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京津冀都市农业的战略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农业用地保护和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整合。

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划定农业用地保护红线,同时提高农业用地的利用效益。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京津冀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都市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第三,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运营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标准制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类淑霞张士运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5年第01期摘要: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四化同步”协调发展。

北京市2003年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创新休闲观光农业、籽种农业、设施农业、会展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农业等新模式,农业现代化建设凸显成效。

在下一阶段发展中,北京市农业现代化内涵重点向创新农业、商品农业、高端农业、城市产业、文化农业等方向转变。

根据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农户调研,笔者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1.011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京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一系列的“三农”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于2003年正式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任务,随后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指出:“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在北京市依托都市的辐射,按照都市的要求,运用现代化手段,建设融生产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北京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现阶段,北京市提出调结构、转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1 北京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1.1 北京农业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北京市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要求。

21世纪初,北京市正式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方向。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确定,按照“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实现功能多样化、布局区域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安全化、景观田园化、环境友好化。

北京市通州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北京市通州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北京市通州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通州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号召,作为首都农业生产大区之一,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农民种养积极性有所恢复,京郊周边游势头火爆,都市特色农业发展良好。

一、设施农业发展平稳,农业生产功能提升表1 设施农业各项同比变化情况前三季度,通州区设施农业实际利用占地面积39587亩,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播种面积达到75680亩,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出售金额达到39282万元,同比有30.9%的增长。

1.政策价格共同推动,设施蔬菜产销齐增在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精神的指示下,通州区在2009年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重发展蔬菜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

区委、区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设施蔬菜,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加快现代化温室建设,提高设施采光、保温等实际功能,重点完成了于家务乡大耕垡、台湖镇崔窑、潞城镇兴各庄村三个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建设项目。

同时,今年蔬菜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农业政策和价格因素共同激发了农民种菜积极性,形成了设施蔬菜产量、金额双增长的形势。

2.喜迎国庆,用鲜花装点北京花卉种植是通州区设施主导产业之一,今年适逢建国60年,同时第七届花博会也在京举行,作为北京花卉主产区之一,对摆花需求量大,花卉种植户普遍销量增加,尤其是设施盆花,产量比去年有了90.8%的增长,其中仅潞城镇温室盆花就有167万盆用于国庆期间扮靓长安街沿线。

二、种业发展良好,同比涨幅达六成1-3季度,通州区种业共销售收入488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82.9万元,涨幅达到了63%,其中销往外埠1895.8万元。

其中,农业种业收入647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17倍;林业种业收入1222万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牧业种业收入1658.5万元,同比增长26%;渔业种业收入1356.8万元,比去年同期也有19个百分点的涨幅。

北京发展科技农业的优势、问题及建议

北京发展科技农业的优势、问题及建议

北京发展科技农业的优势、问题及建议进入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进步对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驱动作用更加明显。

世界农业科技在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不断拓展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在新的高度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

生物、计算机、互联网、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不断向农业领域渗透、交融,从而形成许多新的科学交叉点和生长点,拓宽了农业科技领域,大大推动科技农业的发展。

所谓科技农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农业科技产业化,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使农业科技不断向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渗透,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新的农业科技产业。

科技农业通过加强科技运用,促使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农业管理过程现代化、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因子关系协调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是根本性决定性力量。

一、北京发展科技农业的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期,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

科技农业作为北京打造都市农业“高精尖”板块、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北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北京首都功能定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发展科技农业是北京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农业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无疑是提高现代农业效率的最根本动力。

随着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3.0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科技农业是重要表现形式。

都市农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前景展望

都市农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前景展望

都市农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形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都市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城市居民新鲜、安全的农产品,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都市农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首先,都市农业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都市农业则将农业引入到了城市中。

这种形式的农业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此外,都市农业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的空气和水污染。

通过种植蔬菜、果树等植物,都市农业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城市空气。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减少垃圾的填埋量,降低环境污染。

其次,都市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而都市农业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通过在城市中建设垂直农场、屋顶农场等农业设施,都市农业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利用温室大棚、水培技术等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在城市中进行全年无休的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此外,都市农业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都市农业可以通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都市农业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城市的失业率,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可以实现农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然而,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都市农业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前景与对策北京市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范子文文 摘:阐述了北京都市农业开发的背景和功能,剖析了都市农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 都市农业 前景 对策建议 收稿日期:1997年10月6日 作者为主任助理、经济师 作者单位邮政编码:100029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扮演着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角色,好像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生产农副产品。

其实,农业除了具有生产性功能外,还具有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性功能和为人类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空间的生活性功能。

近年来,随着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逐步得到认识并加以开发,农业的生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城市服务的功能增强,都市农业有了快速发展。

一、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功能 都市农业一般是指地处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大都市的农业。

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发展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郊区的农用土地越来越少,1996年每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不到0.1公顷,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京郊发展农业、提高效益的重点在于搞深度开发,即通过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集中、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身居都市的人们逐渐被“水泥丛林”所包围,被“柏油沙漠”所环绕,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紧张,心理压力大。

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众多的城市居民渴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在绿色田园环境中休息、度假、观光、旅游、呼吸新鲜空气。

显然,仅靠少量的公园式绿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充分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发展农业,使都市成为有“农”的都市。

伴随着这两方面的需要,都市型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受到市民的欢迎。

根据首都城市功能的要求和郊区的特点,北京都市农业的功能主要有:(一)经济功能。

除生产农产品外,还可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二)社会功能。

增进都市居民与农民的接触,拓展农村居民的人际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教育功能。

提供机会让都市居民认识农业、掌握作物栽培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了解农村文化等。

(四)生态功能。

为招来游客,都市农业区须改善卫生状况,提高环境质量,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通过教育解说服务,可使人们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便主动做好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工作。

(五)休闲功能。

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从事观光、休闲、娱乐活动。

(六)健身功能。

为人们提供游憩活动空间,以减轻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达到舒畅身心、强健体魄的目的。

(七)文化功能。

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及许多民间技艺,可因都市农业的发展而得以延续,同时也可能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

二、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自从80年代后期在昌平县十三陵旅游区出现观光桃园以来,京郊各地以首都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为基础,把农业建设、科研示范、产品加工和游客动手融为一体,开发了一批都市农业景区,吸引了众多的城市居民和部分国外游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目前,北京都市农业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观光农园。

通过开放成熟期的果园、菜园、花圃等,供游客入园观景、赏花、摘果等。

如怀柔县的雁栖乡间情趣园、海淀区的樱桃园等。

1997年5月8日至6月8日,顺义县在沿河等几个产瓜乡,举办甜瓜采摘月活动,共接待采摘者一万多人,其中有中小学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520个团体参加,还有部分外省(市)人和外国人。

垂钓乐园。

为满足京城60多万钓鱼爱好者的需要,京郊400多个渔场开辟了垂钓区,有的则建设了垂钓宫,专门开展垂钓活动。

例如,位于房山区长阳镇张家场村的碧溪垂钓园,常年备有鲤鱼、链鱼、草鱼、鲫鱼、武昌鱼、鲶鱼、罗非鱼、白鲳、虹鳟鱼、回鱼等十几个品种,在天然水域里还可钓到活虾、甲鱼、螃蟹等。

新建的碧溪垂钓宫,面积16000平方米,采用工厂化养殖方式,在冬季宫内也温暖如春,鲜花簇拥。

目前,全市渔池垂钓面积已达800多公顷,每年垂钓收入近亿元。

森林旅游。

全市有上方山、蟒山、西山、云蒙山、堆臼峪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小龙门、森鑫两个市级森林公园,此外还有松山、百花山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区和八达岭、丫吉山、四座楼、雾灵山、西峰寺、白龙潭、北台上等开展森林旅游的风景区,总面积达2.84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7%。

这些森林公园和风景区,经过几十年的造林和营林,已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观,成为首都居民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考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据统计,1996年森林旅游者107万人次,收入4100万元。

观光牧场。

开放具有观赏性的牧场、养殖场,让游人参观、喂食、拍照、购物,充分体验牧业生活风情。

京郊旅游区内地跑马场、特禽养殖场参观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但目前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参观、旅游、购物一条龙服务。

租赁农园。

将农园划分成若干小区,分块出租给个人、家庭或团体。

平时农园由农场管理者负责雇人照顾,并按照租赁者的意愿更换、增添园内种养品种,假日则交给承租者享用。

1996年3月份,通县徐辛庄镇京东果牧场推出了“学作农民”系列活动,向城里人出租菜田、果树,承租者可以在此种瓜点豆,为果树施肥剪枝,这样既可锻炼身体,又享受了田园风光和体验收获自己劳动果实的快乐,因而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菜田的租金是每平方米10元,果树则因树种、品种的不同而不等。

少儿农庄。

这是为孩子们接近大自然、亲自参加劳动而开辟的园地。

为响应团中央“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北京灿烂阳光少儿农庄有限责任公司在昌平县小汤山镇创办了“灿烂阳光少儿农庄”。

该农庄占地17.2公顷,分饲养乐园、集体农庄、童话作坊、时尚大棚、垂钓池塘等小区,孩子们可以在娱乐中长知识,在动手中长能力。

从“六一”至今的试运作期间,该农庄就接待了来自朝阳、西城、东城、宣武等区学校的约5000名学生。

民俗观光村。

选择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村庄,稍加整修,提供可供过夜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憩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1995年北京市农工委等单位推出双休日“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系列活动,倍受城里人青睐。

密云县遥桥峪村、怀柔县神堂峪官地村等地农家已按标准挂牌营业,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据了解,密云县遥桥峪古城堡有50户农家店,去年仅接待游人收入就达60多万元。

民宿农庄。

通州区徐辛庄镇平家疃村、怀柔县八道河乡交界河村等已成为城里退休人员的“新居”和“教授村”。

他们在林间散步,呼吸着农村的新鲜空气,栽种上蔬菜水果、雕刻出艺术作品,过着宁静淡泊、无噪音污染的世外桃园式生活。

此外,京郊各地以展示名特优农产品名义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如大兴县的西瓜节、平谷县的桃花节、通县的美食节等,把宣传产品、交流技术、洽谈贸易与观光旅游融为一体,也是都市农业开发的有效形式,做到了“都市农业搭台,经济贸易唱戏”,收到了良好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北京都市农业景点越来越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

但是与国外大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相比,与首都1200万人口的需要相比,北京都市农业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问题有: (一)都市农业范围广,类型多,但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体系和规模优势;(二)有些项目比较粗糙,显得品味不高,甚至有的把郊区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围起来就收费,让人“不看遗憾,看了失望”;(三)部分景点特色不突出,缺乏文化、教育内涵,达不到让市民了解农作过程,增长农业知识的目的;(四)有的项目在开发时不太注意周围环境,污染很历害,结果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资源和环境;(五)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农业观光旅游时间具有季节性,牧业、副业观光项目开发不够;(六)都市农业项目以乡村自主开发为主,过去政府的管理与干预较少,更没有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或管理办法,导致有些景点显得杂乱无章。

三、都市农业发展的前景与对策建议 北京市有1200万人口,其中城区人口近700万,还有不少长住京城的外国人和一些常来北京旅游的天津人。

他们之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参与农作过程,体验农家乐趣,获取农业知识和技艺。

特别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所处环境的恶化,更多的人们渴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在绿色田园环境中休息、度假、观光、旅游,呼吸新鲜空气。

以田园景观为背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家生活和农村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农业项目正迎合了这种需要,因而具有巨大的市场。

1996年北京市的人均居民收入为6885.50元,有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40.6%的人把中短途旅游作为双休日休闲的第一选择,可见都市农业的客源市场是有潜力的、无止境的。

北京郊区应抓住机遇,统筹规则,规范管理,积极发展。

一是在项目的布局上,郊区各县区应有自身的特色和开发重点。

全市的总体布局应是:近郊区发展市民农园、农业公园、景观绿地、花卉公园等观光体验型项目,为市民体验农耕和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增进情感交流和身体健康;远郊平原则在农业的大规模自然景观和观赏性方面做文章,重点发展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垂钓乐园、少儿农庄等,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赏、休闲,增加市民对农业的参与程度;远郊山区利用开阔的山坡地和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开发自然休养村、观光牧场、民宿农庄、休闲农场、森林公园等综合性农业观光区,为市民休闲、娱乐、度假、开会、科考、避暑、野营提供理想场所。

各县区都应结合当地的资源、区位、市场条件,制定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

二是在开发的时间跨度上,近期内应优先发展观光农园等观赏性项目,逐步提高市民对都市农业的认知和接纳程度。

农业休闲项目可在山区小范围发展,主要应利用撂荒地和山坡地,并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对于市民农园,应先在区位、资源条件较好的近郊地区进行局部试验,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今后随着旅游市场的发育和都市农业实践的发展,再逐渐扩大开发的规模和范围,提高档次和水平。

三是在政策上,应对都市农业项目有一些优惠和倾斜。

虽然郊区都市农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有些项目还属于公益性事业。

近期内,政府应扶持搞一些试验示范点,然后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四是在管理上,应尽快制定一个条例或管理办法,对都市农业区的设置条件、申请程序、补助方式、土地利用方向、基建规模、资源环境保护、检查验收方法及其他有关政策措施作出规定,以免把都市农业区搞乱、搞散、搞坏。

要坚决防止过分改变农地利用方向,大兴土木,建造大量人文景观和楼堂馆所的做法,更要避免以此为契机,搞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

五是在组织上,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都市农业的开发、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