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表格式教学设计+备课素材+课后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2023](https://img.taocdn.com/s3/m/0fc7256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b.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纸在我国古代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连接词进行课文内容的梳理和复述。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2)教育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2. 生字词:蔡、伦、树、肤、破、布、料、线、网、计、桌、期、验。
3. 课文结构:课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纸的发明背景、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以及纸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纸在我国古代的重要地位。
2. 教学难点:(1)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
(2)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古代书写材料,引发学生对纸的发明背景的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梳理课文内容,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4. 课堂分享: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 课后作业布置: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纸的发明2. 结构:课文结构图,展示纸的发明背景、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以及纸的重要性。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cb7c7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知道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升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2. 补充材料:关于纸的发明过程及相关历史人物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知道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古代书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引出纸的发明。
2. 新课导入:播放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并记录重点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讨论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 活动设计: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张纸,体验纸的制作过程,加深对纸的发明过程的理解。
7. 总结提升:通过PPT展示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进行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重点内容:纸的发明过程、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纸的发明过程,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搜集关于纸的发明过程及相关历史人物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知道了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了课文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 纸的发明》(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 纸的发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6a0c4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8.png)
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懂得纸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教育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纸的发明过程、纸的用途、纸的制作方法。
2. 生字词:蔡伦、东汉、宦官、树皮、麻头、破布、渔网、改进、便宜、携带、学问家、普遍、珍惜、伟大。
3. 传统文化知识: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理解纸的来之不易。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2. 教学难点:(1)纸的制作方法及原理。
(2)教育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实物:一张纸。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纸是怎么来的吗?(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纸的发明过程的了解。
(3)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纸的发明》,了解一下纸的由来。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纸的发明过程、纸的用途、纸的制作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纸的发明过程。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8beb81ae7375a417876f8f65.png)
10纸的发明导学案设计钟) (2)师强调本课生字的字形。
注意强调易错笔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①认真倾听,发现读错、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及时纠正。
②注意长句的正确断句。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围绕“纸的发明”讲了什么。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完成课后练习1,填一填。
制、洲”是翘舌音。
观察字形:“录”下部是“氺”,“验”字的部首“”的末笔是提。
(2)反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停顿。
读给同伴听,请他指出不当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这样的词语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完成书后练习题1。
语来把课文内容说一说。
学生得到了语言训练,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
四、指导观察,规范书写(用时:6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按结构分类。
2、指出重点字“录、册、存、洲”,播放生字书写动漫。
注意生字的结构、笔顺和易错笔画。
3、教师示范书写。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5、组织学生作品展示。
1.观察生字表中的会写字,按结构分类,并读一读。
2、观察生字动漫,伸出手指随着书空。
3、观察教师的书写,注意易错笔画。
录:下边是“氺”。
册:最后一笔是“一”。
存:第二笔“丿”要伸展。
洲:左窄右宽。
“州”的三个点在横中线上方,第一个点和后两个点的方向不同。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示,互评互改。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这一步骤很重要,不要流于形式。
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谈谈本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认真书写生字。
1.说说本课收获。
2、认真书写生字。
书写有布置有检查。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回顾导入,明确学习任务(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出示本课学习任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b90d6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4.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掌握纸的制作工艺及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纸的发明》2. 相关资料:蔡伦的生平事迹、纸的制作工艺、纸的用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掌握纸的制作工艺及用途。
2. 教学难点: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古代书写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圈画出关键词语。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蔡伦的贡献。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造纸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造纸的乐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7. 课后作业:布置与纸的发明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课文结构:背景——发明过程——蔡伦的贡献——造纸术的意义3. 关键词语:蔡伦、造纸术、改进、意义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查阅关于蔡伦和纸的发明过程的资料,深入了解造纸术的发展。
2.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蔡伦》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蔡伦的敬仰之情。
3. 手工作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的纸张,体验造纸的乐趣。
2024年【统编教案】三下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教案】三下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aecc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e.png)
2024年【统编教案】三下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二章节“纸的发明与改进”,详细内容涵盖纸的发明背景、蔡伦的改进过程、纸的制作方法以及纸在古代和现代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背景、蔡伦改进纸的过程以及纸的制作方法,认识到纸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体验纸的制作过程,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蔡伦改进纸的过程、纸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纸的发明背景、纸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视频、实物展示(纸样品)。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纸?纸是如何被发明的?2. 例题讲解(1)讲解纸的发明背景:古代书写材料的局限性,引出蔡伦改进纸的过程。
(2)讲解蔡伦改进纸的过程: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提高纸的质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纸的制作方法及其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4. 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纸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2)学生回答:将纸浆浸泡、搅拌、过滤、晾干。
5.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纸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背景2. 蔡伦改进纸的过程3. 纸的制作方法4. 纸在古代和现代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纸的发明与改进”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要点:包括纸的发明背景、蔡伦改进纸的过程、纸的制作方法及其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与改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纸的发明(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纸的发明(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aa44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2.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纸的发明(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理解纸的制作原理,掌握纸的基本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纸的发明,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纸的发明背景:介绍古代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引出纸的发明。
2. 纸的发明过程:详细讲解纸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成纸等环节。
3. 纸的广泛应用:介绍纸在古代和现代的用途,强调纸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纸的制作过程和纸的广泛应用。
2. 难点:纸的制作原理和环保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材料、实物展示。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手工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书写材料,引发学生对纸的发明的好奇心。
2. 新课:详细讲解纸的发明过程,通过视频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3. 讨论:分组讨论纸的广泛应用,每组分享讨论成果。
4. 实验:进行简单的手工造纸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造纸的乐趣。
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提纲:发明背景、发明过程、广泛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纸的发明的小短文。
2. 实践作业:进行家庭手工造纸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纸的发明有了深入的了解,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纸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古代的竹简、丝绸等书写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古代书写的不便,引发学生对纸的发明背景的好奇。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古代的人是如何书写的吗?”“如果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们希望有一种什么样的书写材料?”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最新2020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 纸的发明(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最新2020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 纸的发明(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ee263ff00bed5b8f31d2b.png)
10 纸的发明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发明发现发觉
2.技术伟大记录书册保存欧洲
3.保存不在大约吃药社会杜鹃经验洗脸
4.(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其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
(2)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其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
(3)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4)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
“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5)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
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
(6)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精品教案+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精品教案+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8ee5f22844769eae009ed69.png)
10.纸的发明二、了解发明意义。
(用时:10分钟)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1.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2.自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的伟大意义。
5.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延伸。
(用时:10分钟)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
3.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
1.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6.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
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发明》教学片段◆自主探究,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重点)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一伟大的发明是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4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生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后,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在青铜器上。
生2:后来,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起来,成为一册书,很笨重。
生3:再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虽然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生4: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麻造纸,但这种纸粗糙,不好写字。
生5: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为原料,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的纸。
师:同学们学得认真,总结得较好,我们一起读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生齐读)生1: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得到。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cc961c5b0717fd5360cdc99.png)
10纸的发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重点难点 1.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2.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有书写纸、包装纸、餐巾纸、卫生纸……)(课件出示2:各种用途的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文章——《纸的发明》,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纸的发明)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1)纸是谁发明的?(2)纸的发明经过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课件出示3)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纸的什么故事?(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1. 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4)创造携带蔡伦朝鲜欧洲社会积累保存制造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3.教师适时归纳(1)正音平舌音“蔡存”,翘舌音:“制、创、洲、社”;前鼻音:“伦鲜”。
另外,“鲜、累”是多音字,“鲜”在这里读“xi?n”,还有一个读音“xiān”,组词为“鲜花”;“累”在这里读“lěi”,还有一个音是“l èi”,组词“劳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f2e110b4daa58da1114a15.png)
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自主识字,自主预习,
4.想想文中写了纸的什么故事?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
(一) 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念。】
(二) 预习反馈:
1. 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 (课件出示 4)
创.造 携.带 蔡.伦. 朝鲜. 欧.洲. 社.会 积累. 保存. 制.造
总的结构,划分段落如下:(课件出示 6)
第一部分(1 自然段):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
献之一。(总) 第二部分(2~4 自然段):纸的发明过程。(分) 【设计意图:以自然段 第三部分(5 自然段):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总) 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
(板书:伟大贡献之一 发明过程 影响了全世界) 概括段落的内容的同时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 难点
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本课“创、携”等 11 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 伟”等 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
生活实际,激情导入,
(有书写纸、包装纸、餐巾纸、卫生纸……)
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
导入
(课件出示 2:各种用途的纸)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d1635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1.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纸的发明》,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纸的发明》的阅读与理解。
2. 纸的发明过程及相关人物的了解。
3. 朗读、讨论、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 教学难点: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纸的发明过程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实践,模拟古代造纸过程,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重点内容:纸的发明过程、蔡伦、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 板书设计要求:清晰、简洁、有条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小练笔:写一写你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感悟。
3. 调查了解: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课下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有了深入了解,认识到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f58e40a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0.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2023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伟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纸的发明背景,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
2. 讲述纸的发明过程,让学生了解纸的制作工艺和改进过程。
3. 分析纸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纸的发明过程和纸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理解纸的制作工艺和改进过程,以及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纸的发明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纸的发明过程和纸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的看法。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纸张,体验纸的制作过程。
5. 总结:通过问答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和纸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3. 内容:纸的发明过程、纸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纸的制作工艺和改进过程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纸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短文。
2. 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思维导图。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图片、视频、PPT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和纸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同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纸张,他们更好地理解了纸的制作工艺和改进过程。
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了对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的看法。
总的来说,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过程中对纸的发明过程的讲解可能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改进。
【推荐】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推荐】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a5cd6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0.png)
【推荐】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授课纸的发明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时间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会认本课“创、携”等 11 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 ,会写“术、伟”等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第一课时1.会认本课“创、携”等 11 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 ,会写“术、教学伟”等 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目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课件。
准备教学设计导入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分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纸的哪些知识?(有书写纸、包装纸、餐巾纸、卫生纸)钟(课件出示2:各种用途的纸)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文章——《纸的发明》,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纸的发明)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1)纸是谁发明的?(2)纸的发明经过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课件出示 3)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4.想想文中写了纸的什么故事?(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1.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4)【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预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新课创造携带蔡伦朝鲜欧洲社会积累保存制造...........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表格式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表格式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5af1c3b3567ec102d8aaa.png)
10纸的发明【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0 纸的发明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然后“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课时目标】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0纸的发明竹片:笨重帛:轻便、太贵不能普及麻纸:粗糙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传承下来【课后反思】成功之处:除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外,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还通过主要内容填空、理清课文的条理,从而为品读课文奠定基础。
在对比阅读蔡伦发明的纸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从而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
教师在最后又设计了写话训练,这样就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把握,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对语文产生兴趣。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纸的发明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10 纸的发明
伟大贡献之一发明过程影响了全世界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本文首先“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课件展示比较难读的以及与课文理解有直接帮助的字词,在指读当中发现不正确的字词读音,随即把它们进行正音。
然后“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课文段落大意,从而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
【课时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竹片:笨重
帛:轻便、太贵不能普及
麻纸:粗糙
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传承下来【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除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外,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还通过主要内容填空、理清课文的条理,从而为品读课文奠定基础。
在对比阅读蔡伦发明的纸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从而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
教师在最后又设计了写话训练,这样就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把握,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对语文产生兴趣。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赞颂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蔡伦(?-121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
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其他资料】
中国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课后作业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创(chànɡ chuànɡ) 蔡(cài chài) 伦(lún nún)
册(cè chè) 洲(zōu zhōu) 录(lù lǜ)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恰当的动词。
()文字()发展()在水里
()造纸术()经验()欧洲
三、重点段落品析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2.用“”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用“既……又……”造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了本课,你想对蔡伦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创(chuànɡ) 蔡(cài) 伦(lún) 册(cè) 洲(zhōu) 录(lù)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创造)文字(促进)发展(浸)在水里
(改进)造纸术(积累)经验(传到)欧洲
三、重点段落品析
1.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3.这件衣服穿在身上既漂亮又舒适。
四、蔡伦,你真了不起,为祖国争光,为世界人们造福。
我要向你学习,长大学会发明创造。
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