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其与ATP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第9讲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素养目标:生命观念) 2.下面是生物界中能量“货币”——ATP的“循环”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图中“M”和“N”的元素与动植物体内重要储能物质的组成
元素相同
B.图中①过程消耗的能量1可来自光能,②过程释放的能量2可转
化成光能
C.图中“能量2”能为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1.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
B.图中②指特殊的化学键,在ATP分子中共有3个
C.图中③是mRNA与质粒共有的碱基之一
D.图中④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答案】C
【解析】图中①是核糖,是构成RNA的五碳糖,A错误;特殊的化 学键在ATP分子中有两个,B错误;图中③是腺嘌呤,是mRNA与质粒 共有的碱基之一,C正确;图中④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D错误。
分子的基本单位之一。
()
(2)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
()
(3)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不能合成ATP。
()
(4)“能量”就是指ATP,ATP就是“能量”。
()
(5)真核细胞内发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原核细胞内不发生。
()
(6)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产生大量乳酸。
()
(5)无氧呼吸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一种酶催化完成。 ( )
(6)有氧呼吸二、三阶段所需的酶都分布于嵴上。
()
(7)有氧呼吸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出来的,其中只有少部分储存在
高中生物 第五章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班级姓名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1.请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1)发生场所:生活状态的内。
(2)分解底物:生物体内的。
(3)呼吸产物:或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因呼吸类型而异)。
(4)反应类型:。
(5)能量变化: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生成。
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因此可以用酵母菌来研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下面是简易的实验装置,结合该图进行分析:(1)变量的分析和控制①本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②甲、乙装置中是如何控制自变量的(实验中有氧和无氧条件的控制)?(2)实验装置①图甲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②B瓶装好后,要过一段时间再连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是为什么?①如何检测产物中含有酒精?②如何检测产物中含有CO2?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4)结果分析①甲、乙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混浊,但是甲装置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大,这说明了什么?②从A 、B 中各取少量培养液分别注入1、2号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0.5 mL 含有0.1 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后发现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变成灰绿色。
这说明了什么?(5)实验结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有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必须在 条件下进行,产生大量的 和 ,无氧呼吸需在 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有 ,同时也产生CO 2,但CO 2的产生量比有氧呼吸要 。
二、有氧呼吸的过程和能量利用下图是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底物以葡萄糖为例),结合该图分析下面的问题:1.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分析线粒体有哪些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2.结合图解,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归纳,完成下表。
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放能多少第一阶段 葡萄糖――→酶2 +4 第二阶段 2丙酮酸+6 ――→酶 6 +20第三阶段24 +6 ――→酶123.式。
4.你能根据反应式概括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吗?5.1 mol 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2 870 kJ 的能量,其中 1 161 kJ 左右的能量被ADP 捕获,储存在ATP 中。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学习任务单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本质。
2、掌握细胞呼吸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了解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4、能够解释细胞呼吸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点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反应式。
2、无氧呼吸的两种类型及其反应式。
3、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产生和释放。
三、学习难点1、理解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关系。
2、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四、知识讲解(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1、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 ATP 的过程。
(2)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反应式: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₄O₃+ 4H +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反应式:2C₃H₄O₃+ 6H₂O → 6CO₂+ 20H +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反应式:24H + 6O₂ → 12H₂O +大量能量2、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 ATP 的过程。
(2)类型酒精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₂H₅OH + 2CO₂+少量能量乳酸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少量能量(三)细胞呼吸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逐步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转化为 ATP 中的化学能,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ATP、细胞呼吸

相 实质 同 点 意义 联系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无氧呼吸进化为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中的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 的,CO2中的氧原子一部分来自葡萄糖,另一部分来自水。这个 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2.O2参与反应的阶段是有氧呼吸中的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 成水,所以细胞呼吸产物水中的氧来自O2,这个过程在线粒体 内膜上进行。 3.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应物中的水在 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H】和O2结合生成的。 4.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 (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5.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 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7.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 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3.ATP与RNA在组成成分上有怎样的联系? 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的部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它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8.若把ATP彻底水解会得到哪些成分? 腺嘌呤、核糖、磷酸
9.有人说“自然界叶绿体形成的ATP多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形 成的ATP”这句话有道理吗?
植物光反应产生的ATP是全部用于暗反应,并形成有机物, 而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形成的ATP都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故对处于生长中的植物来说,叶绿体形成的ATP多于线粒体及细 胞质基质形成的ATP。
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ATP的合成 反应式 所需酶 能量来源 ATP的水解
ATP合成酶 光能、化学能
ATP能量的主要来源

ATP能量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时 需氧气,并把呼吸作用比作“缓慢燃烧过程”。 后来人们发现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 并释放能量。
讨论: 1.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2.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快吗?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C6H12O6 酶 2丙酮酸+少量的[H] +少量ATP
场所: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丙酮酸+H2O 酶 CO2 +大量[H ] +少量ATP 场所:线粒体 第三阶段: [H]+O2 酶 H2O + 大量ATP 场所:线粒体
有氧呼定义:
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有氧呼吸的总 反应式为:
例:水稻生产中的适时露田和晒 田等措施的实质就是为了改善土壤通 气条件以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
水生植物的通气 组织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积 累减少。因此,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来说,又要设法降低细胞的呼吸强度, 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等。
粮食储藏
果蔬保鲜
粮食储藏
粮食储藏时,要注意降低温度 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延长 保存期限。
农村广泛采用密闭的土窖保存水果蔬菜, 也是利用水果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抑制细胞 呼吸的原理。
水果的低温保鲜
随堂练习:
1.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
的化合物是:( B )
A.二氧化碳 B.水 C.丙酮酸
D.乳酸
2.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发酵。
CO
C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 副本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优秀获奖科研论文一、教材分析“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3节的内容。
在课标中所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为:“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本节内容与初中人教教材中“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有衔接,与高中的必修和选修模块也有密切关系。
本节课内容需要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为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课时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实践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概述细胞呼吸的概念;简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说明两者的异同及联系;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实践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评价的能力;获取并表达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三、重点难点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利用初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知识点,填写学案,在黑板上贴图、练习等活动。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书指导法、练习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视频导入新课课前组织学生观看跑酷视频,请学生回味剧烈运动时的感受。
教师启发引导并提出问题: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量来源是什么?(ATP)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中,因此叫细胞呼吸。
导出本节课题: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设计意图:从与本节相关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
(二)学习新知识1.细胞呼吸概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初中教材中的图片(七年级上P125图Ⅲ-26 呼吸作用示意图)回忆初中呼吸作用的定义,请学生参照图示,思考并尝试概括什么是呼吸作用。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细胞呼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发生在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中。
它是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代谢为能量(ATP)的过程。
以下是细胞呼吸的几个关键知识点总结:1.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细胞呼吸包括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为较小的化合物,并产生少量ATP和NADH。
Krebs循环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将产生的化合物进一步分解,并生成更多的NADH、FADH2和少量的ATP。
氧化磷酸化是最终的阶段,在线粒体内发生,将NADH和FADH2氧化为更多的ATP。
2. ATP的生成: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中最主要的ATP合成途径。
在线粒体内的内膜上,通过电子传递链将NADH和FADH2的高能电子转移,产生足够的能量推动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生成ATP。
每个NADH能产生大约3个ATP,而每个FADH2能产生大约2个ATP。
3. 氧的作用:细胞呼吸需要在氧的存在下进行。
没有氧气,细胞无法将NADH和FADH2中的高能电子转移到电子传递链上,也无法进行氧化磷酸化。
这种情况下,糖酵解会产生乳酸或乙醇,以便释放一些能量。
4. 细胞呼吸与发酵的区别:发酵也是一种能量产生的过程,但它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与细胞呼吸不同,发酵过程不涉及氧化磷酸化阶段,因此产生的ATP相对较少。
此外,发酵产物也不同,例如乳酸、乙醇和二氧化碳等。
细胞呼吸是一种通过将有机物质代谢为能量的过程,其结果是生成大量ATP。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依赖氧气的存在。
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生命活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教案

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对ATP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类型和过程的学习,建立起生命的物质与能量观和普遍联系的观点理性思维通过分析ATP的合成、利用过程及对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培养对问题进行推理,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探究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掌握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考点一ATP的结构和功能一、ATP的结构与功能1.组成元素:C、H、O、N、P。
2.分子结构(1)分子结构式:A-P~P~P(简写)。
结构—⎪⎪⎪—1分子ATP=1分子腺苷A+3分子磷酸基团—腺苷=腺嘌呤+核糖—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2)特点: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出能量,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
3.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1)ATP的结构(如下图所示)(2)ATP中的“一、二、三”二、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1.动植物细胞ATP 来源与去向分析(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 ,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 。
(2)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 专用于暗反应,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植物或动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才能用于多种生命活动。
2.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比较 反应式 ATP ――→酶ADP +Pi +能量能量+Pi +ADP ――→酶ATP酶 ATP 水解酶 ATP 合成酶场所 活细胞内多种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能量转化 放能 吸能能量来源 高能磷酸键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能量去向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储存于ATP 中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 :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产生ATP :光反应消耗ATP :暗反应和自身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 线粒体 产生ATP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 :自身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 核糖体 消耗ATP :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消耗ATP :DNA 复制、转录等[思考] ATP 是细胞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吗?提示: 不是,除ATP 外细胞中直接能源物质还有GTP 、CTP 、UTP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苹果、香蕉储存久
了,会有什么气味发出来?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发生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酶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C6H12O6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 能量的过程。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 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 无氧呼吸的概念
例 1.右图 1所示各种呼吸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可 供选项:A.a→b→c B.a→b→d C.a→b→e
1)高等植物进行的是上面 A~C中哪种呼吸方式 A C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哪种呼吸 B 3)乳酸菌是哪种呼吸方式
。 。 。
例 1.右图 1所示各种呼吸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可 供选项:A.a→b→c B.a→b→d C.a→b→e
高等动物的呼吸现象和呼吸作用 细胞内
O2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O2
+
糖 类
CO2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CO2 + 水+
能量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呼吸作用(本质)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 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特征: 1、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
2、需酶的作用 3、能量分段释放
③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酶
6CO2+ 12H2O +能量 38个ATP
④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____ 多种酶 的催化作用,把 氧 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 _______ CO2 和 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_____ 葡萄糖 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 _____ 能量 生成_________ H2O ,释放______, 许多ATP 的过程。
少量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CO2、[H] 少量
H 2O 大量
有 氧 呼 吸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酶
2870kJ
1161kJ 38 ATP
1709kJ 热能
有氧呼吸小结 ①主要场所: 线粒体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709kJ/mol,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1161kJ/mol,约40%)
细胞呼吸的方式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可分 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结构
与功能)
基粒 外膜
嵴放大
内膜 含有与 线粒体 基质 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 嵴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 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 CO2浓度、含水量等。
温度:植物最适25-30℃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 在农业上,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 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呼吸 速率
温度
3、水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 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所以,稻谷等种子在贮藏前要晾晒,甚至风干, 减少水分,降低呼吸消耗。
酒精和CO2或乳酸 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2 ATP
能量 释放大量能量,合成 变化 38 ATP
相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同 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四、呼吸作用的意义
1、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2、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 的合成提供原料。例如,葡萄糖 分解时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合成 氨基酸的原料。
运用知识,联系生活
1、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 苹果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会感到肌肉酸痛? 由于供氧不足骨骼肌细胞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为什么低温缺氧的环境下食物储藏的时间较长? 低温缺氧的环境下呼吸作用比较微弱,有机物消耗的少 4、我们购买罐头食品时发现有这样的说明:若真空安 全钮鼓起请勿购买。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这说明罐头食品在生产时灭菌不彻底,微生物在无氧 条件下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使真空安全钮鼓起说 明食物可能变质
发酵 酵母菌、乳酸菌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不 条件 同 点 产物 需分子氧、酶 CO2、H2O
细胞质基质 不需分子氧、需酶
在储存农产品时,可以在密闭的仓库里CO2、 N2,降低温度,或者降低水分含量,以降低 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O2和CO2: 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大,无 氧呼吸则受到抑制。 超过大气含量的高浓度CO2使呼吸速率显著降低, CO2浓度增高抑制有氧呼吸,亦抑制无氧呼吸。 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探讨
1.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 都能产生CO2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能量。
2.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
不能。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 底地氧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地全部释放出来, 细胞的基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能量吗?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无氧呼吸来释放能量。 但是,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有氧呼吸怎样进行
细胞质基质 6O2 ③
能酶Leabharlann C6H12O6 ① 酶4[H] 2丙酮酸
能
热 2ATP
②
20[H]
6H2O
酶
能
热 34ATP
热 2ATP
12H2O
6CO2
线粒体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释能
细胞质 基质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2O [H]、O2
丙酮酸 [H]
本节聚焦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其与ATP的形成有什么 关系?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特点。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 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拉瓦锡等在研究人的呼吸作用
燃料的燃烧
拉瓦锡把呼吸作用 比作碳和氢的“缓 慢燃烧过程”。
物质燃烧也是物质 的氧化分解,燃烧 和细胞呼吸有何异 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