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陵寝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历代陵寝制度

篇一:隋唐时期的陵寝制度

隋唐时期的陵寝制度一、“依山为陵”制度的沿续隋唐时期帝陵的建造,基本上沿袭汉朝“依山为陵”的制度。隋文帝杨坚死于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同年十月与皇后独孤氏合葬于太陵。太陵位于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南的五泉乡王上村旁。陵冢高27.4米,呈覆斗形,夯筑而成。底部面积为26560平方米。陵冢顶部平坦,呈长方形,东西长48米,南北宽38米。陵家底部四周已被挖掉3~5米,现残存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60米。陵冢周围原筑有夯土城垣,现已基本毁坏,唯北城尚有残墙,长约130米,最高处1.2米,残存宽5.5米。夯层清晰,夯窝明显。经初步钻探,陵垣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垣墙的四角及中部都发现有大量的砖瓦残片,应是当时建有阙楼和城门的残迹遗存。唐代帝陵的建造自太宗昭陵始,基本上依山为陵。据统计,在唐朝18处帝陵中,除献陵、庄陵、端陵、靖陵四处位于平

原外,其余都是利用山丘建造的。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筑方形陵墙围绕,四面辟门,门外设石狮,四角建角楼,陵前神道一般顺着坡势向南展延,神道上的门阙和两侧的人、兽雕像较前代增多。据文献记载,唐代依山为陵的作法始于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营建寿陵(即昭陵)时确立了这一制度。他对侍臣说:“昔汉家皆先造山陵,既达始终,身复亲见,又省子孙经营,不烦费人功,我深以此为是。古者因山为坟,此城便事。我看九峻山孤耸回绕,因而傍凿,可置山陵处,联实有经焉之理。”九峻山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处。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昭陵玄宫凿造于九峻山南坡腰间,从诞道至墓室进深250米,前后置5道石门。墓室内部“闲丽不异于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因山势陡峭,人员往来不便,故又顺山旁架设栈道,悬绝百仞,绕山300米始达墓门。对此,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重经昭陵诗》中描述道:“圣图天广大,宗祀目光辉。陵寝盘空曲,熊黑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自唐太宗昭陵后,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章、贞、简等13陵都是采用“依山为陵”的制度。其中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西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海拔1049

米,三峰丛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北峰最高,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侧二峰较低,东西对峙,为陵寝南端的天然门阙,俗称“奶头山。”乾陵玄官位于梁山主峰南坡,拔地高度104米。隧道正南北向,斜及墓门,宽约3.78米,进深65米,全部用长约1.25米、厚约0.50米的石条迭砌。石条之间以5~10千克的铁栓嵌住,再将铁水灌注于五条和铁柱之间,上面夯土复盖,真可谓固若金汤。据初步估计,仅隧道至墓门石条就多达3000块左右。工程如此浩大,为关中唐十八陵中所仅见。二、“寝”制建筑的进一步扩大隋唐时期的“寝”,在过去寝殿、便殿和寝宫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其特点是把传统的‘履”分割开来,分造三处。以昭陵为例,首先在立宫的门顶上,建造有供墓主灵魂游乐之用的神游殿,其功能相当于汉代寝殿旁侧的便殿。其次在陵墓之前,南边墙垣的朱雀门以内,建有献殿。献陵又称“寝殿”,正对山陵,是朝拜献祭的大殿。另据《昭陵志》载:“高力士于太宗献殿见小梳厢一、柞木梳一、黑角篦子一、草根刷子一,叹日:‘此先帝首创义旗,新王皇报,遂身服用,惟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可知献殿除用于祭祀外,还是瞻仰墓主遗物的场所。献殿的规模较大,如近年在献殿遗址采集到一件安放在屋脊上的鸱尾,高1.5米,底长1米,宽0.65米,重约150千克。再次在山下琼台寺的旁边,建有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生活的寝

宫(或称“下宫)。据元代李好文《长安图志》所载《唐昭陵图》可知,寝宫规模较献殿为大。经考古测定,昭陵的寝宫遗址面积,东西长237米,南北宽334米,呈长方形,周围墙基厚约

3.5米。寝宫前有门闭。此外,昭陵还有祭台等建筑。祭坛设在山的北麓,玄武门内,南高北低,以五层台阶组成,略呈梯形,南三层台阶东西宽53.5米,南北长86.5米。祭坛陈列有唐贞观时期14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现大多被毁。祭坛的东西庑房中还陈列浮雕石刻六骏。三、陵园制度的新发展唐代陵园的布局始于唐太宗的昭陵,至高宗乾陵时陵园的

平面布局已经定型。其基本布局是模仿唐都长安城的建制设计:墓室设在山南的半腰处,高踞陵园北部,为全陵的主体建筑,四周筑围墙,为内城墙;四面各辟一门,南面为正门,门外设神道,并增筑包砖土阙。内城墙以外设外城墙,南面有三道门,石刻群置于由南而北的第二、三道门之间。第一道门外分布着皇族和文武大臣的陪葬墓。内城南门内修筑献殿。乾陵陵园的平面布局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长安志图》记载,乾陵有内外两重城墙。内城为帝陵的围墙,又名皇城,总面积约229.3平方公里。从遗迹上看,城约为方形,东西为1450米,南北为1582米,墙厚2.5米;四角各有一个大土墩为角楼,四面城墙正中各开一门,门宽2.7

米。门楼均为三出阙,一个为母阙,二个为子阙,属最高等级;为土木结构,楼基和墩台均系夯筑,外用砖包砌,墩台上建楼。门外各有石狮1对,北门加置6马。这一部分可视为唐长安城的宫城。自第一对门阙至第二对门阙之间,长约1公里,是陵墓的神道所在。南端门阙之内,以一对高大的神道石柱为标志,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翼马1对,驼鸟1对,石马和牵马人各5对,石人10对,述圣记碑和无字碑各1块,61尊王宾像。这些列置的石象生象征着墓主出巡时的卤薄队伍,可视为长安城的皇城。第二与第三对门阙之间,约长2至3公里,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皇亲贵戚及功臣们的陪葬墓,这一部分可视为唐长安城的外廓城。此外,秦汉“封土为陵”、以方形为贵的制度在唐代仍然存在。如唐高祖的献陵、唐敬宗的庄陵、唐武宗的瑞陵、唐僖宗的靖陵都是采用这一制度。四、严格而周密的陪陵制度唐代的陪陵制度沿袭汉代,始于唐太宗之时。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诏令:“自今已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及以秘器,使窀穸之时,丧事无阙。所司依此营备,称朕意焉。”贞观十九年,又“许陪葬者子孙从葬”。贞观二十年,唐太祖进一步规定了父祖陪陵、子孙从葬的制度。从此,陪陵遂成定制。成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给予“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的一种特殊待遇和荣誉。唐代陪葬墓的排列位置是依据死者的身份、政治地位及其与皇帝的亲疏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