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的诊疗流程

合集下载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最全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最全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最全版)关键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诊治指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 80%。

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1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

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

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1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

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2-3]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09年11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

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国素。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l推荐强度(分4级,I级最强,IV级最弱): I级: 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II级: 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III级: 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IV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脑卒中诊疗流程图

脑卒中诊疗流程图

脑卒中诊疗流程图
院前急救科脑卒中诊治流程:
当接到可疑脑卒中患者的报警时,立即出诊。

可疑症状包括头痛、肢体麻木无力、偏瘫、眩晕、昏迷等。

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进行一般评估和监测生命体征,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记录发病和就诊时间,进行体格检查,测量呼吸率、脉搏、血压等指标,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追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史或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病史,观察呼吸异常和频率变化等。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但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脑卒中,可以给予吸氧、静脉液路建立,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联系急诊说明病情。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

以上检查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然后尽快转运患者,送
入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

在急诊医生的帮助下,进行病史采集
和体格检查,进行NIHSS评估。

同时,进行CT、MRI、血常规、血型、凝血系列化验、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检查,测量生命体征,检查心电图,并使用药物降低血压和颅内压,保护脑细胞。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可以使用rtPA药物溶栓,进行血管内介入治
疗或手术治疗。

对于其他患者,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神经细胞保护剂、止血药物、活血化瘀中药等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处理并发症,并进行健康指导。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2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2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1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

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

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1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

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22年11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

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因素。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1.推荐强度(分4级,Ⅰ级最强,Ⅳ级最弱):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Ⅱ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Ⅳ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

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

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1.快速诊断:当患者出现潜在的急性脑卒中症状时,如突然的剧烈头痛、面部、手臂、腿部的麻木和无力,言语困难、突然失明等,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快速评估和诊断,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3.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让患者平躺并保持头部与身体位于同一水平,以便减轻脑组织的压力。

4.头颅CT扫描:当急救人员到达时,他们会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并安排进行头颅CT扫描。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诊断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类型,并帮助医院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5.血管内溶栓治疗: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溶栓治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根据头颅CT扫描结果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这种治疗。

血管内溶栓治疗是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送入到脑卒中引起的血栓附近直接进行治疗,以期恢复局部脑血流。

6.临时性血流阻断治疗:对于一些程度严重的大脑血管阻塞的脑卒中患者,临时性血流阻断治疗可能是一个选择。

这种治疗通过在颈动脉或颅内动脉插入导管,暂时堵塞大脑中的血管,减轻患者的症状。

7.范围性治疗:针对急性脑卒中引起的其他病因,在症状缓解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范围性治疗,如手术或介入治疗等。

8.支持性治疗:除了上述治疗措施,急性脑卒中患者还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

这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维持适当的血压和血糖水平,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并发症等。

对于部分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物理和康复治疗,以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专业和医院之间的合作。

一个高效的救治流程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相关医务人员和机构应密切合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并进行不断的改进。

同时,大众应该加强对急性脑卒中的认识,并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就医。

急性脑卒中处理流程

急性脑卒中处理流程

急性脑卒中处理流程一、前言急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及时、准确地处理急性脑卒中,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减轻患者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流程旨在为急性脑卒中的识别、救治和转运提供参考。

二、急性脑卒中的识别1. 主要症状: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为肢体无力、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视觉障碍等。

2. 紧急判断:对于疑似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言语能力等。

3. 确诊依据: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三、急性脑卒中的救治1. 拨打急救电话: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立即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

2. 现场救治: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简要评估,实施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急救措施。

3. 转运:确保患者安全、稳定后,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四、急性脑卒中的院内救治1. 绿色通道:急性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后,通过绿色通道迅速完成挂号、检查、诊断、治疗等环节。

2. 影像学检查:尽快进行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3. 治疗措施:- 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 溶栓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 介入治疗:动脉瘤介入栓塞、血管内介入取栓等。

- 药物治疗:降血压、降血脂、抗炎等。

4. 并发症处理: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疝、肺部感染等,进行积极处理。

五、急性脑卒中的康复治疗1. 早期康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肢体活动、言语、吞咽等功能锻炼。

2. 康复评估: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调整康复方案。

3. 家庭康复: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六、总结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是一个紧急、复杂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治工作。

通过遵循本流程,可以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同时,加强公众对急性脑卒中的认识,提高急救意识和技能,对急性脑卒中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脑卒中急救诊疗流程图

急性脑卒中急救诊疗流程图
建议:入院到穿刺 60‐90min,入院到再 通 90‐120min
有缺血半暗带可 静脉溶栓或介入
大动脉闭塞,时间窗内可 桥接,静脉溶栓和介入取
栓互不冲突
脑血管病中心
影像学未出现梗死证患 选
出血性脑卒中
进入出血流程,收入神经 外科/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4.5h
4.5‐6h
不明时间但被发现时间<8h
6‐8h
后循环<24h
RtPA 静脉 溶栓
(60)分钟
尿激酶静脉 溶栓
(60 分钟)
急诊 CTA 检查(严格掌握指征,阳性率)
需要急诊行介入血管内治疗患者,由会诊
医师通知麻醉科、介入科做好术前准备;
急性脑卒中急救诊疗流程图
急诊科主持(10mm)
急诊脑卒中患者 急救医学中心
1.检验科收到标本后 45min 后出报告 2.急诊科护士陪同患者完成 CT 检查
放射科在检查完后 30min 出报告
1.急诊科医师首诊负责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2.完成脑卒中检验套餐申请并送标本达检验科 3.查 ECG、急诊脑 CT 4.高度怀疑脑卒中患者,应根据疾病分类请专科会诊

脑卒中急诊处理流程

脑卒中急诊处理流程

脑卒中急诊处理流程
脑卒中急诊处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快速评估:对患者进行快速的临床评估,包括询问病史、症状和体征检查。

特别关注是否存在突然的面部瘫痪、言语困难、肢体无力或麻木等与脑卒中相关的症状。

2. 急诊诊断: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CT 或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脑卒中。

3. 紧急治疗:根据诊断结果,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治疗措施。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会考虑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等药物)以恢复脑部血液供应。

4.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以预防进一步的血栓形成。

5. 并发症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监测和管理,如控制高血压、血糖等。

6. 康复治疗: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7. 二级预防:对患者进行教育,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及定期进
行随访和检查。

脑卒中的急诊处理流程可能因医院和地区而有所差异,但以上步骤是一般的处理原则。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的医疗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诊疗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诊疗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诊疗流程急性脑卒中的治疗窗口是非常有限的,时间就是大脑,脑梗死发生后的每一分钟都会导致许多脑细胞的坏死。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闭塞血管再通治疗是救治的核心环节,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尽快使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恢复是关键所在,主要是溶栓和取栓治疗。

1. 卒中绿色通道任何可疑为脑卒中的患者,需立即进入医院卒中中心的绿色通道:可以先救治后缴费;优先安排检查、取药。

立即进行心电图、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和头CT检查。

对符合静脉溶栓或介入取栓标准的患者,应该以最简单有效且快速的方式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沟通。

按照国家要求卒中中心从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用药的时间(DNT)应控制在60 min以内,且越快越好;符合取栓的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动脉穿刺成功的时间(DPT)应该控制在90 min以内。

无溶栓或介入取栓条件的医院需尽快将患者转入有条件的卒中中心进行救治。

2. 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恢复脑血流灌注的有效治疗方法。

在发病4.5 h内有适应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用阿替普酶(rTPA)或替奈普酶(TNK)、6 h内可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欧洲卒中组织(ESO)2021年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指南建议将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扩展为发病后4.5~9 h,但需先进行影像学筛查,CT或磁共振(MRI)证实核心/灌注区域失匹配。

3. 急诊血管内手术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后桥接、机械取栓、血管成形和支架术,用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通过血栓抽吸、支架取栓等方式实现血管再通恢复血供。

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6 h内的患者,可行桥接(先溶栓后血管内介入治疗)或直接介入取栓治疗;如果发病在6~24 h的患者,需要经过多模影像评估,符合取栓适应证的患者可行介入取栓治疗。

4.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其他治疗溶栓、取栓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时间节点进行NIHSS评分,评估有无梗死区域变化或出血转化。

无论是否溶栓或取栓,都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进展性卒中。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三)体温控制
• 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原因 ,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 对体温>38℃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四)血压控制
• 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 。
• 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 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 ≥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 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可选 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静脉药物,避免使用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的药 物。
尿激酶100万—150万 IU,溶于生理盐水 100—200m1,持续静 脉滴注30[nih,用药 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
(Ⅱ级推荐,B级证据)
溶栓治疗推荐意见
可对其他溶栓药物进 行研究,不推荐在研 究以外使用 (1级推荐,C级证据)。
发病6h内由大脑中动 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 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 栓的患者,经过严格 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 医院进行动脉溶栓 (Ⅱ级推荐,B级证据)
溶栓治疗推荐意见
• 卒中后若病情稳定,血压持续 ≥140mmHg/90mmHg,无禁忌症,可于起病数天 后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 压治疗。
• 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 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可静脉输注0.9%氯化 钠溶液纠正低血容量,处理可能引起心输出量减 少的心脏问题。
(五)血糖
者可行胃造口管饲补充营养。
特异性治疗
改善脑 血循环
特异性治疗
中医中药
神经保护
其他疗法
溶栓
抗血小板 抗凝
改善脑 血循环
降纤

脑卒中静脉溶栓诊疗规范及流程图

脑卒中静脉溶栓诊疗规范及流程图

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流程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一)目标1.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可行急诊静脉溶栓的医院;2.进行院前急救处理;3.预先电话通知院前信息,(包括院前卒中评分、相关病史等)给目标医院。

(二)技术要求1.对怀疑卒中的患者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应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派出配有合适的装备和人员的救护车;2.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3.评估生命体征,施行现场急救;4.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院前卒中评分;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监测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记录最后目测评估正常时间,必要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保护呼吸道通畅、开发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等;6.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静脉溶栓条件的医院;7.预先通知转运医院急诊,利用相关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传输院前卒中评分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8.拨打医院专用电话,联系进行确认,通知其估计到达时间及患者基本信息,为预约CT、溶栓药物及卒中小组会诊作前期准备,转运患者至急诊;9.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

二、具备静脉溶栓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1.建立院内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2.确认或排除卒中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二)技术要求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到院后急诊接诊医师10分钟内立即一般评估:生命体征;采集病史和精要查体,包括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血标本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肾功能;心电图;急诊头颅CT、立即通知卒中小组;保证静脉通道开通;给予生理盐水;3.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转入急诊抢救室。

三、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流程卒中小组评估流程(一)目标1.建立院内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2.确认或排除卒中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二)技术要求1. 卒中小组到达,立即神经功能评估:病史;确定发病时间;一般神经功能评估;神经系统检查;确定昏迷程度;确定卒中严重程度;急诊CT(小于25分钟)2. 根据CT及症状、病史明确卒中亚型;3. 迅速评估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4. 签署知情同意书,尽快启动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5. 可在急诊专用床位开展就地静脉溶栓,可住院手续同时办理;6. 收入卒中单元或普通病房或重症监护室。

急诊脑卒中绿色流程

急诊脑卒中绿色流程

急诊脑卒中绿色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科:患者如出现突发头痛、意识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到急诊科。

在接诊时,医生应立即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

2.急诊评估:医生应立即进行快速评估,包括询问患者和家属症状发生的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有无既往脑卒中和其他相关疾病史。

还要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包括瞳孔对光反应、肢体活动能力等。

此外,还应立即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测量。

3.快速卒中评分:通过快速卒中评分系统(如NIHSS评分),医生可以快速确定患者的危险程度。

这个评分系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患者的脑功能损伤程度,包括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语言功能等。

4.确认脑卒中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和卒中评分结果,医生能够初步判断患者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

但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如头颅CT扫描、脑血管造影、MRI等。

5.绿色通道:当脑卒中的怀疑程度高,并且患者满足治疗条件时,医生会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是一种优先处理患者的机制,主要是为了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尽快进行有效的治疗。

6.快速诊断团队:启动绿色通道后,急诊科会动员多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快速诊断团队,包括神经科医生、放射科医生、检验科医生等。

团队成员之间要密切合作,快速完成各项诊断和检查。

7.急诊治疗:根据脑卒中的类型(脑梗死或脑出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脑梗死患者,可以考虑静脉溶栓治疗或机械取栓等介入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需要进行颅内压监测和进行必要的手术减压。

8.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急诊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神经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同时,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压升高、脑水肿等。

9.过程记录和报告:在急诊治疗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观察指标变化。

同时,要及时向上级医生和患者家属汇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10.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在急诊治疗完成后,医生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

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

附录
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
一、主要诊疗流程
1.接诊诊疗服务
1.1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生命体征评估;
1.2实施头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等辅助检查;
1.3相应时间窗内应用r-tPA或尿激酶;知情告知;动、
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介入、开颅手术等治疗。

2.入院后诊疗
2.1抗血小板治疗;
2.2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2.3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2.4早期康复评估及治疗;
2.5早期营养支持治疗;
2.6早期吞咽功能评价;
2.7健康宣教(戒烟等)。

2.8血压评估与管理;
2.9血糖评估与管理;
2.10血脂评估与管理;
2.11血管功能评估。

3.出院前诊疗
3.1出院时抗栓治疗;
3.2出院时卒中合并症患者的相应用药;
3.3膳食平衡原则及个体化康复指导;
3.4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卒中发作预警,用药依从性等宣
教;
3.5出院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

4.出院后随访
二、主要质控指标
二级医院卒中中心(防治卒中中心)
三级医院卒中中心(高级卒中中心)
说明:
1.本质控指标考核参考值是根据《国家卫生计行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
卫办医函〔2016〕1235 号)中的卒中中心质控指标,结合我国和福建省近年来《脑卒中医疗质量安全报告》的有关数据制定。

2.本质控指标考核参考值仅用于指导福建省卒中中心建
设。

—16 —。

急性脑卒中诊治流程

急性脑卒中诊治流程

急性脑卒中诊治流程1.门诊或急诊接诊:当患者出现突发的中风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寻求救助。

在门诊或急诊接诊时,医生会首先进行初步的问诊和体格检查。

2.神经影像学检查:在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后,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头颅MRI。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患有脑卒中以及脑卒中的类型。

3.脑血管造影:对于一些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脑血管造影,以更详细地评估患者的脑血管情况,确定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堵塞或破裂,进而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4.快速诊断和评估:在初步的影像学结果出来后,医生会尽快进行脑卒中的诊断和评估。

这包括分析患者的病史、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5.溶栓治疗:如果患者被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且在发病后4.5小时内就诊,医生可能会考虑给予静脉纤溶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液供应,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实施该治疗。

6.血液检查:医生还会进行血液检查,包括测量血红蛋白、凝血功能、血糖、电解质、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7.治疗并复苏监护: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生还会提供支持性治疗,并采取必要的复苏措施,如维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的稳定以及保持血压和血糖的平衡。

8.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卒中幸存者,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早期诱导功能训练,如理疗、职业疗法和言语疗法,以帮助患者恢复丧失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9.检查与随访: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这包括重新评估病情变化、完善的功能评估和康复计划,以及调整或优化治疗方案。

10.二级转诊:对于一些临床表现复杂或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转诊到专业的脑卒中中心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总之,急性脑卒中的诊治流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病情、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脑卒中紧急诊治规范

脑卒中紧急诊治规范

脑卒中紧急诊治规范卒中快速OCSP分型法:TACS皮层症状(≥1项)长束症状(3部位)PACS(≥1项)(2或1部位)LACS(0)(纯3或2部位)POCS(0或≥1项)(交叉体征)传统OCSP分型标准全前循环梗塞(TACI):表现为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同向偏盲;偏身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部分前循环梗塞(PACI):有以上三联征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损较TACI局限。

后循环梗塞(POCI):表现为各种程度的椎基动脉综合征,可有椎基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塞腔隙性梗塞(LACI):表现为腔隙综合征。

注解:第3项:能确切查到视野缺损为1,不能查者为0第7、8项:肌力0-2级未完全瘫,3-4级为不全瘫B组中因昏迷不能查者,5、6项记1分,7、8、9项记2分脑卒中临床分型分期评估实施方案一、时间窗期(前循环3-6小时,后循环<12小时)病情急重评估:呼吸ABC心脏ABC1.生命体征血压ABC意识意识障碍A清醒CTACS A2.OCSP分型PACS BLACS CPOCS ABC评估:有意识障碍或分型A者,为急重型卒中。

紧急处理:1.补液,查血常规(HCT)、血糖、血生化、凝血三项。

2.维持通气和循环指标稳定,原则不用降压药。

3.急查CT: 脑梗塞: MCA高密度征;早期缺血征TCD: TACI者:MCA无血流或微小血流或VS<30;LACI血流正常。

4. 意识和全身状况好,脑梗塞分型为A或B,无禁忌症者,溶栓或扩容治疗。

脑出血或蛛网膜下出血处理见另表。

二、超出时间窗期者病情急重评估呼吸ABC心率ABC1.全身情况血压ABC体温ABC意识意识障碍A清醒C2 . OCSP分型TACIAPACIBLACICPOCIABC治疗决策分型为C者:1.24小时后CT;2.维持血压稳定;3.不用特异治疗。

分型为A,B者:1.补液,查血常规(HCT)、血糖、血生化、凝血三项。

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精选全文

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性脑卒中接诊后诊断及处理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应尽快采集病史、完成必要的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一、诊断(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尽快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间窗。

1、临床病史: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典型者突然发病,有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局灶体征。

确定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近期用药史。

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是发现脑部受损征象,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等。

同时应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附:脑卒中的识别脑卒中的常见症状:(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二)诊断分析步骤1、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重视发病形式、发病时间,同时注意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脑部炎症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2、是哪一类型的卒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

根据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检查或患者条件不允许搬动,所有疑为卒中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疗指征: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影像学(CT/MRI)检查。

二、处理(一)基本生命支持1、气道和呼吸(1)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有明显呼吸困难、窒息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保障通气。

(2)呕吐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吸出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

(3)对缺氧者予以吸氧,必要时应辅以机械通气。

2、心脏功能脑卒中患者应观察心脏情况,常规检查心电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卒中的诊疗、管理流程
一、急性脑卒中诊疗流程:
二、急性脑卒中的管理流程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管理流程
①静脉溶栓患者的管理:溶栓后第1小时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NIHSS评分;第2-4小时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NIHSS评分;4-12小时每2小时进行一次NIHSS评分;12小时后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NIHSS评分;24小时候每天一次NIHSS评分。

溶栓后当天4-6小时后复查头部CT,如无出血,可于溶栓后12小时候给予低分子肝素4100u 皮下注射或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溶栓24小时候复查头部CT,无出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②动脉溶栓患者的管理:溶栓后立即复查头部CT。

回病房后第1小时每30分钟观察一次肌力、意识、语言功能、瞳孔大小及光反射评定。

第2-4小时每1小时观察一次肌力、意识、语言功能、瞳孔大小及光反射评定;每4-12小时观察肌力、意识、语言功能、瞳孔大小及光反射评定。

溶栓后每天进行一次NIHSS评分。

动脉溶栓后第2天复查头部CT,无出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③未行溶栓或不能行溶栓治疗患者的管理:给予双抗+强化抗动脉硬化治疗。

发病24小时内观察肌力、言语功能、瞳孔变化,每2小时一次,要求上长期医嘱。

④动-静脉溶栓的桥接治疗管理:急诊病人后第1时间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抽血检查。

溶栓小组成员立即跟随患者前往CT行CT检查,无出血,随行的溶栓护士给予r-TPA 治疗。

给予溶栓治疗过程中联系核磁共振,完善核磁平扫+血管成像检查。

若为大血管病变,
立即转入导管室行动脉溶栓(取栓)的补救治疗;若无大血管病变则回病房。

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静脉溶栓患者,血压超过180/110mmhg,需适度降压(140-170/90-100mmhg),控制在上述水平以下;动脉溶栓患者:血管完全再通者,血压控制水平不宜过高(110-130/70-80mmhg);血管无再通者,血压可适当升高(140-160/80-90mmhg);原则上急性脑梗死患者一周之内不建议使用降压药物,除非血压过高(180/1100mmhg)以上,可选用缓和降压药物适度降压。

2)急性脑出血的管理流程
⑴脑实质出血患者的管理:①基底节区出血血>30ml ,可考虑微创钻颅(一般选择在脑出血6-24小时时间内);出血量30ml以,
之后病情稳定患者可3-5天复查一次头部CT。

(2)脑实质出血的血压管理:血压控制在140-160/70-90mmhg之间。

(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管理:急诊入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大小、脑膜刺激征等。

生命体征稳定者,除内科长规处理外24小时内完善核磁平扫/MRA或CT检查,条件允许完善DSA造影检查。

血压控制在120-130/70-80mmhg 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