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护理专科及ICU安全质量目标(2014)

合集下载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综合I C 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护理重点步骤:1.建立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3.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时,均要带手套。

4.用安尔碘对插管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穿刺前要留足够长的时间使皮肤上的细菌被杀灭。

5.一般选用透明的,半渗透性的聚氨酯贴膜(3M贴膜)保护穿刺点。

如果覆盖膜变湿、松动,要及时更换。

出汗多的患者、高温季节、穿刺点有出血或者渗出等情况,应该首选无菌纱布敷料,避免使用覆盖膜。

6.中心静脉导管通常不需要常规更换,但一旦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及时拔除导管。

结果标准:降低中心静脉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更换覆盖膜、肝素帽流程:1.2.择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放置处于安全位置。

3.各种管道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注明管道的名称。

4.烦躁患者要做好手套式的约束,防止或者无意识地拔管。

特别烦躁的患者应报告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

5.护士定时巡视各种管道的接头连接是否紧密,保持管道通畅,固定合理、安全,并且每班要有记录。

结果标准:各种管道固定安全,通畅有效。

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1.评估危重患者情况和转运的风险性,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和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转运到目的地。

2.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取得理解与配合。

3.确定转入科室是否做好迎接准备。

4.运送人员是有经验并受到相关训练,能在转运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抢救。

5.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结果标准:使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目标三:提高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目标四:提高ICU护士执行抬高患者床头>30°的依从性护理重点步骤:1.制定抬高患者床头>=30°的操作指引,对护士进行培训,理解其重要性。

成人综合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成人综合ICU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1. 建立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范。 2. 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 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3. 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时,均要戴手套。 4. 用安尔碘对插管部位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 穿刺前要留足够长的时间使皮肤上的细菌被杀 灭。
检查细则:
1、 科室已按要求使用重症监护记录单。 2、 科室有相关使用指引或模板。 3、 护理记录内容准确、及时、真实、完整,
能客观地反映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以及针对不同 病情采取治疗、监测、处理和护理措施。
4、 无涂改、剪贴、无空格、无漏项,有书写 错误时,能按要求修改。
检查方法:
1、现场查看ICU患者各种管道固定位置, 管道接头连接情况是否通畅。
2、查看患者各种管道是否有清晰的标识 3、抽查一名护士是否掌握各种管道留置目
的、作用和保护方法,及引流袋/瓶更换 方法。
检查细则:
1、科室有管道安全管理相关指引,有培训, 科室人员掌握。 2、管床护士掌握留置各种管道的目的、作用 和方法,有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和宣教,病人能 说出管道的名称和注意事项。 3、各种管道有清晰的标识,有注明各种管道 日期及名称。 4、各种管道能按规定妥善固定,躁动者有约 束,有防拔管措施。 5、护士定时巡视,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等 有相关记录。
5. 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 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其 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检查方法:
1、检查转运携带的仪器及药物是否功能 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2、抽查一名护士对转运患者的风险评估 能否采用有效的转运方法和措施。
3、组织情景模拟训练,检验护士在转运 中患者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

ICU护理安全目标

ICU护理安全目标

永善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手卫生1.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2.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3.建议酒精擦手液(ABHR)消毒法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

4.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5.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

6.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的ICU,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7.病房内有明显的手卫生标志,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目标二: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1.建立专业的静脉治疗小组。

对导管插入和护理的人员进行培训。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3、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敷料,包括插孔或管口的外表消毒,均要戴无菌手套,采取正确的无菌技术。

4、置管和换药时的皮肤消毒剂,宜选择2%洗必泰、1-2%碘酊、碘伏或75%酒精,消毒后让消毒剂自然风干,使皮肤上的细菌被杀灭。

5、一般选用透明的、半穿透性的聚氨酯贴膜(3M透明敷贴)保护穿刺点,对于成年患者每周更换1次敷料,纱布则24小时更换一次。

如果覆盖膜潮湿、松动、污染时立即更换出汗较多的患者、高温季节、穿刺点有出血或渗出情况时,应该首选无菌纱布敷料覆盖。

6、增加导管的官腔数量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如有可能,尽可能使用单腔导管。

7、导管使用过程中,保持系统的密封性。

8、中心静脉导管不需要常规更换,当导管不需要时,应立即拔出,一旦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及时拔出导管。

目标三:预防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1、严格执行手卫生,详见目标一。

2、提高ICU护士对于抬高床头的依从性。

机械通气的患者如果没有体位改变的禁忌症,应予抬高床头30-45°,避免镇静时间过长和程度过深,避免误吸,尽早撤机,以减少呼吸性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目标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目标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目标摘要:一、重症监护室概述二、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三、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目标四、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挑战与应对五、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正文:重症监护室(ICU)是一个专门收治危重病人的科室,这里集中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救治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

作为医院中的关键部门,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挑战性。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里,护士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她们还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

此外,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还需要照顾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战胜病痛。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护士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她们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时刻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然而,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需要护士时刻保持警惕;医疗设备繁多,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护理工作强度大,熬夜和加班是常态;此外,护士还需要面对生死离别的情景,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护士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变革。

未来,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将更加注重人性化护理,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

护士们需要学会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提高护理质量。

此外,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还将加强团队合作,推动多学科综合救治,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护理服务。

总之,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和挑战性。

icu护理工作的工作目标

icu护理工作的工作目标

icu护理工作的工作目标
ICU护理工作的目标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同时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工作目标:
1. 监测和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 疼痛管理: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镇痛治疗。

3. 预防并发症:采取措施预防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压疮等。

4. 促进康复: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

5.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6. 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和康复的认识。

7. 团队合作: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8. 遵守法规和伦理规范:遵守相关的医疗法规和伦理规范,保护患者的权益。

9. 持续改进:对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10. 培训和发展: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
护理能力。

通过实现这些工作目标,ICU护理团队可以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重症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目标

重症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目标

重症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目标重症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目标为1.病床使用率75%左右。

2.院内感染率≤10%。

3.医院感染漏报率≤10%。

4.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5.医疗人员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100%。

6.临床、药品及医疗器械试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7.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8.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9.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10.疑难病症好转率≥90%。

11.甲级病历率≥90%。

12.科间会诊≤12h。

13.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min。

14.实施危重程度评分100%。

15.基础护理合格率≥90%。

16.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1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9.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20.每百张床护理严重差错年发生率≤0.5%。

21.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

22.护理人员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80分)。

23.病房管理合格率≥95%。

2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25.处方合格率≥95%。

26.各种申请单、报告单书写合格率≥95%。

27.患者对重症医学科服务满意度≥90%。

28.完成医院下达的年科室工作目标。

29.24-48h预期重返ICU率≤2%。

3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10%。

3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率≤2%。

32.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率1%。

33.压疮率0%(难免压疮除外)。

34.各类导管再滑脱率≤2%。

35.再插管率≤4%。

危重症护理专科与ICU安全质量目标

危重症护理专科与ICU安全质量目标

05.
实现ICU安全质 量目标的具体措 施
06.
危重症护理专 科与ICU安全 质量目标的未 来发展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内容
01
危重症护理专科概述
02
危重症护理专科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危重症护理专科是专门负责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医疗专业,要求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用:危重症护理专科的护士能够为危重症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实施急救措施、提供心理支持等方面, 对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危重症护理专科与ICU安全质量目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效果
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
ICU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有助于提高整个医疗团队的凝 聚力和执行力
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竞争 力
YOUR LOGO
危重症护理专科与ICU安全质量目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标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危重症护理专科 概述
03.
ICU安全质量目 标的重量目标的关 联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权益
危重症护理专科 与ICU安全质量 目标直接关系到 患者的生命安全 和权益。
高质量的护理服 务能够减少并发 症和医疗事故的 发生,保障患者 的生命安全。
危重症患者需要 更加专业和细致 的护理,保障患 者的生命安全和 权益。
ICU安全质量目 标的实现需要医 护人员的共同努 力,保障患者的 生命安全和权益。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综合ICU 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护理重点步骤:1.建立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3.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时,均要带手套。

4.用安尔碘对插管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穿刺前要留足够长的时间使皮肤上的细菌被杀灭。

5.一般选用透明的,半渗透性的聚氨酯贴膜(3M贴膜)保护穿刺点。

如果覆盖膜变湿、松动,要及时更换。

出汗多的患者、高温季节、穿刺点有出血或者渗出等情况,应该首选无菌纱布敷料,避免使用覆盖膜。

6.中心静脉导管通常不需要常规更换,但一旦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及时拔除导管。

结果标准:降低中心静脉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更换覆盖膜、肝素帽流程: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护理重点步骤: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各种管道的目的、作用和保护方法,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2.各种管道固定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放置处于安全位置。

3.各种管道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注明管道的名称。

4.烦躁患者要做好手套式的约束,防止或者无意识地拔管。

特别烦躁的患者应报告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

5.护士定时巡视各种管道的接头连接是否紧密,保持管道通畅,固定合理、安全,并且每班要有记录。

结果标准:各种管道固定安全,通畅有效。

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目标三: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护理重点步骤:1.评估危重患者情况和转运的风险性,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和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转运到目的地。

2.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取得理解与配合。

3.确定转入科室是否做好迎接准备。

4.运送人员是有经验并受到相关训练,能在转运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抢救。

5.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综 合 ICU 专 科 十 大 安全 质 量 目 标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护理重点步骤:1.建立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3.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时,均要带手套。

4.用安尔碘对插管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穿刺前要留足够长的时间使皮肤上的细菌被杀灭。

5.一般选用透明的,半渗透性的聚氨酯贴膜(3M 贴膜)保护穿刺点。

如果覆盖膜变湿、松动,要及时更换。

出汗多的患者、高温季节、穿刺点有出血或者渗出等情况,应该首选无菌纱布敷料,避免使用覆盖膜。

6.中心静脉导管通常不需要常规更换,但一旦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及时拔除导管。

结果标准:降低中心静脉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更换覆盖膜、肝素帽流程:1.得其理解和配合。

2.各种管道固定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放置处于安全位置。

3.各种管道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注明管道的名称。

4.烦躁患者要做好手套式的约束,防止或者无意识地拔管。

特别烦躁的患者应报告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

5.护士定时巡视各种管道的接头连接是否紧密,保持管道通畅,固定合理、安全,并且每班要有记录。

结果标准:各种管道固定安全,通畅有效。

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目标三: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护理重点步骤:1.评估危重患者情况和转运的风险性,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和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转运到目的地。

2.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取得理解与配合。

3.确定转入科室是否做好迎接准备。

4.运送人员是有经验并受到相关训练,能在转运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抢救。

5.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专科护理十大安全目标(2014)

专科护理十大安全目标(2014)

专科护理领域患者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录一、急诊护理专科二、危重症护理及ICU三、心血管护理及CCU四、助产及母婴保健专科五、新生儿专科学组六、手术室护理专科七、静脉治疗护理专科八、医院感染管理组九、骨科护理专科十、肿瘤护理专科十一、肾脏病(血透、腹透)护理专科十二、糖尿病护理专科十三、老年护理专科十四、中风护理专科十五、造口伤口护理专科十六、消供护理专科十七、教育专科十八、外科护理学组十九、精神专科工作坊二十、社区学组二十一、呼吸护理学组一、急诊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一)规范院前急救管理,提高院前急救的应急反应能力.1。

建立120院前急救工作的管理和运作流程。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大型事件现场医疗保障的管理和运作流程。

2.院前急救护士要求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从事急诊护理工作3年以上并取得护师及以上职称,经过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达到N2级以上,同时取得所在地区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资格证书。

3。

院前急救护士要求经过基础生命支持、创伤救援、常用急救技术等相关培训并考试合格。

4.救护车、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及药品、人员要时刻准备,随时待命,保障急救物资100%完好备用,能够迅速移动和在不同环境下使用,能够满足院前急救需要。

5。

配置有效的通讯工具,能时刻保持与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医院、其它院前急救单元、自身团队队员间、其它必要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6。

要有适当的防护物品,保障现场救援过程中的自身安全,尽可能避免受到现场环境的干扰和人身伤害.7.遵守当地政府和120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关于院前急救的相关规定。

(二)完善分诊系统,提高分诊准确率。

1。

有专门分诊区域和分诊所需的必要物品。

2。

分诊护士要求工作5年以上(其中急诊工作1年以上)、护师及以上职称,经过分诊岗位培训,核心能力达到N2级及以上。

3.建立分诊标准和分诊工作指引,有分诊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分诊运作流程,且保障落实。

4。

做好分级分区的宣教、指引和标识.5。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引言概述:重症监护病房(ICU)作为医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承担着救治危重病患者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病患得到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从设备、人员、管理、卫生和安全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重症监护病房的质量标准。

一、设备1.1 充足的监护设备: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充足的监护设备,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等,以满足患者的监测和治疗需求。

1.2 先进的医疗设备: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设备(CRRT)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手段。

1.3 安全可靠的设备: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确保其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人员2.1 专业的医疗团队: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重症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等,以确保患者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护理。

2.2 丰富的临床经验: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团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2.3 持续的专业培训: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团队应接受持续的专业培训,了解最新的治疗技术和护理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三、管理3.1 严格的质量管理:重症监护病房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等,以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3.2 有效的信息管理:重症监护病房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病历、医嘱管理系统等,以提高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协调的团队合作: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团队应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护理。

四、卫生4.1 清洁和消毒:重症监护病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2 废物处理:重症监护病房应建立合理的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和安全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评价标准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评价标准

(三)加强重要脏器 1.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熟悉掌握心肺复苏 功能管理,提高救 急救技能,保障救治成功率。
2
治成功率。(10
分)
2.对进行心肺复苏后的患者,保障重要脏 器功能恢复,重视低温治疗。
1
3.掌握2012年美国心脏协会为15种特殊心 脏骤停情况给出特定的治疗建议。
1
4.密切评估患者当前的状况、病史和体格 检查,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 2 代谢指标等。
0.5
量静脉注射泵。
10.使用强心药注意测量心率,观察洋地黄 中毒症状(如呕吐、黄视、心动过缓 等);应用血管舒张药(如硝普钠)控制 0.5 使用时间,如≥72h,应报告医生,是否停 药。
11.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期间,注意做好镇 静/镇痛评估,观察患者呼吸情况,防止呼 0.5 吸抑制。
12.使用肌松剂时,注意先镇静后肌松,防 止患者呼吸窒息及濒死感。
1
5.为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做好皮肤护理。
1
6.大出血、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等患者 需要快速补液,快速补液不当时会引起肺 水肿、心衰等严重后果。为预防并发症, 快速补液时应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密切观 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合状况,观察 2 患者对快速补液的反应,及时观察发现体 液容量超负荷情况的发生,如头痛、皮肤 发红、心动过速、静脉扩张、中心静脉压 升高、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咳嗽等。
锁管理。
6.护理人员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应用,熟练
掌握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使用剂量、使 用途径、配置溶剂、配伍禁忌等。发生药
1
物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处理和上报。
7.血管活性药物建议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输
入。去甲肾上腺素禁止外周注射,防止药 物外渗,挂高危标识,建议使用微量泵恒

重症监护安全质量目标

重症监护安全质量目标

重症监护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1、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建议速干手液消毒法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

2、病房内有明显的手卫生标志,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贯彻并落实护士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

3、落实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血迹或分泌物等污染时;摘掉手套之后;同一病人从污染移到清洁部位时要洗手。

目标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措施:1、制订抬高患者床头≥30°的操作指引,对护士进行培训,理解其重要性。

制作床头抬高角度的指示牌,为护士抬高患者床头的角度提供准确依据。

避免镇静时间过长和程度过深,避免误吸,尽早撤机,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2、重视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方法和口腔护理液,建议使用洗必泰行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3、不再需要常规进行人工气道的气囊放气,应常规监测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cmH2O~30cmH2O之间。

4、机械通气时应在管路中常规应用气道湿化装置,如湿热交换器(人工鼻)或者加热型湿化器,5、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

6、对于预计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的病人,选择适宜的抽吸方法。

每日进行拔管评估,尽早拔除气管插管。

目标三、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措施:1、建立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3、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时,均要戴手套。

4、用安尔碘对插管部位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穿刺前要留足够长的时间使皮肤上的细菌被杀灭。

5、一般选用透明的、半渗透性的聚氨酯贴膜(3M贴膜)保护穿刺点。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综合ICU 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护理重点步骤:1.建立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3.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时,均要带手套。

4.用安尔碘对插管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穿刺前要留足够长的时间使皮肤上的细菌被杀灭。

5.一般选用透明的,半渗透性的聚氨酯贴膜(3M贴膜)保护穿刺点。

如果覆盖膜变湿、松动,要及时更换。

出汗多的患者、高温季节、穿刺点有出血或者渗出等情况,应该首选无菌纱布敷料,避免使用覆盖膜。

6.中心静脉导管通常不需要常规更换,但一旦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及时拔除导管。

结果标准:降低中心静脉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更换覆盖膜、肝素帽流程: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护理重点步骤: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各种管道的目的、作用和保护方法,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2.各种管道固定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保证管道的放置处于安全位置。

3.各种管道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注明管道的名称。

4.烦躁患者要做好手套式的约束,防止或者无意识地拔管。

特别烦躁的患者应报告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

5.护士定时巡视各种管道的接头连接是否紧密,保持管道通畅,固定合理、安全,并且每班要有记录。

结果标准:各种管道固定安全,通畅有效。

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目标三: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护理重点步骤:1.评估危重患者情况和转运的风险性,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方式和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转运到目的地。

2.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转运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取得理解与配合。

3.确定转入科室是否做好迎接准备。

4.运送人员是有经验并受到相关训练,能在转运途中进行病情观察和及时抢救。

5.确定运送携带的仪器及药品,如呼吸机、监护仪、呼吸囊、吸痰机、氧袋、急救药箱,确保其功能完好,运作正常。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ICU的十大安全目标

综合 ICU 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护理重点步骤:1.建立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

4.5.6.1.合。

2.3.4.5.全,并且每班要有记录。

结果标准:各种管道固定安全,通畅有效。

目标二:提高患者管道安全目标四:提高ICU 护士执行抬高患者床头>30°的依从性护理重点步骤:1.制定抬高患者床头>=30°的操作指引,对护士进行培训,理解其重要性。

2.制作床头抬高角度的指示牌,为护士抬高患者床头的角度提供准确依据。

3.定期向护士汇报执行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4.排除标准: (1(2(3(4(5目标五:提高危重患者约束安全护理重点步骤:1.向患者家属解释约束的原因、必要性、方法及约束产生的不良后果,签订《约束患者知情同意书》。

2.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需要约束部位皮肤和四肢循环状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及约束方法。

3.4.1.2.吸痰后要进行肺部听诊,判断是否吸净痰液。

若有痰液,隔3~5min,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再吸。

3.气道内滴湿化液不应该常规使用,可使用人工鼻、加热湿化器进行湿化。

4.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尤其适用于:(1)氧储备差,开放式吸痰可能导致低氧血症的患者;(2)使用高呼吸末正压机械通气的患者;(3)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

结果标准:使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有效、安全。

目标六:提高人工气道患者吸痰的安全性1.2.3.目标八:防范与减少危重患者压疮发生护理重点步骤:1.危重患者转入ICU时进行压疮的风险评估,每隔7天重新评估一次,有病情变化及时评估。

2.对患者采用定时翻身、使用充气床垫、骨突处使用啫喱垫减压等方法预防压疮的发生及时评估。

3.及时申请压疮护理会诊,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负责。

结果标准:有效减少和防范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症护理专科及ICU安全质量目标(一)严密观察病情,落实高危风险动态评估。

1.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降低危重症患者无法预见的并发症和猝死的发生,改善预后。

2.建立危重患者从头到脚的评估指引,护士掌握评估技术及高风险阈值。

3.依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评估时应当采用相应评估量表,如GCS、营养、肌力、镇静、疼痛、压疮、误吸危险度等。

4.通过风险评估量表的准确运用,确立危重症患者的专科病情观察重点。

5.护士能够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前瞻性分析,准确判断病情变化及其严重程度。

及时和医生沟通,制定及落实护理计划。

6.强调动态评估,每天至少一次全面评估,各班次监护中动态评估并记录。

7. 护理记录应体现个性化、表格化、数字化和动态化,避免重复记录。

护理措施尽量通过护嘱表达并有护理结局评价的记录。

8.上级护士定期对患者的护理结局进行督导及评估,落实持续质量改进。

(二)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有效管理危急值。

1.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ICU有修订专科危急值相关指引,护理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并掌握科室“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

(常见危急值:血气分析、CVP、ABP、PH、高/低血钾、高/低血糖、快/慢心率、快/慢呼吸、突发体温升高、SPO2、出凝血时间、肌酐、尿素氮、每小时尿量等。

)2.接获危急值核对及登记报告。

护士接获网络系统或电话报告患者检验、检查等危急值信息,应准确登记报告者工号、接报日期、时间;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危急值内容、接报者签名。

3.评估:监测数值是否为危急值;评估监测数值是否在目标范围之外;评估护理人员能否处理。

监测数值超出目标范围或正常范围内要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4.报告:当监测值与患者临床症状不吻合或与前1小时的监测值相差悬殊,应当重新评估患者病情,确认后才报告医生。

5.处理:按医嘱处理,及时追踪。

危急值报告后,护士必须持续监测患者病情。

在可处理范围内作紧急处理后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如吸痰),及时反馈效果,效果不理想及时报告医生。

6.跟踪、观察及记录。

护理文书填写监测项目危急值。

护理记录实时、准确。

护理记录显示已向医生报告记录、书写处理情况及跟踪记录。

(三)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管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1.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急救,因为大多数急救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都需要施救者团队的参与,由不同的医护人员同时完成多个操作,保障救治成功率。

2.在ICU进行心肺复苏后的患者,为了保障重要脏器功能恢复,需关注对患者进行多学科治疗并对其神经系统和生理状态进行评估,重视低温治疗。

3.掌握2012年美国心脏协会为15种特殊心脏骤停情况给出特定的治疗建议。

包括哮喘、过敏、妊娠、肥胖症(新)、肺栓塞(新)、电解质失衡、中毒、外伤、冻僵、雪崩(新)、溺水、电击/闪电打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新)、心脏填塞(新)以及心脏手术(新)。

4.密切评估患者当前的状况、病史和体格检查。

随时分析重要的体征,常规Q1H观察和记录患者所有的症状和体征,如有病情变化随时观察、报告和记录。

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指标等。

5.对于严重创伤、窒息、心脏疾病及药物过敏等引起的心搏骤停或严重病情变化的患者,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6.呼吸功能监测:监测脉搏氧饱和度,正确抽取出和分析血气分析,了解全身组织氧化情况,保证气道通畅和氧疗的有效实施。

遵守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做好气道的最佳湿化和通畅、固定,严格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如有以下情况,及时报告医生:RR>30次/分或<10次/分,SPO2<90%。

7.循环功能监测:密切评估体循环灌注是否充分,正确实施抗休克的液体复苏。

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神志、毛细血管充盈状态、皮肤灌注、心输出量、肺动脉压、血乳酸、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或静脉血氧饱和度、血管外肺水、每搏输出量的变异度等,保证有创血流动力学的正确监测。

统计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统计每小时出入量,严格液体管理。

如有以下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收缩压>160mmHg或<90mmHg;或动态迅速上升或下降>30mmHg;HR>120次/分或<60次/分。

8.脑功能监测:密切评估意识、瞳孔、肌力、格拉斯哥评分、头痛和恶心呕吐等的症状,通过体位、脱水、通气、镇静、降温和放脑脊液等措施控制颅内压在<15mmHg。

严密观察脱水的效果。

如新发瞳孔直径>5mm或双侧不等大,及时通知医生。

9.肾功能监测:监测每小时尿量、尿比重、血肌苷、尿素氮,了解肾灌注状态和肾功能,动态监测内环境变化,酸碱度和胃粘膜PH值等。

如尿量<0.5ml/Kg/H,通知医生。

10.胃肠道功能的监测:观察患者腹痛、腹泻、腹胀、大便、腹部伤口、消化道引流的情况,每4~8小时监测腹的改变,必要时监测淀粉酶、腹腔压。

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做好营养通路的固定、通畅,每4~6h监测胃内储留量。

控制血糖,如果>12mmol/L,≤4mmol/L,或使用胰岛素时血糖<6mmol/L,及时通知医生。

如果引流量突然增加或引流>150ml/hr或性状改变,新出现腹膜刺激征,腹围快速增加,腹胀加重,胃管引流非血性变成血性,及时通知医生。

(四)加强危重症患者液体管理,维持内环境稳定平衡。

1.以患者和/或家属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体液监测与管理的目的及方法。

2.全面监测、评估患者体液情况。

评估有无影响体液失衡的因素;评估患者尿量与尿色、比重;评估患者的液体治疗量;评估体液失衡的症状和体征,有无皮肤黏膜水肿或脱水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泌尿系统常用临床观察指标的异常情况等。

3.监测血压、心率和呼吸,准确记录单位时间内的出入量。

4.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血、尿渗透压水平。

5.观察患者面部表现、粘膜、皮肤充盈度及口渴的情况以及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比重变化,观察大便是否干结。

6.监测患者有无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外周水肿、体重增加等体液过多的情况;监测腹水的症状和体征。

7.根据评估的结果,分析患者体液失衡的危险因素,实施体液管理,确定患者液体摄入的量、种类。

8.选择粗大静脉进行穿刺或中心静脉置管并确保其通畅,使用静脉输液泵,确保准确控制液体入量和速度,并做好输血准备和输入血液制品。

9.根据患者情况补充液体或控制水分的摄入,并将全日总液体量分配到各时段,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利尿剂增加患者尿量。

10.必要时按医嘱行血液透析或滤过,并注意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对脱水的反应。

11.为了评估水的平衡,需建立液体和固体食物摄入量的准确记录,并按照固体食物水分换算表格进行换算。

12.如果体液过多的症状和体征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

13.为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做好皮肤护理。

14.大出血、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等患者需要快速补液,快速补液不当时会引起肺水肿、心衰等严重后果。

为预防并发症,快速补液时需要注意:(1)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评估患者液体严重不足的原因;(2)按医嘱给予静脉输液,确保晶体液(如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等)和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白蛋白、血浆等)的准确、快速输入;(3)必要时留取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按医嘱输注血液制品;(4)密切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合状况,及时观察患者对快速补液的反应,监测体液容量超负荷情况;(5)监测肺水肿和第三间隙(腹腔、胸腔、肠腔内间隙、滑膜等处)水潴留的情况;(6)及时观察发现体液容量超负荷情况的发生,如头痛、皮肤发红、心动过速、静脉扩张、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咳嗽等。

15.护理结局:患者体液监测有关据收集正确;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严重体液失衡的程度减轻,或达到体液平衡;患者无出现体液失衡的并发症。

(五)科学用药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1.科室有安全用药相关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必须接受培训,严格落实双人核对。

2.备有一定数量的常用药物、抢救用药,固定基数,建立帐目,专人管理,常用药物每月与药房核对数量及质量,抢救用药每日清点补充,按先后使用时间存放。

3.麻醉用药需要双人双锁保管,固定基数,每班清点,使用过程中注意登记,双人核对签名,保留安瓿。

4.注射药、口服药、外用药应与消毒药物、化学试剂分柜存放,有明显标识。

5.高危药物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识,高浓度电解质溶液(10%KCL、10%NaCL)注意上锁管理。

6.护理人员根据药物使用说明应用,熟练掌握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使用剂量、使用途径、配置溶剂、配伍禁忌等。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处理和上报。

7.血管活性药物建议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输入。

去甲肾上腺素禁止外周注射,防止药物外渗,挂高危标识,建议使用微量泵恒速注射。

8.血管活性药物建议使用独立输液通路,禁止从该通路推注其他药物,剂量按公斤体重方式换算,严格控制药物最大剂量:如多巴胺20ug/kg·min、去甲肾上腺1.5ug/kg·min、肾上腺素0.2~0.5 ug/kg·min。

9.对血管活性药物敏感的患者建议使用双泵推注药物方法,交替更换,更换时先打开另一注射泵,再关闭已经应用完毕的微量静脉注射泵。

10.使用强心药注意测量心率,观察洋地黄中毒症状(如呕吐、黄视、心动过缓等);应用血管舒张药(如硝普钠)控制使用时间,如≥72h,应报告医生,是否停药。

11.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期间,注意做好镇静/镇痛评估,观察患者呼吸情况,防止呼吸抑制。

12.使用肌松剂时,注意先镇静后肌松,防止患者呼吸窒息及濒死感。

13.使用高渗透性药物,如甘露醇,控制在15-30分钟内输入,白蛋白≥30~60分钟,防止药物外渗。

14.使用胰岛素时,注意及时监测血糖变化,预防低血糖。

15.使用抗凝药时,注意观察出凝血时间及皮下、穿刺口、胃肠道出血情况。

(六)有效评估及管道固定,预防非计划性人工气道脱出。

1.建立及落实非计划性人工气道脱出报告制度、程序及应急原,护士知晓并能熟练执行。

2.与患者或家属有效沟通,告知并解释人工气道的作用和重要性,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3.评估患者人工气道非计划性脱出的风险性,采取妥善有效的固定方式和措施:运用胶布/系带固定气管插管;必要时给患者镇静剂/肌松;必要时约束上肢;必要时运用口咽管或牙垫以防患者咬气管插管。

4.做好巡视及床边交接班,保持管道通畅,固定合理、安全,每班注意气管插管上的刻度以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并记录。

5.提供100%湿度的吸入气体或空气,保持舒适。

6.每24小时更换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系带,同时观察皮肤和口腔粘膜,并将气管插管移至口腔另一边。

7.插管后或更换固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系带后,听诊双肺呼吸音。

必要时帮助拍摄胸片以检测气管插管的位置。

8.运用可移动的固定器将呼吸机管道悬挂于患者身体上方,为患者翻身、吸痰、脱开或连接呼吸机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以减少牵扯及移动气管插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