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IPO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银行IPO历程

从政策性银行,到商业银行,到进行股份制改革,最终走向IPO 上市。农业银行的上市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关系着国家金融改革的进程,国有企业的改制,“三农”问题的解决。

农行股改的模式和途径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一致,即在对农行进行全面外部审计、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推进财务重组,设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然后择机上市。

1.重组

1.1政策性银行迈向商业银行

1.1.1过程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重建。

1980年,农行开始商业化改革。

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决策者试图通过农发行的建立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农行和农信社的业务中剥离出来。

1994年6月30日开始,农业银行已按农业发展银行会计科目和应划转业务范围,对农业政策性贷款和负债余额向农业发展银行进行了划转;并从7月1日开始代理发展银行业务。这标志着政策性业务已从农业银行剥离出去,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迈出了实质性一步。1997年,农行政策性业务剥离速度加快,经营强调以利润为核心。以利润为核心的经营目的的确立,标志着农业银行正式步入现代商业银行的行列。

1.1.2剥离政策性业务后面临的困难

1、存款结构不合理。高成本存款比例高(含信用社存款和及缴存款)。高成本存款的增加一方面稳定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却对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2、经营规模萎缩,贷款质量下降。政策性业务剥离后,农行信贷规模极度缩小,业

务经营呈萎缩状态。分帐后,农行贷款规模仅占分帐前36.2%,经营基础严重削弱。同时,在现有贷款中,正常贷款仅占26%,逾期催收贷款则占74%,其中逾期贷款占24%,催收贷款占50%。贷款质量低下已成为影响效益提高的决定因素。

3、财务收支倒挂,亏损包袱难以消化。到六月底,农行财务收人比同期增长106.9%,财务支出比同期增长89.4%,收支相抵,亏损增长30%。同时,由于受资产、负债因素制约,不仅上年亏损包袱难以消化,而且今年有可能增亏。在权责发生制体制下,已经或继对所有者权益构成威胁。

4、面临同业竞争巨大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策性业务分离和金融机构增加,农行在服务对象、资金筹集、机构设置、管理手段和专门人才诸方面都面临着同业竞争巨大压力。经营环境将更为复杂和严峻。

1.1.3策略选择

从道理上讲,由于历史及体制原因,农业银行长其形成的经济包袱应由国家统筹解决。但限于财力和国民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国家近期根本无力解决包括农行在内的金融部门历史包袱问题,这主要靠各金融部门自身转换机制来提高效益和消化包袱。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研究农行商业化后经营发展战略问题。

1、增强全员效益和求生意识。

市场经济确立和价值规律的统帅作用,使得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成为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企业的主要目标,也是企业求得生存主要手段。因此,农行全体员工必须真正树立效益和求生意识,为自己生存与发展竭力奋斗。一是要真正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存劣汰是必然规律;农行作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生存和发展需要,长期亏损只会给农行生存和员工利益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二是要充分认识,农行当前亏损包袱沉重,步履维艰,不痛下决心大打扭亏翻身仗,业务经营将难以为继,声誉将受严重损害。三是要明确认识到,分帐后农行在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新变化,特别是贷款规模缩小,信贷资产质量低等,对农行业务经营的重大影响,活化存量、优化增量、调整负债结构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已成为当务之急。

2、借助以法律为核心的多种手段,坚决打赢活化存量贷款“攻坚战”。

据信贷部门提供的数字,在农行贷款总额中,到六月底,逾期及催收贷款占74%。在逾期及催收贷款中,乡镇企业及供销社就占88.5%;不完全统计,到93年底,全行应收未收利息达797万元;1至6月,

催收贷款应收未收利息达56.4万元。上述数字表明,活化存量贷款已到刻不容缓和决战攻坚阶段。

活化存量贷款,应当遵循分类实施,重点突破原则。对正常贷款,主要是做好贷后检查和监测工作,帮企业管好用活,保证其安全增值。对逾期货款,要深人企业产、供、销诸环节,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好转,使逾期贷款向正常贷款转化。对催收贷款,应当配合党政和企业,主要是抓好清收工作∃对“钉子户”“赖帐户”,要坚决借助法律手段清收,使贷款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当前活化存量贷款的重点是供销社和乡镇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催收贷款比重大,占用时间长,因此必须很下决心攻坚。一是全面落实债务,补办抵押。对已办理抵押要全面清理,不合规的要重新办理;对未办理抵押的,应抓紧按规定补办,全力做好清收基础性工作。二是司法调解,理顺关系。对有还款能力而又不愿还款的企业,要借助司法力量。对企业外欠款,要协助企业和法庭清收,尽力收回,减少损失。三是借助法律,清钱清物并举。对关停、破产、回生无望和“钉子”“赖帐”企业,要破除阻力,坚决起诉法律。以清收资金为主,清钱清物并举,一抓到底,决不放松。同时,要做好抵贷物资变现工作,使活化存量取得实质性效果。

3、倾斜增量贷款,最大限度地创造收益。

农行取得收益的基础是存款,而其关键是放款。因此,用好增量贷款就显得格外重要。放款是农行取得收人的主要来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研究怎样把款放好、放活和增值。

倾斜贷款,取得效益。倾斜,就是贷款投放的聚集,充分发挥单个贷款倍加的作用。总的看,贷款倾斜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应当向“朝阳企业”倾斜。如大中型企业、高盈利企业、结息大户、重点区域及行业等。倾斜贷款要树立正确的风险关,要注意适当分散风险;但风险往往与效益成正比,只有敢冒风险才会夺取最佳效益。化解风险关键在于对风险的把握和决策的正确。

倾斜贷款要纠正“支农”偏见。要看到:第一,“农”字内函已发生较大变化,农业早已突破“种植业”和“粮食”界限,农村已成为多产业、多部门经济综合体,传统农业概念已不复存在;第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增多,农行已无能力和权力包打农村天下。因此,农行存贷业务无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应当有一个现实的转变。

4、改变存款结构,降低存款成本。

银行最有意义的始终是存款,存款壮大标志着银行实力增强。现在问题是,存款不仅数量要多,而且质量要好,即结构要合理。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