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字词释义
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
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汇编一、陋室铭(1)山不在.高:在于;(2)有仙则名..:则:就;名:出名;(3)斯.是陋室:这(4)惟.吾德馨.:惟:只是;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5)草色入.帘青:映入;(6)鸿儒: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7)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学问的人;(8)可以调...素琴:可以:可以用来;调:弹奏;(9)阅.金经:看;(10)丝竹:泛指音乐;(11)案牍之劳形...: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劳:使……劳累;形:身体;(12)诸葛庐.:茅庐,茅屋;(13)何.陋之.有:何:什么;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爱莲说(1)水陆草木之.花:之:的;(2)可.爱者甚蕃.:可:值得;蕃:多;(3)自.李唐来:自:自从;(4)甚.爱牡丹:非常,十分;(5)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从……中长出;而:却;染:沾染污秽;(6)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妖艳;(7)不蔓.不枝.:蔓:牵连;枝:枝节;(8)香远益.清:益:更加;(9)亭亭净直....:亭亭:笔直的样子;净:洁净的;植:站立;(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可以;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玩弄;焉:指莲;(11)予谓.菊:谓:认为;(12)花之.隐逸者也:之:的;(13)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14)陶后鲜.有闻:鲜:少;(15)宜乎众...矣:宜乎:当然;众:多。
三、橘逾淮为枳(1)晏子将使..楚:将:将要;使:出使;(2)谓.左右曰:谓:对……说;(3)齐之习辞..者也:习:擅长,善于;辞:辞令;(4)今方来:今:现在;方:将要;(5)吾欲辱.之:辱:侮辱;(6)何以.也:以:用;(7)为.其来时:为:于;(8)臣请缚..一人:请:请允许;缚:捆绑;(9)过王而.行:而:表示修饰;(10)何为.者也:为:做;(11)何坐.:坐:犯……罪;(12)酒酣:酒喝得正高兴;(13)诣.王:诣:到;(14)缚者曷.为者也:曷:什么;(15)齐人固.善盗:本来;(16)避.席:避:离开;(17)橘生淮南则为..橘:则:就;为:成为;(18)生淮北则为.枳:为;变成;(19)叶徒.相似:徒:只是;(20)其实.味不同:实:果实;(21)所以然.者何:然:这样;(22)水土异.也:异:不同;(23)民生长..于齐:生:生活;长:成长;(24)入楚则.盗:则:就;(25)得无:莫非;(26)非所与熙..也:与:和;熙:同“嬉”,戏弄;(27)反取病焉...:取:遭到;病:辱;焉:句末助词,无实义。
文言文好词翻译及注释
一、文言文好词解析1. 谦辞类(1)愚:谦称自己,愚钝、愚昧。
例句:愚以为此事非同小可。
(意为:我认为这件事情非同小可。
)(2)鄙:谦称自己,鄙陋、鄙薄。
例句:鄙人虽不才,愿为公效力。
(意为:我虽然不才,愿意为您效力。
)(3)孤:谦称自己,孤独、无助。
例句:孤闻此事,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意为:我听说这件事情,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2. 褒义词(1)仁:仁爱、仁慈。
例句: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意为:仁爱的人看到就会思考,智者看到就会行动。
)(2)义:正义、道义。
例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意为:为了正义,毫不犹豫,勇往直前。
)(3)贤:贤能、贤德。
例句:贤者多助,不贤者寡助。
(意为:贤能的人多得到帮助,不贤能的人少得到帮助。
)3. 贬义词(1)愚昧:愚笨无知、不明事理。
例句:愚昧之人,不知天高地厚。
(意为:愚笨无知的人,不知道天高地厚。
)(2)贪婪: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例句:贪婪之心,犹如狼子野心。
(意为:贪心不足的心态,犹如狼子野心。
)(3)奸诈:狡猾、诡计多端。
例句:奸诈之人,善于伪装,难以捉摸。
(意为:狡猾的人,善于伪装,难以捉摸。
)二、文言文好词翻译及注释1. 好词:仁爱翻译:Kindness注释:仁爱指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2. 好词:忠诚翻译:Loyalty注释:忠诚指对朋友、国家、事业等的坚定信念和忠实态度。
3. 好词:谦虚翻译:Modesty注释:谦虚指不自满,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具有谦逊的品质。
4. 好词:廉洁翻译:Integrity注释:廉洁指不贪污受贿,清正廉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5. 好词:勇敢翻译:Bravery注释:勇敢指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畏惧,敢于担当的品质。
6. 好词:勤奋翻译:Diligence注释:勤奋指勤奋工作,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
7. 好词:正直翻译:Uprightness注释:正直指为人正直,言行一致,不偏不倚的品质。
8. 好词:宽容翻译:Tolerance注释:宽容指对待他人宽容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宽广胸怀的品质。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
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祚:福;帝王。
践祚:即位。
)
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诘:责备,追问。
诉:告状;诽谤。
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让:责备,责怪;尤:罪过,过错;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
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9.表监狱的:囹圄、狱、缧绁
1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11.表辞别的:辞、别、谢
1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1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之、适
1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爱莲说素材
爱莲说中考文言文:《爱莲说》重点字词解释,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重点字词可爱:值得喜欢。
者:……的花。
蕃:多。
独:只。
自:从。
甚:特别,十分。
濯:洗。
清涟:清波。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
蔓:生藤蔓。
枝:生枝茎。
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益:更加。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鲜:少。
闻:传闻。
同:和……一样。
宜:应当。
众:很多。
二、重点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三、课文分析1.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2.莲之爱(君子形象)。
(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体态,象征君子通达正直、豁达大度、行为端正;“香远益清”是香气,志洁行廉,美名远扬。
(3)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3.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言文初中字词翻译常考
一、文言文常考字词1. 言言,言语也。
文言文中,“言”字用途广泛,可作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如:“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坚决。
)2. 之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之”等。
如:“吾欲之南海。
”(我想去南海。
)3.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的恩泽,五代就会消失。
)4.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如:“于归,宜其室家。
”(嫁出去,要适应自己的家庭。
)5. 以以,介词,表示用、因为等。
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他对待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6.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如:“于归,宜其室家。
”(嫁出去,要适应自己的家庭。
)7.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的恩泽,五代就会消失。
)8.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如:“于归,宜其室家。
”(嫁出去,要适应自己的家庭。
)9. 以以,介词,表示用、因为等。
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他对待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10.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的恩泽,五代就会消失。
)二、文言文常考字词翻译1. 言言,言语也。
翻译为:说话、言语。
2. 之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之”等。
翻译为:的、之。
3.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翻译为:而且、但是。
4.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翻译为:在、到。
5. 以以,介词,表示用、因为等。
翻译为:用、因为。
6.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翻译为:在、到。
7.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翻译为:而且、但是。
8.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翻译为:在、到。
9. 以以,介词,表示用、因为等。
翻译为:用、因为。
10.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翻译为:而且、但是。
综上所述,文言文常考字词翻译,需掌握字词的基本意义,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的文言文150个实词释义
初中语文 |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150个实词释义1、比①比,《说文》“密也”。
本义,靠得很近。
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
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
⑤法律术语,同“例”。
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①“鄙,边邑也。
”“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
(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
(庸俗,浅陋。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比较:鄙;敝3、兵①兵,《说文》“械也”。
军械、武器。
(本义,兵器、武器。
)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
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
战士或军队。
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
兵力(作战能力)4、病①病,《说文》“疾加也”。
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比较:病;疾5、察 C①察,《说文》“复审也”。
“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
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
(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
(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
(日光下彻;穿透)7、乘①“乘,升也”。
登车、坐车。
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
初中文言文高频字词翻译
一、字词翻译1.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强调、疑问或感叹语气。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过之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3. 故:名词,表示原因、缘故。
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4.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
例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担心贫穷而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地位低而担心不安。
)5.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强调、疑问或感叹语气。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 以:介词,表示目的、原因、方式等。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7.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强调、疑问或感叹语气。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8.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9. 以:介词,表示目的、原因、方式等。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过之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10.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并列等关系。
例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担心贫穷而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地位低而担心不安。
)二、字词翻译举例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过了?”)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初中语文必考的180个文言文实词释义,暑假里多背背
初中语文必考的180个文言文实词释义,暑假里多背背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
(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
中考文言文翻译字词翻译
1. 古义: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例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劝学》)翻译:至于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可以凭借的东西,也就不能到达。
2. 古义: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例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翻译: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 古义:凭借;今义:依靠。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翻译: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 古义:以为;今义:认为。
例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劝学》)翻译:因为他们探求和思考深邃,而且没有不思考的事物。
5. 古义:征求;今义:寻求。
例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翻译:没有蛇、鳝的洞穴它们就无处存身。
6. 古义:寄托;今义:托付。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翻译: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
7. 古义:通“逾”,超过;今义:越过。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翻译: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8. 古义: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
例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劝学》)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9. 古义:感到疑惑;今义:感到困惑。
例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劝学》)翻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于险阻、僻远的地方。
10. 古义:所以;今义:因此。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
在翻译文言文时,除了理解字词的基本意义外,还要注意其特殊的用法和语境。
例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通过对字词的准确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中考文言文重要字词翻译
一、实词翻译1. 名词(1)山:指自然界的山脉。
例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庄子·逍遥游》)翻译:山,指自然界的山脉。
(2)水:指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等水体。
例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翻译:水,指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等水体。
2. 动词(1)行:表示行走、行动。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论语·为政篇》)翻译:行,表示行走、行动。
(2)读:表示阅读。
例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翻译:读,表示阅读。
3. 形容词(1)善:表示美好、善良。
例句: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翻译:善,表示美好、善良。
(2)美:表示美好、美丽。
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翻译:美,表示美好、美丽。
二、虚词翻译1. 副词(1)乃:表示于是、就。
例句:今者吾丧我友,吾无良友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翻译:乃,表示于是、就。
(2)固:表示本来、当然。
例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庄子·逍遥游》)翻译:固,表示本来、当然。
2. 介词(1)于:表示在、对于。
例句:吾友孔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三国演义》)翻译:于,表示在、对于。
(2)以:表示用、因为。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子罕篇》)翻译:以,表示用、因为。
三、句式翻译1. 省略句例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也很愉快吗?”2. 被动句例句:子路见孔子,孔子曰:“善哉乎哉!”翻译:子路拜见孔子,孔子说:“好啊!”总之,在中考文言文中,对重要字词的翻译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其含义。
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翻译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中考文言文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位高禄厚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2、肉食者...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3、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何以.(凭,用)战?——您凭借什么作战?5、衣食所安.(养生),弗.(不)敢专.(独占)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6、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民弗从也。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以少报多)也,必以信.(语言真实)。
7、牺牲..——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
8、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弄清楚),必以情.(实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但是)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10、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之属.(类)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12、公将鼓.(击鼓)之。
——庄公想要击鼓进军。
(溃败)。
公将驰.(驱车追赶)之.(齐军)。
——齐军溃败。
鲁庄公正要13、齐师败绩..驱车追赶齐军。
14、遂.(于是)逐.(追击)齐师。
——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15、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16、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17、一鼓作.(振作)气.(士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故克之。
古代文言文常考字词翻译
一、文言文概述文言文,又称古文,是我国古代书面语的总称。
它始于先秦,盛行于汉代,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直至近现代。
文言文具有严谨的结构、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韵味,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以下将介绍一些古代文言文常考字词的翻译。
二、古代文言文常考字词翻译1. 且翻译:并且、而且、又、还。
例句:吾欲与汝游,且去也。
(吾欲与汝游,并且要去。
)2. 故翻译:所以、因此、因此之故。
例句: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斗。
)3. 而翻译:并且、而且、然后、于是。
例句:吾友善吾,而吾善之。
(我的朋友对我好,并且我也对他好。
)4. 之翻译:这、那、的、之、往。
例句:吾之友善吾,而吾善之。
(我的朋友对我好,我对他也好。
)5. 于翻译:在、于、对。
例句:吾生于斯,长于斯。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
)6. 也翻译:了、啊、呀、吗。
例句:吾欲与汝游,也去也。
(我想和你一起去,也去了。
)7. 以翻译:用、以、因为。
例句:吾以剑刺之,以杀之。
(我用剑刺他,为了杀死他。
)8. 于翻译:比、比得上。
例句:吾善剑,于万人之中,独吾能胜之。
(我擅长剑术,在万人之中,只有我能胜过他。
)9. 何翻译:什么、怎么、为什么。
例句:吾问之,何以为生?(我问他,他怎么生活?)10. 而翻译:如果、那么。
例句:吾欲与汝游,而汝不欲,吾亦不游。
(我想和你一起去,如果你不想去,我也不去。
)11. 且翻译:并且、而且、又、还。
例句:吾友善吾,且吾善之。
(我的朋友对我好,并且我也对他好。
)12. 也翻译:了、啊、呀、吗。
例句:吾欲与汝游,也去也。
(我想和你一起去,也去了。
)13. 以翻译:用、以、因为。
例句:吾以剑刺之,以杀之。
(我用剑刺他,为了杀死他。
)14. 于翻译:比、比得上。
例句:吾善剑,于万人之中,独吾能胜之。
(我擅长剑术,在万人之中,只有我能胜过他。
)15. 何翻译:什么、怎么、为什么。
例句:吾问之,何以为生?(我问他,他怎么生活?)三、总结通过以上对古代文言文常考字词的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初中文言文必考翻译词语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言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翻译词语是基础,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以下是初中阶段必考的文言文翻译词语解析,共计500字。
一、实词翻译1. “矣”:语气词,表示感叹、疑问或肯定,相当于“了”、“啊”等。
如:“吾友矣,吾友矣。
”(我的朋友啊,我的朋友啊。
)2.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如:“焉得谋?”(在哪里能找到计谋?)3. “若”:代词,相当于“你”、“他”、“它”。
如:“若善者,吾将与之游。
”(如果你是好人,我将与你交往。
)4. “以”:介词,表示原因、目的、方式等。
如:“以武侯之才,何患无后?”(凭借武侯的才能,何愁没有继承人?)5. “何”: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如:“何人能解?”(谁能解开?)6. “其”:代词,相当于“他的”、“它的”。
如:“其人可矣。
”(这个人可以了。
)7. “之”:代词,相当于“的”、“之”。
如:“言之有物。
”(说的话有内容。
)二、虚词翻译1.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2. “于”: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
如:“于戏,予与尔同销万古愁。
”(唉,我与你们一同消解万古的忧愁。
)3. “以”:介词,表示原因、目的、方式等。
如:“以武侯之才,何患无后?”(凭借武侯的才能,何愁没有继承人?)4. “乃”: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如:“乃知其不可而为之。
”(才知道它不可为而为之。
)5. “其”:代词,相当于“他的”、“它的”。
如:“其人可矣。
”(这个人可以了。
)6. “者”:助词,用于主语后,起停顿作用。
如:“此乃吾师也。
”(这就是我的老师。
)三、特殊句式翻译1. “宾语前置”:将宾语提前至主语之前,如:“吾友矣。
”(我的朋友啊。
)2. “定语后置”: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人皆曰予可矣。
中考常考文言文翻译字词
1.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也可作代词,指代事物或人;还可作动词,表示“去、往”。
例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滕文公上》)翻译: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2. 而:表示转折、递进、顺承等关系,相当于“却、而且、然后”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论语·为政》)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效果好。
3. 也: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
例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4. 以:表示目的、原因、方式等,相当于“来、因为、用”等。
例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5. 其:作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
例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6. 于: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相当于“在、因为”等。
例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7. 而:表示转折、递进、顺承等关系,相当于“却、而且、然后”等。
例句:“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某一器物。
”8. 故:表示原因、结果,相当于“所以、因此”等。
例句:“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常常忧愁。
”9. 与:表示并列、联合,相当于“和、跟”等。
例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
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
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
⑦比喻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
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
通“屏”(摒)。
抛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
依傍,沿着;⑧合并,兼并;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
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shèng(剩)。
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shèng(剩)。
量词;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z òng(纵)。
南北方向。
⑧zòng(纵)。
放纵,纵容;⑨【从容】1.不慌不忙,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
大概,恐怕;④通“怠”。
懒惰;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⑦dǎo(导)。
引导;⑧dǎo。
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而: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②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③连词。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⑤方法,办法;⑥两船并行;⑦比拟,相比;⑧副词,正在;芳:①花草发出的香味;②美好的;奉:①双手捧着;②恭敬地接受;③尊奉;④敬词。
中考文言文字词翻译大全
中考文言文字词翻译大全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
见:出现。
3.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5.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
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跟从。
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下见小潭下:在下面。
10.日光下澈下:往下。
11.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那样。
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16.记之而去去:离开。
1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18.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
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文言文常见重点字词翻译
一、名词1. 郡:一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2. 县:一县,古代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或县。
3. 君:君主,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4. 臣:臣子,古代对官员或臣属的尊称。
二、动词1. 行:行走,进行。
2. 谋:谋划,计划。
3. 遣:派遣,发送。
4. 求:请求,寻求。
三、形容词1. 善:善良,有德行。
2. 美:美好,美丽。
3. 勇:勇敢,有胆识。
4. 善:善于,擅长。
四、副词1. 然:如此,这样。
2. 乃:就是,表示肯定。
3. 犹:还,仍然。
4. 乃:才,表示时间。
五、连词1. 而:并且,而且。
2. 故:因此,所以。
3. 以:因为,由于。
4. 则:那么,就。
六、代词1. 吾:我。
2. 君:你。
3. 其:他,她,它。
4. 是:这,那个。
七、助词1. 于:在。
2. 以:用,把。
3. 而:表转折,却。
4. 焉:在那里。
八、语气词1. 呀:表示感叹。
2. 呢:表示疑问。
3. 呢:表示肯定。
4. 呢:表示疑问。
以下列举一些文言文中常见句子及其翻译:1. 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君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当皇帝的军队北伐平定中原的那一天,举行家祭时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了,明月何时才能照见我回家?通过以上对文言文中常见重点字词的翻译,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汉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学习过程中,还需多加练习,不断积累,才能在文言文阅读和写作中游刃有余。
九年级文言文字词
九年级文言文字词
以下是九年级文言文字词的示例:
1. 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太庙,宗庙。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思,心意。
4. 无丝竹之乱耳。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5. 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
6. 朝服衣冠。
服:穿戴。
7.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8. 忠之属也。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9. 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未:没有。
之:这,这个。
10.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这些只是部分九年级文言文字词,如果您需要完整的词汇表,可以查阅教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句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城非不高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里之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公与之乘《陈涉世家》 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愿驰千里足《木兰诗》 公将驰之《曹刿论战》 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次北固山下 聂政之刺韩傀也《唐雎不辱使命》。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捕蛇者说》。当余 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一厝朔东《愚公移山》 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隆中对》。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今当远离《出师表》 但当涉猎《孙权劝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陈涉 世家》。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当是时《口技》。
第3页
当 字词 释义 掌管 值,正在。 道理 道路。 道义。 道 方法 施行仁政 说,谈论。 途 学说 得到、获得 能够 得 施行 拥有 通“德”,感激。 等 诸位,表多数 古义:同样,一样;今 义:等待 敌人 势力、地位相等
初中文言文字词解释
例句 当涂掌事《孙权劝学》。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故不为苟得《鱼我所欲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公等遇雨《陈涉世家》 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盖以诱敌《狼》 敌国外患。 恐前后受其敌《狼》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一狼洞其中《狼》。 窗扉皆洞开《狼》。 一碗饭,一豆羹《鱼我所欲也》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呼嘘毒疠《捕蛇者说》 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 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东坡右手执卷端《核舟记》。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第5页
讽 奉
初中文言文字词解释
字词 释义 fú,古义:用在句首, 作发语词;今义:夫 人,丈夫 古义:成年男子;今 义:夫人,丈夫 那 那些 语气词 古义:丈夫;今义:夫 人,丈夫 扶 搀扶 沿,顺着 轻轻擦过 拂 服 甫 负 复 通“弼”,辅佐 违背、阻碍 古义:穿戴;今义:衣 服 通“父”,男子美称。 背 依仗 恢复 再,又 赋税 赋 一种文体 征收,敛取 富 盖 多 富裕 大概 原来是 古义:感动激动;今 义:激动感谢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更 还 再
第2页
辱 古义:古代专门掌管经 博士 学传授的学官;今义: 学位 不 通“否”,。 不顾 不足 古义:不回头看;今 义:不顾及,不考虑
古义:不值得;今义: 不充足 古义:平民;今义:布 布衣 的衣服 刚刚 才 材 裁 仓 策 能力,才能 只,仅仅 通“才”,才能。 通“才”,。 通“苍”,青色。 鞭打,驱使。 记录。 马鞭。 曾经 尚、还 曾 通“层”,。 通“增”,增加。 古义:用在“不”前, “连„„都„„”;今 义:曾经 古义:失败;今义:凶 狂 古义:曾经;今义:尝 试 通“倡”,首发。 朝见 早上 称赞 称作,号称
例句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舍生而取义者也。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择其善者而从之《论 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行十日十夜而至 于郢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醉翁亭记》。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鱼我 所欲也》。宋无罪而攻之 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凡三往《出师表》 窥谷忘返《与朱元思书》。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方七百里《愚公移 山》。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 今方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方出神《幼时记趣》。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方其远出海门《观潮》。方出神《童趣》。方欲行《狼 》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第1页
把 白 扳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 卑鄙 短浅;今义:品质低劣 、下流 悲 哀怜,同情 悲伤 具备。 备 详尽,完备。 准备。 被 通“披”,穿。 比较,比起 比 及,等到 靠近,挨着 边境 鄙 出身鄙野 古义:目光短浅;今 义:行为不正直 竭尽 毕 徧 辩 全,全部 完成,完毕 通“遍”,遍及。 通“辨”,分辨。 兵器 兵 军队
初中文言文字词解释
字词 释义 安全,安稳 安 安生,养身 哪里 怎么 古义:拿者;今义:把 握 白色 古义:酒杯;今义:白 色 通“攀”,牵。 厚度小 迫近 薄 轻视 古义:迫近;今义:多 指不厚的,浅显的 卑 低下 身份低微
例句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薄如钱唇《活板》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余悲之《捕蛇者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天涯若比邻。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众妙必备《口技》。群响毕绝《口技》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 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师表》。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猖蹶 尝 唱 朝 称
初中文言文字词解释
字词 释义 诚心 的确,实在 诚 如果 城墙 内城 乘 惩 池 弛 shâng辆 坐车,驾车 古义:苦于;今义:处 罚 池塘 护城河 放松,放心 放下 奔走,引申为效劳 驰 骑 驱车 出 次 刺 出去 从„„出来 编次。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 刺杀 指责 zîng堂房亲属 从 跟随 听从,服从 向 厝 错 达 大计 殆 但 通“措”,放置。 通“措”,置。 达到 显达 古义:起义;今义:大 的主意或策略 大概 有害 古义:只是;今义:但 是 对着 将要。 当 应当 在
兵甲已足
初中文言文字词解释
兵 字词 释义 士兵 并且 并 都 和 一起 病 病 疾病,重病。 困苦不堪
例句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也《捕蛇者说》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 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有期》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臣本布衣《出师表》 此印者才毕《活板》 才美不外见《马说》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裁如星点《山市》 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执策而临之《马说》 其虫旧曾有之《以虫治虫》 曾不盈寸《核舟记》 荡胸生曾云《望岳》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 公移山》 遂用猖蹶《出师表》 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
第6页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夫
感激 感谢 感激
重新 古义:酒杯和酒筹交互 觥筹 错杂;今义:形容许多交错 人相聚喝酒的热闹情景 。 共同 共
初中文言文字词解释
字词 释义 共 一共 苟 股 固 苟且 如果 古义:大腿;今义:屁 股 从来(本来) 巩固 顽固、固执 故意 旧(原来) 旧的知识 故 所以 原因,缘故 古义:拜访;今义:照 顾 回头看 难道 观察 观赏 观 景观(景象) 看 考察 冠 戴帽子 帽子 出嫁 回家 归 归依 回来 聚拢 郭 古义:外城;今义:作 姓氏 地方 国 地势 国防 国家 国 国事 古义:国都;今义:国 家
例句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夫环而攻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夫鹓雏发于南海《惠 子相梁》。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愚公移山》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今夫不受之天《伤仲永》。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夫起大呼《口技》。夫齁声起《口技》。其夫呓语《口 技》。 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以手拂之《活板》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家富良马《塞翁失马》。 宋有富人《智子疑邻》。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盖一癞蛤蟆《童趣》。 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由是感激《出师表》 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室中更无人《石壕吏》。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觥筹交错《醉翁亭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