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概论 课件
合集下载
创伤概述课件

多种因素所致者称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 2、按受伤的部位分类;颅脑损伤、颌面部伤、
颈部伤、胸背伤,腹腰部伤、骨盆伤、脊柱脊 髓损伤、四肢伤、多发伤等。
一、概念和分类
3、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皮肤保持完整无开放性伤口者,有闭合伤
(closed injury)、挫伤(contusion)、挤压 伤(crush injury)、扭伤(sprain)、震荡伤 (concussion)、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 骨折、闭合性内脏伤等 皮肤有破损者称开放伤(opened injury),擦 伤(abrasion)、撕裂伤(laceration)、切割 伤、砍伤、刺伤等 开放伤易发伤口感染
三)、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1、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⑴、局部炎症反应阶段,伤后立即发生,
3--5天 ⑵、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 ⑶、组织塑形阶段
三)、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骨折愈合过程 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
板形成塑形期。 骨折愈合是机体最完美的组织愈合之一
三)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神志
正常
0
模糊或烦躁
3
不可理解的语言 5
附加伤部及伤 胸部或腹部穿通
型
伤无
0
有
4
院前指数
将上述5项分值相加
0—3分
轻伤员
4—5分
中伤员
6分以上 重伤员
(只适用15岁以上的伤员)
创伤概述
二、病理 一)局部反应 主要表现为局部炎症反
应。 组织结构破坏、细胞变性坏死、微循环
障碍、病原微生物侵入、异物存留等
一、概念和分类
依据伤道分类 贯通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 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 切线伤;致伤物体沿体表方向擦过所致
颈部伤、胸背伤,腹腰部伤、骨盆伤、脊柱脊 髓损伤、四肢伤、多发伤等。
一、概念和分类
3、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皮肤保持完整无开放性伤口者,有闭合伤
(closed injury)、挫伤(contusion)、挤压 伤(crush injury)、扭伤(sprain)、震荡伤 (concussion)、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 骨折、闭合性内脏伤等 皮肤有破损者称开放伤(opened injury),擦 伤(abrasion)、撕裂伤(laceration)、切割 伤、砍伤、刺伤等 开放伤易发伤口感染
三)、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1、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⑴、局部炎症反应阶段,伤后立即发生,
3--5天 ⑵、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 ⑶、组织塑形阶段
三)、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骨折愈合过程 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
板形成塑形期。 骨折愈合是机体最完美的组织愈合之一
三)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神志
正常
0
模糊或烦躁
3
不可理解的语言 5
附加伤部及伤 胸部或腹部穿通
型
伤无
0
有
4
院前指数
将上述5项分值相加
0—3分
轻伤员
4—5分
中伤员
6分以上 重伤员
(只适用15岁以上的伤员)
创伤概述
二、病理 一)局部反应 主要表现为局部炎症反
应。 组织结构破坏、细胞变性坏死、微循环
障碍、病原微生物侵入、异物存留等
一、概念和分类
依据伤道分类 贯通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 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 切线伤;致伤物体沿体表方向擦过所致
创伤课件-PPT文档资料

❖ 3.体液变化:创4伤.、结失血—血果容量不足—垂体、肾上腺轴兴奋—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增加—尿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末
梢血管收缩(皮肤5、.肌讨肉、肾、内论脏)保障心脑供血。组织间液部分
回流血管—保障血容量。呈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尿量减少。 ❖ 此外发生:免疫下降,易感染:与淋巴细胞减少、吞噬功能降低、
脑水肿、缺氧: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心肺复苏、 急性呼衰。
凝血物质消耗、缺乏:纤溶亢进 休克 DIC
第三节 创伤的诊断、治疗
创伤诊断:局部表现+全身表现 ❖ (四)辅助检查。
化验检查 血脑常规、血糖、电解质,生化 血气、酸碱紊乱判
断。
穿刺导管 影像学
胸、腹、心包穿刺,导尿管置入,测尿量,观颜色,中 心静脉压非常重要:休克 肾衰竭 判断血容量和心功能
损伤,使关节活4动.范结围异常,果如膝踝关节、腰扭伤
3)挤压伤:人体尤其是躯干、四肢受重物的挤压作用、造
成肌肉软组织肿5胀.、讨变性、坏论死,已发生休克和急性肾衰
竭。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伤分为5类
4)震荡伤:惯性作用、使体腔内组织受到损伤,一过性 功能障碍。脑震荡、脊髓震荡。
5)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肢体受到暴力牵拉、推动、或在 动力失衡的情况下,导致构成关节的骨端失去正常的解剖
对织合扭关伤系,,如如韧肩带4肘和.关关结节节脱囊位的。扭果脱伤位。时常合并关节周围软组 组织挫的裂破伤裂:,浅边表5缘的.不讨挫齐裂,伤组:织论强挫大伤暴严力重,。同深时部造者成:皮皮肤肤软完
外露,污染严重。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2.闭合伤:闭合伤的皮肤、黏膜完整。根据致伤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增加—尿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末
梢血管收缩(皮肤5、.肌讨肉、肾、内论脏)保障心脑供血。组织间液部分
回流血管—保障血容量。呈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尿量减少。 ❖ 此外发生:免疫下降,易感染:与淋巴细胞减少、吞噬功能降低、
脑水肿、缺氧: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心肺复苏、 急性呼衰。
凝血物质消耗、缺乏:纤溶亢进 休克 DIC
第三节 创伤的诊断、治疗
创伤诊断:局部表现+全身表现 ❖ (四)辅助检查。
化验检查 血脑常规、血糖、电解质,生化 血气、酸碱紊乱判
断。
穿刺导管 影像学
胸、腹、心包穿刺,导尿管置入,测尿量,观颜色,中 心静脉压非常重要:休克 肾衰竭 判断血容量和心功能
损伤,使关节活4动.范结围异常,果如膝踝关节、腰扭伤
3)挤压伤:人体尤其是躯干、四肢受重物的挤压作用、造
成肌肉软组织肿5胀.、讨变性、坏论死,已发生休克和急性肾衰
竭。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伤分为5类
4)震荡伤:惯性作用、使体腔内组织受到损伤,一过性 功能障碍。脑震荡、脊髓震荡。
5)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肢体受到暴力牵拉、推动、或在 动力失衡的情况下,导致构成关节的骨端失去正常的解剖
对织合扭关伤系,,如如韧肩带4肘和.关关结节节脱囊位的。扭果脱伤位。时常合并关节周围软组 组织挫的裂破伤裂:,浅边表5缘的.不讨挫齐裂,伤组:织论强挫大伤暴严力重,。同深时部造者成:皮皮肤肤软完
外露,污染严重。
第一节 创伤的分类
(一)、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2.闭合伤:闭合伤的皮肤、黏膜完整。根据致伤
创伤总论PPT课件

11
创伤严重度评分法为ISS
创伤简明定级标准(AIS)
AIS将各种损伤由轻到重分为六级
ISS评分是将人体分为6个区①头颅②面部③
胸部④腹部和盆腔⑤四肢与骨盆⑥体表。在计 算时只将全身6个分区中损伤较严重的各分区 取一最高AIS求其平方和
ISS≥16为重伤 ISS>20死亡率明显增高ISS>50 存活者少 ISS=75为极重度损伤
编辑版ppt
7
创伤的病理
创伤后脏器反应:
心血管:减少皮肤、肌肉血流量,维持生命器官血供应,病情平稳
后可自行调节。
肺 :因失血、创伤引起呼吸加快,过度换气造成低碳酸血症即
呼吸性碱中毒。换气抑制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
肾 :因失血导致血流量减少,伤后分பைடு நூலகம்产物损伤肾小管
引起肾损害
脑 :血流量不足引起低氧血症,诱发脑水肿,发生躁动
编辑版ppt
9
创伤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1)炎性反应:伤后5天内,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炎性细胞渗出,清除致伤因子和 坏死组织,防止感染。
2)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伤后24-48小时,伤缘上皮细 胞开始增生,一部分基底细胞与真皮脱落,向缺损区 移行,并可见有丝分裂。
3)伤口收缩和疤痕形成:伤后3-5天伤口边缘开始向中 心移动收缩以消除创面,恢复肌体组织的连续性。
编辑版ppt
12
闭合性创伤检查
闭合性创伤有些易于诊断如明显骨折,有些缺乏 临床指征如嵌入骨折
实验穿刺: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必要时需借助超
声波检查引导
影像学检查:
X线:骨折脱位、金属异物、胸腹游离气体 B超:肝、脾、肾等脏器,局部积液 CT:颅脑损伤、髋臼骨折、不明显骨折等 MRI:内脏器官、脊髓损伤、骨盆损伤等,有金属
创伤概述课件

PPT学习交流
21
1、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1)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形式:血管和细胞反应、免疫应答、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目的:清除损伤或坏死祖师,为组织 再生和修复奠定基础
(2)细胞增生分化和 肉芽组织生成阶段
局部炎症反应早期,成纤 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增生,形成组织基质(胶 原)和新生小血管
PPT学习交流
8
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
PPT学习交流
9
开放伤按伤道类型分类
切线伤:投射物从体表切线方向通过、 使伤道呈沟槽状。
反跳伤:入口和出口集同一点的损伤。
盲管伤:仅有入口而无出口的损伤。
贯通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的损伤。
PPT学习交流
10
4、按伤情轻重分类
轻度伤:主要是局部软组织伤,暂时失去作业 能力,但仍可坚持工作,无生命危险,或只需
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尿素氮排出增加,负氮平衡
PPT学习交流
19
创伤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全身表现
• 疼痛
• 肿胀 • 功能障碍 • 皮下瘀斑 • 伤口出血和渗液 • 感染、流脓、溃烂
• T、P、BP的改变 • 休克的表现 • 感染的表现 • MODS (包括急性肾衰、
应激性溃疡等)、ARDS
PPT学习交流
小手术者。
中度伤:主要是广泛软组织伤、下肢开放骨折、肢体挤压
伤、机械性呼吸道阻塞、创伤性截肢及一般的腹腔脏器伤等,
丧失作业能力和生活能力,需手术,但一般无生命危险。
重度伤:指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疾者。
PPT学习交流
11
创伤评分
一种相对量化的分类方法,以计分的形式评估 创伤的严重程度。
创伤(Trauma)课件

创伤愈合的类型 二期愈合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血液供应 感染
伤口及受创伤的细胞类型
1
2 影响 6
因素
3
5
4
异物、血凝块 营养状况
内分泌、免疫低下、药物、并发症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①受创伤的细胞类型
是影响愈合的重要因素,完善的愈合只能 生于稳定的和不稳定细胞受累时。若累及 永久性细胞,则只能以形成瘢痕而愈合。
4.按伤情轻重分类
第一节 创伤概论 创伤的分类
按致伤因素分类 可分为烧伤、冷伤、挤压伤、刃器伤、火
器伤、冲击伤、爆震伤、毒剂伤、核放射 伤及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伤等。
第一节 创伤概论 创伤的分类
按
颈部损伤
受
伤
胸(背)部伤
的
脊柱脊髓伤
部
位
分
类
四肢伤
颅脑损伤
颌面损伤
腹(腰) 部伤
骨盆伤
第一节 创伤概论 创伤的分类
途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应激激素。 机体反应:交感神经反应亢进。
创伤后全身反应: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 垂体
交感神经
ACTH、ADH、GH
Na离子、水
肾上腺髓质
回吸收
儿茶酚胺
血管收缩 心排量↑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醛固酮增加 水钠排出减少
血容量增加 维持重要器官灌注
创伤后全身反应:交感神经调控
(2)扭伤(sprain):外力作用使关节超过正常的活动范围,造 成关节囊、韧带、肌腱等组织撕裂破坏。
(3)挤压伤(crush injury):机体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较长时间 受钝力挤压,严重时肌肉组织广泛缺血、坏死、变性,随之坏死 组织的分解产物,如肌红蛋白、乳酸等吸收,可发生挤压综合征 ,出现高钾血症和急性肾衰竭。
《创伤概念》PPT课件

或挤压后所造成的严重而复杂的创伤。
挤压综合征 crushing syndrome 指在挤压伤基础上发生休
克,受压组织变性坏死,并出现以肌红蛋白尿、高血钾
等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它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多
发生于工程塌方、交通事故、强烈地震等意外伤害中。
发生部位多在四肢。
2021/5/9
17
2021/5/9
环血量对生命器官进行灌注。儿茶酚胺增多可使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和多数内脏器官血管收缩,但心、脑、 肺等重要器官仍保持血液灌流。
2021/5/9
28
由于肾血管的收缩,使肾血流量减少,尿量减少,另外抗 利尿激素、醛固酮的作用亦减少尿量,这些对维持血容量 起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胰高糖素、甲状腺 激素等分泌增加,促进机体的分解代谢而供能和提供修复
率加快,血酮体升高。此时外源性脂肪的补充可提供机
体所需的能量,同时提供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具有“节
氮效应”。
2021/5/9
32
③蛋白质代谢
创伤应激时的蛋白质的主要变化是分解代谢加速,尿氮排 出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2021/5/9
33
例:严重烧伤病人每天的能量消耗在2500-5000Cal,折 算成大米需712-1424g,才能满足其能量消耗。而每日 从尿中排出的氮约 30蛋g 白质 廋1肉88g 。 1Kg
2021/5/9
26
1、神经---内分泌调节
A
下丘脑 垂体
B 交感N
ACTH、ADH、GH
Na+、水
回吸收
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血管收缩
心排量
C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2021/5/9
第十三章创伤

①发现危重情况如窒息、大出血、心搏骤停等, 必须立即抢救,不能单纯为了检查而耽误抢救 时机。 ②检查步骤尽量简捷,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 同时进行。检查动作必须谨慎轻巧,切勿因检 查而加重损伤。
第十三章创伤
③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同时应仔细寻找比较隐 蔽的损伤。例如左下胸部伤有肋骨骨折和脾破裂, 肋骨骨折疼痛显著,而脾破裂早期症状可能被掩 盖,但其后果更加严重。 ④接收批量伤员时,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病人, 因为有窒息、深度休克或昏迷者已不可能呼唤呻 吟。 ⑤一时难以诊断清楚的损伤,应在对症处理过程 中密切观察,争取尽早确诊。
第十三章创伤
第十三章创伤
热压伤
二、病理
➢ 创伤直接造成的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 ➢ 主要是局部反应、全身反应。 ➢ 创伤炎症反应:
➢包括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 ➢局部肿胀 —充血渗出 ➢疼痛—组织内压增高、缓激肽释放 ➢临床症状多在48~72h达到高峰 ➢创伤性炎症有利于创伤修复。 ➢有许多介质参与炎症反应。
第十三章创伤
1.创缘整 齐,组织 破坏少
3.表皮再 生,少量 肉芽组织 从伤口缘 长入
创 伤 一 期 愈 合 模 式 图
第十三章创伤
2.经缝合, 创缘对合, 炎症反应轻
4.愈合后 少量疤痕 形成
1.创口大, 创缘不整, 组织破坏 多
3.肉芽组 织从伤口 底部及边 缘将伤口 填平,然 后表皮再 生
第十三章创伤
(三)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CO2CP(或pH) ➢血尿素氮、肌酐、血清胆红质、转氨酶等。
➢ 穿刺和导管检查: ➢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导尿管、CVP、心包穿 刺。
➢ 影像学检查: ➢ X线、CT、 MRI 、选择性血管造影、超声波。
第十三章创伤
③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同时应仔细寻找比较隐 蔽的损伤。例如左下胸部伤有肋骨骨折和脾破裂, 肋骨骨折疼痛显著,而脾破裂早期症状可能被掩 盖,但其后果更加严重。 ④接收批量伤员时,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病人, 因为有窒息、深度休克或昏迷者已不可能呼唤呻 吟。 ⑤一时难以诊断清楚的损伤,应在对症处理过程 中密切观察,争取尽早确诊。
第十三章创伤
第十三章创伤
热压伤
二、病理
➢ 创伤直接造成的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 ➢ 主要是局部反应、全身反应。 ➢ 创伤炎症反应:
➢包括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 ➢局部肿胀 —充血渗出 ➢疼痛—组织内压增高、缓激肽释放 ➢临床症状多在48~72h达到高峰 ➢创伤性炎症有利于创伤修复。 ➢有许多介质参与炎症反应。
第十三章创伤
1.创缘整 齐,组织 破坏少
3.表皮再 生,少量 肉芽组织 从伤口缘 长入
创 伤 一 期 愈 合 模 式 图
第十三章创伤
2.经缝合, 创缘对合, 炎症反应轻
4.愈合后 少量疤痕 形成
1.创口大, 创缘不整, 组织破坏 多
3.肉芽组 织从伤口 底部及边 缘将伤口 填平,然 后表皮再 生
第十三章创伤
(三)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CO2CP(或pH) ➢血尿素氮、肌酐、血清胆红质、转氨酶等。
➢ 穿刺和导管检查: ➢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导尿管、CVP、心包穿 刺。
➢ 影像学检查: ➢ X线、CT、 MRI 、选择性血管造影、超声波。
创伤概论课件

头颅
意识 (GCS) 瞳孔 其它神经功能 鼻腔、外耳道 头皮
颈部与颈椎
头、面部创伤的患者应假设有颈椎的损伤,
实施颈椎固定并检查。 颈椎触痛、皮下气肿、气管偏移、喉骨折 颈部血管的损伤(超声、造影) 急诊医生不要探察颈部的穿通伤:动脉出 血、膨胀的血肿、动脉挫伤、气道损伤等 应由外科医生探查或与外科医生协同探查 一侧上肢瘫痪可能是颈N根或臂丛N损伤
椎侧位。不应因妊娠回避必要的X线检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损伤控制(DCO)
死亡三联症:低体温(T<35°)
酸中毒(PH<7.12) 凝血功能障碍
小结:
一、定义 二、创伤的原因及分类 多发伤、复合伤 三、创伤病理生理 四、并发症: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
征 、挤压综合征 五、创伤的诊断、急救、治疗原则
分 解 代 谢
供能 AA 脂肪酸
消 耗
免疫功能变化 — 严重创伤致免疫功能低下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皮质 激素
儿茶 酚胺
淋巴 细胞
感 染
PGE2
免疫 功能
创伤修复
创伤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
和细胞间质充填、连接或替代缺损组织。 理想的创伤修复是组织缺损由原来性质的 细胞来修复,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然 而,人体各组织细胞固有的增生能力不同。 因此,各种组织器官创伤后修复情况不一。 若某些组织创伤后不能靠原来的细胞修复, 则由其它性质的细胞来代替,常是成纤维 细胞所排泌的细胞外基质代替。
2.局部因素 ①异物存留 首要因素。 ②伤口内坏死、失活组织和血凝块。 ③局部感染。 ④局部血液供应障碍。 ⑤局部固定不良。
《创伤总论》ppt课件

• 创伤的评估
• 创伤的处理
2021/4/24
43
创伤的评估
• 及时准确的创伤评估有助于客观反映伤情、预 测转归及评估治疗效果。
•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格拉斯歌昏迷评分(GCS )、创伤评分(TS)、GRAMS评分、修订创 伤评分(RTS)、急性创伤指数(ATI)、简 明创伤定级法评分(AIS)、Hannover多发 伤评分(HPTS)、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 ) 、创伤及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等。
分类 项目
程度
A 呼吸频率(次/min) 10-24
25-35
>35
<10
0
B 呼吸困难
无
有
C 收缩期血压(kPa) >12
9.33~12.00
6.67~9.20
<6.67
测不到
D 毛细血管再充盈
正常
迟缓
无
E 昏迷评分(GCS) 14~15
11~13
8~10
5~7
3~4
记分
4 3 2 1 0 1 0 4 3 2 1 0 2 1 0 5 4 3 2 1
14
• 按受伤部位分类
颅脑伤
颌面伤
颈部伤
胸(背)部伤
腹(腰)部伤 骨盆伤
脊柱脊髓伤 四肢伤
2021/4/24
15
• 按伤情轻重分类(批量伤员)
轻伤
主要是局部软组织伤,暂时失去作业能 力,但可坚持工作,无生命危险,或只 需要小手术者,伤员标记卡为绿色。
2021/4/24
16
中等伤
主要是广泛软组织伤,上下肢开放性骨 折,肢体挤压伤、机械性呼吸道阻塞、 创伤性截肢及一般的腹腔脏器伤,丧 失作业能力和生活能力需要手术,但 一般无生命危险。伤员标记卡为黄色。
• 创伤的处理
2021/4/24
43
创伤的评估
• 及时准确的创伤评估有助于客观反映伤情、预 测转归及评估治疗效果。
•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格拉斯歌昏迷评分(GCS )、创伤评分(TS)、GRAMS评分、修订创 伤评分(RTS)、急性创伤指数(ATI)、简 明创伤定级法评分(AIS)、Hannover多发 伤评分(HPTS)、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 ) 、创伤及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等。
分类 项目
程度
A 呼吸频率(次/min) 10-24
25-35
>35
<10
0
B 呼吸困难
无
有
C 收缩期血压(kPa) >12
9.33~12.00
6.67~9.20
<6.67
测不到
D 毛细血管再充盈
正常
迟缓
无
E 昏迷评分(GCS) 14~15
11~13
8~10
5~7
3~4
记分
4 3 2 1 0 1 0 4 3 2 1 0 2 1 0 5 4 3 2 1
14
• 按受伤部位分类
颅脑伤
颌面伤
颈部伤
胸(背)部伤
腹(腰)部伤 骨盆伤
脊柱脊髓伤 四肢伤
2021/4/24
15
• 按伤情轻重分类(批量伤员)
轻伤
主要是局部软组织伤,暂时失去作业能 力,但可坚持工作,无生命危险,或只 需要小手术者,伤员标记卡为绿色。
2021/4/24
16
中等伤
主要是广泛软组织伤,上下肢开放性骨 折,肢体挤压伤、机械性呼吸道阻塞、 创伤性截肢及一般的腹腔脏器伤,丧 失作业能力和生活能力需要手术,但 一般无生命危险。伤员标记卡为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trauma)概论
(二):创伤全身反应:
较重创伤-刺激机体出现应激效应+炎症 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所致:表现有:
1:体温反应:为一部分炎症介质(如 TNF、IL1、IL6等)作用于体温中枢所致。
2、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疼痛、紧张、 失血、失液,导致:
创伤(trauma)概论
ⓐ下丘脑-垂体轴兴奋:ACTH、ADH、 GH↑;
死亡。约占50%。 伤后2~3小时,称为早期死亡。占30%。
黄金时刻,是临床抢救的重点时刻。 伤后数周后,占20%,死因一般为严重
感染、MODS。
创伤(trauma)概论
三、创伤病理:
伤后局部和全身的反应是机体稳定自身内 环境的需要,但较重的创伤引起的急剧反 应常可能损害机体自身,需要在治疗时加 以调整。
胞和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网络紊乱 有关;
创伤(trauma)概论
伤处可有抑制免疫的前列腺素E2等免疫 抑制因子产生,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
免疫抑制细胞主要是TS细胞等绝网络主要是通 过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和神经内啡肽而 抑制免疫活化细胞。
神经组织修复则非常复杂:脑和脊髓的神经细 胞破坏后不能再生,多由胶质细胞及其纤维填 补,形成胶质瘢痕;神经纤维损伤或断裂后, 则可再生(近端发生轴突反应,远端华勒氏变 性;)
神经纤维再生时,穿过伤口时的生长速度为 0.25mm/d,到达远端后可达2~3mm/d。
断段有缺损等阻隔时,近端形成假性神经瘤, 远端形成胶质神经瘤。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兴奋:儿茶酚 胺↑-胰高糖素↑;
ⓒ血容量锐减:肾素-血管加压素-醛固 酮分泌↑;
创伤(trauma)概论
3、代谢变化:
机体基础代谢率增高-静息能量耗求增加-糖、 蛋白和脂肪分解加速,糖异生增加。高血糖、 高乳酸血症、游离脂肪酸、酮体增加-代谢性 酸中毒;
尿素氮排出增多,出现负氮平衡。(导致细胞 群减缩,体重减低,肌无力,治疗时需营养支 持)。
创伤(trauma)概论
2、创伤愈合的类型:基本二类: ①一期愈合(原发愈合):组织修复以
本来细胞为主,如皮肤、黏膜、骨骼、血 管内皮等,修复处仅含少量纤维组织。 ②二期愈合(瘢痕愈合):组织修复以 纤维组织为主,愈后功能不良,瘢痕挛缩或 增生。
创伤(trauma)概论
3: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 ① 感染(最常见):损害细胞与基质; ②异物/失活组织:阻隔正常连接; ③ 血运:包括全身、局部因素; ④制动不够:导致继续损伤;
②、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 伤后6H伤口出现成纤维细胞,24-48H血 管内皮细胞增殖,分别合成、分泌组织基 质(胶原)和形成毛细血管,共同构成肉 芽组织。
③、组织塑型:胶原纤维交联增加、强 度增加,多余的降解;过丰富的血管网 消退、伤口粘蛋白及水分减少。
创伤(trauma)概论
骨折愈合是机体最完善的组织愈合之一;
创伤(trauma)概论
(三)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基本方式是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充填连
接或代替缺损组织。 1、组织修复基本过程:分三个阶段: 局部炎症反应阶段(纤维蛋白充填) 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 组织塑型阶段
创伤(trauma)概论
①、局部炎症反应阶段(纤维蛋白充填)
多发性损伤:同一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 造成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创 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
复合伤: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子引起 的损伤,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的物理、化 学、高温、放射等因子引起的损伤。
创伤(trauma)概论
严重创伤病人的死亡三个高峰期: 出现在伤后几秒或几分钟内,称为立即
创伤概论 (trauma)
戴文超
山西职工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创伤(trauma)概论
一、定义:指人体受到机械性致伤因子 的作用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 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生理功能障碍。
创伤(trauma)概论
二、分类 (一)按致伤因素:烧伤、冷伤、挤压
伤、刃器伤、火器伤、冲击伤、毒剂伤、 核放射伤及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伤。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钠潴留,钙磷代谢异常 等。
创伤(trauma)概论
4、免疫功能变化: 主要表现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细胞
因子三个方面。 ⓐ应激性内源性皮质激素可降低中性粒
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
创伤(trauma)概论
ⓑ 、儿茶酚胺可影响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并以T淋巴细胞减少为主, T细胞在功能上也出现细胞素杀伤活性下
(二)按受伤部位:诊治时还需进一步 明确受伤的组织和器官,如软组织损伤、 骨折、脱位或内脏破裂等。
创伤(trauma)概论
▪ (三)按伤后皮肤是否完整:
▪ 1、闭合性损伤:挫伤、扭伤、挤压伤等 ▪ 2、开放性损伤:擦伤、刺伤、切割伤、
撕裂伤、火器伤等。
▪ (四)按伤情轻重:一般分为轻、中、重
伤。
降、干扰素生成减少及增殖能力降低等; ⓒ 、体液免疫方面: 出现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以IgM降低
最明显; 补体系统消耗,抗感染免疫能力减低;
创伤(trauma)概论
机体的免疫抑制反应,导致B淋巴细胞功 能降低,抗体生成减少及吞噬细胞杀菌 功能减弱,增加了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
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 一般认为与免疫抑制因子、免疫抑制细
(一)、局部创伤性炎症:
1、炎症反应是由于损伤组织产物或加以 细菌毒素激起有关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
创伤(trauma)概论
2、它为何有利于创伤修复: ①纤维蛋白充填裂隙; ②中性粒细胞对抗细菌; ③单核细胞变巨噬细胞有清除颗粒,加强
免疫监视等作用; 3、反应抑制或过强均不利于人体; 4、正常伤后炎症可在3~5日趋向消退。
▪ 轻伤:局部软组织伤,暂时失去作业能力,
但仍可坚持工作,无生命危险,或只需小 手术者;
创伤(trauma)概论
中等伤:广泛软组织伤,上下肢开放骨 折,肢体挤压伤、机械性呼吸道阻塞及 一般腹腔脏器伤等,丧失作业能力和生 活能力,需手术但无生命危险;
重伤:指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 疾者。
创伤(trauma)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