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3篇)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3篇)

初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方案在实际教学中要有多样化的化学课后作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课后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课后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2.应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3.课后作业要打破传统的书面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

作为化学教师,如何精选作业,怎样布置作业,使具有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实实在在的提高,是每个化学老师都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设计课后作业要充分体现作业的具体性、趣味性、层次性、与生活贴切、探究性等。

具体体现在:1.课后预习作业。

要求老师事先列出预习提纲和练习题,学生再针对提纲找出内容的疑难点。

2.分层次作业。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有些作业不能“整齐划一”,要充分考虑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

教师可以实行“分层次”作业。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其次,对作业进行分层。

·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作业要求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10—20分钟)3.课后作业的设计要与生活相贴切。

作业应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其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4.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教师应该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学视野和课程理念来设计作业。

要在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尽量把课后作业中的化学知识编成故事,化学谜语、探究实验和课外观察、调查、实践等。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化学的奥秘,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围绕九年级化学课程的几个主题展开讨论。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而混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判断物质的分类。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一种新的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被另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替代;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化学反应,进一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三、离子和离子反应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根据电荷的不同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反应是指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离子的命名和离子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离子反应的现象,进一步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在箭头的右边。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化学式代表了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来确定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

五、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的盐可以通过离子反应的原理进行预测。

酸碱中和反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化学反应之一。

六、金属的性质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良好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具有许多特性,例如硬度、熔点、密度等。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

课题1 空气作业设计目的:1. 认识空气的组成, 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 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在分析空气组成的基础上, 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作业设计内容: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 属于纯净物是()A.矿泉水B.白酒C.米醋D.干冰2.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 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 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

下列情况中, 能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 )A. 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B. 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C. 工业废水直接排人河中D. 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5.下列情况: 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

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哪个季节的空气质量最差, 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至少答两条), 夏季各项数据明显降低, 主要原因是(至少答两条)。

(2)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治?(至少举两例)。

7: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 属于混合物的是()作业评价:课题2 氧气作业设计目的: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木炭、硫磺、金属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化学反应、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氧化物等概念。

作业设计内容:1.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2、铁在氧气中燃烧。

注意盛氧气的集气瓶厎放少量的 , 原因是3.探究空气成分时, 应用 , 原因是A. 红磷 B铁丝 C 硫 D木炭木炭硫磺金属铁5.通过木炭、硫磺、金属铁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空气中现象氧气中现象方程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的白雾C.镁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红光, 生成黑色固体X Y Z Q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作业评价:课题3.制取氧气1、作业设计目的:2、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3、认识催化剂作业设计内容:1.工业制氧气是变化。

初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案例案例一:化学实验设计目标: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巩固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选择一个常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并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的进行,学生将能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效果:通过这个实验设计,学生将能够巩固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实验的实践能力。

案例二:化学应用练目标:通过设计化学应用练题,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内容:设计一系列与日常生活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化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物质浓度计算等知识点。

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可以将问题设置成趣味性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效果:通过这个练设计,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研究效果。

案例三:化学展示项目目标:通过设计一个化学展示项目,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化学相关的主题,设计一个展示项目。

项目可以包括实验演示、展板设计、口头展示等形式。

学生需要深入研究所选主题,在展示中展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效果:通过这个展示项目设计,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动力和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以上是三个初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一、引言为了提高九年级化学作业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作业。

该作业设计案例荣获了一等奖,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业设计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二、作业设计背景九年级化学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作业形式多以背诵、习题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份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化学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作业设计目的本次作业设计的目的是:1.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探索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为今后的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四、作业设计意义本次作业设计的意义在于:1. 突破传统作业形式的限制,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2.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今后的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五、具体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次作业设计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具体实施方案:1. 作业形式:采用“探究式”作业形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

2. 作业内容:结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知识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探究任务。

例如,“制作简易电池”、“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制作化学彩虹”等。

3. 实施步骤:(1)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每组4-6人。

(2)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探究任务,并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3)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课堂上,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并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建议。

九年级化学分层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分层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分层作业设计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适用于九年级化学课程的分层作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提高研究效果。

通过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

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分层作业设计第一层:基础知识讲解在这一层次上,学生将研究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元素、化合物、反应等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多媒体资料等方式进行教学,并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第二层:实验操作在这一层次上,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以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老师可以提供相关实验指导书或视频,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需要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层:问题探究在这一层次上,学生将通过解决问题和进行探究来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课题供学生研究,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调查。

学生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问题解决,并总结出结论。

第四层:合作项目在这一层次上,学生将组成小组开展一项化学相关的合作项目。

项目可以涉及到化学材料的研究、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方面。

学生需要提出项目方案、分工合作,并最终完成项目报告和展示。

结束语通过设计合适的分层作业,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本文档能对九年级化学教学有所帮助,并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探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层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层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层作业设计
一、化学基础概念分层作业
1.1基础题:写出元素周期表前10位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1.2提高题:说明周期和族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1.3拓展题:请自行查阅资料,解释元素周期律及其在现代化学中的应用。

二、物质性质与变化分层作业
2.1基础题:写出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2提高题:解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并举例说明。

2.3拓展题: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写出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三、化学式与化合价分层作业
3.1基础题:写出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钙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3.2提高题:解释化合价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3.3拓展题:探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并举例说明。

四、质量守恒定律分层作业
4.1基础题:写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解释其含义。

4.2提高题: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4.3拓展题: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分层作业
5.1基础题: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并简单描述操作步骤。

5.2提高题:撰写氧气制取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数据记录和结论。

5.3拓展题: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试剂组合,设计实验并撰写报
告。

六、化学方程式分层作业
6.1基础题:写出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类型。

6.2提高题:解释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6.3拓展题:探究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总结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的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的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的作业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基础知识巩固
1.填空题:针对本单元所学的基础知识,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
生填写相应的化学用语、化学式、反应方程式等。

2.选择题:设计一些选择题,涵盖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
通过选择正确答案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实验操作练习
1.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的实验内容,完成一份实验
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等。

2.实验操作: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
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三、综合应用提高
1.探究题:设计一些探究题目,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理解
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际应用题: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
的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
1.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评价,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
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2.反馈与指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
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的作业设计的一些建议,具体的设计还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报送人】【作业类型】课时作业【适用章节】本次作业的内容适用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常见碱的作业设计【课标要求】1.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的性质,建立性质和用途的关系2.通过探究实验及总结常见碱的化学性质,知道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作业内容】4.如图是小青同学归纳的几种含钙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1)属于及碱的是(2)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3)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答案:(1)Ca(OH)2;(2)CaO+H2O=Ca(OH)2(答案合理即可)(题目来源:人教版《优化设计》第6题)→6.如图所示,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

若试管②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A.碳酸钠和稀盐酸 B水和生石灰C.水和氢氧化钠D.水和硝酸铵答案:D(题目来源:人教版《优化设计》127页第4题改编)巩固提高类7.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3)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本实验的结论是答案:(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气球鼓起来试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②···…无明显现象③将注射器 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④向外拉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掌握氢氧化钠、强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了解探究实践。

优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教案

优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教案

优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教案
主题:化学反应速率
目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习如何调节化学反应
速率。

时间:1小时
教学步骤:
1.引入: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即化学反应中所需的时间。

让学生思考什么因素可能
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展示实验:准备一对化学反应,一个控制条件,一个调节条件,让学生观察两个反应的
速率。

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

3.学习材料:让学生阅读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材料,了解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
变化规律。

4.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调节化学反应速率,并列举实际例子。

5.实验设计: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6.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以及如何调节化学反应速率。

评价: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中的表现,给予相应评价,并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
提高。

延伸:让学生探索其他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比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以及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完成一篇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结论。

初三化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初三化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初三化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7.4结晶现象1、教材分析本节作业设计对应的教材是约克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四节溶液的结晶,作业设计是课后作业。

教材内容如下:2。

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部门实施的“双减”政策和教育部下发的“五管”文件精神,为体现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和灵活性,以及提质减负的“双减”,在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对这节课的结晶现象的作业部分做了如下设计:本课主要讲解两种结晶法:冷却结晶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

学会选择合理的结晶方法;了解除去原盐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中溶解、过滤、蒸发的细节,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重点:1.学会如何从溶解度曲线判断得到某种晶体的方法和原因;2.过滤的重点是“一膏两低三靠”;3.蒸发的停止和玻璃棒在蒸发过程中的作用。

3、课程标准要求:1.理解晶体和结晶现象。

2.学会用过滤和蒸发来分离混合物。

4、作业目标:1.基础知识:了解过滤结晶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2.关键能力:体验原盐提纯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

3.核心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5.操作类型:1.基础课:考察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审题能力;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调查。

2.知识拓展类: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完成思维导图。

3.实践拓展:原盐提纯分组实验(必选);结晶硫酸铜或明矾(可选)。

6.词操作持续时间:15分钟7.作业内容1.中国有很多盐碱湖泊,溶解了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

那里的人“冬钓碱,夏晒盐”,所以冬钓碱用的结晶法是()a,蒸发溶剂b .同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

c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d .加热饱和溶液【答案】c2.在去除原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取原盐b .溶解原盐c .过滤卤水d .蒸发滤液。

【答案】d8.请根据7.4结晶现象的学习内容,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案例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

实验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醋酸和苏打粉;(2) 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并闻试管中是否有气味;(3) 反复加入醋酸和苏打粉,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4) 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酸碱指示剂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5) 结论:醋酸和苏打粉在反应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和盐,并且酸性和碱性被中和,所以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现象,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1) 准备铜丝和硫粉;(2) 将铜丝和硫粉放入试管中并加热;(3) 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颜色变化的气体;(4) 结论:铜与硫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硫化铜。

3. 酸性物质与金属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酸性物质与金属的反应现象,了解酸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实验步骤:(1) 准备稀盐酸和铁钉;(2) 将铁钉放入稀盐酸中;(3) 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气泡,并观察铁钉的表面是否有变化;(4) 结论:稀盐酸与铁钉反应生成了氢气,并且铁钉表面产生了气泡。

4. 溶解度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了解溶解的条件和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盐、糖、沙子和植物油;(2) 将每种物质分别加入不同的试管中,并加入等量的水;(3) 摇晃试管观察物质是否溶解;(4) 结论:盐和糖在水中溶解,沙子和植物油不溶解。

5. 酶的活性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条件下酶的活性变化,了解酶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实验步骤:(1) 准备淀粉溶液、淀粉酶和不同温度的试管;(2) 将淀粉溶液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的试管中;(3)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4) 观察试管中是否有颜色变化,并记录所需时间;(5) 结论:酶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够加速淀粉的分解,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降低酶的活性。

6. 锌与稀酸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了解金属与酸的化学性质。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作业设计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作业设计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作业设计一、设计目的本次化学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九年级上册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

二、设计内容1. 实验项目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例如,可以设计酸碱中和实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等。

每个实验项目应包括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的要求。

2. 计算题设计一些涉及化学计算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对化学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

3. 知识应用题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例如,设计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题目,要求学生分析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并提出改善反应速率的方法。

4. 理论题设计一些理论性的题目,用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化学理论的理解。

例如,设计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题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命名离子化合物并写出其化学式。

三、评价方式根据实验报告的质量、计算题和应用题的准确性、理论题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对学生进行评价。

可以根据学生的得分划定成绩等级,以鼓励他们进一步努力提高。

四、参考书目-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 化学实验指导手册五、其他注意事项- 学生应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并按要求提交。

-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但严禁抄袭他人作品。

- 教师应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评价。

- 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操作指导和理论知识讲解。

以上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作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要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

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融化成液态水,液态水蒸发成气态水蒸气),物质形状的改变(如将铁丝弯曲)等。

判断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蜡烛燃烧(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水的密度是1g/cm³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如氢气能燃烧)、助燃性(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氧化性(如氧气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如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酸碱性(如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显碱性)等。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例如取用大理石(或石灰石)。

-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如取用二氧化锰粉末。

- 液体药品:- 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

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先预热(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然后用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正式作业设计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正式作业设计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1)1.菜刀、镰刀、锤子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的原因是()A.铁的硬度大,铅的硬度小B.铁的熔点高,铅的熔点低C.铁的密度大,铅的密度小D.铁的导电性好,铅的导电性差2.下列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钢铁的硬度大,可作菜刀B.金有金属光泽,是黄色,可做首饰C.钨丝的熔点高,可作灯丝D.银的导电性好,广泛用作电线3.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4.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1)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_________;(2)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铝的________性;(3)金属纽扣表面涂的“银粉”实际上是__________粉;(4)体温计中液态的“银”是____________;(5)热水瓶胆壁的金属是___________;(6)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要考虑哪些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列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比较导电性(以银为100)银铜金铝锌铁铅100 99 74 61 27 17 7.9密度(g/cm3)金铅银铜铁锌铝19.3 11.3 10.5 8.9 2 7.86 7.14 2.70熔点(℃)钨铁铜金银铝锡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硬度(以金刚石为10)铬铁银铜金铝铅9 4~5 2.5~3 2.5~3 2.5~3 2~2.9 1.5(1)为什么菜刀、锤子等通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导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盐》作业设计
XXX
教材来源:普通初中《化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下第十一单元
主题: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课时2)
适合对象:九年级学生
作业性质: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
设计者:XXXX
主体内容:
一、作业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纯碱,小苏打,碳酸氢钠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记住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常见盐的组成,物理性质,并能说出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碳酸盐的化学性质并能总结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通过归纳碳酸盐相关反应的相同时,初步得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二、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
1.为了使糕点蓬松,你知道在制作的的过程中加了什么物质吗,为什么它可以是糕点
蓬松呢?
2.烧水的水壶时间久了,里面会有一层厚厚的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么清除呢?
3.烧碱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你知道工业上使怎么制备烧碱的吗?
课中作业
板块一:常见盐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指向目标1)
活动一:观看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思考:
问题1: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有哪些?
问题2: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有怎样的物理性质?
问题3:与碳酸钙有关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板块二:通过实验探究,能说出碳酸盐的性质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活动二:观察演示实验11-1中,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
问题1:从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问题2: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谁?如何检验?
问题3: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问题4:如何检验一个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
板块3: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
活动四:完成教材实验,记录碳酸钠与氯化钙或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
问题1:从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问题2:生成的沉淀是谁,另外一种生成物是谁?
问题3: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问题4:检验一个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问题5:归纳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问题6:分析上述反应,结合反应方程式,思考反应物通过怎样的方式变成了生成物,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课后作业
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补钙剂的是( )
A.纯碱 B.小苏打 C.碳酸钙 D.食盐2、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
A.氯化钠、盐B.氢氧化钠、苛性钠
C.碳酸钠、纯碱D.碳酸氢钠、小苏打
3、如何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4、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是否也属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