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

合集下载

从孙子兵法中的“五德”看现代商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

从孙子兵法中的“五德”看现代商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

从孙子兵法中的“五德”看现代商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才能专业工业工程学号1040837005 姓名沈辉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萃部分。

它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极为深远,被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及广大民众奉为“兵学圣典”,它的思想观点直到现代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商场中,它更是被广泛运用,其中提出“将之五德”的思想,对选任商业管理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孙子兵法五德商业运用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日本人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美国人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其战争的哲学思想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虽然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孙子提出的,仍然是我们今天对将帅的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在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必须要具备这五中品质,而“五德兼备,方能为将”,同样适用于商业领域。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是孙子提出的作为优秀的将领所必须具备的五种品德:智谋才能、赏罚有信、仁爱士卒、果断勇敢、军纪严明。

所谓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达权变也;所谓信者,号令一也;所谓仁者,惠抚恻臆,得人心也;所谓勇者,恂义不惧,果毅也;所谓严者,以威严肃众心也;五德相须,缺一不可。

现代经营者,也要去刻意修为五德,将者有五德胜敌,经营者有五德赚利。

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言而有信,赏罚必从,仁爱惠众,深得人心,勇于决断,坚毅顽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严明纪律,严明制度。

这是现代的孙子五德,也是五德之精髓。

所有这些,对于选拔培养以及使用管理者有着借鉴作用。

“智”,智谋才能,指将帅的智慧,处事的技巧、谋略及胆识,以及把握全局动态的能力。

孙子将“智”列为五德之首,是因为战争与其说是两军实力的较量,不如说是两军将帅智谋的较量。

从《孙子兵法》解读企业管理者的才能

从《孙子兵法》解读企业管理者的才能

从《孙子兵法》解读企业管理者的才能《孙子兵法》写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关军事战略的最早、最全面、最著名的著作,几百年来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讨论《孙子兵法》的某些哲学思想,从中归纳出一名成功管理者应具备的才能,希望对企业的择人、用人以及想成为成功管理者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孙子兵法》;管理者;素质;能力0 前言“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者国强,辅隙则国弱。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帅是国家强盛和安全的保障;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者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好的管理者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攻城拔寨”的利器,而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往往会导致一个成功的企业走向最终的噩梦。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出色的管理者,或者说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才能和特质呢?孙子兵法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就是所谓的“为将五德”。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同样必须具备这五方面的才能和素质。

1 “智”“智”为有智谋,能决断,能根据情况灵活变通谋略。

“智”是属于个人能力,如本身的智力、才干、能力和专长等,能否担任管理者的职务必须以这个为基础,另外,“智者不惑”,知识的力量是无限的,能够影响一批追随者。

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炼,才能提高。

具体来讲,一个管理者要成为一个“智者”,主要抓好三个环节。

1.1 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博学才能多才,足智才能多谋,多谋才能善断。

作为经营管理者要掌握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具有解决企业生产、供销、管理、财务、奖金运作等必备的知识外,还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和领导艺术的学习,掌握有关国际经贸、国际商务、合资经营、技术引进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懂得本行业产品及科技知识,了解本行业科技发展动向等。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努力做业务上的内行、管理上的行家,才能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深谋远虑,达到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的目的。

经理人的“三商五为”

经理人的“三商五为”

经理人的“三商五为”
经理人的三商、五为
三商:情商、智商、胆商
孙子兵法:“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智”--智商,
“信”、“仁”--情商,
“勇”、“严”--胆商。

智商主要体现在:
精通业务,胜任本职工作;
思路开阔,善于开发思维;
知识面广,善于学习创新;
洞察力强,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商的四个外在特点:
一、亲和力强,二、适应性强,三、敏感性强,四、伦理道德好。

情商的四个方面涵义:
一、自知之明:
3知:1、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2、知自己的真正优势。

3、知自己的短处所在。

二、自我管理,
3管:1、管理自己的心态要积极。

2、管理自己的情绪要稳定。

3、管理自己的时间要有序。

三、善于识人,
3识:1、识人的能力见强弱。

2、识人的品德分高下。

3、识人际知矩离辩远近。

四、协调关系,
3调:1、与下级调好关系。

2、与同级调好关系。

3、与上级调好关系。

胆商8方面:
1、敢于面对变化,从中寻求机会;
2、敢于面对压力,从中寻求动力;
3、敢于面对逆境,从中寻求突破;
4、敢于面对风险,从中寻求效益;
5、敢于面对竞争,及时抢占先机;
6、敢于面对诱惑,及时做出拒绝;
7、敢于面对困难,及时采取行动;
8、敢于面对争议,及时承担责任。

五为:以身作则,共建愿景、善于激励、用人聚众、变革决策。

由《孙子兵法》感悟现代领导艺术1

由《孙子兵法》感悟现代领导艺术1

读《孙子兵法》对现代领导艺术的点滴感悟《孙子兵法》是我国传统思想中的瑰宝,它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其中很多观点对现代领导艺术有借鉴指导价值。

几天前重读《孙子兵法》,现就其中感触比较深的几点谈一下初浅心得: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孙子特别重视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在计篇一开始的五事中,就把将列为五事之一。

他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五个方面的要求也适用于企业领导人。

首先是领导者要有“智”。

对领导者素质的要求把智放在第一位是意味深长的,不论是将帅还是企业领导,都必须要有智慧,有独到的见解与点子,才能以智取胜。

而这就必须有创新的思维而不能人云亦云,照别人的葫芦画自己的瓢。

《孙子兵法》中很多在兵战中克敌制胜的道理,诸如“以奇胜”、“上兵伐谋”、“致人而不致于人”等等,其实质都源于将帅的“智”。

军事作战总是以智者胜,企业竞争同样也是经营智慧的较量,也是以智者胜。

“信”对领导者来说也极其重要。

这直接关系到领导者的信誉和威望,以及实现自己诺言的能力和诚意。

综观中外古今,凡失信于民的,是没有一个能够得民心的,所以领导者不宜轻易许诺。

许诺的事就应办到,要是情况发生了变化,也要把这些变化的原因原原本本地向得到过许诺的人们讲清楚,以便取得大家的谅解。

“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独具特色。

仁者爱人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理念之一,领导者要使他所领导的群体有战斗力,不论是部队还是企业职工,都必须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团结友爱,以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这就要求领导者对部下予以关心爱护和尊重。

“勇”在兵战中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两强相遇勇者胜,将帅首先必须是智勇双全,才能带出一支攻无不克的队伍。

商战在形式上不同于兵战,但企业领导人同样要勇才能胜任,只是这个勇不同于将帅的勇,而体现在有勇于面对风险并敢于承担风险和敢于拍板的胆略和魄力。

市场竞争充满着风险,而市场机遇则时时伴随着风险,只有有勇,才能当机立断抓住机遇。

所以,同样也是勇者胜,但这里强调的勇不论兵战还是商战都要以智谋为基础,而不是盲目地蛮干,有勇无谋只会坏事。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同时具备孙子所强调的“五德”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同时具备孙子所强调的“五德”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同时具备孙子所强调的“五德”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这就是孙子所强调的“五德”。

张预说:“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大将。

”关于“五德”,梅尧臣有一个经典的解释:“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孙子兵法》强调靠智慧取胜,所以孙子对将军的第一条要求就是“智”。

我们常说,一念之差,决定战争胜负。

这个“一念之差”,反映的就是决策者战略素质的高低。

许多重大危机和濒临绝境的险情,往往会由于优秀将帅的正确处置而得到化解,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也有许多高明的战略计划和即将到手的胜利,却因为某个昏庸将领的失误,或是一个愚蠢的决策,为敌人所乘,由安转危,由胜转败。

一把好牌,却打烂了。

孙子把“智”作为将之五德的第一要素。

与孙子同处春秋末期的孔子也讲“智”。

但是,在孔子那里,“智”排在第几位?仁、义、礼、智、信,智在第四位。

为什么?因为两个人讨论的主题不同。

孔子讨论的是治国,所以他更强调伦理的作用;而孙子讨论的是战争,只有在这样充满对抗性和不确定性的情境中,智慧的价值才可以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商场如战场。

这两个领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也都是充满智慧对抗的领域。

中国人喜欢讲智勇双全,所以我们打破孙子的顺序,接下来看一下“勇”。

什么是“勇”?“勇”就是勇敢、不怕死吗?不是的。

对于一般的士兵和基层军官来说,当然要勇敢,要不怕死。

但对于将军来说,不怕死是远远不够的。

“勇能果断。

”勇,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决断力。

关键时刻敢出手、敢拍板、敢承担责任,甚至敢于冒风险。

吴子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的一场战略性决战。

袁绍为什么失败?曹操为什么获胜?袁绍“多谋少决”,而曹操“得策辄行”。

官渡之战前,曹操面临的形势是:袁绍大军压境,而依附曹操的刘备又突然起兵反曹,夺占了下邳,屯据沛县,并与袁绍联系,准备合力攻曹。

曹操一下子被置于两难境地:如果不打刘备,一旦刘备趁袁曹大战之机袭击许昌,曹操就必败无疑;如果东击刘备,一旦袁绍袭击许昌,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智信仁勇严之智篇 企业家(将者)必备的素质,你有几样?

智信仁勇严之智篇 企业家(将者)必备的素质,你有几样?

智、信、仁、勇、严——企业家(将者)必备的素质,你有几样?(一)胜人以智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说,作为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等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智,即智谋,韬略,有智谋方能灵活多变,出奇制胜;信,即诚实守信,令出必行,赏罚有信;仁,即关爱士卒,能与士卒同甘苦,士卒才能与将共生死;勇,即勇敢果断,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严,即军纪严明,态度严肃,要求严格,才能建立威信和威严,让士卒遵从号令。

一句话,智以生谋,信以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此即孙子所谓的“为将五德”,是对将帅的基本素质要求。

五德具备,方可为将。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化的时代,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风云突变,企业要能获得长久发展,最迫切需要的不是经营型或管理型的企业家,而是敢于面对新环境挑战的、统筹全局、运用谋略、追求未来新利益的商战统帅——企业战略家。

如何造就企业战略家,孙子关于将帅应具备“智、信、仁、勇、严”等素质和修养的思想,对培养企业战略家会有极大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企业家更需要“智”孙子一贯强调“上兵伐谋”,以智克力。

对于企业家来说,也是如此。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企业的成败常常取决于企业家斗智的能力和水平。

在商战中的企业家,应具备三个基本能力:一是要有战略眼光,具有运筹力;二是要能够多谋善断,具有决策力;三是要能知人善任,具有领导力。

这三种基本能力都离不开“智”。

说到智慧,我想起两个人来,一个是古代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一个是当代的企业家任正非。

诸葛亮在中国民间一直被认为是智慧的化身。

战略眼光(运筹力):隐居草庐,三分天下战略。

在别人都还看不懂的时候,就能预知、判断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社会走向和历史趋势,这就是战略眼光。

多谋善断(决策力):以荆州为根据地,进军四川,占领地盘,赤壁之战,联吴抗曹,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没有决策力、坚决的执行力,就算再好的战略,那也是一句空话。

《孙子兵法》笔记9:做领导的,一定要有这五个素质!

《孙子兵法》笔记9:做领导的,一定要有这五个素质!

《孙子兵法》笔记9:做领导的,一定要有这五个素质!始计篇9今天说将。

原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打仗,是人在打仗,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客观条件,如果离开了人主观的利用、引导,也不会改变,更不会主动迎合人的意志。

什么样的人能做大将呢?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智信仁勇严。

智,就是智慧、智力、智商,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手里面才能做什么,脑袋指挥手脚,而非手脚指挥脑袋。

但问题是什么样的智,才算是智呢?这个在后面的孙子兵法里面会讲到。

打仗所用的智,肯定跟圆滑世故的智不太一样,虽有相通之处,但毕竟术业专攻。

信,诚信、信用,说话算数,不仅是打仗的将领应该具备的素质,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士都必要具备这种特质。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是孔子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大家你不信我,我不信你,那么世界只能一团糟。

而在诚信匮乏的时代,谁能做到诚信,谁将从中得到更大的收益。

仁,讲的是泛爱,当领导的要能爱护自己的手下,让手下心甘情愿的为你卖命。

著名将领吴起用以表现其仁的做法实在令人敬佩:亲自为士兵吮吸脓血,为之疗伤。

这种仁虽然有作秀的嫌疑,但吸脓血却不是每个将军都能做到的。

有时候,领导并不是真的很仁,只是表现的非常仁,让下属认为其仁,从而干活才能卖命。

勇,打仗拼命无勇怎么能行?即便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勇,也是一个人(一个想要成功的人)不可或缺的素质。

如果没有,那么你必须要刻意锻炼,以求突破,否则,你的人生必将灰暗无光。

打仗,面对的是人间炼狱,各种血肉横飞的场面,没有勇气死得快。

严,是严厉,做领导的必备素质之一。

领导不严,下属不从。

治军不严,军队战斗力肯定不行。

仁和严,有人说是不是很矛盾。

其实,每个人都是多面派,有仁的一面,自然也有勇的一面,也有严的一面。

做领导的,要能做到将五个方面自由切换,用不同的面治不同的病症。

也就是方法论中的“杀猪用杀猪刀,杀鸡用杀鸡刀”,对待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做到“智信仁勇严”?下回再说。

孙子选将的五德

孙子选将的五德

《孙子兵法》中,孙子提出了精忠报国、忠心侍从、克己奉公、慷慨
解囊、节约使英国五德,可以作为一个将领之所以被评为优秀的标准。

首先,精忠报国是孙子兵法中让将领必须做到的关键要求,它既表明
对统治者的忠诚,又体现了对整个国家的负责任。

一个优秀的将领应
该为了自己的国家拼命,不畏艰难,尽最大努力去履行自己的义务。

其次,忠心侍从是一个优秀将军必须有的品质。

他需要坚守军中纪律,绝不背叛,为统治者彻头彻尾地服从,做好充分的准备,将自己的安
危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第三,克己奉公是处理私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间的平衡。

一个将领需要
控制自己的贪心和自私,放弃机会,把满足自身的渴望放在国家的利
益之巅。

只有在为国家献身的同时才能展示自己的贡献,得到国家的
尊重和赞赏。

接下来,慷慨解囊意味着将领需要用自己的钱,时间和劳动来支持整
个国家,完成国家的计划和推动国家的发展。

有了这种解囊的行为,
将使国家能够获得实质性的利益和发展,而并非只以虚象征来慰劳将领。

最后,节约使用国家资源。

将领应该有节用的使用国家财富的责任,
他必须看到选择最好的路径来利用国家资源,避免浪费,从而尽可能
地节省国家的支出。

总之,孙子提出的精忠报国、忠心侍从、克己奉公、慷慨解囊、节约
使英国五德,是一个将领成为优秀的重要标准。

将领必须秉持这五德,拿出真正的成果,进而为国家作出贡献,赢得尊重和荣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孙子兵法》将之五德看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孙子兵法》把为将之道概括为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素质。

许多学者商家都把现代商业竞争与战争类比,现代管理中职业经理人的选拔与军队选拔将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尽管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对职业经理人素质要求越来越多,但也没有超越孙武选将这五个方面的范畴。

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能保持这五个方面能力素质的持续提升,相信也能保持事业上的无往不利。

智第一。

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或团队的首脑人物,他的才智如何也就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成长空间,把智”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第一素质来考虑,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虽然现在各个企业在选拔培养上出了一套又一套的方案和试题在不断地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才智的测试,我仍然觉得无法通过试题来完成对智”的测评。

孙子兵法这个智”是智慧,而不是智商。

我个人认为一个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有三项基本素质:心胸、眼界和智商。

心胸开阔是第一位的,如果心胸不开阔,他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强烈干扰,对小事的计较会占用他的全部精力,从而导致他不可能有开阔的眼界。

如果眼界不够开阔,眼光就不够长远,目标方向就不会正确,因而就算有个聪明的大脑,也不会成就大事业。

一个高的智商在个人身上会成长出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小聪明,一种是大智慧。

高的智商和高的学历以及丰富的知识,并不是智慧,真正要把这些变成智慧,必须要有个人宽广的心胸和开阔的眼界作为支撑,没有这个基础,只能算是小聪明,不能算是大智慧!因此,我们评价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智”如何时,不仅仅要看他的学识,也不仅仅要看他的反应是否灵敏,更要看他的心胸气度如何!有了这份大度和从容时,我们再考量他的头脑是否灵活?是否能机智百出?是否能思虑周详?是否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才是智!孙子兵法中强调奇正相生”,,正”是常规武器和常规战术,是保持企业正常运转秩序的基本方法,而奇”是新式武器和非常规战法,是不为其他对手所预知的,在作战中,正”只能保持团队的稳定和基本战斗能力,而取胜通常要靠奇”,因此才有出奇制胜”这个成语。

所以,在保持企业常规运转的基本素质之上,能够非常深入地挖掘出别人无法了解的资源,创奇谋,出奇兵的,才是智!那些学了几年书本,理论滔滔不绝,实践工作中却只能人云亦云,工作毫无新意者,即使有了更高的学历,即使戴过再多的头衔,也不是智!智”是领军人物完成工作的基本能力,这一点不具备,即使信仁勇严”全具备,也不可以为将,只能算是一个好的参谋或好的士兵。

信第二。

信是诚信,是言而有信,是履行诺言的能力。

如今在金钱的召唤下,在社会整体浮躁的意识环境中,人们对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兴趣格外大,而对品格的修养和扎实的工作却兴致不高,职业经理人队伍也不例外。

面向职业经理人出版的管理书刊读物也是多得数不胜数,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鼓吹速成技巧的,甚至对某些以谎言解决问题的事件冠以智慧故事” 的美誉,某种程度讲,已经造成了许多职业经理人的诚信危机。

就我个人观点看,诚信是一个人道德标准最基本的底线。

由于人的信仰不同,走的道路不同,各个时期、各个群体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有的走仕途做官,有的入商界赚钱,有的走黑道组建帮派,但不论在哪个方向上发展着,如果没有诚信,说话不算话,两面三刀,或者阳奉阴违耍阴谋诡计,都会遭到唾弃,被人所不齿!因此,我认为诚信是脱离于信仰、价值观、文明之外的道德底线!信守承诺,说到就做到,是为将之人取得下属信赖、团队信任的基本要素。

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致,人们就会认为你缺少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人们不知道你的行动和承诺之间到底会有多大差距,不知道你一分钟前和一分钟后会起什么变化,这会让人有受欺骗、被愚弄的感觉。

再蠢再笨的人也不会喜欢被人愚弄的!这样的人缺乏凝聚力,如果带团队,必定离心离德,一盘散沙,如果面对的是战场,绝对不会出现将士用命的局面职业经理人作为管理者,每个人手中都有相应的权力,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决策的机遇,每个决策都会对企业造成影响。

作为个体的人,他的世界也是由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组合起来的,他不可能把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完全割裂开。

因此他在每一个细枝末节问题处理中的诚信,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处理工作中,都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诚信。

所以说,如果需要其担当重任,绝对不可忽略其任何一个有违诚信原则的事情。

诚实守信”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易!遇事不论大小,时时刻刻都要坚守诚信原则,这不仅需要一个相当冷静的头脑,还需要异常严格的自我约束和对自我诚信”声誉的无比珍爱,否则,很可能只是因为一点点小事上的失信,就粉碎了来之不易的诚信口碑。

仁第三。

仁是仁义!仁义”这个词有好久不曾听到人提起了,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的管理论述当中,基本看不到这个字眼,只是偶尔会在黑道人物的口中,才听得到这两个字。

我觉得不是仁义这个词过时了,不适合企业管理的需要了,而是仁义这个词太过厚重了,许多管理者承受不起。

仁义”二字,我认为仁是仁慈,义是道义,二者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孙武这仁”字的含义,即:大仁大义!为人当有慈悲心,但这份慈悲必须有符合天地正道的义作为支撑,才是真正的仁义。

此之大仁,应为爱国恤民之仁,敬业上进之仁,坚持正义之仁,珍视感情之仁,而不是无原则怜悯同情的妇人之仁(此处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只是借用这个词)!如果说“信”是安定军心的关键,那么“仁”就是凝聚团队的要点。

现代管理中常常说的以人为本,其实也是仁的一种体现。

对于职业经理人,我认为,这个“仁”在仁慈之外,还有两层含义需要体会。

一就是真诚!作为一个管理者,一个团队的领导者,用真诚奉献之心做事,是为仁!用真诚关爱之心待人,是为仁!没有真诚,即使有仁义之象,也无仁义之实,也不能收仁义之效,是为假仁假义!假的终归是假的,即使演技再好,也会被人识破!二就是宽厚!所说“宅心仁厚”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宽广的胸怀,容得下部属和同僚与自己的差异。

管理者的责任是充分发挥团队内每一位成员的长处,从而达到1 + 1>2的效果,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人的短处上,始终无法释怀。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勇第四。

此勇是勇敢,而不是胆大。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真正的勇敢不是不知道怕,而是知道怕还要去做。

这句话正好说明了胆大与勇敢的区别。

见辱则怒,拔剑而起,血溅三步”勇是够勇,但只是匹夫之勇,而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有句成语叫大智大勇”我认为非常有道理:非得先有大智慧,才会造就大勇气。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个勇应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敢于担当之勇。

看重自己身负的使命和责任,不管是过失还是错误,属于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决不推托躲避,哪怕付出再大的牺牲,该担当起来的也要全部担当起来。

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如果与自身使命相一致,也会主动承担起来。

小点说,这是少年华盛顿承认自己砍了苹果树的勇气,大而言之,这种勇是孙中山以天下为己任,愿为国为民终生奋斗之勇,这种敢于担当的勇气,是一种真正的勇敢!二是自信镇定之勇。

自知自信,对局势和环境始终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大敌当前而方寸不乱。

韩信弱旅出兵敢于背水一战,是这种勇;李靖三千铁骑千里奔袭直捣黄龙,是这种勇;这份镇定之勇,我认为也是一种真正的勇敢!三是知难而进之勇。

中国有句谚语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自己的目标,明知前途困难,充满荆棘,仍然勇敢前行,向困难迈进,愿将各种磨砺当成自我提升的一种修行。

这种知难而进之勇,我认为也是一种真正的勇敢!对于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而言,这种建立在大智基础之上的大勇,正是决定其能否成为团队灵魂的关键,任何一个团队都不可能把一个缺乏勇气的人当成中流砥柱的。

严第五。

这个严,我看就是原则性。

为将者,或者说作为管理者,必须有极强的原则性。

此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含混不清之处。

一旦在原则上不清明,就会给团队的发展方向带来误导,导致团队成员无所适从,从而引发混乱。

古语有云当赏不赏是为沮善,当罚不罚是为养奸”如果赏罚不严明,人们会认为你要打击善而鼓励恶,团队成员的价值判断出现问题,团队中就没人愿意去冲锋陷阵了。

关于严,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律要严。

前面提到的智、信、仁、勇”四个方面之中,不论是智的提升历练,还是信的履行实践,不论是仁的修行陶冶,还是勇的点滴锤炼,都离不开自律”二字,没有经由长期严格自律的修炼,前面夸夸其谈讲的这些,都不可能实现。

二是驭下要严。

这一点似乎不必再多说了,因为几乎所有的管理书籍都是告诫管理者要严格地执行纪律的。

但由于一段时期以来,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管理书籍充满了人们的视线,以及许多书籍提倡的情感领导、人性化管理等思想的流行,让许多管理者在如何执行纪律和规章上造成了思维上的混乱。

其实情感领导和人性化管理与执行纪律并不矛盾,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仁是大仁,而不是妇人之仁一样,情感领导和人性化管理是在严格执行规范的前提下开展的,如果在规范未执行之前就搞折扣和变通,团队就会乱套。

严之意义似乎是单调乏味了些,但正应了一句话叫知易行难”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普天之下,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文化氛围中,真正能严格自律的又有几人?敢于管理,不怕得罪人的又有几人?在此,我还要补充一点,在强化严”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这个原则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如果制度本身就有问题,还要盲目坚持,则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因此,这个严必须有相应的智、信、仁、勇”做基础,能够保证管理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严不到正确的方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