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下口技同步练习4套
24《口技》同步练习(语文版七年级下)
《口技》同步练习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A.juéB.jiào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jiān B.jiàn 学科3.宾客意少.舒()A.shǎo B.shāo4.曳屋许.许声()A.xǔB.hǔ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A.jǐB.jī6.夫齁.声起()学科A.hān B.hōu7.夫叱.大儿声()A.chìB.chī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A.jìng B.jǐng9.曳.屋许许声()A.yèB.zhuài 学科10.盆器倾.侧()A.qǐng B.qīng二、下边对句子划线中的词的解释,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改正过来,写在括号内。
1.虽(虽然)人有百手()2.会(适逢)宾客大宴(举行宴会)()3.但(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4.两股(大腿)战战()5.不能名(说出)其一处()6.几欲先走(行走)()7.当是(这)时,妇手拍儿声()8.妇抚儿乳(吃奶)()9.中间(其中)力拉崩倒之声()10.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 Zxxk三、下面语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哪一句?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答()学.科.网Z.X.X.K]A.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B.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C.妇扶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
D.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参考答案一、1A 2B 3A 4B 5B 6B 7A 8B 9A 10B二、1即使2√3只4√5√6跑7√8喂奶9夹杂10√三、D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0.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宾客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9、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0、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0.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推荐-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四单元20课《口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答案:C解析:A.名渊,手指/动词,指明。
B.动词,擅长/名词,长处,优点。
C.都是“全、都”的意思。
D.名词,通“座”/动词,坐。
点评:考查实词,从句子结构出发便能辨别一个词的词性,通过词性来推导词义就简单多了。
2.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C. 群响毕绝毕:消失D.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答案:C解析:C项中毕的意思“全,都”。
点评:考查实词,功夫在积累,记住常用实词的词义。
3.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贤于材人远矣 B.于舅家见之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B解析:例句中“于”是在的意思,A项“于”解释为“比”;C项是被动句,“于”在这里是“被”的意思;D项“于”应解释为“到”,与B 项相同。
点评:考查虚词,“于”包含“在”“比”“被”等义,将这些义项带到句子中去理解就可以作出判断了。
4、下面对把握诗歌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答案:C解析: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侧面描写。
点评:分清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描写观众属于侧面烘托,而对表演者的描写才是正面描写。
5.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 《口技》训练题哈师大呼兰实验学校 刘英彬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会.宾客大宴 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呓语.. 两股战战... 不能名.其一处 几欲先走. 妇抚.儿乳.厅事.. 施.八尺屏障.. 抚尺.. 儿含乳.啼 众宾团坐.. 满坐.寂然 欠伸.. 呜.之 絮絮..不止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侧目.夫齁.声起 盆器倾侧.. 曳.屋许许..声 奋.袖出臂 二.指出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长 止:渐拍渐止。
停止 指:手有百指。
手指。
王曰:“善。
”好止增笑耳。
通“只”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坐:满坐寂然。
通“座”绝:以为妙绝。
极又间令吴广。
暗中坐屏障中。
坐在群响毕绝。
消失妙:众妙毕备。
妙处。
发:一时齐发。
发出会:会宾客大宴。
适逢,正赶上。
以为妙绝。
奇妙。
野芳发而幽香。
开放。
与皆来会计事。
集会闻: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听见乳:妇抚儿乳。
喂奶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隐隐约约吾闻二世少子也听说。
儿含乳啼。
乳头。
微斯人没有。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边拍着孩子,一边哼唱着哄他睡觉。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的听着,微笑着,默默的赞叹,认为妙极了。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任何)一种(声音)。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面三刀腿发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跑。
语文: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掌门1对1
20.口技-掌门1对1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宾客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9、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0、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第二部分:(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4-5口技》练习题新人教版word版
精选初中语文试题试卷教学设计资料《4.5 口技》练习题【课内四基达标】一、选择题1. 以下加黑字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夫齁 ( hōu)曳 ( zhuài) 屋呓 ( yì) 语B. 絮絮 ( xù) 不只夫叱 ( chí) 犬儿深巷大吠 ( fěi)C. 几 ( jǐ) 欲先走撤屏 ( píng) 视之大啼 ( tí)D. 许许 ( hú) 声来宾意少 ( shǎo) 舒中间 ( jiàn) 力拉崩倒之声2.选出与“众宾团坐”中加点词意义同样的项 ( )A. 口技人坐屏障中C.满坐寂然B. 满坐来宾无不伸颈,侧目D. 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
3.本文在词语运用上最大的特色是( )A. 正面描绘与侧面衬托联合。
C. 大批、正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B. 详细、形象地选用拟声词。
D. 首尾响应,构造有条不紊。
4.选出以下加黑的字与例句同样的一项。
①众妙毕备( )A. 毕业典礼B. 毕业精力C.丑态毕露②来宾意少舒 ( )A.心情愉快B. 动作舒缓C. 舒筋活血③不可以名其一处 ()A.莫可名状B. 至理名言C. 闻名无实二、简答题。
《口技》一文运用了哪些描绘方式,试一一指出并加以说明。
三、语段阅读。
不多,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喊:“火起”,夫起大喊,妇亦起大喊。
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喊,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呼呼风声;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强抢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可以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可以名其一处也。
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说以下加黑词的含义。
①中间③两股② 曳屋④名其一处2.按要求写出各种词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言文《口技》练习
《口技》1.文学常识。
①《口技》作者是(朝代)的(人名),字,顺治年间进士。
②本文节选自(朝代)的编的笔记小说《》。
2.通假字。
满坐寂然:3.古今异义。
①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今义: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今义:④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今义:⑤宾客意少.舒古义:今义: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今义:⑦虽.人有百手古义:今义:⑧几欲先走.古义:今义:4.词类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②会宾客大宴.:。
③妇抚儿乳.:。
④侧目.:。
⑤不能名.其一处也:。
6.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7.语句翻译。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④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⑤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把“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在文章结构上又起什么作用?(2)联系全文,说说“善”字有何作用?(3)“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4)口技艺人表演了哪几个场景?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5)对于听众反应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6)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7)阅读全文,总结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8)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对联。
上联:千种声响惊宾客下联:(9)“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均以动写静,这种写法常见于古诗文,请写出一两句这样的诗句。
答案1.文学常识。
①《口技》作者是清朝(朝代)的林嗣环(人名),字铁崖,顺治年间进士。
七年级下《口技》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口技》练习题及答案一、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呓(yì)语吠(fèi) 叱(chì) 齁(hōu) 中间(jiàn) 几(jī)欲先走力拉崩倒(dǎo)之声曳(yè)屋许许(hǔ)声少(shǎo)二、解释重点词语。
1.善:擅长,擅长。
2.会:正赶上。
3.团坐:相聚而坐。
团,聚集、集合。
4.少顷:不久,一会儿。
5.满坐寂然:全场闹哄哄的。
坐,通〝座〞。
寂然,安静的样子。
然,······的样子。
6.惊觉:惊醒。
7.呓语:说呓语。
8.既而:不久,紧接着。
而,这里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
9.乳:作动词用,喂奶。
10.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11.絮絮:时断时续地说话。
12.初:刚,刚末尾。
13.叱:大声呵责,严峻批判。
14.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有,意思是各种声响都模拟得极像。
毕:全、都。
备:具有。
15.未几:不多久。
16.意少舒:心境稍微抓紧了些。
意:心境。
少:同〝稍〞稍微。
舒:伸展、松弛。
17.俄而:一会儿,不久。
18.中间:其中夹杂着。
中:其中;间:夹杂。
19.曳屋许许声:(众人)拉塌(熄灭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曳:拉。
许许:拟声词,呼喊声。
20.群响毕绝:各种声响全都消逝了。
三、解释一词多义。
坐:众宾团坐(坐下) 满坐寂然(通〝座〞,座位)乳: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顺承)妙:众妙毕备(妙处,名词) 以为妙绝(巧妙,描画词)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绝: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中止)作:有鼠作作索索 (拟声词) 百千齐作(收回) 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口技同步练习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第24课口技一、字音字形犬吠.(fèi)呓.语(yì)夫叱.大儿(chì)夫齁.声起(hōu)伸颈.(jǐng)默.叹(mò)几.欲先走(jī)曳.屋许.许声(yè)(hǔ)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施.八尺屏障:摆放;布置(2)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3)既而..儿醒:一会儿,不久(4)一时..齐发:同一时候(5)众妙毕.备:全,都(6)宾客意少舒.:舒畅,松弛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1)京中有善口技者活用词语:善解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擅长。
(2)会宾客大宴活用词语:宴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3)遥闻深巷中犬吠活用词语:遥解释: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4)妇抚儿乳活用词语:乳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喂奶。
(5)妇手拍儿声活用词语:手解释:名词作状语,用手。
(6)不能名其一处也活用词语:名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说出。
4.古今异义区分(1)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但是(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古义:渐渐今义:稍微(4)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5)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今义:虽然5.特殊句式识别(1)会宾客大宴(倒装句,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省略句,省略了量词,即“虽人有百只手,手有百个指”)三、作家作品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某某某某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某某,著有《铁崖文集》《湖航存稿》《海渔篇》《岭南纪略》《荔枝话》等。
1.文章是如何突出口技艺人技艺之“善”的?点拨:开篇用四个“一”交代道具简单,暗示了口技艺人技艺之“善”,描写一家四口人由睡到醒的过程,连“欠伸”都能听得见,并且由表演四个人的“分部唱”到表演四个人同时发出声音的“大合唱”。
又用观众的神情和态度进行侧面烘托,表现口技艺人技艺之“善”。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4)doc初中语文 (1)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4)doc初中语文(1)语言积存1、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俄而百千人大呼,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千齐作。
3因此来宾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讲出以下各句中〝坐〞的含义。
1满坐.寂然«口技»____________ 2到那么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3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________4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__________3、讲出以下各句中〝因此〞的含义。
1因此..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口技»__________2天将降大任因此..人也«生于担忧,死于安乐»___________3游因此..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______________4吾祖死因此..«捕蛇者讲»_________________5大伙儿一鼓舞,我因此..复原了信心___________4、〝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在那个地点是〝讲出〞的意思,你明白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吗,并试举一例加以讲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明白得】5、翻译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信〞和〝达〞,也确实是准确和通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20课《口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B.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C.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D.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答案:C解析:A.名渊,手指/动词,指明。
B.动词,擅长/名词,长处,优点。
C.都是“全、都”的意思。
D.名词,通“座”/动词,坐。
点评:考查实词,从句子结构出发便能辨别一个词的词性,通过词性来推导词义就简单多了。
2.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C. 群响毕绝毕:消失D.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答案:C解析:C项中毕的意思“全,都”。
点评:考查实词,功夫在积累,记住常用实词的词义。
3.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贤于材人远矣 B.于舅家见之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B解析:例句中“于”是在的意思,A项“于”解释为“比”;C项是被动句,“于”在这里是“被”的意思;D项“于”应解释为“到”,与B 项相同。
点评:考查虚词,“于”包含“在”“比”“被”等义,将这些义项带到句子中去理解就可以作出判断了。
4、下面对把握诗歌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答案:C解析: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侧面描写。
点评:分清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描写观众属于侧面烘托,而对表演者的描写才是正面描写。
5.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 )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口技》练习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口技》练习语文版1.走近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等。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满坐寂然(座位。
这个意义后写作“座”)(2)古今异义①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着;今义:两事物之间的位置)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仅;今义:但是)④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大会)⑤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今义:虽然)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见,听到;今义:用鼻子嗅)(3)一词多义【绝】①以为妙绝(动词,到极点)②群响毕绝(动词,消失)【乳】①妇抚儿乳(动词,喂奶)②儿含乳啼(名词,奶头)【妙】①众妙毕备(名词,妙处)②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指】①手有百指(名词,手指)②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4)词类活用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擅长,善于)②不能名其一处(名词活用作动词,说出)③会宾客大宴(名词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④妇手拍儿声(名词用作状语,用手)(5)文言句式①省略句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即“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在数词后面省略了量词,翻译时需补出]②倒装句会宾客大宴。
(“宾客大宴”即“大宴宾客”,宾语前置)3.主题解说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4.重点突破(1)请你找出统领全篇的字。
提示:“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2)文章主要记叙了哪三个场面?提示:一是犬吠引起一家四口人的活动;二是不久,全家逐渐入睡;三是寂静中突然火起,所引发的混乱场面。
5.难点攻克本文运用什么描写方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口技者技艺高超?提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及答案20.口技【积累·感知】一.解释加点的字1 施八尺屏障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宾客意稍舒4.曳屋许许声5.众宾团坐6.妇抚儿乳7.变色离席8.妇拍而呜之二.辨析加点字的含义1.妙众妙毕备以为妙绝2.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3.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4.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三.解释加点字的古今含义1.虽人有百手古:________今:________2.不能名其一处也古:________今:________3.两股战战古:________今:________4.几乎先走古:________今:________四.补充被省略的量词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两()儿百千()犬百()舌百()口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2.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加点字注音犬吠____几欲先走____2.释词间____奋____俄而____战战____3.理解填空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__。
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___。
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_”一词可以看出。
4.“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5.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6.用“‖”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实践·拓展】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口技》练习
《口技》练习容县珊萃中学梁聪一、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会宾客大宴会::。
宴::。
于厅事之东北角于::。
厅事::。
之::。
施八尺屏障施::。
屏障::。
一抚尺而已抚尺::。
而已::。
遥闻深巷中犬吠遥::。
闻::。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惊觉::。
惊::。
觉::。
欠伸::。
其夫呓语其::。
夫::。
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既而::。
儿::。
啼::。
儿含乳啼乳::。
絮絮不止絮絮::。
止::。
妇拍而呜之而::。
呜::。
之::。
当是时当::。
是时::。
是::。
妇手拍儿声手::。
儿含乳啼声乳::。
大儿初醒声初::。
夫齁声起齁::。
声::。
起::。
盆器倾侧倾侧::。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
闻::。
作作索索::。
宾客意少舒意::。
少::。
舒::。
稍稍正坐稍稍::。
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忽::。
火起::。
起::。
夫起大呼起::。
两儿齐哭齐::。
俄而百千人大呼俄而::。
百千::。
百千儿哭儿::。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
间::。
力拉::。
曳屋许许声曳::。
许许::。
手有百指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处::。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色::。
离席::。
席::。
奋袖出臂奋::。
袖::。
出臂::。
两股战战股::。
战战::。
几欲先走几::。
欲::。
走::。
群响毕绝群响::。
毕::。
绝::。
二、一词多义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两儿.齐哭/ 百千儿.哭B. 但坐.观罗敷/ 口技人坐.屏障中/ 满坐.寂然C. 其间.千二百里/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为妙.绝/ 众妙.毕备B. 少.年见罗敷/ 宾客意少.舒C. 正.为此耳/ 稍稍正.坐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 会.宾客大宴B. 择其善.者而从之/ 京中有善.口技者C. 技止.此耳/ 絮絮不止.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B. 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C.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三、文章的理解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口技,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拟各种声音。
202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0《口技》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 口技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人。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秋声诗》等。
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满坐.寂然(通“座”)(2)古今异义①虽.人有百手(古义:表假设的连词,即使;今义:表转折的连词,虽然)②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大会)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副词,只;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但是)④几欲先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⑤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古义:这;今义:表判断)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着;今义: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3)一词多义【绝】①以为妙绝.(副词,极)②群响毕绝.(动词,消失)【妙】①众妙.毕备(名词,妙处)②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指】①手有百指.(名词,手指)②不能指.其一处(动词,指出)【乳】①妇抚儿乳.(动词,喂奶)②儿含乳.啼(名词,乳头)(4)词类活用①会宾客大宴.(名词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②妇手.拍儿声(名词活用作状语,用手)3.主题解说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
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模拟出一组有节奏、连续的生活画面,表现出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4.重点突破(1)请你找出统领全篇的字。
提示:“善”,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提示:一是犬吠引起一家四口人的活动;二是不久,全家逐渐入睡;三是寂静中突然火起,全家卷入火警声中。
5.难点攻克提示:不是简单的重复,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6.结构图解口技⎩⎪⎨⎪⎧⎭⎪⎬⎪⎫表演前:道具简单――→ 暗示 技艺高超表演中⎩⎪⎨⎪⎧表演者(正面) 宾客(侧面)由睡而醒 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醒而复睡 意少舒 稍稍正坐失火救火 变色离席 几欲先走表演后:道具简单――→ 烘托 技艺高超善 7.学法点津侧面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练习】语文版七下口技同步练习4套
【关键字】练习《口技》同步练习1作者: 加入日期: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宾客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9、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0、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第二部分:(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同步练习1作者: 加入日期:06-03-08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宾客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9、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0、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第二部分:(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1、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12、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A、心情舒畅B、动作舒缓C、舒筋活血13、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A、莫可名状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14、选文第三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A、声音由小到大B、声音由远到近C、声音由内到外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15、翻译下列句子: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⑵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⑶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16、按要求摘出原句: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文中议论的句子:17、将选文第三段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18、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19、你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处?(二)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
其人怪之。
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
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
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
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
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20、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⑵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慵:)(伛:)⑶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仄:)⑷性之缓者宜衣长(缓者:)⑸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蓄:)(觊觎:)21、翻译句子: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⑵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⑶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
22、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3、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口技》答案1、略2、妇手拍儿声……夫叱大儿声;俄而百千人大呼……泼水声3、满坐宾客……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于是宾客……几欲先走。
4、擅长;正赶上;设置,安放;围绕;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扬起,举起;几乎,差点儿5、首尾呼应;同时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突出了其技艺之“善”。
6、善7、C8、C9、忽、忽然;一时;既而;是时;俄而、少顷、未几10、在同一时间一齐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有。
满座的宾客没有不伸着脖子,侧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在这种情况下,宾客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的,他们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跑。
11、醒而复睡、深夜救火;听众的反应;道具的简单;对表演的描绘。
12、C13、A14、D15、略1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有人……一处也。
17、言之有理即可。
18、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
19、略20、一匹绸缎;懒;曲背,驼背;狭窄,窄;温和的人,慢性的人;心里藏着;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21、以前有个人拿着一匹绸缎要裁缝裁剪做衣服。
我以为这个裁缝师傅可以和他谈论做衣服方面的事情了。
现在的裁缝,总是用旧衣服定下尺寸,把新样子作为当时的风尚,不知道哪儿该短哪儿该长这些道理,先存着贪污布料的心思。
22、说明办事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到胸有成竹,没有不成之理。
23、对比、引用,例子略初中生语言学习与评价第四册第五单元课题:口技【语言积累】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俄而百千人大呼,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百千齐作。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各句中“坐”的含义。
1满坐.寂然《口技》____________ 2到则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3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________4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__________3、说出下列各句中“于是”的含义。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__________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3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______________4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_________________5大家一鼓励,我于是..恢复了信心___________4、“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在这里是“说出”的意思,你知道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吗,并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语言理解】5、翻译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信”和“达”,也就是准确和通顺。
说说你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用第二人称作主语,写出晏子的弦外之音。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景公喜爱打猎,因而派烛邹专门为他养鹰。
一天,烛邹不小心让鹰飞跑了一只,景公恼怒极了,下令要把烛邹推出去斩首,他的相国晏子是我国古代善于辞令的大政治家,他立即走上前去对景公说:“且慢,烛邹有之大罪状,让我把他的罪状”公布于众后再杀吧。
“景公表示同意,晏子就指着烛邹的鼻子数落道:“烛邹!你为国君养鸟去让鸟飞跑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使国君为了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你使得天下诸候还以为国君重鸟而轻人,这是你的第三大罪状。
烛邹的罪状公布完了,请下令杀了他吧。
”1晏子的弦外之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2说说晏子这样讽刺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指出各句中“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