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梁桥记(袁宏道)纯原创,逐句翻译,已修改网络版本的错误

合集下载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翻译袁中道原文高梁旧有清水一带,柳色数十里,风日稍和,中郎2拉予与王子3往游。

时街民皆穿4沟渠淤泥,委积5道上,羸马6不能行,步至门外。

于是三月7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8,临水坐枯柳下小饮。

谭锋甫畅9,而飙风10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11目塞口,嚼之有声。

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寒气凛冽,相与御12貂帽,着重裘13以敌14之,而犹不能堪15,乃急归。

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16,坐至丙夜17,口中含沙尚砾砾18。

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19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20。

苟非大不得已21,而仆仆22于是,吾见其舛23也。

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24,为官职也。

游客山人25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为衣食也。

今吾无官职,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

而家有产业可以餬口26,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27沙尘之乡,予以问予28,予不能解矣。

然则是游也宜书,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29,颠倒而无计算也30译文高粱桥原有一条清澄的带子般的河水,杨柳绵延几十里,刚好天气比较晴好和暖。

袁宏道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前去游览。

那时市民都在疏通渠道的淤泥九象,,淤泥堆积在路上,瘦弱的马无法行走,我们步行来到西直门外。

这时已是三月中旬,柳树还没有发芽,冰刚刚融化,我们坐在靠近水边的枯柳树下喝酒。

交谈的刚刚畅快的时候,暴风就从北而来,灰尘遮蔽了天空,就连对面的人都看不到。

沙石击中眼睛,堵塞口鼻,嚼一嚼就能发出响声。

冻住的树枝被吹落,古树呜呜号叫,石头相互撞击。

十分寒冷,一起戴上貂皮帽,穿上厚皮袄用来抵挡暴风,然而仍不能忍受,于是就急忙回家。

到黄昏时,十分狼狈地走在沟渠间,历经千辛百苦才到家,坐到半夜,口中还有碎沙。

哎,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城乡杂花烂漫,风和日丽,正月就己经可以去郊游,为什么京都恶劣到这种地步。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而风尘仆仆来到这里,我看是很荒谬的。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阅读答案_文言文出西直门,过高梁桥翻译赏析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阅读答案_文言文出西直门,过高梁桥翻译赏析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阅读答案_文言文出西直门,过高梁桥翻译赏析《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出自文言文《西山十记记一》,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

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

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

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

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

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

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

有老僧持杖散步胜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

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注释】①无【翻译】出了西直门,过了高梁桥,路旁皆是杨柳,道旁清溪如同衣带,流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底的沙石,水草藻类萦绕,像是马鬣在风中飘荡,小鱼一条接着一条,忽然跳出水面,流水绵延,背依竹林,接着是一座古刹,绿叶浓郁,掩映着朱红的大门,寂静无人,惟闻鸟鸣花落。

经过响水闸,听见水声汩汩流淌。

到了龙潭堤,树木越发茂密,水面越发宽阔,这就是颐和园昆明湖了。

每到盛夏的时候,莲花十里如锦,风中满是浓郁芬芳,众多美丽高贵的女子聚在此处,列坐水边,浮杯饮酒,真是极为美丽的景致啊。

在青龙桥上歇息,桥有数武之高,有一寺庙依山而建,下临陡崖,古柏阴森,石路千级。

山腰有一阁楼,千峰仿佛成了它的羽翼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流岚雾霭。

前方平坦开阔如镜,有溪流,旁植柳树,稻田处处,一片翠绿之中隐隐可见村落。

沿着溪水流向走,到功德寺,寺内宽阔而颇有野外的景致,前面清澈的溪流绕过,有一座高高的小桥可以坐下歇息。

寺庙里的僧人大多能做农活,日已偏西,可以看见修道之人拿着农具戴着斗笠唱着歌归来。

游高梁桥记

游高梁桥记

一、初读课文:
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 读 准字音, 读好停顿。
鳞鬣 (liè) 了不相属 (zhǔ) 岚 (lán) ( yǎotiǎo ) 窈窕 侑(yòu) 几席 (jī) ng) 缙绅 (jìn shēn) 茗(mí 趺坐 (fū) 痴禅者 (chán) 筵中人 (yán) 喧嚣怒诟 (xiāo gòu)
3、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 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 以为戏具。
三、品读 赏析文本、体悟情感
1、课文的题目是《 游高梁桥记》,
文中 哪 部分内容是紧紧扣住“游” 来写的? 沿途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
2 、面对如此美景“我和朋友们”与 “堤上游人” 有什么不同的表 现?分别表现了两种人怎样的情 趣?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而西山 / 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 / 以 娱游人。 ②城中士女 / 云集,缙绅士大夫 / 非甚 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③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
④而余等 / 亦窃谓 / 彼筵中人,喧嚣怒 诟
二、 疏通文意
结合课文注释,采用圈点勾画的 方法 , 把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 在小组内解决,若还有不明白的,提 出来大家一同解决。)
(在自己认为比较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旁边写下自己 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评价或疑惑,说出来和同学 们分享。)
京师最胜地也 窈窕绿树中 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山色微岚 茗饮以为酒
优美的
形容建筑物的秀雅
使……娱乐
山中薄薄的雾气。
饮茶。茗,茶
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 像傻和尚的样子
了不相属 全不相关。属,关 连。了,全。
翻译
1、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 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2、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

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

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袁宏道原文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

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译文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都看得清楚。

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

而从西山为游人所设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一样,仿佛是故意用来娱乐游人的一样。

当春意正浓时,城里的达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空都会来这里游览一番。

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

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

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浪影好似劝人畅饮的音乐和锦帛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

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

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

过了一会儿,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

2、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袁宏道原文:①萧山樱桃、鸷鸟、莼菜皆知名,而莼尤美。

《游高粱桥记》译文

《游高粱桥记》译文

《游高粱桥记》译文(袁宏道)高粱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最优美的地方。

两条河夹着河堤,地上杨柳绵延十几里,水流湍急而清澈,沉在水底的鱼,鱼鳞鱼鳍都看得见。

佛寺像棋子一样分布,红楼珠塔,亭亭玉立在绿树丛中。

在坐席间望见的西山,早晚变换着色彩使有人赏心悦目。

每当春意浓盛的时节,城中的男男女女像云一样聚集(在这里),官僚、有地位的文人,如果不是忙得没有一点空闲,没有一个不到这个地方来的。

三月一日,我和书生王章甫,僧人寂子一同出去游玩。

那时,柳树梢头刚刚吐出新绿,山中蒙着薄薄的雾气,河水和堤岸平齐,两岸飘扬着音乐声。

我们双脚交叠坐在古树根上,把饮茶当做饮酒,以波纹树影来助饮,把鸟的飞翔,鱼的潜泳,人物的来来往往,当做演出来观赏。

堤上的游人看见我们三个人呆坐在树下像傻和尚似的,都互相看了看认为可笑。

而我们也私下认为,那些设席饮酒的人,喧闹怒骂,跟领略山水的情意,完全没有关联,有什么乐趣。

过了一会儿,遇到同忙登科的黄昭质拜访完客人出来,我喊他下来,和他说话,步行到极乐寺观赏梅花后返回。

《游高粱桥记》译文(袁中道)高粱桥原有一条清澈的带子般的河水,柳色绵延几十里,刚好天气比较晴好和暖,中郎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前去游览。

那时市民都在疏通沟渠里的淤泥,(淤泥)堆积在路上,瘦弱的马不能前行,(我们一起)步行到西直门外。

这时已是三月间了,杨柳还没有发芽,冰稍微融化,(我们)靠近水便坐在枯柳下小酌。

交谈得刚刚畅快,暴风从北边袭来,尘土遮蔽天空,面对面看不见人,击中眼睛,冲进嘴里,嚼着有声响。

冰冻的树枝被刮落,古老的树木在号叫,乱石相互撞击。

寒气刺骨,我们一起戴上貂皮帽子,穿上厚皮袄,来抵挡寒冷,可是还不能忍受,就急忙返回。

已经黄昏时分,我们还在沟渠间狼狈不堪,经历百般辛苦才到达住所,做到三更时,嘴里含的沙子还在。

哎!江南的二三月,草色青青,城乡杂花烂漫,风和日丽,初春已能郊游,为什么京城的苦况到这般境地,如果不是很不得已,而风尘仆仆来到这里,我看是很荒谬的。

游记两篇-游高梁桥记(张楼中学借鉴修改版)

游记两篇-游高梁桥记(张楼中学借鉴修改版)

自学指导:品读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1、游高梁桥时景色如何?(用原文回
答) 2、作者是怎样欣赏山水的?体现怎样 的情趣?
柳梢新翠
山色微岚 水与堤平 丝管夹岸
春 意 盎 然
古根

茗饮 浪纹 树影 鱼鸟 人物

沉 醉 忘 我 情 趣 高 雅
侑 戏具
山情水意
喧嚣怒诟

热爱自然 高雅情趣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文章通过描绘与朋友游玩高梁桥的经历, 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水清柳翠山设色,
茗饮赏胜怡然乐。 可叹喧嚣筵中客,
不解山水犹笑我。
当堂练习
给红色的字注音。
鳞鬣

liè yǎo tiǎo
窈 窕
几席

jì n
缙绅
lán
微岚

趺 坐
筵 中人

yòu yán


了不相属
zhǔ
解释重点字词
春意正浓 1.春盛 2.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在坐席间望见的西山,早晚变幻色彩让人赏心 悦目。
3.士大夫 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4.以为戏具 当作演出(观赏)。
游高梁桥记
袁中道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
三月一号那一天,我和王袗、僧人寂子 一同去旅游。那时的杨柳方才发芽,山色雾 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时响 起。我们盘腿坐在古书根上,把茶当成酒来 品饮,以波纹树影助饮,把鸟的飞翔,鱼的 潜泳,人物的来来往往,当做演出观赏。河 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人呆坐在古树下,像 傻僧人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而我们也私下 认为那些设席饮酒的人,喧哗怒诟,跟领略 山水的情意全不相关,有什么乐趣。过了一 会儿,碰到了同年及第的黄炜拜访过客人出 来,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 极乐寺欣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

八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 自主阅读 游记小品二篇《游高梁桥记》教学

八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 自主阅读 游记小品二篇《游高梁桥记》教学
游高梁 桥记 (ɡāo liánɡ)
袁中道
第一页,共十一页。
诵读课文
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理解文意
第二页,共十一页。
你能读准吗?
léi
羸马




pàn biāo chuǎn
微泮 飚风 舛
lì lì yī
砾砾 噫
diāo
貂帽
mái zhuó qiú
烟霾 着重裘
第三页,共十一页。
牛刀 初试 (niú dāo)
第八页,共十一页。
袁中道,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 命,性格豪爽(háoshuǎng),喜交游。成年 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本文写于明 神宗万历二十六年,他与其兄袁宏道 一起进京,再次求官不成,本文就写 于这个时期。
第九页,共十一页。
袁中道,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 命,性格豪爽,喜交游。成年后科场 考试,几经落第。本文(běnwén)写于明神 宗万历二十六年,他与其兄袁宏道一 起进京,再次求官不成,本文(běnwén)就 写于这个时期。
第十页,共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游高梁桥记
No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
袁中道。羸马 微泮 飚风 舛。邸 砾砾 噫
霾(yān mái) 着重裘。léi
pàn biāo chuǎn。注 意 语 速
貂帽。餬

Image
12/6/2021
第十一页,共十一页。
1、解释(jiěshì)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委积道上
堆积
谭锋甫畅
着重裘以敌之
而犹不能堪
苟非大不得已 而仆仆于是
同“谈”,言 谈穿 抵挡
忍受
如果、假若
形容旅途劳顿的样子

游高梁桥记

游高梁桥记
1、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也。 2、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3、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4、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
水意,了不相属。
欣赏美景 体会情感
1、作者对高粱桥景色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2、描写了哪些景物?你喜欢哪些语句?说一
喜欢的说理由。 3、置身于风景这么优美的大自然在中,作者 一行人游览观景时的行为是怎样的呢?你能 从中品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吗?
游高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 文学观点上主张创作要充分发挥自己 个性,不要从人脚跟,要“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 不肯下笔”。在这篇文章中,就体现了 作者的这一主张。
学习目标:
1、流畅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掌握重点
文言词句。
2、欣赏大自然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 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

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浪纹树影以为侑
西山之在几席者 鱼鸟之飞沉

请翻译下列句子
(温馨提示:句子翻译要遵循“留、换、 删、补、调、组”的原则。)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
经典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瑰宝,它博大精 美,希望孩子们能够贯古今诵国学经典,传 承中华之精华。

袁宏道游高梁桥记

袁宏道游高梁桥记

窃: 私下. 谓: 认为 彼: 那些
筵中人: 设席饮酒的人. 了: 全. 属: 关连. 少顷: 一会儿. 语: 交谈.
❖ 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 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认 为好笑。而我们也私下认为那设席饮 酒的人,吵闹怒骂,同这里的山情水 趣,全不相关,有什么乐趣。过了一 会儿,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拜访 客人出来,打招呼让他下来,与他交 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
的地方。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 十余里,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 鱼鳞和鱼鳍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罗棋布, 红楼朱塔,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 丽。而从西山为游人所设下的坐席上看到 的景致早晚变幻都不一样,仿佛是故意用 来娱乐游人的一样。当春意正浓时,城里 的达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有空闲,没 有不来这里游览一番的。

雅沉 醉


我 超


脱 俗

戏具


山情水意

热爱自然 高雅情趣
喧嚣怒诟

课堂小结
❖水清柳翠山设色, ❖茗饮赏胜怡然乐。 ❖可叹喧嚣筵中客, ❖不解山水犹笑我。
主题
❖ 通过描绘与朋友游玩高梁桥的经 历,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喜爱大 自然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色:
1、采用白描手法。 作者写景,不堆砌辞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
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鱼儿游动,鸟儿飞翔, 人物往来)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茗饮以为酒
(把茶作为酒 以 : 把----当作) 宾语前置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高梁桥的景致及浏览的盛况。
游 高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八年级游高梁桥记知识点

八年级游高梁桥记知识点

八年级游高梁桥记知识点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游高梁桥记》是一篇值得深入探究的文言文。

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知识点。

一、作者与背景《游高梁桥记》的作者是袁宏道。

袁宏道是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

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

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作者在游玩高梁桥时,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二、字词解释1、“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 中“道”:动词,取道,经过。

2、“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 中“鬣”:指鱼颔旁小鳍。

3、“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 中“精蓝”:佛寺。

4、“而飚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

” 中“飚风”:暴风。

“中目”:吹入眼中。

三、句子翻译1、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译文: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谷中流淌过来,经过这里流入玉河。

2、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译文:河水两岸被堤坝夹着,堤上有十余里的垂杨柳,河水又急又清,鱼儿沉在水底,鱼鳞和鱼鳍都能看得清楚。

3、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译文: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幽深而美丽。

4、而飚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

译文:然而暴风从北面吹来,尘土遮蔽了天空,对面看不见人,吹入眼中塞满了嘴巴,嚼起来发出声响。

四、文章内容理解1、作者的游踪作者先写高梁桥的河水,然后描写了堤上的垂杨、水中的鱼儿,接着写了河边的佛寺、红楼朱塔,最后写了暴风袭来的情景。

2、写景手法(1)动静结合:如“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 河水的流动是动态,鱼儿沉在水底是静态,动静相映成趣。

(2)远近结合:作者先写远处的西山深涧,再写近处的堤岸杨柳、河中鱼儿等。

《极乐寺纪游》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极乐寺纪游》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极乐寺纪游》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袁宗道高梁桥水(1),从西山深涧中来(2),道此入玉河(3)。

白练千匹(4),微风行水上(5),若罗纹纸(6)。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柳四行,树古叶繁(7),一树之荫(8),可覆数席(9),垂线长丈余(10)。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11),朱门绀殿(12),亘数十里(13)。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14),间以水田(15)。

西山如螺髻(16),出于林水之间(17)。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18),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19)。

殿前剔牙松数株(20),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21),大可七八围许(22)。

予弟中郎云(23):“此地小似钱塘苏堤(24)。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25),何日挂进贤冠(26),作六桥下客子(27),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28)!〔注释〕(1)高梁桥:北京西直门外高梁河上所架设的桥。

(2)西山:北京西郊名胜,是太行山支脉,众山连接,山名很多,总名为西山,又名小清凉。

涧(jian):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3)道:道路; 这里作动词用,是取道、流经的意思。

玉河:水源出自北京市西北玉泉山下,流为玉河,汇成昆明湖。

出而东南流,环绕紫禁城,注入大通河。

(4)练:白色的熟绢。

(5)行:经历,引伸为吹过。

(6)罗纹纸:一种表面有着象质地轻软的罗那样的椒眼纹的纸。

(7)叶繁:树叶茂盛。

(8)荫(yin):树荫。

(9)覆(fu):遮盖,掩蔽。

(10)垂线:下垂的柳丝。

(11)佛庐:佛寺。

道院:道观,道教的庙宇。

(12)朱门:红漆门。

绀(gan):天青色,深青透红之色。

绀殿:绀色的佛、道殿宇。

(13)亘(gen):连接。

(14)攒(cuan):聚集。

簇(cu):丛聚。

(15)间(jian):隔。

(16)髻(ji):把发挽在头顶上打成的结。

螺髻:螺壳状的发髻。

(17)出:显露。

(18)去:距离。

可:大约。

(19)盖:伞。

张盖:打伞。

(20)剔(ti)牙松:针叶象牙签一样的松树。

游记小品两篇滕东中学顾栋修改

游记小品两篇滕东中学顾栋修改

▪ 三袁是同胞兄弟,并能同时在各学术领 域,如哲学思想、政治倾向、文学观点、 创作风格,以至性情、气质等方面,发 挥相互影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 有的,甚至可谓文坛奇迹,因此有“一 母三进士,南北两天官”一说。 三人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近代的五 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袁氏兄弟不仅文名卓著,为官也清正廉 洁,三人为官到头,只落得两袖清风。
,城里的达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空都会来这里游览一番。

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当时
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
断。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浪影好似劝人 畅饮的音乐和锦帛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 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河堤 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 视而笑。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 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过了一会儿,遇到了同一年登
句子的独立性
▪ 2.鱼鸟之飞沉 助词,的
▪ 3.呼而下,与之语 代词,代黄
昭质
▪ 4.中目塞口,嚼之有声 代词,
沙尘
▪ 5.何京师之苦至此 助词,的
▪ 6.着重裘以敌之 代词,代指寒冷
句式---省略句
▪ 趺坐古根上 句前省“余” ▪ 步至门外 省主语“我们” ▪ 中目塞口,嚼之有声 省“尘埃” ▪ 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 句前皆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同学们朗读之后,根据课 下注释,疏通文意。注意 积累文言实虚词及句式。
通假字

▪谭
见课本注释
▪志
古今异义
人物:古:人和物;今:人,画中人,重要人

游高梁桥记

游高梁桥记

游高粱桥记【教学目标】1、了解袁宏道和公安派的有关文学知识。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3、体会作者的高雅情趣【学习重难点】重点:同学习目标2难点:同学习目标3【预习导航】1、走近作者(1)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

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2)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①反对承袭,主张通变。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2、课前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鳞鬣()窈窕()( )几席()缙绅()( ) 岚()趺坐()茗()侑()痴禅者()筵中人()喧嚣怒诟()( )了不相属()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京师最胜地也精蓝棋置而西山之在几席者窈窕绿树中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趺坐古根上浪纹树影以为侑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喧嚣怒诟步至极乐寺了不相属: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活动探究】活动一:读一读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尽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

自由朗读后,小组推荐代表,开展朗读比赛。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②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活动二:译一译1、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把疑难字词画出来。

2、小组间讨论交流。

3、质疑问难:提出你的疑问,让其他组同学帮你解决。

4、翻译接龙: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参与,每人一句,看哪一组翻译的最流畅、最准确。

活动三:找一找聪明如你,能够体会出作者面对大自然时那种高雅的情趣吗?这也是公安派“独抒性灵”文学主张的体现,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并分析。

【当堂检测】1、一词多义京师最胜地也胜日出江花红似火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流急而清而观梅花而返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茗饮以为酒以浪纹树影以为侑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皆相视以为笑鱼之沉水者西山之在几席者之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忽而下,与之语2、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 自主阅读 游记小品二篇 游高粱桥记(袁中道)

八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 自主阅读 游记小品二篇 游高粱桥记(袁中道)

第十页,共十二页。
启示 感悟 (qǐshì)
• 两篇游记在写景方面的技巧给你什么启示? •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
受(gǎnshòu)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 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十二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游高梁桥记
No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
2021/12/11
第二页,共十二页。
2021/12/11
走进作者 • 袁中道((zuò1zhě5) 70-1623), 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 湖北)人。万历进士,官 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 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 派著称。为文崇尚自然, 曾游历天下,写下大量纪 游(jìyóu)诗文,有《珂雪斋 集》。
1.作者仕途顺畅,心情愉快,对京师盛景玩 得很开心,写得很详细,最后怀着留恋之 情游完极乐寺而返。(侧重写景)
2.作者屡次求官未果,心情郁闷,对京师盛 景没写上几笔,竭力强调北京春日的杀风 景,春天比冬天还要让人扫兴。作者在苦 苦挣扎(zhēng zhá)中想到了江南的春天的美景。 (侧重议论)
2021/12/11
袁中道。羸马 微泮 飚风 舛。邸
着重裘。léi
pàn biāo chuǎn
砾砾 噫
貂帽。餬
烟霾(yān mái)
Image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十二页。
2021/12/11
第八页,共十二页。
பைடு நூலகம்
袁中道,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 命,性格豪爽(háoshuǎng),喜交游。成年 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本文写于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他与其兄袁 宏道一起进京,再次求官不成,本 文就写于这个时期。

袁宏道《虎丘记》的原文及译文

袁宏道《虎丘记》的原文及译文

袁宏道《虎丘记》的原文及译文布席之初,呕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③,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

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

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亦兴阑矣。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注释:①万历二十三年(1595)作者曾任吴县令,期间六次游览虎丘。

万历二十四年,解职离吴前,留连虎丘胜景,写下这篇描写吴中民俗的散文。

虎丘,苏州名胜之一。

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三日有虎来踞其上,故名。

②蔀(bù部)屋:草席盖顶的屋子,指穷苦人家昏暗的屋子。

这里指贫民。

③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译文:虎丘离城约六七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

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季节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

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

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以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中间,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

游高梁桥记课文赏析袁宏道

游高梁桥记课文赏析袁宏道
2019/2/18
重点字句疏通
1、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 皆见。 译:两条河夹着河堤,堤上杨柳绵延十几里,水流湍急而清 澄,沉在水底的鱼儿,鱼鳍和鱼鳞都看得清。
2.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译:佛寺如棋子般散布,红楼珠塔,亭亭玉立在绿树之中。 3.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误游人。 译:在座席间的西山,早晚变幻着色彩让游人赏心悦目。
4.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译:官僚、有地位的文人,如果不是忙得没有一点闲暇时间, 没有不到这地方一趟的。
2019/2/18
重点词句梳理
4.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译:那时柳树梢头刚刚吐出新绿,山上蒙着薄 薄的雾气,河水涨到与堤岸齐平,夹岸飘扬着 管乐声。 5.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不酒,浪纹树影以为侑, 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译:(我们)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饮茶当做 饮酒,以波纹树影助饮,把鸟的飞翔、鱼的潜 泳、人的来来往往,当做演出观赏。
2019/2/18
重点句
1.京师最胜地也。(判断句)
2.而西山之在几席者。(状语后置句) 3.于乐何有也。(宾语前置句)
2019/2/18
齐读诗歌,思考:
1、文章内容。 2、作者情感的表达。
2019/2/18
作者写作特色
1.采用白描手法 (语言简练、形象鲜明) 2.语句精炼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
课文赏析
1.听读课文,划分节奏。 2.自读课文,梳理字词。
3.再读课文,解释句意。
4.浏览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比较探究,看看袁氏兄弟面对同一景观感
受的不同。
字词梳理
鳞鬣

袁宏道集笺校《游红螺崄记》原文及鉴赏

袁宏道集笺校《游红螺崄记》原文及鉴赏

袁宏道集笺校《游红螺崄记》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袁宏道集笺校《游红螺崄记》原文及鉴赏【导语】:从葫芦棚而上,磴始危,天始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②两 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 底者,鳞鬣皆见。③精蓝棋置,丹楼珠塔, 窈窕绿树中。 •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的地 方。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 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 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 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秀雅。
• ④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 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 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⑤少顷, 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 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 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 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而我们也在偷 笑在这里设下宴席的人,喧嚣怒骂,和这美景 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过了一会儿, 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他刚拜访完朋友出 来,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 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程,突 出作者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情怀。
• 第一段:写高梁桥的景致及游览盛况。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第二段
• ①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 ②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 管夹岸。③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 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 以为戏具。
• ①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②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 岸。③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 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字词
• • • • • • 精蓝棋置办 鳞鬣(liè) 窈窕(yǎotiǎo) 几席(jī) 缙绅(jìn shēn) 趺坐(fū) • 痴禅者(chán) • 筵中人(yán) •喧嚣怒诟(xiāo gòu) •了不相属(zhǔ) • 岚(lán) • 侑(yòu) •茗(mí ng)
• ①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②两 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 底者,鳞鬣皆见。③精蓝棋置,丹楼珠塔, 窈窕绿树中。
• 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 去游览。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稀 薄,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盘腿 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映 在水波上的影子好像在劝人畅饮,鸟飞鱼跃, 以及人和物的来来往往,把它们当做演出来 观赏。
• ④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 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 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 也?⑤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 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 ④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⑤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 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 ④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⑤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 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 在坐席间望见的西山,早晚色彩变幻让人赏 心悦目。当春意正浓时,城里的百姓及达 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空都会来这里 游览一番。
游高梁桥记
袁宏道
袁宏道
• (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又号 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与兄宗 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 著称。为文崇尚自然,写有大量纪游诗文。
• 高梁桥
•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元世祖忽必烈于 至元二十九年建造,经清末民国初年改建过的一座单孔石拱桥。 • 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桥上,行人车马如穿梭。 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这里热闹非凡。当时都城中王公大 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 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 • 传说中,高梁桥的得名,是因为当年刘伯温奉命修建京城,把 好山好水全部搬到了北京。因此惹怒了掌管水系的龙神。龙神 在大怒中将全城的水偷走。刘伯温发现后立即派手下名为高亮 的大将追赶。在擒获返回的途中,龙神挣断绳索逃跑。临跑前 还将装水的水车推入长河。高亮怕皇帝怪罪,跳入长河。从此 他跳河的那座桥谐他名字之音,称为高梁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