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四、重点任务
2.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创新合作方式: 鼓励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广东与港澳共 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完善粤港、粤澳行 政首长联席会议机制,增强联席会议推动 合作的实际成效。进一步发挥企业和社会 组织的作用,鼓励学术界、工商界建立多 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
四、重点任务
(三)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3.建设水平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统筹协筹水资源的水利、运输、防灾、 工业及生活、环保等方面的功能。
4.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打造数字珠江三角洲。
四、重点任务
(四)统筹城乡发展: 1.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机制。
19051.4
8667.3 3884.7 17.6 403.6 1978年 1988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8
二、加快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重 要 背景-广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8年,广东人均GDP达到37588元(按 6.9:1折算,约为5411美元),城乡居民恩 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49.6%;三次产业 比重5.5:51.6:42.9,城市化率64%,人均 预期寿命75.3岁。
粤北山区
西翼
东翼
珠江三角洲
二、加快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重 要 背景-广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8年广东不同地区财政预算收入占比
东翼 西翼 3.18% 粤 北 山 区2.97 % 4.08%
省级财政 22.3%
珠江三角洲 67.92%
二、加快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重 要 背景-广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370 1962 1978年 1988年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划是指导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的行动指南和统 筹区域内各项建设安排的政策纲领,是制定区域内相关专项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 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 第三条 本规划所称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 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 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 4230 万,土地总面积 41698 万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 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6640 平方公里。
4、规划的重要原则
(1)统筹兼顾,正确把握“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的关系。在实现城镇群 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的同时,兼顾不同地区的局部利益和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处理好 发展节奏和发展时序,为不同投资主体和各级行政主体提供发展的空间。
(2)顺应规律,正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关系。既要 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强化政府对公共资源和战略性资源的有效控 制,在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活力的同时,发挥政府整合核心竞争要素和配置区域重要 资源的作用。
(2)珠江三角洲城镇群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在发展需求与供给上出现 了结构性失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社 会需求提高与公共供给滞后、城镇快速扩张与环境压力加大等,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城镇 群要解决的突出矛盾。
(3)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发展各具特色,但受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内 城镇同构竞争、重复建设的不协调现象较为普遍,不利于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建立 有效的区域协作发展机制,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对于珠江三角洲城镇群未来发展 构成了主要挑战。
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规
模…………………………………………………………… 2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5)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6)(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6)(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6)(三)重要意义 (8)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战略定位 (9)(三)发展目标 (10)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1)(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2)(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3)(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14)(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15)(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6)(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16)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7)(一)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 (17)(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18)(三)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19)(四)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 (19)(五)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20)五、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21)(一)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1)(二)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22)(三)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23)(四)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24)六、统筹城乡发展 (24)(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24)(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5)(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6)(四)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27)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7)(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7)(二)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 (28)(三)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29)(四)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29)(五)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30)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1)(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1)(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2)(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33)(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4)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4)(一)优先发展教育 (35)(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36)(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37)(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7)(五)建设和谐文化 (38)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40)(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40)(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2)(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45)(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47)(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48)十一、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48)(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48)(二)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51)(三)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 (53)(四)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53)(五)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 (54)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55)(一)加强组织领导 (55)(二)加强统筹协调 (56)(三)加强监督检查 (56)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
划(2004-2020)》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5.08.31
•【字号】粤府〔2005〕76号
•【施行日期】2005.08.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法
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2004-2020)》的通知
粤府〔2005〕76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已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规划与实施效果分析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规划与实施效果分析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规划与实施效果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发展最为活跃、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比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截至202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城市,总人口超过1亿,同时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规划的历史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其城市群的建设自然也会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究重点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战略规划也历时较长。

早在1990年4月,广东省政府就开始着手组织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规划,1995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林群在《三角洲地区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概念,并呼吁政府部门加强协调,推进城市群的建设。

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不断发展,政府逐渐意识到城市群建设对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2002年,广东省政府制定了《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规划纲要(2000-2020)》,提出了在2020年前,广东要建成繁荣富强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此后,政府又制定了《广东省城市群发展规划(2008-2020)》与《广东省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规划,不断推动城市群的发展与改革。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的现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规划和建设后,其建设进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整个地区的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得到了进一步集聚,为整体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群从单一的含义,扩展为综合性的地理、社会和经济概念,涵盖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

据有关数据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群规模已经达到全球之最,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超过1.3亿,GDP总量超过40万亿元,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8。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珠江三角洲是世界著名的城市群之一,由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沿岸30个城市组成。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讨论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现状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研究也在不断拓展。

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建设和空间规划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珠江三角洲的城市规划研究注重城市建设和空间规划。

研究人员通过对城市人口、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分析,制定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城市规划方案。

比如,广州市政府发布的《广州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就是一项典型的城市建设和空间规划研究成果。

2.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人员通过对城市绿化、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城市规划方案,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佛山南海岛城新区的规划中就注重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

3.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为了实现更好的城市治理,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还涉及到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方面的内容。

研究人员通过对当地的城市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方案,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比如,广州市政府推出的“互联网+城市管理”计划就是一项典型的城市治理研究内容。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面临的挑战随着城市规划研究的不断深入,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之间的脱节在一些地区,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一方面,城市规划制定的方案与城市实际情况脱节,导致城市规划无法很好地落地实施。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缺乏对城市规划的了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缺乏判断力,导致城市规划方案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2.城市规划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镇群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1
统筹兼顾
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
科学规划
2
合考虑发展需求。
利用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精确确定城镇
群内部的城市布局和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合作共建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规划工作, 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机制。
城镇群规划的挑战
1 资源分配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
城镇群规划是指对一定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空间组织 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控。
城镇群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
城镇群规划是为了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协同发展和优化 配置资源,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
珠江三角洲概述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出海口东岸, 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
注重城市文化建设和人文景观的 保护,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和品 牌形象。
结论和展望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和合作共建, 可以实现城镇群的协同发展和可持续繁荣。
2 环境保护
3 民众参与
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满足各城市的发展需求。
如何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保护 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如何促使民众积极参与规划 决策,增强规划的可行性。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2
深圳市规划 珠海市规划
案例3
广州市规划
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和城市设计,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依托海洋资源和旅游业,实现了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 升。
经济中心
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经济发达, 人口众多,是中国制造业和外贸的 重要基地。

2020年(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为全面贯彻实施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推动全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新起点上增创新优势、再造新辉煌,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进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就,现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规划纲要》明确把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赋予“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全局出发,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发展从根本上指明了前进方向。

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对于全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各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贯彻实施《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规划纲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规划部署、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斗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全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再上新水平。

二、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总体目标。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围绕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细化方案,明确目标要求,量化定性指标,分解定量指标,落实工作责任,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开好局,四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文本(送审稿)广东省人民政府二○○四年九月前言一、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珠江三角洲是当前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现代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在新的形势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对于珠江三角洲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优势,消除发展障碍,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遵循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的讲话精神,根据张德江书记关于“立足广东,着眼全国,面向世界,高起点地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珠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推动广东省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示,在省委、省政府与建设部的领导下,广东省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技术骨干联合组成了规划工作组,于2003年7月启动了本次《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朝着张德江书记提出的“要拿出最好的成果”的目标,规划工作组在199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和2003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细致分析,反复地深入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城市政府进行调研、走访、座谈、论证和征求意见,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论证会、咨询会30余次,先后提交了两次阶段性成果:《规划》思路在2003年10月8日向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部的领导同志作了汇报;《规划》纲要在2004年1月13日提交给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进行了讨论。

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深化、完善,于2004年5月完成了《规划》初步成果,2004年7月25日至26日,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部联合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规划》初步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名单及《专家评审意见》后附)。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简介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简介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编制起止时间:2003.7—2004.8项目参加人员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省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规院主要参加人员:李晓江朱波张全孔令斌卢华翔徐泽张永波龚道孝罗赤范钟铭张浩等一、项目背景1、2003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4个单位联合成立规划编制工作组,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共同承担《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院在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城市规划院在项目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果技术要点。

2、中国城市规划院在珠三角地区有着长期而丰富的经验积累,近年来先后参与了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中山等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承担了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中山、惠州等城市的总体规划或市域规划。

这构成了中国城市规划院在本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工作基础,也使得本次城镇群规划能够与各市的总体规划有着良好的衔接。

3、本规划过程中,先后两轮到各市调研和补充调研,三次征求各城市、各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

保证了规划成果能够较全面地综合区域发展中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的要求和意见,保障与地方性规划和行业规划的较好衔接。

二、技术要点珠三角的空间发展模式在国际、国内城镇化过程中是十分独特的范例,珠三角正面临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本次规划以对地区发展规律、特征研究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主线,一方面突出发展主题,为未来继续快速发展做好用地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准备;一方面强调以生态保育、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和谐、文化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构筑引导区域全面、健康发展的空间体系和支撑体系。

规划工作同时重视发展目标与空间体系构建、空间管理与控制、近期重点行动计划三个方面。

1、规划确定了目标与问题双重导向的工作思路,目标导向注重国际背景和国家战略下的区域目标定位;问题导向注重对现实与潜在风险、问题的识别。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群,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众多城市组成。

这个地区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这篇文章将着重讨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包括其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一、经济发展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政府开放了海洋临近地区,以鼓励外国投资和技术,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在中国落地生根。

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优质人才,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

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活力十足的商贸体系。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珠三角地区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欧洲,达到人民币15万亿元,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超过全国的一半。

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行业。

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也很发达,包括家电制造、汽车制造、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是实现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同时,人才培养和引进也在政策上得到了很大的倾斜。

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条件也大大拉近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距离。

这种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规划在整个中国城市规划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以其多元化的城市形态,尤其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的建设,展现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水平。

珠三角地区城市规划的特点是以人为本,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城市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平衡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城市交通、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城市规划鼓励多样化和创新性。

一方面,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让他们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技术和模式,实现城市规划的跨越式发展。

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有图

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有图

粤府办〔2010〕44号━━━━━━━━━━━━━━━━━━━━━━━━━━━印发《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七月三十日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目录一、发展背景和现状分析(一)要求: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导向(二)现状: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导向(三)背景: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国际背景和经验借鉴(四)转型: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的主题和途径二、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三)规划目标三、主要任务和规划措施(一)构建低碳生态化、高效能、高品质的城乡规划建设模式,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一体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二)建设广州、深圳世界城市,打造珠三角世界城市区域,提升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三)携手港澳共建宜居湾区,打造新型发展模式示范区,携领区域一体化(四)引导区域公交网络与城市-区域空间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城镇群紧凑、有序和一体化发展(五)划定区域绿地、推进区域绿道建设,实现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完美结合(六)重点优化城市(镇)增长区,培育新城和新型社区,促进城乡融合(七)推进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优化城乡服务中心体系(八)推进绿色城乡设计,建设珠三角魅力城乡四、机制创新和政策保障(一)加大体制改革力度,落实各项行动的保障政策(二)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促进规划一体化(三)完善规划法规、标准,增强城乡规划的统筹能力(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施评估考核五、近期重点项目附图1:珠江三角洲城乡建设用地拓展图附图2:珠江三角洲各市、镇总体规划拼合图附图3: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空间结构图附图4:珠江三角洲区域公交走廊与集聚中心图附图5: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地图附图6: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图城乡规划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完整版)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

(完整版)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

(完整版)珠江三⾓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珠江三⾓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背景情况汇报珠江三⾓洲位于⼴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总⾯积41698平⽅公⾥,占全省的23.4%。

区内⽓候温和,⽔⽹密布,主要有西江、北江、东江、潭江等。

珠江三⾓洲海岸线长1059公⾥,拥有⼤亚湾、⼤鹏湾等天然深⽔良港。

珠江三⾓洲经济区包括⼴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市、江门市、中⼭市、东莞市及惠州市(龙门县除外)和肇庆市(⼴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除外)等9个地级市、下辖8个县级市和2个县。

珠江三⾓洲9个地级市市区⼈⼝和⽤地规模⼀览表注:佛⼭、江门两市按⾏政区划变动前的原城区统计。

2002年珠江三⾓洲9个地级市有关经济指标⼀览表注:惠州、肇庆两市包括了整个市域,⽽不是珠江三⾓洲经济区部分。

(⼀)社会经济与城乡发展1、主要成就·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2002年,珠江三⾓洲国内⽣产总值9535.83亿元,⼈均国内⽣产总值31040元。

·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

2002年珠江三⾓洲外贸总出⼝额1026.28亿美元;实际利⽤外资150.21亿美元。

·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城市化⽔平明显提⾼。

2002年珠江三⾓洲有设市城市17个,建制镇369个,城镇密度94个/万平⽅公⾥。

已发展成为⼀个以⼴州、深圳为中⼼,城乡⼀体、类型完备的城市群。

按“五普”⼈⼝统计,城市化⽔平已达72.7%。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交通、通信⽹络基本完善。

·环境保护取得较⼤进展。

深圳、珠海、中⼭、佛⼭、惠州、肇庆被评为全国卫⽣城市,深圳、珠海、中⼭、惠州还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州、深圳、珠海、中⼭、肇庆、江门、惠州、佛⼭等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存在问题(1)⼯业发展后劲不⾜·产业发展档次不⾼且外向依赖性强,城市群尚未确⽴类似于上海⼀样能带动更⼴泛的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中⼼城市。

·珠江三⾓洲与港、澳特别⾏政区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和协调关系,⽬前还受到较多的⾏政边界、物流瓶颈等制约。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一、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珠江三角洲是当前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现代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在新的形势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推动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对于珠江三角洲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优势,消除发展障碍,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遵循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的讲话精神,根据张德江书记关于“立足广东,着眼全国,面向世界,高起点地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珠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推动广东省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示,在省委、省政府与建设部的领导下,广东省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技术骨干联合组成了规划工作组,于2003年7月启动了本次《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朝着张德江书记提出的“要拿出最好的成果”的目标,规划工作组在199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和2003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细致分析,反复地深入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城市政府进行调研、走访、座谈、论证和征求意见,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论证会、咨询会30余次,先后提交了多次阶段性成果:《规划》思路在2003年10月8日向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部的领导同志作了汇报;《规划》纲要在2004年1月13日提交给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进行了讨论;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深化、完善,于2004年5月完成了《规划》初步成果;2004年7月25日至26日,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部联合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规划》初步成果进行了评审,根据领导会议讲话和专家评审意见,会后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再次的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送审稿)》上报省人民政府;2004年12月6日,十届53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规划(送审稿)》,原则同意该《规划》,并议定:该《规划》是珠江三角洲城镇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发挥好该《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规划》的实施、协调和监督机制,通过省人大立法保障《规划》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同时对《规划》提出了相关修改意见,根据粤办会函[2004]106号文的要求,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规划(草案)》。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摘要: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现代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推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发展要求,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优势,消除发展障碍,走出一条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更好地发挥“排头兵”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城镇化协调发展竞争与合作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以大三角洲计。

珠江三角卫星地图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清远及肇庆。

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城镇群空间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城镇群空间发展应以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

针对珠三角快速成长的发展阶段,城镇群规划必须坚持目标与问题双重导向的工作思路。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珠三角将从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制造业基地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级规模和影响力的城镇群。

城镇群规划应当为区域未来经济社会的继续快速发展,为人口与用地总量的发展,做好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准备。

珠三角的空间发展模式在国际、国内城镇化进程中是十分独特的范例。

城镇群规划必须认真研究珠三角城镇二十年来快速成长的特征,把握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全球化、区域化背景下区域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准确制定国家发展战略下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战略;正确认识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现实与潜在问题,从而提出符合规律、适应变化、满足未来需求,引导区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空间体系和支撑体系规划。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11月1日开始施行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11月1日开始施行
推 广 、开发 应 用具 有 国际先 进水 平 的 工程 项 目管 理 软件 ,重 点 开发 具有 自主知识 产 权 的专 有技 术
项 目管 理 与 工程 总 承包 的最 新 动 态 和科 技 成 果 .
中外项 目管 理 与 工程 总 承包 的发展 趋 势 和成 功 经 验 , 新项 目管理 方 法 和技 术 等方 面 进行 研 究 . 最 并
作 用 。在推行 我 国工 程总 承包 的过程 中 。 要充 分发
协会 、 高校 等 机构 的 培训 作 用 . 强对 企 业需 求 的 加
工 程 总承包 复 合 型人 才 和专 业 人才 的培 训 ,为 企
挥 行业 协会 、 高校 和大 型 企业 的特殊 作用 。 条件 有
业人才需求搞好服务 。( 来源: 中国建筑业协会)
地 区发 展 规划 和 建设 协 调 的地 方性 法 规 。其立 法
实施 .为珠三角区域空间发展事务的协商搭建了 平 台。提供保障和监督区域发展决策工作的民主
性 和科 学性 。保护 了 区域 的长 远利 益 和 社会 公 共
利益 。此外 , 由于《 条例》 注重从 区域层面调整 、 规 划城 市 之 间在 空 间发 展方 面 的关 系 , 因此 , 在一 定 程度上也弥补了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不
监控 系统 等手 段 确保 区域 的协 调发 展 。 《 例》 条 的

维普资讯
的直接 对象 不是 老 百姓 , 是 《 划》 而 规 的实 施 主体 ,
即区域 内各级 政府 及其 相关部 门 。因此 , 级政 府 各 及 其 相关部 门要深 入领 会 法 规 的主 要 内容 和 基本
制度 。
须 依法 予 以纠 正 , 成 重大损 失或 者工 作 失误 的 , 造 追 究直 接 负责 的主 管人 员 和其 他 直接 责任 人 员的 法 律 责任 。

如何为协调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提供有效抓手——从实施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

如何为协调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提供有效抓手——从实施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

9 版 《 划 >作 为我 国首 个 城 镇 密 集 地 区 的 5 规 区域 规 划 .产 生 了积 极 的理 论 探 索 意 义 和 现 实指 导 意 义 .影 响深 远 。首 先 .9 版 《 划 >明 确 了 5 规 珠 江 三 角 洲城 市 群 总 体 发 展 格 局和 三大 都 市
制 《 江 三 角 洲 城 镇 群协 调 发 展 规 划 > ( 下 称 珠 以 《 划 > .尝 试 以 区 域 层 面 的 空 间规 划 为 抓 手 统 规 ) 筹 区 域 的 发展 。 因 此 . 一 规 划 自始 至 终 立足 于 这 实 施 .在 务 实 ”恶 化 操 作 层 面 上 做 足 了功 夫 。
【 章 编 号 】 1 0 — 1 9 文 2 2 0 3
( 0 6 0 -0 0 -0 2 0 )6 0 9 6
一 j 潜 赢
聊届
区”协调发展策略 .从城市群协调 的角度 .对需 要 由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和落实的主要 因素 ( 如
城 市性 质 . 模 发 展 方 向 及 重 大基 础 设 施 布 局 规 对 外 交 通 网络 等 )提 出 了相 应 的 意 见 ,为 地 方 层 次 的 规 划 和 发 展 提 供 了初 步 的 政 策 框 架 。 其 次 . 规 划 确 立 了 都 会 区 、城 镇 密集 区 ,开 敞 区 .生 态敏 感 区 “等 4种 用 地模 式 分 类 制 导 思 路 .被 各 地规 划部 门普 遍 认 同 。再 次 .9 5版 《 划 > 提 出 规 了一 系列 实施 区域 管 治 的 对 策 和措 施 .旨在 建 立 促 进城 镇 群 协 调 发 展 和 规 划 实 施 的 法律 机 制 、协
g o e r Ri e l s x mp e e p o e o in i P a l v r n Det a e a l. x lr s w a a n h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交通体系规划 (图)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交通体系规划 (图)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交通体系规划 (图)《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交通体系规划(图) 整合区域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航道和机场、海港、内河航运港等交通通道和交通枢纽,构筑由“两环六横十三纵”的高速公路网络、“三横七纵”的干线铁路网络、“四横四纵”的城际轨道网络、“三横三纵”的干线航道网络以及由五大机场、四大深水枢纽港区共同组成的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多元化交通方式一体运作、多层次交通枢纽紧密联系、多方位交通通道网络分布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对外强化区域辐射、对内促进区域协调的交通运输功能。

1、航空:强化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作为枢纽机场的核心辐射作用,发挥深圳机场作为区域航空枢纽的重要补充作用,加强珠海机场对广东西翼地区的干线机场服务功能,条件成熟时建设惠州、肇庆支线机场,并通过通航权资源开放和机场经营权开放,促进珠江三角洲主要机场之间以及与香港、澳门机场之间的经营协作,整合“大珠三角”的航空资源。

2、水运:发挥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国家级主枢纽港的主导作用,培育惠州枢纽港。

重点发展广州南沙、深圳盐田、深圳西部港区、珠海高栏等深水港区,培育惠州大亚湾等深水港区,加强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等支线港、喂给港与各主要深水港区的联系。

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的特点,发展以西江为主,北江、东江为辅的内河航运网络,加强港口的陆路疏运网络的建设,改善港口与腹地之间的交通联系。

3、高速公路:适时建设(东岸)机荷高速跨珠江口连接(西岸)西部沿海高速、江中高速的南部跨海高速公路通道;延伸常虎高速、莞惠高速向西经西岸都市区至云浮、广西,向东至揭阳、福建,形成珠三角中部高速公路通道;建成京珠高速、粤赣高速、广贺高速、广梧高速、广清高速(北延)、广从高速(北延)、博深高速(北延),打通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珠三角北部高速、广珠西线(太澳)高速、江肇高速、江珠高速、广深沿海高速、增深高速、深惠沿海高速,加强城镇群内部及与港澳之间的交通联系,与现有高速公路一道,形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31
2016/1/31
09地理一班

参考资料
1、崔功华、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
域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2、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
发展规划(2004-2020).2005.
2016/1/31
09地理一班
20
2016/1/31
09地理一班
21
2016/1/31 09地理一班 4
2016/1/31
09地理一班
5
2016/1/31
09地理一班
6
简介
珠江三角洲是当前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
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是亚太乃至全球 经济增长最快、现代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 之一,也是我国发育最成熟的城镇群之一。 但 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资源短缺、生态
地方性中心(24个):广州番禺、花都—白云、从化、增城,深 圳宝安、龙岗、沙井—松岗、龙华,珠海金湾(三灶),佛山三 水、高明,南海高新、九江—龙江,江门鹤山、台山、恩平、 司前,东莞常平,中山火炬区、小榄,惠州惠东、博罗,肇庆 四会、高要
2016/1/31 09地理一班 13
2016/1/31
2016/1/31 09地理一班 11
2016/1/31
09地理一班
12
“双核多心多层次”中心等级体系
区域主中心(2个):广州、深圳
区域副中心(1个):珠海 地区性主中心(6个):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
地区性副中心(7个):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珠港新城、佛 山顺德、江门开平、东莞虎门—长安、惠州惠阳—大亚湾
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2004——2020)》
组员构成及分工
王邦阳(组长)
杨世龙
主讲、课件制作
李清建
何静
资料收集
陶正恒
2016/1/31
09地理一班
2
目录
组成
简介
《规划》提出的背景
《规划》目标
《规划》方向
《规划》内容
2016/1/31 09地理一班 3
组成
“珠三角”范围为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 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
“大珠三角”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一指“小珠三角” 和港澳,另一是指粤港澳。目前 通常所说的“大珠三 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 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 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 称“9+2”。
策略六:完善设施,健全服务
2016/1/31 09地理一班 16
六大目标支撑体系
支撑一: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城镇群向更高发展阶段 演化 支撑二:区域产业体系——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基石 支撑三:区域生态环境体系——为了子孙后代的“蓝天、 白云、青山、绿水” 支撑四:区域人文环境体系——推动以人为本的全面发 展 支撑五:区域交通体系——营建与城市社会高度一体化 的交通体系。 支撑六:区域市政基础设施——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
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人口拥挤等,阻碍了经
济的有序发展。
2016/1/31 09地理一班 7
《规划》提出的背景
为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城镇群的协
调发展,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
升发展优势,消除发展障碍,走经济持续发
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 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提出了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 —2020)》
2016/1/31 09地理一班 8
《规划》目标
总体发展目标定位为将珠江三角洲建成“重要的世界制造业基地和充 满生机活力的世界级城镇群”。 五项具体目标: 一是发展对外交流合作,成为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排头 兵”; 二是确保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总量持续增大,成为拉动国家经济 发展的“发动机”; 三是强调历史传承、社会和谐融洽、环境质量提升,成为文明发 展的“示范区”; 四是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继续成为深化改革与制度创 新的“试验场”; 五是加强区域整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区域协调和城乡 统筹发展的“先行地区”。
2016/1/31 09地理一班 17
八项重大行动计划
行动一:强化“外联” 行动二:发展“湾区” 行动三:实施“绿线管制” 行动四:推进“产业重型化” 行动五:实现“交通一体化” 行动六:营造“阳光海岸” 行动七:建设“新市镇” 行动八:构筑“区域空间信息平台”
09地理一班 18
09地理一班 9


2016/1/31
《规划》发展方向
一脊三带五轴 “双核多心多层次”中心等级体 系
2016/1/31 09地理一班 10
一脊三带五轴
一脊——聚合区域核心功能的区域发展脊梁
三带——增强区域对外辐射的三大功能拓展带: 北部城市功能拓展带 南部滨海功能拓展带 中部产业功能拓展带 五轴——整合地区功能的五大“城镇—产业”轴: 莞深高速公路沿线“城镇—产业”轴 广深铁路沿线“城镇—产业”轴 惠澳大道沿线“城镇—产业”轴 105国道沿线“城镇—产业”轴 江肇、江珠高速公路沿线“城镇—产业”轴
09地理一班
14
《规划》主要内容
六大空间推进策略 六大目标支撑体系 八项重大行动计划
2016/1/31
09地理一班
15
六大空间推进策略
策略一:强化中心,打造区域“脊梁”
策略二:拓展腹地,培育滨海
策略三:提升西岸,优化东岸
策略四:扶持外圈,整合内圈
策略五:保育生态,改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