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平均数(1)(教案)

合集下载

《平均数》 教案(优秀5篇)

《平均数》 教案(优秀5篇)

《平均数》教案(优秀5篇)课堂小结篇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平均数》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5分钟左右)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

出示相关数据。

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

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学生分别说。

(三个)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

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

(板书)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

(3分钟)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

但是数据不统一。

2、“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均数 北京版 (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均数 北京版 (1)

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均数北京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平均数,并能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够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例如:小明和小红比赛跳绳,小明跳了60下,小红跳了80下,怎样表示他们两个人的平均成绩?2. 探究新知(1)平均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跳绳比赛的例子,发现60和80都不能表示他们的平均水平,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平均数的应用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概念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课后,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 平均数(一)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 平均数(一)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平均数(一) 西师大版教材版本: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如计算器、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如:某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回答:这些数据都是表示平均水平的。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量——平均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出示教材第1课时平均数(一)的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2.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将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4. 教师出示教材第1课时平均数(一)的例2,引导学生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学生独立完成例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关于平均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汇报,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点评,强调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总结: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平均水平。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教材第1课时平均数(一)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第1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第1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1)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2.内容解析统计活动的几个环节中,数据的分析是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基础之上进行的,是统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平均数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与中位数、众数相结合,通过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体现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因此平均数(尤其是加权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节着重研究加权平均数,“权”的重要性在于它反映的是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尽管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并会计算权数相等情况下的算术平均数,但对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权”的作用理解仍将非常困难,教学中应尽量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例子,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加深对“权”的理解和体会,渗透平均数和“权”的统计思想,为更好地进行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为实现后继统计知识的学习目标──建立统计观念、突出统计思想奠定基础.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是: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在实际问题情景中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通过本节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理解“权”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教学中,以具体实例研究为载体,了解平均数可以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理解“权”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体会“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加权平均数,正确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对加权平均数的学习,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和发展统计观念,体会权的统计思想,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严谨的统计精神,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设计“我来决策”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侧面有侧重地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考察和评价,培养科学严谨的数学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1)就本论本,不能很恰当地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例子,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揭示概念;(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3)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得,忽略了统计思想的揭示和统计观念的建立;(4)对前两个学段中学生已经具有的相关平均数的知识经验了解不足,致使引入的问题太过简单或难度要求过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2.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对抽象的“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所困难;(2)尽管在第一、第二学段已经学习了统计的简单知识,但对统计的意义和统计思想的理解尚处在最粗浅的认识层面,加之对“权”理解的困难,所以可能会感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缺少学习的激情.鉴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例子,通过设计有效的、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入理解数据的权的意义和作用.三、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四、学过程。

《20.1.1平均数》学历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八年级下册

《20.1.1平均数》学历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八年级下册

《平均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初中数学课程《平均数》”,旨在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用平均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的结果。

(2)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平均数进行计算。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用平均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热爱。

(2)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应用意识。

三、评价任务1. 概念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计算能力评价:通过布置相关练习题,评价学生的平均数计算能力。

3. 应用能力评价: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学生将平均数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从而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让学生自主发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共同解决问题,互相交流,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4. 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强调。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平均数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相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第1课时)公开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第1课时)公开课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展示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统计数据和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引导思考:本节课设计了丰富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案例亮点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新课导入: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探究并总结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
3.实践环节: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望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作业布置:选取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1课时 平均数(一)教案

第1课时 平均数(一)教案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第1课时 平均数(一)●学习目标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2.会用加权平均数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学习重点对权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习难点运用加权平均数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郊县 人数/万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A 15 0.15B 7 0.21C 10 0.18问题:小明同学求得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为:x =0.15+0.21+0.183=0.18(公顷) 你认为小明的解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答:不对.因为人均耕地面积是用总面积除以总人数.而不是三个人均面积的平均数. 归纳导入:小明的回答不正确,如何计算人均耕地面积呢?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11至112页的内容,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1)加权平均数__一般地,若n 个数x 1,x 2,…,x n 的权分别是w 1,w 2,…,w n ,则x 1w 1+x 2w 2+…+x n w n w 1+w 2+…+w n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__. (2)在“人与自然知识竞赛”中,七年级甲班5名同学的得分如下:9分、8分、9分、8分、9分.则这5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__8.6分__.(3)某人打靶,前3次平均每次中靶9环,后7次平均每次中靶8环,此人10次打靶的平均成绩是__8.3环__.(4)从每公斤10元的水果糖中取出5公斤,每公斤12元的软糖中取出3公斤,每公斤9元的酥糖中取出2公斤,这三种糖混在一起后,这种“杂拌糖”应定价为每公斤__10.4__元.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加权平均数的有关概念活动1:教材中问题三个郊县的人数(单位:万)15、7、10在计算人均耕地面积时作用重要不重要?展示点评:这三个人数分别叫0.15公顷、0.21公顷、0.18公顷三个数据的__权__. 上面的平均数0.17称为0.15、0.21、0.18的__加权平均数__.小组讨论: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若n 个数x 1,x 2,…x n 的权分别是w 1,w 2…w n ,则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多少?反思小结:x =x 1w 2+x 2w 2+…+x n w n w 1+w 2+…+w n,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__重要程度__. 针对训练1.若1,3,x ,5,6五个数的平均数为4,则x 的值为( D )A .3B .4C .4.5D .52.若m 个数的平均数是a ,n 个数的平均数是b ,则这m +n 个数的平均数是__ma +nb m +n__.3.某校几名学生参加今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其中8名男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5分,4名女同学的平均成绩为76分,则该校12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__82__.探究点二 加权平均数的运用活动2: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甲 85 78 85 73乙 73 80 82 83(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展示点评: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得到结论同样的一组数据,如果规定的权变化,则加权平均数随之改变.小组讨论:(1)问和(2)问有什么区别?计算一般平均分时各项成绩的权分别是多少?在权重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计算加权平均数?反思小结:上述问题(1)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成绩,其中的每个数据被认为同等重要.问题(2)是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赋予与其重要程度相应的比重,其中的2,1,3,4分别称为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权.针对训练4.某次考试,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82,除学生甲外,其余4名学生的平均分是80,那么学生甲的得分是( D )A .84B .86C .88D .905.某学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作业、期中测验、期末测验.小明同学的平时作业、期中测验、期末测验的数学成绩依次是98分、80分、90分.(1)若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这学期小明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2)若三项成绩分别按5:2:3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明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解:(1)98×50%+80×20%+90×30%=92分答:这学期小明的数学总评成绩是92分.(2)(98×5+80×2+90×3)÷10=92分6.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个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A 85 95 95B 95 85 95请决出两人的名次.解:A :85×50%+95×40%+95×10%=90B :95×50%+85×40%×95×10%=91所以B 的名次比A 好.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1.什么是加权平均数?什么是权?解: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赋予与其重要程度相应的比重,这些比重叫做权,相应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2.如何求加权平均数?解:x 1w 1+x 2w 2+…+x n w n w 1+w 2+…+w n(注意:加权平均数和平时所求的平均数有区别)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 1次,3出现了x 2次,4出现了x 3次,5出现了x 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__3.5__.2.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8环,b 次打中9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__8a +9b a +b__环. 3.如果数据2,3,x ,4的平均数是3,那么x 等于__3__.4.已知1,2,3,a ,b ,c 的平均数是8,那么a ,b ,c 的平均数是__14__.5.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答:26人6.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应聘者 笔试 面试 实习甲 85 83 90乙 80 85 92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答:乙被公司录取.因为乙的评分为87.5,而甲的评分为86.9.作业练习 深化目标上交作业:教材第121至122页练习第1、3、4题;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部分.●教学反思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教学中突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主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求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于如何求平均数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讲解。

2.准备平均数的相关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平均数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以及如何求平均数。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平均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点评。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讲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可以举例说明,如统计学中的平均数、平均分等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切实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争论1.师:圣诞节到了,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不倒翁可是你们觉得老师分的公平吗,为什么呢?2.(出示事物:5个同学分不倒翁)因为第一个同学分到了3个,第二同学分到了4个,第三个同学分到了5个,对于老师这样分,有什么想说的吗?生:不公平师:同学们也觉得不公平,那么同学们说说,怎样分就一样多了?生:从多的里面拿出一些补给少的。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3,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你们刚才运用的就是咱们数学上用来研究平均数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

)4.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平均数,研究它的意义。

二、寻求方法,探索新知(一)出示例题2:男生组和女生组比赛情况。

1.说到平均数,通过观察,四(1)班同学们进行的篮球比赛,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即可。

2.提问:哪一组的成绩好些?可以怎样进行比较?说说看,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可以比较总数,可以比较平均数,也可以用移多补少法)他们的说法你们赞同吗?谁的方法比较合理?3.小结:由于人数不同,不能比总投中个数,应该求两个组平均投球的个数,也就是它们各自投中的平均数比较合理。

平均数(第1课时)

平均数(第1课时)

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衡量收入水平
平均收入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帮助政府和 企业了解居民的收入状况,制定
相应的经济政策。
评估生产效率
平均生产成本、平均劳动生产率 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生产 效率,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成本。
制定价格策略
在制定价格策略时,企业可以根 据市场需求和平均成本来制定合 理的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同数据集的平均数比较
总结词
揭示数据集之间的差异
详细描述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的平均数,可以直观地了解各个数据集的中心趋势,并进 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种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数据集的特征和属性, 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相同数据集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数比较
总结词
揭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详细描述
将同一数据集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可以观察到数据的动态变化。这种比较有助于我们了 解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 的平均数,还可以评估数据集的质量和稳定性。
平均数具有可加性
01
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则平均数
也相应地加上或减去这个数。
平均数具有可乘性
02
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乘以或除以一个非零数,则平均
数也相应地乘以或除以这个数。
平均数是一个数值,而不是一个数据点
03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代表这组数据的
总体“平均水平”。
05 平均数的应用
CHAPTER
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1 2
描述总体“平均水平”的特征
平均数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总体“平均水 平”,帮助我们了解这组数据的中心趋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1平均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

3.辅助教材:练习册、作业纸。

4.教案设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如班级同学身高的平均值等。

2. 讲解•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3. 操练•给学生提供几道简单的计算平均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解答。

•老师抽查学生的答案,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4. 深化•引导学生探讨平均数的应用场景,如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平均分等。

5. 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五、课堂练习1.计算以下数字的平均数:12, 15, 18, 21, 24。

2.根据以下情景计算平均数:小明连续5天每天跑步的距离分别为2公里,3公里,4公里,5公里,6公里。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2.思考并记录生活中其他可以应用平均数概念的场景。

七、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基础概念的讲解。

同时,学生在操练中缺乏合作和交流,需要引导学生多进行小组讨论。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第六章第1课时 平均数(1)

第六章第1课时 平均数(1)

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第1课时平均数(1)预学目标1.阅读平均数的定义,初步了解平均数的表示方法、读法及计算公式.2.理解教材“思考”中小丽和小明两种不同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尝试总结计算平均数的三种方法,并思考它们分别在数据具备怎样的特点时使用.3.当一组数据中含有字母时,灵活运用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平均数.知识梳理1.平均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读法对于n个数x1,x2,…,x n我们把1n(x1+x2+…+x n)叫做这n个数的_______,简称_______,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2.平均数的三种计算方法(1)当一组数据的大小比较分散时,直接用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平均数.例如:求5,8,4,3,2,26的平均数,x=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一组数据都较大且很接近某数a时,可将各个数据同时减去数a,得到一组新数据,求出新数据的平均数后加上a,即为原数据的平均数.例如:求78,82,97,91,89,91的平均数,x=90+16×(-12-8+7+1-1+1)=_______;(3)当一组数据的个数较多且其中一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计算时可用乘法形式简化书写过程,使计算简便.例如:求2,8,2,8,10,10,10,10,2,6,6,10的平均数,x=112×(10×5+8×2+6×2+2×3)=_______.3.平均数定义的灵活运用已知5个数的和为a,另6个数的和为b,则这11个数的总和为_______,平均数为_______.例题精讲例1 李师傅随机抽查了本单位今年四月份里6天的日用水量(单位:吨),结果如下:7,8,8,7,6,6,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四月份该单位的用水总量为_______吨.提示:先计算这6天的日用水量的平均数,再乘四月份的总天数,从而估计出四月份的用水总量.解答:(7+8+8+-7+6+6)÷6×30=210,因此估计四月份该单位的用水总量为210吨.点评:抽查的6天的日用水量就是一个样本,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再求总量.例2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至星期五各天的最高气温依次是(单位:℃):x1,x2,x3,x4,x5,x1+1,x2+2,x3+3,x4+4,x5+5,若第一周五天的平均最高气温是20℃,则第二周五天的平均最高气温是_______.提示:由平均数的定义求出x1+x2+x3+x4+x5的值,就可以求出第二周五天最高气温的总和,从而求出第二周五天的平均最高气温.解答:∵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20,∴x1+x2+x3+x4+x5=20×5=100.∴第二周五天的平均最高气温=15( x1+1+x2+2+x3+3+x4+4+x5+5)=15(x1+x2+x3+x4+x5+1+2+3+4+5)=15×(100+15)=23.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紧扣平均数的定义,运用整体思想.热身练习1.在一次航天知识竞赛中,包括甲同学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4分,其中甲同学考了89分,则除甲以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_______分.2.数据103,101,100,114,108,110,109,98,102的平均数是_______.3.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9.4,9.6,9.9,9.3,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A.9.2 B.9.3 C.9.4 D.9.54.刚刚喜迁新居的小华同学为估计今年六月份(30天)的家庭用电量,在六月上旬连续7天同一时刻观察电表显示的度数并记录如下.你预计小华同学家六月份的用电总量约是( )A.1080度B.1240度C.1030度D.1200度5.已知小红的成绩如下表:(1)小红这三次文化测试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___分(2)用(1)中的平均分加上综合素质成绩就是小红的总成绩.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小红所在班级全部同学的总成绩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则小红所在的班级共有_______名同学.(3)学校将根据总成绩由高到低保送15名同学进入高中学习,小红能被保送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71 2.105 3.D 4.A 5.(1) 590 (2) 45(3)小红不一定能被保送因为小红所在的班级中总成绩在600分以上的就有14人,而整个学校的成绩不知道,所以不能确定小红在学校所占的名次。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课程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第一课,介绍了平均分以及它的应用。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因此,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学会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态度;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信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平均数的应用。

3.2 教学难点1.平均数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2.通过实例解决平均数问题。

4. 教学内容及步骤4.1 教学内容1.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平均数的应用。

4.2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求平均数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猜测平均数的含义。

步骤2:教授新知识•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平均数的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步骤和技巧。

步骤3:巩固•分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基本的平均数计算题;•提供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借助平均数解决问题;•提醒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巧。

步骤4:结束本节课•通过复习、总结、拓展等方式,在结课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思考并记录下所学内容。

5. 教学评价5.1 教学方法•使用具体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融入课程内容;•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演示、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内容。

5.2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应能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通过实例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作业、测试题等实例。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实例进行探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学生分享各自的方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师出示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作业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巩固知识。

5. 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

(2)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后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的平均数实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和拓展延伸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 利用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 (1) (第1课时)课程背景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第一课,主要涉及到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在学习该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加减乘除、计算长度、面积和周长等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解平均数的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平均数是什么;2.知道如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平均数计算;3.能够应用平均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讲解平均数的概念时,需要重点强调平均数是对一组数的描述,它代表了这组数的一种特征;在讲解计算方法时,需要重点强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应用平均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解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确定思路、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通过提问、讲故事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导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对平均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概念和方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或演示等方式,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带着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例题和练习。

3. 实际运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性强的问题,并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班级中同学每人拿了多少分,全班平均分是多少?家里有三个人,每人的身高分别是1.6米、1.7米和1.8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等等。

4. 总结归纳教师可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归纳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指出学生易错的地方,让学生下次课程能够有所改善。

教学反思本课中,需要注意课程的引入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时,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以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实际运用环节中,需要注意问题的难度适度,让学生有所挑战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困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1)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1)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首先来看例1,教材呈现了全队小朋友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办法。显然教材选用这样的统计材料和这样的统计图,目的有以下三点。其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就在我们身边。其二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空瓶,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是怎么得来的过程。其三运用平均分的思想得到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不但加强了学生的统计意识,而且使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经历得到“平均数”的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第93页做一做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
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再看例2,教材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和两个小朋友关于两队队员踢毽个数的对话及两张简单统计表。我们不难看出教材是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大小会受到数据的影响,但是个别数据不能代表整体情况。其核心是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 平均数第1课时 平均数(1)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1 平均数第1课时 平均数(1)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实用资料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20.1.1 平均数第1课时 平均数(1)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难点对“权”的理解.一、复习导入某校八年级共有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参考人数 40 42 45 32平均成绩 80 81 82 79x =14×(79+80+81+82)=80.5 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x 1,x 2,x 3,…,x n ,则有x =x 1+x 2+x 3+…+x n n,其中x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读作“x 拔”.二、讲授新课问题: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甲 85 78 85 73乙 73 80 82 83(1)(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对于问题(1),根据平均数公式,甲的平均成绩为:85+78+85+734=80.25, 乙的平均成绩为73+80+82+834=79.5. 因为甲的平均成绩比乙高,所以应该录取甲.对于问题(2),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这说明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读、写的成绩比听、说的成绩更加“重要”.因此,甲的平均成绩为85×2+78×1+85×3+73×42+1+3+4=79.5, 乙的平均成绩为73×2+80×1+82×3+83×42+1+3+4=80.4. 因为乙的平均成绩比甲高,所以应该录取乙.上述问题(1)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成绩,其中的每个数据被认为同等重要.而问题(2)是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赋予与其重要程度相应的比重,其中的2,1,3,4分别称为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权,相应的平均数79.5,80.4分别称为甲和乙的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一般地,若n 个数x 1,x 2,…,x n 的权分别是w 1,w 2,…,w n ,则x 1w 1+x 2w 2+…+x n w n w 1+w 2+…+w n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三、例题讲解【例1】教材第112页例1【例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寿命 450 550 600 650 700只数 20 10 30 15 25解: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为:x =450×20+550×10+600×30+650×15+700×2520+10+30+15+25=597.5(小时) 四、巩固练习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 1次,3出现了x 2次,4出现了x 3次,5出现了x 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________.【答案】2x 1+3x 2+4x 3+5x 4x 1+x 2+x 3+x 42.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x 环,b 次打中y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________环.【答案】ax +by a +b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1: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生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第2课时 平均数(2)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一、复习导入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2)加深了对“权”的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二、例题精讲【例2】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解:这个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x =13×8+14×16+15×24+16×28+16+24+2≈14(岁). 【例3】某灯泡厂为测量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随机抽查了50只灯泡.它们的使用使用寿命/x/h 600≤x<1000 1000≤x<1400 1400≤x<1800 1800≤x<2200 2200≤x<2600灯泡只数 5 10 12 17 6分析:估计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解:根据表格,可以得出各小组的组中值,于是x =800×5+1200×10+1600×12+2000×17+2400×650=1672, 即样本平均数为1672.因此,可以估计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大约是1672 h .三、巩固练习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八年级某班.所用时间t(分钟) 人 数0<t≤10 410<t≤20 620<t≤30 1430<t≤40 1340<t≤50 950<t≤60 4求:(1)(2)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的时间.【答案】解:(1)15(2)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为x =5×4+15×6+25×14+35×13+45×9+55×44+6+14+13+9+4=30.8(分钟) 四、课堂小结1.加权平均数的应用.2.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3.学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基于这一认识,这节课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平均数的算法.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一、复习导入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了平均数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二、讲授新课 月收 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2)若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师:同学们知道如何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吗?生:根据加权平均数,可以求出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45000+18000+10000+5500×3+5000×6+3400+3000×11+10001+1+1+3+6+1+11+1=6276.师:很好!那么用第(1)问中算得的平均数来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理吗?生:不合理.因为在这25名员工中,仅有3名员工的收入在6276元以上,而另外22名员工的收入都在6276元以下.因此,用月收入的平均数反映所有员工的月收入水平不合理.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数据来反映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水平呢?这就要用到本节课要学习的中位数,利用中位数可以更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例如,上述问题中将公司25名员工月收入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得到的中位数为3400,这说明除去月收入为3400元的员工,一半员工收入高于3400元,另一半员工收入低于3400元.【例1】教材第117页例4师:刚才我们学习中位数,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另一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当一组数据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能更好地反映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例2】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表所示.你尺码/cm22 22.5 23 23.5 24 24.5 25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码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众数.一段时间内卖出的300双女鞋的尺码组成一个样本数据,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可以找出样本数据的众数,进而估计这家鞋店销售哪种尺码的鞋最多.解:由表可以看出,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23.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即23.5 cm的鞋销售量最大,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23.5 cm的鞋.三、巩固练习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答案】9 92.一组各不相同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________.【答案】223.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97,96 B.96,96.4C.96,97 D.98,97【答案】B4.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3,5,3,1,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4,25 B.23,24C.25,25 D.23,25【答案】C四、课堂小结1.认识了中位数和众数.2.理解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利用它们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在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利用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沟通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中位数与众数知识的实用性.第2课时中位数和众数(2)1.进一步认识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2.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一、复习导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信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分析具体问题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另外要注意:(1)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2)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3)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地引起平均数的变动;(4)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5)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二、例题讲解【例1得分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人数 2 3 6 14 15 5 4 1解:众数90分中位数85分平均数84.6分【例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乙群:3,4,5,5,6,6,36,55.(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岁,中位数是________岁,众数是________岁,其中能较好地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________;(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岁,中位数是________岁,众数是________岁,其中能较好地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________.解:(1)15 15 15 众数(2)15 5.5 5,6 中位数【例3】教材第119页例6三、巩固练习职员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经理管理员职员人数 1 1 2 1 5 3 20工资5500 5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多少?(精确到元)(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的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答案】(1)2091 1500 1500 (2)3288 1500 1500 (3)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四、课堂小结1.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2.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本节课首先从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开始,接着列出这三种统计量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为避免太过抽象,在后面设计的例题中都有这些统计量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过程.3.会用方差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方差的概念并会运用方差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1.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幻灯片出示)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甲 7.65 7.50 7.62 7.59 7.65 7.64 7.50 7.40 7.41 7.41 乙 7.55 7.56 7.53 7.44 7.49 7.52 7.58 7.46 7.53 7.49 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x 甲≈7.54,x 乙≈7.52,说明在试验田中,甲、乙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由此可以估计出这个地区种植这两种甜玉米,它们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为了直观地看出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的分布情况,我们把这两组数据画成下面的图1和图2.师:比较上面的两幅图可以看出,甲种甜玉米在各试验田的产量波动较大,乙种甜玉米在各试验田的产量较集中地分布在平均量附近,从图中看出的结果能否用一个量来刻画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方差.教师说明:从上面看到,对于一组数据,除需要了解它们的平均水平外,还常常需要了解它们的波动大小(即偏离平均数的大小).2.方差的概念教师讲解:为了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可以采用不止一种办法,例如,可以先求得各个数据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再取其平均数,用这个平均数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通常,采用的是下面的做法:设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是s 2,那么我们用s 2=1n[(x 1-x)2+(x 2-x)2+…+(x n -x)2]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数据的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小,教师要剖析公式中每一个元素的意义,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学生理解了方差的概念之后,再回到了引例中,通过计算甲、乙两种甜玉米的方差,根据理论说明哪种甜玉米的产量更好.教师示范: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是s 甲2=(7.65-7.54)2+(7.50-7.54)2+…+(7.41-7.54)210≈0.01, s 乙2=(7.55-7.52)2+(7.56-7.52)2+…+(7.49-7.52)210≈0.002. 显然s 甲2>s 乙2,即甲种甜玉米的波动较大,这与我们从图1和图2看到的结果一致.由此可知,在试验田中,乙种甜玉米的产量比较稳定.正如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一样,也可以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因此可以推测,在这个地区种植乙种甜玉米的产量比甲种的稳定.综合考虑甲、乙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可以推测这个地区比较适合种植乙种甜玉米.这样做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二、例题讲解【例1】教材第125页例1【例2】教材第127页例2【例3】(幻灯片出示)已知两组数据:甲:9.9 10.3 9.8 10.1 10.4 10 9.8 9.7乙:10.2 10 9.5 10.3 10.5 9.6 9.8 10.1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方差.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求平均数时激发学生用简化公式计算,找一名学生到黑板计算. 解:根据公式可得x 甲=10+18(-0.1+0.3-0.2+0.1+0.4+0-0.2-0.3) =10+18×0=10 x 乙=10+18(0.2+0-0.5+0.3+0.5-0.4-0.2+0.1) =10+18×0=10 s 甲2=18[(9.9-10)2+(10.3-10)2+…+(9.7-10)2] =18(0.01+0.09+…+0.09) =18×0.44=0.055 s 乙2=18[(10.2-10)2+(10-10)2+…+(10.1-10)2] =18(0.04+0+…+0.01) =18×0.84=0.105 从s 甲2<s 乙2知道,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三、巩固练习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答案】6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6,8,6,5,9,10,7,4乙:9,5,7,8,7,6,8,6,7,7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甲2________s乙2,所以确定________去参加比赛.【答案】>乙四、课堂小结1.知识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对于一组数据,有时只知道它的平均数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它的波动大小,而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量不止一种,最常用的是方差.2.方法小结:求一组数据方差的方法:先求平均数,再利用平均数求方差.本次教学在解决引例问题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引出矛盾,这里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启发,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

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
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活动课:
第1课时平均数(1)……………………………………………………………1课时第2课时平均数(2)……………………………………………………………1课时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1)…………………………………………………1课时第4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2)…………………………………………………1课时活动课营养午餐——第二食堂…………………………………………………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平均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1、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信息)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
生:都有“平均”这个词。

(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
师: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
生: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生: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
生:怎样计算平均数?
生: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
……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讲授】
(一)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课前的导入,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平均数?
学生讨论后交流。

师归纳: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二)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例1.
出示例1情景图。

1.分析问题
师:这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大家看看这是我班一个小队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

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和统计表,学生读题。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个小队有四位同学;
生:我知道了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
生: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平均?
生:平均就是指每个人一样多。

师:那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求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
生: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
2.方法总结
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简单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生:他们不一样多。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通过移动瓶子来解决。

师:怎样移动?
生: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

同时利用书本等器材进行简单操作,并交流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想一想: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
生:小红的多,小兰的少。

师: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
生:同样多。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法”)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请说一说。

生:有,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

师:怎么算呢?
生:先算他们的总数再除以4。

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吗?
生:(14+12+11+15)÷4=52÷4=13(个)
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交流)
师:会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52表示什么?
生:4个人收集瓶子的总数。

师:是呀,是把小红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总数量先求出来,是52个。

(教师板书“总数量”)
师:为什么要再除以4?
生:把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求出了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生:平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

师:4就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平均分成4份,这13个就是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
师:那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呢?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真不错,大家鼓励一下,向他学习。

师小结: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

板书: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校生活实际,利用活动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算一算,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经历数学概念、方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求平均数的两种不同方法。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

理解怎样使每个花瓶里的花相等是求平均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3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平均数(1)
移多补少法: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13个。

平均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4+12+11+15)÷4 =52÷4=13(个)
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了解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体验运用平均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