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学说医案讨论(附答案)

合集下载

Lbkd先生医案三人讨论集(1-10

Lbkd先生医案三人讨论集(1-10

Lbkd先生医案三人讨论集(1-10本帖最后由孙曼之于 2012-11-22 21:50 编辑Lbkd先生医案三人讨论集按语:最近我与3号行星、野木瓜三人共同进行了lbkd先生医案的学习与讨论,感到获益良多。

以下是我们的心得体会,凡是蓝色字体为3号行星意见,红色字体为野木瓜意见,“评语”则是我的意见。

1.尿失禁案张某年八十九煤气中毒后,遗留尿失禁。

医作神经治者有之,作前列腺治者有之,无奈之下,欲行手术。

家人以年高体衰而拒诊。

子邀为诊。

至则形衰而色萎,精神萎靡,纳便尚可,六脉弦硬而芤。

弦则精败,硬为风动,芤为血气不充。

治从脾肾兼以收摄。

人参熟地当归枸杞黄芪龙骨牡蛎益智桑叶菊花谷芽麦芽炒白芍附片肉桂三剂便稀,六剂而起.3号行星:年八十九,就是无此中毒,也差不多五脏皆虚了。

诊断要点当是形衰色萎,精神萎靡。

六脉弦硬,高年多见,唯一个“芤”必须逆转。

如我遇此,可能会用六味地黄汤为主,习惯的剂量加减是:熟地40 山药20 丹皮15 泽泻15 山萸肉20 茯苓15 五味子10 黄芪25 党参15,2剂,日一剂,水煎服。

两剂者,虑此方服后便稀,高年虚人,恐有变症,然后再做考虑。

评语:本案的诊断要点诚如你所说的年高而形衰色萎、精神萎靡。

脉象弦硬而芤是阴血大衰,而色衰萎靡则又是阴虚及阳以并且脾气大虚的表现。

lbkd先生谓“损阳易脱,损阴多风”,而小便失禁与脾肾之温煦、升举、收摄自有关系,故以地、归、芍、杞填阴补血,参、芪、附、桂以益气温阳,龙、牡、益智收涩温摄,桑、菊清热熄风,谷芽、麦芽开胃以防补药滋腻。

“三剂便稀”者,脾胃气机开通运行也。

故能“六剂而起”也。

至于你所给出的方剂,与原案方剂比较起来,除益气填阴与原方相同外,收涩部分力量较为薄弱,而且缺乏温阳、熄风部分。

我认为,熄风或许可以阙如,但温阳的附、桂则是决不可没有的。

这是因为,在气虚已极的情况下,在补气药物中配伍少量的温阳之味,可以起到对于温煦生发的“催化”作用,这一点古人医案中屡有论述,如叶天士云:“凡气伤日久,必固其阳”,《古今医案按》俞震按语云:“惟是大虚必挟寒,昔贤谓治久疟用补者,少加附子,其效如神。

中医“各家学说”定位之再思考

中医“各家学说”定位之再思考

中医“各家学说”定位之再思考作者:孔沈燕宋兴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51期摘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时将中医“各家学说”并入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以来,报考各家研究生的学生剧减,对其就业也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各家学说这门中医类专业的后期理论、临床提高课程,在定其学科归属时应充分重视其学术使命、学科定位、施教方法以及学科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重新审视各家学说之准确定位。

关键词:各家学说;定性;定位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95-02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在调整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时,将中医“各家学说”(以下简称“各家”)合并到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以来,相关专家学者对于“各家”学科划分是否合理就一直存在着诸多分歧。

笔者作为一个学生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这门课程名分虽在文献之中,实质却在文献之外,讲的全是历代名家们创造性学术新见解和临床诊疗独特心法,着力点也全在临床思维训练和临床技能提高上,与伤寒、金匮、温病颇为相似,而不是传统认识的文献研究。

一直以来“各家”的特色是突出临床,这对中医高等学府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不少学生抱着提高临床技能的强烈愿望选择继续深造,进而攻读这一科目。

但一想到“各家”归属于与临床绝缘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内心又凉了半截,学业修成后,戴着这样的帽子,将来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吗?这是困扰每个想要选择“各家”学生的难题。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将“各家”并入“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我们都要认真重新审视“各家”的这次合并到底产生了什么效果,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这应该是引起本学科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更是应该引起学科分化研究者、决策者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为“各家”定性、定位时应充分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术使命决定学科分化学科是构成科学技术体系的各分支科学,是在一定研究领域形成的专门化知识,具有从事该学科研究工作的专门人员队伍及其相应设施。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一、名词解释1.下法:具有下行作用的治疗方法。

2.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特色兼及中医学术流派与中医学说的一门课程。

3.五行互藏:是指五行之中又有五行,五行的每一个行里还包含一个五行,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又各有木、火、土、金、水。

二、判断该错1.孙思邈重视环境养生、四时养生及体质养生。

(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药饵养生)2.孙思邈认为十二多为“丧生之本”。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是载方最多的方书。

(明代朱橚等编纂的《普济方》)4.孙思邈认为久视、久卧、久立、久坐、久行不利于养生。

5.孙思邈主张养生方法应简单易行。

6.孙思邈可划入伤寒学派。

7.钱乙多以蜜或糯米粉、白米粉等作为制作丸剂的赋形佐料。

8.钱乙反对使用金石、介类等药。

(钱氏还将金石、介类、香窜、走泄等不宜入汤剂或药性峻猛之药,多入丸、散之中)9.钱乙诊断儿科疾病重视指纹。

(创立小儿五脏辨证纲领)10.钱乙常根据病情轻重判断其预后。

(钱氏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辨别五脏相兼病证的虚实,以判断其预后)11.钱乙继承《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之旨,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五脏为基础,以证候为依据,将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五脏所主,以虚实寒热概括脏腑病理变化,用五行阐述五脏之间相兼为病以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

12.刘完素因家居河间府,故被后世尊称为刘河间。

13.刘完素专治火热病,被称为寒凉派。

(总结火热病与杂病的治疗经验)14.张从正师承刘完素,治病主张攻邪。

(私淑)15.刘完素认为阳气怫郁是火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16.刘完素首先提出热极生风理论。

17.“三一承气汤”出自医家吴有性,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病证。

(刘完素)18.继《中藏经》之后,对脏腑辨证有发展的医家是张元素。

19.张元素创立脏腑苦欲理论。

(《黄帝内经》)20.张元素创制枳术丸以阐明其制方大法。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各家学说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明确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的著名论点的医家是()A.孙一奎B.张景岳C.李中梓D.赵献可E.薛己2.张景岳论真阴之脏是指()A.心B.肾C.肝D.命门E.脾3.张景岳常用的补益精血的药物中, 用得最多的莫如()A.熟地B.当归C.白芍D.生地E.黄芪(二)B型题A.左归丸B.右归丸C.六味丸D.八味丸E.一贯煎1张景岳治疗真阴肾水不足, 自制()2.张景岳治疗元阳虚衰, 自制()A.“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B.“阳非有余, 阴亦不足”C.“阳常有余, 阴本不足”D.“阳非有余, 阴非不足”E.“阳常有余, 阴非不足”3.朱丹溪提出()4.张介宾提出()(三)X型题1.张景岳医学著作有()A.《类经》B.《类经图翼》C.《类经附翼》D.《景岳全书》E.《质疑录》2.张景岳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有()A.阴阳一体思想B.五行互藏和阴阳水火C.阴阳的常与变D.阳非有余, 阴亦不足E.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3.在五行之中, 张景岳最为重视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4.张介宾在其《大宝论》中, 重点论述了真阳的重要, 阐发了“阳非有余”的论点。

他从以下哪几方面进行论证()A.“阴阳之辨”B.“形气之辨”C.“寒热之辨”D.“水火之辨”E.“命门之辨”5.张景岳从几个方面对真阴作了阐发()A.真阴之象B.真阴之用C.真阴之病D.真阴之治E.真阴之脏6.张景岳称命门者()A.为水火之府B.为阴阳之宅C.为精气之海D.为死生之窦E.为精血之海、元气之根7.张景岳喻为“治世之良相”的两药是()A.熟地B.人参C.黄芪D.当归E.白芍8.张景岳提出在治疗上也有常变之别, 下列哪些属于治疗中的变法()A.以寒治热B.以热治寒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虚则补之二、填空题1.张景岳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 以和最为突出。

2.张景岳对阴阳虚损的治疗提出了____的法则, 指出“善补阳者, ,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 ,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医案分析题基础及答案

医案分析题基础及答案

医案分析题(基础版)例1:xxX X,男,28岁。

主诉:头痛、咽痛、发热1天。

患者前天晚上与朋友到酒店吃饭,当时吃了一些辛辣食品,饭后坐摩托车回家。

回到家时觉得鼻稍塞,头微痛。

第二天起床时觉发热恶寒,全浮数。

诊断(证型):治法:方药:(要求写出方名、药物、用量、用法)(下同)例2.张XX,女,42岁主诉:咳嗽1周。

患者一周前感冒,发热,恶寒,鼻塞,流涕。

经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好转,但觉咽痒,咳嗽,痰少,微恶风,胃纳正常,大便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例3:xxX X,男,58岁。

主诉:咳嗽、哮喘、痰多而稀4天。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年。

前几天因不慎淋雨受寒,突发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胸膈痞闷,咳嗽,轻微哮喘,痰多而稀,舌淡红,苔白滑,脉浮。

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例4:xxX X,女,42岁。

主诉:恶寒、发热、肢体疫痛2天。

患者平素体质较差,常易感冒。

前几天不慎吹风受寒,又被雨水淋湿,之后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瘦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痰白,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重按无力。

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例5.xxX X,男,19岁。

主诉:腹痛,时时下痢、恶臭清水1周。

患者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穿街走巷,贩卖爆米花度日。

时值新年,尤为辛劳,经常饮食失时,饥餐冷饮,更受风寒,遂以致病。

又初因劳碌,未能及时就医,十余日后,病情加剧,始来求诊。

就诊时证见脘腹痞满,疼痛拒按,时时下利,色纯青,气甚臭,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滑而实。

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例6,xxX X,女,30岁。

主诉:右下腹疼痛,伴发热2天。

患者乃某公司打字员,平素不喜欢饮水,也较少参加体育活动,有习惯性便秘和腹痛病史。

近来刚好遇中秋节,病者吃过多油腻食品和食过多月饼,加上劳累过度,以致腹痛加剧,遂来就诊。

就诊时见患者发热,体温38~C,右下腹疼痛拒按,右足喜屈而不喜伸,伸则痛甚,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A.张景岳B.王好古C.张洁古D.刘完素E.朱肱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A.清B.凉C.温D.湿E.燥 E.热 A.寒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

“心本热,虚则寒”。

“肝本温,虚则清”。

“脾本湿,虚则燥”。

“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A.张洁古B.喻昌C.绮石D.缪仲淳E.刘守真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A.似土B.似火C.似水D.似木E.似金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A.瘖痱B.消渴C.结阳D.热毒E.胸膈痞结11.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瘖痱证。

(二)B型题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B.阴虚火旺所致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D.阳气暴脱所致E.痰生热,热生风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B.消中C.肾消D.上消E.消渴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三)X型题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A.《素问玄机原病式》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C.《三消论》D.《宣明论方》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D.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中医各家学说简答题

中医各家学说简答题

四、问答题(一般3题,共35-40分):1.试述刘河间玄府气液说的主要学术内容及其临床指导价值。

答: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

刘完素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气液宣通”为前提,玄府气液宣通与神机出入密切相关。

病理上,刘河间认为热气怫郁是玄府闭塞的主要原因。

治疗方面,应以开发郁结,宣通气液为主要原则。

总之,刘氏“玄府气液宣通”说,是其病机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要旨在于研究论述人体精气在幽微难见的“玄府”中的运行情况。

2.试述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的主要学术内容。

答:指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

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其治疗也重视诸气与火热的关系。

如风邪为病,创立防风通圣散,一以祛风,二以泻火,盖风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之故。

这是河间“六气皆能化火”的观点。

3.试分析李东垣“阴火上冲”的病机及其虚实属性。

答:病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湿火相合;心君不宁,化而为火。

此外,李氏又认为劳役过度也可直接引起阴火上冲。

症状可见脾胃气虚,如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少等;以及火热亢盛,如火热上行独燎其面、身热而烦、气高而喘、渴而脉洪大,三焦九窍积热等。

4.论述李杲的内伤热中证。

答:病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湿火相合;心君不宁,化而为火。

此外,李氏又认为劳役过度也可直接引起阴火上冲。

症状可见脾胃气虚,如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少等;以及火热亢盛,如火热上行独燎其面、身热而烦、气高而喘、渴而脉洪大,三焦九窍积热等。

治疗经验:①升阳益气,甘温除热,多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浅析《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析《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目教学 法 ” 项 ,将 学派 或 医家 的学术 思 想 分解 为具 体 的项 目, 让
2 . 2发现学习 主动探索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指出:大学生应 “ 以 自学为 主 , 堂教 学为 辅 , 步培 养学 生具 有无 师 自通 , 新知 课 逐 更 识 的能力 。” 因而 , 培 养学 生 自学 的能力 , 动学 生主动 学 习 如何 调 的积 极性 , 当前 搞好 教学 改革 的关 键 。对于 医学类 专业 学生 乃是 尤其 如此 , 医学类 专 业学 生应 养成 自主学 习 、 终身学 习 的习惯 。 为 了实 现让学 生从 医 案 中获得对 医 家主要 学术 思想 的认识 , 养 主 培 动探 索 , 自主发 现 的能 力 , 者认 为 最好 的方式 无 疑要 算美 国著 笔 名教 育 心理 学 家 布鲁 纳 ( rnrJ) 出的 发现学 习【, 学 生在 Bu e, 提 . l让 l J 学习情境中, 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而获得问题的答案。发现学习 最本 质 的特 征是 强 调 探究 过 程而 不 是 现成 的知 识 。在 发现 学 习 中 , 生 的主 要 任务 不 是 接受 和 记住 现成 的知 识 , 学 而是 参与 知识 的发 现( 再发 现 ) 程 ; 师 的主要 任 务 也不 是 向学生 传 授现 实为 过 教 成的知识 , 而是向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一些事实、 事例或问题, 引导 学生 主 动积 极思 考 , 独立 开展 探 索 , 自行 发 现并 掌 握相应 的 原理 或结论 。 医家 医案为 材料 , 发现 学 习的方式 , 生从 中发现 以 用 让学
16 2
内蒙古中医药
浅析《 中医各家学说》 教学研究中存在 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刘 琼 李成 年
摘 要 : 对 近年 来有 关 《 通过 中医各 家 学说 》 学研 究 的文献 进行 系统 收集 、 教 归类分 析 , 出 当前教 学研 究 中存 在 着 用时过 多 、 指 不利 于 发 现 能力 的培 养和 不 能 实现 有效 的 知识 迁移 的 问题 。针 对这 些 问题 提 出用设 置情 境 , 医案教 学 、 现 学 习 , 动探 索 、 发 主 医案分析 , 知识

【中医内科病案讨论】

【中医内科病案讨论】

10、杨某某


29岁
病史:素有“昏厥”病史,每遇心事不顺则易发作,每 发轻则几分钟,重则20分钟以上,不省人事,手足抽动, 醒后体倦乏力,昨日因与公婆口角,引致上症发作,经 当地医生急诊处理后来诊。现情志悲伤,心烦易怒,少 寐恶梦,大便干结,月经量少,白带多。 望诊:双目少神,体倦乏力状,舌淡苔薄腻。 闻诊:语言滔滔不绝,嗳气频作,白带臭秽。 切诊:脉弦细。 讨论要求: (1)诊断(病名及证型) (2)辩证分析(病机演变) (3)治法、方剂、药物 (4)调护
11、刘某某 男

54岁 工人 96年10月28日初诊
半年前由于抑郁不伸,昼夜不眠,妄想不能控制,心悸, 坐卧不安,无片时安静,精神痴呆,反应迟钝,喃喃自 语,问之不作答,住某某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诊为“精 神病”。刻下语言颠倒,所说多为家庭气恼之事,大便 干结,3—4日一行,尿少。 望诊:神志痴呆,舌质淡红,尖红赤,苔白腻满布。 闻诊:语言呼吸稍急促。 切诊:脉象滑细数 讨论要求: (1)诊断(病名及证型) (2)辩证分析(病机演变) (3)治法、方剂、药物 (4)调护
15、张 XX 女 49岁 某年12月25日就诊。 主诉: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时作八年,发作性昏厥 六年。 八年前因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时作在某医院诊断为 “冠心病”。六年来,反复头昏、昏厥伴心率慢(30— 50次/分)。常因受凉、劳累等诱发,发时用“阿托品” 可以缓解。曾住院治疗,作“阿托品试验”诊断为“病 态竇房结综合征”,出院时嘱长期用阿托品维持。25天 前,突然昏倒抽搐急诊入院。入院两周后上午十时,因 受凉腹痛腹泻,胸闷气短,心悸等而突发昏厥1分钟, 伴大汗淋漓,头晕,心率减慢,当时测血压 45/25mmHg。 现在症状:心痛时作,胸闷气短,心悸,汗出淋漓,畏 寒肢冷,神倦嗜睡,口不渴,纳差便溏,小便少。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A.张景岳B.王好古C.张洁古D.刘完素E.朱肱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A.清B.凉C.温D.湿E.燥E.热A.寒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

“心本热,虚则寒”。

“肝本温, 虚则清”。

“脾本湿,虚则燥”。

“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A.张洁古B.喻昌C.绮石D.缪仲淳E.刘守真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A.似土B.似火C.似水D.似木E.似金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OA. ⅛⅛B.消渴C.结阳D.热毒E.胸膈痞结11. 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痔排证。

(二)B型题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B.阴虚火旺所致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D.阳气暴脱所致E.痰生热,热生风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O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祺。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B.消中C.肾消D.上消E.消渴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棋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三)X型题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A.《素问玄机原病式》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C.《三消论》D.《宣明论方》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O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D.诸气牘郁病痿,皆属肺金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中医各家学说简答题

中医各家学说简答题

刘氏对外感火热病证,主要分表证,表里同病和里证进行治疗。

一,表证:主张以辛凉或甘寒之剂以解热,用“甘草,滑石,葱鼓等发散甚妙”,如:凉隔散,天水散;二,表里同病:刘氏对半表半里的病证,治法甚多,而悉以宣通沸热郁结为主,如大小柴胡汤,防风通圣散;三,里证:若表证已解,而里热郁结,汗出而热不退者,即可应用下法,如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薛己重视脾胃阐述命门脾胃并补5. 简述张从正三邪发病理论的主要学术内容。

答:张从正所称“三邪”,指“天地人邪三者”。

张氏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一旦太过都可以成为邪气,使人体的上、中、下三部都发生病变。

他指出:“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

此为发病之三也。

”刘完素【刘河间】2.简述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

答:刘完素对风燥湿寒诸气与火热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皆能化火之说。

他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2分)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一。

(1分)既然风湿燥寒于火热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风湿燥寒诸气为病皆可化生火热。

而火热为病又可产生风湿燥寒诸证,六气之中,火热即成为中心。

(2分)1.河间学派的概念是什么?研究内容有哪些?创始医家是谁?1.答: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一个医学流派。

以阐发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以火热论为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刘完素在运气学说的启发下,在潜心研究《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形成了火热论的思想。

大倡“六气皆能化火”说,“五志过极皆为热甚”说,主张药用寒凉,成为河间学派的创始医家。

李杲【李东垣】1.请简要论述李杲和薛己对脾胃的阐述?(12分)薛己:脾土化精微滋养肾命,肾命养旺滋养脾土。

脾虚及肾,肾虚伤脾。

脾肾并补,日服两剂,朝(辰时)补脾,夕(酉时)补肾。

关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性质及学科定位的探讨

关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性质及学科定位的探讨
1 中 医 各 家 学 说课 程 的性 质
上 是 记 忆 大 于 理 解 。尤 其 在 基 础类 课程 的 学 习 中 . 于 低 年 限 级 学 生 对 中 医学 较 低 的理 解 力 和不 完 善 的 知 识 结 构 , 中医 对 知 识 很 难 做 到 深 入 理 解 和深 刻 体 会 ,有 的 仅 仅 是 听 过 而 已 。
教 材 将 知 识 按 学 科 分 类 是 教 学 的需 要 。但 医学 是 一 门应 用 学
的 理解 , 样 才 能 灵 活 地 运 用 . 能 达 到 临 床 实 践 的要 求 。 这 才 各 家 从 医 家 的角 度 对 各 种 概 念 、 说 、 法 的 来 龙 去 脉 学 治 作 出更 深 入 的 解 析 , 学 生 对 原 来 已 经 建 立 的 基 本 中 医学 知 使
以提 高 学 生 的 中 医 文化 素 养 , 提 高 独 立 的学 术 分 析 能 力 和 为
进 行 文 献 研 究 工 作 打好 基 础 。 1 . 深入性 2 在 各 家 之 前 的课 程 中 , 生 对 中 医 的 学 习 基 本 学
表示 难 以 理 解 。 鉴 于 以上 情 况 , 必 要 对 各 家 的课 程 性 质 和 有 学科 定 位 做 进 一 步 的 明确 , 以使 其 得 到 应 有 的地 位 。
发 病 的关 系 ; 要 对 淡 渗 、 提 、 凉 、 利 等 九 种 治 法 有 基 还 升 清 疏 本 的 认 识 : 能 够 体 现 这 些 治 疗 作 用 的药 物 、 剂 要 比较 熟 对 方
表 法 ”赵 献 可 的 “ 门为 人 身 君 主 说 ” 学 术 理 论 。 有 深 入 、 命 等 只
整性的要求。
过 的 各 种 知 识 , 过 课 堂讨 论 等 形 式 , 医 家 的学 术 做 出 自 通 对 己 的分 析 和 评 价 。既 要 肯定 其 正 确 之 处 , 要 指 出 其 不 足 之 又 处 , 医 家 之 间 的 矛 盾 、 派 之 间 争 鸣 , 要 做 出 合 理 的 评 对 学 还

2023年临床名家用药案例分析与启示试题及答案

2023年临床名家用药案例分析与启示试题及答案

临床名家用药案例分析与启示试题及答案姓名:部门:分数:一、单选题1、桃仁承气汤中的主要药物和桃仁,能荡涤里热、破血通络。

A、滑石B、石膏C、大黄D、白芍E、赤芍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桃仁承气汤中的主要药物大黄和桃仁,能荡涤里热、破血通络。

2、施今墨临证治疗营卫不和、时有燥汗、表虚寒症不解着,善用药对同炒并用。

A、桂枝、白芍B、柴胡、香附C、熟地黄、生地黄D、麻黄、杏仁E、赤芍、白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施今墨临证治疗营卫不和、时有燥汗、表虚寒症不解着,善用桂枝、白芍药对同炒并用。

3、《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大黄饮片用量范围为:()。

A、1~15gB、3~20gC、3~15gD、3~18gE、5~20g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大黄饮片用量范围为:3~15g。

4、施今墨临证乌梅、木瓜配伍使用,是借鉴了叶桂的()之说。

A、升脾阳B、养肺阴C、养胃阴D、补肾阳E、补肾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叶桂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乌梅、木瓜配伍使用可养胃阴。

5、枳术汤原方中枳实与白术剂量配比为()。

A、1:1B、1:2C、2:1D、3:1E、3: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枳术汤原方中枳实与白术剂量配比为2:1。

6、枳术丸主要用治()而致之痞证。

A、水饮所伤B、饮食所伤C、胃阴不足D、肝阴虚E、脾阳不足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枳术丸主要用治饮食所伤而致之痞证。

7、李东垣草豆蔻丸方中枳实与白术所用剂量配比为()。

A、1:2B、1:3C、1:1D、3:1E、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李东垣草豆蔻丸方中枳实与白术所用剂量配比为1:1。

8、张志远取两方之长,合角药之“厚势”,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体悟到大黄、赭石、半夏三药用量比例为时,降逆下气的效果最佳。

A、2:10:5B、1:10:5C、1:10:3D、3:10:5E、2:10: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张志远取两方之长,合角药之“厚势”,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体悟到大黄、赭石、半夏三药用量比例为1:10:5 时,降逆下气的效果最佳。

中医病案分析试题与答案

中医病案分析试题与答案

病案分析题1、赵某某,女,51岁,干部,已婚。

2002-07-26上午,初诊。

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容易发火,心烦焦虑,面部烘红,口干口苦,夜寐不安,早醒梦多,时觉胃脘灼痛,痛势急迫,伴嗳气泛酸,喜喝冷饮,胃纳尚可,大便偏干,三、五日一行。

有“高血压”病史五年,常服降压药物。

父亲及哥哥有高血压史。

一周前因胃痛复发在外院就诊,胃镜检查提示为“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腹部B超检查提示为“胆囊结石”。

服用过“达喜、吗叮啉”等西药,胃痛反复不止,今特来要求中医治疗。

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18/13kPa。

面红目赤,腹软,中上腹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墨非氏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未见其它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5×109/L,中性53%。

大便常规(—),大便隐血:隐性答案:诊断:胃痛证型:肝胃郁热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方药:丹赤逍遥散加减丹皮12克栀子 12克柴胡 12克陈皮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甘草19克黄连9克吴茱萸6克7剂水煎服分析:辩病辩证依据:肝主疏泄而喜条达,患者自绝经二年来,情绪不稳,心烦易怒,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故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肝胃郁热,逆而上冲,故嗳气泛酸;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夹胆火上乘,则口干口苦;肝火上扰心神,则夜寐不安,早醒梦多;大便干结,喜喝冷饮,舌质红,苔黄腻,均为里热之象;脉弦数,乃肝胃郁热之征。

2、病案举例余某,女, 3 9岁。

2 0 0 6年 6月初诊,腹泻已 3 年,常因受冷、饮食不慎而反复发作,曾多次就诊,服用中药、西药抗生素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

诊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渴,纳差,大便稀溏,日5~ 6次,小便清长。

舌淡,苔薄腻,脉细缓。

答案:诊断:泄泻证型:脾肾阳虚、水湿运化失职之泄泻。

治法:健脾补肾化湿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 2 0 g ,炒白术 1 5 g ,茯苓 1 2 g ,山药 1 0 g ,芡实 1 5 g补骨脂 8 g ,肉豆蔻5 g ,吴茱萸 5 g ,五味子 3 g ,焦山楂 6 g ,焦麦芽 6 g ,藿香 1 0 g ,炙甘草 8 g 。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各家学说医案分析

各家学说医案分析

7卢嗔怒动阳,恰值春木司升,厥阴内风乘阳明脉络之虚,上凌咽喉,环绕耳后清空之地,升腾太过,脂液无以营养四末,而指节为之麻木。

是皆痱中根萌,所谓下虚上实,多致巅顶之疾。

夫情志变蒸之热,阅方书无芩连苦降、羌防辛散之理。

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

鲜生地,玄参,桑叶,牡丹皮,羚羊角,连翘。

又生地黄,阿胶,牡蛎,石斛,知母。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病机:肝阳上亢,阴液亏损。

故治疗疾病当平抑肝阳,滋补阴液。

暴怒而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损伤阳气。

情志活动过度,躁扰阳气,化生火热,损伤阴液,厥阴为肝之经脉,于六气为风木,足阳明胃经循咽喉。

而又因津液伤则致使阴液不足,精血衰少,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致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肝火循经上窜巅顶而成巅顶之疾。

鲜生地,玄参,牡丹皮,清热凉血,养阴。

桑叶、羚羊角平抑肝阳。

连翘用以疏散风热。

随后,用生地清热滋阴,阿胶补血滋阴,石斛、知母用以滋阴,牡蛎平肝潜阳。

联系医家是叶桂,本案例体现了他的阳化内风说,叶氏认为“阳化内风”的病机是肝风内动,为“身中阳气之变动”、“非外来之邪”。

产生的病因病机总与厥阴肝木有关。

叶氏对肝风治疗,重视人体之正气,认为养血、滋液、缓肝及甘温益气诸法,都在于培补人之正气,再用镇阳、和阳、潜阳之品以调和阳气之变动,从而达到息风。

他还创建卫气营血辨治纲要,强调脾胃分治,创立胃阴学说久病入络说,奇经病症辨治,虚损证治,中下兼顾。

感悟:本医案病人因情志不调导致疾病,说明情志作为的致病的重要原因或诱因,因“肝为风木之脏,有相火内寄,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肝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阴易虚,其阳易亢。

各种脏器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相关的病因容易诱发脏器功能失调。

七情是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一般不会致病,但七情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怒则气上”。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4
4
下消不寐案
知其胃气尚存,慰以无虑。乃用归脾汤去木 香及大补元煎之属,一以养阳,一以养阴,出入 间用,至三百余剂,计人参二十斤,乃得全愈。 此神消于上,精消于下之证也,可见消有阴阳, 不得尽言为火,姑纪此一按,以为治消治不寐 者之鉴。
(《景岳全书》卷之十八理集·杂证谟\三消 干渴)
2021/3/14
21
王泰林医案
病由丧子,悲愤抑郁,小水淋浊,渐至 遗精,一载有余,日无虚度。今年新正, 加以左少腹睾丸气上攻胸,心神狂乱, 龈血目青。
2021/3/14
22
肝火
病由丧子,悲愤抑郁,小水淋浊,渐至遗精,一载 有余,日无虚度。今年新正,加以左少腹睾丸气 上攻胸,心神狂乱,龈血目青,皆肝火亢盛莫制也。 肾主闭藏,肝司疏泄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于心; 心为君火,君不制相,相火妄动,虽不交合,精亦暗 流而走泄矣、治法,当制肝之亢,益肾之虚,宗越 人东实西虚,泻南补北例。川连,黑栀,延胡,赤苓, 沙参,川楝子,鲜地,知母,黄柏,龟版,芡实,另用芦 荟丸一钱开水送下(《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下卷)。
王曰:已身冷矣。因抱出。钱曰:不能食而胃中虚,
若利大小便即死,久即脾胃俱虚,当身冷而闭目,
幸胎气实而难衰也。钱用益黄散、使君子丸四服,
令微饮食。至日午使,果君能子饮丸食:厚。朴所、以然者,谓利大
小便,脾胃虚寒,当陈补皮脾、,不柯可子别、攻炙也,后又不语, 诸医作失音治之。甘钱草曰、:既使失君音子,、开目而能饮食, 又牙不紧而口不紧也。诸青医黛不能晓,钱以地黄丸 补肾。所以然者,用清药利小便,致脾胃俱虚,今
泄,……胸中但觉一团冷气,汤水皆必热呷……
前所服方清解肺卫,或温散升提,滋阴凉血,各有
来历,皆费心思。
2021/3/14
17
暑热稽肺
石解羲,夏季患感,多医广药,病势日增,延
逾一月,姑请孟英诊焉。脉至右寸关滑数上溢,左
手弦数,耳聋口苦,热甚于夜,胸次迷闷,频吐粘沫,
啜饮咽喉阻塞,便溺赤,间有谵语曰:此暑热始终
2021/3/14
9
李杲医案
白文举,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虚损病。 目疾时作,身面目睛俱黄,小便或黄或白, 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 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复作,医以泻肝 散下数行,而前疾剧增。
2021/3/14
10
目疾
白文举,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 身面目睛俱黄,小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调,饮食减 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 疾复作,医以泻肝散下数行,而前疾剧增。予谓: 大黄、牵牛虽除湿热,而不能走经络,下咽不入肝 经,先入胃中。大黄苦寒,重虚其胃;牵牛其味至 辛,能泻气,重虚肺本,嗽大作。盖标实不去,本虚 愈甚;加之适当暑雨之际,素有黄证之人,所以增 剧也。此当补脾肺之本脏,泻外经中之湿热,制清 神益气汤主之而愈。
2021/3/14
26
肺燥
吉长乃室,新秋病洒淅恶寒,寒已发热,渐生咳 嗽,然病未甚也。服表散药不愈,体日尫羸。延至 初冬,饮以参术补剂,转觉厌厌欲绝。食饮不思,有 咳无声,泻利不止,危在旦暮。医者议以人参五钱, 附子三钱,加入姜、桂、白术之属,作一剂服,以止 泻补虚,而收背水之捷。吉长徬徨无措,延仆诊毕, 未及交语,前医自外亟至,见仆在坐,即令疏方。仆 飘然而出。盖以渠见既讹,难与语至理耳。吉长 辞去前医,坚请用药。仆因谓曰:是病总繇误药所 致。始先皮毛间洒淅恶寒发热,肺金为时令之燥 所伤也。
2021/3/14
5
1、病因病机分析
案牍积劳,心衰脾困,小便如膏,不饮而溺, 由于神消于上,精消于下,而致气不摄精, 下消(肾消)不寐之证。
2021/3/14
6
2、辩证分析
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本例 案牍积劳,心为事扰,则神动而不静,久而不睡,心营耗 损,无以养心,脾虚受困,则精神萎靡,困顿乏力。血虚 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或为恐畏。以上诸症, 属神消于上之候。本案不渴,知非上消,故不嗜汤水。 少饮则沃而不行,乃命门其火衰微,不能蒸水化气之故。 此证本不渴,而夜间反能排尿二三升,且半如膏浊者, 乃阳气不能固摄阴精所致,属精消于下之候。脉带缓, 为胃气尚存之象,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故饮食减少。
2021/3/14
20
坐中顾泉见案,即谓北涯曰:孟英肠热胆坚,极 堪倚赖,如犹不信,我辈别无善法也。顾友梅、 许芷卿、赵笛楼,亦皆谓是。
疏方以白虎加西洋参、贝母、黄芩、紫菀、 杏仁、冬瓜仁、枇杷叶、竹叶、竹茹、竹黄, 而一剂甫投,咽喉即利。三服后,各恙皆去,糜 粥渐安,乃改甘润生津,调理而愈(《王氏医 案》·卷二)。
2021/3/14
14
咳嗽
丹溪治一男子,35岁。因连夜劳倦不得睡,感咳疾, 痰如黄白脓,咳声不出,时初春大寒,医与小青龙汤 四贴,觉咽喉有血腹气上逆,遂吐血线自口中左边出 一条,顷遂止。如此每一昼夜十余次,诊其脉弦大散 弱,左大为甚,人倦而苦于咳。丹溪云:此劳倦感寒, 因服燥热之剂以动其血,不急治恐成肺痿,遂与参、 归、芍、陈皮、炙甘草、生甘草、不去节麻黄,煎 成入藕汁,服两日而病减嗽止。却于前药去麻黄,又 与四贴,而血证除,脉之散大未收敛,人亦倦甚,食少。 遂于前药去藕汁,加黄芩、砂仁、半夏,至半月而安。
在肺,并不传经,一剂白虎汤可愈者,何以久延至
此也。乃尊北涯,出前所服方见示,孟英一一阅之,
惟初诊顾听泉用清解肺卫法,为不谬耳,其余温散
升提,滋阴凉血,各有来历,皆费心思,原是好方惜
未中病。而北涯因其溏泄,见孟英君石膏以为治,
不敢与服。次日复诊,自陈昨药未投,惟求另施妥
法。
2021/3/14
18
孟英曰:我法最妥,而君以为未妥者,为石膏之性寒 耳。第药以对为妥,此病舍此法,别无再妥之方,若 必以模棱迎合为妥,恐贤郎之病不妥矣。北涯闻而 感悟,颇有姑且服之之意,而病者偶索方一看,见首 列石膏,即曰我胸中但觉一团冷气,汤水皆必热呷, 此药安可投乎?坚不膏服,然素仰孟英手眼,越日仍 延过诊,且告之故。孟英曰:吾于是证,正欲发明,夫 邪在肺经,清肃之令不行,津液凝滞,结成涎沫,盘踞 胸中,升降之机亦窒,大气反能房趋而转旋,是一团 涎沫之中为气机所不能流行之地其觉冷也,不亦宜 乎。且予初诊时,即断为不传经之候,所以尚有今 日而能有觉胸中之冷,若传入心包,则舌黑神昏,方 合吴古年之犀角地黄矣。然虽不传经,延之逾月, 热愈久而液愈涸,药愈乱而病愈深,切勿以白虎为 不妥,急急投之为妙。
脾已实,肾虚,故补肾必安。治之半月而能言,一
月202而1/3/愈14 也(《小儿药证直诀·案四》)
3
张介宾医案
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牍积劳, 致成羸疾。神困食减,时多恐惧,自冬春达夏, 通宵不寐者凡半年有余,而上焦无渴,不嗜汤水, 或有少饮,则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 莫知其所从来,且半皆如膏浊液,尪羸至极,自 分必死。及予诊之,脉犹带缓,肉亦未脱……
2021/3/14
19
于是有敢服之为矣。于是有敢服之心矣。而又有 人云:曾目击所亲某,石膏甫下咽,而命亦随之。况 月余之病,耳聋泄泻,正气已亏,尤宜慎用。北涯闻 之惶之惑,仍不敢投,乃约异日广征名士,主商可否, 迄孟英往诊,而群贤毕至。且见北涯意乱心慌,情 殊可悯。欲与众商榷,恐转生掣肘,以误病情,遂不 遑谦让,提笔立案云:病既久延,药无小效,主人之 方寸乱矣,予三疏白虎而不用,今仍赴召视诊者,欲 求其病之愈也。夫有是病,则有是药,诸君不必各 抒商见,希原自用之愚,古云鼻塞治心,耳聋治肺、 肺移热于大肠则为肠辟,是皆白虎之专司,何必拘 少阳而疑虚寒哉。放胆服之,勿再因循,致贻伊戚 也。
12
清神益气汤: 人参、白术、升麻、防风 橘皮、青皮 茯苓、泽泻、苍术 白芍、麦冬、五味子 黄柏、生甘草
黄芪 柴胡 当归
2021/3/14
13
朱丹溪医案
丹溪治一男子,35岁。因连夜劳倦不得睡,感 咳疾,痰如黄白脓,咳声不出,时初春大寒,医与 小青龙汤四贴,觉咽喉有血腹气上逆,遂吐血 线自口中左边出一条,顷遂止。如此每一昼 夜十余次,诊其脉弦大散弱,左大为甚,人倦而 苦于咳。
2021/3/14
11
清神益气汤:茯苓、升麻以上各二分,泽泻、 苍术、防风以上各三分,生姜五分,青皮一分, 橘皮、生甘草、白芍药、白术以上各二分, 人参五分,黄柏一分,麦冬、人参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三分,上味,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 二盏,去滓,稍热空心服(《脾胃论》卷下)。
2021/3/14
2021/3/14
7
3、论治分析
此证治疗,一以养阳,一以养阴,乃以归脾汤(减木香) 及大补元煎之属加减出入,服药三百余剂而获痊愈。
归脾汤甘温以濡养心神,心得养则神能藏,脾得养则 虑能定,神藏虑定,自然安然入睡。(参芪苓术草甘 温养脾,龙眼肉、当归、远志濡润养心)
大补元煎(山萸肉、炙甘草、炒山药、杜仲、当归、 枸杞子、人参、熟地),壮水益气,温肾润燥之剂主 之。肾在下为至阴之脏,此即其所谓“一以养阳,一 以养阴”之义。
2021/3/14
27
用表散已为非法,至用参术补之,则肺气闭锢,而 咳嗽之声不扬,胸腹饱胀,不思饮食,肺中之热无 处可宣,急奔大肠,食入则不待运化而直出。食 不入,则肠中之垢污,亦随气奔而出,是以泻利无 休也。今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则源流俱清,寒 热咳嗽泄泻,一齐俱止矣!但取药四剂,服之必安, 不足虑也。方用黄芩地骨皮甘草杏仁阿胶,初进 一剂,泻即少止。四剂毕,而寒热俱除。再数剂 而咳嗽俱全愈矣。设当日与时辈商之,彼方执参 附为是,能从我乎!
化肝法
法 清泄理散
虚火 虚则补母
兼 伤阴 补母法
脏 滋水涵木
治犯肺
清金制木法
法 冲心
泻子法 24
川连 黑栀 黄柏 知母 芦荟丸 延胡 川楝子 赤苓 生地 龟板 沙参 芡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