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英语课堂教学应走向“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

现行的英语教科书取材广泛,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特别是我们现在所采用的go for it中学英语,它的教学内容及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它采用(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关键词]英语教学优化课堂生活化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指出: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

回归生活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他认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掌握的语言才是真正有生命的语言,英语虽然是外来语种,同样也不能脱离生活。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丰富生活经历”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注释】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如何使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
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培养其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呢? 英语作为一
种交流工具,它的作用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

特别是我们现在所采用的go for it中学英语,它的教学内容及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寻找生活中的英语素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更好的把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教材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亦是我们的教学之本。

我们提倡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所须的内容,使学生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亲切、自然,快乐,使他们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例如,在学习有关身体部位单词时,我会让学生当人体模特,学arm,back,ear,eye,foot,mouth等。

这样有利于他们记忆单词,学“what is the matter?i have a cold.”时,我让学生模仿各种病痛的样子,如i have a sore
back\stomachache等等。

面对这样的课堂,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争着上来表演,这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同时也是尝试着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内容。

二、让课堂活动成为生活实践的舞台
利用丰富的语言情境给学生创造了运用英语的平台,把英语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

在学习“i’m watching tv”这一话题为主的句型时,让学生模拟reading book(读
书),cleaning the flood(扫地),closing the door(关门),playing a swtch(按开关),swimming (游泳)等动作,学生们很容易就掌握了课本知识,连一向不爱开口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用英语交谈,抽象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在这样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环境中就轻轻松
松地掌握了。

三、利用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也走进了英语课堂。

它能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模拟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

比如教学“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我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学生在校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首先使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的趣味性、真实性、实用性,尤其是上课玩手机,睡觉,吃东西等图片……。

利用多媒体形象性、再现性的特点,把平时的一些违纪现象真实的重现。

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同身受。

也起到把批评教育溶入教学中的作用。

四、即时即景,让英语撒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
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它的交流性是首要的。

国家要对外开放,教学也不能闭关自守。

理想的英语教学,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感受英语的魅力。

但学生根本没有与外国人交流,接触纯正的英语的机会。

双语教学在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里也很难搞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

“学有所用”驱使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在运用中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功感。

为使英语学习生活化,我们要为学生随时随刻构建一个合理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崭露头角的舞台。

我就即时即景叫他们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英语。

比如,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摘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等,如:wto,cctv,vcd,wc,禁止吸烟no smoking,禁止停车no park,排队等候please wait in line,糖果包装纸上的sweets,牛奶包装盒上的milk,果汁瓶上的juice,电脑课上要学的windows, e-mail, internet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华,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很容易就掌握了课本知识,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我每周三晚上就组织一次小组交流,让学生相互了解,交流意见,碰撞思维,共享知识,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团队精神和共事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面对自己的同伴,敢于无拘无
束地进行语言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

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新理念:玩中学、学中乐,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拓展使用英语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近社会,走向生活。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这个大舞台上,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濱一演”等一系列的生活化活动,引导学生说英语,讲英语,用英语,最终,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语,使英语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爱上英语。

让英语生活化,生活才会为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

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新课程的改革给我的教育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沿着生活教育理论的方向,我走进一片教育的新天地,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致力于新需要,塑造新角色,立足于新起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新课程英语教与学》,黄远振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余文森、吴刚平著,首都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年。

[4]《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5]《go for it》students’book(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编。

(作者单位:屯昌县育新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