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上课伊始,由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这一话题引入本节课的情境,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重视解题方法的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解决问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教授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画面信息,接着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分析数量关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关键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写设句,并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练习卡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生:排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师:你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跟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更是在学校的跳远比赛中破了纪录,你们想知道学校原来的跳远纪录是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过渡自然、顺理成章。
⊙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情境图。
(1)写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的设句。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预设生1:小明的跳远成绩为4.21m,超过原纪录0.06m。
生2:这道题让我们求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
师:应该设谁为x?怎样把x表示什么写清楚?生:这道题要求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应设学校原跳远纪录为xm。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 简易方程 第10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列方程
第10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列方程 解相遇问题
RJ 5年级上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6
7
知识点 1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1.可可家和乐乐家相距1620 m。一天,他们俩分别从
两家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可可每分钟走65 m,乐乐
每分钟走70 m,几分钟相遇?
解:设x分钟相遇。
(1)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 可可走的路程+乐乐走的路程=总路程
易错点 不能正确列方程解决问题
4.甲、乙两城相距360 km,一辆汽车由甲城开往乙城, 一辆摩托车同时从乙城开往甲城。摩托车每小时行 45 km,3小时后两车相距15 km。汽车每小时行驶 多少千米?
解:设汽车每小时行驶x km。 3(45+x)+15=360
x= 70 或 3(45+x)= 360+15
A货轮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设A货轮每小时行x km。 6(51.2-x)=37.2 x= 45
答:A货轮每小时行45 km。
7.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2倍。两车从A、B两地同 时出发相向而行,1.8小时后在距中点13.5 km处 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 km,则甲车每小时行1.2x km。 1.8(1.2x-x)=13.5×2x=75 答:乙车每小时行75 km。
x= 80 答:汽车每小时行驶70 km或80 km。
辨析: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本题 分汽车与摩托车未相遇和相遇后又相 背行驶15 km这两种情况考虑。本题 容易只考虑一种情况。
提升点 1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5.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285 km的两地相对
5.6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 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难 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复习典例1】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多少万平方米?【完整解答】设天安门广场的面积x 万平方米,则:2x ﹣16=72,2x=88,x=44;答:天安门广场的面积44万平方米。
【复习典例2】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千米,比大象的速度的2倍还多30千米,大象的速度是多少?【完整解答】设大象每小时能跑x 千米,5.6 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相遇问题)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2x+30=1102x=80x=40答:大象每小时能跑40千米。
【复习典例3】四年级同学参加管弦乐队的有86人,比参加科技小组的4倍多6人,参加科技小组的有几人?【思路引导】设参加科技小组的有x人,根据等量关系: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4+6人=参加管弦乐队的86人,列方程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设参加科技小组的有x人,4x+6=864x=80x=20,答:参加科技小组的有20人。
【复习典例4】一架新式飞机每小时飞行3400千米,比一架普通飞机速度的4.5倍还多25千米.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思路引导】设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x千米,则其速度的4.5倍为4.5x千米,式飞机每小时飞行3400千米,比一架普通飞机速度的4.5倍还多25千米,由此可得方程:4.5x+25=3400。
【完整解答】设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x千米,可得方程:4.5x+25=34004.5x=3375x=750答: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750千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04-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教师-徐汇
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教学目标】1.会解决两个物体运动的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行程问题解决的关键,弄清楚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尝试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和相离问题。
4. 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解答行程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如运动的方向(相向、同向、背向),出发的地点(两地、同地),出发的时间(同时、先后),运动的路径(封闭、不封闭),运动结果(相遇、相距、交错而过、追及等等)。
1.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v1 + v2 ) ×t相遇= s相遇2. 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相差路程( v1 - v2 ) ×t追及= s追及【例题精讲】【例1】甲、乙两站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遇?(2)快车先开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3)若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几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4)若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慢车在快车的后面,几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720千米?解:(1)360÷(72+48)=3小时(2)(360-72×6025)÷(72+48)=2.75小时 (3)360÷(72-48)=15小时(4)(720-360)÷(72-48)=15小时【例2】 甲、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5千米,求甲、乙的时速各是多少?解:设乙每小时速度为x 千米/时652)5.2(=⨯++x x解得:15=x【例3】 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0千米/小时 ,顺风飞行需2小时3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
列方程解决问题——《相遇问题》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 km。周日早上9:00 两 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何时相遇?
活动:
独立完成学习单。
画出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尝
试用方程解决。
km
m
小林骑的路程
小云骑的路程
4.5 km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4.5 km
250 m=0.25 km 200 m=0.2 km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250x+200x=4500
450x=4500 450x÷450=4500÷450
x=10 答:两人9:10相遇。
方程检验
我每分钟骑350m。
我每分钟骑250m。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 km。周日早上9:00 两 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何时相遇?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350x+250x=4500பைடு நூலகம்
0.25x+0.2x=4.5
0.45x=4.5 0.45x÷0.45=4.5÷0.45
x=10 答:两人9:10相遇。
方程检验
我每分钟骑350m。
我每分钟骑250m。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 km。周日早上9:00 两 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何时相遇?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35x+0.25x=4.5
或 (350+250)x=4500
【练一练】两个工程队同时开凿一条540 m长的隧道,各从
一端相向施工,甲队每天开凿12米,乙队每天开凿15米。几
天能打通?
甲队开凿的长度
乙队开凿的长度
甲队
乙队
540 m
甲队开凿的长度+乙队开凿的长度=540 m
解:设x天能打通。
五年级数学下册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相遇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1.(基础题)开心果家和小丸子家相距20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
开心果每分钟走60米,小丸子每分钟走65米。
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解: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
60x+65x=2000x=16答:出发后16分钟相遇。
2.(基础题)有一份5700字的文件,由于时间紧急,安排甲、乙两名打字员同时开始录入。
录完这份文件需用多长时间?解:设录完这份文件需用x分钟。
(100+90)x=5700x=30答:录完这份文件需用30分钟。
3.(重点题)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70km的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相遇?解:设经过x小时相遇。
110x+80x=570x=3答:经过3小时相遇。
4.(重点题)甲、乙两组工人要加工11200个零件,甲组每天加工840个,乙组每天加工760个,两组同时开工,经过几天可以完工?解:设经过x天可以完工。
840x+760x=11200x=7答:设经过7天可以完工。
5.(变式题)甲、乙两船分别从两个港口同时相向开出,甲船每小时行驶33千米,乙船每小时比甲船多行驶2千米,两港相距4760千米,几小时后两船相遇?解:设x小时后两船相遇。
33x+(33+2)x=4760x=70答:70小时后两船相遇。
6.(重点题)甲、乙两个工程队一起修一条长128米的隧道,从两端同时开工,甲队每天向前挖7米,乙队每天向前挖9米。
这条隧道需要多长时间挖完?(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解)算术法:128÷(7+9)=8(天)方程法:解:设这条隧道需要x天挖完。
7x+9x=128x=8答:这条隧道需要8天挖完。
7.(探究题)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5小时后相遇。
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8千米,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解:设乙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
5x+5(x+8)=480x=4444×5=220(千米)答:相遇时乙车行了220千米。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相遇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对相遇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示意图。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相遇路程=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
3. 相遇问题的方程解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数量关系及方程解答方法。
2. 教学难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及方程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相遇问题,直观地展示问题解决过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引发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相遇问题的定义、示意图及数量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相遇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答。
4. 方法讲解:讲解相遇问题的方程解答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综合性较强的相遇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9. 课堂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练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相遇问题定义、示意图、数量关系和方程解答方法的课件。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不同难度的相遇问题练习题。
3. 分组标签:为了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准备小组标签。
4. 教学笔和板书:用于在黑板上书写关键信息和解题步骤。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与导入:通过简短的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
2. 实例演示: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具体的相遇问题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问题情景。
3. 问题提出: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他们用方程来解决这个相遇问题。
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提纲】
一、问题概述
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稍复杂相遇问题一直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部分。
这类问题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还需要他们熟练运用方程式的列法和解法。
二、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节课中,我讲解了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方程式的列法和解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们在接触稍复杂相遇问题时,普遍表现出对公式和步骤的掌握不够熟练,对问题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
3.教学方法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讲解方式可能过于理论,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足,导致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困惑。
4.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加强个别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此外,我还将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
三、总结
通过对本次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2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腊文“东西”来表示未知数,但“东西”这个词写起来太麻 烦,数学家就用“东西”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母“R”来代替未 知数。又过了很久,数学越来越发达,欧洲人开始用字母表 示数。“R”是第十八个字母,有时要用它来表示已知数,这 样就乱了,所以在17世纪,数学家笛卡儿提出用英文字母中 最后的三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x ,y,z。 在这三个字母中, x是第一个,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用x代表 未知数了。
所以, x =122是原方程的解。
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是: 两个运动物体 (甲、乙)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 中相遇。基本关系为: 相隔路程(即总路程)÷ 速度和(即甲速+乙速)=相遇所用时间。
相遇问题很丰富, 分析可画线段图。 和倍差倍很常见, 确定一倍是关键。 抓住等量关系式,
方程解答更清楚。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楚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③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方法一
解: 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7x+87×7=1463
7x+609=1463
7x=1463-609
7x=854 x=122
解形如ax±b=c的方 程,先把ax看成一个整 体,再解方程。
下一节梓耕课堂
你知道用x表示未知数的来历吗
传说在古代埃及,有一个学生,他学习认真,肯动脑筋。 一天,他在学习的时候把不知道的数用一堆石子表示,如 20+(一堆石子)=38,他把这个式子写下来时,就用埃及文字 “堆”代替未知数,后来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好,用“堆”表 示未知数比空着一个位置清楚,就流传开来。再后来,一个希 腊的数学家觉得用“堆”字表示未知数不够明确,就改用希
答: 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22千米。
【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图解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 4.5km,两人早上9时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
小林骑自行
车的速度是0.25km/分;小云骑自行车的速度是0.2km/分。
求两人何时相遇?
分析:速度×时间=路程
小林走的路程+小云走的路程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km
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解: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练习:
1、两地相距530m,小明和小龙分别同
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
54m;小龙每分钟走52m.经过几分
钟两人相遇?
2、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m长
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
甲队
每天开凿4m;乙队每天开凿5m。
多
少天可以打通这条隧道?。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优秀教案第【1】篇〗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4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2)【教学内容】:教材P74例2及练习十六第5、6、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
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忆旧引新1.看图列方程。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不用求解。
(1)公鸡x 只,母鸡30只,比公鸡只数少6只。
(2)公鸡x 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二、互动新授1.出示足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其实,足球里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
请观察老师手中的足球,你发现白皮和黑皮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吗?师:除了形状,白皮、黑皮的块数也不相同哦,有几位男生正在探究这个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2.出示教材第74页例2情境图。
观察图,并说说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知道的信息: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的,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
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解决的问题: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追问:你能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吗?交流汇报,并根据回答选择板书: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4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等量关系式,说一说这个等量关系式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已知条件:白色皮共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未知条件:黑色皮有多少块?3.引导学生利用例1的经验,自主列方程解答: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指导。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之相遇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定义及图示。
2.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4. 实际例子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熟练运用方程求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相遇问题情境。
3. 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4. 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及图示,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相遇问题。
2. 新课讲解:讲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中的变量。
3. 实例演示:给出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
4. 列方程解决:让学生尝试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遇问题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检验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相遇问题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相遇问题定义和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和练习题,评价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需要调整。
3. 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相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其他类似问题,如追及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地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1.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2.出示复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12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
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师画出线段图,并板书出两种解法。
甲车相遇乙车每小时122千米每小时87千米北京上海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22+87)7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227+877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把复习准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二、尝试1.出示例题: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
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
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4.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答。
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877+7x=1463609+7x=14637x=1463-6097x=856x=8567x=122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三单元、方程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三单元、方程第三单元、方程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每一步计算和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5、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要求: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列出方程。
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教学难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教学用具: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教学过程:一、看图写算式1.师生逐个观察天平示意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观察写出的6个式子,说一说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
师生共同归纳二、等式和方程1.教师结合算式介绍等式。
2.让学生观察等式,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介绍方程的概念。
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
三、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回答。
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回答。
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五、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图,再尝试列方程。
第2题,让学生先读懂图,再试着列出方程。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 152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 相向米?
复习题目:
❖在宁沪高速公路上,两辆汽车 分别从上海和南京同时相对开 出。从上海开出的汽车,平均 每小时行118.4千米。从南京开 出的汽车,平均每小时行110千 米。经过1.2小时,两车相遇。 宁沪高速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例题 4:
❖宁沪高速公路全长274.8千米。 两辆汽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同时 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 从上海开出的汽车,平均每小时 行118.4千米。从南京开出的汽 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学校买13盒白粉笔和10盒 彩色粉笔,共付64.5元。 每盒白粉笔2.5元,每盒彩 色粉笔多少元?
❖周永和李刚两家相距600米, 他们同时从自己家出发, 相对走来,经过4分钟相遇。 周永每分钟走72米,李刚 每分钟走多少米?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 向背而行,2.4小时后两车 相距192千米。甲汽车每小 时行42千米,乙汽车每小 时行多少千米?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方程
问题》方程2023-11-05•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遇问题•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遇问题•其他列方程方法在相遇问题中的应用•总结与展望目录0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定义相遇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如车辆、人等)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相遇的问题。
公式如果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相遇,那么它们的速度和乘以时间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
即:速度和 × 时间 = 距离。
定义与公式解题步骤与例题步骤1. 确定已知条件:如速度、时间、距离等。
2. 根据问题建立方程:使用速度和、时间等已知条件建立方程。
解题步骤与例题•解方程求出未知量:如时间、距离等。
解题步骤与例题例题1. 甲和乙两辆车在同一时间出发,沿着同一路线相向而行,直到相遇。
已知甲车的速度是50km/h,乙车的速度是30km/h,两车相遇的时间是2小时。
求两车相遇时的距离。
1. 确定已知条件:甲车速度50km/h,乙车速度30km/h,相遇时间2小时。
2. 根据问题建立方程:根据公式速度和 × 时间 = 距离,可以得到 (50 + 30) × 2 = x。
3. 解方程求出未知量:x = 160km。
解题步骤与例题请根据以下信息设计一个相遇问题的练习题,并给出答案。
甲和乙两个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朝着对方行走。
甲的速度是4km/h,乙的速度是3km/h。
他们相遇的时间是3小时。
求他们相遇时的总路程。
1. 确定已知条件:甲的速度4km/h,乙的速度3km/h,相遇时间3小时。
2. 根据问题建立方程:根据公式速度和 × 时间= 距离,可以得到 (4 +3) × 3 = x。
3. 解方程求出未知量:x = 21km。
练习题010*******0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遇问题定义:相遇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如车辆、人等)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最终在某个地点相遇的问题。
公式:对于两个物体,假设它们分别从点A和点B出发,最终在点C相遇,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它们的运动轨迹距离 = 速度 × 时间时间 = 距离 / 速度相遇时,两物体所走的路程之和等于AC或CB的距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相遇问题》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两个人或物体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相向而行,最终在某一点相遇的问题。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求解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对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相遇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如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相向而行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相遇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遇问题的情境和解决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遇问题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相遇问题的情境,如两个人从相距100米的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他们多少分钟后在某一点相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小朋友从同一时间从学校不同位置出发,相向而行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他们会在哪里相遇?何时相遇?
2.学生观察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相遇问题的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相向而行、同时出发、相遇点、相遇时间。
3.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类相遇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一)教学重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能够准确识别并分析相遇问题。
2.学会使用线段图、行程图等工具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建立相应的方程。
3.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步骤,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对相遇问题类型的深入理解和准确识别,特别是对一些变式的处理。
2.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如何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图示中提炼出抽象的数学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情境导入: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相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行程图等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方法指导:教师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步骤,提高解题技巧。
例如:设计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中,两名运动员从不同起点同时起跑,经过一定时间后在终点相遇的问题。
要求:学生通过画图、列方程等方式,详细记录解题过程,并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4.创新作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道相遇问题,要求问题具有创意,能够激发其他同学的思考。
要求:学生在课后设计问题,并在下节课分享给同学,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4.实践应用: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相遇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用方程解决问题《相遇问题》教案
5.练习相关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相遇问题》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抽象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2.逻辑推理:学会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将相遇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问题,增强学生逻辑思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直线型相遇和环形相遇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列出等量关系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相遇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相遇问题的基本原理。
(3)解一元一次方程,特别是涉及分数和带有括号的方程。
-难点举例:在解方程过程中,如何正确地移项、合并同类项以及消去分数和括号。
(4)将求解结果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释其物理意义。
-难点举例:如何将求解得到的数值代入原问题,解释相遇时间、相遇点等实际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实例,采用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突破教学难点,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型相遇和环形相遇两种情况。
-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明确直线型相遇和环形相遇的特点及区别。
(2)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包括列出等量关系式、设置未知数、解方程等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2.出示复习题:
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12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师画出线段图,并板书出两种解法。
三、应用
试一试,试着让学生列出两种方程,如:
32x+32×7=480,
480-32x=32×7
四、体验
相遇问题中求速度的应用题,列方程解比较简便。列方程解求速度、时间等问题时,首先要根据以前学习的相遇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再正确地解答。
五、作业
练一练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演示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不仅掌握了应用题的两种解答方法,而且明白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学生学习需要经历亲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切实的感受,感受越深,理解数学知识
4.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答。
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87×7+7x=1463
609+7x=1463
7x=1463-609
7x=856
x=856÷7
x=122
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
4.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列方程,并说说方程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表示相遇时,两车的速度和与时间的积等于两地间铁路的长度。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地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
二、尝试
1.出示例题:
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
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22+87)×7
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22×7+87×7
3.揭示课题:
如果我们把复习准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