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本房一脉图
姚氏家族总谱(2019年8月11日最新更新)
姚氏家族总谱(2019年8月11日最新更新)一、姚氏简介姚姓与姬姓、媙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四大历史最长的姓之一。
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华)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姚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名义上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国百家姓氏名义上排行第51位。
二、姚字来源姚yáo〈名〉(形声。
从女,兆声。
本义:姓) 同本义。
相传为虞舜之后。
姚,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
——《说文》。
按,母名握登。
大荒南经,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
三、姚氏来源1、源流一:出自姚姓,源于舜帝姚重华,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姚氏正宗。
2、源流二:源于“癸”(舜之妻名),女+癸=姚。
3、源流三:史记载︰春秋早期有姚国,虞舜后代,子孙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4、源流四: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族禹尔部。
5、源流五: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岳佳部。
6、源流六:源于德昂族,出自明朝时期德昂族拉耐氏族。
7、源流七:源于羌族,出自后汉西羌烧当羌部首领姚弋仲。
8、源流八: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细说百家姓之姚姓四、姚氏郡望吴兴郡:周朝置县,秦汉设吴兴郡,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其辖地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
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
公元前13年舜帝69世嫡长孙西汉大臣姚平举家定居吴兴,隋朝仁寿2年(壬戌,公元602年)因濒太湖改名湖州。
唐朝时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姚氏成为吴兴大族、望族,吴兴成为姚氏郡望,姚氏成为吴兴郡姓。
外迁异地子孙遂以吴兴标谤郡望。
福州闽东地区姚氏,都是吴兴姚氏分支。
所以,族谱、楹联都标明吴兴望族、吴兴衍派、吴兴郡姓。
大医精诚姚氏太和——记西安姚氏“太和医室”
发 药店 ,坐堂行 医。二代传人姚 占铭 ,擅针 灸,
著有 灸医案》 三代传人姚兴华( 9- 9 7 , 针 。 1 9 16 ) 8
占铭子 ,幼时聪 慧 ,随祖 父嘉我公 习 医 1 年 , 2 尽得 其传 。虽 为 中医世 家,但 学贯 中西 ,以能
记西安姚 氏 “ 太和 医室”
前 言
据 河北武安县志记载 :“ 太和 医室” 为县 城
三街姚 氏于清咸丰 末年 ( 1 )所创 。创 始 16 年 8
人姚福年 ( 3- 9 3 , 1 8 1 2 )晚年号嘉我公 。幼 家贫, 8
1 岁赴五 台山 习武 学 医,受傅青主 ( 山 )学 8 傅
之 间 ,终 日不得 闲暇 。
太和矗盛时期
据太和三代传人姚兴华 生前 回忆 ,从 小他 便跟着 先祖
福年 先生 习文学 医。在祖 父身边 1 ,凭 自身聪 颖,深 6年
得嘉我公赏识 ,得其真传 。他青年时常去 东三省采选关东
福年先生医理精湛 、 药性洞明, 常对后人说: 百病繁杂 , “
19 年 ,西安市朝阳 97
欲挽狂澜,行 医于武安、邯郸、安阳一带。于三十年代在武 门里 尚爱 路开 办 了一 家名 安南关街又开一字号为 “ 源和兴”的药行 ; 四十年代初和同 为 “ 西安 树锦 国医馆 ”的 仁合作在邯郸开办了 “ 天顺玉”药行 : 9 5 ,日本投降后, 14 年 中医诊疗 场所 ,开业伊始,
民国、抗 战时期历尽沧桑 的太和
夏大好河 山遍遭蹂躏 ,民不聊生 ,百业颓废 ,各地药商也 备受冲击 , 日渐衰微 。 太和三代传人姚兴华,自嘉我公福年去世 以后独撑危局、
2.1汉及公房(六房)房谱资料
世序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辈序日光照九天积勋创汉及→楚卿→克泰→长绍先次光宗→长照源→长九裕→天高→积兰→长勋印(元兴) 次九国次勋金→长创陵次汇玉(銮碧) (清如)配袁秀华次创乐(清闲)三创造(清建) 新辈陇西开统绪—————————————————————————————————————————1 六房1 创陵(清如)公房谱世序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辈序创绪永世德云礽创陵公→一子绪茂→长子锦城→长子克辉(名清如) (名捷盛) 娶李绿蕉娶陆红艳配洪敬如娶陈惠卿次子辉明娶陈玉丽次子锡通→长女燕玲嫁霖磐港尾娶夏柔琴长子涌辉→子跃弘娶吴小燕女梓瑶次子涌明→长子博弘娶李珊次子博扬三子耿明三子岳通→长女桂香娶覃绍敏长子桂林娶吴东莲次女桂芳四子瑞通→长女思婷娶钟梅英次女梓钰一子梓鑫五子益通→长子泽填娶李玉心次子泽鑫三子泽彬长女美兰嫁玉篮次女美卿嫁沟美新辈绪冠冕盛大唐将世序十四世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辈序日光照九天积勋创汉及公→楚卿→克泰→光宗→照源→九裕→天高→积兰→长勋印(元兴) 次勋金→长清如(銮碧) 次清闲配袁秀华三清建新辈陇西开统绪—————————————————————————————————————————2六房1 清闲公.清建公房谱世序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辈序创绪永世德云礽创乐公→长子惠松→长女亿芝嫁本村贤通(名清闲) 娶何金英长子亿元→子李波配王大妹娶莫春丽女琼珠次子惠彪→子亿元→子(李健)勇杰娶何金英娶莫春丽子亿鹏→长女晓潞娶刘群芳次女娇娇子源鑫一女亿萍嫁霖磐杨头岗长女舜卿嫁白塔塔西次女舜珍嫁桂林一村三女舜娇嫁仙桥篮篼村三子巧松→长女少君嫁白塔玉陇娶李丽娟长子瑞克→长女梦彤娶李晓燕次女曼玉子泽贤新辈绪冠冕盛大唐将世序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辈序创绪永世德云礽创造公→长子愈松→长女妙花嫁本村郁辉(名清建) 娶刘爱琴次女妙芬嫁锡場配林美专长子永廷→子佳俊娶吴洁红女佳妍次子映松三子绿松→长子盛浩娶李裕珍长女浩曼次女小曼次子浩东长女静音嫁桂林十村次女淑音嫁洋头岗王新辈绪冠冕盛大唐将先祖十四世祖至二十三世祖请见下页面(寿昌公家族谱)—————————————————————————————————————————3 六房1 林廷公房谱世序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辈序创绪永世德云礽林廷公→长子长科→长子炎孝→长子建辉→长子仕华娶郑粉专娶梁明佳次子仕鹏三子仕豪一女李婷长女玉琴嫁狮头村次子建明原配李创音→子思帆续娶李纯贞→长女冰褀次女淼伊次子天荣→长女李梅娶洪爱褒长子李阳次女李孜.三女李环一女刘英嫁桐坑次子长有→一子子怀→长女晓珠→长女慧琪配陈炎清娶林静吟夫李锦生次女书淇子灿润次女晓珍嫁东畔寨三女琴珍三子长满随民国军队前往台湾定居新辈绪冠冕盛大唐将—————————————————————————————————————————4 六房1 林炳公房谱世序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二十六世二十七世二十八二十九辈序创绪永世德云礽林炳公→长子吴定配吴慧贤次子油松→长子德金→长子嘉雄娶李燕萍娶黄婵花次子嘉明(土名亚糯) 长女佳妮.次女佳琦次子金湖→子李阳娶张美霞长女欣怡次女思怡长女玉珠嫁江灏村次女玉心嫁本村益通三女玉兰嫁赤岸村新辈统绪冠冕盛大唐世序十四世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辈序日光照九天积勋创名字汉及公→楚卿→克泰→光宗→照源→九国→天松→①诚坚→两喜→①林新(元兴) ②林廷③林炳②诚佳→寿昌→①记廷②记长③记林④记动⑤记齐—————————————————————————————————————————5 六房1 寿昌公房谱世序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辈序创绪永世德云礽长记廷→大憨→长女爱吟嫁下霖(创朝)(绪愚)次女也(要)吟嫁刘畔儿子郑武有结婚成家,在外发展三记林→长子为莫→长女洁芝嫁夏恭立配袁铃娶袁婵清长子洁能→长女爱丽娶李良英长子利鑫次子东鑫三子东鸿次子洁新→长女嘉丽娶李佩贞长子利锋次子利才次女庆丽三子洁徐→长女凯娜娶郑洁春次女耿娜一子楷聪次子为水→女裕珍→长子盛浩娶呂运英嗣子绿松长女浩曼次女小曼次子浩东一女赛香四记动→长子映莫民国时期随国军前往台湾配陈氏次子映山→长子钖光→长女嘉婷娶李惠端娶吴楚吟长子炜豪次子锐光→长女依琪娶李亚欧次女煜琪五记齐印尼定居新辈绪冠冕盛大唐将世序十四世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辈序日光照九天积勋创汉及公→楚卿→克泰→光宗→照源→九国→公→公→勋科公→长少良(纳喜) 次少钦.三两钦勋丁公→—————————————————————————————————————————6 六房1 勋科公房谱世序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辈序勋创绪永世德云勋科公→长子少良→长子应周→长女世娇嫁广西韦昌集,育子: 韦斌。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演示教学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迁民姓氏寻源迁民到各省的分布1、迁往河南省分布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3、迁往山东省分布4、迁往陕西省分布5、迁往甘肃省分布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7、迁往安徽省分布8、迁往江苏省分布9、迁往浙江省分布10、迁往湖北省分布11、迁往湖南省分布12、迁往吉林省分布13、迁往辽宁省分布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1、应姓2、汲姓3、闵姓4、肇姓5、寻姓6、根姓7、祭姓8、祖姓9、尤姓10、翟姓11、员姓12、桑姓13、远姓14、敬姓15、赫姓16、息姓17、致姓18、舒姓19、艾姓20、渠姓21、保姓22、权姓23、覃姓24、黎姓25、眭姓26、深姓27、慕姓28、那姓29、别姓30、冀姓31、成姓32、燕姓33、腾姓34、靖姓35、都姓36、申姓37、羡姓38、及姓39、曾姓40、盖姓41、日姓42、唱姓43、淳姓44、椎姓45、贞姓46、谈姓47、晏姓48、闽姓49、岑姓50、鄢姓51、弋姓52、逵姓53、贡姓54、步姓55、国姓1、席姓2、文姓3、师姓4、龚姓5、俞姓6、易姓7、车姓8、宣姓9、普姓10、光姓11、铁姓12、向姓13、宜姓14、殷姓15、乐姓16、訾姓17、荆姓18、畅姓19、聂姓20、主姓21、遆姓22、硕姓23、宰姓24、金姓25、亓姓26、禄姓27、岂姓28、焦姓29、阎姓30、徐姓31、卫姓32、孟姓33、詹姓34、陶姓35、甄姓36、冯姓37、仪姓38、夏姓39、谷姓40、庞姓41、寿姓42、鲍姓43、省姓44、路姓45、连姓46、佘姓47、司姓48、芦姓49、抄姓50、原姓51、左姓52、丛姓1、季姓2、颜姓3、果姓4、智姓5、罗姓6、职姓7、全姓8、行姓9、落姓10、察姓11、允姓12、劳姓13、这姓14、任姓15、林姓16、田姓17、郭姓18、孔姓19、杨姓20、薛姓21、段姓22、孙姓23、高姓24、乔姓25、魏姓26、延姓27、苗姓28、许姓29、周姓30、秦姓31、钱姓32、黄姓33、耿姓34、杜姓35、袁姓36、贺姓37、柴姓38、陈姓39、啜姓40、龙姓41、令狐姓42、骆姓43、呼延姓44、常姓45、司马姓46、牟姓47、上官姓48、庄姓49、皇甫姓50、傅姓51、欧阳姓52、查姓53、余姓1、张姓2、王姓3、李姓4、赵姓5、姬姓6、朱姓7、刘姓8、景姓9、轩姓10、勇姓11、镜姓12、湛姓13、相姓14、白姓15、荀姓16、岳姓17、侯姓18、汪姓19、宗姓20、陆姓21、阴姓22、穆姓23、蒋姓24、彭姓25、芮姓26、潘姓27、浑姓28、程姓29、崔姓30、姚姓31、韩姓32、胡姓33、石姓34、唐姓35、牛姓36、宋姓37、梁姓38、贾姓39、郑姓40、史姓41、咎姓42、何姓43、丁姓44、仇姓45、谭姓46、穗姓47、米姓48、安姓49、海姓50、郜姓51、桂姓52、柳姓53、昝姓54、伍姓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知多少共881个姓氏:1、山西洪同厉史尤长炎黄子孙万代荣昌尧都平阳虞由英皇羊解士师禹夏商汤周朝文武攻成姜尚巫霸亓熊林栗好强燕韩赵魏齐楚秦庞相茹纪信汉高刘邦晋隋唐宋辽金祁连蒙时末年战斗弋常肖葛钤励颉俎贝浦2、天宰水寒北国田干甄主元章明君建江徐礼郁新纳皋奏爨贾村古槐济中官迁伯仲叔季拜祭祖先过桥行路辈井吏乡京经鲁于苏折涂杭冀安东省宁淮陕甘湘桂隆庆旭惠泽桓社刁弓张智慧和畅束利扶暨蓟鄂广弘3、富饶欣慰芮雪降祥辛勤劳作霍岳丰唱麦苗青绿玉锋峦岚知足能乐硕果森满温柔遆贴幸福快苑宫廷繁华俞院梅兰景泰晨花贠阵宣童康喜郏靖崇振綦苌吾顼邢海吕律陶颜宗族修普寻根记念茅蓬酆郦贲麹麋斜4、范黎朱公暴财施善陆游包程孔丘屈原典韦蔡伦堤玄於钱来嵇冯申孟柯鹿班彦博毕升乔扆许郇萧何窦仪邵甬倪赞裴巨卢值晏隐薛旋粟宇阮籍邓攸龚贤彭悦樊邰聂耳释邝少帅肇司崔浩褚员越堵敖融阙夔殳红5、曹操宓佴袁枚随渊晁盖李逵衡闻邴添郑杰南仝应怀复初守仁续邹石蒲段让郜丁光陈马牧左权绒甲卫营郭种王轩薄后淳义寿骈墨香董蔺贺荀保运孤藏伏席吴回蒯缑开鞍盍逯伍胥佼较眭严空厍咸诸胜豆刀德6、巴焦句滕柴胡米莲麻娄云凌艾叶伸展摸药杜钟飞深秋烟闸谢党生菜霞娇鄢松柏竹荷桃穆柳杨尖负忠任弥侯采桑黑牛充冬支钞顾全那苟言笑达鞠勇刚牟闽神尹百亿希望庄居滑稽交谊宜臧贯六佀奉农沃宦雍7、毛裘刑衣蒋才郇练钮扣侬纽介绍萎婉秘密革职伟戴羡漫霭门竺扈妙碧岂谈姚鹏祝傅莫及鞭婵白日落露渠窄需宽卜从揭蒂布依曲弯别俱易格蹇贵巢双管舒乌丌符合鱼养计瓮会骆欧乐余闪慎终须仰曷鉴化位8、睦佩斐翠亲毋诚方钦校慈母共益泥谭覃郄邱戎瞧戚配旁千尉车龙筛沙狄房恭敬校尉卓酒补凡更进奕步关察风向敦迪克寇独皮恒当耿庚翟奚洛伊部汪贡税狐弭郝赫轷单彻查费靳池荫赤蓝濮多净荔梨远野勾9、仵曳仇赛继可枫潘抄习简问芦沈储延哈腰巩息已梯浑染盛恩边菅冷血容阎寄拓宿志呼奇邸狼索殷付印锁穗紫檀曾加浮屠致禚亢项姬吉阴危韶所郎坊尼乜慕幕昝隗赔詹禄罗为胃鲍谷凤曼楼蔄次令10、缴伪岑莘缪斯侣栾各郅徂汲封候卞梁家喻户晓这只廖湛直廉佘仉莒赖库阚要么嫪雒润卡翁罡咎油訾璩闵境审匡坡箕雷瞿迟啜其宛逢戈丛荆灵郗佟鲜倘邬蔚幺隗股脱撖银铜铁木解椎覃盘买舟宓冉(诸葛)(令狐)(皇甫)(欧阳)(司马)(夏侯)(上官)(呼延)。
泰安姚庄赵氏族谱之伯川长子彦芳第三支通序谱 内附实行录
注:旧谱内容新格式伯川长子彦芳第三支通序谱内附实行录五世:世英号卓吾,彦芳长子,生于万历八年庚辰,卒顺治年十月初三日,享年69岁。
配候氏。
生一子:启祯,生四女:一适孟家庄庞门,一适石碑李登阶,一适埠东郭门,一适马庄靳门。
合葬姚庄北祖茔。
伯身體雄偉髭髯美好孤介自持取予不苟真堪長我諸父儀型伯仲者也。
泳祯世才号茂吾,彦芳次子,生于万历壬辰年,卒于崇祯辛巳年,享年50岁。
配刘氏,生于万历乙未年,卒于顺治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享年66岁。
生二子:浚祯,洞祯,生二女:一适庠生吴美斯,一适刘伯英。
合葬姚庄北祖茔。
伯儀度瀟洒衣裾鮮潔詼諧善飲醉後沉靜先師云不為酒困吾伯父有焉。
泳祯六世:启祯字震明,世英之子,生于万历四十二(1614)年十二月十七日,卒于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享年65岁。
元配王氏,生于万历四十六年丁巳,卒于顺治五年戊子,寿年32岁。
生二子:之瞻,之梓。
继配康氏,女一适吕门。
卜葬祖茔东南半里许。
兄篤厚淳謹誠信無為男務耕耘女勤紡織教子詩書治家勤儉可繼述之善焉。
泳祯浚祯字文明,世才长子,生于天启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卒于康三十八年巳卯,享年75岁。
配张氏,生于天启三年三月十八日,卒未详。
生二子:之楠,之枢,女一适刘门。
合葬姚庄北祖茔。
祖之美行未得目睹聞諸父言處亂世而獨清當威武而不屈盜賊屢至獨能當之不惟族人賴其勇而鄉黨亦懷其德矣不畏疆禦吾祖有之。
宗奎洞祯字玉明,世才次子,生于崇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卒未详。
配刘氏,生于崇祯五年壬申,卒未详。
生五子:之棆,之杓,之擏,之榛,之樾。
合葬姚庄北祖茔。
之瞻字又蘇,郡庠生,启祯长子,生于崇祯五(1632)年十月初四日,卒于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享年61岁。
配贠氏,生于崇祯五年,卒于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享年81岁。
生一子:赵耿,生二女:一适杨大典,一适张门。
合葬姚庄东北茔。
蘇秉性狷介素行拘謹削墨引繩循墻而走耕讀相繼農末相資勿以小善而不勿以小惡而為之蘇之謂也。
泳祯之梓字桐友,启祯次子,生于顺治甲申年四月二十六日,卒未详。
姚氏族谱安放仪式
族谱牌位安放仪式一:时维清明,春暖花开。
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一派朝阳。
姚氏儿女安放族谱牌位仪式现在开始:1,主持人就位,经济(赞助)支持人就位,调查核实维修族谱人就位,雕刻匠师就位,牌位赞颂人就位,来宾就位,姚氏家族老幼就位。
2,全体肃立,鸣炮奏乐,炮止乐止。
琴瑟丁丁,礼炮振振,姚氏福禄绵绵。
下面有请。
姚氏家族长者( ),净手揭牌。
一牌揭下,满屋生辉。
姚氏子孙荣华富贵万年春。
3,向姚氏族谱牌位敬献鲜花。
鲜花献上,姚氏箕裘兴旺,祭品敬献,姚氏瓜迭绵延。
4,向姚氏族谱牌位三鞠躬。
一鞠躬,祖宗功德留芳远。
二鞠躬,富贵不忘祖先灵(祖宗精神日月光)。
三鞠躬,尊祖敬宗子孙贤。
二:追本溯源姚氏祖先乃舜,舜者中华始祖黄帝8代孙也。
舜又名虞舜,号重华。
生于姚墟(今河南濮阳县徐镇)。
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故称为姚氏。
又相传舜在当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尧推荐过陶唐氏,舜继承王位后曾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
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
武王灭商后,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他的大女儿嫁给妫满,并且封他于陈。
传至年仲敬氏时因避王莽乱居于吴郡,改姓为妫。
传五世后,复改为姚姓。
姚姓分布:姚氏的发源地大致有两处,即江苏苏州和今甘肃陇西一带。
早期由于家族势力不足。
所以发展繁衍的较为缓慢,从晋代开始,姚氏因有来自甘肃陇西一带的羌族首领姚戈仲后裔及所带来的部众作为姚氏的加入而壮大起来。
也就是说,今天姚氏的中国人,大多数是来自这两支。
这两支姚氏后来不断繁衍播迁,唐代以前就已经成为今浙江吴兴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
后来吴兴吴康有一支姚氏分迁于陕郡,至隋时发展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唐代以后姚氏的繁衍更加广泛,已遍及我国的大江南北。
其中以浙江、江苏、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广东、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姚氏迁播最盛。
四川、云南的姚姓大多时由甘肃或陕西河南境内迁播而去的。
其中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最多,所以在唐武德四年因此而设姚州。
每个人的姓氏族谱都在这里了一分钟认祖归宗
每个人的姓氏族谱都在这里了,一分钟认祖归宗!泗县话2017-01-09 18:24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中,产生了非常多的姓氏,古人把常见的姓氏编成了百家姓,现在最常见的姓氏也有好几百个。
以前咱们都是有家谱的,后由于某些原因现在保存都不完善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姓氏从哪里来,祖上是谁,家在何方。
今天就从大家的姓氏最开始的起源来看,自己姓氏的老祖宗都是谁。
都知道姓氏起源最多的有这几种:来源于原始部落图腾、封地、以国为姓、还有古代皇帝赐姓。
最全的姓氏族谱,看看你们的姓氏祖上都是谁?让你一分钟认祖归宗:中国人号称炎黄子孙,祖上是轩辕黄帝一脉的就太多了,黄帝姬姓,从黄帝传下来的姓氏有好几十个。
黄帝一脉现存最多的几大姓氏是:刘、薛、孔、潘、魏、孙、张等。
找自己的看是不是属于黄帝一脉的。
轩辕黄帝之后便是神农炎帝了,炎帝姜姓,属于炎帝一脉的姓氏现存比较多的几大姓是:姜、高、许、丁、谢等。
之后是伏羲与颛顼,关于古代三皇五帝的说法版本很多,就不去扯皮了。
伏羲的后代就比较少了,颛顼后裔较多,现在比较多颛顼姓氏后裔就是:程、陆、曹、朱、彭、钱、沈等。
接下来是瞬和少昊,瞬帝的后代主要是几个大姓:陈、夏、胡、田。
少昊的后代现存的大姓主要有:尹、张、金等。
紧接着是少康、伯益和尧三位始祖。
少康后人多是姓:曾、夏、鲍。
伯益的后人主要是秦人的赢姓,从赢姓分支下来的比如梁、黄、徐、赵、江等。
尧的后代知名大姓:杜、唐、陶。
轩辕黄帝与涿鹿大战蚩尤,蚩尤战败,后人所剩无几,现存在蚩尤后人仅有屠姓与邹姓。
商汤的后代又开始多了起来,商汤大姓为:萧、牛、穆、郝等。
另外,还有个别姓氏是上古先贤传下来的姓氏,比较常见的如:葛、柏、俞。
前面也说了,有些姓氏可能是中途改了,或者被从新赐姓。
你找到你的姓氏出处了吗?老祖宗是哪位?同一个姓氏的人在古代都是同一个家族吗?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传统,尊重先人的民族,家族历代流传的不仅有家规家训,还有家族宗谱。
我们常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依据是宗谱,但是这些真的是有据可依么?中国有着以修谱寻宗为特色的“文化认祖”传统,族谱家谱是平民百姓的史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姚氏宗族溯源
姚⽒宗族溯源姚⽒宗族溯源姚姓是中华民族最古⽼的姓⽒之⼀,有4000多年的历史。
与姬、姜、妫、姒、嬴、妘、姞⼀起称为上古⼋⼤姓。
这些姓⽒都带⼥旁,发源于远古时代的母系社会。
因此,这些姓⽒⼜被⼈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姓。
历史上,姚姓建⽴了⼀个王朝,即姚苌建⽴的后秦,历姚苌、姚兴、姚泓3帝,共34年;有宰相21⼈,其中:后赵1⼈(姚⼷仲),后秦6⼈(姚硕德、姚绪、姚旻、姚晃、姚绍、姚弼),西秦1⼈(姚隽),唐朝2⼈(姚崇、姚璹),五代3⼈(姚顓、姚泊、姚彦章),辽朝1 ⼈(姚景⾏),宋朝1 ⼈(姚希德),元朝1 ⼈(姚枢),明朝4 ⼈(姚夔、姚继可、姚思仁、姚明恭),清朝1 ⼈(姚⽂然)。
唐朝以来,历代科举中,姚姓考中进⼠约400⾄500⼈(其中:明代121⼈,清代137⼈),其中:状元8⼈(⽂状元6⼈:唐姚仲豫,宋姚曄、姚颖、姚勉,明姚淶,清姚⽂⽥,武状元2⼈:明姚万宪、清姚⼤宁);榜眼2⼈(宋姚琻、清姚颐);探花2⼈(宋姚揆、姚宏中)。
见于史籍的姚姓名⼈有1000余⼈,《中国名⼈⼤辞典》收⼊姚姓历代名⼈216名,占总名⼈数的0.46%,排在名⼈姓⽒的第48位。
从名⼈频率来看,姚姓名⼈所占⽐例要远远⾼于姚姓⼈⼝所占总⼈⼝的⽐例,充分反映了姚姓⼈才辈出的盛况。
⼀、姚⽒起源、衰落与裂变1、起源:姚姓的始祖为上古五帝之⼀的舜帝。
《史记》、《说⽂》等典籍记载,舜帝名重华,黄帝的⼋世孙。
因⽣于姚墟(河南濮阳徐镇),以地取⽒为姚。
帝尧发现舜很贤能,将两个⼥⼉娥皇、⼥英嫁给他。
据《史记》记载,舜五⼗岁开始代替帝尧摄⾏天⼦的职权,五⼗⼋岁时帝尧驾崩,舜为帝尧守丧三年,六⼗⼀岁时正式登帝位。
舜定国号为虞,建都于蒲板(⼭西永济县东)。
舜帝摄政与在位期间,改⾰政治,励精图治,治理洪涝灾害,设⽴中央政府,制定刑律等,把⼀个原始、松散的部落联盟,构建成了⼀个具有基本的国家性质的雏形,拉开了华夏国家⽂明时代的序幕。
帝舜即位的第三⼗九年,南下巡狩,病逝于苍梧⼭下,被安葬于湖南九嶷⼭旁。
全国各省姚氏辈分收集
全国各省姚氏辈份采集摘要本文档提供了全国各省姚氏辈份的详细采集,包括姓氏起源、家族分支、辈份罗列等内容。
通过本文档,读者可以充分了解姚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和族谱体系,对于姓氏研究、家族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1. 姓氏起源2. 家族分支与地区分布3. 辈份罗列4. 姚氏家族的名人和历史事件正文1. 姓氏起源姚氏,源于中国古代的夏朝时期,其祖先为以姓氏命名的夏代贵族皇族。
同时,姚氏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国姓,例如楚国的君主姚重令。
近代以来,姚姓主要分布在江南、湖北、安徽、陕西等地区。
2. 家族分支与地区分布姚氏家族可以分为多个分支,其中最著名的是姚德公派和姚州派。
姚德公派以姚德公为祖先,主要聚居在湖北、江西、福建等地。
姚州派以姚元正为祖先,主要聚居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
3. 辈份罗列姚氏家族的辈份罗列比较严格,通常按照“太、伯、仲、叔、季”划分。
例如,太爷代表家族的祖先,伯爷代表祖先的兄弟或者父亲的兄弟,仲爷代表祖先的族弟或者父亲的弟弟,叔爷代表祖先的侄子或者兄弟的儿子,季爷代表祖先的孙辈或者侄辈。
4. 姚氏家族的名人和历史事件姚氏家族有多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例如晋朝名将姚成子、唐朝名相姚崇、清朝名臣姚鹏翼等。
此外,姚氏家族还有不少重要历史事件和传说,例如“姚王选妃”、“姚氏三炮”等等。
注释:1. 姓氏起源:指一个姓氏的历史渊源和由来。
2. 家族分支:指姓氏所分成的不同家族。
3. 辈份罗列:指家族中不同成员按照年龄、辈份或者亲属关系所归属的等级顺序。
法律名词注释:N/A。
姚氏家谱
姚氏家谱家族来源姚姓的迁移流转在舜的时侯即已开始,如前述舜的晚年即在南方度过,舜的儿子义均原居于虞(今河南省虞城县)又名虞均,舜帝大约八十三岁时将帝位禅让给禹之后,禹将虞均封于商(今陕西商县),这便是舜帝后人迁徙的开始,这也是社会的发展私有财产出现之后,尧己不如舜那样大公无私,而是为了一己或本氏族的利益而排挤舜的氏族,将其从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林茂草封的中原排挤到土地脊薄人口稀少的秦巴山地,夏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权,对舜的后裔更是排斥,迫使他们离乡背井至边疆等偏远地带,现有迹可寻者,一是北迁幽燕抵达黑龙江朝鲜乃至西伯利亚等地;一是追随义均西迁至陕西甘肃一带和当地羌族生活在一起,一是跟随舜迁往湖南入永州一带者继续南下迁至广东中东部定居,或经广西直到越南北部一带,自此以后,姚姓后裔分散遍布中华大地.商朝末年,舜的三十三代孙阏父在周任陶正,技艺精湛,得到周文王赏识,将自己的长女嫁给阏父的长子妫满为妻,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为陈地候爵,建都宛丘(今河南省准阳县),是为陈胡公,此后这支姚姓的后裔以封地为姓便改姓陈了,自妫满始是为宛丘派;第四十五世完,完为陈大夫,因故逃到齐国,任齐国工正,改姓田,居今山东临淄地区,是为临淄派;第六十七世渊,因父延年坐罪自刎而死,渊逃至吴兴改姓妫,卜居云溪之崖,是为吴兴派入始祖;第六十九世平,汉冀州刺史,复姓姚,为吴兴姚姓起家之祖;第七十四世敷,东汉时武骑常侍,居吴兴武康,是为吴兴武康分派第七十六世逢,字得仁,官获羌校尉,为赤亭羌人之祖,是为南安郡之祖;第八十五世纲.仕北魏,徙家河南陕州,是为武康派分陕州派之祖第八十六世僧坦,官隋仪同三司,进爵北绛郡公,为武康派;第八十六世宣业,纲之子,南朝梁之征东大将军,封吴兴郡公,为武康派;第九十一世孝孙,官关壶令,为宣业公五世孙,其子孙皆为陕州派,彝.异.奕.安.冯.算等皆为陕州派;第九十一世昌洹.昌沛.昌源.昌润.昌齐等皆属武康派;第九十一世竹表,是为僧坦武康派之光州分派;第九十四世伸,原名仲,因雷同而异为伸,官博士,因避乱而家会稽藐桥,子孙皆为会稽分派;第九十五代登.助.昂为会稽分派;雍述.雍绍为崇德分派第九十五世正雅.由高安迁安成桃溪.定为萍乡南坑宗人之始祖;第九十六世松.迁会稽山阴令,其的孙为山阴派;添明迁莆福韶溪,其子孙的韶溪派;泷迁鄢城,其子孙为鄢城派;添授.为增坦公名下慈溪派;第九十七世文彬,为莆吐霓坡派;文琰.徙居潮洲,为潮洲派;第一百零一世利仁.为福建泉州永舂派;第一百零二世朝圭.徙闽中漳州,其子孙即为漳州派;第一百零一世利仁.为福建泉州永舂派;第一百零二世朝圭.徙闽中漳州,其子孙即为漳州派;第一百零三世宗之.第一百零四世渠.宋参军,徒中沁,其子孙为中沁派姿.家于潮阳.其子孙为潮阳派;芬.是隆莆公的曾祖父,徒于湖南常德府;第一百零八世隆莆.元时为吉州仓使.致仕流寓于安城城东(安成即今之吉安)第一百一十四世.嘉继.为隆莆公六世孙,清初携二子凤.凰迁入萍乡湘东姚家洲,是我姚家洲文明堂之始祖;史海翰浩,夕月如烟,四千多年姚姓之迁移,即使是上百万言的巨著也难能叙述清楚,以上迁徙情况只根据所修谱之记载,也查阅了安福忠毅堂老谱所载,并参照了萍乡几处宗人支谱,综合编写而成,况且明朝以前的各族支谱多有雷同,限于当时交通和信息的不发达,有相互传抄之嫌,错讹疏漏在所难免,如:南北朝时期为公元420-589年,历时169年只见85-87三代人;宋朝为公元960-1279年,历时319年.只见99-104六代人,其间有遗漏是明显的,自始祖舜帝以来,迄今近四千三百年,传至我辈尚只130余代也是不足信的,但遗漏的是哪一段或几段,却是目前尚无法肯定的,编者的学识和手头的资料都无法予以补正,因此对遥远先祖的迁徙流转情况仍只能存疑者仍疑之,确实可信者笃信之,舜帝是姚姓的始祖是确实无疑的,自隆莆公之曾祖父芬公始的世系传承是明白清楚的丝毫无误的,深信族中将会有关心家史的裔孙最终将会自始祖舜帝起查核清楚的.姚氏家谱目录姚 5750【河北青县】姚氏家谱二卷钞本河北青县王镇店小交河村 5751【上海南汇】周浦姚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姚仁焯修民国五年(1916)排印本二册上海图杭州大学 5752【上海南汇】周浦瀛绪堂姚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姚雨阶辑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二册上海文管美国 5753【江苏镇江】姚氏重修族谱六卷(清)姚廷甫主修清道光九年(1829)世德堂活字本六册历史所注:清乾隆三十二年始修。
姚姓的起源
姚姓的起源姚姓的起源好文章2007-03-24 11:51:21 阅读17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姚姓是中华姓氏中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
自始祖舜帝肇始至今,已传至130余世。
据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百家姓中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
帝舜与姚姓的起源姚姓的始祖为上古五帝中的舜帝。
《史记》、《说文》等典籍记载,舜,也称虞舜,名重华,黄帝的八世孙。
因生于姚墟(又称诸冯,今山西省永济市张营乡舜帝村),以地取氏为姚。
据《史记》记载,舜帝五十岁开始代替帝尧摄行天子的职权,五十八岁时帝尧驾崩。
舜为帝尧守丧三年,六十一岁时正式登帝位。
舜帝摄政与在位期间,改革政治,励精图治,治理洪涝灾害,设立中央政府,制定刑律等,把一个原始、松散的部落联盟,构建成了一个具有基本的国家性质的雏形,拉开了华夏国家文明时代的序幕。
帝舜的人格和道德精神也为历代民众所敬仰,被列于“二十四孝”之首,尊奉为帝王的楷模。
帝舜即位的第三十九年,南下巡狩,病逝于苍梧山下,被安葬于九嶷山旁。
人民感念帝舜的圣德,就尊舜陵为零陵,意思是地位最崇高的陵墓。
今湖南零陵市即因舜陵而得名。
帝舜的死讯传到家乡,妻子娥皇和女英悲痛欲绝,匆忙南下九嶷山哭吊。
途中二妃悲极,终日哀泣,泪水洒过的地方,便生出丛丛满身泪痕的斑竹。
在过湘江时,二妃不堪哀痛,双双投江,香消玉殒,留下了一段为历代骚客反复咏唱、凄美哀婉的爱情神话。
毛泽东也有诗曰:“九嶷山下白云飞,帝自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二妃死后,被葬于洞庭君山之上,为感念二妃贤德,旁建祠堂,四时享祭。
传说,二妃终成洞庭、湘江二水之神,继续佑民造福。
舜帝除了是人间帝王,在古神话中也是最为显赫、最为尊贵的神祗,神格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神---乃众神之父。
在古神话中,他称作帝俊,是日、月神之父。
《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帝俊的传说。
姚氏本房一脉图
姚氏本房一脉图姚氏两大世系表之舜帝世系(考据巨野姚氏,蓝字为其他资料补充)总世系分世系名号官号爵纪事官属地住地朝代一世姚重华帝舜生于姚墟,始姓姚,姚氏始祖山东鄄城有虞有虞氏山西永济二世商均虞国侯生于妫河湾,受禹帝封为有虞氏部落首领河夏三世夷伯(梅州姚氏称箕伯)虞国侯南四世强馀虞国侯虞五世颉(梅州姚氏称虞颉)虞国侯城六世梦熊颉长子思虞国侯颉次子,帝孔甲时期有雌雄二龙,命梦熊之子刘累豢养,汶跟刘累学养龙,雌龙死,刘累逃跑,汶受牵连,免爵失国,相君进谏有虞氏,国家受命之事不可绝祀,孔甲于是封汶叔思为虞国侯;思卒子友龙继。
七世友龙(绍兴姚氏称有龙) 虞国侯八世寿肸虞国侯九世叔仪虞国侯十世康伯康伯子宗石康仲康仲子祖妫十一世祖妫宗石子世期,祖妫子发十二世世期世期忠谏於桀,为桀所灭发虞国侯汤兴复封于虞,谥思公十三世妫方虞国侯发之子十四世振虞国侯十五世维虞国侯十六世寿固虞国侯十七世敖虞国侯十八世胜虞国侯十九世元捷虞国侯二十世偃虞国侯二十一世姑犭益(梅州姚绍兴姚称姑猛)虞国侯二十二世公允虞国侯二十三世蔺虞国侯二十四世填叔虞国侯二十五世世野(梅州姚绍兴姚称野)虞国侯二十六世无斁虞国侯二十七世甾(绍兴姚氏称茎)虞国侯二十八世叔正虞国侯二十九世献子虞国侯三十世亚寿虞国侯三十一世原寿虞国侯三十二世梦延(绍兴姚氏称萝延)虞国侯三十三世阏父(绍兴姚氏称遏父)周陶正负责制作陶器,陶艺精湛,武王伐纣为陶正河周三十四世满陈胡公"周武王灭纣后,分封十二个诸侯国,封有虞氏舜帝之后妫满为陈国侯,即为陈氏开山祖,陈国(前1046年至前1024年)在位,生子皋羊、犀。
被周武王封诸侯国陈国(公元前1046至前479年),其妻(武王长女)太姬,姬氏所生嫡长子名犀候号申公。
支子(出自姬氏)封为胡国(地在陈国境内,为陈之附庸,爵位为子)之君,其名曰[皋羊]其子孙以胡为姓,详可参见《史记》之卷三十六陈(国)杞(国)世家第六];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
(仙桃)姚氏族譜1892年版(殘缺)62双页
(仙桃)姚氏族譜1892年版(殘缺)62双页原序
族之有谱,所以溯本源明,支派昭雍穆免遗忘也。
子孙蕃衍苟无谱牒以记之,则世远年湮,支分派别几有一本。
莫识遂至,相残不顾者,旷观当代何多也!然则谱牒之擊,豈細故哉。
我祖自崇公守荊郡,鞠躬盡瘁,佐唐中興各列青史曆至。
斌公仕宋,以身報國,身中數槍,忠昭日月皆足為後人矩薙及。
福公由豫章吉水縣太平橋遷沔(是時沔屬安陸)至。
俊公隸籍蔴港郭賢口,數百年來,代有達人。
明季,盜賊蜂起,人民逃散。
本朝定鼎,世際昇平。
俊祖之後,零星四散,近則於郭賢口,外有在茅埠者,有在紅山廟者,有在莫家腦者,有在乾沱大垸鄭道湖者,有在柳口鄭家院、王家台者,有在萬安寺者,有在菜子院荘家灣者。
遠則有居宜昌東湖縣者,有居漢陽及天門田二河者,有居荊州南門、西門者,有居陝西、四川者,共計所居不下數十餘處,何若是之散而不復聚也。
由是子孫日繁時事愈踈、人漸遠、派漸失,先人之名漸忘。
疇則知有一本與之相親而相愛乎!余深慮之爰,約族人訂成譜牒,庻返本源,千裏如一室也。
猶冀我祖在天之靈佑,啟後人於無既焉!是為序。
康熙十二年癸醜仲春月吉日
九世孫上選鳳魁華仝序
姚波錄於(仙桃)姚氏族譜1892年版斷句謹供參考。
潮阳姚氏概况
潮阳姚氏概况潮阳姚廿七世姚钟尧(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系广州510640)2010.11.21.初稿潮阳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设置,当时属义安郡;从唐朝以来,粗略地说,都属潮州府,县治在棉城。
潮阳是粤东古县,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
1993年9月潮阳撤县设市,是汕头市代管的县级市。
2003年3月潮阳又撤市设区,千年古县一分为二:潮阳区和潮南区,成为大汕头的两个区。
本文的“潮阳”,除非特别说明,是指潮阳县(市)。
潮阳固(古)有的姚姓来自福建莆田,有两支:古埕姚和古溪姚,古埕姚以姚孚为始祖,古溪姚以姚元山为始祖。
由于古埕姚发展和发达得快而早,人多势众,人才辈出,自明朝以来就是当地的大姓望族,在县城有“萧姚赵郑富朥朥(富油油之意;朥是潮州方言字,指动物脂肪),……”的民谣。
而古溪姚发展较缓慢,致使世人只知古埕姚而不知有古溪姚,将古埕姚等同于潮阳姚。
潮阳是人口大县,自古有“人县”之称,1997年217.88万人,在全国不是第一便是第二。
潮阳1999年有246个姓,算是全国最多姓氏的县级地区之一。
潮阳姚姓人口十几万,在全县排第11位,其中古溪姚人口1400多。
古埕是今汕头市潮南区井都镇的一个自然村和行政村,位于县治(棉城)西南5公里处,北临练江,东南濒临南海。
古埕姚姓人口近3万,是不是全国姚姓人口第一村?古埕姚始祖姚孚公,字绵光,号宣教;姚琳公之子,生于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庚戌(1190年)十月初二日,卒于南宋理宗淳祐壬子(1252年)正月初七日。
要说清楚潮阳姚氏的源流必须着重提一提姚孚的祖父姚楶公(不是姚粢。
在几乎所有可见的今人所写的关于姚楶的文字中,官方或民间的、文人或平民、本族或族外的,都将“姚楶”错写成“姚粢”)。
姚楶,字夫,行三十一,宗之公为之父,榘为之兄,有子一琳。
最近从萍乡姚道信得知,姚楶还有弟姚棻。
也就是说,宋名臣姚宗之有子三:长子姚榘,次子姚楶,三子姚棻。
姚宗之出自福建莆阳、舜系96世天明公后季房,是舜系103世,因此姚楶是舜系104世。
全国各省姚氏辈分收集
全国各省姚⽒辈分收集姚⽒家谱字辈派语汇编湖北省建始县三⾥姚家坝儒公⽴派⼆⼗世:应国世周⽂,光明道永昌;志宏传宗远,启绪德泽芳。
世系裔胄赓续⼆⼗代:康靖裕兴邦,嘉祯晋吉祥;仁贤晓礼义,俊彦普华章。
安徽枞阳县⽩苓涧姚⽒⼀⾄⼗世字辈如下:甫、仁(信)、以、伯、⼦、景、世、可(思)、九、宗。
⼗⼀世⾄三⼗⼋世字辈:元嘉利贞,经德秉哲,笃实辉(荣)光,尊君亲上,率由典常,睿智博学,才颂贤良。
⾩阳⼀⽀华⽂孝德着永仕倡德州夏津⼠,福,宗,协,昌。
俊,德,丙,同,⽅。
安徽灵璧字辈⽂元献瑞⽟兰⽣辉⼭东德州宁津⽴忠德万平春湖南湘阴长开其元本,教育振家声,守道如珍友,进师运世停。
江苏盐城葛武字辈公卿绍启⼭东平原王凤楼镇炳庆恩汝光甲向传⽟⾦长明清宝俊中⽴友学⽂洪东振全村湖北黄冈姚⽒宗定钧彦志群忠节义贤⼀⼆三四五科第家声远闻⾏世祚芳作宾观国宇华毓聚星堂秉公绍吉祥⽴法利乡邦修务勤为本启智永昭昌授善积德厚诚孝守纪常耕读传荣陆⽂武则盛强温良恭俭让庭训继鸿扬清⽩佳风在诗礼郁兰⾹承前弘伟业迪后谱新章统派联宗谊箕裘乃古长安徽六安⼀⽀辈分⽂虞家声远江苏新沂世天洪福⽂献有章勤学儒道四川南充建武秀连芳⼴东⼴宁辈分启肇明⽂道成定德⽴昌朝廷⾼厚禄幸福万年长⼭东聊城姚⽒家谱⽟、明、之、理、增、⼴、德。
湖南新晃县李树重华堂姚⽒字辈:仕⽂时字⼦.天永必通维.正⼤贤明启.荣华副梁忠.邵祖本元茂.敦伦瑞英长⾈廷龙显见.毓秀定连芳⼴西全州县全州镇⼤贵江屋村辈份德世朝伦家学远孝友代贤连安徽亳州涡阳县永友汉兴治海洪湖南怀化辈分宗朝光世政通传家道荣昌万代崇河南商丘⼀⽀排⾏⾟存恭良。
⼀振家声。
湖北武汉家声远宏湖北荆门字辈⽂明⼴运开国传家四⼤光华亳州⼀⽀辈分:凤⼼万⼴志叶传四川南部县辈份正云争做如⼤客天⽂兆开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辈分排⾏:敦本承先志⽂明德业扬书⾹传道统祖武衍麟祥安徽泗县辈分⽂武定公卿少起供奉仰⼭东临沂⼀⽀字辈⼦运付焕元明⼭东临沂⼀⽀辈分鳯奎⾃朋明善继树江苏睢宁正⼤光明志磊学成四川遂宁姚姓安邦福昌云世永家泽远中发苏税兴江西上饶县坑⼝姚家排⾏字辈开正太帮浙江台州天台⽑⼭姚姓辈分33世:家志34世:振在35世:⽇先36世:新贤37世:⽤后38世:守嗣。
姚氏家谱
姚氏家谱家族来源姚姓的迁移流转在舜的时侯即已开始,如前述舜的晚年即在南方度过,舜的儿子义均原居于虞(今河南省虞城县)又名虞均,舜帝大约八十三岁时将帝位禅让给禹之后,禹将虞均封于商(今陕西商县),这便是舜帝后人迁徙的开始,这也是社会的发展私有财产出现之后,尧己不如舜那样大公无私,而是为了一己或本氏族的利益而排挤舜的氏族,将其从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林茂草封的中原排挤到土地脊薄人口稀少的秦巴山地,夏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权,对舜的后裔更是排斥,迫使他们离乡背井至边疆等偏远地带,现有迹可寻者,一是北迁幽燕抵达黑龙江朝鲜乃至西伯利亚等地;一是追随义均西迁至陕西甘肃一带和当地羌族生活在一起,一是跟随舜迁往湖南入永州一带者继续南下迁至广东中东部定居,或经广西直到越南北部一带,自此以后,姚姓后裔分散遍布中华大地.商朝末年,舜的三十三代孙阏父在周任陶正,技艺精湛,得到周文王赏识,将自己的长女嫁给阏父的长子妫满为妻,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为陈地候爵,建都宛丘(今河南省准阳县),是为陈胡公,此后这支姚姓的后裔以封地为姓便改姓陈了,自妫满始是为宛丘派;第四十五世完,完为陈大夫,因故逃到齐国,任齐国工正,改姓田,居今山东临淄地区,是为临淄派;第六十七世渊,因父延年坐罪自刎而死,渊逃至吴兴改姓妫,卜居云溪之崖,是为吴兴派入始祖;第六十九世平,汉冀州刺史,复姓姚,为吴兴姚姓起家之祖;第七十四世敷,东汉时武骑常侍,居吴兴武康,是为吴兴武康分派第七十六世逢,字得仁,官获羌校尉,为赤亭羌人之祖,是为南安郡之祖;第八十五世纲.仕北魏,徙家河南陕州,是为武康派分陕州派之祖第八十六世僧坦,官隋仪同三司,进爵北绛郡公,为武康派;第八十六世宣业,纲之子,南朝梁之征东大将军,封吴兴郡公,为武康派;第九十一世孝孙,官关壶令,为宣业公五世孙,其子孙皆为陕州派,彝.异.奕.安.冯.算等皆为陕州派;第九十一世昌洹.昌沛.昌源.昌润.昌齐等皆属武康派;第九十一世竹表,是为僧坦武康派之光州分派;第九十四世伸,原名仲,因雷同而异为伸,官博士,因避乱而家会稽藐桥,子孙皆为会稽分派;第九十五代登.助.昂为会稽分派;雍述.雍绍为崇德分派第九十五世正雅.由高安迁安成桃溪.定为萍乡南坑宗人之始祖;第九十六世松.迁会稽山阴令,其的孙为山阴派;添明迁莆福韶溪,其子孙的韶溪派;泷迁鄢城,其子孙为鄢城派;添授.为增坦公名下慈溪派;第九十七世文彬,为莆吐霓坡派;文琰.徙居潮洲,为潮洲派;第一百零一世利仁.为福建泉州永舂派;第一百零二世朝圭.徙闽中漳州,其子孙即为漳州派;第一百零一世利仁.为福建泉州永舂派;第一百零二世朝圭.徙闽中漳州,其子孙即为漳州派;第一百零三世宗之.第一百零四世渠.宋参军,徒中沁,其子孙为中沁派姿.家于潮阳.其子孙为潮阳派;芬.是隆莆公的曾祖父,徒于湖南常德府;第一百零八世隆莆.元时为吉州仓使.致仕流寓于安城城东(安成即今之吉安)第一百一十四世.嘉继.为隆莆公六世孙,清初携二子凤.凰迁入萍乡湘东姚家洲,是我姚家洲文明堂之始祖;史海翰浩,夕月如烟,四千多年姚姓之迁移,即使是上百万言的巨著也难能叙述清楚,以上迁徙情况只根据所修谱之记载,也查阅了安福忠毅堂老谱所载,并参照了萍乡几处宗人支谱,综合编写而成,况且明朝以前的各族支谱多有雷同,限于当时交通和信息的不发达,有相互传抄之嫌,错讹疏漏在所难免,如:南北朝时期为公元420-589年,历时169年只见85-87三代人;宋朝为公元960-1279年,历时319年.只见99-104六代人,其间有遗漏是明显的,自始祖舜帝以来,迄今近四千三百年,传至我辈尚只130余代也是不足信的,但遗漏的是哪一段或几段,却是目前尚无法肯定的,编者的学识和手头的资料都无法予以补正,因此对遥远先祖的迁徙流转情况仍只能存疑者仍疑之,确实可信者笃信之,舜帝是姚姓的始祖是确实无疑的,自隆莆公之曾祖父芬公始的世系传承是明白清楚的丝毫无误的,深信族中将会有关心家史的裔孙最终将会自始祖舜帝起查核清楚的.姚氏家谱目录姚 5750【河北青县】姚氏家谱二卷钞本河北青县王镇店小交河村 5751【上海南汇】周浦姚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姚仁焯修民国五年(1916)排印本二册上海图杭州大学 5752【上海南汇】周浦瀛绪堂姚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姚雨阶辑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二册上海文管美国 5753【江苏镇江】姚氏重修族谱六卷(清)姚廷甫主修清道光九年(1829)世德堂活字本六册历史所注:清乾隆三十二年始修。
山东姚姓源流及概述
山东姚姓源流及概述各位山东宗亲大家好,现收集整理14支山东各地的姚氏源流信息公布于中华姚网。
如有谁知道你们当地姚氏源流和具体情况的,人口、分布、祖籍情况的,都可以跟帖,其他地方的宗亲也欢迎提供资料。
谢谢!1、巨野姚氏唐相姚崇之后,金元时期始祖姚清自陕州移民巨野垦荒,迁居此地。
生二子。
长子姚从义,次子姚从善。
姚从善后来迁居河北任丘,故今巨野姚氏皆姚从义之后也。
此后繁衍生息,代代相传,逐步发展壮大,清代时期最为鼎盛,被称为“巨野第一名门望族”。
有明获嘉知县姚恭,明朝大夫、口北监军道姚北极、沁州刺史姚梅园、抗狄名族英雄将军姚之英、万历年间太医院判姚默;清朝武昌守备将军姚锡年、徐州守备将军姚鸿烈、河南巡抚和贵西监军道姚学瑛、嘉定知县姚学甲、江西知府要体备、翰林院大学士和浙江道监察御史姚疏密、御林军十营总领姚良才等;另有明间“神医”姚宏、著名文士姚安、姚黄等皆名重一时。
到现代,则有刘少奇秘书、曾任人民日报申副主编姚力文、全国著名水利史专家姚汉源等。
2、文登姚氏迁始祖姚玑,字君宝,元初忠显校尉管军总把千户事,定居文登宋村镇臧格庄村,其十世孙姚思于明万历八年迁至姚山头村,姚思弟姚棚又迁至荣成县之荫子介。
现在宋村镇臧格庄、姚山头、紫金山等村姚氏3000多人,威海市多姚姓人,多是姚玑之后,现后裔遍布烟台及大连、沈阳、丹东、承德、临江等地。
为今江苏省淮安市,清康熙年间迁入姚家疃;为清时由贵州省从军落居文登营村。
3、昌邑姚氏始迁祖佚名,二世姚杰,金大定四年由昌阳(今莱阳)方山前姚庄迁居昌邑。
有清光绪二十五年姚春霖编撰《姚氏族谱》册存世4、莱阳姚氏始迁祖是姚聪、姚金、姚玺三昆仲,明永乐二年从云南省大姚县小姚村迁至莱阳市浴店镇大姚格庄。
现分布于莱阳市、栖霞市、莱西市、蓬莱市、龙口市等地,有1963年姚尚书等撰修德《姚氏谱书》四册流域世。
5、平度姚氏一世祖姚祯、姚蓁直、姚实增、姚实盛、姚克亮等,世居莱阳府平度州(平度市)西南廖乐乡荆家庄姚家荆奇庄。
莱阳有不少姓姚的人,栖霞莱西招远有其家族分支
莱阳有不少姓姚的人,栖霞莱西招远有其家族分支
榆科顶和谭格庄是莱阳北部的两个乡镇(前者已经合并到沐浴店),如果从榆科顶沿公路到谭格庄的话,在路旁你会看到一个叫“大姚格庄”的村子,这个村子是莱阳姚姓家族著名的聚居地。
“大姚格庄”很大,人口将近千户,大多数都姓姚。
很多朋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提到“姚”姓,可能很快就会想到姚明。
姚明是上海人,江浙一带的确是姚姓的主要聚居地,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吴兴姚氏。
姚姓尊奉舜帝为始祖(舜帝生于姚墟)。
此前在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莱阳姚姓起源的文章,基本上都出自大姚格庄姚姓族人(圈里村分支)姚长虹之手。
为了让更多族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家族的发展历史,现在,大姚格庄村有些热心族人,想重修族谱。
几经打听,我们找到了一位参与修谱的姚姓族人,今年已经年过八旬的姚维国。
姚老爷子住在一个古朴的胡同里,进去首先要经过一个老式的过道。
这是姚老爷子家的小院,老爷子很谦虚,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对想把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承好,他不会用电脑,很多资料都是手写整理出来的。
这是分册撰写的姚氏族谱,记载很详细,不仅有莱阳本支的资料,还包括栖霞、莱西、招远等地分支的信息。
根据姚长虹此前的研究,莱阳姚姓的祖先姚聪、姚金、姚玺三兄弟是明朝永乐初年,从云南省大姚县小姚村迁徙至此;不过,重修族谱所采纳的说“河南说”,河南起源说有一块清代的碑文为依据,不过碑文中所记载也是“相传来自河南”,河南姚姓在唐宋时比较有名,出过一位宰相叫姚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十三世元
八十四世汾隐居不出征召
八十五世纲事魏,徙家陕州,生子宣业,南朝梁征东大将军纪普提生子僧坦
八十六xx
八十七世察
八十八世思廉察生丰城公思廉,陕西万年人,官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撰《梁书》五十卷
八十九世僜(憕)恽九十世姚璟官至正少卿,娶葛氏生壹男,法未仕。
九十一世崇字元之(公元650-721年),唐陝州硖石人,後定居洛陽,曆任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代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封梁國公,紫微令.已被列入中國曆史名臣錄,開元九年卒,益號文貞,傳三子,彜、異、奕.察生丰城公思廉,陕西万年人,官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撰《梁书》五十卷。
朝望夫人xx,生子三,曰:
源祖,流祖、派祖。
朝班居永春;朝望名观,国子监太学生,旋车不仕,开族于晋江桔里(晋江内坑古称)。
一百零三世源祖传子四,曰刚道、柔道、隐道,显道.
流祖
派祖
一百零四世刚道传子十郎、十四郎,柔道传子十二郎,隐道传子十三郎,显道传子十一郎.注:
注:
(育孙有性、理、德、业四房,今存性一派传桔里岭上房及分支南安田坂房、内坑山头房,安海后埭头房;理一派传桔里下田房及分支青阳曾井房,安海、永宁、罗山玉井房;业一派传桔里村边房。
六十三世疾祐xx
疾祚阳
六十四世xx女为景帝后,xx
六十五世蚡昌长子,武帝时封武安侯太尉,为丞相
六十六世梧蚡之子
偃胜之子
延年大司农牟之子,汉昭帝时任大司农,因贪污事发,羞于坐牢,自刎而死.延年字子宾,汉昭帝时为大司农,汉宣帝时封颍川阳城侯,后坐罪,耻入狱,自刎六十七世渊父亲延年事发,恐诛连,逃吴兴郡,吴兴有归安县与妫同音,改姓妫六十八世徵
二十六世无斁xxxx
二十七世甾(xxxx称茎)xxxx
二十八世叔正xxxx
二十九xxxxxx
三十xxxxxx
三十一世原寿xxxx
三十二xx(xxxx称萝延)xxxx
三十三世阏父(绍兴姚氏称遏父)周陶正负责制作陶器,陶艺精湛,武王伐纣为陶正河周
三十四世满陈胡公"周武王灭纣后,分封十二个诸侯国,封有虞氏舜帝之后妫满为陈
七十五xx敷长子,字彦和,累官至少xx
信敷次子,xxxx,信长子xx,次子巡
七十六世伯膺子太守,xx辟为丞相椽
逄信长子,字得仁,累官获羌校尉,使凶奴拒,因为赤亭羌之祖
巡信次子,乐于游山玩水,号默叟
七十七世子恒巡之子
七十八世墨
七十九世和
八十世岳王逊知宁州,拜为大将,大破李让有大功,因谗言被罢官
八十一世杰痛父诽命,洁身不仕
九十九世孟天明生三子,三子孟、仲、季,分居各地开族,孟派由度而惠,至宋进士广东签判亨震,则其八世孙也;仲派由庆而升,至六世孙朝圭,为漳之祖,十世伯绍、伯纯兄弟入广居海丰,而揭阳始祖又其十二世孙岱徙居也;季派由业而益,至念一公兄弟四人,念二生廷喜,迁居畅山,念八、念九生千四、千二、千三、未徙也。念一公与潮阳之祖孚,均出季派十世支队。孚为潮阳尉因家焉,念一公为驿梅州,休官承旬,遂家均田,平之有姚氏,自始也。
十二世世期xx谏xxxx,为xx所灭
发xxxx兴复xx,谥思公
十三世妫方xxxx之子
十四xxxxxx
十五世维xxxx
十六世寿固xxxx
十七世敖xxxx
十八世胜xxxx
十九xxxxxx
二十世xxxxxx
二十一世姑犭益(梅州姚绍兴姚称姑猛)虞国侯
二十二世xxxxxx
二十三xxxxxx
二十四xxxxxx
二十五世世野(xxxxxxxx)xxxx
xx
五十四世白田xx
xx
五十五世和齐侯太公公元前386年周天子封为诸侯
五十六世午xx
xx
五十七世因齐齐威王齐康公无后,齐国领地全部并入田氏,自立为王
齐国王
五十八xxxx
齐国王
五十九世地齐湣王燕国攻齐,湣王败逃,求救于楚国,在莒城被楚国援将淖齿凌杀。
齐国王
六十世法章齐襄王"(公元221年田齐为秦始皇所灭)
以上共79代(约公元前3250年—公元前221年)。"
齐国王
六十一世建齐王降秦,国灭.建生长子嘉,次子修,三子良,避秦,徙颍川,姓陈氏,免遭诛,汉高祖八年召诏齐楚大族,后徙关中(今西安),家于长陵(县名,今咸阳东北)等地。陕
六十二世良秦兵入宫,奔走折足,得免诛死,生子疾祐、疾祚。疾祐生昌,昌女为景帝后,生武帝,昌生子蚡、胜,均封侯.西
九十二世
九十三世
九十四世姚合姚崇曾孙,元和进士,官终秘书监。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他开创的诗体
九十七世孟玉(一名迁)弘庆生二子;孟玉(一名迁),孟瑜(一名远)
xx(一名远)
九十八世天明远生天明(察之裔孫),居莆福韶溪,唐赐进士第,官拜太常奉礼郎,因事避居河南固始,唐光启年间,天下大乱,从王审知入闽,为侯官县大尹,择居福清、莆田交界处的诏溪,是为闽地姚氏始祖,同天明一起来福建的还有其堂弟姚凤。
六世梦xx长子
思虞国侯颉次子,帝孔甲时期有雌雄二龙,命梦熊之子刘累豢养,汶跟刘累学养龙,雌龙死,刘累逃跑,汶受牵连,免爵失国,相君进谏有虞氏,国家受命之事不可绝祀,孔甲于是封汶叔思为虞国侯;思卒子友龙继。
七世友龙(xxxx称有龙)xxxx
八世寿肸xxxx
九世叔仪xxxx
十世康伯子宗石
xxxx妫
十一世xxxx石子世期,xxxx发
"xx
xxxx
xx正
四十五xx公生共公、xx
四十七xx公共公子,xxxx
xxxxxx
齐大夫
四十八世午成公灵公子
须无xx公续公子
xx
四十九世弱哀公成公子
无xx
xx
五十世xx哀公子
开田xx公子
xx
五十一世xxxx公子
xx僖xxxx
xx
五十二世越湣王越四年,公元前479年楚灭亡
xxxxxx
xx
五十三世xxxx
"xx
xxxx
三十五世犀侯陈申公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阳
xx
犀羊xx
三十六世突xx申公子(xxxx注:
犀侯子)
xx
三十七世圉xxxx
xx三十八xxxxxx Nhomakorabea三十九xxxx釐公
xx
四十世灵xx
xx
四十一世夷公武公长子
燮xxxx次子
xx
四十二世圉xx公平公子
xx
四十三世桓公文公长子,桓公生兔公、利公、庄公、宣公河周
六十九世妫平徵之子,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复姓姚为吴兴起家之祖。姚七十世姚丰王莽篡汉求舜后,封代睦侯。丰复姓田,新莽立,求舜后,封为世睦侯(《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可证)
七十一世恢与父丰复归xx.xx
七十二世显隐居不仕,钧於箬川,号智川醉翁
七十三世奕xx县令
七十四世敷武骑帝侍田恢的五世孙田敷,又改妫姓为姚姓,并迁居吴兴武康(浙江德清县西),其后姓氏一直不变。
姚氏两大世系表之舜帝世系(考据巨野姚氏,蓝字为其他资料补充)
总世系分世系名号官号爵纪事官属地住地朝代
一世姚重华帝舜生于姚墟,始姓姚,姚氏始祖山东鄄城有虞
有xxxx永济
二世商均虞国侯生于妫河湾,受禹帝封为有虞氏部落首领河夏
三世xx(xxxx称箕xx)xxxx
四世强馀xxxx
五世xx(xxxx称xx)xxxx
柔道传子十二xx,xxxx:
仁、义、智、信,今存安海窑前房、桔里金厝房、永和钱仓房。隐道传子十三郎,孙五:
礼、乐、艺、学、忠,今存罗山玉井房及分支磁灶南村,南安埔头等房。显道传子十一郎,孙三:
元、亨、贞,今存内坑加塘、xx房)
柔道传子十二xx
隐道传子十三xx
显道传子十一郎
陈国(公元前1046至前479年),其妻(武王长女)太姬,姬氏所生嫡长子名犀候号申公。支子(出自姬氏)封为胡国(地在陈国境内,为陈之附庸,爵位为子)之君,其名曰[皋羊]其子孙以胡为姓,详可参见《史记》之卷三十六陈(国)杞(国)世家第六];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妫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妫完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氏。他们尊田完为田氏的得姓始祖。
仲季
一百世源僜(憕)之十世孙源(为会稽山阴祖)
一百零一世求仁天明六世孙求仁,安仁、怀仁、求仁居莆田开族;怀仁失考;
xx登xx元符三年
(1100)进士,以文林郎知晋江县,政和六年
(1116)以从政郎知永春县,居官廉明,所入俸俱出以济施,士民向慕。夫人唐氏,生三子曰朝珍、朝望、朝班。
xx失考
一百零二世朝珍登士不仕,建居南安八都湖山洋坪
佗厉公文公次子,名佗,厉公佗生完公,佗死于宣公,太子御寇善庄公娶嬖姬生款,欲立为太子,乃杀御寇,完惧祸及己,改姓田,名田完,逃齐桓公使为王懿仲妻之以女,卒,谥敬仲,公元前672年投齐桓公南
四十四世完田敬伸"完公生五子,长子穆公,次蜜公,三子伾公,四子洙公,五子宰公。[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厉公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公元前707年,陈国发生宫廷内乱,厉公被杀,太子完被贬为大夫。后宣公太子御寇,被宣公宠妃谋杀;完和御寇相好,恐祸及己身,便离陈出走,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完公奔齐后,齐桓公要拜他为卿,陈完推辞,齐桓公就封他为“工正”(管理百工的官),并赐给他很多田地。为了感恩答谢,陈完又改姓“田”(古时陈、田同音)。陈完的后代以“田”为姓,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详可参见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