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新闻阅读2.1新闻深度阅读指导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新闻访谈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新闻访谈阅读答题技巧

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 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 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C项,“多次 参与导航工作”于文无据。E项,“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 理等描写”错,文中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
新闻访谈阅读
目录
1、了解新闻文体知识,掌握阅读方法 2、新闻阅读 3、访谈阅读
1、了解新闻文体知识,掌握阅读方法
一、文体知识 1.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 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分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 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 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 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 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
“下降高度!” “跳开X号保险丝!” 终于,飞机从7 000余米下降到6 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 镇服。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 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 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的飞行员的氤氲柔情。⑧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读文示范 ①读标题,确立阅读重点 标题大气,有吸引力。何谓“九天神眼”?“神”在哪里? ②读首段,明核心内容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启全篇,既明确了 本文的对象,照应了标题中的“神眼”,又突出了飞机的特 点。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调查报告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调查报告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语句,一般不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非连续性文本的这些特点,给考
生们阅读这类文本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有助于阅读效
率的提升。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二、走进它,辨识它——落实阅读过程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三步骤
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名称 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二次通读, 关注细节。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调查报告等非 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考体验 阅读指导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高考体验
考纲要求
明确高考考什么
一、语言文字应用单一型非连续性“文本” 在《考试大纲》中,并无“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而“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提 出是因为近几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多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进行。实际上,近 年常考的新闻、报告类、传记类也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如:考查传记,常有链接。 二、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 语文高考《考试大纲》要求为: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 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 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 价,正确的两项是( )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 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析,正确的两项是( )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 科研方面的作用。
筛Hale Waihona Puke 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 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 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 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 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 1.多元性 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考查考
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
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 2.发散性 “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
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4)从人物 与主题的
角度分析
思考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轨迹, 是否切合时代特征和环境,是否有利于丰富或深化主题。
答题规范: ◎表述自己的观点(合理)——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从文本 叙事形式上分析——从写作时代特点、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 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总—分式) ◎表述自己的观点(不合理)——从文本情节上分析——从文本叙事 形式上分析——结合现实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总—分—总式)
什么是文学性?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因为一切文学作品都具有 文学性。那么,小说的文学性又指什么呢?它是指运用形象的语言、 精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等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来反映生活、表达情 感。尽管这种说法不一定人人都认可,但“文学性”的基本因素还是 能达成共识的,如虚构的形象、语言、结构、技巧、手法等一些形式 要素。当然,也包括作家在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其他手法,如典型 化等。
(一)虚构性与真实性 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甚至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 说。虚构的特质是想象、夸张、怪诞和荒谬。小说家是专业“说谎 者”。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显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 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它绝然有别于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触 手可及的现实世界。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 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 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 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 小说即便写的是历史或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可以进行再创造甚至是虚 构。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Ⅰ 新闻课件课件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Ⅰ 新闻课件课件

步骤三:筛信息,概中心,评价主要观点倾向 材料一首段关键信息是“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威胁着居民 健康”,第二段关键信息是“垃圾分类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 用”“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综上可概括出材料一的中心:垃圾 分类好处多,但推进困难。
材料二的重要信息集中在第二、三段。第二段关键信息是“垃 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 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第三段关键信息是 “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应当落实政府主 体责任”“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综上可概括出材 料二的中心:垃圾分类,所有人责无旁贷,政府要起主导作用。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 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的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 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 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 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 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 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Hale Waihona Puke 步骤二:辨方式,理脉络,准确划分全文层次 “辨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 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 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 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 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1小说阅读任务3考点突破第7讲行文虽有异据文巧解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1小说阅读任务3考点突破第7讲行文虽有异据文巧解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 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 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 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 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 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综合 的特征。 征。
考查 (2)(2014·全国Ⅰ卷)作品是怎样叙 小说是怎样讲述……的 类 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 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处?请简要分析。
类型
手法 运用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3)(2020·全国Ⅰ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
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 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 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 其效果。 (4)(2019·全国Ⅰ卷)《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 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 特征。 (5)(2018·全国Ⅲ卷)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
二、小说常见的“文本特征” 1.虚(想象、梦境、回忆)与实(现实)交织穿插 突破时空界限,丰富情节内容;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物,使人物 更加具体;避免平铺直叙,结构更加灵活。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注重直观,浪漫主义注重想象;现实主义注重写实, 浪漫主义注重夸张;现实主义注重实际,浪漫主义注重理想;现实 主义注重现在,浪漫主义注重未来。
4.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访谈 添加这些内容,可以补充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真实,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5.传奇 “传奇”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小说可以通过 强烈的反差,详写其行为(叙述过程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闻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闻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闻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一、新闻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近日,一项调查显示,46%的人认为出门不带手机比出门下雨没带伞的情况更糟糕,而手机未带或被偷就感到紧张的人则高达90%。

这些数据表明,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有关“手机使用依赖症”的说法甚嚣尘上,改说法认为频繁使用手机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并与孤僻、自卑等性格画像联系起来。

这些把手机使用与心理健康相对立的观点,反映着现代医学对身体话语权的争夺,而现象背后的时代变化,却往往被搁置一边。

其实,“手机依赖”不一定是人民心理上“离不开”手机,比如有的人出于工作需要得实时关注讯息,有的人因支付的需要不得不“机不离手”;有时候,手机还承担着某种象征性功能——如果在社交场合中,你不太想和别人说话,那装作玩手机不失为一个避免尴尬的借口。

(摘编自《别把“手机依赖症”太当回事》,《广州日报》2018年9月26日)材料二:图一消费者对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频率图二智能手机轻度使用者与重度使用者占比图三智能手机使用者年龄段分布(资料来源于“德勤咨询”)材料三:近年来呼吁警惕“手机依赖”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大,这种呼吁的初衷不难理解,但“手机依赖”真的有那么可怕,值得如此忧心忡忡吗?到底何为“手机依赖”,从来就缺乏一种准确的定义。

在今天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对日常生活的介入越来越深,与人的紧密性越来越强。

当然,当“手机依赖”被作为一种问题看待时,它往往被默认为一种需要干预的“心理疾病”,比如使用手机在一些人那里成了下意识的行为,空闲时间完全用手机来打发。

这种倾向确实不值得提倡,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要防“沉迷”。

它对应的可能是时间的浪费,甚至是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的“异化”。

(摘编自《理性看待大学生“手机依赖”》,《中国教育报》2018年4月24日)材料四:“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一旦信号不满或者电量不足之时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2阅读指导课件新人教版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2阅读指导课件新人教版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二十八分。
3.深度阅读,整合要点,善于反思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观题往往要求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或根据文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在 阅读中进行质疑、探究、发现,才能对文本进行正确的整合、推理、判断。筛选信息需把 握住表面的和隐含的要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需反思文本中提出的问题等。只有真正 吃透文本,才能随机应变。
解析:A 根据材料一原文“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 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 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知,A项内容属于“治理” 方面的技术。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二十八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二十八分。
二、特点
1.内容客观化、发散化。其内容大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客观存在,材料间没有连续性,具有 客观化、发散化的特色。 2.选材热点化。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战略、中美贸易战等。 3.源头多样化。材料来源有报纸、网络媒体、学术著作等。 4.文本碎片化。没有完整的文本,都是截取片段。 5.材料多样化。有纯文字类、图文类、综合类等。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侧面突出 文件修复 的成功。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四点 二十八分。
1.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⑤根据可 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 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 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⑥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 部分。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ppt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实用类文本阅读ppt课件

3.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文体特征包括真实性、准确性、新鲜性和及时性。而新 闻的真实性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1)真实性。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 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
(2)准确性。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很少主观评论。 (3)新鲜性。报道内容一般是新人新事,讲究从新角度说话。 (4)及时性。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学案一 整体阅读指导 学案二 理解、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选择题) 学案三 归纳、比较与评价探究文本内容(简答题)
学案一 整体阅读指导
考情分析 • 切高考之脉搏
在新高考山东、海南样卷中,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整合, 仍以论述类文本阅读为主,未考查实用类文本阅读。从近年 高考卷命题来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呈现以下特点:
2018、2019高考全国卷以及2020山东、海南新高考样卷考查
20情况卷如别下:
山东样卷
海南样卷
20 考查情况
×
×
卷别
全国卷Ⅰ(12 分) 全国卷Ⅱ(12 分)
全国卷Ⅲ(12 分)
关键词语
文化遗产修复
中国桥梁
志愿服务
选文类型
非连续性文本
20 19 选
择 题
下列不属于可移动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 下列对“志愿服务”相 第 4 题 文化遗产“修复” 内容的梳理,不正 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的一般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 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的基本类型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 新闻等;狭义的专指消息。高考主要考查消息文本阅读。消 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 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复习教案(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复习教案(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复习教案(附练习及答案)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复习教案(附练习及答案)依照高考语文考试讲明,将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如下: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的思想内容。

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5、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6、探索文本反映的人一辈子价值和时代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例1: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

此刻,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别断向镇区刮来。

虽然天已漆黑,然而大海上滔天的白浪还是清楚可辨。

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额头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惊险。

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

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颤动。

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

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乎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足面。

晚上8点04分,南澳全镇停电。

——《南澳:“风眼”里经受冲击》节选题目:本文的作者是怎么突出真实性的?【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

一是依照采访通过突出真实性;二是依照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三是依照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

【办法小结】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考虑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考虑3、从叙述人称挑选的角度考虑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考虑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考虑二、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例2:新“哥德堡”与“哥德堡”一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同,但新“哥德堡”的内脏却设置有高科技设备,它彻底具备了现代远洋航海安全的要求。

瑞典“哥德堡”号官方网站充满了对“哥德堡”号的溢美之辞:“这一工程是传统造船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继承了18世纪的高明手工工艺。

任何人在海上见到了升起全帆航行的‘哥德堡’号,都看别出她和历史上的古帆船有任何区不。

”2005年10月,一艘18世纪的古船再次扬帆远航了。

——《复活的“歌德堡”号到了广州》节选作者称新“歌德堡”号为“复活的歌德堡”号,是否准确?【参考答案】很贴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Ⅰ新闻课件课件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Ⅰ新闻课件课件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 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
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 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 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 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 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2.访谈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 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 章。基本特征:
针对性 如《任继愈先生访谈记》即针对任继愈先生做的专访。 对要访谈的问题进行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
专题性 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求大求全。 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有一定的典型 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它是在一定的
典型性 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 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 题进行的专访。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 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 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 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 分类收集的意识。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 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信息类文本阅读--新闻、访谈阅读 (12张PPT)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信息类文本阅读--新闻、访谈阅读 (12张PPT)
第三步:深入内核,分析评价。 将前两步获取的信息归纳起来,从访谈的问题和内容思考主题和意图,从内容的呈现 方式和表达技巧思考访谈的艺术特色。
典例突破·学以致用
【例】 (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
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
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肺炎疫 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
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被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
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答案:D。
【解析】“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表述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想象不是
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写作中的想象不能背离现实逻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肺炎疫情这
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
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或插 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1 新闻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1 新闻阅读

专题一新闻阅读新闻类文本历年来在课标全国卷中没有出现过,但它属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种,在考纲中有规定,因此设计本专题。

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和结构,才能更迅速地读懂文本。

因此本专题从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入手,点拨阅读技巧,教考生快速读文,准确做题,然后在突破时以省市卷和模拟题为例题样本,突显新闻文本的文体特点,重点涉及了四个题型及一个重难突破:把握新闻的结构思路、赏析新闻标题的技巧、分析新闻的写作技巧、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和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角度。

语言理解等和其他文本类似的考点不再涉及。

【文体知识概略】一、文体特点1.新闻内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4.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

二、阅读技巧1.看清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住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清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析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掘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新闻属于实用类文本的一种,理解语句含意、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考点和其他文体类似,不再赘述。

但鉴于新闻的文体特点和其他省市高考命题的形式,故本栏目立足于新闻的文体特点和结构,根据高考在文体和结构方面常考查的新闻的结构思路、标题、写作技巧、社会价值等几个方面来复习。

题型一把握新闻的结构思路把握新闻的结构思路就是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这就需要了解新闻各要素及其作用:1.标题: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2019版高考语文金榜一轮:专题二新闻阅读2-2

2019版高考语文金榜一轮:专题二新闻阅读2-2

选项B→圈点比对:信息在材料三,相关表述为“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 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 判断推论:正确。
选项C→圈点比对:信息在材料四,相关表述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 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 运营商提供节目”。 判断推论:正确。
选项D→圈点比对:信息在材料四,相关表述为“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 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 播出任务”。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 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 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 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 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 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
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 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 发展报告(下)》)
第二节
新闻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
【命题人话命题特点】
1.新闻文本特点:文本,尤其是非连续性文本信息量较大,具有时效性、实 用性、准确性和简明性的特点。
2.试题特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
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
【状元与你共享技巧】 第一步 提纲挈领,理清文脉:阅读全文,了解新闻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 地点,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其发展如何、结果如何。 第二步 理解剖析,运用提升: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寻找答题区间; 在有效信息区间内,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进行筛选整合;根据题

导学教程(山东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专题二 新闻(含访谈)类阅读课件

导学教程(山东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专题二 新闻(含访谈)类阅读课件

表达 方式
结构
语言
以叙述为主,较少 出现直接的抒情或 者议论,看不到报 道者明显的态度、 立场或者评论。
融 议 一叙论 体述和 。、抒描情写于、以 适 情 的描当,认写穿使识为插读得主议者以,论对升可、事华以抒实。
结构灵活,类
一般采用“倒金字 似于散文,结
塔”结构,突出主 构有纵式、横
要事实。
式、层层递进
(2)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 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 式、描写式和结尾式等。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 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 时间、地点要素)外,其要素均应具有。好的导语要 求:(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 个新闻要素;(2)与报道的主题相一致,糅进包含主题 的东西,反映出消息的核心和精华;(3)突出新闻本身 所具有的特点,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
导语大多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 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 示新闻的中心。其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 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是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 干,一般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叙述,或按 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有的消 息没有结语。结语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 带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事物发展趋势 作出预测,可提出值得读者深思的问题,不一而足。
消息、通讯与特写的特点如下表:
消息
通讯
特写
虽然有一定的思想
主题
倾向,但主要是为 了突出报道的新闻
事实。
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 有鲜明的主题
向。
和思想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新闻深度阅读指导
从大量的文本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是我们必备的阅读素养之一,也是未来社会 对我们的要求。新闻阅读恰恰很需要具备这一能力。备考时要快速破解新闻阅读题 目,需要储备的必要知识见【基础知识手册】P8“备考摩标题信息,分辨新闻类型。 通过对标题的揣摩,分辨出文本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要关注其出处介绍,其出处标题也能够透露其性质。
2.抓住记叙要素,明了大致内容。 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 结果这六个要素。非连续性文本中也必定出现这些要素,尽管不会全面,也需要我 们关注,以便把握文本的大致内容。
3.厘清行文线索,划分段落层次。 领悟新闻文本的脉络、顺序,厘清行文思路,准确划分段落层次。非连续性文 本虽然短小,但也有清晰的思路,也要注意理清其行文线索,结构层次。
6.辨析表现手法,准备鉴赏探究。 主要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锤 炼词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非连续性文本中,往往也会用到 多种手法,阅读时同样要注意。
【备选要点】 2017年全国卷新闻阅读为非连续性、混合型文本
阅读。全国卷Ⅰ新闻阅读由四则材料构成,其中材料 二为图表材料;全国卷Ⅱ新闻阅读由两则材料构成, 其中材料一为图表文字混合型;全国卷Ⅲ新闻阅读由 三则材料构成,其中材料二为图表文字混合型,材料 一选自报告。这种文本构成形式今后应该会延续,材 料构成也会兼顾文字和图表。
一、新闻文本的主要类别
类别
特点
消息
最简练、最短小,真、短、快。一般由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 题、导语和主体
通讯
更详细、更生动,侧重于写人,可以采用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 长
二、新闻的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蕴含在主体里面,结 语有时可省略。
4.辨别叙述方式,理清布局特点。 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 容);通讯的叙述方式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 方式。非连续性文本同样存在叙述方式的问题,阅读时要注意其在叙述方面的特点, 以进一步理清其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解文本意义。 通过把握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进而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 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以及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对于非连续性文 本,要从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出发,把握每则材料的中心,进而把握文本整体的核心, 理解文本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