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熊果酸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熊果酸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可以减少放、化疗之后对造血系统的不良损害。其 防癌抗癌作用已引起重视。可以预见,熊果酸可能 会成为很有前途的抗肿瘤新药之一。 1.2抗氧化作用 熊果酸是一个较强的抗氧化剂,抗氧化作用对 人体抗衰老和皮肤祛斑、祛色素j美容都有积极作 用,可应用于美容护肤产品。熊果酸能明显地捕获 0:一,在肝微粒体和P450单胺氧化酶系中对脂质过 氧化均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 1.3对肝炎的作用 熊果酸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 用,临床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下降、肝细胞变 性、坏死明显减轻,可迅速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具有 见效快、疗程短、效果稳定的特点。经临床验证,熊 果酸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是抗病毒性肝炎药的 主要活性成分。熊果酸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 中不论单独使用,还足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只要制 备成药品或保健药品均具有显著治疗病毒性肝炎的 作用。熊筱娟帕。等研究了乌索酸抗急性肝损伤的 作用,结果发现急性肝损伤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 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乌索酸组 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AST、MDA明显降低(P< 0.05),光镜下肝细胞脂肪变性、水样变性明显减 轻;表明乌索酸对D—GaIN诱导的急性肝细胞损伤 的保护作用与其阻止肝细胞坏死,抗氧化作用有关。 1.4抗菌抗病毒作用 熊果酸能导致细胞生存能力下降,能抑制G+ 和G一菌以及抑制真菌生长。对杀灭和抑制变形链 球菌组及牙周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效果。熊果酸能抑 制HIV—l蛋白酶活性,增强免疫功能,发挥抗HIV 的作用。 此外,熊果酸还具有抗疟作用,能使疟原虫的增 殖明显减少;降血压、抗高血脂、促利尿和降血糖活
2.5
夹带剂95%酒精用量为物料干质量的30%,产品 得率4.17%。结果表明,与传统法相比,该法具有 操作简便快速、溶剂用量少,提取时间短,有效成分 提取率高,测定时无杂质干扰等优点。 与传统的提取分离法相比较,SFE最大的优点 是可在近常温条件下提取分离不同极性、不同沸点 的化合物,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无有机 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收率高,操作简单,节能;通 过改变萃取压力、温度或添加适当的夹带剂,可改变 制取的溶解性和选择性。缺点是操作压力高、能量 消耗大、设备放大时制造成本高。不适宜提取成分 不明的混合物和在二氧化碳中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工业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比较大,管路较长, 因此在萃取出的产物(特别是粘性较大的产物)粘 到管壁上而分离不出,如何分离是今后工作中要考 虑的问题,尽管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山朵萸中熊 果酸的工业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随着我国传统 中药走出国门,中药生产实现现代化,超临界CO: 萃取作为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绿色”萃取方法,将 会达到更广泛、更普及的工业化应用。 2.4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可使媒质质点在其传播空 间内进入振动状态强化溶质扩散、传质,即超声波机 械机制。超声波在媒质质点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 被媒质质点吸收变成热能,导致媒质质点温度升高, 即超声波热学机制。同时当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于 提取介质,在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介质被撕裂成许 多小空穴,这些小空穴瞬时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 几干大气压的瞬时压力,即空化现象。空化中产生

熊果酸调控细胞因子法治疗炎症疾病的临床观察

熊果酸调控细胞因子法治疗炎症疾病的临床观察

第17卷第1期·总第297期2019年1月·上半月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No.172102310091】;河南中医药大学科研苗圃工程【No.MPYJS-2018-05】*通讯作者:zxl7666@ 熊果酸(ursolic acid ,3⁃hydroxy ⁃12⁃urs ⁃12⁃en ⁃28⁃oic acid ,UA)的分子式为C 30H 48O 3,相对分子量为456,是从众多中草药、食物和其他植物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1-2],疗效广泛、作用安全、毒副作用非常小。

研究发现熊果酸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开发应用前景,包括抗炎与抗氧化作用、抗癌、降血压、降糖、镇静、保肝、免疫调节等作用[3-4]。

近年来熊果酸开始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美容护肤领域,同时因为其通过对炎症因子的调控,有着良好的抗炎作用,有望成为各种炎症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新药。

细胞因子作为免疫反应的调节者和炎症反应的中介者,在很多常见疾病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综述熊果酸对典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更好地了解炎症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方向,从整体上探讨机体的免疫状态,为熊果酸类抗炎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1IFN ⁃IFN ⁃γ是主要由Th1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在感染早期宿主的防御阶段NK 细胞也可分泌少量IFN ⁃γ[5]。

它是机体非常重要的免疫调节炎症因子,也是唯一的Ⅱ型干扰素,主要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IFN ⁃γ可以激活抗原提呈细胞杀伤活性,增强中性粒细胞功能,从而产生促炎作用[6]。

同时IFN ⁃γ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激活巨噬细胞并促进其活性,促进多种细胞表达MHC ⁃Ⅰ类和MHC ⁃Ⅱ类分子,在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大作用。

胡志芳等[7]通过分离培养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熊果酸药物干预后,用ELISA 检测细胞因子发现熊果酸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FN ⁃γ有抑制作用,并与浓度呈正相关,浓度越高,产生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a一
的增殖 明显减 少 ; 有 降 血压 、 高血 脂 、 利 尿 和降 具 抗 促 血 糖等作 用 ; 精子 具 有 一定 的毒 性 , 对 可作 为避 孕 药 。 在 抗肿瘤 保健食 品和饮 料 、 发 素 和头 发 生 长 剂等 方 护
香树 脂醇 , 是一种 弱酸性 五环 三 萜类化 合 物 , 多 种 是
注, 随着研究 的不 断深入 , 其在 临床 中的应用 越来 越广 泛_ ] 】 。此 外 , " 熊果 酸还 具 有抗 疟作 用 , 能使 疟 原 虫
2 熊 果 酸 的 抗肿 瘤 活 性 作 用
肿 瘤 的形成是 多 因 素 、 步骤 和 多基 因突 变 的过 多 程, 已知许 多化学 致肿瘤 物 能诱发 和促进 肿瘤形 成 , 而 熊果酸 对肿瘤 的形 成却有 预 防和抑 制作用 。
2 1 细 胞 毒 作 用 .
的抗 炎和 降血脂 的药 物 , 临床 前 动 物实 验 中表 现 突 在
面也 有一 定 的应 用 。可 以预见 , 熊果 酸 很 有 希望 成 为
有 前途 的抗肿瘤 、 抗病 毒性 肝炎 药物 , 将广 泛应用 于 亦 保健 和美 容护肤 产 品 , 熊果 酸开 发 、 利用 的前 景十分 广
阔。
醇、 丁酮 , 略溶 于丙酮 , 微溶 于苯 、 氯仿 、 乙醚 , 不溶于 水 和石油 醚L ] 1 。UA 在 自然 界 分布 较 广 , 在 陆英 、 如 枇 杷叶、 熊果 、 女贞 子 、 山楂 、 前草 、 车 夏枯草 、 白花 蛇舌草 等植物 中以游离 形式或 与糖结 合成 甙存在 。熊果 酸具 有 多种生物 活性 , 日本 等 国 已经 将 其 作 为天 然抗 氧化 剂应 用 于食 品 中[ 1 。长 久 以来 , 果 酸作 为 待 开发 34  ̄3 熊

熊果酸的生物活性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熊果酸的生物活性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艺的研究 进展 ,重点讨 论 了提取 工艺研 究 中存 在 的
而且有很好的触摸感 ,因此 , 在美容 、护肤等领域
应 用潜 力 巨大 。 1 对肝 炎 的作用 . 3
熊果酸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有 明显 的保护作 用 ,临床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下降、肝细胞
变性 、坏死 等 生理 现象 明显减轻 ;对 于恢 复肝功 能
刘柯 彤 ,陶 亮 亮,马 雄 ,刘 军 海
(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陕西 汉 中 730 ) 2 01

要: 介绍 了熊果酸的生物活性 , 综述 了近年来 熊果酸提取工艺 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 了提取工艺的研究热点及存在
的问题 ,探讨 了其今后 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熊果 酸; 生物活性 ; 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 :R 2 4 8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9 52 1)80 4 -4 6 19 0 (0 00-0 1 0
第3 9卷
第 8期







V l 9 No 8 o 3 _- .
Au 2 0 g. 01
21 0 0年 8月
Te h l g c no o y& De l pme to m ia n usDr veo n fChe c l d t I
熊果 酸 的生物活性及其提取工艺 的研究进展
明显 降低 , 光镜下肝细胞脂肪变性 , 水样变性明显 减轻 , 明熊果 酸对 I- 半乳 糖( - I ) 导 的 表 ) 氨基 D GaN 诱
急性 肝 细胞损 伤 的保护 作用 与其 阻止肝 细胞 坏死 、
作用 ,对多种肿瘤细胞体 内、外均有抑制作用 , 对

熊果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熊果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熊果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相对分子量456科植物毛子草的地上部分熊果酸具有广泛的之对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多研究认为,熊果酸能通过化学预防、抗突变、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毒等作用来抑制到预防恶性肿瘤的目的。

癌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始发突变、促癌和演变三阶段,干扰三个阶段即可达到延缓或阻止显增加,部分细胞在熊果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化学预防,保肝、抗肝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熊果酸药用开发景已被众多研究机构所重视,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多用途新药。

【参考文献】1 李开泉,陈武,熊筱娟,等.乌索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中成药,2002,2 4(9):709-711.2 Muto Y,Ninomiya M,Fujiki H.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cancer chemopre vention in Japan.Jpn J Clin Oncol,1990,20(3):219-221.3 黄镜,孙燕.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中国新药杂志,1997,6(2):101-104.4 Niikawa M,Hayashi H,Sato T,et al.Isolation of substances from glossy prive t(Ligustrum lucidum Ait)inhibiting the mutagenicity of benzo(α)preene in bacteri a.Mutat Res,1993,319(1):1-4.5 Young HS,Chung HY,Lee CK,et al.Ursolic acid inhibits aflatoxin B1-induced mutagenicity in a Salmonella assay system.Biol Pharm Bull,1994,17(7):990-99 3.6 Huang MT,Ho CT,Wang ZY,et al.Inhibition of skin tumorigenesis by rosema ry and its constituents carnosol and ursolic acid.Cancer Res,1994,54(3):701-70 5.7 Ohigashi H,Takamura H,Koshimizu K,et al.Search for possible an-titumor p romoters by inhibition of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induced Epstein-Barr v irus activation;ursolic acid and oleannolic acid from an anti-inflammatory Chinese m edicnal plant,Glechoma hederaceae L.Cancer Lett,1986,30(2):143-148.8 Ames BN.Dietary carcinogens and anticarcinogens.Science,1983,221:1256-12 58.9 Balanehru S,Nagarajan B.Protective effect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against lipid peroxidation.Biochem Int,1991,24(5):981-984.10 黄镜,孙燕,陆士新,等.芦荟有效成分熊果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296-298.11 张秋萍,谢珞琨,邓涛,等.熊果酸促进K562细胞凋亡.基础医学与研究,2004,24(4):414-417.12 樊明文,王茜,边专,等.熊果酸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SCCa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1):1-3,37.13 李杰,许良,许良中,等.熊果酸与齐墩果酸体外抗Jurkat淋巴细胞的研究.中国癌症杂志,1999,9(5-6):395-397.14 Lee KH,Lin YM,WuTS,et al.The cytotoxic principles of Prunnella vulgaris,psy otria serpens and Hyptis capitata:ursolic acid and related derivatives.Planta Me d,1998,54(4):308-310.15 Knighton DR,Silver IA,HuntTK.Regulation of woundhealing angio-genesis-eff ect of oxygen gradients and inspired oxygen concentration.Surgery,1981,90:261-2 64.16 熊斌,雷志勇,陈虹.熊果酸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3): 133-136.17 Lee I,Lee J,Lee YH,et al.Ursolic acid-induced changes in tumor growth,O2consumpition,and tumor 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Anti-cancer Res,2001,21(4A): 2827-2833.18 Li J,Guo WJ,Yang QY.Effects of ursolic acid and oleanolic acid on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 line HCTI5.World J Gastroenterol,2002,8(3):493-495.19 Folkman J.What is the evidence that tumors are angiongenesis depen-dent? J Natl Cancer Inst,1990,82:4-6.20 Sohn KH,Lee HY,Chung HY,et al.anti-angiogenic activety oftriterpeneacids. Cancer Lett,1995,Augl:213-215.21 王杰军,王兵,郭静,等.熊果酸体外抑制血管形成的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071-1073.22 王兵,王杰军,徐钧,等.熊果酸对体外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51-352.23 Lee HY,Chang HY,Kim KH,et al.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in the cultured F9teratocarcinoma stem cells by triterpene acids.Cancer Res Clin Nocol,1994,120(9):516-523.24 Saraswat B,Visen PKS,Dayal R,et al.Protective action of ursolic acid agai nst chemical 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rats.Indian J Pharma-col,1996,28:232-239.25 Martin-Aragon S,de las Heras B,Sanchez-Reus MI,et al.Phar- macological modification of endogenous antioxidant enzymes by ursolic acid on tetrachloride-ind uced liver damage in rats and primary cul-tures of rat hepatocytes.Exp Toxicol Path ol,2001,53(2/3):199-206.26 熊筱娟,陈武,肖小华,等.乌索酸与齐墩果酸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16):540-543.27 Chattopadhyay D,Arunachalam G,Mandal AB,et al.Antimicrobial and anti-i nflammatory activity of folklore:Mallotus peltatus leaf ex-tract.J Ethnopharmacol,200 2,82(2/3):229-237.28 王茜,樊明文,边专,等.熊果酸的提取及其对牙周病原菌的作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88-390.29 陈国宝,陈宝田.番石榴叶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学报,2002,17(8):502-504.30 Kashiwada Y,Nagao T,Hashimoto A,et al.Anti-AIDS agents38. Anti-HIV act ivity of3-O-acyl ursolic acid derivatives.J Nat Prod,2000,63(12):1619-1622.31 夏国豪,章永红,王瑞平.熊果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29(6):420-422.32 You HJ,Choi CY,Kim JY,et al.Ursolic acid enhances nitic oxid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production via nuclear factor-kappa B activation in the resting macrophages.FEBS Lett,2001,509(2):156-160.33 李开泉,熊筱娟,陈武,等.乌索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中成药,2002,2 4(9):709-711.34 陈武,熊筱娟,李开泉,等.乌索酸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宜春医专学报,2001,13(1):1-3.作者单位: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

从枇杷叶中分离提取熊果酸的研究进展

从枇杷叶中分离提取熊果酸的研究进展
有机 酸类 、 多酚类 等成 分 . 枇 杷 叶 中三 萜酸类 化合 物主要 为五 环三萜 类化
1 枇 杷 叶 中熊 果 酸 的含 量 研 究
熊果 酸作 为 植物 次 级代 谢 产 物 , 植 物 王 国 中 在 分 布极其 广 泛 , 如表 1所 示 熊果 酸在 枇杷 叶及 其 枇 杷 果 实 中以 及枸 骨 叶等 其 它植 物 中含 量 与 分 布 情
同分异 构体 齐墩 果 酸 ( 构 式见 图 1 ) 植 物王 国 结 b是 广 泛存 在 的三萜类 化 合 物 , 植 物 中 主要 以游 离 态 在
或者 以糖 苷化 合 物存 在 .现 代 药 理 研究 表 明 , 熊
人 的研 究 中发现不 同产 地枇 杷 叶 中齐墩 果 酸 、 果 熊
药, 具有 化痰 止 咳 、 胃降逆 之 功 效 , 临床 主要 用 和 在
H0 H
HO
于急慢 性支气 管炎 等呼 吸系统 疾病 的治疗 ¨ .中 国
是 世界 上最 主要 的枇 杷 生 产 国 , 培 面 积 和产 量 占 栽 世 界 的 2 3以上 , 产 区为 江苏 、 建 和浙 江 , 目 / 主 福 而 前 大 多数 的枇 杷 叶一般 作为垃 圾处 理 .枇 杷 叶 中
作者简介 : 吴
梨 , , 士 研 究生 , 究 方 向为 食 品 化 学与 天 然 产 物 化 学 ; 女 博 研
杨瑞金 , , 授 , 士, 士生导师 , 男 教 博 博 主要 从 事食 品化 学 、 品 生 物技 术 方 面 的研 究 .通 讯 作 者 . 食
第2 9卷 第 6期
吴 梨 等 : 枇 杷 叶 中分 离 提 取 熊果 酸 的研 究 进展 从
第2 9卷 第 6期

熊果酸

熊果酸
三萜及其苷类——熊果 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熊果叶
栀子果实
女贞叶
枇杷叶
概述 熊果酸的研究进展
熊果酸的研究认识:来源,结构,理化性质, 检识鉴别,提取分离,药理作用
熊果酸衍生物的研究:结构特点,药理 作用及合成路线
概 述
熊果酸(ursolic acid,简称UA)属于五环三萜, 由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而来。又名乌苏酸,乌索 酸。
熊果酸的研究认识
6.药理作用
c.抗肿瘤
熊果酸还对多种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研究发现熊果 酸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能使小鼠 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着提高,能抑制人舌鳞癌细胞株 TSCCa细胞增殖,对TSCCa细胞的半数生长的抑制剂量约为 12.5μ mol·L-1,在24h内表现为一定的量效关系;原位 杂交显示熊果酸对TSCCa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抑制核转录因子 的原位表达有关。体内试验证明熊果酸可以明显增强机体 免疫功能。说明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广泛,熊果酸极有可 能成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药物。
枇杷叶、粉碎、烘干
石油醚24h浸提 NaOH溶液水洗 20目筛
乙醇回流提取
无水乙醇
趁热过滤
溶剂浓缩得浸膏
洗出液(无色)
溶解
活性炭
Hale Waihona Puke 过滤热乙醇放冷静置
结晶
热乙醇
白色片状
溶解
重结晶
熊果酸粗品
熊果酸的研究认识
6.药理作用
a.保肝抗炎 熊果酸临床表现有显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血清转氨酶、 消退黄疽、增进食欲、抗纤维化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见 效快、疗程短、效果稳定的特点。 b.抗动脉粥样硬化 熊果酸可以降低家兔和大鼠血胆固醇(44%)和B-脂蛋白水平 (50%),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熊果酸能改善血 脂异常引起的肝肾阴虚、耳鸣、口干、少寝、烦躁易怒、肢麻 怕冷、便结等症,血脂疗效总有效率为95%。

熊果酸与胰岛素抵抗研究综述

熊果酸与胰岛素抵抗研究综述
安徽 农 学 通 报 , n u . c B l 2 1 ,7 0 ) A hi A Si u1 0 1 1 ( 7 . .
4 5
熊 果 酸 与 胰 岛 素 抵 抗 研 究 综 述
刘 露 王 正 杨青松
( 州 师 范 大 学 生 命科 学 学 院 , 苏 徐 州 徐 江 211) 2 16
果 酸具有 广泛 的生物 学效应 , 抗菌 、 溃疡 、 癌 、 炎 、 如 抗 抗 抗
据世 界卫 生组织 调查 , 截止 到 2 1 0 0年 , 全球 糖 尿病 患
脏器 和 系统发 生病变 。
者的人 数 已达 到 2 8 亿 , 中 Ⅱ型糖 尿病 ( ye i e s .5 其 Tp d bt 2 a e
m lt ,2 M) e i s T D 患者约 占 9 % ~9 % , 且 随着 人类 生 活 lu o 5 并
关键词 : 熊果酸 ;I I型糖尿病 ; 岛素抵抗 胰
中图分类号 0 2 6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10 4 O 07- 7 1 2 1 )7- 5一 1
Ur o i i nd Ty e 2 Di be e elt s s lc Ac d a p a t s M liu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 生活方式的改变 ,I I型糖尿病 的发 病率逐年升 高。胰 岛素抵 抗作 为 I型糖尿病 的 I
显著特征 。 成为研 究的热点 。熊果酸属 于五环三 萜类化合物 , 具有 多种 生物 学效应 。近 来研 究发现 , 熊果酸可 以通过 降低血糖 、 节血脂 、 调 清除体 内自由基 、 保护胰腺 8细胞 , 缓解机 体的胰 岛素抵抗 , 而具有 医药开发 潜力。 从
Li u e 1 u L ta .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海洋生物、真菌等生物体内。

这类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炎、抗菌等,因此在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合成、生物活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由五个六元环组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了环氧、羟基、酮、羰基、双键等官能团。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复杂多样,具有多种异构体。

例如,海洋生物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了大环内酯、羧酸、环氧化物、酮等结构,而植物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则主要包括了环氧、羟基、酮等官能团。

二、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复杂多样,不同类型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

以植物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为例,其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括了异戊烯基二萜酸途径和橄榄酰辅酶A途径。

异戊烯基二萜酸途径主要包括了异戊烯基二萜酸的合成、环氧化、裂环等步骤,而橄榄酰辅酶A途径则主要包括了橄榄酰辅酶A 的合成、羧化、酮化等步骤。

此外,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三、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抗癌活性。

研究表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断细胞周期等,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此外,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四、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广阔,已经成为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医药领域,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可以用于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抗炎药物、抗菌药物等。

在化妆品领域,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可以用于开发新型抗衰老、美白、保湿等功能性化妆品。

在农业领域,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可以用于开发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

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研究进展

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研究进展

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研究进展李宏杨1,刘国民1,刘飞2,张凤琴2,李小龙2(1. 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2.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摘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植物体中,且大多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前景十分诱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五环三萜结构与活性的研究取得了大量进展,新的同类化合物不断的被发现。

就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结构与分类、在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熊果酸;五环三萜;抗肿瘤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大多以游离形式或者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熊果酸(ursolic acid) 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于oc 一香树脂烷(r,-amyrin) 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1990 年,日本将熊果酸列为最有希望的癌化学预防药物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具有抗肿瘤、抗HIV、抗糖尿病、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药理学作用、以及新五环三萜结构的发现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亦展示了五环三萜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五环三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1 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结构与分类目前已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多数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

五环三萜类成分在药用植物中较为常见,主要的结构类型有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和木栓烷型等,见图1。

乌苏烷(Ill'Sane) 型又称一香树脂烷(r,-amyrane) 型,如熊果酸、积雪草酸、蔷薇酸引、坡模酸I 、2 一羟基乌苏酸:齐墩果烷(oleanane) 型又称( 口一香树脂烷(B-amyrane) 型,如齐墩果酸、甘草酸、甘草次酸、丝石竹皂苷元引、蒲公英萜醇、刺囊酸等;羽扇豆烷(1upane)型如白桦脂醇、白桦脂酸n”羽扇豆醇、乙酸羽扇豆醇酯ml等;木栓烷(friedeiane) 型如木栓酮㈣、雷公藤红素、demethylzeylasteral 、salaspermic acid 、2,3 —dihydroxy-friedel-6 ,9(1 1) 一en 一29-oic acid 等。

熊果酸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热点

熊果酸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热点

品 等领 域 获 得 了广 泛 的应 用 。本 文 综 述 了 熊果 酸 的 提 取 工 艺 及 其 生 物 活 性 的 研 究 进 展 ,重 点 讨 论

氧 化 作 用 是 造 成 人 类 衰 老 现 象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了研 究 的热 点 问题 及 发 展 趋 势 ,以期 为熊 果 酸进
和 抑 制 肿 瘤 血 管 形 成 ,从 而 抑 制 癌 变 的 形 成 ; 并

前 言
熊 果 酸 ( s l i uA) 又 名 乌 索 酸 、 乌 苏 Ur oi Acd, c ,
且 对 多 种 肿 瘤 细 胞 体 内 、 外 均 有 抑 制 之 后 对 造 血 系 统 的 损 害 L。 3 I
是 通 过 影 响 细 胞周 期 及 癌 相关 基 因 的 表 达 而 实 现
酮 、 苯 、 氯 仿 和 乙 醚 。 在 自然 界 中 熊 果 酸 主 要 分
的 。 于 丽 波 等 研 究 发 现 熊 果 酸 可 明 显 抑 制 卵 巢 癌
细 胞 生 长 ,并 诱 导 细 胞 凋 亡 , 其 主 要 机 制 与 调 节
酸有 保 护 糖 尿病 大 鼠血 管 损 伤 的 作 用 ,机 制 可 能
[ 收稿 日期】 2 1 — 5 1 00 0 — 4 【 作者简介】 刘柯 彤(9 8 )陕西榆林人 , 18一 , 陕西理工学 院化学 工程与工艺专业 2 0 级本科生 。 08
; 。 。 0 . 。 .

S we s & R ve s u y e iw
熊渠 酸的
( 陕西 理 工
摘 要 :综述 了近 年 来 熊果 酸 生物 活性
关键 词 :熊 果 酸 ; 物 活 性 ; 究热 点 生 研

国内熊果酸衍生物相关专利结构修饰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内熊果酸衍生物相关专利结构修饰技术的研究进展

【 文 献 标识 码] A
[ 文 章编 号]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3 ) 0 9 ( c ) 一 0 0 3 3 — 0 4
S t u d y d e v e l o p e me n t 0 f d o me s t i c p a t e n t s t a t u s q u o 0 f u r s o l i c a c i d d e r i v a t i v e s
针 对 熊 果 酸 衍 生 物 结 构 改 进 的 专 利 申请 热 点 主 要 集
树 脂 醇 型 五 环 三 萜 类 化合 物 ( 图1 ) , 是 一 种具 有较 好 生 物
活性 的天然 产 物 。 1 9 9 6年 , 日本学 者 神藏 美 枝 子等 人从 杜
中在 2 一 位、 3 一 位、 2 3位 、 2 8 一 位 、针对 这 些位 置 使用 不 同 的 基 团取 代 可 以获 得具 有 不 同药 物 活性 的化合 物 , 其 中绝 大 部 分结 构修 饰 为对 C 3 一 位羟 基 和 ( 或) C 2 8 一 位 羧基 的改造 , 而 有关 其他 位 置改 造 的专 利 申请量 相对 较 少 。 下 面按 照 国
内专 利 申请 中雄 果 酸 结 构修 饰 位 置 不 同导 致 活性 的差 异
进行 分 类介 绍 。 1在 C 3 一 位 和 C2 8 一 位 进 行 修 饰
1 . 1对 C一 3位 酰 氧 化 . C- 2 8位 酰 胺 化
[ Ke y w o r d s ]U r s o l i c a c i d d e r i v a t i v e ; A n t i — t u mo r ; P a t e n t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促进骨形成研究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促进骨形成研究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促进骨形成研究吉璐宏;赵庭波【摘要】目的探讨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血清素合成的抑制活性以及促骨形成活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ELISA试剂盒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测试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RBL-2H3细胞中血清素合成的关键酶色氨酸羟化酶-1(TPH-1)的抑制率、含量及mRNA的表达.构建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OVX) 25只,并将骨质疏松大鼠随机分为3组不同浓度灌胃给药组[10mg/(kg·d)组、20 mg/(kg·d)组、30mg/(kg·d)组]、一组空白对照组(OVX组)和一组假手术组(Sham组),给药35 d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水平.采用MTT法测试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成骨细胞促进活性.结果在RBL-2H3细胞中,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于TPH-1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率为3.6%~76.5%,其中18β-甘草次酸(GA)在30 μM浓度下展现出了最高抑制率(76.5%),并能较空白组(219 ng/mL)显著地降低TPH-1含量(34 ng/mL)及mRNA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大鼠摘除卵巢(OVX组)后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的水平明显增高,而经过GA给药后的大鼠血清和小肠中血清素的水平却明显降低,在30 μM浓度下血清(426 ng/mL)和小肠(304 ng/mL)中血清素的浓度较OVX组(含量分别为1050ng/mL和723 ng/mL)降低了至少2倍;此外,GA能够促进乳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结论18β-甘草次酸能够作为促进骨形成的先导化合物,值得深入研究.%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pentacyclic triterpenes on inhibition of serotonin biosynthesis and increase the bone formation.Methods The inhibition rate and mRNA expression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es on tryptophan hydroxylase 1 (TPH-1),which was the principal enzym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serotonin,were tested using HPLC,ELISA kit,and real-time PCR.Osteoporosis model was developed byovariectomy (OVX).The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ree concentration groups (10 mg/kg per day,20 mg/kg per day,or 30 mg/kg per day),one blank control group (OVX group),and one sham operation group (sham group).Serum and gut serotonin levels were tested by HPLC method after 35 days of administration.The antiosteoporotic activity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es was evaluated with MTT assay in osteoblast-like cells isolated from mouse calvariae.Results Pentacyclic triterpenes displayed a dose-dependent suppression of TPH-1 in RBL-2H3 cells,and the inhibition rate was 3.6%-76.5%.Specifically,18β-glycyrrhetinic acid at 30 μM concentration showed the greatest inhibiting potency in TPH-1,which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PH-1 protein and mRNA pared with those in the sham group,the levels of serum and gut serotonin in OVX group increased,while the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ree concentration groups of GA,and in 30 μM concentration group they reduced by at least 2 times compared with OVX group.Moreover,18β-glycyrrhetinic acid increased the bone formation.Conclusion 18β-glycyrrhetinic acid can be used as a lead compound for promoting bone formation,and it is worth of further study.【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17(023)003【总页数】6页(P357-362)【关键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血清素;骨质疏松;骨形成;动物实验【作者】吉璐宏;赵庭波【作者单位】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二科,湖北仙桃433000;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二科,湖北仙桃4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6;R285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代谢障碍性疾病,并容易发生脆性骨折[1]。

从苹果皮中提取和分离熊果酸研究

从苹果皮中提取和分离熊果酸研究

从苹果皮中提取和分离熊果酸研究摘要:以苹果(Malus pumila Mill.)皮为原料,以NaOH 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并采用响应面的方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提取液体经浓缩,加盐酸调节pH 3.0,过滤,用10%的乙醇水溶液洗涤滤饼、滤饼经干燥、石油醚脱脂、乙醇结晶和重结晶后,可得到高纯度的熊果酸晶体。

该工艺所用设备和原料易得,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该方法可使苹果皮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苹果(Malus pumila Mill.)皮;熊果酸;提取;分离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1-0079-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8.11.019Abstract:Apple(Malus pumila Mill.)peel was extracted with ultrasound assistance using ethanol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NaOH as extracting solvent,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The extract was concentrated,and its pH was justified to 3.0 with hydrochloric acid. The mixture was filtrated and filter cake was washed with 10% ethanol aqueous solution. The filter cake wasdried,and then degreased by petroleum ether. The residue was crystallized and recrystallized in ethanol to obtain ursolic acid crystal. This method was very simple and easy to scale up,which can make apple peel valuable and can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Key words:Apple(Malus pumila Mill.)peel;ursolic acid;extraction;separation苹果(Malus pumila Mill.)的生产和消费近年来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产量第二的水果。

熊果酸功能作用及其研究发展1

熊果酸功能作用及其研究发展1

熊果酸功能作用及其研究发展[摘要]: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来源丰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概述了熊果酸的功能作用,几种提取纯化方法以及应用。

着重论述了熊果酸在医药领域的研究发展,特别是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和抗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熊果酸;功能作用;提取;应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α-香树脂醇,是一种弱酸性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多种天然产物的功能成分。

熊果酸成品为白色针状结晶(乙醇中结晶),味苦,其基本骨架是多氧蒎的五环母核。

化学式C30H48O3,相对分子质量456.68,熔点285~291℃,易溶于二氧六环﹑吡啶,可溶于甲醇﹑乙醇﹑丁醇﹑丁酮,略溶于丙酮,微溶于苯﹑氯仿﹑乙醚,不溶于水和石油醚[1]。

熊果酸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存在于杜鹃花科植物熊果酸的叶和果实﹑玄参科植物毛泡桐的叶﹑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龙胆科植物湿生蕾﹑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叶﹑紫薇科植物毛子草的地上部分。

熊果酸在药用植物中分布同样广泛,现已从30多种药用植物中提取到熊果酸,如女贞子﹑山楂﹑夏枯草﹑栀子﹑白花蛇舌草﹑山香圆叶﹑石楠叶﹑猫须草﹑锁阳﹑拘骨草等[16]。

但因植物中所含成分的复杂性,含量低,致使提取分离难度大,不易形成批量生产。

且熊果酸还具有毒性低﹑毒性周期短的特点,所以也是一种毒副作用较小的天然药物。

1熊果酸的功能作熊果酸存在于天然植物中,且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以及保肝方面的作用显著。

且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熊果酸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广泛用做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1.1抗肿瘤作用抗肿瘤活性是熊果酸最主要的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熊果酸对肿瘤具有明显抑制生长作用,能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人红白血病细胞系细胞K562和人舌鳞肿瘤细胞TSCCa等细胞增殖,对T细胞淋巴瘤Jurkat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功能性食品因子熊果酸研究进展

功能性食品因子熊果酸研究进展
Ab t a t I 1 a e . e a v n e n t e r s ac sr c s n t i p p r t d a c si e e r h ls h h o r oi cd,n ld n n l s , xr ci n f c in fu s l a i i cu i g a ay i e ta t c s o un t a ol
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 ,熊果酸具 选 择性 较差 。 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 日本等国家 已经将其作为天 于华 中等采用薄层扫描法对 车前草 、夏枯草 、 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中。
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 T C测定条 L 件为 :展开剂为环己烷 一 氯仿 一乙酸乙酯 ( 体积比 为 2 : 8 ,显色剂为体积浓度 l 0 5: ) 0%的 Hs 4 2 乙 o 酸溶液。结果表明 :该方法简便 、快速 、准确、经
( 郑州轻工业学院食 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郑州 400 ) 502
Z n i Z a a g y a Z a gW e — e o gWe’ h oGu n - u n h n g er g Z egh u ntue fi tn ut ,hnzo 5 0 2 C i ) C l g o ioy ni e n , hnzo stto lh d s yZ egh u 4 00 ,hn e fo n o e n i i i g i r a
维普资讯
1 4
20 年第 2 06 期
F D OO ENGI NEE NG RI
6 出版 月



伟 ’ 赵 光远

张文叶
Ad a c si e r s a c f r o i cd v n e t e e r h o s l a i n h u c

针对熊果酸的降脂.doc(恢复)

针对熊果酸的降脂.doc(恢复)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从苦丁茶中分离纯化熊果酸的工艺技术研究,并设计出一套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流程方案。

熊果酸又称乌苏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熊果酸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乙醇中结晶),分子式为C30H48O3,分子量为:456.68。

熔点277一278o C(也有报道是285一288o C)[a]D+65.30(甲醇的浓度为C=0.45)不溶于水和石油醚,易溶于二氧六环、毗睫、乙醇和甲醇,可溶于苯、氯仿。

熊果酸具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脂,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有降压、降脂、抗肿瘤及促免疫活性,此外还具有祛斑、抑制黑色素形成等功效。

熊果酸主要用于治疗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

它是抗癌的极具潜力的候选新药,抗癌药物具有极大的市场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我国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约1.5亿,患者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大、中城市。

当今世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中,心血管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计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可达1300万,美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花费的金额达1.377亿美元,在欧洲(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及西班牙等)约为400亿英镑。

因此,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目前,高纯度的熊果酸(98%左右)售价约为100元/mg,因此,应用超滤、化学富集和大孔树脂吸附组合技术开发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的天然药物熊果酸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该活性成分是代替目前西药的首选药物,它的成功研究与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熊果酸在药用植物中分布广泛,已从30多种植物中提取得到熊果酸。

如熊果叶、栀子果实女贞叶、车前草、地榆、苦丁茶中均有存在。

研究表明,苦丁茶中熊果酸含量最高,为0.95~1.44%。

苦丁茶嫩叶、老叶中均含有熊果酸,老叶的熊果酸含量是嫩叶的两倍多,而对于苦丁茶树,一般仅采摘嫩叶进行炼制,老叶则凋落到地里作为肥料,并没有体现出很大的价值。

山茱萸中熊果酸的研究

山茱萸中熊果酸的研究

山茱萸中熊果酸的研究山茱萸(学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称沙棘,是一种生长在高寒地区的灌木植物,其果实富含营养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其中,熊果酸(Ursolic acid)是山茱萸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

近年来,熊果酸的研究备受关注,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熊果酸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30H48O3,由苦参酸和フリオリ面酸通过蜕变反应合成而成。

其在山茱萸果实中的含量较高,特别是果皮中的含量最多。

熊果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等。

下面将分别对熊果酸的各个生物活性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熊果酸具有抗氧化活性。

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氧化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许多疾病的根本原因。

研究表明,熊果酸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可以减少有害的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并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其次,熊果酸具有抗肿瘤活性。

多项研究证实,熊果酸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熊果酸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此外,熊果酸还能抑制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第三,熊果酸具有抗炎活性。

炎症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熊果酸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发的组织损伤。

研究表明,熊果酸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第四,熊果酸具有抗菌活性。

抗菌作用是熊果酸的又一重要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熊果酸对多种常见的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性真菌等。

熊果酸对这些致病菌的生长和生理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菌应用价值。

最后,熊果酸还具有降血脂作用。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熊果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研究发现,熊果酸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效果。

熊果酸提取与结构鉴定

熊果酸提取与结构鉴定

实验仪器与材料


实验器材:超声波仪 ,紫外光谱仪,红外光 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 原料与试剂:地榆粉 500g,,薄层层析硅胶 G ,95%乙醇,1%氢氧化钠水溶液 ,石油醚 , 甲醇 ,活性炭 ,环乙烷 ,氯仿 ,乙酸乙酯 ,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浓硫酸 。
参考文献



韩小龙,《从枇杷叶中提取、分离熊果酸的工艺研 究》2005 – 西北大学 于明明, 周富强, 刘军海,《熊果酸提取工艺的研 究进展》,氨基酸和生物资源,AMINO ACIDS AND BIOTIC RESOURCES,2009年31期 谷芳芳,《山楂叶中熊果酸提取分离与测定研究》, 中南大学 文小静, 张永利; 《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实 用药物与临床, SHIYONG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 , 2006年9期
纯度测定:薄层色谱法

分别取样品用乙醇溶解后制成1 g/L 的溶液,用毛细管分别点样适 量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 烷一氯仿一乙酸乙酯一甲醇(20:5: 8:0.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 9.0 cm),取出、晾干喷以 10% 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 点显色清晰,置日光灯下检视。观 察样品色谱中,是否为单一斑点且 无其他斑点则证明样品为纯的熊果 酸., 吴杰, 骆妃静,《山楂中熊果酸的提取与 分离》,西北药学杂志,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9年24期相关文 献 张如新, 羊卫平, 樊勤,《超声波法提取山茱萸中 熊果酸的工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2008年31期 李丽, 陈剑锋, 林国荣, 黄娟, 陈浩, 郭养浩, 《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分离纯化》,福州大学生物工 程学院,福建,福州 郑艳,苏丹,《女贞子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熊果酸对骨重塑的相关研究进展

熊果酸对骨重塑的相关研究进展

熊果酸对骨重塑的相关研究进展王玉琢;崔聪聪;包幸福;姜欢;胡敏【摘要】The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bone formation by osteoblasts and bone resorption by osteoclasts plays a key role in bone remodeling.Ursolic acid (UA)is a kind of pentacyclic triterpene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It has several functions of anti-inflammatory,anti-oxidation,anti-tumor and has already got preliminary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bone remodeling over recent years.It shows the functions of promoting bone formation and in-hibiting bone absorption.It will be the research focus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and this will be helpful to the anabolic actions of UA for osteoporosis treatment and bone remodeling.%成骨细胞参与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参与的骨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骨重塑过程中的关键。

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一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在骨重塑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了初步进展,主要表现为促进骨合成,抑制骨吸收作用,明确其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这将有助于UA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骨重塑方面更好地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23 No.5Sep.2009第23卷 第5期2009年9月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研究进展李宏杨1,刘国民1,刘飞2,张凤琴2,李小龙2(1. 海南大学 农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摘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植物体中,且大多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前景十分诱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五环三萜结构与活性的研究取得了大量进展,新的同类化合物不断的被发现。

就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结构与分类、在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熊果酸;五环三萜;抗肿瘤中图分类号:Q5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833(2009)05-0018-04Research of Ursolic Acid and Similar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Li Hongyang 1,Liu Guomin 1,Liu Fei 2,Zhang Fengqing 2,Li Xiaolong 2(1. School of Agricultur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China ;2. School of Packaging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 )Abstract :Various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widely distributing in plants, have excellent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uch compound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s. The research of the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Ursolic Acid and similar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are summarized.Keywords :ursolic Acid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antitumor收稿日期:2009-08-17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7BAD76B05-02)作者简介:李宏杨(1983-),男,河南信阳人,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E-mail :hyang896@ ;刘国民(1955-),男,湖南祁东人,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E-mail :kudingcha_no1@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大多以游离形式或者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熊果酸(ursolic acid )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于α-香树脂烷(α-amyrin )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1990年,日本将熊果酸列为最有希望的癌化学预防药物之一[1]。

大量研究表明,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具有抗肿瘤、抗HIV 、抗糖尿病、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药理学作用、以及新五环三萜结构的发现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亦展示了五环三萜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五环三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1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结构目前已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多数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

五环三萜类成分在药用植物中较为常见,主要的结构类型有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和木栓烷型等[2],见图1。

乌苏烷(ursane )型又称α-香树脂烷(α-amyrane )型,如熊果酸、积雪草酸[3]、蔷薇酸[4]、坡模酸[5]、2α-羟基乌苏酸[6];齐墩果烷(oleanane )型又称(β-香树脂烷(β-amyrane )型,如齐墩果酸、甘草酸、甘草次酸[7]、丝石竹皂苷元[8]、蒲公英萜醇[9]、刺囊酸[10]等;羽扇豆烷(lupane )型如白桦脂醇、白桦脂酸[11]、与分类第5期19羽扇豆醇、乙酸羽扇豆醇酯[12]等;木栓烷(friedeiane)型如木栓酮[13]、雷公藤红素、demethylzeylasteral、salaspermic acid、2,3-dihydroxy-friedel-6,9(11)-en-29-oic acid[14]等。

2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在植物据不完全统计,在自然界已有34科108种植物中能分离得到熊果酸,主要分布在女贞子、山楂、珍珠菜、夏枯草、车前草、甘草、连翘和苦丁茶等药用植物中。

齐墩果酸是一种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约60科190种植物中,如:青叶胆全草、白花蛇舌草、女贞果实等,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存在。

就冬青科苦丁茶而言,目前发现含量最丰富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主要存在于苦丁茶冬青、大叶冬青的枸骨嫩芽和功能叶之中。

除此之外,冬青科苦丁茶中尚含有若干种含量较低的其它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人们在大叶冬青中分离鉴定了13种新型三萜皂苷和7种三萜苷元;在苦丁茶冬青中分离鉴定了21种新型三萜皂苷和18种三萜苷元。

所有25种三萜苷元均属于五环三萜,其中齐墩果烷酸和斯阿树脂酸属于齐墩果烷型,冬青苦丁醇C为羽扇豆烷型,其余22种均为乌苏烷型。

在苦丁茶冬青的三萜苷元中,包括7种苦丁内酯A~G,冬青苦丁醇A为另一种结构的内酯,而在大叶冬青中尚未见报导上述内酯结构。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在冬青属药用植物中发现了大约130种三萜皂苷化合物,为开发利用这类植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5]。

珍珠菜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且大多为我国特有种。

从珍珠菜属植物中发现的三萜皂苷的苷元均为齐墩果烷型,根据苷元结构,可将皂苷分为13β,28-环氧-齐墩果烷型(Ⅰ型)和12-烯-齐墩果烷型(Ⅱ型),其中游离的五环三萜包括矮桃(Lysimachia clethroides)中的羽扇豆醇(lupeol)、黄连花(Lysimachia clethroides)中的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和β-香树脂醇(β-amyrin)[16]。

甘草是重要的传统中草药,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含量高、生理活性强的特点。

由于具有强的生理活性和高的药用价值,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学成分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有。

迄今为止,研究发现,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存在于所有甘草属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7种结构类型,61种三萜类化合物,如甘草皂甙、甘草酸、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等[17]。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或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作用。

山楂含槲皮素、芦丁、金丝桃苷等黄酮类及熊果酸、山楂酸、齐墩果酸等三萜类有效成分,山楂中熊果酸含量相对较高,为其主要活性成分[18]。

3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药理大量研究表明,含五环三萜母核的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生物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抗炎、抗菌、抗HIV和护肝等方面显现出令人关注的药理特性,已被大量进行动物试验和临床预试研究,并且在治疗肿瘤、肝炎和生产化妆品等方面开发了许多药用产品,其中,研究应用较多的是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3.1抗肿瘤活性五环三萜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非常广泛,在抗肿瘤药物的筛选中也获得了不少有活性的化合物,而且这些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呈现多部位、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既能使药物长时间持续发挥效力,又能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延长,使其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肿瘤药物。

研究表明,熊果酸对小鼠S180肿瘤具有明显抑制生长作用,能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19]、抑制并杀伤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20]和人舌鳞癌细胞株TSCCa细胞增殖[21],其作用机理是抗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熊果酸对KB肿瘤细胞、人结肠癌细胞HCT-8、乳腺癌细胞MCF-7和CCRF-CEM同样具有细胞毒性作用[22]。

雷公藤红素对人纤维肉瘤细胞株HT-108、肺癌细湖南工业大学 学 报202009年胞株LU-1、结肠癌细胞株COL-2等具有细胞毒活性[23];丝石竹皂苷元具有抗癌活性,经体外抗癌活性试验,对L1210、CCER-CEM、LS174T这3种癌细胞的IC50均为5 μg/ml[8];蒲公英萜醇具有抗溃疡活性,可以作为癌症的化学预防剂[9];刺囊酸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表现出细胞毒活性[10];2α-羟基乌苏酸对人的各种肿瘤细胞(如KB、A549、HCT-8、P388)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6]。

3.2抗炎、抗菌作用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大多数五环三萜皂苷具有抗炎作用,并已应用于临床。

白桦脂酸及其衍生物能通过抑制炎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酶A2(PLA2)的活性,从而抑制炎症进展[24]。

H. Ismaili等的[25]研究表明,从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Thymus broussonetii和Thymus willdenowii)枝叶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抗炎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木栓酮具有抗炎作用,腹腔注射30 mg/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水肿的抑制率为17.0 %,其还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13]。

蔷薇科悬钩子属乌泡子(Rubus parkeri Hance),其根提取的蔷薇酸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4]。

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根皮中得到的五环三萜化合物Demethylzeylasteral 具有抗菌和免疫抑制等多种作用,1 000 μg/ml浓度时对107G+有抗菌活性[14]。

3.3护肝作用五环三萜类部分化合物具有保肝活性,其中齐墩果烷、甘草酸等已作为保肝药物在临床分别应用于急性黄胆型肝炎和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便已开始了对齐墩果烷保肝作用的研究,发现经齐墩果烷治疗后的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下降。

80年代人们又通过组织病理学的检查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烷的保肝作用[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