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倒平板操作、平板划线操作、稀释操作、涂布平板操作

合集下载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一、实验目的1、了解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2、练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操作,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

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

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平板划线分离对细菌、酵母菌较为适宜,而霉菌和放线菌的分离多采用稀释分离法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

具体的划线形式有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并证明可获得良好实验效果的方法:将一个平板分成A、B、C、D4个面积不同的小区进行划线,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B和C区为经初步划线稀释的过渡区,D区则是关键的单菌落收获区,它的面积最大,出现单菌落的概率也最高。

由此可知,这4个区的面积安排应做到D>C>B>A。

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于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

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例如用以检查饮水和乳品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性培养基。

(参考GB4789.3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其配方中含有乳糖、伊红和美蓝,用以鉴别肠道病原菌及其他杂菌。

伊红、美蓝作为指示剂,伊红系酸性染料,当大肠埃希氏菌或产气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由于细菌带正电荷,所以被伊红着色。

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因为伊红与美蓝结合,所以菌落不呈红色,而是蓝紫黑色,且具有绿色金属光泽;菌落呈棕色者为产气肠杆菌;不分解乳糖的肠道病原菌则不着色,有时因产生碱性物质较多,细菌带负电荷,被美蓝着色后,菌落并不呈蓝色,因美蓝与伊红结合,所以菌落为淡紫色。

实验五 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及培养法

实验五 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及培养法

实验五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及培养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划线分离法、稀释平板分离法和菌落(活菌)计数法。

2.熟练掌握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学会微生物的一般培养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1) 平板划线分离法;2)稀释平板分离法。

在食品发酵工业中,通过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选育优良的微生物菌种,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必须将微生物单一分离出来,加以鉴别和研究。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它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

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微生物的分离和接种是微生物学中重要的技术之一,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否则使得微生物实验毫无意义。

三实验材料1.菌种: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毛霉、曲霉、青霉等含菌样品。

2.培养基:肉汤蛋白胨培养基(斜面、平板)、肉汤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蔡氏琼脂培养基(斜面、平板)。

3.土壤(自带)或其他物品;无菌水,无菌培养基,无菌吸管,无菌三角瓶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微生物的分离技术1. 平板划线分离法借助划线使混杂的微生物在平板的表面分散开,以获得单个菌落,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倒制平板→制备含菌样品稀释液→划线→倒置适温培养→观察记录(1)倒制平板:将固体培养基熔化→冷却至 50-55℃→注入培养皿内 15ml(无菌操作)→旋匀→静置凝固→即成平板→在皿盖边贴标。

(2)含菌样液制备:样品少许(1-10g),加入盛有无菌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菌悬液即可,能直接划线的样品(如体液、黏液、污水等),可省去这操作。

(3)划线:左手持平板,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以无菌操作取样,迅速将接种环伸入培养皿,轻轻划线(切勿把平板表面划破)。

然后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37℃,培养24-48 小时,观察平板上出现的现象,注意菌落的形状,并做记录。

《步步高》2017-2018学年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整合提升: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步步高》2017-2018学年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整合提升: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高温的物品
例1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
进行严格
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 两个阶段 D.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解析 天然培养基是成分不明确的培养基,并不是不需加工配
制的培养基;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进行消毒处理;分离分解尿
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唯一氮源但不是唯一的碳源。
解析
答案
例2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
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
列操作,错误的是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②接种操作 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③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 进行灭菌 ④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⑤加入培养基中的指 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③⑤
紫外线 消毒法
30 W紫外灯照射 30 min
接种室空间消毒 微生物接种工具如接种环、
灼烧灭
菌法
酒精灯火焰灼烧
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等,
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锥形 瓶口等 玻璃器皿(如吸管、培养皿
干热灭 干热灭菌箱160~ 等)、金属用具等凡不适宜 菌法 高压蒸 170 ℃加热1~2 h 用其他方法灭菌而又能耐
为异养型,所以培养基中加了乳糖等含碳有机物。由于生物的变异具有不 定向性,且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将A试管中10 mL菌液先均分到50支试管
中再培养24 h以后涂布到50个含噬菌体的平板上,菌落数有了明显差异,
说明抗性发生了差异;B试管中10 mL菌液先一起培养24 h后再均分为50份

平板划线分离_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平板划线分离_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平板划线分离_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一、实验目的1、了解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2、练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操作,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

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

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平板划线分离对细菌、酵母菌较为适宜,而霉菌和放线菌的分离多采用稀释分离法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

具体的划线形式有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经过长期并证明可获得良好实验效果的方法:将一个平板分成A、B、C、D4个面积不同的小区进行划线,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B和C区为经初步划线稀释的过渡区,D区则是关键的单菌落收获区,它的面积最大,出现单菌落的概率也最高。

由此可知,这4个区的面积安排应做到DCBA。

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于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

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例如用以检查饮水和乳品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性培养基。

(参考GB4789.3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其配方中含有乳糖、伊红和美蓝,用以鉴别肠道病原菌及其他杂菌。

伊红、美蓝作为指示剂,伊红系酸性染料,当大肠埃希氏菌或产气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由于细菌带正电荷,所以被伊红着色。

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因为伊红与美蓝结合,所以菌落不呈红色,而是蓝紫黑色,且具有绿色金属光泽;菌落呈棕色者为产气肠杆菌;不分解乳糖的肠道病原菌则不着色,有时因产生碱性物质较多,细菌带负电荷,被美蓝着色后,菌落并不呈蓝色,因美蓝与伊红结合,所以菌落为淡紫色。

高中生物选修三:稀释涂布法与平板划线法的区别

高中生物选修三:稀释涂布法与平板划线法的区别

高中生物选修三:稀释涂布法与平板划线法的区别
一、平板划线分离法
先倒制无菌琼脂培养基平板,待充分冷却凝固后,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待分离的含菌样品,在无菌琼脂平板表面进行有规则的划线。

划线的方式有连续划线、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它形式的划线。

通过这样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稀释,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

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形成分散的单个菌落。

但单个菌落并不一定是由单个细胞形成的,需再重复划线1-2次,并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才可获得真正的纯培养物。

●用途:一般多用于从菌株的纯化
●优点:简便快速,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缺点:不能用于计数
二、稀释涂布平板法
该法是将已熔化并冷却至约50℃(减少冷凝水)的琼脂培养基,先倒入无菌培养皿中, 制成无菌平板。

待充分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约0.1 ml)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三角形无菌玻璃涂棒涂布,使菌液均匀分散在整个平板表面,倒置温箱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用途:一般多用于筛选菌株
●优点: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

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

●缺点:操作相对麻烦。

无菌技术、倒平板操作、平板划线操作、稀释操作、涂布平板操作

无菌技术、倒平板操作、平板划线操作、稀释操作、涂布平板操作

无菌技术:主要包括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的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倒平板操作:1、将灭菌过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2、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3、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轻轻摇匀。

4、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平板划线操作:1、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2、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的棉塞;3、将试管口通过火焰;4、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菌液;5、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6、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7、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

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区域内划线。

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域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8、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稀释操作:1、将分别盛有9ml水的6支试管灭菌,并按10¹~10的6次方(打不出六次方来)的顺序编号。

2、用移液管吸取1ml培养的菌液,注入10¹倍稀释的试管中。

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3、从10¹倍稀释的试管中吸取1ml稀释液,注入10²倍稀释的试管中,重复第2步的混匀操作。

依次类推,直达完成最后一支试管的稀释。

注: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

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的1~2cm处。

涂布平板操作:1、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2、取少量菌液(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3、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4、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药品生产技术《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药品生产技术《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无菌操作根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不仅在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许多生物技术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转基因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

无菌室,微生物实验室内专辟的一个小房间,室外设一个缓冲间,缓冲间的门和无菌室的门不要朝向同一方向,以免气流带进杂菌。

无菌室和缓冲间都必须密闭,无菌室内的地面、墙壁必须平整,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室内装备的换气设备必须有空气过滤装置。

工作台的台面应该处于水平状态,无菌室和缓冲间都装有紫外线灯〔距离工作台面1米〕,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穿戴灭过菌的服装、帽子。

超净台,主要功能是利用空气层流装置排除工作台面上部包括微生物在内的各种微小尘埃,通过电动装置使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具后进入工作台面,使台面始终保持在流动无菌空气控制之下。

在条件较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木制无菌箱代替超净台〔正面开有两个洞,不操作时用推拉式小门挡住,操作时可以将双臂伸进去;正面上部装有玻璃,便于在内部操作,箱内部装有紫外线灯,从侧面小门可以放进去器具和菌种、细胞株等〕。

微生物的培养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要保持培养物纯洁性;培养微生物的要领,是为所需要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一〕培养基1.认识培养基的根本组成成分,从生物体构成的根本元素这一角度理解培养基中为什么都需要具备这些根本成分。

2.培养基的用途和种类:液体和固体两大类。

3.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尽管培养基的配方各不相同,但是其根本成分都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4.培养基是否合格〔无菌试验〕: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d 后无菌落生长〔液体不变浑浊〕,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那么需要重新制备。

〔二〕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每时每刻每处都存在着微生物,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将某种微生物引入到培养物中。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十单元生物技术与工程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十单元生物技术与工程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第2课时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课标要求 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

2.阐明在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基础。

3.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4.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的培养某种微生物。

5.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6.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考点一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1.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的概念、用途和类型①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②用途: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③种类:按物理性质分⎩⎪⎨⎪⎧液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固体培养基(2)培养基的配方①主要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②其他条件:pH 、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

如下表:微生物 乳酸杆菌 霉菌 细菌 厌氧微生物 特殊需求添加维生素pH 调至酸性pH 调至中性或弱碱性无氧2.无菌技术(1)目的: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

(2)关键:防止杂菌污染。

(3)消毒与灭菌的比较 项目 消毒灭菌 作用强度 较为温和的理化因素 强烈的理化因素 作用程度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杀死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芽孢和孢子一般不能杀灭能杀灭适用对象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衣着和双手微生物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灼烧灭菌法等(4)注意事项①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

②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超净工作台上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微生物的纯培养(1)概念辨析(2)酵母菌纯培养的操作步骤(3)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下图是平板划线操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平板划线操作的正确步骤:d→b→f→a→e→c→h→g。

【精品学案】1.2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精品学案】1.2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是怎样的? 提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 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2)培养基灭菌后,为什么需要冷却至50 ℃左右时才能用来 倒平板? 提示:倒平板时,若高于50 ℃会烫手;低于50 ℃,若不及时操 作,琼脂就会凝固。
典例剖析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所需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源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所有的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有些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答案:D
二 无菌技术
重难归纳
1.几种消毒和灭菌方法的比较
比较项目 适用范围
操作方法
消 煮沸 日常食品,罐装食 毒 消毒法 品等
在 100 ℃煮沸 5~6 min
方 巴氏消 牛奶等不耐高温 在 62~65 ℃消毒 30 min 或
法 毒法 的液体
80~90 ℃处理 30 s~1 min
比较项目 适用范围
操作方法
提示: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图B 效果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微判断2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 目最多的平板进行统计。( × )
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土壤取样 (1)土壤要求: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 (2)取样环境:在城市,从公园里、街道旁、花盆中的土壤中 取样;在农村,从农田或菜园里的土壤中取样。 (3)取样部位:距地表3~8 cm的土壤层。
解析:有些物质可以既作碳源又作氮源,如牛肉膏,A项错误。
无机碳源(如CO2、NaHCO3等)不能提供能量,B项错误。有 些无机物可作为碳源或氮源,如碳酸盐、硝酸盐,C项错误。
有些无机氮源也可以提供能量,如NH3可为硝化细菌提供能 量和氮源,D项正确。

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 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菌种分离纯化的方法有:稀释混合倒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摇管法、液体培养基分离法、单细胞分离法、选择培养分离法等。

其中前三种方法最为常用,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分离纯化效果好, 现分别简述如下1. 稀释混合倒平板法平板是指经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 冷却凝固而成的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平皿。

该法是先将待分离的含菌样品, 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一系列的稀释(常用十倍稀释法, 稀释倍数要适当), 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 (0.5-1.0ml)于无菌培养皿中, 倾入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 迅速旋摇, 充分混匀。

待琼脂凝固后, 即成为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

于恒温箱中倒置培养一定时间后, 在琼脂平板表面或培养基中即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

每个菌落可能是由一个细胞繁殖形成的。

挑取单一个菌落, 一般再重复该法1-2次,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便可得到真正的纯培养物。

若样品稀释时能充分混匀,取样量和稀释倍数准确,则该法还可用于活菌数测定。

图4 混合倒平板操作法示意图图5 涂布平板操作法示意图2. 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上述稀释混合倒平板法有两个缺点,一是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溶氧而生长受影响,形成的菌落微小难于挑取;一是在倾入熔化琼脂培养基时,若温度控制过高,易烫死某些热敏感菌,过低则会引起琼脂太快凝固, 不能充分混匀。

在微生物学研究中, 更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该法是将已熔化并冷却至约50℃(减少冷凝水)的琼脂培养基, 先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制成无菌平板。

待充分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约0.1 ml)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 再用三角形无菌玻璃涂棒涂布,使菌液均匀分散在整个平板表面, 倒置温箱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2021年整理)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

(2021年整理)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的全部内容。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本专题围绕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展开,主要操作技术归纳如下.1.果酒与果醋的制作技术。

2。

腐乳的制作技术。

3.泡菜的腌制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酒变醋的原理;2。

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

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二、课题成果评价(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①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②按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3)成分: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

2.无菌技术(1)含义: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2)常用方法3.微生物的纯培养(1)概念: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是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2)过程: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

(3)常用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4)实例——酵母菌的纯培养1.培养基只能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不能用以积累其代谢物。

(×) 2.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

(√) 3.经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50 ℃左右时,才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 4.平板划线时要注意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

(×)1.常见物品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消毒方法及适用对象(2)灭菌方法及适用对象2.平板划线操作的注意事项(1)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2)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能使微生物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3)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相连。

(4)划线时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表面划破。

(5)操作第一步即取菌种之前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火焰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的目的如下表:考向1| 培养基的成分与功能的分析1.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 .培养基中都只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C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A 解析: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的基质,A 正确;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还需要生长因子等特殊的营养,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需要琼脂,液体培养基不需要琼脂,B 错误;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可制成固体培养基,C 错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但不一定是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D错误。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和用(含解析)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和用(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71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组成: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3)种类: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2.无菌技术(1)含义: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2)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3)不同对象的无菌操作方法(连线)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①操作步骤→→→→②倒平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a.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正确的倒平板操作流程:丙→乙→甲→丁。

b.甲、乙、丙中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

c.丁中的操作需要等待平板冷却凝固才能进行。

(2)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①纯化培养原理:想方设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②纯化大肠杆菌的关键步骤是接种。

③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a.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b.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系列稀释操作(如图所示):涂布平板操作(如图所示):(3)菌种的保存方法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②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原理: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2)统计菌落数目: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3)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

5.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①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1.2.1+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2.1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阐明在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

2.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3.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分析培养基的组成。

2.科学探究:讨论并掌握无菌技术的实验操作方法;讨论并掌握微生物的纯培养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导入】经过杀菌处理的牛奶中添加某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在经过发酵就可以制成酸奶,由于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一些人会在家里自制酸奶,自制酸奶虽然方便,但是食用自制酸奶导致肠胃不适的事件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制作过程中有杂菌混入。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无处不在的杂菌不混入发酵物中呢?这需要应用无菌技术和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一)培养条件: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培养基)确保其它微生物无法混入(无菌技术)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置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作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3)类型2、培养基的配制:(1)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

(2)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氧气的需求特殊营养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细菌(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霉菌(pH调至酸性)厌氧生物(无氧条件)乳酸菌(要添加维生素)二、无菌技术1.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

2.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

3.灭菌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4.比较三、微生物的纯培养1、纯培养(1)概念: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发酵工程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即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

(P9)2.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要求:(1)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培养基)。

(2)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无菌技术)。

(P9)(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P9)2.培养基作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P9)3.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分类)(P9)(1)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如琼脂),呈液体状态。

用途:扩大培养获得大量菌种、常用于工业生产。

(2)固体培养基:含凝固剂(如琼脂),呈固体状态。

用途:分离、计数、鉴定等。

拓展了解:培养基的分类(按照化学成分分类)(1)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用途:工业生产。

(2)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

用途:分类、鉴定。

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用途分类)(1)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

用途: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

(2)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用途:鉴别不同种类微生物。

4.怎样将液体培养基制成固体培养基?加入适量琼脂。

(P9)5.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琼脂固体培养基。

(P9)6.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菌落。

(P9)7.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的需求。

(P10)质,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8.碳源:(1)概念: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2)分类:无机碳源,如CO2、CO32-、HCO3-等。

有机氮源,如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等。

(3)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添加无机碳源培养基用来培养自养微生物;添加有机碳源培养基用来培养异养微生物。

实验三 微生物的平板分离技术

实验三 微生物的平板分离技术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接种环,接种针,涂布棒,无菌吸管 酒精灯,记号笔,标签,火柴,灭菌培养皿 菌种,平板,培养基
四、实验操作
1、 倒平板
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Ⅰ号琼脂培养基、马
丁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冷至55-60℃时,在马丁氏
琼脂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终质量浓度为30μg/m l),混均匀后无菌操作倾入无菌培养皿中,培养基温度
塞子拨出,然后用右手夹住塞子。左手持培养
皿并将皿盖在火焰旁打开一缝,迅速倒入培养 基约20ml,加盖后轻摇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 分布在培养皿底部,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为 平板。
2、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0ml无菌水的三角烧瓶中,震荡 约20min,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使细胞分散。用移液枪 无菌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离心管中充 分混匀,此为10-1稀释液,以此类推制成10-2,10-3,10
实验三 微生物的平板分离技术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 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2.学习观察来自土壤中的三大类群微生物的菌
落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的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 种特征鉴定方能得到。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 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 化。 平板分离法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 平板发,后者除能有效分离纯化微生物外,还可用于测 定样品中活菌数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
平板上;经过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统
计菌落数,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计算出样品中细胞密 度。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平板 上形成的每个菌落不一定是单个细胞生长繁殖而成,有 的可能来自2个或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 果往往比样品中实际细胞数低,这就是现在使用菌落形 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取代以前用绝对 菌落数来表示样品活菌含量的原因。

实验六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实验六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一、实验目的1、了解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2、练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操作,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

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

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平板划线分离对细菌、酵母菌较为适宜,而霉菌和放线菌的分离多采用稀释分离法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

具体的划线形式有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并证明可获得良好实验效果的方法:将一个平板分成A、B、C、D4个面积不同的小区进行划线,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B和C区为经初步划线稀释的过渡区,D区则是关键的单菌落收获区,它的面积最大,出现单菌落的概率也最高。

由此可知,这4个区的面积安排应做到D>C>B>A。

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于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

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例如用以检查饮水和乳品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性培养基。

(参考GB4789.3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其配方中含有乳糖、伊红和美蓝,用以鉴别肠道病原菌及其他杂菌。

伊红、美蓝作为指示剂,伊红系酸性染料,当大肠埃希氏菌或产气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由于细菌带正电荷,所以被伊红着色。

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因为伊红与美蓝结合,所以菌落不呈红色,而是蓝紫黑色,且具有绿色金属光泽;菌落呈棕色者为产气肠杆菌;不分解乳糖的肠道病原菌则不着色,有时因产生碱性物质较多,细菌带负电荷,被美蓝着色后,菌落并不呈蓝色,因美蓝与伊红结合,所以菌落为淡紫色。

1.2发酵工程的无菌技术(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2发酵工程的无菌技术(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时3.发酵工程的无菌技术(二)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学习,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课前自主学习1.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和;用平板划线法时,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

2. 统计菌落数目可用的方法有和;用后一种方法计数时,需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

在同一稀释度下,应至少对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

二、课内探究学习探究活动一:平板划线法根据教材中内容将下面主要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讨论:1.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2.从防止杂菌污染的角度思考,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培养皿倒置的原因是什么?3.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菌种时,哪些操作可防止杂菌污染?4.在做第二次划线以及其后的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5.接种操作时每次划线接种前与接种后都要灼烧接种环或接种针,其目的分别是什么?6.接种结束后,为什么要将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和一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一起培养?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很关键。

如果有菌落生长,说明了什么?练一练:1、如图表示酵母菌纯培养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操作时,待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盖上培养皿盖,将其倒置B.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消毒,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蘸取菌液C.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最后一次的划线不能与第一次的相连D.步骤④是将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也需倒置,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都是酵母菌的菌落2、在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图所示,且甲、乙的对应位置不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C.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D.图示实验过程中接种环灼烧了5次探究活动二、稀释涂布平板法1、梯度稀释讨论:该操作需注意什么:2、涂布平板讨论: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对土壤中某种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无菌技术无菌技术-2022年学习资料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无菌技术无菌技术-2022年学习资料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一、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将微生物分离、转接及培-养时防止上被其它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1、对使用的器皿及用具的灭菌-2、对培养基的灭菌-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高温蒸汽灭菌和高-温干热灭菌,效果达到无 (不含任何微-生物。
3、无菌的环境-1在操作过程中的无菌要求:接种、-分离过程的无菌效果(在火焰上部进行操-作。-2在超净工作 、无菌室和无菌箱中-进行操作。使用甲醛、紫外线、75%的之-醇等进行预处理及其他的必要措施。-3如进行好氧 养鼎对空气进行处理,-实验室用多层纱布、棉塞和硅胶塞过滤空-气,工业中使用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
特点:快速、方-便。-分区划线适用于-浓度较大的样品-图1平板划线操作图-连续划线适用于-开始处-浓度较小 样品;-图5划线分离图
干始处-菌苔、-菌落-d-连续划线-划线分离后平板上显示的菌落照片
2、稀释分离法-1-液体稀释法-1.0ml-10m-Tentold-Tantold-Ten'old-100 dilution-bacteria-Agar poured into-sierile Petri dish Original-3 ml HeO-9'ml H2O-t0 ml molted agar at 45"-s mple af-1,000 bacteria/'ml-1100 bacteria.ml-10 bacter a/ml:100-102ml-bacteria iotal per lubel-103mf-iQ.0的0 cteria/mi-10'ml-10%/ml
连续培养原理-当微生物在单批培养方式下生长达到对-数期后期时,一方面以一定的速度流进新-鲜培养基并搅拌,另 方面以溢流方式流-出培养液,使培养物达到动态平衡衡,其中-的微生物就能长期保持对数期的平衔生长-状态和稳定 生长速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技术、倒平板操作、平板划线操作、稀释操作、涂布
平板操作
无菌技术:主要包括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的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倒平板操作:
1、将灭菌过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2、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3、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轻轻摇匀。

4、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平板划线操作:
1、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2、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的棉塞;
3、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4、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菌液;
5、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6、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

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7、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

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区域内划线。

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域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8、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稀释操作:
1、将分别盛有9ml水的6支试管灭菌,并按10?,10的6次方(打不出六次方来)的顺序编号。

2、用移液管吸取1ml培养的菌液,注入10?倍稀释的试管中。

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3、从10?倍稀释的试管中吸取1ml稀释液,注入10?倍稀释的试管中,重复第2步的混匀操作。

依次类推,直达完成最后一支试管的稀释。

注: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

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的1,2cm处。

涂布平板操作:
1、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2、取少量菌液(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3、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
4、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注意:1、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的烧杯中。

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
器在火焰上引燃。

2、操作中一定要注意防火~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
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