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妊娠贫血中医诊疗

合集下载

妊娠期贫血的中医调理

妊娠期贫血的中医调理

妊娠期贫血的中医调理妊娠期贫血是指怀孕期间出现的贫血症状。

由于妊娠对孕妇体内的营养需求增加以及胎儿的血液供应,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发生贫血。

中医认为,妊娠期贫血是由于孕妇气血不足或阻滞导致的。

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妊娠期贫血的症状,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一、中医理论对妊娠期贫血的解析中医理论认为,妊娠期贫血与孕妇体内的气血不足、潜阳不显密切相关。

怀孕后,胎儿需要从母体中获得充足的气血供应,然而孕妇的气血往往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导致贫血的发生。

此外,由于胎儿营养需求的增加,孕妇体内的阳气也受到消耗,进一步加剧了贫血的症状。

二、中医调理方法1. 草药调理中医草药在妊娠期贫血的调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当归、黄芪、熟地黄等。

这些草药可以补充血液中的营养成分,增加气血的产生和循环,从而改善贫血的症状。

然而,在选择和使用草药时,孕妇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使用有毒或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草药。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也是改善妊娠期贫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建议孕妇增加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

例如,红肉、豆类、黑木耳、鲜果等食物都是良好的选择。

此外,孕妇还应避免与铁吸收有关的抗营养物质的摄入,如咖啡、茶和奶制品。

3. 针灸调理针灸是中医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针刺刺激,可以调节孕妇体内的气血循环。

专业的中医针灸师可以根据孕妇的具体症状,选择适宜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不仅可以改善贫血症状,还可以缓解孕妇的不适感。

4. 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调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调整孕妇的气息与身体的协调,可以增加气血的生成和循环。

孕妇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气功练习,如腹式呼吸和循环功。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孕妇增强体内的阳气,减轻贫血的症状。

三、注意事项在妊娠期贫血的中医调理过程中,还需要孕妇自己的主动配合。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用中药和进行针灸治疗。

2. 合理安排饮食,均衡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

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治

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治

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治“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容积的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常表现为乏力、头晕、下眼睑发白、面色苍白。

因发病原因多样,其表现也不尽相同。

那么贫血都有什么种类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贫血的种类及贫血的治疗方法。

1、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i2而引起的贫血。

病因: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从而导致贫血。

症状: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

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防治关键是调整膳食营养结构、科学进餐。

早餐能摄取足够的高热量优质蛋白,如豆浆、鸡蛋、牛奶等;中餐能从菜肴中广泛摄取各种营养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

紫菜头、胡萝卜、柑桔、番茄等宜多吃一些,患有肠炎、溃疡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2、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病因: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

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症状: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防治: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用硫酸亚铁或10%枸檬酸铁铵5 ̄20毫升,每日服3次。

同时还需同服维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进铁的吸收。

贫血症状消失后,为巩固疗效还需继续服药1-2个月。

辅助治疗:(1)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进食80克的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2)适量摄人脂肪,每日以50克左右为宜。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医药的宝贵遗产,拥有丰富的疾病诊疗经验和方法。

在中医诊疗中,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种,制定了许多针对性的方案。

下面将介绍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一、内科疾病方案1.肺系疾病: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癌等。

2.心脏系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3.脑系疾病:脑中风、偏瘫、失语症等。

4.肝脏系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5.胃肠系疾病:胃溃疡、胃癌、结肠炎等。

6.胰腺系疾病:胰腺炎、胰腺癌等。

7.肾脏系疾病:肾炎、肾结石、肾衰竭等。

8.血液系疾病: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

9.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肌无力等。

二、外科疾病方案1.外伤与骨科病: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2.神经外科病:颅脑外伤、脑肿瘤等。

3.腹部外科病:阑尾炎、胃肠息肉、胆囊炎等。

4.胸部外科病:肺结核、胸膜炎、肺癌等。

5.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毒症等。

6.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

7.男科疾病:性功能障碍、阳痿、前列腺增生等。

8.皮肤科病:湿疹、银屑病、痤疮等。

三、儿科疾病方案1.儿童传染病方案:水痘、麻疹、风疹等。

2.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方案:婴幼儿肺炎、哮喘、支气管炎等。

3.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方案:胃炎、腹泻、便秘等。

4.儿童泌尿系统疾病方案:尿路感染、脐疝、尿床等。

5.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方案:癫痫、脑瘫、多动症等。

四、妇科疾病方案1.月经不调方案:经量过少、经期延长等。

2.子宫肌瘤方案: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不孕不育方案:输卵管堵塞、卵巢功能低下等。

4.更年期综合征方案:潮热、心慌等。

五、男科疾病方案1.阳痿早泄方案:阳痿、早泄等。

2.男性不育方案: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低等。

3.前列腺增生方案:尿频、尿急等。

六、皮肤科疾病方案1.湿疹方案:潮湿瘙痒、皮疹等。

2.银屑病方案:鳞屑、红斑等。

3.皮疹方案:红点、丘疹等。

中医妇科妊娠病

中医妇科妊娠病

儿发育。
03
避免不良习惯
告诫患者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不仅对胎儿发育有害,
还可能加重妊娠病的症状。
心理干预和支持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 的精神状态。
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孕期管 理,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良好 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 力,促进身心健康。
、刮宫、高龄等。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孕期保健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的高危因素。
合理饮食与运动
保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孕期运动,控制体 重增长。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处理方法探讨
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不慎跌仆闪挫,或劳力过度,损伤气血 ,致使冲任失和,胎元不固。
发病机制探讨
气血不和
气血虚弱或血热炽盛均可导致气血不和,冲任失养,胎元不固,发为妊娠病。
肝肾失调
肝肾亏损则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肾阴虚则内热生,热扰冲任,亦可发为妊娠 病。
血瘀阻滞
跌打损伤或气滞血瘀均可使血瘀阻滞冲任,胎元失养而不固。
中医妇科妊娠病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妊娠病病因与发病机制 • 妊娠病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论述 • 西医检查手段在辅助诊断中应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指导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介绍中医妇科妊娠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医妇科妊 娠病。

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贫血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循环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而言。

包括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抗贫血因子缺乏所致的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原因的贫血。

中医学统称血虚,属于"黄肿病"、"虚劳”等范畴。

其原因很多,如失血、虫积、饮食失调、素体不强或病后体虚都可耗伤气血,而致脾肾亏虚,不能生化气血,甚则影响心肝等脏。

【诊断】1.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指甲、口唇和睑结膜颜色苍白,头晕耳鸣,甚则困倦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

血液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量均减少。

2.询问有无失血、胃肠道功能障碍、营养缺乏、接触或使用过有害于造血组织的物质或药剂,或慢性感染,严重心、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体检时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黄疸、舌炎,心肺有无异常特征,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等情况,再结合血液常规化验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骨髓象检查,以判断贫血的性质和病因。

【治疗】一、辨证论治对于贫血病的治疗原则,当以补血为主,但应同时重视补气,因益气可以生血。

并需辨别脾虚与肾虚的主次,分别予以补脾和补肾的方法,以加强气血生化之源。

此外,还需掌握导致贫血的原因,针对原发疾病进行适当处理。

1.气血两虚面色眺白,或萎黄少华,头昏眼花,或心慌气短,疲劳乏力,甚至面足虚浮,或有一时性昏倒。

女子月经不调,经闭。

口唇及爪甲淡白,舌质淡,边有齿印,脉细弱。

治法:补气益血。

方药举例:十全大补汤加减。

当归IOg,黄英15g,党参10g,白术10g,熟地黄12g,炙甘草3g,红枣5个。

加减:心惊失眠,加熟枣仁10g,五味子3g。

2.脾虚湿困面色萎黄虚浮,腹胀食少,或能食而无力,或有异嗜症,舌质胖淡,苔腻。

治法:健脾燥湿。

方药举例:绛帆丸加减。

苍术IOg,厚朴5g,砂仁(后下)3g,当归10g,制鸡内金10g,六神曲12g,燃皂矶(分吞)1,5gO3.肝肾阴虚心悸,耳鸣眩晕,时有烦热,口干,或牙龈出血,肌肤有瘀点、瘀斑,舌质红,脉细数。

妊娠贫血中医诊疗

妊娠贫血中医诊疗

妊娠贫血中医诊疗妊娠贫血是指孕妇在孕期中因缺乏铁元素等导致贫血的一种情况。

妊娠期间,胎儿对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孕妇体内的铁元素消耗增加。

妊娠期间普遍发生妊娠贫血,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中医认为妊娠贫血是由于气血不足所致,治疗上主要采用中药和针灸等辅助疗法。

病因病机妊娠贫血是由于孕妇体内气血不足,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一种贫血。

中医认为,在孕期中,胎儿的生长发育对母体的气血和营养物质需要增加,加上子宫和胎盘的生长也对母体的气血和营养物质消耗增加。

此外,孕妇在孕期中的情志波动、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代谢加快等情况也会导致铁元素缺乏,使得妊娠贫血容易发生。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妊娠贫血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常见的症状包括疲乏无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

体征表现为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等。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妊娠贫血的治疗应以益气、补血为主,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熟地黄、川芎、黄芪等。

这些中药具有补血、益气、调经、补肝肾等功效。

此外,针灸也可以调节人体气血和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妊娠贫血的效果。

中药治疗中药制剂主要适用于轻度或中度妊娠贫血患者,也可用于治疗贫血症状较轻的孕妇。

常用中药方包括四物汤、八珍汤、玄胡汤、补中益气丸等。

这些方剂具有补益气血、滋阴养血和调和脾胃的功效。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用于轻度或中度妊娠贫血患者,对于贫血症状明显的孕妇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针灸治疗主要针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血瘀等问题,经过针灸刺激,可以激活机体代谢和氧气输送,缓解疲劳、改善贫血症状。

注意事项妊娠期间的妇女要尽早发现和治疗妊娠贫血,增加铁元素的摄入量,饮食应以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食品为主。

孕妇在服用中药或针灸治疗前需咨询专业医师,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副作用。

结论妊娠贫血是孕妇常见的疾病,通过中医药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和预防所带来的风险。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Introduction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医内科的常见病诊疗指南,帮助您了解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

在中医内科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疏风散寒等。

例如,可以采用绿豆、草果、薏苡仁等中药制剂来清热解毒;也可以通过艾灸或针灸来疏风散寒。

此外,在感冒期间需注意保暖、多饮水等。

二、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炎症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胃痛、恶心、呕吐等。

中医内科常常采用调理胃气、清理湿热等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可以服用黄连、厚朴等中药来调理胃气;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式来促进胃气运行。

此外,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

三、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持续升高的血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中医内科常常采用调理气血、平肝降压等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调理气血;还可以服用当归、川芎等中药来平肝降压。

此外,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中医内科通常采用调理脾胃、清热利尿等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可以服用黄芪、山药等中药来调理脾胃;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清热利尿。

此外,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限制糖分的摄入。

五、失眠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常常采用调理心气、安神宁心等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可以通过采用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调理心气;还可以服用酸枣仁、远志等中药来安神宁心。

此外,失眠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注意放松身心,避免过度疲劳。

六、贫血贫血是一种以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中医内科常常采用滋补气血、益脾补肾等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可以通过服用当归、熟地黄等中药来滋补气血;还可以采用艾灸、针灸等手段来益脾补肾。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1.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在异位妊
娠的诊疗中,中医药可以起到调理气血、温经通络的作用,促进胚胎的着
床和生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药方剂的常用组方有调经化瘀方、化瘀通络方、健脾补气方等。

其中,调经化瘀方可以通过调理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子宫内环境,增
加胚胎的着床率。

化瘀通络方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消除输卵管或卵巢的疏通,增加胚胎着床率。

健脾补气方可以通过补充脾胃的营养,提高身体免
疫力,增加子宫对胚胎的容纳能力。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调理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平衡激素水平,增加受精卵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妊娠率。

2.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促进孕妇身体健康的目的。

对于异位妊娠的诊疗,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输卵管、卵巢等经络,
改善其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

此外,针灸还可以通过调理内分泌,平衡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环境,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

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

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

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护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减少所导致的机体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状态。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贫血是由于气血不足、运化失常等导致的,因此在中医中,贫血的辨证施护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调理脾胃功能等方面来改善患者症状。

一、辨证施护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向注重辨证施治,贫血也不例外。

在中医对贫血的治疗中,辨证施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辨证施护,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气血的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辨证对于贫血患者,中医辨证要首先明确病因,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来进行辨证。

常见的贫血辨证可以分为气血两方面进行分析。

如气虚血瘀、脾胃虚弱等。

2.施护根据贫血患者辨证结果,中医师可以针对每一种证型进行相应的施护措施。

(1)气虚型贫血如果是气虚型贫血,中医师会建议患者通过调理脾胃、增加气血生成等方法来改善症状。

常用的施护方法包括草果、山药、黄精等中药的调理。

(2)血虚型贫血对于血虚型贫血患者,中医师会通过滋补血脉、调理气机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症状。

例如可以采用首乌、当归、黄芪等中药进行调理。

(3)气血两虚型贫血对于气血两虚型贫血,中医师一般会综合调理气血,调理脾胃功能,以及改善血脉循环等。

中医常用的施护方法包括党参、熟地、黄精等中药的调理。

二、饮食调理除了辨证施护外,中医对贫血的治疗还包括饮食调理的方面。

中医认为,饮食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的作用。

1.补血食物贫血患者可以适当摄入一些补血食物,如猪肝、鸽肉、动物血等。

这些食物富含丰富的铁和其他微量元素,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2.搭配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强调合理搭配食材,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如贫血患者可以搭配食用一些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食材,如红枣、黑豆等,以提高气血的合成。

三、生活调理除了中医的辨证施护和饮食调理外,贫血患者还可以从生活方面进行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调理气血非常重要。

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调理身体的关键。

名中医治贫血(虚劳)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贫血(虚劳)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贫血(虚劳)十二个秘方名中医治贫血(虚劳)十二个秘方治贫血(虚劳)秘方(12首)24.1益气补血汤【来源】周信有,《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党参、黄芪、黄精、山萸肉各20克,女贞子、淫羊藿各15克,巴戟天20克,丹参15克,鸡血藤20克,龟板30克,鹿角胶9克(烊化),大枣10枚,干地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另外,人参研粉每服1.5克,早、晚2次吞服。

【功用】培补脾肾,益气养血。

【方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严重的血液疾病。

西医认为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严重贫血。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脾肾虚损,气血生化无源,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脾肾虚损,气血生化无源,因致气血虚损不足。

故本方的设计,突出增补脾肾,补益气血这一基本原则。

根据《内经》“阳生阴长”的理论观点,培补脾肾,补益气血,又当以温阳益气为先。

故本方把健脾益气之党参、黄精、黄芪与补肾助阳之淫羊藿、巴戟天、山萸肉、鹿角胶等作为基本药于疾病之全过程。

据临床观察,这类药似对红细胞系统的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这与中医观点是一致的。

根据“血以和为补”的原则,加入功兼补血与和血作用的丹参、鸡血藤,这类药有改善微循环及清降病损处代谢障碍的作用;加入干地黄滋阴补肾凉血,大枣健脾益气。

共奏补脾肾,益气血之功。

【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阴阳气血两虚者。

也可用以治疗各种贫血症和化疗后骨髓抑制所出现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可作为临床常用的基本方剂。

【疗效】多年使用,均获良效。

一般服10剂以上即效。

【附记】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中药也只能改善症状,难以根治。

24.2生血增白汤【来源】梁贻俊,《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人参10~15克,白术15克,当归10克,首乌、仙灵脾、菟丝子各20克,肉桂3~6克,枸杞子、女贞子各20克,赤芍30克。

【用法】人参另煎兑服,余药以水900毫升浸泡2小时,用中小火煎40分钟倒出,二煎以水700毫升,煎30分钟倒出,早晚空腹温服各1次,每日1剂。

中药治疗贫血的中药方配方

中药治疗贫血的中药方配方

中药治疗贫血的中药方配方1.黑木耳枣汤治贫血[配方]黑木耳15克,大枣15个,冰糖10克。

[制用法]将黑木耳、大枣用温水泡发并洗净,放人小碗中,加水和冰糖。

将碗放置锅中蒸约1小时。

—次或分次食用,吃枣、木耳,饮汤。

[功效]和血养荣,滋补强身。

治贫血。

2.猪皮汤治失血性贫血[配方]猪皮100-150克,黄酒半碗,红糖50克。

[制用法]以黄酒加等量清水煮猪皮,待猪皮烂熟调入红糖。

每日2次分服。

[功效]滋阴养血。

治失血性贫血症。

3.猪蹄汤治贫血[配方]猪蹄1只,花生仁50克,大枣10枚。

[制用法]共煮熟食。

[功效]补虚补血。

治贫血、紫癜、白细胞减少症。

4.姜汁黄鳝饭补病后虚损贫血[配方]黄鳝150克,姜汁20毫升,大米100克,花生油、盐各少许。

[制用法]黄鳝削皮去骨,洗净切丝,用姜汁、花生油拌匀。

待米饭蒸焖水干时,放鳝丝于饭面,小火盖严焖熟即成。

[功效]治病后虚损、贫血、消瘦、乏力。

5.糙糯米粥治贫血[配方]糙糯米即半捣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8枚。

[制用法]按常法共煮作粥。

每日早、晚食用。

[功效]滋阴补血。

用治贫血。

6.龙眼肉治气血虚[配方]龙眼肉即桂圆肉15克,当归15克,鸡半只。

[制用法]先炖鸡至半熟,下龙眼肉、当归,并炖至熟。

吃肉饮汤。

[功效]滋阴补血。

用治老年气血虚弱、产后体虚乏力、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等。

7.龙眼莲子芡实治贫血[配方]龙眼肉5枚,莲子、芡实各20克。

[制用法]水煎汤。

于睡前顿服。

[功效]安神补血。

治贫血。

一、阿胶瘦肉汤:取瘦猪肉100克,阿胶10克。

先将肉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加阿胶烊化,调味后饮汤食肉,隔天1次,连用20天。

二、花生枸杞蛋:取花生仁100克,鸡蛋2个,枸杞子10克,红糖50克,大枣10枚。

先将花生仁、枸杞子煮熟,然后放入红糖、大枣和鸡蛋,再煮片刻服食,每天1次,连服10—15天。

三、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生姜各15克,羊肉250克,山药30克。

中医治疗贫血的方剂

中医治疗贫血的方剂

中医治疗贫血的方剂贫血在中医中属于“血虚”的范畴,中医认为血虚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因失血过多、肾精亏损等原因导致。

治疗贫血的中医方剂多从养血、补血、益气等方面入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贫血的方剂:1.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物组成。

具有补血调经、和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头晕目眩等症状。

2. 八珍汤: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物,具有补气养血、健脾胃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 归脾汤:由党参、白术、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远志、茯神等药物组成。

具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血少、心悸失眠等症状。

4. 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六味药物组成。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盛、食少体倦等症状。

5.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八味药物组成。

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等症状。

6. 养荣丸: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

具有养血补气、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无华、身体虚弱等症状。

7. 养血饮:由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

具有养血益气、调和营卫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

8. 补血汤:由当归、黄芪、白芍、熟地黄、党参、炙甘草等药物组成。

具有补血益气、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症状。

在使用这些方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方剂。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养,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成分的食物摄入,以辅助药物治疗。

【黄煌:贫血】

【黄煌:贫血】

【黄煌:贫血】
当归芍药散
(保胎)→1.怀孕妇女;2.腹痛(金匮: 妇人杂病20篇17条)
原方:当归3两芍药1斤川芎半斤茯苓4两泽泻半斤白术4两
黄煌方:当归6~12g 芍药10~20g 川芎6~12g 茯苓10~20g 泽泻15~30g 白术10~20g
当归、川芎、芍药此三味药专治腹痛,若无明显头痛、腹痛量可减少
茯苓、泽泻、白术有利水、消浮肿的作用,若有浮肿,药量可增加
1.本方是古代的保胎方,最适用于妊娠腹痛、胎位不正(有转移胎位效果)
2.本方也可用于以疼痛为特征的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子宫附件炎、痛经等
3.本方对闭经、不孕症也有效果
4.本方还可以用于妇女常见黄褐斑、座疮、贫血等(缺铁性贫血亦可)
5.最适合体质:面色黄、贫血浮肿貌、下肢常有浮肿、月经不调、经常腹痛、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常常有头晕、头痛、心悸等
6.本方原为散剂,并用酒调和后服用,现在可用胶囊、丸剂,如用汤剂时,要量应减至原方1/3为宜
7.关于逍遥散,可以看作是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胸肋苦满)的合方加减。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独具特色且源远流长的医疗体系,其中中医诊疗方案是中医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中医诊疗方案包括22个专业和95个病种。

下面是这些方案的合订版,详细介绍了每一个专业和病种的基本概况和诊疗原则。

一、内科类1.呼吸内科: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平喘化痰。

2.心血管内科:主要针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调畅气血。

3.消化内科:主要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治疗原则是健脾和胃,清热解毒。

4.肝胆内科:主要针对肝胆系统疾病,如肝炎、胆结石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化痰祛瘀。

5.肾病内科:主要针对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结石等。

治疗原则是补益肾气,利水除湿。

6.血液内科:主要针对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7.免疫学:主要针对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治疗原则是祛风清热,调和阴阳。

二、外科类1.骨科:主要针对骨骼系统疾病,如骨折、骨质疏松等。

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补益肾气。

2.神经外科: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脑卒中等。

治疗原则是通经活络,祛风散寒。

3.泌尿外科:主要针对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尿毒症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破瘀通淋。

4.耳鼻喉科:主要针对耳鼻喉系统疾病,如鼻窦炎、中耳炎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散寒。

5.皮肤科:主要针对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祛风燥湿。

三、妇产科类1.妇科:主要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

治疗原则是调经养血,温经通络。

2.产科:主要针对孕期和分娩过程中的疾病,如胎动不安、产后血晕等。

治疗原则是调和气血,活血化瘀。

四、儿科类1.小儿内科:主要针对小儿内脏系统疾病,如肺炎、腹泻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补益元气。

2.小儿外科:主要针对小儿外伤和畸形,如脱臼、先天性心脏病等。

中医药调理贫血的方法

中医药调理贫血的方法

中医药调理贫血的方法贫血是指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

中医药在调理贫血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药调理贫血的常用方法。

一、药膳调理中医药膳是将药物和食材相结合,通过烹饪煮食的方式,对身体进行保健调理。

针对贫血患者,中医药膳可以选择具有补血功效的食材,如黑豆、黑芝麻、红枣、枸杞等。

可以使用这些食材煮成汤、炖肉类或制作粥类食品,既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又能够有效地调理贫血症状。

二、中药治疗中医药中有许多对于贫血症状具有疗效的药物,例如当归、熟地黄、黄芪等。

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贫血病因和体质,配制成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的生化代谢,调节脾胃功能、提高造血功能等各个方面来改善贫血状态。

三、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调理贫血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针刺和调理经络,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同时,针灸还可以对肝脾功能进行调节,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从而有效改善贫血症状。

四、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中的一种传统养生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促进气血循环和气的运行。

练习气功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贫血症状。

例如,常见的“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是通过身体运动和调理呼吸来增强体质和健康。

五、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中医药调理,贫血患者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这些都有利于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和调节血液状态。

总结:中医药调理贫血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选择药膳调理、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气功调理等多种方式来改善贫血的症状。

同时,也要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规律作息,保持精神愉悦,从而有效地改善贫血病情。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建议患者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中医药调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中医药在产科方面的应用

中医药在产科方面的应用

中医药在产科方面的应用一、产科领域中的中医药介绍在产科领域中,中医药应用广泛且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更注重整体健康与平衡。

在产科领域,中医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帮助妇女度过孕产期的种种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药在产科领域中的应用。

二、中医药在孕前的应用1. 调理月经周期中医药在孕前可以帮助女性调理月经周期,使其恢复正常。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改善子宫血液供应,促进卵巢功能恢复,调理激素水平,从而提高受孕能力。

2. 优化身体状况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提高妇女的受孕能力。

常用的中药有黄精、枸杞子等,可以滋补肝肾,健脾养胃,调和阴阳,为孕育健康宝宝做好准备。

三、中医药在孕期的应用1. 缓解孕吐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胃肠功能,缓解孕早期的孕吐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生姜、陈皮等,可以理气和胃,安抚胃肠道,减轻孕吐引起的不适。

2. 防治妊娠期疾病中医药在妊娠期能够防治一些妊娠期疾病,如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

中药的应用可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 调整胎位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孕妇体内的气血运行,帮助胎儿良好入盆,防治胎位不正。

常用的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增加胎儿下降的机会,达到调整胎位的目的。

4. 增强产前体质中医药可以在孕期增强妇女的体质,为分娩做好准备。

通过调养气血,温养子宫,增强产力,可以减少分娩的疼痛感,提高产后康复速度。

四、中医药在产后的应用1. 促进恶露排出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子宫及周围组织,促进恶露排出,避免产后腹痛、恶露滞留等问题的发生。

常用的方法有艾灸、熏蒸等,可以温通经络,促进恶露的排出。

2. 促进乳汁分泌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肝、脾、肾等脏腑功能,促进乳汁的分泌。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淮山药等,可以滋养气血,增加乳汁的分泌,为哺乳提供充足的营养。

贫血药方中药用药处方

贫血药方中药用药处方

贫血药方中药用药处方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贫血药方中药用药处方,让大家了解一下具体内容,下面看看贫血药方中药用药处方都有哪些吧!贫血药方中药用药处方1、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

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

热温服。

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理虚。

>>女性必学的五大养血法2、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

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13、猪肝150克,菠菜适量。

猪肝洗净切片与淀粉、盐、酱油、味精适量调匀,放入油锅内与焯过的菠菜炒熟,或用猪肝50克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时,放入菠菜,开锅加入调米,吃肝吃菜喝汤。

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给孩子吃一款“补血菜”3、大枣黄豆粥材料:黄豆50g,大枣10个,粳米200g做法:1、将黄豆浸泡4-8小时,大枣用温水洗净备用。

2、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熬煮,水开后放入黄豆熬煮40分钟。

3、再加入大枣另熬40分钟即可。

4、人参桂圆阿胶膏材料:阿胶150g,黄酒350ml,人参液或人参粉适量,桂圆适量,冰糖适量做法:将阿胶浸泡至海绵状,可加入少量水调和,再将人参液或人参粉加入调匀,最后再放入桂圆。

蒸煮时放入适量冰糖,一个小时以后即可。

5、黑豆红枣猪皮汤材料:黑豆250g,红枣12个,猪皮250g,香菜、黄酒、肉汤适量1、将黑豆、红枣、猪皮洗净,香菜切小段待用。

2、将猪皮焯水至变色发硬,捞出切成块。

3、将肉汤放入(砂)锅中,放入猪皮、黑豆、红枣一同放入,加入黄酒将汤烧开,再转为小火慢慢炖。

4、当黑豆猪皮炖至糊烂时,加入盐、香菜等调味品即可。

6、小米龙眼粥材料:龙眼肉30克,小米100克,红糖少许做法:小米淘洗干净,龙眼肉洗一下。

将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小米、龙眼肉,先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粥熟,调入红糖即可食用。

贫血的中医辨证诊治

贫血的中医辨证诊治

1 0 g 、当归 1 2 g 、白芍 1 2 g 、巴戟1 2 g 、枸杞 1 2 g 、人参 1 2 g( 另煎 )、 白术 1 5 g 、黄芪 1 5 g 、炙甘草6 g ,水煎服 。①兼食 欲不振 、腹胀 、腹
热 ;②如食欲不振 、腹胀 ,加莱菔子 1 5 g 、神曲1 2 g 、山楂1 2 g 、厚朴 1 2 g 、枳实 1 2 g ,理 气消食 ;③如兼心烦、失眠者 ,加生龙骨2 0 g 、生
牡蛎 2 0 g 、煅磁石2 0 g ,重镇安神 ,潜 阳定志 。 主 方解 :生地 补 肾 阴、清虚 火 、补血 ;山 药健脾 益气 、补 肾养
气 、调 和诸 药、补养心气。
2 血虚 型
阴;山萸补 肾养阴;丹皮清虚热 ;云苓、泽泻利水 ;当归养血 、活
血 ;白芍补血 、养肝 、柔肝 ;人参大补元气 、健脾 益气 ;白 补气 、
健脾 除湿;黄芪健脾益气 ,培 补气血之源 ;知母 清少阴虚火 ;地骨皮 清虚热 ,炙甘草健脾补气 、调和诸药 。 3 . 2 肾阳虚型
表 现为 头晕 、耳 鸣 、腰 膝 C t 软 、疲 乏 无力 、五心 烦热 、盗 汗 、
午后发热等 。治则 :滋补肝 肾。治疗 以六味地 黄汤加味 :生地 1 2 g 、
山药 1 5 g 、山萸 1 2 g 、丹皮 1 2 g 、云苓1 5 g 、泽泻1 2 g 、当归 1 2 g 、白 芍1 2 g 、人参 1 2 g( 另煎 )、白术 1 5 g 、黄芪 1 5 g 、知母 1 2 g 、地骨皮 1 2 g 、炙草6 g ,水煎服 。①如手足心热 、心烦重 ,加黄柏 1 2 g ,清虚
贫血者多气虚气虚者则动力不足不能推动血液运行面且脾气虚又不能统摄血液如果遇到情志不适肝气郁结或寒凝血滞或饮食不节更会加重血瘀和出血尤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多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科妊娠贫血中医诊疗
内容摘要:
妊娠合并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于高危妊娠范畴。

目前国内确定妊娠合并贫血的标准为红细胞计数<3.5X10/1.、血红蛋白<100g∕1.血细胞比容<0.30。

最近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再生障碍性贫血更少见。

妊娠合并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于高危妊娠范畴。

目前国内确定妊娠合并贫血的标准为红细胞计数<3.5X10/1.、血红蛋白GOOg/1.、血细胞比容<0.30。

最近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再生障碍性贫血更少见。

妊娠合并贫血中医的治疗缺铁性贫血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5月〜12月门诊产前检查发现轻中度贫血孕妇并自愿参加该治疗组的共80人,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患者,孕周28〜38周,年龄21〜39岁。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识
中医古籍中未见妊娠贫血的记载,但对妊娠血虚的影响则有不少的论述。

主要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虚;或脾虚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后,精血暗耗,均可致气血亏虚,脏腑失养而影响胎儿的发
育。

正如《妇人大全良方》指出胎儿不长的原因是“脏腑虚衰,气血
虚赢”。

《傅青主女科》日:“盖脾统血、肺主气,胎非血不荫;脾健则血旺而荫胎……积而成浮肿症,非由脾肺之气血虚而然耶。

”又《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妊娠之数堕胎者……血虚则灌溉不周。

”《胎产心法》说:“孕妇有素常虚弱……用力太早,及儿将出,母已无力,令儿停住,产户干涩,产亦艰难J说明妊娠贫血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死宫内、妊娠肿胀、妊娠眩晕、胎漏、胎动不安,甚至堕胎、小产及难产。

(1)气血虚弱:素体气血虚弱,或脾虚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暗耗营血,均可使气血不足,胚胎或胎儿失于濡养而影响正常妊娠。

(2)肝肾虚损:先天禀赋不足,或孕后不节房事,损伤肝肾,或大病、久病耗伤精血,均可使精亏血少,胚胎或胎儿失于濡养而影响正常妊娠。

鉴别诊断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之间的鉴别:妊娠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均以实验室检查的标准为主要鉴别点。

(2)妊娠肿胀:单纯的妊娠肿胀以浮肿为主要表现,未见贫血的征
象;而本病以贫血征象为主,如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

(3)妊娠合并心脏病:主要为心脏器质性病变的表现,心脏
检查有助于诊断。

辨证纲目
妊娠贫血,总以虚症为主。

不论气血之虚,或肝肾不足,均可使胚胎
或胎儿失于濡养而致异常妊娠。

1.气血虚弱
妊娠期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淡无味,食少纳呆,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唇甲色淡,面色淡白或萎黄,腹胀便滤,或腹痛,浮肿。

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或缓弱。

2.肝肾虚损
妊娠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肢体麻木,爪甲不荣,筋脉挛急,心烦胁痛,或腹痛绵绵。

舌质淡红,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审因论治
妊娠贫血主要是虚症,故治疗以补虚为原则,滋精血之源,补气养血,气旺血生,使胎有所载,胎有所养,胚胎或胎儿得以正常发育。

气血来源于脏腑,故治疗时注重调理脏腑。

1.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育胎,给予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加减。

人参15g,茯苓25g,自术15g,当归15g,白芍25g,JH<10g,熟地25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

原方治疗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怯弱、泄泻,小腹坚痛,时作寒热。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熟地、当归、白芍、川茸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若血虚甚者,重用当归,酌加枸杞、山萸肉养血安胎;兼气滞,加陈皮、苏叶理气行滞;伴肠燥便秘,加玄参、生首乌润肠通便。

2.肝肾虚损
滋肾养肝,养血安胎,方用归肾丸(《景岳全书》)加减。

菟丝子20g,
当归15g,熟地25g,山药25g,山茱萸20g,杜仲15g,枸杞20g,茯苓15g。

原方治疗肾水真阴不足,精衰血少,腰酸脚软,形容憔悴,遗泄阳衰等证。

菟丝子、杜仲补益肾气,熟地、枸杞、山茱萸滋肾养肝,茯苓、山药健脾和中,当归养血补血。

本方肾阴阳双补,兼顾肝脾,重在益精养血。

若肾阴虚甚,加女贞子25g,早莲草25g,玄参15g,滋养肾阴;若阴虚有热,去竟丝子、杜仲,加丹皮15g,知母15g生地25g,滋阴清热。

中成药治疗
补中益气丸
药物组成:黄芭、党参、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适应证:健脾益气。

用于脾气虚弱之妊娠贫血。

服法:每次1丸(蜜丸,每丸6g),每日2~3次,口服。

归脾丸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黄茂、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
当归、木香、大枣。

适应证: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用于心脾两虚之妊娠贫血。

服法:每次1丸(9g),每日3次,口服。

复方皂矶丸
药物组成:皂矶、西洋参、海马、肉桂、大枣、核桃仁。

适应证:滋阴补肾,调理脾胃。

用于各型贫血。

服法:每次7~9丸,每g3次,版后即服。

阿归养血颗粒
药物组成:当归、阿胶、党参、白芍、甘草、茯苓、黄芭、熟地、J1.Ko
适应证:滋阴养血。

用于血虚之贫血。

服法:每次IOg,每日3次,冲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