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

合集下载

血标本采集的方法、流程及制度

血标本采集的方法、流程及制度

一会儿我在这里给您抽 3m静脉l血,请问您出现 过晕针的现象吗?
肝功检查需要空腹进行, 请问您从昨天晚上十二点 到现在有没有吃东西喝水 呢?
您现在没有输液,你想抽那一 侧呢?好我看一下。请问我按 的地方疼吗?选择的是正中静 脉,血管充盈有弹性,皮肤完 好无破损,无瘢痕、硬结,
一会儿需要您的配合,咱们先练 习一下,握拳、松拳、屈肘。好 您配合的很好,请您先休息一下, 我去准备用物。马上给您抽血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为了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
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有 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 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以及便于追踪 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000年10月1日实施)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标本采集与送检
第十二条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临床输 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 采集血标本。 第十三条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 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常见采血方法
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根据采集血标 本的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 射器,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采 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 本所需血量,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 入相应的容器内,轻轻混匀,勿用力震荡。
常见采血方法
3.经血管通路采血法:外周血管通路仅在 置入时可用于采血,短期使用或预期使用 时间不超过48h的外周导管可专门用于采血, 但不能给药。采血后,血管通路要用足够 量的生理盐水冲净导管中的残余血液。
操作中
操作中
操作中
操作中
您按压针眼三分钟至不 出血,不要揉搓针眼,也不要 让针眼沾水,以免淤青和感染。

血常规采血操作方法有哪些

血常规采血操作方法有哪些

血常规采血操作方法有哪些
血常规采血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剂量管采血:使用注射器从患者的外周血管(通常是掌侧动脉)直接抽取一定量的血液。

2. 试管采血法:通过针头抽血采集到试管中。

通常使用的试管有EDTA抗凝剂试管、干式或液体密度梯度离心管、血清管和血浆管等。

3. 使用薄片解决方案:将一滴血液涂抹在玻片上,然后用其他试剂进行染色和标记,便于显微镜观察。

4. 皮下或静脉采血:针尖在患者的皮下或静脉注射针头处刺破皮肤,抽取一定量的血液。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采血前都应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遵循规范的操作步骤,确保采血安全和有效。

同时,采血前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如是否有出血倾向、是否有特殊药物使用等。

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精选文档】

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精选文档】

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1、正确标本的采集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禁止在静脉输液管道内采血,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

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 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

痰液极少者可用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2、临床不合格标本常见的原因1) 标本溶血主要是因为标本采集量不足,管内剩余真空的存在造成血球破裂;用注射器采血转装于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血样在一定压力下,通过狭小的通道受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破裂);在摇匀抗凝剂,抗凝管摇匀方式错误或幅度太大(血样冲击力过大,破坏血球);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不及时摇匀(其溶解接触面不均衡,介面温度过高,出现溶解热和反应热)。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步骤与注意事项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实验室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动脉采血法和真空采血法。

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儿童和血常规的检查,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标本,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血气分析多使用动脉血。

标签:采集部位器材步骤注意事项1.静脉采血法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静脉,当肘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手腕、腘窝部和外踝部静脉,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采血。

采血步骤:采血前按检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采血器材: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床边或台面枕垫上,暴露穿刺部位:找好采血静脉后,先用30g/L碘酊棉签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刺穿皮肤,稍等片刻再用75%的乙醇棉签以同样方式消毒并擦去碘迹。

有采血部位的上方扎上压脉带,嘱患者紧握拳头,使静脉显露。

如静脉仍不太明显时,可嘱患者反复伸握拳数次,促使静脉怒张。

肥胖型患者,上述伸握拳数次后静脉还不明显,这时必须凭操作者经验,以左手指在采血部位触摸,发现静脉走向后,试探性穿刺往往成功;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注射器或其他穿刺用具,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先以皮肤成30°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穿破静脉造成血肿;用右手示指将针头固定,左手缓缓抽动注射器内芯,至所需血量后,解开压脉带,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签压住伤口,拔出针头,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瓶壁缓缓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抗凝瓶中,或将血直接收集在选定色码的真空定量试管中,轻轻混匀,防止凝固,即为抗凝全血;采血完毕,应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和号码,并立即清洗器材,如属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定量采血装置,应将用过的器材放在固定的回收箱内,决不能任意丢弃,污染环境。

注意事项:采血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

如遇个别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血常规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常规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常规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一篇:血常规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血液分析(血常规)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方法:1、患者坐位或卧位,消毒穿刺皮肤后,扎上压脉带,嘱患者握紧拳头,暴露静脉。

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先以约与皮肤呈30度角的位臵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解开压脉带,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穿破静脉造成血肿。

用右手手指将针头固定,左手缓缓抽动注射器内芯至所需血量,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拔出针头。

取下针头后,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抗凝管中,轻轻混匀防止凝固。

2、真空采血法,又称负压采血法,其优点为:封闭式运转方便;能完好保持血标本的原始形状;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和病人血标本间的交叉感染;可减少溶血现象;采血量准确。

二、注意事项:1、如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休息,必要时可给患者嗅吸芳香氨酊、针刺(或拇指压掐)人中和合谷、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口服糖水。

如有其他情况,应立即找医生共同处理。

2、防止标本溶血,造成溶血的原因有:压脉带使用时间太长,淤血过久;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混匀时用力振荡等。

3、避免淤血和浓缩:压脉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

4、抽血时只能向外抽,不能像静脉内推,避免空气注入形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

5、抗凝管选择:血液分析应选择紫色抗凝管(如图),采血量应与抗凝管上的标识采血量一致,过多或过少血量将导致血液分析参数不准确。

6、充分混匀避免凝块产生:正确方法是血液注入抗凝管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1分钟左右,混匀不充分将导致血液凝固或产生微小凝块,无法进行血液分析。

7、及时贴试管标签:混匀后将试管上的双联试管标签撕下一张贴到化验单右上角,防止标本混淆,(错误做法:将化验单号贴到试管上,会损害血液分析仪进样部件)。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生成血浆,生化试验 生成血浆,生化试验 血常规试验 凝血试验
黑色 灰色
枸橼酸钠:血液=1:4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葡萄糖酵解抑制剂(氟化钠)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草酸钾或EDTA-Na2
红细胞沉降率试验 血糖试验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血培养
蓝/黑
金黄/ 红
绿/浅 绿


多管采血的血液分配顺序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
全血细胞计数,离心法HCT测定 引起血涂片红细胞皱缩 和白细胞聚集
血沉、凝血试验、血液保养液、 抗凝剂浓度、体积和血
血栓和止血检验
Hale Waihona Puke 液的标本比例要准确快速生化试验、血气分析、红 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瑞
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氏染色的背景变淡蓝
草酸钾干粉常用于血浆标本抗 凝
缩短血清分离时间,特别适用 于急诊生化检验
价廉,快速,操作简便,用血少标本 可直接测定
需血量少,手工或半自动血液分析仪 的检测,适用于大规模普查
因使用抗凝剂,改变了血液性质,影响有 形成分形态
标本代表性大,无组织液混入,可行重复 试验和追加试验 用于需血量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使用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1、利于标本的手机、运送和保存;利于 防止院内感染和环境保护。
2、为封闭式采血,血样无需容器之间转 移,减少溶血,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 分和血标本的原始性状,检测结果更真 实可靠。
真空采血法的优点
真空采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用途
采血管帽颜色 添加剂
红色(玻璃管) 无
红色(塑料管) 促凝剂
金黄色
促凝剂/分离胶
操作步骤
采血后不需混匀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完整版)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1. 消毒:使用75%乙醇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对操作台面、器械和双手进行彻底消毒。

2. 血样采集:打开采血针包装,将采血针与采血管连接好。

选择采血部位,常见的有肘部外侧静脉、掌侧尺侧静脉等。

用消毒棉球擦拭采血部位,然后用乳胶绷带固定好采血管。

将采血针迅速插入皮肤和静脉,慢慢抽取血液,取足够的血液量。

3. 血液处理: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倒入干净的试管中。

避免氧化,试管中应含有抗凝剂。

4. 混合均匀:轻轻颠倒试管,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均匀。

5. 操作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记录血样的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

二、评分标准* 血样采集是否规范:根据操作流程的正确程度和采集时是否注意消毒等因素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为1-10分,10分为操作规范,1分为操作不规范。

* 血液处理是否妥当:评估血液处理的过程中是否遵循规范操作和抗凝剂添加的正确与否。

评分范围为1-10分,10分为处理妥当,1分为处理不妥当。

* 混合均匀程度:评估混合均匀程度,根据试管中血液和抗凝剂的充分混合程度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为1-10分,10分为混合均匀,1分为混合不均匀。

* 操作记录是否准确:根据操作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分。

评分范围为1-10分,10分为记录准确完整,1分为记录不准确或不完整。

三、总结以上为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完整版。

在进行血常规操作时,务必注意消毒、采集、处理和操作记录等方面的规范操作。

评分标准可用于评估操作的准确程度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助于确保操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诊断。

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样本采集、标本处理、仪器校准和质控品使用等方面。

1. 样本采集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首先从样本采集开始。

采集血液样本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确保采集器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污染。

-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常用的有指尖、前臂静脉等。

- 采集前先用无菌棉球清洁采血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 使用适当的采血器具,如针头、采血管等。

- 采集血液时,要注意采血量的准确控制,避免过多或者过少。

- 采集后,将血液样本转移到采血管中,避免血液溢出。

2. 标本处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需要进行标本处理,以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将血液样本转移到适当的试管中,如EDTA试管。

- 转移过程中,要避免氧化和凝固的发生,以免影响后续的检验结果。

- 标本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标识和记录,确保样本的追踪和溯源。

3. 仪器校准血常规检验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进行分析,因此仪器的校准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校准的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初始化设置。

-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 校准过程中,要记录校准的日期、时间和结果,以备后续参考。

4. 质控品使用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

质控品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用于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质控品的使用步骤如下:- 根据质控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质控品的准备和稀释。

- 在每次检验开始前和结束后,使用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

- 检验过程中,要记录质控品的批号、使用日期和结果,以便后续参考和分析。

- 如果质控结果超出预定范围,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仪器校准。

总结: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样本采集、标本处理、仪器校准和质控品使用等步骤。

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

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程序第一节概述一、编写目的有效地指导血液常规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三、人员职责1. 血液标本采集静脉血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末梢血标本由检验科技术人员采集。

检验人员有义务向临床提供检验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血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等。

2. 血液标本运送静脉血标本由患者或临床卫生员运送,末梢血标本由检验科技术人员运送。

3. 检验后血液标本及废物处理由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进行处理。

第二节工作程序一、患者准备及原始样品识别患者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15min 后进行采血。

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标本,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静脉血常规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遵照医嘱作好样品采集前所用的容器以及消毒器材、一次性注射器等备用。

首先确认患者姓名,并将姓名和(或)标本标识写在(贴于)标本采血真空试管上。

采血前应向患者作适当解释,以消除疑虑和恐惧。

如遇患者采血后发生晕厥,可让患者平卧,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必要时可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

住院患者原始样品识别以“患者姓名+申请序号”为惟一识别,门诊患者以“姓名”为惟一识别。

二、申请者的指导(一)申请者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血液标本检验的目的(血液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信息),采血时间(住院患者应在早晨卧床时取血;其他人员应最好在空腹时采血)及注意事项。

(二)申请者应向患者讲清楚收集血液标本前服用以下药物,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提醒临床医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或申请检验应予以注意。

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1)标本用EDTA-K20.2ul抗凝静脉血1ml,门诊病人在CD-1700仪器上做三分类测定,住院病人在COULTERHMX仪器上做五分类测定。

(2)试剂及仪器COULTER HMX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用COULTER 4C PLUS全血质控品,COULTER HMX五分类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用COULTER 5C 全血质控品。

(血液细胞自动化分析仪介绍)(3)操作1)门诊:a)收到血常规标本后,查看核对检验项目,立即编号,放混匀器上混匀3分钟。

b)如有血型立即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测定血型,输入电脑。

c)血标本在ABBOT CD-1700上检测,结果入库。

d)对于中间细胞比较多的应当手工涂片染色分类,对于血小板等图形不好或结果异常较大的应手工复查。

e)结果核对后,在半小时内报告。

2)病房:a)采集血常规标本后,立即编号,试管加盖后放于专用试管架上放入HMX上自动混匀,b)如有血型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测定血型,输入电脑。

c)血标本在COULTER HMX上机检测,结果入库。

d)对于分类图形不好的结果应当手工涂片染色分类,对于血小板等结果图形不好或结果异常较大的应手工复查。

(复查条件)e)结果核对后,签发报告单。

如果急诊则电话报告,有血型的话,通知病房来拿报告单。

(血液项目)(4)项目(5)特殊规定在检验血常规时,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及同志如发现以下样本结果过高可过低,务必作登记,复查和及时报告,以备查询。

1.血红蛋白低于100g/L.2.白细胞低于3000/ul.3.血小板低于8万/ul.4.发现白细胞分类异常图形时.5.发现其中一项过高时,或是临床指定要镜检时. (6)临床意义(6.1)WBC计数参考范围4-10 × 109/L1、增加(l)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2)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

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常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常规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筛查一些疾病。

下面是血常规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 提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血常规检查设备和试剂,包括血常规仪器、采血针、试剂盒等。

2. 采集样本:使用采血针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一般采集静脉血约2-3毫升。

3.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转移到试管中,注意不要过度摇晃,以免破坏红细胞。

使用试剂盒中提供的试剂对样本进行处理。

4. 进行血常规分析:将处理后的血液样本放入血常规仪器中,启动仪器进行分析。

该仪器会自动测定血液中的各项指标。

5. 结果解读:根据仪器提供的结果,在医生或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结果解读和判断。

评分标准:血常规的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进行判断,常见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项:1. 血红蛋白(Hb):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正常范围为男性130-170 g/L,女性120-150 g/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2.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10×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炎症或感染,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或骨髓功能异常。

3.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50-400×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凝固功能异常,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出血倾向。

4. 血细胞比容(HCT):正常范围为男性0.40-0.54,女性0.37-0.47。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浓缩、脱水等情况,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5.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正常范围为50-70%。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

根据不同的指标和正常范围来评分,可以综合判断病人的血常规结果是否正常,进而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

但需要指出的是,评判结果还需结合病人的病史、临床症状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由专业医生做出最终诊断和治疗方案。

末梢血常规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末梢血常规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末梢血常规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2采血方法1.2.1 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外为宜,半岁以上儿童无名指为好,半岁以下婴儿通常自拇指或足跟两侧采血。

1.2.2 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待干。

1.2.3 捏刺血部位,用无菌刺血针穿刺取血,动作应迅速,深度约2mm稍加挤压以血液能流出为宜。

1.2.4 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按需要依次采血。

1.2.5 采血完毕,用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片刻。

1.3注意事项除特殊情况外若在耳垂采血要避开冻疮、炎症、水肿等部位,以免影响结果。

其他注意事项参考静脉血常规标本采集规程。

3.14.1 白细胞成年人静脉血:3.5~10.0x109/L;手指血:4.4~10.0x109/L;新生儿:15.0~20.0x109/L;6个月~2岁:11.0~12.0x109/L。

3.14.2 红细胞成年男性:135~180g/L;成年女性:3.77~5.17x1012/L;新生儿:6.0~7.0x1012L。

3.14.3 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35~180g/L;成年女性:115~155g/L;新生儿:170~200g/L。

3.14.4 血细胞比容成年男性:0.400~0.517;成年女性:0.367~0.467。

3.14.5 血小板 100~300x109/L。

MCV:80~100Fl;MCH:27.2~34.4pg;MCHC:320~360g/L;RDW:0.145;PCT:男性0.183±0.041;女性0.198±0.042;MPV:男性10.07±1.78Fl;女性10.24±1.58fl;PDW:16.8%±0.63%。

3.15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3.15.2警告/危急值白细胞<0.5x109/L;红细胞<1.0x1012/L;血红蛋白<30 g/L;血小板<20x109/L。

3.14.1 白细胞成年人静脉血:3.5~10.0x109/L;手指血:4.4~10.0x109/L;新生儿:15.0~20.0x109/L;6个月~2岁:11.0~12.0x109/L。

血标本采集流程

血标本采集流程

血标本采集流程血液检验是诊断疾病及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临床上,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常常是必要的。

血标本采集流程的规范与标准可以保证采集到高质量的血样,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的结果。

下面是一条常规的血标本采集流程。

1. 准备工作:(1)确保采集工作台、采集工具和采集器具的清洁卫生。

工作台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其他消毒物擦拭干净,以防污染血样。

(2)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工具和试管,如针头、采血管、一次性手套等。

(3)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确保正确无误。

2. 患者交流:(1)向患者解释采集血样的目的和过程,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感。

(2)询问患者是否有特殊病史、用药情况,以便对采集过程进行相应调整。

3. 预备:(1)佩戴一次性手套,洗净双手,并使用洗手液充分擦拭双手。

(2)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如肘部内侧的前臂,背部的手松骨或者手指尖等。

4. 采集血样:(1)握拳:让患者一只手握拳数次,刺激血管,增加血流量。

(2)扎针:选择合适的针头,一手固定患者的手臂,另一手找到合适的血管部位,并用消毒酒精擦拭针头进入的位置。

插入抽血针并慢慢放出刺入皮肤然后稍微向上刺入采血管内。

(3)吐针空:当看到血液时,点击采血管上的启动开关或用力吐出一滴血来保证得到的是新鲜的静脉血。

(4)固定针管:用一个手指固定住针管的底部,保持稳定,确保不会移动,动作要轻柔。

(5)顺利采血:不要过度弯曲针管,保持采血角度稳定,使血液顺利进入采样管。

5. 完成采样:(1)倒拔针头:不要提前拔出针头,等待针管内的血流停止后,才小心拔出抽血针,避免血液未能完全进入采样管造成结果的不准确。

(2)将针头放入安全防护容器中,并放置在指定的地方。

6. 安全性措施:(1)帮助患者按压采集部位的伤口,以避免出血过程中形成血肿。

(2)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眩晕、头晕、呕吐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将采集的血样标识清晰,避免混淆或弄丢。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查对查对查对注意点: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按要求打印采血条形码。

(如图1)2、采血条形码应沿着试管塞下端粘贴,要求平整无折,注意不要遮盖采血管上的刻度。

(如图2、3)3、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

4、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操作前准备 评估 1、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和采血试管信息,确保无误。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載手套,常规消毒皮肤 3、 穿刺→固定头皮针→接采血真空试管→根据目的采集 所需血量→反折针头,拔/换采血管→松止血带、松拳→迅速拔出头皮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脱手套。

采血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 2、 准备用物:采血用物、采血针、粘贴好条形码的采血试管 1、核对医嘱、打印采血条形码 2、根据检查项目准备采血试管,将采血条形码粘贴于采血试管 1、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1、 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 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告知 1、 再次查对采血项目和患者身份,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用扫码枪逐一将采集好的血标本进行扫码。

4、 标本及时送检。

试管准备 整理用物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5、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6、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 min.。

7、输血用血标本采集应按照输血血液标本采集流程进行采集。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标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项检验项目,对血液中的各种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匡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一、标本采集1.1 确保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遵循标本采集规范,避免空气污染或者血液稀释等情况的发生。

1.2 保证标本的完整性:标本采集过程中要避免血液凝固或者溶解,确保标本的完整性,避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3 标本采集后的储存和运输:采集完标本后,要妥善保存并及时送至检验中心,避免标本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室前处理2.1 样本接收和登记:实验室接收到标本后,要及时进行登记和标本信息录入,确保标本信息的准确性。

2.2 样本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室前处理前,要对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样本的分装和保存:对于需要保存的标本,要按照规定进行分装和保存,避免标本受到污染或者变质。

三、实验室检验操作3.1 样本的处理和稀释: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前,要对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稀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仪器的校准和质控:在进行检验操作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控,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检验操作的规范性:在进行检验操作时,要遵循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或者交叉污染,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判读4.1 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对于检验结果,要及时录入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结果的解读和判读:在得到检验结果后,要进行结果的解读和判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4.3 异常结果的处理:对于异常结果,要及时进行确认和重复检验,排除干扰因素,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五、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5.1 质量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标本采集顺序

标本采集顺序

标本采集顺序标本采集顺序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因此,正确的标本采集顺序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血液标本采集1. 采集前准备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①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

②选择合适的针头:不同患者需要选择不同大小的针头。

对于婴幼儿和小儿,可以选择小号或微型针头;对于成人,则可以选择中号或大号针头。

③检查针头是否完好:在使用针头之前,需要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

如果发现有损坏或变形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2. 采血部位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有:①肘窝内侧静脉:这是最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在肘关节内侧有一条较为明显的静脉,穿刺时需要注意避开肌肉和神经。

②桡侧手腕静脉:这是另一种比较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在手腕外侧有一条较为明显的静脉,穿刺时需要注意避开动脉和神经。

③其他部位:如果以上两个部位不适合采血,可以选择其他的静脉穿刺部位,如手臂外侧、足背等。

3. 采集顺序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应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①无菌标本:无菌标本包括血培养瓶、骨髓培养瓶等。

这些标本应该首先采集,以避免细菌污染。

②凝血功能检查标本:凝血功能检查标本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这些标本应该在无菌标本之后采集。

③生化检查标本:生化检查标本包括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

这些标本应该在凝血功能检查之后采集。

④血常规标本:血常规标本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标本应该在生化检查之后采集。

二、尿液标本采集1. 采集前准备在进行尿液标本采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①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将污染物带入尿液中。

②选择合适的容器:选择干燥无菌的容器,避免污染。

2. 采集方法尿液标本采集有两种方法:随机尿液和24小时尿液。

①随机尿液:患者在排尿后,用容器接住中段尿流量即可。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样本采集、标本处理、仪器校准、质控品使用和结果解读等环节。

1. 样本采集血常规检验的第一步是采集血液样本。

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样本的纯净性。

通常采用静脉血采集方式,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头和试管。

在采集前,需要告知患者有关注意事项,如空腹、禁食或禁止饮水等。

采集后,将血样转移到一次性试管中,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2. 标本处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标本处理步骤,以获得可用于检验的血清或血浆。

首先,将血样离心分离,分离后的血清或血浆应透明无混浊。

然后,将分离后的血清或血浆转移至干净的试管中,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在标本处理过程中,应避免血样受到外界污染或干扰。

3. 仪器校准在进行血常规检验之前,需要对检验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准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二是校准仪器的灵敏度和线性。

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进行比对,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校准完成后,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以备后续参考。

4. 质控品使用质控品是用于评估检验结果准确性和仪器性能的标准物质。

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使用合适浓度的质控品进行质控。

质控品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仪器要求进行。

质控品的使用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样品的准备、质控品的加入、仪器的测量和结果的记录等。

质控品的测量结果应与预期值进行比对,评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性能。

5. 结果解读血常规检验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常见的血常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根据不同指标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疾病。

结果解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和误差范围,避免误诊或漏诊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1.目的规范血液常规检查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检验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血液常规检测标本的采集。

3.职责3.1 门诊和临床各科护士、门诊检验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

3.2 临床护士或检验科后勤组人员负责标本的运送。

3.3 检验科负责标本的接收和处理,负责指导临床各科室如何正确采集标本。

4.程序4.1 标本采集前病人的准备4.1.1 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紧张。

建议取血前采取坐位5分钟。

4.2 标本采集4.2.1 静脉采血法4.2.1.1器材:真空采血针、含EDT A·K2(3.0-4.0mg)真空采血管、消毒液、消毒棉球、压脉带。

4.2.1.2标本采集部量:2.0ml。

4.2.1.3采血部位:手臂肘部静脉。

4.2.1.4 操作程序a. 患者坐位或卧位,扎上压脉带消毒皮肤。

嘱病人握紧拳头,暴露静脉。

b.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真空采血针,与皮肤呈30度角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解开压脉带,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

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中。

c. 利用真空负压,血液自动注入抗凝管直至所需血量。

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拔出针头。

d. 立即将采血管轻轻颠倒5-8次,使其充分抗凝,并贴上对应病人及检测项目信息的条码。

2小时内送检。

4.2.1.5 注意事项a. 禁止在输液手臂同侧采血,同时在申请单上注明“输液时采血”。

b.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血液成分的改变。

c. 防止溶血,避免采血管过度震荡。

e. 正确选择抗凝管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

4.2.2 毛细血管采血法4.2.2.1 器材:一次性采血针、微量吸管、小试管、玻片,75%乙醇棉球、消毒干棉球、无菌镊子。

4.2.2.2 采血量:20ul。

4.2.2.3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为宜,半岁以上儿童以中指为好,半岁以下婴幼儿通常选择足跟或拇指采血。

4.2.2.4操作程序a. 操作者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乙醇棉球消毒局部皮肤,自然待干。

b. 紧捏刺血部位,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破皮肤,深度约2-3mm。

c. 擦去第一滴血,吸取从穿刺处自然流出的血液或从远端向指尖方向轻轻挤压的血液20ul,迅速轻轻注入已加入稀释液的小试管里。

d.用无菌玻片沾取末梢血一滴推制血片一张,用消毒干棉球压住伤口。

4.2.2.5注意事项a. 末梢采血时,挤压力不能过大,以免过多组织液混入。

b. 避开冻疮、发炎、水肿部位,以免影响结果。

4.3 标本的处理4.3.1 检测前的标本处理对临床标本进行验收,对有凝块、溶血、采血量不符合要求、无条码或无标识等不合格标本,按照《标本采集与管理程序》处理。

合格标本,常温放置,4小时内完成检测。

4.3.2 检测后标本的处理按照实验室规定,血常规标本保存3天,对超过保存期的标本,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放置于专门的污物间废弃标本箱中,再由医院专门工作人员统一处理。

血液常规检验规程1.目的检测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数量和质量,对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等。

2.检测项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

3.标本的采集与运送3.1 标本类型: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

3.2标本要求:标本用EDTA-K2 抗凝;静脉血标本量应达到2ml;末梢血20µl。

3.3标本运送:室温运送,4小时内完成检测。

3.4标本拒收标准:严重溶血、凝固、血量少、无条码、无标识的血液标本不能进行检测。

4.标本的检测仪器及试剂4.1 仪器:深圳mindrary公司BC—5500、BC—53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试剂:由mindrary公司提供包括LH溶血剂、LEO(Ⅰ)溶血剂、LBA溶血剂、LEO(Ⅱ)溶血剂、清洁液、稀释液、探头清洁液等配套试剂。

4.1.1 检测原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检测光学信号进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测定;双鞘流电阻原理进行红细胞与血小板测定;HiCN-HGB法检测血红蛋白。

4.1.2 操作步骤4.1.2.1开放-全血模式a. 在仪器主界面点击“计数”,进入计数界面。

b. 点击计数界面“模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开放全血模式”。

输入分析标本的试管号,点击“CBC+5DIFF测量模式”。

c. 上下颠倒试管将试管内容物充分混匀,轻轻取下盖子,防止血液溅出。

d. 将试管放到采样针下,按吸样键,蜂鸣器响后移走试管,仪器自动执行样本分析。

e. 分析结束,结果显示在屏幕的分析结果区同时自动传入电脑LIS系统。

4.1.2.2自动-全血模式a. 在仪器主界面点击“计数”,进入计数界面。

b. 点击计数界面“工作模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模式项的“自动—全血”按钮,进样模式为自动进样,血样模式为全血。

点击“CBC+5DIFF”测量模式。

c. 在“管架号”、“试管号”编辑框中输入起始样本的对应管架号和试管号。

点击“确定”按钮,保存输入内容并返回计数界面。

c. 将分析标本试管放入对应的试管位,将试管架放入进样器右槽。

d. 点击计数界面“开始计数”,至分析结束。

e. 分析完毕,结果直接传入电脑LIS系统。

4.1.3 室内质量控制4.1.3.1 质控品:由mindrary公司提供的配套质控品。

4.1.3.2 操作方法:选择“开放—全血”模式,质控品编号9000,计数状态为绿色图标。

将充分混匀的质控品放到采样针下,使采样针可吸入混匀后的质控物。

按吸样键,听到蜂鸣器响后移开质控物。

质控分析结束后,质控结果自动传入电脑LIS系统。

4.2 仪器:Sysmex 1800i试剂:由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提供的包括稀释液、FFS、EPK、SLS、FFD、FBA的配套试剂。

4.2.1 检测原理采用电阻抗技术进行红细胞、血小板计数。

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以核酸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原理进行白细胞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SLS-HGB原理检测血红蛋白4.2.2 操作步骤4.2.2.1 手工模式a. 检查系统是否在READY状态,点击主控程序上的手动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准确输入相应的标本ID号及检查组合。

b. 上下颠倒试管将试管内容物充分混匀,轻轻取下盖子,防止血液溅出。

c. 将试管放入手工吸引管,按开始键标本开始吸取。

d. 当READY LED 暗(并发出两声短音),移开试管。

e. 当READY LED 再次亮起时,准备下一个标本,重复上述步骤。

4.2.2.2 进样器模式a. 检查系统是否在READY状态,点击主控程序上的“自动进样”。

b.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准确输入相应的标本ID号、试管架编号、试管位置编号及检查组合。

c. 将试管架放在进样器的右侧槽中,单击“进样器开始”,至分析结束。

4.2.3 质量控制确认主机上的READY LED闪烁。

将充分混匀的质控品编号9000,再按照正常标本随机插入进行分析。

结果自动传入LIS系统进行处理。

5.血细胞的显微镜检查5.1 镜检标准5.1.1 医生明确要求涂片镜检;5.1.2 仪器提示有原始或幼稚细胞、变异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等异常需镜检;5.1.3 新生儿标本需涂片镜检;5.1.4 WBC≥20×109/L或≤2.0×109/L;5.1.5淋巴细胞≥45%,需做涂片镜检,1-4岁儿童且血细胞计数及他结果正常者除外;5.1.6 单核细胞≥15%;5.1.7 嗜酸性粒细胞≥10%;5.1.8 嗜碱性粒细胞≥3%5.1.9 PLT>500×109/L或<60×109/L;5.2.0 提示有PLT聚集,需涂片镜检;5.2 镜检步骤5.2.1 血涂片的制备5.2.1.1 在距载玻片一端1cm的位置滴加约5µl的抗凝血;末梢血直接用干净玻片蘸取。

5.2.1.2 用推片使血液沿其边缘展开,与载玻片30~40度角进行推片。

5.2.1.3 涂片完成后在空气中自燃晾干。

5.2.2 血涂片的染色5.2.2.1 染色试剂:本实验室自行改良配制的快速染液。

5.2.2.2 染色步骤a. 加干后的血涂片于伊红染液中,染色约10秒。

用清水冲洗。

b. 再把玻片加入美蓝染液中,染色1分钟。

c. 清水冲洗后,镜检。

5.2.2.3 镜检观察要求a. 将湿片在高倍镜下观察涂片、染色是否良好,否则重新涂片染色。

b. 选择涂片体尾交界、细胞分布均匀不重叠部分进行镜检。

c. 在高倍镜下辨认细胞不清楚时,必须待玻片干后用油镜观察。

5.2.2.4 镜检观察的处理a. 根据仪器报警提示的内容,确认镜下观察结果是否与仪器提示一致。

b. 发现原始及幼稚白细胞,则必须进行手工分类;如不能确定细胞种类,则报告异常细胞的比例。

c. 如果镜下发现有核红细胞,则必须对白细胞进行校正。

d. 如果镜下观察有血小板聚集,则必须手工冲池计数血小板;如果是EDT A﹒K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可用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采集标本,结果需要进行换算。

e. 多发性骨髓瘤、冷球蛋白血症引起的红细胞聚集,可将血液用仪器稀释液稀释3倍,然后37℃水浴箱中10分钟后,立即上机检测,结果需要进行换算。

6.生物参考区间测定项目男女新生儿WBC(×109/L) 4.0~10.0 4.0~10.0 15.0~20.0RBC(×1012/L) 4.0~5.5 3.5~5.0 6.0~7.0Hb(g/L)HCT(%)MCV(fl)MCH(pg)MCHC(g/L)PLT(×109/L)120~16040.0~50.080~10027.0~34.0320~360100~360110~150 170~20035.0~45.080~10027.0~34.0320~360100~3607.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分类百分率(%)绝对值(×109/L)中性粒细胞50~70 2~7淋巴细胞20~40 0.8~4.0单核细胞3~8 0.12~0.80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1~50~10.05~0.500~0.18.危急值测定项目小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WBC(×109/L) 1.0 40Hb(g/L)50 180PLT(×109/L)20 6009.临床意义9.1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可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恶性肿瘤等;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病毒感染、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9.2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慢性感染、肾移植手术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等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