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物染色体压片技1.

合集下载

实验一 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

实验一 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

(制片——临时装片)
4. 解离:取95%乙醇中保存的根尖水洗两次,用 1mol/L HCl 在60℃处理根尖8-10min后,水 洗3~4次。 5. 染色:根尖在有盖的小瓶中加入希夫试剂染色 10~20min。 6. 压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切下根尖分生区,滴一滴 45%醋酸,加盖玻片,用滤纸吸净多余的液体, 一手压住盖玻片一角,另一手持竹针轻敲盖玻片至 组织呈云雾状。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轻烤,迅速在 盖玻片上覆滤纸条,用拇指垂直按压制片。 7. 镜检及观察。
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呈现连续的、动态的 变化。
细胞周期
分裂期
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裂间期
制作染色体标本的用途:
1. 染色体可作为一个指标进行物种分类并探 索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染色体数目、 大小、随体、形态及特殊染色体(如性染 色体、B染色体、唾腺染色体)等特点。 2.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在一定的生理、病理或 外界条件下会发生改变,在临床上对疾病 的早期诊断及产前遗传咨询等十分重要。 3. 新型染色体识别技术的基础:如各种显带 技术、荧光原位杂交等。
将05g碱性品红溶于100ml热蒸馏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待溶液冷却至50时过滤再冷却到25时加入1moll盐酸hcl10ml和1g亚硫酸氢钠nahso放置暗处静置24h后加02505g活性炭摇荡1min过滤溶液呈无色装入棕色瓶中塞紧瓶塞保存在冰箱内04用前预先取出使之恢复至室温后再用
实验一 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控制好解离时间,解离不能过度,是实验 成功与否的关键; 2. 每次水洗都要充分; 3. 找准根尖分生区,切片尽量要薄; 4. 烤片时不要过度,不要烤干; 5. 压片时必须用力适当,盖玻片千万不能移 动,不要产生气泡; 6. 希夫试剂如呈粉红色不能使用,须重配。 7. 卡诺固定液要新鲜配制。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第一部分植物染色体压片法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根尖处理、染色、压片及制片观察的方法。

2.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了解有丝分裂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尖生长点及幼叶等器官的分生组织(分生区),其中根尖是最常用的材料:①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也比其它器官与组织方便;②实验室内采用种子萌发后所长出的新鲜幼嫩根尖,不受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和限制,并且可以大量获得;③对于某些珍贵而又稀少的试验材料,取用自然条件下生长植株的根尖,比取用茎尖、花器等对材料的伤害要小得多;④采用实验室内种子发根,切取根尖后的种苗通常还可以进行正常种植,利于后续研究进行。

有丝分裂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相对较短,有丝分裂制片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染色体鉴定,希望观察到更多分裂相,尤其是分裂中期相,通常要对材料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通过抑制和破坏纺锤丝的形成来获得更多的中期分裂相;同时,预处理还可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促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便于压片和观察。

常用的预处理有物理法、化学法、混合处理法等。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的细胞壁结构将分生细胞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压片之前需要采用适当方法软化或部分分解细胞壁使细胞间易于分离,这一操作称为解离。

同时,解离也可适当清除部分细胞质,使细胞质背景趋于透明化,便于观察染色体。

常用的解离方法主要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酸解法:步骤简便、容易掌握。

根尖分生组织经过酸解和压片后,呈单细胞。

酸解法广泛用于染色体计数、核型分析和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及相关分析。

酶解法:常用于染色体显带技术或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研究。

通过解离和压片,分生细胞的原生质体能够从细胞壁里压出,使染色体周围不带有细胞质或仅有少量细胞质,让后续制片处理直接作用于染色体。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通常采用染色体染色效果好而细胞质着色少的碱性染料、酸性染料或孚尔根试剂染色。

植物根尖染色体的压片法

植物根尖染色体的压片法

植物根尖染色体的压片法
邱希慈
【期刊名称】《生物学教学》
【年(卷),期】1981(000)001
【摘要】<正> 观察植物细胞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运动和分配,最好是选用洋葱、蚕豆或玉米做现察材料。

这是因为它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加上它们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少、外形较大所以观察起来也比其它植物清楚。

现以洋葱为例,谈谈其的制作方法。

一、取材:可直接从田间取,也可在室内培养取。

室内的取材方法是,将洋葱置水中萌发.具体步骤是,先取一只100毫升的烧杯盛满水,随后取一张
10×10厘米的窗沙,用绳子将其扎在烧杯口上,然后将洋葱放在上面。

注意根基部需接触到水。

并要求放在具有阳光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常温下2~3天后就可得到1~2厘米长的根,此时便可进行取材固定或前处理。

二、前处理,目的是阻止纺锤体的活动,以便得到更多的中期分裂相。

另外使染色体相对的缩短和改变细胞质的粘滞度,因而可达到在制片时染色体易分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邱希慈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根尖压片法制备树莓染色体标本的研究 [J], 王小蓉;汤浩茹;李玲;段娟;邓群仙
2.中药黄芪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 [J], 杨德奎
3.孔雀草的根尖压片技术及染色体形态分析研究 [J], 齐迎春;周光来;高扬
4.番木瓜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的研究 [J], 任鹏荣;冯瑞祥;游恺哲;李卫红;张颖聪;陈韶辉;周常清
5.一种改进的大麦根尖染色体压片法及其应用 [J], 李淑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显微技术实验参考资料

植物显微技术实验参考资料

实验一植物根尖染色体压片法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根尖处理、染色、压片及制片观察的方法;2.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了解有丝分裂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尖生长点及幼叶等器官的分生组织(分生区),其中根尖是最常用的材料:1. 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也比其它组织方便;2. 采用实验室内种子萌发后所长出的幼嫩根尖,不受植物生长季节的限制,并且可以大量获得;3. 对于某些珍贵而稀少的实验材料,取用自然条件下生长植株的根尖,比取用茎尖、花器等对材料的伤害要小得多;4. 采用实验室内种子发根,切取根尖后的种苗通常还可以进行正常种植,利于后续研究进行。

三、实验材料•大蒜(Aillum sativum 2n=16)四、实验器具和药品1. 用具:染色板,载玻片,盖玻片,指管,温度计,试剂瓶,滴瓶,镊子,解剖针,毛边纸。

2. 药品:无水酒精,70%酒精,冰醋酸,对二氯苯或秋水仙素,醋酸钠,碱性品红,石炭酸,甲醛,山梨醇,纤维素酶,果胶酶,中性树胶或油派胶(Euparal),二甲苯。

五、实验说明1.根尖由于取材方便,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材料,有些植物种子难以发芽,或仅有植株而无种子,也可以用茎尖作为材料。

2. 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响分裂周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定温度下长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便得到更多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3. 有丝分裂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相对较短,有丝分裂制片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染色体鉴定,希望观察到更多分裂相,尤其是分裂中期相,通常要对材料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降低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分散,防止纺锤体形成,让更多的细胞处于分裂中期,一般在分裂高峰前,把根尖放到药剂中处理3-4小时。

常用的药剂,如秋水仙素、对二氯苯、8-羟基喹啉等。

)4.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的细胞壁将分生细胞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压片之前需要采用适当方法软化或部分分解细胞壁使细胞间易于分离,称为解离。

根尖压片实验(使用)

根尖压片实验(使用)

实验2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一、实验原理
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根尖染色体压片法。

三、实验材料
小麦的种子。

四、实验步骤
(1)催芽:5-20粒种子放入培养皿(铺两层滤纸),有一薄层水。

室温下浸种24h左右。

(2)低温预处理:待种子刚萌发时(露白),放入4℃冰箱处理1-2天(一般为1天,24~36h也可)。

(3)生根:将培养皿中的水吸干。

种子腹沟朝下。

放入25℃培养箱中17~20h,不光照。

一般在头一天的早上10点左右放,第二天10点左右取根。

一天中取根较好的时间在早上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

(4)取材:当根生长到0.5-2cm时,取根尖0.5cm左右,放入盛水试管中(取根时速度尽量快)。

(5)预处理:在1-4℃下,离体处理24-36小时,最好放在冰浴中,置4℃冰箱。

(6)固定:用卡诺氏Ⅰ(C arnoy’sⅠ)固定液,无水乙醇或95%乙醇:冰乙酸(体积比)=3:1,固定2—7天,4℃冰箱中存放或冰浴中。

(7)转入70%乙醇中保存(-20℃可长期保存)。

第(8)可以不要:(8)根尖处理:将根尖从保存液(70%乙醇)中取出,清水冲洗,加入1N盐酸适量,65℃水浴7-8分钟,取出清水冲洗,
放入锡夫试剂,20分钟后观察(制片观察)。

常规压片法制作植物染色体玻片标本

常规压片法制作植物染色体玻片标本

常规压片法制作植物染色体玻片标本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2、学习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

二、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的常规压片技术是观察染色体常用的方法。

该技术以生长、分裂比较旺盛的植物根尖细胞为材料,经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等程序,就可以观察到较多的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茎或蚕豆种子。

四、实验器具及药品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显微镜,解剖器,载玻片及盖玻片,白瓷盘,秋水仙素,甲醇,冰醋酸,盐酸,乙醇,改良石炭酸品红(卡宝品红)。

卡宝品红染色液的配制:先配母液A 和B。

母液A:称取3 克碱性品红,溶解于100 毫升的70%酒精中(此液可长期保存)。

母液B:取母液A10 毫升,加入90 毫升的5%石碳酸水溶液,充分混匀,置37℃温箱温溶2-4小时(2 周内使用)。

母液C:取母液B55 毫升,加入6 毫升冰醋酸和6 毫升37%的甲醛。

充分混匀。

染色液:取母液C10—20 毫升,加入80—90 毫升45%的醋酸和1.0 克山梨醇(sorbitol)。

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常温下可保存2年。

五、实验说明1.根尖由于取材方便,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材料,有些植物种子难以发芽,或仅有植株而无种子,也可以用茎尖作为材料。

2.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响分裂周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定温度下长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便得到更多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3.前处理的目的是降低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分散,防止纺锤体形成,让更多的细胞处于分裂中期,一般在分裂高峰前,把根尖放到药剂中处理3—4 小时。

可处理的药剂很多,如秋水仙素、对二氯苯、8-羟基喹啉等。

4.解离的目的是使分生组织细胞间的果胶质分解,细胞壁软化或部分分解,使细胞和染色体容易分散压平,解离方法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实验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装片制作

实验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装片制作

主要仪器及用具
显微镜、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小滴瓶 (30ml棕色)、烧杯(50~100ml)、纱 布、滤纸条、解剖针、镊子等。
实验材料及试剂
实验材料
大蒜根尖、大葱花蕾
试剂
(1)固定液:卡诺固定液 纯酒精 3 冰醋酸 1
(2)保存液:70%乙醇 (3)染色液:卡宝品红染液
实验内容与方法
有丝分裂永久装片的制作过程
(1)取材:将大蒜于25℃水培,待根长至1.5 cm左右,在上午8时~11时之间,切下长约 0.5cm的根尖,进行预处理。 (2)预处理:目的使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缩短和 比较分散,便于观察和计数。其方法是将材料 切下放入0.05%秋水仙素水溶液中处理2~4h。
减数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基本与有丝分裂临时制片过程相同: 取材 固定 染色 压片 镜检
实验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装片制作
授课教师:郑 磊 2009.11.3
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染色体制片的方法(压片法) 分别制作一张是把植物的器官或组织经过处理后压 在载玻片上,使细胞成一薄层,以便进行观 察。 此法主要应用于植物染色体观察、染色体计 数及细胞分裂的观察。 所用材料多为单细胞生物、小型群体藻类以 及植物体的幼嫩部分,如根尖、茎尖、花药 等。
任务与要求
制作一张有丝分裂永久装片和一张 减数分裂临时装片。 结合自己的实验过程,谈谈植物染 色体制片需要注意什么。

实验一 植物染色体制备和观察

实验一  植物染色体制备和观察

实验一植物染色体制备和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
2.通过观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了解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二、实验准备
(按每实验小组2人准备)
1.仪器
显微镜1台、水浴锅(大组合用一)、冰箱1、培养箱1、干燥箱1
2.器械(均放在小磁盘内)
镊子2、解剖针2、剪子2、50ml烧杯1、吸管1、玻片架1
3.药品(4人一套)
醋酸洋红、1mol HCl、二甲苯(通用)[均分装在60ml滴瓶]、蒸馏水10L(通用)4.耗材
载玻片4、盖玻片6、滤纸2、擦镜纸1本(通用)、
5.材料
洋葱或大蒜根尖(预先生根、固定、低温保存)
三、实验原理
温盐酸处理根尖的作用:
1.可破坏植物细胞间的连接物质,使细胞分散;
2.可破坏细胞壁,使根尖细胞软化,有利于压片;
3.使DNA潜在的醛基得以暴露,能被碱性染料染色,使整条染色体能均匀着色。

四、实验步骤
大蒜生根1cm→9:00固定→第二天9:00保存于75%酒精4℃→取根尖→水洗→1mol HCl 60℃处理8min→水洗→取一根尖置于干净载玻片上→取分生区→夹碎→滴染液1d染色→8min(搅拌至碎)→盖盖玻片→轻敲分散→覆盖滤纸→带液速压→吸去多余染液→观察→高倍镜下绘图
五、作业
1.温盐酸处理根尖的作用是什么?
2.绘图: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实景图。

试验一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试验一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MICM 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中的 运用
背景介绍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 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
白细胞 疾病
造血系统 恶性肿瘤
常见血液病
贫血症
出血性疾 病
恶性血液病类型
检测方法
MICM
? FAB形态学诊断(Morphology):包括血 液和骨髓形态学及组织化学染色。
? 免疫学检查(Immunology ) ? 遗传学检查(Cytogenetics) ? 分子生物学检查(Molecular)
一、形态学
是诊断的基础,任何淋巴造血系统增生性 疾病的诊断都离不开形态学诊断。形态学诊断 技术包括
? 细胞学:外周血、骨髓涂片 ? 组织学:骨髓活检、血凝块
? 外周血涂片检测(血液病血常规):用 来观察外周血细胞形态、数量。是对血 液分析仪检测的血常规的镜下检测补充。
? 意义: ? (1 )铁低见于缺铁性贫血; ? (2 )铁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白血病、感染和多次输血病人 ; ? (3 )环形铁粒幼细胞( RS ),环铁大于 15% , 见于
RAS 。
铁粒幼红细胞定义
三、免疫分型
应用:1 、确定系来源:利用不同系有特定的抗原表达可以确定髓 系/B 系/T/NK 系/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胞的评估具有优势
? 骨髓纤维化、细胞致密可干抽 ? 不存在干抽和骨髓稀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可做组织化学染色(如铁染) ? 可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对缺铁性贫血、慢性疾病引起的 ?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增生性白血
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急性
病、淋巴瘤、转移癌、骨髓增生性

实验一物染色体压片技1.

实验一物染色体压片技1.

实验一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一、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保持原有的分裂状态,并对其染色体进行染色,压片后观察它的染色体分裂的一种方法。

二、实验目的: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分类学等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基本技术,是其他新技术所不能完全取代的,是从事染色体研究的工作者首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的实验方法。

三、材料的制备:黑麦根尖(2n=14根尖材料的制备:1. 浸泡:大、油、壳一浸泡24h(23~25C ;小、裸的不浸泡。

2. 发根:将材料放入具有团粒结构条件的土壤中培养(锯木屑、土壤、砾石、麦杆、谷草;最适温度(23~32C;培养24h^再放入0~4°C冰处理1~7天。

目的:(1使分裂速度减慢,根尖长度整齐一致;(2调节工作时间。

再将材料从冰箱中取出又放回最适温度条件下培养1~2天;待根尖长度为1.5~2Cm即可处理。

3. 愈伤材料的制备:(适合春、夏两季用刀片将树杆割去保护组织露出伤口,用75%乙醇消毒包裹一天,再用50~75ppm赤霉素处理;几天后长出白色幼嫩的愈伤组织即可固定。

四、预处理:1. 方法:(化学和物理两种(1化学方法:(适合所有生物a. 秋水仙素0.05~0.2%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的巨毒药品;b. 0.002M 8-羟基喹啉(淡黄色晶体,用少量的乙醇溶解再稀释,对禾本科植物的随体表现很清楚;C. a溴萘饱和液(淡黄色的乳浊液,易溶于乙醇和苯;难溶于水,100ml水中倒入1~2滴剧烈的振动5分钟;(以上abc三种药剂在15~18C温度下处理3~5hd.对二氯苯饱和液(淡黄色的晶体,难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只能处理1~1.5h。

(2物理方法:(适合禾本科作物,本次实验所采用冰水混合物在0~4C温度下处理24h。

预处理的目的破坏或抑制纺锤体形成;增加中期图象,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易于染色体的显带及研究。

实验一 染色体玻片标本的制作与染色体观察

实验一 染色体玻片标本的制作与染色体观察
实验一 染色体玻片标本 的制作与染色体观察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剑锋
一、实验原理
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 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am9, pm3),此时把 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 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 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二、实验目的
根尖染色体压片法是观察植物染色体 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研究染色体组型、染 色体分带、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单体交 换的基础。
卡诺固定液的配制:3 份无水酒精,加1 份冰醋酸(现配现 用 )。 酶液的配制:以0.1mol/L 醋酸钠为溶剂,配成纤维素酶(2 %)和果胶酶(0.5%)的混和液。
染色液的配制: 配方Ⅰ:石碳酸品红(Carbol. fuchsin)染色液,先配母液A和B。 母液A:称取3克碱性品红,溶解于100毫升的70%酒精中(此液可 长期保存)。 母液B:取母液A 10毫升,加入90毫升的5%石碳酸水溶液(2周内 使用)。 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取母液B 45毫升,加入6毫升冰醋酸和6毫升 37%的甲醛。此染色液含有较多的甲醛,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过 程中,观察核分裂比较适宜,后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的配方 Ⅱ,称改良石碳酸品红,可以普遍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的压片技术。 配方Ⅱ:改良石碳酸品红 取配方Ⅰ石碳酸品红染色液2-10毫升,加入90-98毫升45%的醋酸 和1.8克山梨醇(sorbitol)。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 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四)压片:把染色后的根尖放在清洁的载玻片上,用解剖针 把根冠及延长区部分截去,加上少量染色液,并盖上盖玻片。 一个解离良好的材料,只要用镊子尖轻轻的敲打盖玻片,分生 组织细胞就可铺展成薄薄的一层,再用毛边纸把多余的染色液 吸干,经显微镜检查后,选择理想的分裂细胞,再在这个细胞 附近轻轻敲打,使重叠的染色体渐渐分散,就能得到理想的分 裂相,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需掌握以下几点: 1. 压片材料要少,避免细胞紧贴在一起,细胞和染色体没有伸 展的余地。 2. 用镊子敲打盖玻片时,用力要均匀,若在压片时稍不留意, 使个别染色体丢失,而被迫放弃一个良好的分裂相的细胞。 (五)封片:把压好的玻片标本,放在干冰或冰箱结冰器里冻 结。然后用刀片迅速把盖玻片和载玻片分开,用电吹风把玻片 吹干后,滴上油派胶加上盖玻片封片,或经二甲苯透明后,滴 中性树胶,加盖玻片封片,做成永久封片。

实验一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实验一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实验一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一、实验目的
• 学习植物根尖染色体压片方法的基本技术。 • 熟悉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及
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为研究染色体组型等 打基础。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一般发生在 植物根尖或茎尖的分生组织中。在有丝分裂时,细胞 核与细胞质有很大的变化,但以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 化最为明显,而且是有规律地进行。
室温 +++
1~4℃ +++
室温 +++
室温 +++
室温 +++
室温 +++
8℃
+++
15℃ +++
15℃ +++
25℃ ++
(三)固定
固定时,将根尖投入固定液中室温处理3~ 24小时。材料若不及时用,可经过90%酒精和 70%酒精浸洗一次,再换入新的70%酒精中, 置于冰箱内0~4℃保存备用。经过较长时间保 存的材料,在进行观察前可用固定液再处理一 次,效果较好。
四、实验方法和说明
(一)生根
用刀片将洋葱的老根削去露出鳞基,然后 将鳞基置于盛水的小烧杯上,放在25℃培养箱 内培养。待根长到2cm左右时,在上午九时切 下根尖进行下一步处理。
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 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咱分裂周 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 定温度下生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使得 到更多的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③饱和对二氯苯(p-Dichlorobenzene):其 分子式为C6H4Cl2,无色结晶,具有特殊的臭味, 常温下可升华。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易燃而且有毒。由于对二氯苯难溶于水, 所以一般用它的饱和水溶液,它的作用效果与秋水 仙素相似,但价格却低得多,便于广泛使用。室温 下处理3~5h,此法特别适于染色体小而多的植物, 计数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

【2016】实验一 压片法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2016】实验一  压片法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背景知识】孟德尔1865年公开报告其豌豆杂交的实验结果(分离实验和自由组合实验),并于翌年以论文形式发表。

孟德尔逝世16年后的1900年,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引出的遗传定律分别被三位科学家证实后才重见天日,从而奠定了经典遗传学的科学基础。

之后,遗传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从1900年发展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

随着研究的深入,遗传学的研究从经典遗传学——基因组学迈进,现代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

遗传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实现三个方面。

遗传物质是什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说明:DNA是一种遗传物质,并且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除了DNA,还有RNA等)。

染色体是细胞DNA的主要载体。

——从染色体水平认识遗传物质【遗传】:就是子代在这个连续系统中重复亲代的特性和特征(性状)的现象,其实质则是由于亲代所产生的配子,带给子代按亲代性状进行发育的遗传物质──基因。

细胞分裂是生物实现生长与繁殖的必要方式。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作为遗传物质主要载体的染色体通过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使自己得到合理分配,保证遗传物质能从母细胞精确地传递给子细胞,从而保证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承担着关乎生物遗传与变异的主要角色.因此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形态与行为、数量与质量等变化特点及其所带来的结果是本节关注的核心内容,这也是理解掌握遗传学基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无丝分裂(amitosis)和有丝分裂(mitosis)。

减数分裂(meiosis)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种组织中也自。

发现。

如植物的薄壁组织细胞、木质部细胞、绒毡层细胞、愈伤组织以及小麦的分蘖节、胚乳细胞等都发现过无丝分裂;动物的胎膜、填充组织和肌肉组织以及一些肿瘤和愈伤细胞等也经常可以观察到无丝分裂的发生。

遗传学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制片

遗传学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制片

遗传学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制片技术显示染色体一般的形态和结构,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大量染色体缩短适宜的分裂细胞。

1. 压片法1.1 取材在适当的时间选取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

1.2 预处理秋水仙素进行活体或离体处理。

1.3 固定卡诺固定液固定,迅速杀死生活细胞使染色体的组成蛋白变性,保持染色体形态和结构。

1.4 解离1mol/L HCl60℃进行酸解,不同的材料的酸解时间不同。

1.5 染色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

1.6 压片染色后盖上盖片,用大拇指按压有材料的部位,粗滤纸吸干多余染液,再用铅笔头轻敲,使重叠细胞分散,得到理想的分裂相。

1.7 观察低倍镜找到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后换高倍镜或油镜。

1.8 绘图会制分散良好的细胞染色体图或拍照进行核型分析。

2. 去壁低渗法2.1 前低渗经预处理的材料转入0.075mol/L或蒸馏水中室温下30min。

2.2 酶解去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2~4h。

2.3 后低渗洗去酶液,蒸馏水处理10~30min。

2.4 固定制备细胞悬液倒去蒸馏水将材料充分夹碎,加入固定液。

2.5 制片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高度30~40cm,滴在预冷的载玻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室温晾干。

2.6 染色10% Giemsa染液染色。

2.7 观察低倍找到分散良好的分裂向后换高倍镜观察。

2.8 绘制分散良好的细胞染色体图或拍照进行核型分析。

3. 注意事项显微镜使用完毕后须对油镜头进行清洁,并将电源关闭,罩上防尘罩。

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组型分析是对染色体组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着丝点的位置以及次缢痕、随体的有无等形态特征作一描述.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该细胞的组型。

1. 染色体制片→显微照相→放大。

2. 测量测量染色体的长短臂长度,并记录。

3. 计算臂比值、相对长度,根据臂比值确定染色体类型。

实验二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及有丝分裂的观察

实验二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及有丝分裂的观察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及有丝分裂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 学习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2 明确遗传的细胞学基础;3 掌握植物染色体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洋葱根尖,三、实验步骤1 取材待根长至2cm时,上午9时摘下根尖,0.02%和0.1%的秋水仙素分别浸泡3~4小时。

2 固定经前处理的根尖放到固定液中,固定24 h,转入70%乙醇中待用。

3 解离酸解,从固定液中取出根尖,用蒸馏水漂洗,放入酸解液(浓盐酸:95%酒精=1:1)中,60度水浴解离10分钟,用蒸馏水漂洗后,放在培养皿中。

4 压片把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把伸长区部分截去,加少量染液(几滴),染色10-20分钟,盖上盖玻片。

用镊子轻轻敲打,使分生组织细胞展成薄薄一层。

5 显微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具分裂相的细胞,然后依次转换到高倍镜,观察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特征。

四、实验作业1. 制作具有丝分裂图象的细胞学片子2-3张。

2. 绘制2种不同的有丝分裂分裂相。

3. 洋葱究竟有几条染色体?4. 讨论与分析,要学会应用书本的理论来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五、讨论与分析1、经实验观察,洋葱有16条染色体。

2、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细胞大多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为细胞分离周期中间期时间维持时间最长,所以固定细胞时处在间期的细胞最多。

3、由于压片角度不同,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纺锤丝较难观察,染色体表现为充满整个细胞。

分裂前期细胞染色体呈丝状,非棒状,充满整个细胞。

处于分裂后期及末期的细胞染色体或染色质明显分成两部分。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些细胞核中有两种不同颜色,为染色不均匀造成,而非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
一、实验原理: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保持原有的分裂状态,并对其染色体进行染色,压片后观察它的染色体分裂的一种方法。

二、实验目的: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分类学等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基本技术,是其他新技术所不能完全取代的,是从事染色体研究的工作者首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的实验方法。

三、材料的制备:
黑麦根尖(2n=14
根尖材料的制备:
1.浸泡:大、油、壳→浸泡24h(23~25℃;小、裸的不浸泡。

2. 发根:将材料放入具有团粒结构条件的土壤中培养(锯木屑、土壤、砾石、麦杆、谷草;最适温度(23~32℃;培养24h→再放入0~4℃冰处理1~7天。

目的:(1使分裂速度减慢,根尖长度整齐一致;
(2调节工作时间。

再将材料从冰箱中取出又放回最适温度条件下培养1~2天;待根尖长度为1.5~2Cm即可处理。

3. 愈伤材料的制备:(适合春、夏两季用刀片将树杆割去保护组织露出伤口,用75﹪乙醇消毒包裹一天,再用50~75ppm赤霉素处理;几天后长出白色幼嫩的愈伤组织即可固定。

四、预处理:
1. 方法:(化学和物理两种
(1 化学方法:(适合所有生物
a. 秋水仙素0.05~0.2﹪(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的巨毒药品;
b. 0.002M 8-羟基喹啉(淡黄色晶体,用少量的乙醇溶解再稀释,
对禾本科植物的随体表现很清楚;
C.а-溴萘饱和液(淡黄色的乳浊液,易溶于乙醇和苯;难溶于水,
100ml水中倒入1~2滴剧烈的振动5分钟;
(以上abc三种药剂在15~18℃温度下处理3~5h
d. 对二氯苯饱和液(淡黄色的晶体,难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腐蚀
性,只能处理1~1.5h。

(2 物理方法:(适合禾本科作物,本次实验所采用
冰水混合物在0~4℃温度下处理24h。

预处理的目的破坏或抑制纺锤体形成;增加中期图象,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易于染色体的显带及研究。

五、固定:
卡诺氏Ⅰ 3︰1 (乙醇︰醋酸;
卡诺氏Ⅱ 6︰3︰1 (5︰3︰2(乙醇︰氯仿︰醋酸;
固定的目的利用药剂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之保持细胞中的染色体处于被固定前的原有状态。

六、保存:
冲洗置换,从95﹪~70﹪的乙醇梯度置换;每次置换需停留
20~30min,目的是将固定液中的醋酸从材料中置换掉,最后将材料保存在70﹪的乙醇中备用。

七、解离:(酸解、酶解
1、1mol/HCl 在60℃水浴中处理5~10min;
2、0.2mol/HCl 在25℃水浴中处理1~1.5h;
3、酶解纤维素酶+果胶酶。

解离的目的使胞间层的果胶类物质解体,利于细胞分散,有助于压片;同时解离也可适当清除部分细胞质,使细胞质背景趋于透明化,
便于观察染色体。

常用的解离方法主要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八、染色:
1、0.5﹪的醋酸洋红,5~30min;
2锡夫试剂、减性品红、石炭酸品红。

染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鉴别染色体。

本次实验用的染料是0.5﹪的醋酸洋红。

九、制片:
制得10张分裂相好的片子,保存在片盒内,以备显带实验所用。

十、揭片:
将制片在未干燥之前,在-176℃液氮中冷冻50~70秒,取出后迅速地揭片。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去壁、低渗、火焰
干燥制片技术
一、实验原理:
用此法可以显著提高染色体的分散程度和平衡性,可以减少染色体的变形、断裂等现象,也可以减轻细胞质对染色体的覆盖。

使染色体各组成部分——长臂、短臂、着丝粒、随体、染色单体等都显示得比较清楚,有利于染色体测量和显带的分析。

此法也很简单,首先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再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植物细胞在冰片上用火焰烧烤,用力甩片能使细胞膜破裂,不需要特殊设备,同时也省去了繁杂的压片手续,显著提高了制片的效率。

二、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去臂、低渗法的技术,为染色体显带实验提供了优良的标本。

三、实验步骤:
1、分生组织材料的制备:需要量大,方法与第一次实验相同。

(对于不容易压片技术的材料可用该种方法。

比如小染色体或多染色体、以及机械组织含量高的和木本植物的根尖等。

而比较珍稀的材料或容易制作的材料可不用此法。

2、常规处理:分为活体材料和离体材料两类。

本实验采用离体材
料,用物理的方法进行预处理。

(方法与上次实验相同。

(活体处理:前低渗:加入0.075mkcl前低渗液,在25℃下处理30分钟。

作用:让kcl渗入到细胞中,细胞浓度加大,细胞内的水分渗透出来,便于后面实验步骤的药剂顺利进入细胞。

后面的实验步骤与离体材料的相同。

3、解离:将根放在0.2MHCL中,在25℃下浸泡1h。

作用:以软化细胞壁,去除细胞壁之间的果胶质。

4、前低渗:用自来水冲洗材料,再用25℃的蒸馏水浸泡0.5h 作用:可置换出细胞内的HCL,使细胞充分吸水。

染色体在细胞内处于游离状态,在制片时便于染色体分散。

5、酶解去壁:倒掉蒸馏水,加入2%的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混合液,在35-37℃下处理1h。

作用:对细胞壁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进行消化。

6后低渗:用镊子夹住根部抖落分生区,将其它部分丢弃,收集分生区组织,转入指形管,沉淀10min后吸出酶液,加蒸馏水浸泡0.5h。

作用:可置换出酶液。

使细胞充分吸水膨胀,染色体游离在细胞质中,制片时便于染色体分散,是关键步骤。

7、固定:吸去蒸馏水,加3︰1的甲醇固定液,静置15min。

作用:置换出细胞内的水分,便于燃烧。

(甲醇固定液作用有:①具有一定的脆性,甩片时容易使细胞膜破裂。

2能改善染色,有助于以后实验时的吉姆萨染色。

8、制备悬浮液:吸去上清液,以1︰10的比例加入新鲜的固定液(即一份细胞,10份固定液,用吸管不停的吸放以捣碎组织,制成均匀的细胞悬液。

9、标本片制备:将冷冻的载玻片斜放 30-45°角,点上酒精灯,吸 2-3 滴细胞悬液在该片上,加热烧烤,此时用力甩片,制作 10 张标本片。

实验三植物染色体 Giemsa—C 带技术一、实验原理:染色体显带技术是借助于特殊的处理程序,使染色体显现出深浅不同的染色带。

染色带的数目、部位、宽窄与浓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从而在以往染色体形态特征(长度、着丝粒位置、臂比、随体等)以外又增添了一类新的标志。

染色体分带技术能有效地鉴别染色体,研究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C 一带是植物吉姆萨分带的一种类型,是染色体经过 C 一带程序处理,使染色体着丝粒两侧出现带纹,故名 C 一带。

二、实验目的:掌握植物染色体吉姆萨分带技术和方法。

三、实验步骤: 1、制片:选取前两次实验(压片法、去壁低渗法制备的片子各 10 张。

2、干燥:两种方法⑴
自然干燥松树、洋葱 15 天,(不超过 3 过月;禾本科作物 2—15 天。

⑵无水乙醇干燥只需要 1—12 小时即可。

(目的:①染色体具有后熟的作用;②去除染色体上的蛋白质;③使材料凝固在片子上。

本实验采用自然干燥方法。

3、酸处理:两种方法⑴用 45%醋酸在时温下处理 1—1.5 h;⑵用 0.2MHCl,在时温下处理 1—1.5 h,或 25℃下处理 10—
12min;(处理完毕用,用 30℃的蒸馏水过一次)作用:①去除制片上的杂质和染色体上的蛋白质;②破坏细胞质;③使第一次染色褪色。

④与染色体上的DNA 或某些减基结合,使染色体上不同程度减基脱落,有助于程度不同的显带。

应选用⑵种方法。

(酸处理是变性的过程。

应注意控制时间,如果处理恰倒好处感觉染色体饱满,带纹丰富;如果处理不够,染色体上的色差不明显,观察不到带纹;如果处理过度,染色体很薄,带纹也不丰富。

4、减处理:两种方法⑴强减NaOH、KOH;室温处理,不得超过 20 秒;(大约 15 秒⑵弱减 Ba(OH2 饱和溶液,在 25℃下处理 10-12min。

减处理也是使染色体变性的过程,作用是与染色体上的 DNA 减基结合,消化 DNA。

处理完毕不能直接倒去减液,以防止 Ba(OH2 与空气中 CO2 结合生成的碳酸钡薄膜覆盖在制片材料的表面,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必须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去除表面的薄膜以及水中的沉淀物,冲洗完毕用 30℃蒸馏水漂洗浸泡几分钟,置换出减液。

5、盐处理:用 2×SSC 盐溶液(0.3MNaCl+0.03MNaC6H5O7 2H2O,在 60℃下处理 1.5h。

盐处理是使染色体复性的过程,作用(1 调节 PH 值;(2修饰 DNA 上的减性基团和酸性基团。

1.5h 后倒去盐溶液,加入 30℃蒸馏水浸泡几分钟,置换出盐溶液。

6、染色:取吉姆萨母液(1%浓度10-15ml,用磷酸缓冲液 (PH6.8-7.2稀释至 1000ml(比较新鲜的母液 15ml,氧化 1 年
以上的母液 10ml)。

在 25℃下染色 8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