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1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
本文与同单元的《荷塘月色》一样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本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取景,以景显情,表现北平特有的秋味。
本单元是高中五本必修语文书第一次介绍写景散文的单元,本文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一学生。
在必修一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写人记事的散文,对散文的文体已有些了解,但针对本单元写景状物的散文,学生在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上有限制,使得学生很难体会本文中所表现的悲凉的秋味。
所以本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语言构建与运用感受语言之美,领会“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学习“对比”手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心理,以及“秋”一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
⒈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品读课文,体味诗意的秋景图。
3.讨论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难点:散文的“形”与“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秋天是一个非常富有韵味的季节,一代代文人骚客以“秋”为题,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比如元代作家马致远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以秋的多种景物组合,抒发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日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又比如毛泽东从事革命,路过长沙,面对湘江生机勃勃的秋景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隐晦地展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抱负。
今天,我们来品味一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作者对“故都的秋”又有着怎样的感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章情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2 故都的秋 郁达夫导学案(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
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沉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
学习这篇散文,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以及这种情感的由来;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文字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苦闷、抑郁,珍惜现在的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1. 全面理解本文的题旨。
2.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 欣赏作品的绘画美。
[教学方法]美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找出五幅画面,思考:每幅画的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八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新知学习(一)理清思路1. 配乐《秋日私语》,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全班齐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郁达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后面从五幅画中分析郁达夫,深度感知文章作好铺垫。
.2. 请同学回答故都的秋的特点。
提示:清、静、悲凉。
3. 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
在故都清净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的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明确探究的要求: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不能做架空的分析。
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
全班同学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形成探究小组,进行探究。
第三点,必须从点上细化、深化,我们不可能就每一幅画面泛泛而谈,面面俱到。
大家都选择五幅画中的一幅所涉及的语段作为探究的对象,细细品味语言,看看这文字的背后究竟站立着怎样一个郁达夫。
(二)深入赏析画面看看大家都选了那些画面,课堂上重点分析前四幅。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二故都的秋学案1
学习目标:
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案)
一、填一填有关秋的诗句导入文本
()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自古逢()悲寂寥,我言()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愁煞人。
——秋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王维《山居秋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春花()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长风万里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
——李贺《李憑箜篌引》
二、题解
《故都的秋》中心词是什么?“故都”指哪里?为什么不说“北平的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能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说教学反思《故都的秋》是一篇经典的抒情散文,具有无限的张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相互交流探讨
教学设计
课题
故都的秋
学 科
高中语文
年 级
高一年级学生
教师
教师单位
年度
获奖等级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能否按时完成课文预习
课堂交流是否积极踊跃
课后作业是否能按时完成
能力
能否把握散文的基本鉴赏方法
能否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否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特色
完成学案作业评价表,根据自我评价,找出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努力的方向。
附板书设计: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重视标题的理解,抓住散文鉴赏的灵魂,是散文鉴赏方法之一。培养学生散文阅读的整体观,并学会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三)品读鉴赏
◆老师引导,学生共同赏析《秋晨静观》图,分析“清、静、悲凉”的特点。
◆自主赏析: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景物描写,反复朗读,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这些景物怎样的特点蕴含着怎样的情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细品秋味。
设计意图:注重导入情景的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迅速进入情境,温故(从赏秋、乐秋,悲秋诗句)而知新(感知本篇是表达何种情感),也为学习本文奠定良好的氛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2 故都的秋 教案(1)
1.2 故都的秋教案(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
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
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
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材料一:孟郊《秋怀》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一)(二)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导学案1【精品教案】.doc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导学案(一)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基础知识:(A级)—.课前预习1、作者:郁达夫(1896〜1945), 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o2、字词遍博()潭桓寺()驯鸽()落碾()平压()椭圆()二、理清思路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三.课文理解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3.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6.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7.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名篇,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典型文章。
这个单元选的是写景状物的散文,文章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要求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故都的秋》又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清晨小院”“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等几幅画面,将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学情分析《故都的秋》是经典的散文名篇,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典型文章。
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虽是经典,但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不是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深刻领悟的。
学生在经过反复诵读后,能初步感受到故都之秋的澄澈、寂静之美,能读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爱和赞颂,但对“悲凉”的深刻内涵及其体现的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不能准确理解。
这不是消沉,更不是哀叹,而是作者用另一种视角看孤独,饱含寂寞、萧索、破败。
正因为悲凉能带给作者如此丰富的审美体验,契合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所以作者才会用它来深情赞颂故都之秋,学生只有读懂这一点,才可能真正进入教材所要求的审美境界。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目标:一、明白得本文是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如何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照的。
二、明白得本文的脉络结构。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假想: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秋季,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古往今来,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述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窗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现幻灯)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述秋季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季。
有的刻画了秋季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不同凡响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如何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如何?下面就让咱们一路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板书课题、作者)导入新课2:“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那个地址玩耍,高高的前门恍如挨着我的家。
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
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每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咱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
(歌曲能够放录音替代)导入新课3: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只是,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伙儿明白,北京此刻是咱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可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4:春天处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漂亮,因此许多人都喜爱春天,很多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季,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忧伤,咱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随堂自测☆检测目标☆1.检测与本节授课相关的知识☆要点强化☆1、重点的现代文词语。
2、现代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当堂检测☆第一部分:课文内容检测: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饱尝(cháng) 赏(shǎng)玩领略(luè) 疏疏落落(lào)B.陪衬(chèn) 落蕊(ruǐ) 颓废(tuí) 混混沌沌(dùn)C.譬如(bì) 幽远(yōu) 萧索(suò) 潭柘寺(zhè)D.折去(zhé) 情趣(qù) 点缀(zhuì) 一椽破屋(chuán)2.下列句子表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 )A.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
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
B.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有味,下得奇,下得更像样。
C.墙头,屋角,灶房门口,茅房边上,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西山的虫唱,钓鱼台的柳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3.依次填人下列名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_______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秋蝉的_____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__________的感触来的。
A.领略衰弱萧索 B.领会衰落萧索C.领略衰落萧条 D.领会衰弱萧条4.下列句中加点的“的”必须保留的一项是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细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C.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 故都的秋 导学案第1课时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检查时间:月日学科组长评价:教师评价: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大《聚焦》,完成本课的字词积累。
了解作者及背景。
2、理清文章结构,学习作者采用的结构安排;理解掌握文中对比、映衬的手法。
3、揣摩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重难点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掌握文中对比、映衬的手法。
2、揣摩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课时学法指导
1、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然后深入挖掘,解决问题。
2、抓关键句,即抓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
(关键句通常表现为:反映语境特点的“指示语’;集中表达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概括语”;标示人物情感、态度和事物景况的“情态语”;直接传达主要信息的“主旨句”;反映文章层次关系的“过渡句”;蕴含丰富内容、言词精辟的“警策语”;文中反复强调或暗示的“关键语句”等等。
)
四、预习案
完成任务情况自评:学科组长评价: .
1.任务布置:
(1)、结合大《聚焦》P27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完成大《聚焦》P27“辨字正音”和“注音组词”。
(3)、积累大《聚焦》P27“辨析词义”的第2、3组。
(4)、认真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文眼”,并找出文中对比的段落,并分析其效果。
(5)、理清文章结构,并概括文章描写部分的画面。
2.存在问题:
精心校对版。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
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
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设计思想: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导读法,点拨法教学流程: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由题切入。
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
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
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
(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
第2课故都的秋郁达夫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2.思维与审美:(1)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2)品鉴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等写作特色。
激趣导入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
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
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郁达夫对于秋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是本文的思想内容框架图,读完思考后面两个问题。
(1)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文中写秋景的五幅画面,并将其填入图中①~⑤五个空缺处。
(2)请用二字词语概括本文的文眼,并将其填入图中⑥⑦两个空缺处。
答案(1)①秋院晨景②秋槐落蕊③秋蝉残声④秋雨话凉⑤秋果美景(2)⑥清静⑦悲凉微任务活动一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1.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答案特点:“清”“静”“悲凉”。
作用:第一段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2.在描绘的五幅秋景图中,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答案①清晨踏秋②听觉——秋声③听觉——秋韵④视觉——秋色3.“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故”,有历史悠久、年代久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恋以及悲凉之感。
4.第三段中的景物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情分析、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情分析、学案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不是很高,进入高中第一次接触散文,而且XXX的《故都的秋》有难度,有深度,学生看了以后说看不懂,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学到散文鉴赏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文本的研究,不仅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还能学会鉴赏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品味文章的语言,了解情景交融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无非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景物,怎么写景物,为什么写景物。
我不止一次教授过这篇课文,但这次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面对新疆与内地混合编班的学生群体,教学必须兼顾两个不同群体的学生。
内地学生能够较好地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是深度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不够。
新疆学生很多是从初中才开始研究汉语,阅读、理解、表达能力与内地学生与内地学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散文写景中蕴涵的作者情感难以把握。
教学之前,我对照课程标准要求,再次研读文本,并充裕研究学生特点,肯定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第一,阅读文本,概括出五幅“秋景图”,了解作者所写秋天之景;第二,精读文本,赏析五幅“秋景图”,品味作品语言的精妙;第三,品读文本,领会五幅“秋景图”之内在,体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教学重点:是通过景物赏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
教学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XXX的“悲凉的颂歌”感受上。
力求在引导学生研究散文鉴赏方法的基础上,用心品味“故都的秋”里蕴含的作者情感。
在教学策略上,将写景物之美预设的问题交流更多的留给新疆学生,将写意境之美预设的问题交流侧重于内地学生,鼓励学生的研究热情,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
关于文本之中深深隐藏的作者心境,则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层层深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全文景物赏析已经到达结束后,我没有就此打住,为了引导学生达到一个的更高的审美层次,我进行了小结。
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语文1.2《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剖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 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睁开想像的翅膀,领会大自然,感觉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地。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点的散文,表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凄凉”,描述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经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景)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满地交融在一同。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行忽略,所以,持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睦一致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虑。
二、学生学习状况剖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课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要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课对象是民办一般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才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觉过散文的语言美、境界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线,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一定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检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逗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想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教师要充足指引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盛情境,培育学生拥有安静的、适合采取美的事物的气度。
三、设计思想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育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教课着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己一般话过二甲及善于朗诵的优势,创建优异的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重点】掌握文章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知识链接】关于秋的描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
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
【温故知新】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
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
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一椽()嘶()叫潭柘()寺橄榄()普陀()山房檩()陪衬()夹袄()廿()四桥着()衣混沌()椭圆()2、释题:试分析题目的含义(“故都”为何不用“北平”代替?)3、本文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合作探究】1、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一笔带过?2、能表现文章感情基调的是哪几个词?作者对它们是分别描写的,还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试举例说明。
3、简述课文的结构,文章是怎样前后呼应的?【当堂检测】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A.稀稀落落严厉感慨B.疏疏朗朗严厉感触C.疏疏落落严厉感触D.疏疏落落严肃感叹3.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6.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联想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材积累】描写秋天的诗词:《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故都的秋》导学案答案【自主学习】1.字音一椽(chuán)嘶叫(sī)潭柘寺(zhè)橄榄(lǎn)普陀山(tuó)房檩(lǐn)陪衬(chèn)夹袄(ǎo)廿四桥(niàn)着衣(zhuó)混沌(dùn)椭圆(tuǒ)2.释题:“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3、牵牛花、槐花落蕊、秋蝉残声、秋雨凉风、枣树奇景。
【合作探究】1、明确: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腰壁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
文章紧扣“清”“静”“悲凉”这三个带文眼性的词,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对景物的描绘,作者往往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2、明确:本文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而不是分别描写的。
举例分析(1)牵牛花:“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是在写“静”,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2)槐树落蕊:整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文眼:清静悲凉牵牛花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疏疏落落的衰草故静对着都槐花落蕊“扫街……清闲”极细微落寞风极柔软物秋蝉残声啼鸣衰弱秋雨凉风都市闲人息列索落凉悠闲缓慢3、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1.总起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①清晨所见、牵牛花②槐树落蕊故记叙③秋蝉残声前都2.分写④秋雨话秋凉后的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3.总写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能力提升】1.C2.C3.C(其余表比较)课文语段阅读题1.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5.听、嗅、触;静。
6.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7.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
8.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