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理论—腹外疝特点和作用
外科学31腹外疝
第一节概论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 hemia)。
疝多发生于腹部,以腹外疝为多见。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致。
腹内疝是由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囊内而形成,如网膜孔疝。
【病因】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1.腹壁强度降低引起腹壁强度降低的潜在因素很多,最常见的因素有:①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等处;②腹白线因发育不全也可成为腹壁的薄弱点;③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及感染,腹壁神经损伤、老年、久病、肥胖所致肌萎缩等也常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原因。
生物学研究发现,腹股沟疝病人体内腱膜中胶原代谢紊乱,其主要氨基酸成分之一的羟脯氨酸含量减少,腹直肌前鞘中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异常,超微结构中含有不规则的微纤维,因而影响腹壁的强度。
另外发现,吸烟的直疝病人血浆中促弹性组织离解活性显著高于正常人。
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包茎、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搬运重物、举重、腹水、妊娠、婴儿经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
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如腹壁强度正常,则不致发生疝。
【病理解剖】典型的腹外疝由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等组成。
疝囊是壁腹膜的憩室样突出部,由疝囊颈和疝囊体组成。
疝囊颈是疝囊比较狭窄的部分,是疝环所在的部位,也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又称疝门,亦即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
各种疝通常以疝门部位作为命名依据,例如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为最多见,大网膜次之。
此外如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膀胱等均可作为疝内容物进入疝囊,但较少见。
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临床类型】腹外疝有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等类型。
外科学ppt课件腹外疝
腹股沟疝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及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 耐受手术者。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 修补术。
03
股疝
股管解剖结构特点
01
股管位置
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静脉内侧的潜在性间隙。
器疾病的患者,应先治疗原发病。
06 其他类型腹外疝
白线疝
定义
病因
发生在腹壁正中线处的疝,绝大多数在脐 上。
白线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正中 线上相互交织而成。白线疝好发于脐上, 多为腹白线发育欠佳或有孔隙所致。
临床表现
治疗
早期肿块小而无症状,不易被发现,以后 可因腹膜受刺激而出现上腹钝痛、消化不 良、恶心、呕吐。
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B超、 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因此,股 疝诊断确定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嵌顿性或绞窄性股疝 ,更应进行紧急手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McVay修补法。
注意事项
术后需卧床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 力劳动,防止复发。同时,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压 增高的疾病。
发病原因构成腹壁的完整性,当腹壁强度降低时, 容易发生腹外疝。常见原因有腹壁外伤、感染、手术切 口愈合不良等。
02
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导致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 ,可促使腹外疝的发生。
03
遗传因素
部分腹外疝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腹壁组织发 育不良有关。
绞窄性疝
嵌顿如不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情况 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 阻断,即为绞窄性疝。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腹外疝
第23章 腹外疝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
精索
Bassini法 提起精索,在其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肌腱缝至腹股沟韧 上,置精索于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临床应用最广泛。
第23章 腹外疝
耻骨梳韧带
腹内斜肌
精索
McVay法 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 适用于后壁薄弱严重病例,还可用于股疝修补
消失。疝囊颈一般不大,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成人脐疝发生嵌顿 或绞窄者较多。
§治疗:除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小儿2岁之前可采取非手术疗
法。满2岁后,如脐环直径还大于1.5 cm,则可手术治疗。原则上, 5岁以上儿童的脐疝均应采取手术治疗。成人脐疝应采取手术疗法。 脐疝手术修补的原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必要时可重叠缝合疝 环两旁的组织。
第23章 腹外疝
临床表现和诊断
易复性斜疝 • 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增加腹压 时肿物突出,平卧或用手可还纳。 还纳后压住腹股沟深环,增加腹 压时肿块不能突出
难复性斜疝 • 疝块不能完全回纳,滑动性疝尚 有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
第23章 腹外疝
临床表现和诊断
嵌顿性疝
•
常在腹内压骤增时突出,疝块不能 回纳,疝块增大,质地硬,伴疼痛
左腹股沟斜疝
第23章 腹外疝
难复性疝
•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 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称难复 性疝。其中,腹内脏器成为疝囊壁的一 部分者,称滑动性疝
滑动性疝:
盲肠成为疝 囊的一部分
巨大疝
第23章 腹外疝
嵌顿性疝
• 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突然 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 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 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将 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 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 疝。
腹外疝
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 平卧或用手推送肿块不能使之回纳。 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 嵌顿的内容物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轻轻微; 如为肠袢,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伴有阵发性腹 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 的病象。 肠管壁疝嵌顿时,由于局部肿块不明显,又不一定 有肠梗阻表现,容易被忽略。
回纳疝块后压 疝块不再突出 住内环 精索与疝囊的 精索在疝囊后方 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 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下动脉关系 嵌顿机会 较多
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极少
五、鉴别诊断
1.睾丸鞘膜积液:在阴囊内,不能回纳,透 光试验检查呈+。肿块呈囊性弹性感。睾丸 不能触及,斜疝时,可在肿块后方扪到实质 感的睾丸。 2.精索鞘膜积液:肿块位于腹股沟管内,无 回纳史,牵拉睾丸时,可随之而上下移动。 但无咳嗽冲击感,透光试验阳性。 3.交通性鞘膜积液:肿块于每日起床或站立 活动后慢慢出现逐渐增大,平卧和睡觉后逐 渐缩小,挤压肿块体积也可缩小,透光试验 阳性。
一、概念 (conception)
疝——体内某个脏器或者组织离开其正常解 剖部位通过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薄弱区、 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 经腹壁薄弱区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腹内疝——由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间隙囊 内而形成。
二、病因 (etiology)
腹外疝 (extraperitoneal hernia)
广东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 王 斌
第一节 概 述(summarization)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并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沟疝 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 %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 脐疝 和白线疝。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见疝。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22腹外疝
第二十二章腹外疝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脑部疝腹股沟疝斜疝胸部疝直疝疝腹外疝股疝腹部疝切口疝脐疝腹内疝白线疝腹部疝腹外疝: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腹内疝:由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而形成。
【腹外疝病因】腹壁强度降低:①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腹股沟管、股管、脐环等处;②腹白线发育不全;③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腹部神经损伤等。
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搬运重物、举重、腹水、妊娠等。
【腹外疝的组成】疝囊:是壁层腹膜憩室样突出,由疝囊颈和疝囊体组成。
疝囊颈:疝囊狭窄的部分。
疝环所在的部位,又称门,腹壁薄弱区或缺损位置。
疝以疝门部位作为命名的依据。
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脏器或组织。
疝外被盖: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临床类型】1、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疝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滑疝:腹内脏器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者(难复性疝特殊类型)3、嵌顿性疝: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4、绞窄性疝:嵌顿疝未能及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腹股沟疝】概念:腹股沟区是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
发生在这个区域的腹外疝称为腹股沟疝。
分类:1 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
(早期不进入阴囊)2 腹股沟直疝:疝囊经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第一节腹股沟斜疝【腹股沟区解剖】1、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腹外斜肌:浅环—耻骨结节外上方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深环—腹股沟中点上方2cm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2、腹股沟管的解剖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区内侧1/2,成年人4~5cm。
腹外疝
病
1、腹壁强度降低:
因
①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腹股沟管(精
索、子宫圆韧带)、股管(股动静脉)、脐环
(脐血管)等处; ②腹白线发育不全; ③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老年、久 病等。 肥胖所致肌萎缩致腹壁强度降低。
腹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于腹正中线相互交织而 成。脐上白线较宽,脐下白线狭而坚固腹白线 是腹底壁正中线上的白色纤维索,从荐状软骨 到耻骨前腱,由两侧的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腱 膜交织而成,中部有脐。
1)腹外斜肌
此肌在髂前上棘与脐连线水平以下,已无 肌肉,进入腹股沟区移行为腱膜。此腱膜 在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之间,向后向上反 折,增厚成为腹股沟韧带。该韧带内侧部 有一小部分纤维,继续向后向下向外反折 成陷窝韧带(Gimbernat韧带),此韧带的 游离内缘组成了股环的内界。陷窝韧带继 续向外延续,附于耻骨疏韧带(Coper韧 带)。上述各韧带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很 为重要。
腹股沟斜疝
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右侧较多,因为在胚 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 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深环处 带动腹膜、横筋膜以及各肌经腹股沟管逐渐 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 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突,睾丸则紧贴在 其后壁。鞘突下段在婴儿出生后不久成为睾 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 留一纤维索带。如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 就成为先天性疝的疝囊,而右侧睾丸下降比 左侧略晚,故鞘突闭锁也较迟。
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后天性腹股沟斜疝则是因为腹横 肌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腹横筋膜和 腹横肌的收缩可把凹间韧带牵向上外 方,而在腹内斜肌深面关闭了腹股沟 深环。如腹横筋膜或腹横肌发育不全, 这一保护作用就不能发挥而容易发生 疝气。
《外科学》腹外疝 ppt课件
1
第1节
概述
ppt课件
2
概念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 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 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 的薄弱点、缺损或孔 隙进入另一部位,称 为疝(hernia)。
ppt课件
3
病因
腹壁强度降低:
①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
如腹股沟管、股管、脐环等处;
②腹白线发育不全;
③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
感染、肥胖、老年、久病等。
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
况不断加重,使动脉血流减少,
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即为绞窄
性疝。此时,肠系膜动脉搏动
消失,肠壁失去光泽、弹性和
蠕动能力,变黑坏死。
ppt课件
绞窄性斜疝: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小肠, 肠管色泽变黑、变暗,蠕动减弱,系膜 血管博动消失,肠管已发生血供障碍。
11
第2节
腹股沟疝 Inguinal Hernia
IV 型:复发疝。
ppt课件
22
鉴别诊断
睾丸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交通性鞘膜积液 隐睾 急性肠梗阻
ppt课件
23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一岁以下婴幼儿有自愈可能,无嵌顿史者可暂不手术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它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可用医用
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顶住,阻止疝块突出。
髂腰部结核性脓肿
ppt课件
46
手术治疗
最常用的手术是McVay修补法
ppt课件
47
第4节
其他腹外疝
ppt课件
48
一、切口疝 (incisional hernia)
ppt课件
49
概念
切口疝 (incisional hernia)是发 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临床 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
外科学 腹外疝
痛轻,复发率低,总复发率<0.5%,伤 口感染率0.6%
两种常见的张力性疝修补方法
疝修补术 Ferguson法:将腹内斜肌下缘,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 Bassini法:在精索后方将腹内斜肌下缘,联合肌腱与腹股沟
平卧位自行消失 不进入阴囊,极少嵌顿 疝内容物常为小肠或大网膜 膀胱有时可进入疝囊——滑动性疝,手术注意
五、鉴别诊断(differentiated diagnosis)
斜疝
直疝
发病年龄
儿童、青壮年 老年
突出途径
腹股沟管
直疝三角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有蒂 半球形、基宽
内环压迫试验
阳性
阴性
嵌顿性疝(incarcerated hernia )
嵌顿的原因:(1)疝门小 (2)腹内压突然 嵌顿的结果:(1)静脉回流 (2)动脉血供正常 临床表现: (1)肿块突然增大,不能回纳
(2)局部疼痛明显 (3)肠梗阻症状
绞窄性疝(strangulated hernia)
定义:嵌顿未及时解除,动脉血供障碍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
处理原则:
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者可先试行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适应症:
① 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 明显,也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 激征者。
②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 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手法复位注意事项
➢ 复位后还需严密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膜 炎或肠梗阻的表现,如有应尽早手术探查
后壁 Bassini (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 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 )
外科学-普外》腹外疝
病理解剖
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对着股管上口的腹膜,
被下坠的腹内脏器推向下方,经股环进入股管
而形成股疝。疝块进一步发展,即由股管下口
顶出筛状板而至皮下。所以,股疝疝囊的被盖
组织有腹膜外脂肪、股环隔膜、股管内脂肪、
筛状板、皮下组织和皮肤等层。疝内容物常为
小肠或大网膜。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的,疝块
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股环本
身较小,周围又多坚韧的韧带,因此股疝容易
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在
腹外疝中,股疝嵌顿者最多。
27
临床表现
易复性股疝的症状较轻,常不为病人所注意,尤 其在肥胖者更易疏忽。一部分病人可在久站或 咳嗽时感到患处胀痛,并有可复性肿块。
28
鉴别诊断
下列疾病应与股疝鉴别: 1.腹股沟斜疝 2.脂肪瘤 3.肿大的淋巴结 4.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样膨大 5.髂腰部结核性脓肿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可突出
后压住深环
精索与疝囊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的关系
疝囊颈与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壁下动脉的关系
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
15
鉴别诊断
1.睾丸鞘膜积液 2.交通性鞘膜积液 3.精索鞘膜积液 4.隐睾 5.急性肠梗阻
腹外疝
1
教学大纲
• 熟悉内容:腹股沟解剖;腹外疝的病因,临床 类型;腹股沟疝的治疗原则,传统疝修补的原则; 嵌顿疝和较窄疝的处理原则。
• 掌握内容:腹外疝的概念;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 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要点。
• 了解内容:疝手术方法,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 理;股疝的诊断;其它腹外疝:切口疝,脐疝, 白线疝的临床表现。
腹部外科腹外疝
腹外疝External Abdominal Hernia 概述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疝(Shan) 疝(Hernia):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分类脑部:脑疝胸部:膈疝腹部: 腹内疝:小网膜孔疝腹外疝(腹壁疝): 腹股沟疝:斜疝?/直疝(90%) 股疝(5%) 切口疝脐疝白线疝腹内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间隙或囊内。
腹外疝腹外疝(腹壁疝):凡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先天性或后天性缺损、薄弱区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一肿块者。
注意:突出物必须在由腹膜壁层所构成的囊袋内,如无此囊袋,则称作内脏突出。
腹外疝病因(Etiology) 腹壁强度降低:解剖基础先天: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内斜肌下缘高位、宽大的Hesselbach三角、脐环闭锁不全、腹白线缺损等。
后天:手术、外伤、感染、肌肉退化萎缩以及胶原代谢异常。
腹内压增高: 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腹水、腹内肿瘤、妊娠等。
腹外疝的病理组成(Composition) 疝门: 也称疝环,是疝突出体表的门户,为腹壁薄弱或缺损处。
命名依据。
疝囊: 壁层腹膜,分颈、体、底三部。
囊颈受进出疝内容物的摩擦而增厚变白,标志。
疝内容物: 疝内容物小肠最多见其次是大网膜(最常见的难复性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
腹外疝的分类(Classification) 按疝环部位:腹股沟疝(斜/直)、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
按疝内容物能否回纳:可复性疝、难复性疝。
按有无血循环障碍:嵌顿性疝、绞窄性疝。
按疝的临床表现: 可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 疝内容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称为可复性疝。
仅轻微胀痛,坠胀感。
腹内容物仅在病人站立、行走、<a name=baidusnap0></a>奔跑</B>、劳动以及咳嗽、排便等腹内压骤然升高时疝出;而在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即可回纳入腹腔。
外科学第三十四章 腹外疝
无张力疝修补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传统的疝修补都存在修补后张力大,术后手术 部位有牵涉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等 特点。
腹股沟疝
腹股沟区:
腹股沟韧带 腹直肌外侧缘 髂前上棘连线
2020/3/5
12
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 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 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可进入 阴囊。
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 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P):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而无需进腹,相当于开放式Kugel手术。 钉合方法与TAPP相同
经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ntra Peritoneal Onlay Mesh,
IPOM):在腹腔内将补片钉合在疝缺损的腹膜上。适于切口疝、某 些腹股沟疝。为防止腹腔粘连,必须使用聚丙稀和聚四氟乙稀复合材 料(如Composix Mesh)或膨体聚四氟乙稀(e-PTFE)双面材料 (如Dual Mesh),补片价格较贵
回纳。 滑动疝:疝内容物产生的下坠力将疝囊颈上方的 腹膜间位器官,盲肠、乙状结肠、膀胱推向疝 囊壁。盲肠或乙状结肠成为疝囊的一部分。多 见右侧,左:右=1:6,手术时易损伤。
incarcerated hernia:疝环较小,腹
2024年腹外疝(课件)
腹外疝(课件)腹外疝解析一、概述腹外疝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它是指腹膜、肠管或其他腹腔内组织通过腹壁的弱点或缺损突出到腹壁外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结构。
腹外疝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
根据突出的部位和病因,腹外疝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和脐疝。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腹外疝的发生与腹壁的弱点或缺损有关,这些弱点或缺损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的。
腹壁的弱点或缺损可以是肌肉层的薄弱、腹膜的薄弱、腹股沟管的松弛等。
腹内压力的增加也是腹外疝的重要诱因,如长期咳嗽、便秘、举重等。
三、临床表现腹外疝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壁上的肿块,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时出现,平卧休息后可以消失或缩小。
肿块通常是可复性的,即可以通过手法复位。
腹外疝的肿块通常是软的,有时可以触及肠管。
腹外疝的肿块有时会伴有疼痛、压迫感或不适感。
如果腹外疝发生嵌顿或绞窄,肿块会变得硬而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四、诊断腹外疝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肿块的出现时间、大小、是否可复性等。
体格检查时,医生会观察肿块的外观、质地、边缘等,并检查腹壁的弱点或缺损。
医生还可能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超声、CT等,以确定腹外疝的类型和位置。
五、治疗腹外疝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使用疝带等来减轻症状和防止腹外疝的进展。
手术治疗是治疗腹外疝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有多种,如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关闭腹壁的弱点或缺损,防止腹外疝的复发。
六、预防预防腹外疝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腹内压力的增加、加强腹壁肌肉的锻炼等。
对于有腹外疝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腹外疝。
七、结论腹外疝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其发生与腹壁的弱点或缺损有关。
腹外疝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壁上的肿块,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
腹外疝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腹外疝的主要方法。
腹外疝--同济医学院外科学系[1].
(四)临床表现
重要的临床表现:
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 1、易复性疝:腹股沟区有可复性包块,
腹压增加时出现 ,平卧休息或用手推 送肿块,肿块回纳而消失 2、难复性疝:疝不能完全回纳 3、滑动性疝:疝不能完全回纳,有消化不良和 便秘等症状,左右之比为1:6
临床表现
4、嵌顿性疝:疝块突然增大,有明显疼痛, 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肿块回纳,可出现机 械性肠梗阻,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绞窄性 疝。
3、直疝三角(Hesselbach 三角)
外侧边 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 腹直肌外侧缘
底边 腹股沟韧带
(二)发病机制
1. 先天性 2 . 后天性
(三)类型
1、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 hernia)
2、 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 hernia)Fra bibliotek腹股沟斜疝
(一)腹股沟区解剖
2、腹股沟管构成
(1)两个口 内口 :腹横筋膜的缺损
外口 :腹外斜肌的缺损
(2)四个壁 上壁 :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 :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 前壁 :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 膜,但外1/3部分尚有腹内斜肌覆盖 后壁 :腹膜和腹横筋膜,其内侧1/3有联
合肌腱
(一)腹股沟区解剖
后缘 耻骨梳韧带
内缘 陷窝韧带
外缘 股静脉
下口——卵圆窝
临床表现
1、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一半球形的 突出。因疝块小,不易发现。
2、因股管较狭窄,周围韧带较坚韧,疝 囊在卵圆窝处向前成角,易发生嵌顿。
治疗
手术治疗
McVay修补术
其他腹外疝
切口疝 脐疝 白线疝
腹腔镜疝修补法:腹膜前法 TAPA 腹膜外法 TEA 经腹腔内法 IPOM 单纯疝环缝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rangulated hernia • Irreducible • Pain followed quickly by tenderness • Symptoms of bowel obstruction
(nausea and vomiting) • Ill with or without fever
• 腹壁强度减弱 先天性 后天性
• 腹内压增加
疝(Hernia)的病因
腹壁强度减弱: • 腹膜鞘状突未闭 • 腹内斜肌下缘高位 • 宽大的腹股沟(黑氏)三角 • 脐环闭锁不全 • 外科手术 • 肥胖者过多的脂肪浸润 • 老龄的肌肉退化萎缩 • 胶原代谢异常
疝(Hernia)的病因
腹内压增加: • 慢性咳嗽 • 慢性便秘 • 晚期妊娠 • 腹水 • 排尿困难 • 婴儿啼哭 • 举重 • 呕吐 • 腹腔内肿瘤
increased (such as coughing)
临床类型
难复性疝 (irreducible hernia): • 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
入腹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称 难复性疝。其中,腹内脏器成为疝囊壁 的一部分者,称滑动性疝。
• Irreducible hernia Usually painful Without pain Incarcerated hernia Lead to strangul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 may occur
• 股疝( Femoral hernia ): Rare and usually occurring in women
• 切口疝( Incisional hernia ) • 脐疝( Umbilical hernia ) • 白线疝( hernia of linea alba )
疝(Hernia)的病因
分类
腹股沟斜疝(Indirected inguinal hernia):疝囊经过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管浅 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
腹股沟直疝(Directed inguinal hernia):疝囊经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
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双侧腹股沟直疝
(nausea and vomiting) • Ill with or without fever
临床类型
• 绞窄性疝(strangulated hernia):嵌顿疝未 能及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 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即为绞 窄性疝。此时,肠系膜动脉搏动消失,肠壁失 去光泽、弹性和蠕动能力,变黑坏死。
疝(Hernia)的组成
• 疝环 • 疝囊 • 疝内容物 • 疝被盖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类型• 可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 • 难复性疝: Irreducible hernia • 嵌顿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 绞窄性疝: Strangulated hernia
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
• 嵌顿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疝囊颈 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 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 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 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或箝闭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 Irreducible • Pain followed quickly by tenderness • Symptoms of bowel obstruction
• 易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 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疝, 称易复性疝。
Asymptomatic reducible hernia: • New lump • Ache without tenderness • Sometimes painful • May be reduced • Lump increases in size with abdominal pressure
绞窄性斜疝: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小肠, 肠管色泽变黑、变暗,蠕动减弱,系膜 血管博动消失,肠管已发生血供障碍。
二、腹股沟疝
Inguinal hernia
概 念(Inguinal area)
• 腹股沟区是前外下腹壁一个三 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 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 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 的一条水平线。发生在这个区 域的腹外疝称为腹股沟疝。
一、概 论
疝的定义
腹内脏器通过腹壁先天性或后天性缺损或薄弱区向体表突出, 在局部形成一肿块者称为腹外疝。
• A hernia occurs when the contents of a body cavity bulge out of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normally contained
流行病学
• 腹外疝是普外科领域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 美国腹外疝的发病率每年超过70万人 • 我国的腹外疝发病率会超过每年一百万人 • 男女比率约为15:1 • 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患者约占60%~80%.
好发部位
• 腹股沟疝( Inguinal hernia ): Making up 75% of all abdominal wall hernias
腹股沟区解剖层次(Anatomy)
• 位于髂腰部的三角形区域,上界是髂前上 棘到腹直肌外缘,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 侧为腹直肌外缘。
• 腹壁层次由浅及深分为9层
解剖(Anatomy)
解剖(Anatomy)
内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的 一个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或腹环)。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纤维在耻骨结节上外方形成 的一个三角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外 环或皮下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内容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
解剖(Anatomy)
直疝三角(Hesselbach’s tri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