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
(1)在比或a∶b中,a是,b是。
求⑴AB4.1成比例线段4.1.1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学习目的: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2、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
3、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重点:线段的比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一)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地,如果选用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为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他们长度的比,即AB∶CD=m:n,或写成ABmCDn,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m AB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表示成比值k,那么n CDk,或AB k CD。
ab⑵两条线段的要统一。
⑶在同一单位下线段长度的比与选用的无关。
⑷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的数。
(二)比例尺1、在地图上或工程图纸上,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通常称为比例尺。
2、比例尺为1:50000,意思为:。
(三)成比例线段的概念1、一般地,在四条线段中,如果等于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举例说明)如:2、四条线段成比例,记作:其中a,d叫比例外项,b,c叫比例内项。
3、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有顺序关系。
即a,b,c,d成比例线段,则比例式为:a:b=c:d;a,b,d,c成比例线段,则比例式为:a:b=d:c4、思考:a=12,b=8,c=6,d=4成比例吗?a=12,b=8,c=15,d=10呢?三、例题解析:例1、A、B两地的实际距离AB=250m,画在一张地图上的距离A'B'=5cm,求该地图的比例尺。
例2:已知,在Rt△ABC中,∠C=90°,∠A=30°,斜边AB=2。
AC,⑵BC AB四、巩固练习1、已知某一时刻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的比值为2:7,某天同一时刻测得一栋楼的影长为30米,则这栋楼的高度为多少?2、某地图上的比例尺为1:1000,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00米,则在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为多少?3、已知线段a,d,b,c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4,b=5,c=10,求线段d的长。
教案4.1成比例线段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4.1.1 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段比的概念及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并会进行相关计算,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成比例线段的过程,并利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通过现实情境,培养应用意识,了解数学、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教学难点: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同学们,全等图形有什么特征?问题2:同学们,大家见到过形状相同?请举出例子来说明.请在下面图形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你发现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多媒体展示)对于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我们可以用相应线段长度的比来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ratio)AB∶CD=m∶n,或写成ABCD=mn,其中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mn表示成比值k,那么ABCD=k,或AB=k·CD.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图,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形状相同,AB=5 cm,A′B′=3 cm.AB∶A′B′=5∶3,就是线段AB与线段A′B′的比. 这个比值刻画了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关系.想一想: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通过上面的活动学生应该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要采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针对练习1:判断正误: ①已知:线段a=20mm ,b=3cm ,则 ②已知:线段a=1cm ,b=2cm ,则 ③已知:线段a=3mm ,b=2mm ,则做一做:如图,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EFGH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AB ,AD ,EH ,EF 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分别计算AB EH ,AB EF ,AB AD ,EH EF值.你发现了什么?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上图中AB ,EH ,AD ,EF 是成比例线段,AB ,AD ,EH ,EF 也是成比例线段.针对练习:1判断下列线段a 、b 、c 、d 是否是成比例线段:(1)a =2cm ,b =4cm ,c =3m ,d =6m ;(2)a =0.8,b =3,c =1,d =2.4.2.判断下列线段是否存在成比例线段:a =2cm ,b =4m ,c =3cm ,d =6m ;议一议:如果a ,b ,c ,d 四个数成比例,即a b =cd,那么ad =bc 吗?反过来如果ad =bc ,那么a ,b ,c ,d 四个数成比例吗?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 =cd,那么ad =bc . 如果a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零),那么a b =c d . 三、运用新知,巩固提高例1:如图,一块矩形绸布的长AB =a m ,AD =1 m ,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长与宽的比与原绸布的长320=b a cm b a 21=23=a b与宽的比相同,即AE AD =AD AB,那么a 的值应当是多少?练习:1.课本随堂练习2.在正方形ABCD 中,AC:AB=_______.3.已知a=3,b=6,c=9:(1)若a,b,c,x 是成比例线段,则x =______.(2)若a,x,b,c 是成比例线段,则x =______.4.若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其中 a = 3 ,b = 2 ,c = 6 ,则d 的长_______ 4.如果-2x=5y ,那么四、反思小结,梳理新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发现、探索?五、布置作业1.上交作业:教材习题第1、2题.2.家庭作业:学习之友课内练习部分必做,课后练习选作. _______y x。
九年级数学上册《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设计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比例线段的重要性。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知识的掌握,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给出一些成比例线段的判定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知识解决;
3.拓展练习:给出一些复杂几何问题,如相似三角形中的成比例线段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几何规律;
(3)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成比例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1.2成比例线段教案
3.1.2成比例线段目标1、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以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3、了解黄金分割比和比例中项。
重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知道成比例线段的定义,能够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难点求线段的比和判断成比例线段。
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性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成比例线段。
二、新知讲解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把它们的长度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AB与CD的比,记作:=,或者AB:CD=m:n。
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为比例线段。
例1、已知四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为0.8cm,2cm,1.2cm,3cm。
那么a,b,c,d是比例线段吗?解:因为==0.4,==0.4,所以==0.4即a,b,c,d是比例线段。
例2、把一根线段AB剪成不相等两段,能否使较短的线段BC 与较长的线段AB的比等于较长的线段AC与AB的比。
解:如图,在线段AB上设存在点C,使较短的线段BC与较长的线段AB的比等于较长的线段AC与AB的比。
令AB=1,较长的线段AC=x,据题意:=由于x≠0,因此方程两边同乘x,得:1-x=x2x2+x-1=0解得x1=,x2=(舍去)因此==≈0.618。
我们把符合上面条件的点C称为黄金分割点,而这样的分割方式称为黄金分割,叫作黄金分割比,约等于0.618,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形式很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在=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AC是相同的,可以称之为比例中项。
三、练习1、已知线段a,b,c,d是比例线段。
(1)若a=0.8cm,b=1cm,c=1cm,求d;(2)若a=12cm,c=3cm,d=15cm,求b;(3)若a=5cm,b=4cm,d=8cm,求c.2、在比例尺为1:1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5cm。
初中成比例线段教案
初中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性质;2. 学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3. 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成比例线段的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线段比例关系。
2. 学生观察并讨论,尝试解释这些比例关系。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介绍成比例线段的概念,解释线段比例关系的意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究成比例线段的性质,通过示例和练习加深理解。
3. 教师强调成比例线段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比例线段的性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解题方法,强调成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线段比例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新课讲解和课堂练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
在应用拓展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成比例线段的知识。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成比例线段教案初中
成比例线段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 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 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线段的基本概念,如线段的定义、长度等。
2. 提问:线段之间有没有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a/b = 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2. 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a) 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a/b = c/d,那么它们是成比例线段。
b) 如果两条线段a和b与另外两条线段c和d分别成比例,即a/b = c/d,那么这四条线段也是成比例线段。
3. 举例说明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展示和讲解。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实际问题题目,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展示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 提问:你们认为成比例线段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评估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成比例线段的课堂测试,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一份关于成比例线段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成比例线段
2. 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断方法
3. 能够计算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与判断
2. 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计算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数学教材
2. 工具:直尺、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Step1 引入新知
1. 先展示两条直线段,长度不一样,然后问:这两条线段有什么关系?
2. 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比相等,这两条线段之间会有什么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后,从引导到定义,告诉学生这两个线段是成比例线段。
Step2 判断成比例线段
1. 给出一些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
2. 提示学生注意线段的比例关系,即长度比相等。
3. 让学生通过计算判断线段的比例关系。
Step3 计算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
1. 给出一些已知的成比例线段,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例关系。
2.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计算线段的长度来得到比例关系。
Step4 巩固与拓展
1.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判断、计算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
2. 鼓励学生多使用判断方法,巩固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两条线段的长度比相等。
成比例线段的判断:
计算线段的长度比是否相等。
成比例线段-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成比例线段-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2.掌握使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题。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应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解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成比例线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15分钟)1.定义:在同一直线上,若AB:CD=AE:CF,则有AB∥CD(A、B在同侧于CD),即线段AB与CD成比例线段。
2.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图形表示。
3.举例说明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3. 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20分钟)1.定理1:在三角形ABC中,若AD是BC的中线,且AD平分角BAC,则BD∥AC,即BD与AC成比例线段。
2.定理2:在三角形ABC中,若BD∥AC,则有AB:BC=AD:DC,即线段AB与BC成比例线段。
3.讲解两个定理的图形表示和证明过程。
4. 应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解题(30分钟)1.给出一些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给出一些较难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题。
5. 拓展应用(10分钟)1.让学生自己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成比例线段的例子。
2.搜集成比例线段的应用场景,让学生展示或讲解。
四、教学评价1.几个简单的作业题,检验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的掌握情况。
2.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3.口头提问,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板书设计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2.定理1:在三角形ABC中,若AD是BC的中线,且AD平分角BAC,则BD∥AC3.定理2:在三角形ABC中,若BD∥AC,则有AB:BC=AD:DC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度略微较高,需要老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以便让学生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同时,在应用方面,需要老师给出充足的例题来让学生自主解题。
《成比例线段》教案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 成比例线段【知识与技能】1.通过简单实例了解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2.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出合比等比性质.3.学会设“k”法解答比例的相关题目.【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成比例线段的过程,并利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通过现实情境,培养应用意识,了解数学、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成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a.b.请写出线段AB和CD的比,并讨论线段的比有哪些地方是需要特别留意的?【教学说明】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段的比就是线段长度的比.让学生在两个实例中理解线段的比要注意以下几点:1.线段的比是正数2.单位要统一3.线段的比与线段的长度无关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由下面的格点图可知,AB A B ''=_______,BC B C ''=_______,这样AB A B ''与BC B C ''之间有关系_______.【归纳结论】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如a b =d c(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教学说明】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线段的成比例.2.如果四条线段a 、b 、c 、d 成比例,即a b =d c.那么ad =bc 吗?如果ad =bc ,那么a 、b 、c 、d 成比例吗?【归纳结论】如果a/b=c/d ,那么ad=bc.如果ad=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a/b=c/d.【教学说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归纳能力.3.已知a ,b ,c ,d ,e ,f 六个数,如果a c e mb d f n ===⋯==k ,(b=d=f ≠0),那么ac e m bd f n +++⋯++++⋯+=k 成立吗?为什么? 【归纳结论】 如果a ce m b df n ===⋯==k ,(b=d=f ≠0),那么a c e m b d f n+++⋯++++⋯+=k 【教学说明】理解比例的性质可以由等式的基本性质推出.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已知四条线段a 、b 、c 、d 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1)a=16cm b=8cm c=5cm d=10cm;(2)a=8cm b=5cm c=6cm d=10cm.分析:(1)a b =2,d c=2,则a b =d c ,所以a 、b 、d 、c 成比例. (2)由已知得ab ≠cd,ac ≠bd,ad ≠bc ,所以a 、b 、c 、d 四条线段不成比例.2.已知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且a=3cm ,b=2cm ,c=6cm ,求线段d 的长.分析:因为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所以有a/b=c/d 或b/c=a/b 或a/d=c/b ,解得:d=4或9或1,所以线段d 的长为1cm 或4cm 或9cm.3.已知a b =c d =3,a b b-=c d d -成立吗? 分析:由a b =c d =3,得a=3b,c=3d.所以a b b-=3b b b -=2, c d d -=3d d d -=2,因此a b b -=c d d -. 4.已知k=a b b c c a c a b+++==,求k 的值.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能只用等比性质,而把a+b+c=0这种情况漏掉.解:当a+b+c=0时,a+b=-c ,k=-c/c=-1;当a+b+c ≠0时,可以用等比性质k=2(a+b+c )/(a+b+c)=2;所以k=-1或k=2.【教学说明】在利用等比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比性质成立的条件,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5.已知a ∶b ∶c=4∶3∶2,且a+3b-3c=14.(1)求a 、b 、c ;(2)求4a-3b+c 的值.解:(1)设a=4k,b=3k,c=2k.∵a+3b-3c=14,∴4k+9k-6k=14,∴7k=14,∴k=2,∴a=8,b=6,c=4.(2)4a-3b+c=32-18+4=18.6.在△ABC 中,D 是BC 上一点,若AB=15cm ,AC=10cm ,且BD ∶DC=AB ∶AC ,BD-DC=2cm ,求BC.解:∵AB=15cm ,AC=10cm ,∴153102B D A B D C A C ===.设BD=3k ,DC=2k ,∵BD-DC=2cm ,∴k=2cm.∴BC=3k+2k=5k=10cm.【教学说明】让学生清楚的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熟练掌握设“k ”法.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存在哪些疑惑?【教学说明】让学生相互交流后,单独回答、提问.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3.1”中第1 题.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课时作业”部分.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内容比较简单,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容易混淆.所以应多加训练.。
《成比例线段 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成比例线段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 成比例线段的判断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尺子、直尺、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线段的基本概念,如线段的定义、长度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线段的哪些性质和运算规则?二、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引入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如果四个线段a、b、c、d满足a/b = c/d,称这四个线段为成比例线段。
2.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3. 探讨成比例线段的一些性质,如成比例线段的长度比相等,任意两个成比例线段的乘积相等等。
三、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引入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a:b = c:d。
2. 探讨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成比例线段是比例的一种特殊形式。
3.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中任意两个数的乘积相等,比例的两个内项之和等于两个外项之和等。
四、成比例线段的判断和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判断给定的线段是否成比例。
2. 讲解如何运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长度测量、图形划分等。
3.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问题。
2. 提问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性质以及与比例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学评价环节,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2.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线段;3.回运用比例线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比例线段的概念.教学难点:例题中要求根据具体问题发现等量关系,找出比例式,有一定的隐蔽性,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知识要点1.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两条线段的比.2.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重要提示1.用方程思想寻找几何图形中四条线段成比例是常用方法.2.四条线段成比例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列举四个数成比例,并写出比例式,指出比例内项、外项、第四比例项.2.说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由ad =bc 可推出哪些比例式?3.练习:(1)若3x =4y ,求x y 、x x -y 、x -2y x +y 的值.(2)若a +b a =53 ,求a -2b b 的值.(3)x :y :z =2:3:4,求x -y +z2x +3y -z 的值.(4)已知a :b :c =3:4:5,且2a +3b -4c =-1,求2a -3b +4c 的值.(5)已知线段AB =15cm ,CD =20cm .求AB :CD 的值.二、设置问题,探究新课如何定义两线段的比呢?什么是比例线段?在同一长度单位下,a ,b ,两线段长度的比叫做这两线段的比.记为a :b 或a b注意:(1)两线段是几何图形,可用它的长度比来确定;(2)度量线段的长,单位多种,但求比值必需在同一长度单位下比值一定是正数,比值与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表示方式与数字的比表示类同,但它也可以表示为AB :CD .比例线段:一般地,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比,即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老教材定义:如果四条线段的长度成比例,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三、模仿与应用例题:已知线段a =10mm ,b =6cm ,c =2cm ,d =3cm .问:这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为什么? 答:这四条线段成比例∵a =10mm =1cm∴a c =12 ,d b =36 =12∴a c =d b ,即线段a 、c 、d 、b 是成比例线段.想一想:是否还可以写出其他几组成比例的线段.反思: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有两种:(1)把四条线段按大小排列好,判断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是否相等.(2)查看是否有两条线段的积等于其余两条线段的积.例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请找出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比例基本性质,要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只要采取什么方法(看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是否等于另两条线段的乘积)(2)已知条件中有三角形的高,我们通常可以把高与什么知识联系起来?(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等式?根据所得的等式可以写出怎样的比例式.例如图,是我国台湾省的几个城市的位置图,问基隆市在高雄市的哪一个方向?到高雄A B CD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km ?注意:要设实际距离为s ;求角度时要注意方位.解:从图上量出高雄市到基隆市的距离约35mm ,设实际距离为s ,则359000000s =⨯∴=(mm )即s =315(km )如果量得图中28α∠=︒,我们还能确定基隆市在高雄市的北偏东28︒的315km 处. 补充练习:1.已知线段a =30mm ,b =2cm ,c =45 cm ,d =12mm ,试判断a 、b 、c 、d 是否成比例线段.2.已知a 、b 、c 、d 是比例线段,其中a =6cm ,b =8cm ,c =24cm ,则线段d 的长度是多上?3.已知三角形三条边之比为a :b :c =2:3:4,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 ,求各边的长.4.已知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60km ,画在图上的距离A 1B 1是6cm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5.现在有一棵很高的古树,欲测出它的高度,但又不能爬到树尖上去直接测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类题: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一电视塔在地面上影长为180m ,同一时刻高为2m 的竹竿的影长为3m ,那么电视塔的高是多少?6.如图,已知AD ,CE 是△ABC 中BC 、AB 上的高线,求证:AD :CE =AB :BC7.如图,在Rt △ABC 中,CD ⊥AB ,DE ⊥AC ,请找出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8.如图,已知32AD AE DB EC ==,求AB EC AB DB AE AD,, 9.育美中学请张工程师设计学校的矩形花坛的平面图,这个花坛长为20m ,宽为12m .(1)在比例尺为1:100的平面图上,这个矩形花坛的长和宽各是多少?(2)在平面图上,这个花坛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3)花坛长和宽实际比是多少?(4)你发现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四、课堂小结1.两条线段的比及比例线段的概念;2.方程思想的体现;3.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1.1成比例线段(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4.1.1成比例线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判断物体大小比例的情况?”比如,在绘画时,如何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或放大物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成比例线段的奥秘。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觉得还可以拓展一些相关知识点,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成比例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体系。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设计更多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我会在课后进行总结,以后主动提问,及时解决他们的疑惑。
举例解释: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题,如“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判断是否为成比例线段”,来强调成比例线段定义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难点1:成比例线段的判定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判断两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特别是在涉及多条线段时。
-教师应举例说明,如“线段a=4cm,线段b=6cm,线段c=8cm,线段d=12cm,判断哪些线段成比例”,并引导学生运用交叉相乘法进行判定。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成比例线段的性质,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比例关系,提高几何直观素养。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成比例线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逻辑思维素养。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成比例线段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素养。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知道比例线段的概念.2.熟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证明和运用.(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变化的鱼来推导成比例线段,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例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变化的鱼,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并通过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小学里已学过了比例的有关知识,那么,什么是比例?怎样表示比例?说出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如果a 与b 的比值和c 与d 的比值相等,那么dc b a =或a ∶b =c ∶d ,这时组成比例的四个数a ,b ,c ,d 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即a 、d 为外项,c 、b 为内项.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用式子表示就是:如果dc b a =(b ,d 都不为0),那么ad =bc . [师]本节课就来研究比例线段.Ⅱ.新课讲解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下图(1)中的鱼是将坐标为(0,0),(5,4),(3,0),(5,1),(5,-1),(3,0),(4,-2),(0,0)的点O ,A ,B ,C ,D ,B ,E ,O 用线段依次连接而成的;(2)中的鱼是将(1)中鱼上每个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的.(1)线段CD 与HL ,OA 与OF ,BE 与GM 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线段CD 与HL 的比,OA 与OF 的比,BE 与GM 的比分别是多少?它们相等吗?(3)在图(2)中,你还能找到比相等的其他线段吗?[生](1)CD =2,HL =4,OA =415422=+,OF =41281022=+BE =52122=+,GM =524222=+(2)2141412,2142====OF OA HL CD , 21525==GM BE . 所以,21===GM BE OF OA HL CD . (3)其他比相等的线段还有21====GL BD GH BC FG AB OM OE . [师]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对照比例的概念,请说出怎样的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生]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dc b a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2.比例的基本性质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果a ,b ,c ,d 四个数满足d c b a =,那么ad =bc 吗?反过来,如果ad =bc ,那么d c b a =吗?与同伴交流. [生]若dc b a =,则有ad =bc . 因为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以bd ,得ad =bc ,同理可知若a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dc b a =. 3.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师]线段的比是指两条线段之间的比的关系,比例线段是指四条线段间的关系. 若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则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线段的比有顺序性,四条线段成比例也有顺序性.如d c b a =是线段a 、b 、c 、d 成比例,而不是线段a 、c 、b 、d 成比例.4.例1如课本第86页图9-4,一个矩形的长AB =a m,宽AD =1m ,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分割成相同的三个矩形,且使分割出的每个矩形的长和宽的比与原矩形的长与宽的比相同,即=AE AD AD AB,那么a 的值应当时多少? 5.想一想 (1)如果dc b a =,那么d d c b b a -=-成立吗?为什么? (2)如果f e d c b a ==,那么b a f d b e c a =++++成立吗?为什么? (3)如果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成立吗?为什么. (4)如果d c b a ==…=nm (b +d +…+n ≠0),那么b a n d b m c a =++++++ 成立吗?为什么. 解:(1)如果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 ∵d c b a = ∴d c b a =-1-1 ∴dd c b b a -=-.(2)如果f e d c b a ==,那么ba f db ec a =++++ 设fe d c b a ===k ∴a =bk ,c =dk ,e =fk ∴ba k f db f d b k f d b fk dk bk f d b ec a ==++++=++++=++++)( (3)如果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 ∵d c b a = ∴d c b a =+1+1 ∴dd c b b a +=+ 由(1)得d d c b b a -=- ∴dd c b b a ±=±. (4)如果d c b a ==…=n m (b +d +…+n ≠0) 那么b a n d b mc a =++++++ 设d c b a ==…=nm =k ∴a =bk ,c =dk ,…,m =nk ∴ba k n db m d b k n d b nk dk bk n d b mc a ==++++++=++++++=++++++ )(. 6.例2(1)已知23=b a ,求+a b b 与-a b b的值; (2)在△ABC 与△DEF 中,若34===AB BC CA DE EF FD ,且△ABC 的周长为18cm ,求△DEF 的周长.Ⅳ.课时小结1.熟记成比例线段的定义.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教案标题: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求解成比例线段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应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学生练习册或习题集。
3. 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4. 实际生活中的成比例线段示例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成比例线段的概念,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成比例线段示例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成比例线段,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包括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比例线段的性质等。
2. 结合具体的示例,解释如何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以及如何确定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
3. 介绍成比例线段的求解方法,包括使用比例关系、使用相似三角形等。
三、示范演示(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给出一些成比例线段的问题,并演示解题过程。
2. 强调解题的步骤和技巧,如确定已知条件、列出比例关系、代入求解等。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习题集,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成比例线段的练习题。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并让他们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成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地图比例尺、建筑设计等。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性质和求解方法。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困惑,并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成比例线段的应用领域和相关知识。
2.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和挑战题,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习题集,对其答案进行评分和反馈。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如果四个线段a, b, c, d满足a/b = c/d,这四个线段称为成比例线段。
2. 成比例线段的性质:成比例线段的长度比例保持不变,即a:b = c:d。
3. 成比例线段的判定:判断四个线段是否成比例,可以通过比较两组对应线段的长度比例是否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得出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第二课时: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3. 第三课时:练习成比例线段的判定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成比例线段定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成比例线段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和教学图片:用于展示成比例线段的例子和解释概念。
2. 练习题和答案: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知识和自我评估。
3. 教学视频或动画:可选,用于生动展示成比例线段的特点和应用。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清晰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示例展示判定方法。
3. 互动与练习: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并完成一些判断练习。
九、课后作业1. 完成一些关于成比例线段的判断题和应用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道较复杂的成比例线段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解题过程。
《成比例线段 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成比例线段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直观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判定方法。
2. 成比例线段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1. 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 成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的习惯。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体验成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 提供实物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成比例线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探究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探究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判定方法。
3. 学习成比例线段的性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总结成比例线段的性质,教师点评、总结。
4. 应用成比例线段解决问题: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师点评、指导。
5.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补充。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的成比例线段例子,下节课分享。
3. 思考如何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下节课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3.1 成比例线段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23.1 成比例线段1.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等基本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1.经历比例性质的推导过程,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导出比例的其余性质.2.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变形;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情感态度】通过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导出比例的其余性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下列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请与同学交流.【点拨】像这种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形.【小结】相似形的定义: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形.为了研究相似图形,先研究与其密切相关的成比例线段.二、探索新知1.线段的比如图,下列格点图中的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试计算:(1)概念:一般地,若线段a、b的长度分别是m、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m:n,或写成,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2)几点注意:①两条线段的比是一个无单位的数;②线段的比值是一个正数;③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不同时,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要先统一长度单位;④只要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一样,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单位无关.2.成比例线段及有关概念由计算结果可知:对于给定的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如,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特别地,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那么线段b叫做线段a和线段c的比例中项.【例1】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1)a=4,b=8,c=5,d=10;(2)分析:判断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关键是看线段a、b、c、d中两两的比是否相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一定按顺序计算解:(1)∴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2)∴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3.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2)比例的合分比性质:如果【例2】已知:,求证:证明:(1)等式两边同加上1,得(2)等式两边同乘-1,得等式两边同加上1,得(3)比例的等比性质:如果那么证明如下:三、巩固练习1.已知线段a、b、c满足关系式,且b=4,那么ac= .2.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成比例线段:(1)a=2cm,b=4cm,c=3m,d=6m;(2)a=0.8,b=3,c=0.64,d=2.4.答案:1.16 2.(1)a、b、c、d是成比例线段(2)a、b、c、d是成比例线段四、应用拓展【例3】若,试确定下列各式的值:分析:由于式子当中出现了分子与分母的和差形式,故可尝试利用比例的合分比性质来解决问题.解:【例4】若,求k的值.分析:由于本题涉及了一组等比,故可尝试利用比例的等比性质来解题.解:当a+b+c=0时,a+b=-c,b+c=-a,a+c=-b,易得k=-1.当a+b+c≠0时,五、归纳小结1.求线段的比时,必须先统一长度单位.2.由ad=bc得到的比例式并不唯一,可以是等.3.利用比例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分母不能为零.※课后作业※课本第51页练习第3、4题习题23.1第4、5、6题.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过程与方法】经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究过程,能探究并归纳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能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情感态度】通过定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并进一步学会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究与归纳,以及如何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翻开作业本,每一页都是由一些间距相等的平行线组成的.在作业本上任意画一条直线m与相邻的三条平行线交于A、B、C三点,得到两条线段AB、BC,那么可以发现所得的这两条线段相等,即AB=BC.同理可得DE=EF.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二、探索新知如果选择作业本上不相邻的三条平行线,任意画两条直线m、n与它们相交.测量并计算:(1)m与n平行时,四条线段AD、DB、FE、EC的长度有什么关系;(2)m与n不平行时,四条线段AD、DB、FE、CE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用几何语言表示为:∵AD∥BE∥CF,∴2.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探索一:当上述图中的A点与F点重合时,如图,此时AD、DB、AE、EC这四条线段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探索二:如图,当直线m、n相交于第二条平行线上某点时,是否也有类似的成比例线段呢?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用几何语言表示为:∵DE∥BC,∴∵DE∥BC,∴【说明】这两幅图可以简称为“A”型和“X”型.【例1】如图,,AB=4,DE=3,EF=6.求BC的长.分析:考虑到题目中有一组平行线,故可尝试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来解题.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AB=4,DE=3,EF=6,∴.∴BC=8.【例2】如图,E为ABCD的边CD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BE,交AC于点O,交AD 于点F.求证:分析:由于比例式中的线段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应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分别找出的值.证明:∵AF∥BC,∴(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AB∥CE,∴(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巩固练习1.如图,AD∥BE∥CF,直线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1)已知AB=BC=4,DE=5,求EF的长;(2)已知AB=5,BC=6,DE=7,求EF的长.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AD∥BE∥CF,直线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AB=4,BC=3,DF=9.求EF的长.答案:1.(1)EF=5 (2)EF= 2.EF=四、应用拓展1.教材第53页“做一做”.2.已知:如图,,AB=3,BC=5,DF=12.求DE和EF的长.答案:2.DE=4.5,EF=7.5.五、归纳小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运用,关键是注意对应,另外,在应用此定理证明时,可能要借用中间比或是结合比例的性质进行综合应用.※课后作业※教材第55页习题23.1的第7题.。
初中成比例线段教案
教案: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成比例线段的性质;2. 能够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求出成比例线段的比值;3. 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2. 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3. 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成比例线段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2. 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的掌握;3. 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成比例线段的图片或实物;2. 尺子、笔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成比例线段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初步感知成比例线段的概念;2. 提问:你们观察到这些线段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给出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a/b = 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2. 讲解成比例线段的性质:成比例线段的长度比相等,即a/b = c/d = e/f;3. 给出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判断四条线段a、b、c、d是否成比例,只需要判断a/b是否等于c/d即可;4. 讲解如何求成比例线段的比值:如果四条线段成比例,那么它们的比值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 = c/d = e/f。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2.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1.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如:在地图上,AB两地的距离是5cm,实际距离是100km,求地图的比例尺;2.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性质和应用;2.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2. 让学生找一些成比例线段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
2.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线段;
3.回运用比例线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线段的概念.
教学难点:例题中要求根据具体问题发现等量关系,找出比例式,有一定的隐蔽性,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知识要点
1.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两条线段的比.
2.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a
b=
c
d,那么这四条
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重要提示
1.用方程思想寻找几何图形中四条线段成比例是常用方法.
2.四条线段成比例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某两地之间的距离.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举四个数成比例,并写出比例式,指出比例内项、外项、第四比例项.
2.说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由ad=bc可推出哪些比例式
3.练习:(1)若3x=4y,求x
y、
x
x-y、
x-2y
x+y的值.
(2)若a+b
a=
5
3,求
a-2b
b的值.
(3)x:y:z=2:3:4,求
x-y+z
2x+3y-z的值.
(4)已知a:b:c=3:4:5,且2a+3b-4c=-1,求2a-3b+4c的值.
(5)已知线段AB=15cm,CD=20cm.求AB:CD的值.
二、设置问题,探究新课
如何定义两线段的比呢什么是比例线段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a,b,两线段长度的比叫做这两线段的比.记为a:b或a b
注意:(1)两线段是几何图形,可用它的长度比来确定;
(2)度量线段的长,单位多种,但求比值必需在同一长度单位下比值一定是正数,比值与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3)表示方式与数字的比表示类同,但它也可以表示为AB :CD .
比例线段:一般地,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比,即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老教材定义:如果四条线段的长度成比例,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三、模仿与应用
例题:已知线段a =10mm ,b =6cm ,c =2cm ,d =3cm.问:这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为什么
答: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a =10mm=1cm
∴a c =12 ,d b =36 =12
∴a c =d b ,即线段a 、c 、d 、b 是成比例线段.
想一想:是否还可以写出其他几组成比例的线段.
反思: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有两种:
(1)把四条线段按大小排列好,判断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2)查看是否有两条线段的积等于其余两条线段的积.
例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请找出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比例基本性质,要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只要采取什么方法(看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是否等于另两条线段的乘积)
(2)已知条件中有三角形的高,我们通常可以把高与什么知识联系起来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等式根据所得
的等式可以写出怎样的比例式.
例如图,是我国台湾省的几个城市的位置图,问基隆市在高雄市的哪一个方向到高雄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km
注意:要设实际距离为s ;求角度时要注意方位.
解:从图上量出高雄市到基隆市的距离约35mm ,设实际距离为s ,则 359000000s =⨯∴=0(mm)
即s =315(km)
A B
C
D
如果量得图中28α∠=︒,我们还能确定基隆市在高雄市的北偏东28︒的315km 处. 补充练习:
1.已知线段a =30mm ,b =2cm ,c =45 cm ,d =12mm ,试判断a 、b 、c 、d 是否成比例线段.
2.已知a 、b 、c 、d 是比例线段,其中a =6cm ,b =8cm ,c =24cm ,则线段d 的长度是多上
3.已知三角形三条边之比为a :b :c =2:3:4,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 ,求各边的长.
4.已知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60km ,画在图上的距离A 1B 1
是6cm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5.现在有一棵很高的古树,欲测出它的高度,但又不能爬到树尖上去直接测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类题: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一电视塔在地面上影长为180m ,同一时刻高为2m 的竹竿的影长为3m ,那么电视塔的高是多少
6.如图,已知AD ,CE 是△ABC 中BC 、AB 上的高线,求证:AD :CE =AB :BC
7.如图,在Rt △ABC 中,CD ⊥AB ,DE ⊥AC ,请找出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
8.如图,已知32AD AE DB EC ==,求AB EC AB DB AE AD
,, 9.育美中学请张工程师设计学校的矩形花坛的平面图,这个花坛长为20m ,宽为12m.
(1)在比例尺为1:100的平面图上,这个矩形花坛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在平面图上,这个花坛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
(3)花坛长和宽实际比是多少
(4)你发现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小结
1.两条线段的比及比例线段的概念;
2.方程思想的体现;
3.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