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课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学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的文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分析《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的艺术特色,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诚信等传统美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的文意,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欣赏《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2)如何把握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导入新课:(1)简介《世说新语》及《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体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的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1)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友谊、诚信等传统美德。
(2)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2. 结合课文,分析《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体会《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简介
陈太丘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 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 昌)人,曾任太丘长。太丘, 县名。
原文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原文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原文赏析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太丘,地点 相约同行
正午时分
到
舍弃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 说 新 语 两则
知识精讲
那些年,一下雪就···
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西安就变成了长安
咏雪
原文朗读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zhòu】,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sì】?”兄子胡儿曰【yuē】:“撒盐空中差
【chā】可拟【nǐ】。”兄女曰:“未若/柳絮【xù】因风起。”公/大笑
原文赏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拟【nǐ】。”兄女曰: “未若柳絮【xù】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yì】女, 左将军王凝【níng】之妻也。
➢ 胡儿: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 差:大体,差不多。 ➢ 拟:相比。 ➢ 未若:不如,不及。 因: 趁,乘
原文赏析
梳理
谢太傅(谢安)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
《世说新语二则》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理解性默写:1、你认为《咏雪》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2、《咏雪》这篇课文交代咏雪的背景的语句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栏目导航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 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袭封 临川王,征为侍中,谥康王。撰有《世说新语》 八卷,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 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 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 为“名士的教科书”。
栏目导航
刘义庆生活在动荡的南北朝时期,他秉性简素,寡嗜 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有名的文 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 《世说新语》可能就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 成,是志人小说集。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 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 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 风气。
本文的学习重难点就是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理解文章意思;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掌握一定的 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栏目导航
欣然( xīn ) 拟( nǐ ) 奕( yì ) 韫(yùn)
柳絮(liǔ xù) 骤(zhòu)
撒 sā 【撒手 撒网】
栏目导航
撤 chè 【撤除 撤消 撤职】 傅 fù 【师傅】
博 bó【地大物博 渊博 博大精深】
俄而:〈书〉不久;一会儿。 欣然:喜悦的样子。 未若:不如,比不上。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乃至:才到。乃,才。 顾:回头看。 尊君: 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尊君在不(fǒu)“:不”通“否”。
栏目导航
【实词】 内:家庭。 委:丢下、舍弃。 期:相约。 戏:嬉戏,游戏。 去:离开。 讲论:讲解。 顾:回头看。
栏目导航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品析】
这句话虽然短短十五个字,涵盖内容却相当多。东晋 有名的谢氏家族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这样的家族遇 到雪天无法外出,才会有讲论文义的雅兴。时间、地点、 事件全都说到了。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PPT课件)
小结
本文短短的71个字,却为我们塑造了如此鲜明 的人物形象。通过品读,我们感受到了温馨、快乐 的家庭氛围,也感受到了谢道韫的聪慧。谢道韫说 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名句时才7岁,小小年纪 才气就已外显,她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才女,人们因 此句叫她为“咏絮”才女,曹雪芹《红楼梦》中对 薛宝钗、林黛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他的判词从侧面写出了对谢道韫此句的肯定。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很久 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 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我父亲
就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信;
元方说;“你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陈太丘与友期
字音
与友期行 qī zāi
尊君在不 fǒu 友人惭
cán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懂礼识义
元方入门不顾。
性格直率,好恶分明; 情感易外露;正直不阿
5.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主旨)?
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知识点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1、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和睦、融洽、欢快、轻松4、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5、“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陈太丘与友期行》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3、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元方聪敏过人、率真方正、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5、你还知道类似谢道韫、陈元方这样机智聪颖的少年吗?参考答案: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
2024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解析
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谢安高兴得笑了起来。
这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知识点咏雪通假字:无一词多义:何所似:像什么差可拟:相比古今异义:文义:古义指诗文中的大义,今义指文章的意义儿女:古义指子侄辈,今义指儿子和女儿特殊句式: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白雪纷纷所似何”陈太丘与友期通假字:无一词多义:期:约定(期日中);约定时间(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引:拉(下车引之);延长(属引凄异)顾: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照顾(顾野有麦场)古今异义: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前往委:古义指丢下、舍弃,今义指委托顾:古义指回头看,今义指照顾特殊句式:非人哉:判断句,用“非……哉”表示判断对子骂父: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对子于骂父”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宗室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世说新语两则_《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 来,他已经离了。”
不是 丢下,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 别人约好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就
信用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元方说; “你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惭愧 拉 就是不讲信用。”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敬词有③④⑥⑦⑨ 谦词有①②⑤⑧
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 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 (或): 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世说新语》两则
刘 义 庆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
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 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 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 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 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 和文集,但已散佚。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
小试牛刀
1.解释下列蓝色字的意思。 (1)期日中 (3)尊君在不 (5)下车引之 约定 (2)太丘舍去 离开 放弃,抛弃 回头看
通“否” (4)相委而去 拉 (6)入门不顾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待君久不至 (2)元方时年七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走了以后(友人)才到。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期友》 (6)
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 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友人很惭愧, 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友人很惭愧,想与 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5.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 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 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 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 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 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三、内容点击 咏雪》 《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 家族里的故事。 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 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 雪的才能。 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 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 ”“内集”“欣然”“大 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 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 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 从上下文看, 儿女” 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文中“儿女”即子侄辈, 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人。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四、阅读探究 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 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 指出他的“无信”“无礼” ”“无礼 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 个怎样的人? 个怎样的人?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 得为人之道。 得为人之道。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你还能说出含“雪”的诗句么?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 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 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 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 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 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 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 )答曰: “( 家君 )待君久(君 )不至,(家君 )已去。”友 人便怒:“(尊君 )非人哉!( 尊君 )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 )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 君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友人)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问题探究:
1、结合课文分析友人和元方各是一个怎样的人?
友人: 不守信用;没有礼貌;能知错勇改。
元方: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性格直率,正直不阿
2、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
1、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太丘舍去 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后乃至
才
门外戏
玩耍
尊君在不 “不”通“否”。 则是无信 下车引之
相委而去 丢下 离开 友人惭
诚信 拉
惭愧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 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编撰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 “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 物言行事迹。
一、朗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z骤hòu,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chā nǐ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随堂检验:重点语句翻译
▪ 1.(1)“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
▪ “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 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走进文本,概括内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品味诗句,赏析和评价诗句语言及意 蕴,并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 人,《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 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 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 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趣闻轶事,较为集 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 状态和生活情况。
yì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限时:4分钟
小组讨论口译课文
讨论要求: 1、小组结合课下注释,运用直译法(不要漏译、错译),统一文 中的重点字词、翻译,意见不同处用笔标记; 2、小组内轮流一人一句口头翻译, 3、在一位同学翻译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疑问和错误请提出 共同解决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咏雪》对比阅读
《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咏雪》比较阅读一、【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①俄而雪骤一会儿②未若柳絮因风起凭,乘③九岁,甚聪惠同“慧“聪明④孔指以示儿给……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白雪纷纷何所似?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一例。
(3分)才思敏捷、机智善辩。
诸葛恪得驴曹冲称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翻译: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
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
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
谢谢观看!
期》两篇文章中的少年,分别体现了哪些聪 颖机智之处?
谢道韫——思维活跃,诗文出众,才华 横溢,才思敏捷。
元方——有礼有节,言语机智、得当。
《世说新语》二则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1.篇幅短小精悍,文字简练,词意隽永。 2.语言生动传神,巧用描写展现人物鲜明个性。
复习巩固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 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待了时间 寒雪日 、地 点 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事件 讲论文义 等要素。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主要人物是 陈元方 ,本文 是 对话 描写。 文中是全篇核心的两词是 无信、无礼 。 (3)从友人“怒”到“惭”的变化,从侧面烘托了
敬词: ③⑤⑥⑧ 谦词: ①②④⑦⑨⑩⑪
2.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Y地O 方N G可X以U E 看出来?
无信
“期日中,过中不至。”
暴躁易怒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无礼
“对子骂父”
知错能改 “友人惭,下车引之。”
3.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Y O入N门G 不X U E 顾”,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
时间: 寒雪日
YONG XUE
地点: 家中
复 述
人物: 谢太傅、儿女们
故
事情: 咏雪
事
起因 “白雪纷纷何所似?”
经过
发展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结果 “公大笑乐”
讨论
YONG XU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课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 “大笑乐” 等词营 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屋外冰天雪 地,屋内谈笑风生,展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公欣 然”和“大笑乐”,可看出太傅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 把玩诗句的雅兴。
《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内容理解与赏析(选择题解析)
5、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B.“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言辞粗鲁的人。 C.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D.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动作描写。
解析:D选项“拟人十分传神”有误,应是比喻十分传神。故选D项 。
3、下面对《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 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 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解析:B选项“性格直爽”有误,朋友说话毫无谦恭之意,初露性格的鲁 莽。故选B项。
《世说新语》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 (选择题解析)
1、对《咏雪》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B.咏雪的直接原因是俄儿雪骤。 C.两个比喻句是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D.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撒盐空中差可拟。
解析:D选项“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撒盐空中差可拟。”有误,应是未若 柳絮因风起。故选D项。
2、下列对《咏雪》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和睦、融洽 、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B.两个咏雪句,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 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C.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 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 韫才气的赞赏。 D.“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 ,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拟人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 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
《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知识点及语文学习方法《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两则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没有)二、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子侄辈。
今义:子女)(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3、待君久不至,已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地去。
)4、相委.而去(委:古义:丢下。
今义:委员)5、下车引.之(引:古义:拉。
今义:引导)6、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三、一词多义则是.无信(判断动词,是)1、是是.知也(这,此。
代词)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2、之下车引之.(他,代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3、顾相顾.惊疑(看)未若柳絮因.风起(趁着。
动词)4、因因.以为号焉(于是,就。
副词)四、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共6卷36篇,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全书共一千多则,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东晋一些名士贵族的言行与轶事。
五、课文理解(一)《咏雪》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其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气氛。
3、如何看待《咏雪》中对雪的两种比喻?(哪个比喻更好?)明确:“撒盐空中差可拟”将白雪比喻为“撒盐”,因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比较接近。
“未若柳絮因风起”将白雪比喻为“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所以,比喻为“柳絮”更好。
)4、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应如何理解?明确:(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5、从“公欣然”“公大笑乐”可看出谢太傅乐观豁达、优雅大度的特点。
6、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如何理解这种写法?)明确: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华,这是一种未知其人先知其才的写法,使谢道韫的形象和才华展现得尤其突出,表明作者非常赞美她的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和《咏雪》
短文两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2014年7月30日)一、文学常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一.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
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二.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阅读材料、音频文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56)[教学要点]研读《咏雪》。
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
(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板书文题)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
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默写课文。
四、课堂练习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阅读材料,人手一份。
材料内容如下:王冕者,诸暨(jì)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窃入学舍(偷窃)B.冕因去(离家)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D.琅琅达旦(天亮)2.简答。
(1)“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2)“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3)“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学生完成这个练习,教师选五位同学回答。
明确:1.A(窃:偷偷地、悄悄地)2.(1)王冕(2)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3)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4)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咏雪》一文的题目。
2.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两个小片断,并思考两文的深刻含义。
附原文:徐孺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ɡ)子,无此必不明。
”木犹如此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
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xuàn,泪水流下的样子)然流泪。
第二课时(总第57)[教学要点]研读《陈太丘与友期》。
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设计(二)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板书文题)二、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三、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四、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1.各小组提问。
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
明确:(1)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
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
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有同学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
(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4 .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1)投影显示: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
(3)全班齐读、背诵。
五、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体味语言简练意义丰厚的特色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六、课堂练习投影显示: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