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作家作品 (2)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汇总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2cd31eec5da50e2534d7f8e.png)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汇总(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
文章中母亲说的“好好活”是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好好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的活下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11c64ed630b1c59eeb5f6.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1 春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品味优美词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重点)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运用于写作。
(难点)自主预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文体知识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嗡()酝酿()抖擞()朗rùn()wǎn()转hōng()托静mò()jiànzhuàng()应和()风筝()liáo()亮和风细雨()铮铮铁骨()liáo()草掺和()挣扎()眼花liáo()乱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朗润:。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
文中比喻。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指。
宛转:形容声音。
4.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着你。
....V抚摸5.通读课文,完成题目。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为盼春、和赞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之情。
(2)找出文中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课本中标出来,并体会一下句子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一、体会优美的情境1.2. 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点?3.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二、品味精彩的语言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
示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赏析:本句综合用运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8c06302f78a6529647d5341.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7.老舍(1899—1966)(第12课《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天》)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秋天的怀念](https://img.taocdn.com/s3/m/90728c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d.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
作者用克制的语言,回忆了母亲在自己瘫痪时的几件小事,重点追忆,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看花这件事,倾诉他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沉的爱和想念。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秋天的怀念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课文原文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2)](https://img.taocdn.com/s3/m/c238f7f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3.png)
作业:
请大家在阅读《朝花夕拾》 的其他几篇,继续来看看鲁 迅童年时期的其他趣事。并 写一篇400字读后感。
可见鲁迅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默读课文第10— 23段,思考:这部分写了发生在三味书屋里的 哪些事情?目的何在?
1.行礼拜师; 2.问“怪哉”虫; 3.课间溜到后花园玩耍; 4.师生共同读书。 5、玩纸盔甲、画画
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 私题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 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 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 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 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 “不务正业”,这大概是 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 的原因。
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请简 要概括,并说说你的评价依据。
三味书屋的生活苦中有乐。
“苦”: ①先生严肃,要求严厉,不自由。 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 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 ④读书苦:难读,难懂。
“乐”:
①新鲜乐。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 ”来说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 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
鲁迅童年时期是怎样一个孩子?
小时候的鲁迅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孩子 ,热爱向往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 寻找乐趣,他天真幼稚,同样地,也 有他对知识的追求,不管是在百草园 还是在三味书屋的后花园都可以证明 这一点。
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 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 法: (1)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 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 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 合儿童的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 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 有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 厌恶。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重点学 习了本文写景的精彩段落, 那么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写景 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吗?
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要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cc3bc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6.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要点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故事背景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与济南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他曾这样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在济南这座朴实无华、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里,老舍的性格与当地淳厚的民风十分契合,耿直豪爽的济南人更与他意气相投,于是他广交朋友,这里很快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片沃土。
本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三、理解词语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闲舒适。
响晴:晴朗无云。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肌肉皮肤。
秀气: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宽阔;宽大。
贮蓄: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
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
也指积存的钱。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①段):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②一⑥段):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五、问题解疑1. 作者要写济南的冬天,开头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第一段作者拿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直接抒发赞美之情,赞誉济南是个“宝地”,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个重要的过渡句,在总写了对济南冬天印象之后,转到下文对济南冬天山、水、天的描写。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效果?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 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 散文诗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9a8be9e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6.png)
作者名片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作家、诗人,笔名冰心。她的诗以歌颂 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代表作 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 小读者》《樱花赞》。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 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从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起,中国文 坛上出现了不少体裁像《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一类的 作品,唯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 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
散文诗二首
本课目标
1.把握散文诗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 语言风格,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2.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体会 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作者名片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 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 月集》《园丁集》《飞鸟集》,长篇小说 《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 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泰戈尔还擅长 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 为印度国歌。
请同学们概括《荷叶·母亲》的思想内容。
《荷叶·母亲》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描写了荷叶 庇护雨打风摆中荷花的场景,荷花象征“我”,荷叶象 征母亲,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 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恩和赞美之情。
情感把握
听朗读,思考问题,这两首诗都在描写母 爱,感情基调却有异同,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分 别是什么?从文章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不适意,徘徊
第3次
雨肆意地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摇动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内容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 点明题旨的句子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 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02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讲解)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02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讲解)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0915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d.png)
话时说的客气话)。 5.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6.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 挥其才能。 7.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 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易考易错字词句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读“fǒu”,句末表疑问,译为“吗”) 2.古今异义 (1)期日中(古义:约定;今义:名词,日期;量词)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3)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3.一词多义 不:①尊君在不(同“否”,句末表疑问,译为“吗”);②日中不至(没有)。
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归纳梳理
成语中的谦辞 1.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 荣。 2.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3.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4.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 5.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6.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 留)。
全诗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 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 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c641123186bceb19e8bbcd.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猫》1.作者介绍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并与瞿秋白、耿济之等人合编《新社会》旬刊。
1920年11月,他和茅盾、叶圣陶、耿济之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文学革命活动。
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2.背景资料《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
它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3.重点字词污涩(sè)相称(chèn)红绫(líng)怂(sǒng)恿(yǒng)一缕(lǚ)妄(wàng )下断语怅(chàng)然蜷(quán)伏惩(chéng )戒①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②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畏罪:犯了罪怕被制裁。
③提心吊胆:形容非常害怕,不敢去做某一件事,就好像手里提着自己的心,自己的胆悬在半空中一样。
4.请找出作者养第一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和家人对此的反应。
填写下表。
5.找出作者养第二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和家人对此的反应。
填写下表。
6.找出作者养第三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和家人对此的反应。
填写下表。
7.精读课文“芙蓉鸟事件”,解读课文内容案发现场情况: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点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c335ce507c1cfad6185fa781.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点全知识点作者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课文内容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温晴(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3、文章是怎样描写山的?①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②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③城外的远山——淡雅4、文章是怎样描写水的?①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②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绿③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清5、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运用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生动地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作者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写得活灵活现。
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7、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8、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先写山的色彩。
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精心描绘。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突破讲练复习(部编版)专题18狼-蒲松龄(解析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突破讲练复习(部编版)专题18狼-蒲松龄(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992e7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0.png)
专题18狼-蒲松龄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缀(zhuì)行屠大窘(jiǒng)苫(shàn)蔽成丘弛(chí)担持刀眈(dān)眈相向目似瞑(míng)止露尻(kāo)尾假寐(mâi)隧(suì)入狼亦黠(xiá)矣二、作家作品《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志异”的意思是记录奇异的事。
作者书屋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三、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四、读懂文意,掌握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实词:(1)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2)并驱如故(并:一起)(故:旧,原来。
)(3)屠大窘(窘:困窘,处境危急。
)(4)弛担持刀(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5)苫蔽成丘(苫蔽:覆盖、遮蔽。
)(6)眈眈相向(眈眈:注视的样子。
)(7)意暇甚(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8)屠暴起(暴:突然。
)(9)狼亦黠矣(黠:狡猾。
)(10)顷刻(顷刻:一会儿。
)(11)止增笑耳(耳:罢了。
)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
一词多义:(1)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2)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通“只”,只是止露尻尾:通“只”,只是止有剩骨:通“只”,只是(3)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想要,打算(4)其恐前后受其敌:指狼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狼其一犬坐于前:指另一只狼(5)之复投之: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两狼之并驱如故:用在主谓语之间,无实义久之:用在表时间词语之后,无实义又数刀毙之:指狼亦毙之:指狼(6)前狼不敢前:上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7)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8)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来古今异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盖以诱敌(古义:原来;今义:覆盖)止增笑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往)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世说新语》两则之《咏雪》阅读与考点揭秘(含解析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世说新语》两则之《咏雪》阅读与考点揭秘(含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61359ada38376baf1fae5d.png)
《世说新语》两则之《咏雪》文言文阅读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作家作品1、作品简介《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
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2、作家介绍刘义庆(403—444),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学,喜欢招聚文学之士,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除《世说新语》外,还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已散佚(yì)。
二、写作背景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38岁开始组织编撰(zhuàn)《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返京,不久于41岁病逝于建康(今南京),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三、课文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词语解释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的《言语》篇,“咏雪”一题是编者加的。
谢太傅: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何所似:像什么。
胡儿: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无奕:谢奕,字无奕,谢安长兄。
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聪慧有才辩。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五、课文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
七年级上语文--作家作品
![七年级上语文--作家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9536887c27d3240c8447ef58.png)
作家作品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与诗歌为主,其中又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语言洗练、文笔秀丽。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济南的冬天》选自《一些印象》(《老舍全集》)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3.《雨的四季》选自《散文》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共22种。
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曹操(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亳b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远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慷慨悲壮。
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他的《蜀道难》《行《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王湾,唐代诗人。
洛阳(今属河南)人。
其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约 1250-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4dd2ff6f87c24028915fc3a9.png)
子。⑦戏:嬉戏,游戏。⑧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
称。不,同“否”。⑨待:等待。⑩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
“您”。 怒:生气,愤怒。 非:不是。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
他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地
笑乐 ⑬。即公大兄无奕 ⑭女,左将军王凝之 ⑮妻也 ⑯。
大笑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①日:天。②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③文义:文章的义理。④俄 而:不久,一会儿。⑤骤:急。⑥欣然:高兴的样子。⑦何:什么。⑧似:
8 《世说新语》二则
栏目索引
论文义③。俄而④雪骤⑤,公欣然⑥曰:“白雪纷纷 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 雪
何⑦所似⑧?”兄⑨子胡儿⑩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⑪ 。”
像什么?”他二哥的大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 ⑫ 柳絮因风起。”公大
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情况下就先领略了她的才华,同时也
暗示她是一个不凡的人,这是“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的写作技巧。这
样写,将谢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表现得尤为突出,也表明作者
十分赞赏她的才气。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反驳“客”的话好在何处?
首先,语言简洁,内容凝练。 “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 至”是“无
人哉 ⑬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⑭ 。”元方曰:
是人啊!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
“君与家君 ⑮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⑯;
“您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
8 《世说新语》二则
栏目索引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人教版语文七上期末总复习二:作家作品
![人教版语文七上期末总复习二:作家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162e3bbb65ce050876321366.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一、作家作品:1、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通过"查问木雕--赠送木雕--取回木雕"几个情节,表现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态,并提出疑问:要木雕还是要友情。
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点。
2、《散步》以时间顺序叙写散步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昭示中年人应肩负起承前启后的责任,给人以深刻启示。
3、诗两首。
《金色花》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展开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
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荷叶·母亲》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主要作品有: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散文集《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作品《寄小读者》。
恋图组成。
18、《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19、《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典诗歌的和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本文先通过几个疑问句启发人们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0、《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08-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
![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08-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3c2262b1a300a6c30c229ff2.png)
B.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ī)斜。 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lì)笑,却一声儿不响·。
· D.不但有并蒂(dì)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 答案 D A.嘻xī。B.攲qī。C.匿nì。
2.下面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沐浴 顷侧 莲蓬 罗摩衍那 B.阴影 乘凉 烦闷 勇敢慈怜 C.姊妹 遮蔽 心绪 流转无力 D.花瑞 覆盖 减退 无法可想
答案 C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三年模拟全练
7.(2019安徽宿州埇桥期末质检,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仍是不适意!——排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 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
中心意旨 《金色花》以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顽皮、可爱的心理,
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与母亲真挚深厚的情感,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性的美好 与圣洁。 《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及 关爱,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结构思路
捉迷藏:看妈妈工作
初中同步(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
全解版
教材知识全解
作家作品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
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 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 真、自然三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家作品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以后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到《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等。
2、《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作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兵。
3、(1)《婵》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笔名明川、卢马风,香港作家,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2)《贝壳》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作者席慕蓉,笔名萧瑞、漠蓉。
台湾画家、作家。
主要着作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原名陈素琰。
5、《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字三白,长洲人,工诗画、散文。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6、《理想》选自《流沙河诗集》,作者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
出版诗集《草木篇》,作品以白杨、藤、仙人掌、梅、毒菌为赋,抒写爱憎之情,寓意颇深,但却被错划为右派,经历坎坷。
复出后,发表了不少诗作。
《故园六味》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新诗奖。
7、(1)《行道树》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张晓风,台湾着名女作家,作品主要有《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玉想》等。
(2)《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周素珊,笔名毕璞。
8、《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周国平,主要着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等。
9、《我的信念》选自《现代人的智慧》,作者玛丽·居里,既居里夫人,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她和她的丈夫共同研究放射性现象。
1898年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0、《论语》十则,选自《论语》,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
着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12、《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着名作家,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无名高地有了名》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3、《夏感》选自《梁衡文集》,作者梁衡,当代作家,主要着作有《新闻三步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名山大川》《人灰鬼雄》等。
14、《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代表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录》、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小说戏剧集《刻意集》着名诗作有《生活是多么宽广》《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
15、(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潐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太原人,唐代大诗人。
着有《白氏长庆集》。
(4)《天净沙》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大都人,着名戏曲作家。
16、《化石吟》选自《科学24小时》,作者张锋。
17、《看云识天气》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作者朱泳燚,当代科普作家。
18、《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法国着名昆虫学家,着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着。
19、《月亮上的足迹》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作者朱长超,主要学术成果有《开发自我》《人类的坐标》《思维与智慧》《创新思维》《脑科学的兴起及其理论之争》等。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着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1、《风筝》选自《野草》,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他第一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其中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22、《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作者张之路,当代文学家,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1992年荣登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23、《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莫怀戚。
24、(1)《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作者冰心,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现代着名女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的诗歌以抒写纯真的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被称为“爱的哲学”,影响很大。
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25、《世说新语》两则,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作者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6、《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19世纪丹麦着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27、《郭沫若诗两首》选自《郭沫若全集》,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919年取郭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一生着述丰富,文学创作计有诗集16部、剧本20个、散文12卷、小说37篇。
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蔡文姬》,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等。
28、《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神话学家。
论着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着.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自《金波作品精选》,作者金波,当代诗人,儿童文学家。
大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
近四十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四十余部,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作品精选》等。
30、《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着名思想家。
他的着作收在《韩非子》里。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着。
七年级语文下册作家作品对号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简介在7年级上册21)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一家之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等。
3、《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19世纪丹麦着名童话作家,共写了160余篇童话,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园丁与主人》等。
4、(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
着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诗集有《波士顿以北》《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
着有《临川先生文集》等。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着有诗集《五月花》,其中包括长诗《屈原》,组诗《黄河颂》和《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
7、《最后一课》是根据几种版本改写的。
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
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本短篇小说集。
《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作者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
着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
9、《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
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憎恨》,长篇小说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
10、《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作者郭茂倩。
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1、《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作者藏克家,诗人。
出生于山东诸城。
曾任《诗刊》主编。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藏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13、《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作者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
着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1981年1月号。
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米龙老爹》。
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一生》等。
1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簒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6、《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作者鲁迅。
(简介在7年级上册21)17、《安塞腰鼓》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作者刘成章,陕西延安市人。
已出版三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